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读本研究管理论文

时间:2022-05-20 03:05:00

语文读本研究管理论文

论文摘要:本文试图在针对《新语文读本》中教学理念进行剖析的基础上,联系当前的语文教育现状进行相关的阐述,本人认为中学语文在工具性和知识性之外亟需注入更多的人文精神教育,应该使中国的母语教学真正地融合人文素质的各种要素。

关键词:语文教育新语文读本人文精神阅读对话

“五四”后尤其近几十年的语文教育以“实际应用为本”或者唯语言应用,采取精神虚无主义的态度,无视人的精神存在,成为所谓的“无人”教育。(1)而在当前对语文教育进行全面讨论和革新的过程中,我们已经逐渐地意识到,语文是人的一种生命活动形式,纯“工具论”过于强调“语用”功能,导致语文学科教学的技术化倾向,忽视了语文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意义,忽视了语文对于人的精神世界的构建的价值。许多技术化操作如机械释词、分解句子、肢解文段、“标准化”答题等,把语文带进一种背离自己“本相”的道路上去,走着一条与自己为敌的路径,把路走得越来越窄,越来越偏狭,成为很难突破的“瓶颈”,也使得本该最为知性,最富情趣的语文学习,反而让大多数学生“敬”而远之沦为“第三世界”。正如著名教育理论家杨东平所总结的“中学语文教学的种种问题,一言以蔽之,是人文价值、人文底蕴的流失。”(2)

就在社会各界对教育进行热切期待与批评时,以王尚文教授为代表的一批学者,提出语言不仅仅是人际交往的工具,更是人的生存空间、生存条件与存在方式,语文活动就是人的生命运动,培养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就是培养人本身。语文教育以语用、语感为基础,强调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他把语文教育同人文精神联系起来,认为过去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的观点是导致语文学科人文价值、人文底蕴流失的根本原因,是学生对语文课产生厌学情绪的直接原因。这无疑是对语文工具论的一记有力掌掴,也因此匡正了长期以来母语教育忽视人的精神、忽视人格创建等多种时弊。有了呼吁在语文教育中“灌输人文精神”的理念,也有了构建在这个理论基础上的具体实践作为验证,于是一个由自称为理想主义者的著名学者、特级教师、资深编辑等组成的团队,站在民间的立场、以一份强烈的责任感,怀着“作一些激烈的批评是容易的,也是必要的,但不能只破不立,批评本身并不是目的,更重要的是建设,能不能拿出一套有建设性的东西,比如课外读物或教材,据此进行新的探讨或争论……而真正是为我们的孩子,为教育事业负责。”(3)的精神理念,凭借自身共有的睿智的人文素养,用了将近三年艰辛的时间,精心编选了这套从本质上已完全超越了课外读物的中学语文课外读物——《新语文读本》。她的诞生无疑成功地打破了旧有禁锢人文视野的镣铐,也同样给语文教学未来的发展点亮了前进的方向。

一、阅读目标——打底

要用我们民族与全人类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来滋养我们的孩子,让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全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与精神成长“打底”。

——钱理群

在每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我们都需要关于生命本质的追问,而此时一个人所能拥有的最高权利就是给自己的生命赋予意义,帮助每一个人最切实最完整地实现这样的权利,这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与中国传统教育的实用和功利目的不同,《新语文读本》强调“打底”的概念,把阅读的目标定为打好学生终身学习和人文精神的底子,把阅读的本质视为生命运动。从这个意义上讲,《新语文读本》是对“人”的重新发现,是试图还生命的尊严和人性的光辉。

作为人文学科的语文教育,其所能呈现给人们的应该是追寻生命意义的精神食粮,它的过程应该把人类的一切经验和文化都教给学生,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功能。这样,学生就可以拥有人类所有的精神资源,在拥有了这样丰富的精神空间之后,一个人才有可能按照自己的愿望有选择地设计自我,同时按照自己的愿望为自己的生命赋予意义。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虽然教育的观念也正在逐步变革,但我们的教村仍然不遗余力地告诉你只有一种东西是正确的,其他的都是错误的,而且用一整套考试制度强制你接受并相信这一种东西,学生因此只能拥有最单一的知识、最单一的观念,说甚者其实这是一种精神阉割。试问:假如从中学这个奠定人文思想基础关键时期开始,就把我们的精神置于一种荒芜状态,那我们的语文教育又怎么能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

所幸的是,我们从《新语文读本》中纠正了这样的一个误区。《新语文读本》提倡一种“主体性的自由阅读”,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从个性出发的自由选择,为学生提供尽可能丰富的言语材料,让学生充分阅读,自主感知,细致品味,用心理解,深入思考,大胆质疑。我们可以发现,《新语文读本》中众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能凭藉它丰富的思想内涵调节着学生的精神生活,精神活动是人类活动中最绚丽的一朵花,正是不懈的精神追求才体现出人类激荡的生命力,一个人倘若在青少年时代打下一种精神追求的底子,在将来的人生道路和事业追求上,一定能做出一些让生命绽放异彩的不悔的作为来。《新语文读本》的出发点正是如此,旨在通过文本内容的延伸影响中学生的心灵世界,使他们的精神状态——理想、信念、情感、意志等发生深刻的变化,更广泛地从文学作品中获得崇高的思想感情、坚强的性格培养和积极的人生教育,启示并指导他们更好得生活。由此让中学生学会“学习”,为终身学习“打底”。学会更真切地关注自己、关注世界、关注历史、关注我们永远的未来。它始终倡导着这样的一个理念:一个人在精神上的最高尊严就是在阅读中独立地为自己的生命赋予意义。

此外,《新语文读本》遵循对人的充分尊重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回归人文关怀,唤醒一味应试的麻木冷漠的内心,唤醒知识硬壳内包裹着的“不见人本身”的灵魂。它拒绝说教性的虚伪灌输,拒绝功利性的虚伪抒情,拒绝无视人的个性的“公话”钳制,让学生在广泛而自主的阅读中汲取生命的养料,做人类精神的美食家,接受来自文学、历史、艺术、宗教、习俗等众多文化氛围的熏陶,在对自然的、社会的、古代的、现代的、外来的人类精神财富的了解、接受、感悟中不断充实,不断提高,得到个体的意志、毅力、个性、气质、兴趣、情感等心理品质的日趋成熟,形成健全的人格。

在这样的基础上,作为中学时代的年轻人才能拥有“青春的精神,产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彼岸理想世界的向往与想象,对人类、自然、宇宙的大关怀,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并由此焕发出内在与外在的激情,生命的活力,坚强的不屈不挠的意志力,永不停息的精神的探索,永远不满足于现状的批判与创造的欲求”(4)也正是有了一份本真的内涵融于整套《新语文读本》的内容中,中学生也可拥有一种精神素质为自己的成长打“底”以后无论遇到了什么艰难曲折,经历了怎样的人生的、精神的危机,都能从容应对,坚守住基本的精神底线,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态势,不至于在精神上被“压跨”。

二、阅读理论——对话

阅读是读者对文本的叩问、质疑、充实、延伸,是一种“互相作用”的过程,两者构成同情和反对、否定和补充、问和答的关系。

——王尚文

一个人的发展固然要有先天的条件,但后天的道德教育、知识积累、能力培养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一个在校中学生来说,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还是对文本的阅读。阅读就是对话,真正的阅读,是与文本作者灵魂的拥抱、心灵的对话。对话理论是现代解释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对话是“把灵魂向对方敞开,使之在裸露之下加以凝视的行为”(5)。从接受美学的观点看,文本的本身不经过阅读,对某一对象而言,就没有任何意义,也无所谓生命,只是一个多层面、未定性、未完成的开放结构,其存在本身并不具备独立的意义。本文意义的实现是读者的释义具体化的过程,正是这个过程赋予了作品无穷的意义,才使“潜在的文本”转化成了“现实的文本”。

传统观念将阅读看作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过程,一旦突破了这一主客结构的定势,就不难看出,文本本是作者认识的提炼、感情的凝聚,读者与作者正是通过文本交流思想感情的,所以,只有将人本关系从主客体关系推进到主体推进到主体间的关系,将人本关系理解为主体间的对话关系,才算比较深刻地把握了它的本质。从对话理论的角度看,阅读是读者与作者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对话,读者进行阅读,并不是为了单纯地理解作者的原意,更不是为了机械地接受作者的观点,而是在获得作品意义的驱动下,同时进行着内省的反思,或者说,文本激活了读者的思想感情。刘勰所谓“披情人文”,孟子所谓“以意逆志”都包含了阅读过程中的心灵的对话。

但中学生的阅读又有其特殊性,它是按照一定教育目的,在教师指导下并在集体中进行的,是按照一定教育理念与体系编写的读本对话活动,因此它包括学生——教师——编者——作者等多重对话关系。《新语文读本》中这个多重对话定位在以学生个体与作者的对话为中心,同时积极利用教师与学生的对话、编者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编者与教师的对话,为学生个体的阅读营造一个良性的言语环境,即提倡学生的“主体性自由阅读。”在《新语文读本》中选录的经典文章中,我们完全可以体会到与大师对话的愉悦。如果读书的人是正在成长的中学生,而书的作者是大师、巨匠,那么,这样的读书交友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文化传递、精神传递的过程,因为在阅读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心灵的对话与撞击,使“读者也会有‘对话的回响’,即可以对作品作出自己的创造性的阐释,从而某些方面‘发现’作者,而这样也是对自我的一个‘发现’,对自我潜在的创造力与想象力的一种激发”。(6)伽达默尔说:“理解某个人写出来的东西,不是再生产某种过去有的东西,而是共有一个现在的意义。”所谓“共有一个现在的意义”就是读者和文本这对话的双方视界交融的结果(7)。另外,《新语文读本》在内容的编排体系上也以其平等的态度,轻灵的提示方法,激发读者的阅读积极性,营造“创造性阅读”的氛围,可以帮助读者深入文本,真正实现“主体性的自由阅读到写作”,完成从阅读到写作、从汲取到抒发的过渡。

巴赫金曾说“真理只能在平等的人的生存交往过程中,在他们之间的对话中,才能被揭示出一些来”。(8)《新语文读本》的编者正是本着平等对话的精神,真正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面对的是完整的个性的人,活生生的人,这种“立人”的精神正是这套读本内在的精、气、神。这样的“对话”赋予人本关系以全新的概念,文体与学生不再是教育与被教育、灌输与接受的关系,学生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轻松地感知文本、反思文本、质疑文本,进而激发创新能力,生成全新的视界。这视界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对自我视界的充实与矫正;二是对文本视界的审定与重构。二者都包含了否定——重建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反复再现,使学生不断地提升自我、超越自我,最终成为具有人文精神、独立人格和创新意识的新型人才。高尔基说:“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我想,阅读过程即是人本对话过程,它是阅读者知识贮存与丰富的过程,人格培养与完善的过程,能力形成与提升的过程,这也是《新语文读本》所要传递给我们的信息。

三、阅读内容——经典

一个人的精神是要有一定的底子的,我个人认为这种精神底子应当是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的,即给人的生命一种亮色。

——钱理群

学生是语文课本的主体,但他们的想法却最容易被忽视。在传统语文教材的编写中,选文有三条一贯的原则,一是思想内容健康;二是语言文字规范;三是适合教学(《中学语文教学》1997年8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语文(实验本)第一册说明》)。教材编写者的着眼点主要是利于教师的“教”,而不怎么考虑学生的“学”,使得当前人们见到的十多套中小学语文教材存在的问题:缺少创新,对培养学生的素质支离破碎,距离学生生活较远的文章太多,培养学生人性、个性的文章太少;虚伪的文章太多,喊口号的文章太多,实事求是,训练学生创新思维的、合作能力的文章太少;无聊的文章太多,唤醒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文章太少;成人化的文章太多,满足学生需要的经典文章太少。

也许这样的说法有些偏颇,但我们现在需要考虑的是语文教育的目标到底是什么?许多语文教师对此见解颇深:不仅应当培养学生掌握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还应当通过广泛阅读,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陶冶情操、健全心理。作为语文教育,理应在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和培养阅读兴趣上加以引导,充分发挥中外优秀文化对学生素质培养的独特作用,开展更多的人文精神方面的教育,引领学生走近人类文化精华的圣地。

我们看到,在《新语文读本》中的选文都是现行教材中所没有的,全是民族的、现代的、世界的、人类的经典作品,这些作品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是第一流的,既是民族与人类文化的结晶,也是语言艺术的典范,是人类一座座精神高峰。“使中学生能够直接了解民族与人类文化的最高成就,直接进入人类文化的‘制高点’,在他学习的起始阶段,就打好语文的‘底子’,进而确立一生阅读的方向。”(南京师大附中特级教师王栋生)但《新语文读本》决不是脱离中学生实际的名家名篇的简单堆砌,它充分考虑到中学生学习领悟言语的特征与需要,心理、情感、智力诸方面的发展特征与需要,因而选文贴合中学生发展的实际,易为青少年接受并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如鲁迅可以称得上是20世纪中国乃至世界最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其作品哺育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而且常读常新,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所以鲁迅的作品也是《新语文读本》中必选取的篇目,但由于长期以来,语文教材选文与教学方法的不得当,甚至“在大学里许多学生也很厌烦鲁迅,最好的是敬而远之,更多的是有一种逆反心理。中学生自然更会感到受不了。原因大致有两个。他们选的是符合他们政治需要的文章,把鲁迅的作品扭曲后纳入他们阶级斗争的范围,因此特别看重论战性的文章。另一原因是不考虑中学生理解世界的方式和能力。另外鲁迅作品所占的比例也实在太多。”(9)这些都造成了教师与学生都见鲁迅而生畏。鉴于此,《新语文读本》改变了选文的思路,首先让学生读鲁迅的《好的故事》(初中第一册)、《阿长与<山海经>》(初中第二册)与《兔和猫》(初中第四册)。这里有鲁迅对故乡美的山水的描绘,对天上的美的人和美的事的想象,对保姆长妈妈美好的心灵的展示与赞颂,以及鲁迅对小动物的生命关爱,所展现的都是鲁迅内心世界中最为美好与光明的方面,也是与初中生的生活最为接近,是能够为他们所理解,并引起心灵共鸣的。

传统语文教材尽管已一再改革,但选来选去仍是那些似曾相识的老面孔,这是因为选编者总是被这样那样的框框给局限住,使得语文课本换汤不换药。《新语文读本》以“立人”为中心,站在了理论的制高点,站得高,看得远,打破了许多不合理的禁锢,用开阔的视野来为中学生提供我们民族与全人类最美好的精神食品,让学生感到“课堂外有万水千山,课本外有万紫千红的意境。”(10)在《新语文读本》中,中国古代文、现代文和外国文各占三分之一,顾及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思想,不同文化流派和风格的作家作品,强调开放和多元并存,诸如有普里什文、法布尔、杰克&#8226;伦敦、梁实秋、沈从文、贾平凹等等作家,其作品不分国籍,不分流派,不分门类,打破时空界限,凸现思想的深邃,艺术的上乘。选材人文性与科学性观念并重,选取了文学、历史、哲学、科学、宗教、艺术……各门类第一流的范文,在经典上下功夫,使学生的精神受到全面的滋养。《新语文读本》还根据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强调中学生的感觉、知觉、触觉、想象力等,因此,神话、寓言在选编中有了很大分量,因为这些寓言、传说经过了代代流传,蕴藏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反映了先民奇特瑰丽而大胆的想象力,使同学们在感悟积淀中国深厚的民族文化的同时,让自己的心灵和大脑与远古的先民一起飞翔驰骋,而且这些作品无一不是文字优美,让学生在优美的语言中受到熏陶。

由于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是以写作为中心的,加上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学语文教学长期存在一种倾向,即忽视阅读教学,尤其是忽视课外阅读。即使目前有众多的课外读本,也有与教材配套的读本,但在“应试教育”下,往往这些读本也都被束之高阁,究其原因主要是在选文上的缺陷。而《新语文读本》以阅读为本,改革旧的耗散性讲析模式,注重阅读教学的整体感悟,突出广泛而自主的大量阅读,通过对经典文章的阅读,带动听说写能力的全面提高,突出学生的文化背景积淀,突出语文教育的人文熏陶,使中学生找到属于青年时代自身生命亮色的经典乐章。

四、阅读体系——话题

语文教育仅仅只是要解决工具问题,还是要解决一个更为重大的问题,比如解决精神问题、个人精神自由问题、个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问题。

——摩罗

传统的语文课本编排往往按文体来分单元,第一单元记叙文单元,第二单元议论文单元,第三单元说明文单元……教师试图运用课文这个例子举一反三地教会学生阅读此类文章,学会写作此类文章。结果用力最多的是文体特点、表达方式和写作方法,偏偏丧失了阅读本身,而且导致整本书没有贯穿线索,缺乏整体性。据说,从2002年开始,全国将试行一纲多本,强调课内学习与指导下的课外学习相结合,从灌输式教学向研究性学习转变,但是其整个体系还是按照旧有的思路。在此,我无意去批判这个体系的不合理性,我只是认为语文应该有灵气的,但现在的语文却是支离破碎的,一篇名家名作从整体上把握它,就会有美感,但这样的文章常常被肢解,包括对体系结构的安排上,都使学生的思维越来越僵化。

《新语文读本》用“爱”这一基本母题来建构整套书,以一个个话题的形式构成了每个动人的篇章,使丛书成为一个完整的有机体。“爱”作为人类最美好的情感更应成为青年一代生命的“底色”。《新语文读本》中“爱”的母题不仅具有含义的丰富性,“爱”大致包括对人的爱、对自然的爱、对艺术的爱、对科学的爱等等,而且根据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对这些母题不断深入或升华。如在初中卷“对自然的爱”话题中,丛书编写了一系列的单元初中第一册,编选了一组“观察小动物”的文章,其中有冯骥才的《珍珠鸟》,郭沫若的《白鹭》,周作人的《苍蝇》,科莱特的《松鼠》等,要使学生对动物产生亲切感,把它当兄弟朋友看;初中第二册选了法布尔《昆虫记》里的两篇,期待着孩子们能够像法布尔那样进入“昆虫的世界”;初中第三册设置一个“文学中的天鹅与马”专题;初中第六册有“生命的沉思”单元,将对“人与自然”的热爱自然过渡到“关爱生命”意识的培养。

而我们现在的语文教材体系是“高考体系”,这就从根本上颠倒了学习和考试的关系。高考是检测学生学习成绩、教师教学成绩的一种手段,但不是唯一手段,更不是最高手段。何况学习的目的并不是高考,或者至少不只是高考,而且重点绝不应该是高考。一位教育一线的教师在看了《新语文读本》后说:“中学生读此书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一辈子;如果我能让学生接触到这么多美丽、高尚、纯洁、深厚与伟大,我即使在高考中丢它几分也情愿,因为我相信通过这套教材给学生的肯定比高考给他们的更重要,更受益终身。”

这就是《新语文读本》在以一种崭新的体系中使人们得到精神回归的目的,我们每个人生活在大自然中,应当跟大自然建立一种认识上的、情感上的联系与交流。我们与每个个人之间、与整个人类之间,也应该建立起这样的联系与交流。我想在与《新语文读本》这个创新的体系中,我们可以在打开书的时候为了同样的一个主题与遥远时空的人进行精神交流,想想这是多么美妙的感觉,因为这样的书本可以让我们真正领会到关于生命个体存在的价值。钱理群先生曾说:我们所谈的个体生命指的也是一个个具体的生命个体。一方面是具体的你我他,另一方面也指向所有的个人,还包含博爱的内容,整个人类的生命都与他有关,甚至扩展到非人物、宇宙存在。建立这样的观念,完全靠书本是不可能的,还得靠作为一种文化行为的教育。要给学生建立这样的观念,一是自我开发,充发表现自己的生命力量,二是为人类服务,二者并不矛盾。(11)这才是语文教育在贯彻人文精神的同时所要体现出来的,而《新语文读本》在话题体系的构架上已经为我们奠定了这样的一个美好的开头。

五、阅读建议——开放

要是没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有创造能力的个人,社会的向上发展不可想象。

——爱因斯坦

现行语文教材存在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思维训练的封闭性。与其它学科相比,语文这门学科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和模糊性,除语音、文字等基础知识较少争议外,许多问题都不存在十分精确的“标准答案”。尤其是对文章的理解,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时甚至出现截然相反的看法,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然而,目前的语文教材和教参,却总是把一家之言当作定论塞给学生,每篇课文前面的预习提示或自读提示意在帮助学生正确的理解课文,但同时也给学生划定了一个思维的框框;课后练习及参考答案更是作条条、块块的切割或划分,把一篇完整的作品搞得支离破碎,把可以作不同理解的文章硬是用强制手段加以规范,加以统一,使学生难越雷池一步。

以鲁迅《故乡》(初中语文第四册)为例,课后练习中第二题要求学生就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在外貌、动作、对我的态度、对生活的态度四个方面的变化,找出“关键词”填写表格;另一道练习题摘录了《故乡》中的三段文字,要求学生回答:哪一段以记叙为主,通过叙述说明什么?哪一段以说明为主,通过说明表现什么?哪一段以议论为主,通过议论说明什么?这样的议论在文章中起了怎样的作用,比较小说中的议论和议论文中的议论有什么不同?可以断言如果鲁迅本人“有幸”看到这样的问题,他一方面会为自己也无法解答这样的问题而自愧不如,但我想更多的是对后人对它的作品“碎尸万段”,肢解得鲜血淋漓,而痛心疾首吧。本来一篇脍炙人口的小说,经过上述练习的折腾,学生哪还有欣赏的乐趣,哪还有回味的余地和发挥想象力、创造力的空间?

可在《新语文读本》中的“阅读建议”却是别有风味,编者是抱着“与读者平等的态度”,想要营造“创造性阅读”的氛围,破除对选文与标准化诠释的迷信,强调理解的多种可能性,因此不说“指导”、“提示”或“要求”之类,当然其中也不见“段落大意”、“中心思想”之类刻板的标准答案。《新语文读本》提倡“主体性的自由阅读”,重视对阅读主体的尊重,还学生以阅读的自由,感悟的空间,体验的过程,给他们提供自我创造的空间和可能性,唤醒学生的“发展”意识,形成“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发现,在发现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良性循环(12))”,完成由“不知”到“知之”再到生产独特的思想的过程。然而,“阅读建议”的撰写却又是精心而非随意的,它们具有一定的深度的启发性,而且往往本身就是清新可读的短文,有的是启人深思的建议。

如《珍珠鸟》这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如果是传统的方式解析,肯定会问学生课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等等,这样一讲,语言的生动性,文中的情趣立即被消解无疑。《新语文读本》的“阅读建议”则是另一种方式指导阅读:轻声朗读“这小家伙竟趴在我肩上睡着了”这一段,你心里有什么感觉?再想一想,珍珠鸟是怎样逐步信赖我的?你羡慕这样的相互信赖的美好境界吗?快去寻找你的可信赖的朋友——那些可爱的小动物们。相信每一位读了这样真诚动人亲切的阅读建议的中学生朋友们,都会被深深地打动。又如鲁讯《好的故事》的阅读建议这样写到:你的家乡或许也有一条河,你或许也有过乘船在河上走的经验。你仔细观察过河里的倒影,并且想过怎样去描写吗?看看作者是怎样写的……读完了这篇美文,你再到河边走走,或许会用一种新的眼光,发现属于你的“好的故事”,你愿意把它写下来吗?读了这样的阅读建议,中学生自然而然地联系起了自己的实际生活,缩短了与印象中严厉的鲁讯的距离。诸如这样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启发性,而且本身就是清新可读的散文的阅读建议在书中比比皆是。综观这些阅读建议,不难看出有以下鲜明的特点:提倡学生对语言的揣摩品味,反对架空的分析;提倡学生、编者、教师的平等对话,反对教师编者对学生的话语霸权,等等。

“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来看,用自己的手来做”(郭沫若),“教师不要把学生当作加工的对象,而应让学生主动学,培养能力,交给学生钥匙,让学生掌握方法”(吕叔湘)。《新语文读本》正是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性,给他们提供自我创造的空间,留给学生可能性,不是将结论交给学生,限制学生思维想象的自由,而是把想象的空间留给学生,把判断的权力让给学生,把表达的自由交给学生,真正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因此,在《新语文读本》的阅读建议中,有许多自觉的“放弃”,有意的“无为”。它力图改变教师越俎代疱的状况,改变过于周到繁复的指导与规范,改变授予标准答案而无视学生个性的状况,让学生有较多的参与机会与参与行为,学习中能运用自己的脑髓,拿出眼光,打开心灵,自主体验、自主感悟、自主质疑问难、自主发表见解,能在教师的帮助下独立地感知、学习、理解、提高,把书本知识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能通过主观努力,实现主体对外在世界与自我的超越。

回首20年中国语文教育的各方面的改革与探索,就会发现,它发展到今天,已创造出许多实出的“新质”,譬如呼吁人文精神,强调个性意识、自由意识、民主意识、强调文学熏陶,强调语感,强调大语文等等。这些,总体上就是一股“人文精神”大潮。这,已是过去的语文教育的固定理论框架不能包容的了。它已由量变达到质变,而近年来全社会的语文教育大讨论,社会各界对语文教育的热切期待与批评,总体上也是呼吁在语文教育中“灌注人文精神”。为此,中学语文在工具性和知识性之外亟需注入更多的人文精神教育,应该使中国的母语教学真正地融合人文素质的各种要素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因为归根结底,我们的教育是培养人的教育。为中学生打好一生的精神底子,对中学生进行一定的人文精神的教育和熏陶,奠基一生的精神追求,完善人格操行,应是中学生语文教育不可忽视的一个内容。用课文中点点滴滴的美去感染学生,用课本外方方面的情来浸润心灵,学会用一颗爱心去关心他人,用一份责任来审视自己,用惊喜去感悟春天,用沉寂来总结冬季。当知识一点点充实了头脑的时候,让人文精神因为善于感悟而变得更加丰富和美丽。

注释:

(1)(2)韩军,《“新语文教育”论纲》,载《语文教研》2002年新版

(3)《〈新语文〉问世记谈中学语文读本》,载《中国表年报》2001年9月5日

(4)钱理群《以“立人”为中心——关于九年义务制教育中的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些思考》,载《语文学习》2001年1月刊

(5)李衍柱《巴赫金对话理论的现代意义》,载《文史哲》2001年第1期

(6)群言《关于阅读教学的思考》,载《语文学习》2001年第7、8期

(7)王尚文等《关于“对话型”语文教学的对话》载《语文学习》2001年8期

(8)巴赫金《文本、对话与人文》河北教育出版社

(9)(11)摩罗《语文教育的迷误—访钱理群教授》摘自《思想的境界》网站

(10)《新语文读本》出版说明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3月版

(12)木棉《大阅读语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摘自网上资料

参考资料

1.王尚文《语文教育论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9月月版

2.《新初中语文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3.木棉《大语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4.摩罗《语文教育的迷误—访钱理群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