药学类人体解剖教学

时间:2022-07-18 02:45:17

药学类人体解剖教学

人体解剖生理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生物科学的重要分支。包括人体解剖学和人体生理学两个方面的内容,是四年制基础药学专业的必修课。哈尔滨医科大学该专业的学生以前学习系统解剖学和人体生理学两门独立的课程,为了适应高校教学改革的需要和针对基础药学专业的教学特点,以及更系统、更有贯续性地让学生掌握这两门专业学科,2008年开始将两门课程合为一门———即人体解剖生理学[1]。此门课程是把形态和机能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一门科学,两者紧密联系,相辅相成。学好本课程的基本知识,不但为药学专业学等学生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坚实基础,而且也使该专业学生将来进行药物的药理研究、开发新药掌握必要的医学知识。本文就此门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如何改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作一探讨。

1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课时压缩,内容偏多系统解剖学和生理学本科教学总学时为128学时,为适应新教材、新课程的需要,人体解剖生理学的教学计划学时为72学时,大大压缩了教学时数。而教师对授课内容删减不够,与缩减后的学时数不相匹配,加上原本就抽象的内容,造成讲解不够细致,缺乏导引、复习等环节。教师以提高讲课速度去赶学时进度,忽略学生对课程的理解程度,加之两门课程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造成学生认为新课生涩难懂。

1.2学生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基础药学专业开设的人体解剖生理学为考察课,有的学生因为是考察课,又觉得与本专业没有太多相关性,就对该门课程不够重视,应付考试,投机取巧。学生没有意识到自身将来即便不从事临床工作,但作为药学工作者,不论是从事药物的研制开发,还是从事药房、药品销售或其他相关行业的工作,仅了解药的知识远远不够,还应懂得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机制、代谢途径、药物对人体的毒副作用,等等。在教学中,教师也往往只注重本课程的教学,忽略向学生强调该门课程与药学专业的紧密联系性。

1.3教学方法单一教与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也是一个反馈的过程。但有的教师迫于课时进度压力,不顾学生的节奏,自顾填鸭式的教授,省略了停顿讲解、提问沟通、引经举例等环节。又由于内容精简不够,课件的信息量极大,学生如同走马观花,不但丧失了兴趣,反而徒增厌恶情绪。

1.4不注重实习课本科人体解剖学实习课学时为26学时,生理学实习课为40学时。两门课程合并后,改为解剖生理实习共16学时,很大程度上缩减了实习课。而人体解剖生理学为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实习课对于课程的记忆、理解至关重要。大幅度缩减学时,势必造成学生对课程的理解把握不够,也增加了理论授课难度。

2教学体会

通过近三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教师需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模式,以提高人体解剖生理学的教学质量,并与基础药学专业解剖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相适应。

2.1与药学专业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推动学习活动的内在动机,在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基础药学专业的学生往往对于本专业知识感兴趣,在介绍解剖生理课程对药学工作者的重要性的同时,可以引入他们感兴趣的知识点。比如在讲解脉管系统时,可提出药物治疗的作用途径如何?如何到达靶部位?讲到尿液的生成和排出时,可联系药物的代谢途径等等。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将解剖生理知识与临床应用联系起来。

2.2精简教学内容,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为解决教学内容偏多、教学时数相对少的问题,教师应仔细钻研该专业课程的大纲要求,认真处理教材,根据药学专业的需要、学生的特点,精简教学内容。对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进行课堂内详细讲解,对于熟悉了解内容适当采取自学的形式。如消化、呼吸系统等解剖章节和呼吸生理、消化生理及体温等生理章节内容相对简单,容易理解,可化繁为简,只讲解重点内容或与解剖生理二者密切相关的知识点,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理解和掌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教师讲课中也应力求条理清晰,通俗易懂,才能够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克服学习的畏难情绪。这既是我们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也是教学改革的目的。多媒体教学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手段,可以展示更加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教学内容,较好地解决教学内容多和授课时数少的突出矛盾[2,3]。例如在解剖教学中添加多角度的解剖结构模式图并配合相应的实物标本图片;生理教学中将复杂抽象的生理过程制作成Flash动画呈现给学生,合理配合文字,或构建简单明了的知识结构体系图片,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加深记忆,便于知识的系统化理解和掌握。

2.3解剖生理相互联系,理论联系实际人体解剖生理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规律的科学,解剖结构是功能活动的基础,一定的解剖结构才能发挥相应的功能。二者紧密联系,密不可分。教学中应采取解剖在前,生理在后;生理为主,解剖为辅的原则。例如在生理讲到血压调节时,可联系解剖颈动脉窦和颈动脉小球的解剖结构和位置,进而联系动脉的分支分布;在解剖讲到肾脏的结构时,可联系生理中尿液的生成及排出等内容;讲到解剖下丘脑时可联系体温调节的内容,反之亦然。二者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从而使学生加深认识和巩固记忆,并达到课程改革的目的。解剖学名词多,结构复杂;生理学知识抽象,难理解,授课中还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既可以联系临床实例,也可以联系生活实例,进行启发式教学,让学生主动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基本原理,使理论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4]。例如解剖教学中讲解脑脊髓被膜的层次,可以联系临床麻醉的方法和解剖学依据。又如生理学讲到体温调节时可联系生活中的感冒发热,从而进一步讲述其原理。这样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又可加深印象,增加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4重视和参加实验人体解剖生理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科学,本课程的学习必须重视实习。形态学的内容要认真观察器官、组织的形态结构、位置、毗邻。机能学的内容应动手做实验。由于解剖生理知识涉及范围广,它包括组织胚胎学、细胞学、生物化学等方面的知识,要把理论学习与模型、标本、活体、组织切片和动物实验的观察结合起来,实验中可涉及相关学科内容,从实验中验证理论,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培养观察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对以往两门课程的总体实验内容进行优化、整合,以适应理论教学内容的实习课时数。在实验中贯穿形态联系机能、机能依附形态的思想,用联系、全面、系统、动态地观察人体的结构与功能,将两门课程切实结合起来。

2.5提高教师素质,完善师资力量教学改革是一项探索性的工作,教师素质的提高至关重要。教师在教学中,在熟悉解剖生理教学大纲及教材的基础上,明确目标,针对基础药学专业学生的知识层次,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教师要丰富教学内容,研究正确可行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因此教师应该不断地加强自身建设,更新知识,分派两个教研室的教师到对方的教研室进行培训,互听资深教师的讲课。教师自身应注重自身素质、知识水平及业务水平的培养,多看参考书籍,查阅文献,加强知识的更新,不断研究教学方法,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大胆改革,勇于创新。多和学生交流,及时获取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反馈信息,做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教师只有不断努力,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探索教学方法,积累教学经验,才能有效提高人体解剖生理学的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