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高等林业教育发展综述

时间:2022-04-13 04:19:00

辽宁高等林业教育发展综述

论文关键词:生态立省高等林业教育发展对策

论文摘要:“生态立省”是辽宁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而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这一战略决策对辽宁高等林业专业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高素质的林业专业人才成为当务之急。目前,辽宁高等林业教育发展存在着生源市场进一步缩小、人才市场不稳定、办学市场空缺等问题,为实现培养高素质林业专业人才的目标,必须调整林业教育的重心,把培养学生具有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放在核心位置,全面提高教师素质,积极探索与发展网络教学等。

一、“生态立省”战略背景下辽宁高等林业教育发展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2003年,辽宁省委、省政府在《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的实施意见》中提出:“坚持生态立省,把林业放在我省生态建设的首位,充分发挥林业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作用,在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提前实现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进程中,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一举措充分表明了辽宁省党政各级领导已清醒地意识到一个地域、社会(含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不断完善的生态环境的有力保障,认识到森林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将林业推向了“生态立省”的前沿。

辽宁省确定“生态立省”的发展战略绝非一时应急之策,而是确保辽宁社会、经济稳健发展及民生质量渐进趋高的永恒性目标。这一决策显然对辽宁林业的发展提出了从高从严要求,这是由森林在生态环境中的地位所决定的。林业要可持续跨越式发展必然把林业高级科技人才队伍的相应发展与壮大推至前沿。如果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那么教育则应成为第一潜在生产力,因为一切科学技术必须通过学习才能掌握和运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加强林业教育,尤其是高等林业教育,是现阶段辽宁省“生态立省”战略能够得以顺利实施的根本要求。

就教育本身而言,无论是基础理论教育还是专业学科教育,都具有初、中、高三个层次,而教育整体水准高低的关键在于高层次的教育。只有高层次知识领域的纵深拓展,才能正确引导中等、初等知识结构的改进和提高。林业教育也离不开这个基本规律。

高等林业教育是林业产业链条中的一部分,它通过对社会各方面投人的教育资源进行合理利用,以生产林业知识、培养林业及社会所需的高级专业人才为己任。辽宁省“生态立省”战略的提出以及辽宁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无疑对全省高等林业专业人才提出新的需求。

由于多年来大量消耗资源,目前辽宁林业在承担环境建设主体功能中的问题仍很突出,形势十分严峻。表现为:一是辽宁省森林资源总量不足、人均占有量低。目前,全省森林面积为464万hm2,森林覆盖率为30.95%,人均森林面积仅0.llhmz,居全国第十五位。二是森林资源质量不高、分布不均,森林生态功能较低,有效辐射较差。现有林地平均每公顷森林蓄积仅38时,不足全国平均的一半;80%的森林资源集中在丹东、抚顺、本溪、铁岭等东部山区,而中、西部及辽南部分地区生态却非常薄弱。三是森林保护与利用的矛盾比较突出,新的林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尚未建立起来。由此看来,辽宁林业要从根本上缓解与改善以上三方面严峻状态,必须尽快构建一支能承担起“生态立省”历史重任、把握林业科学发展的高素质林业科技队伍。辽宁要在不断加强对林业的经济支持,创造林业发展宽松的政策环境基础上,紧紧抓住“林业科技是林业第一生产力”这一主题,加快林业教育,特别是高等林业教育发展。必须全面、科学地分析辽宁高等林业教育所面临的紧迫形势及自身实际,及时制定正确的、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充分有效地发挥人才优势。这既是“生态立省”战略目标得以实现的根本需求,也是有力促进辽宁经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的需要。

二、辽宁高等林业教育发展的不利因素

在东北地区,辽宁曾是唯一没有设立高等林业院校的一个省。长期以来,辽宁林业所需的高级人才主要是依靠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输送。直到2003年,辽宁省林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成立,辽宁林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数量与质量才进一步提升。目前,上述两所高等院校每年向社会输送的林业毕业生达900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林业人才供需矛盾。尽管如此,辽宁高等林业教育还是面临着一些现实问题。

1.高等林业教育生源市场进一步缩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历越高、能力越强的人才待遇越丰厚。而且,中国传统家庭也最愿意倾其所有支持子女到热门高等院校及热门专业深造,以期有较大的发展和较理想的城市空间。但是,高等林业教育所涵盖的林科类专业,大多是艰苦的专业,学生毕业后很难保证能够得到良好的工作环境及较高的工资收人。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自己,多数人在选择对高等林业教育投资时想的是以后生活憧憬,都抱着十分谨慎的态度。在面临诸多非林院校、非林专业可供选择时,家长和学生自然会论文关键词:生态立省高等林业教育发展对策放弃对高等林业院校的选择。笔者曾经对沈阳农业大学林学专业和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2000级至2005级的472名同学的报考志愿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第一志愿选择林学专业的仅占45%,选择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的还不足10%。其中,问起为何要选报林学类相关专业的原因时,60%的学生回答是“学费低”。所以,高等林业教育生源市场渐见萎缩的现状不能不令我们担忧。

2.高等林业教育人才市场不稳定

高速的经济发展,促进了人才资源的加速流动,优秀人才的流失不可避免,这对于原本师资力量就短缺、财力就十分有限的高等林业教育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近年来的教师资源因为出国、升学、考取国家公务员等原因而流失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为了弥补收人低下间题,还有一些教师甚至还会通过到私办公司或企业兼职等途径谋求第二职业,这无疑直接影响了高等林业教育人才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3.高等林业教育办学市场空缺

高等教育成为很多投资者的新兴投资热点。然而,无论是在国际合作办学的专业中,还是在独立设置的民办学院中,几乎没有设置林业专业的(至少现实未见),这能够从一个侧面说明在依靠市场机制配置教育资源的作用下,林业高等教育也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

4高等林业职业教育问题尤为突出

辽宁省高等林业职业教育虽已经历了近五年的发展,然而若仔细研究其发展历程却能够明显看出还存在如下问题:一是近两年来由于普通高等教育门槛的相对降低,林业职业学校普遍出现了生源不足、招生困难等问题;二是受就业比较困难、学生全学程消费水平普遍提高的影响,中低收人家庭学生人学的积极性和经费支付能力明显下降;三是办学成本越来越高,而政府对林业职业学校的经费投人并不相适应,使办学条件得不到根本性改善,欲实现教学设施和手段的现代化存在着较大困难;四是林业学校为了生存和发展,只能大量开办一些非林专业的社会热门专业,使林业专业不断萎缩,有的学校只剩下少数几个与林业相关的专业,与林业事业发展急需要大量林业专门人才形成巨大反差。这些问题的存在是辽宁省高等林业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

三、辽宁高等林业教育的发展对策

事实证明,作为辽宁林业人力资源培养的主力军与主要载体,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与辽宁省林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必须抓住机遇,振奋精神,勇担重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才能在辽宁可持续发展的宏伟战略中发挥应有的重要作用。

1、调整高等林业教育的重心,把培养学生具有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放在核心位置

创造是发展的前提,学会创造是21世纪人们取得成功的关键。林业本科人才应具有提出新理论、新设想和新方法的创造思维以及发明林业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创造性技能。这种技能的培养要求改革现存的高等林业教育方法。要求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不拘泥于书本,不墨守成规;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除此之外,还要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彻底改变现行应试教育中“高分低能”的现象,积极参与国际人才市场的竞争,并学会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

实践力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实践力是自学能力、研究能力、具体动手能力和计划、执行、评估、调整等自我管理能力的总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点是社会的需要,学生的学习兴趣、驱动力、持久力、研究力需要明确的目标引导,除人生观、职业理想教育外,还需对具备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具体项目的参与活动的刺激,才能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极创新的行为。除继续加强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与辽宁省高等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在辽宁省实验林场、辽宁省清原林业高等职业学院教学实验林场的教学实践活动外,还要鼓励和支持教师或学生拓宽视野,联系纯生产经营型林业场(站)开展教学、生产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尽量缩短学生由“学校”到“社会”的适应期。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是发展高等林业教育之本

国家兴衰,系于教育;教育兴衰,系于教师。教师本身的素质和参与教学改革活动的积极性,直接影响着教育产业的产品质量。要想培养出符合社会与时代需要的人才,教师素质的提高乃当务之需。

做为一名符合时代特色的林业专业教师,要具备如下基本素质:(1)要有崭新的教育观念。教育观念是教师对教育的职能及如何进行教育的问题认识,包括: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注重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重视过程学习;重视实践活动,建立新型平等的师生关系,鼓励大胆质疑与创新,勇于自我剖析,与学生平等研讨学术问题,不耻下问,活跃学术空气。(2)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能够掌握现代教育理论,熟悉创新理论方法,并能有意识地将其引进移植到教学过程中去,具备“博”与“专”相统一的合理知识结构,能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及科研活动。(3)要具备独特的个性品质,如自信、喜欢挑战性工作、热爱创造型学生、富有幽默感、兴趣广泛、具有开放性等。(4)要有灵活的教学艺术。林业专业教师的教学应是充满艺术性的教学,应该把教学安排得生动活泼、有声有色,不断赋予教材以新意和活力。(5)扎实的基层生产实践经验。鉴于林业行业的实践性很强,教师还要尽可能地利用寒暑假去林业企业挂职锻炼,熟悉林业企业生产,积累实践经验,注意引进吸收实用的新知识和新技术,全面提高业务素质与思想素质。

目前,辽宁高等林业教育的改革应以师资管理体制改革为突破口:一是要改革现存的人才选留机制,尽量避免“近亲繁殖”,多引进一些外校的优秀毕业生,博采众长,实现人才结构的优化组合。二是加快林业师资力量的培养,改善师资的工作与生活环境,真正调动起教师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强化林业师资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使命感。因为林业是艰苦的行业,从事林业的人决不能贪图安逸,应该热爱大自然,认识到林业与生态环境建设及国家社会的前途密切相关,要具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身先士卒,才能将这种思想传播给学生,培养学生过硬的专业思想素质。

3.加强沟通与协作,积极探索与发展网络教学

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林业发展对林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必将发生深刻变革。网络教育的好处是使学生在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方式等方面都完全能够按照个人的意愿或需要来进行选择,不受时空、教材、教室的限制。它不但要求学生转换学习角色,调整学习心理,变被动为主动,能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而且还要求教师利用各种有效交互手段与学生保持密切接触,并组织学生相互讨论,把握难点和重点,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要创办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高等林业教育,培养适应“人世”要求的林业人才,引人现代远程教育是必由之路。这也是发达林业国家较完善的高等林业教育体系给我们提供的借鉴。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与辽宁省林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尽管地处沈阳东陵与苏家屯两个区域,但这并不影响两者联合办学的可能性,网络教育便是更为可行的途径。这样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优势互补,整合教学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