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专业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时间:2022-08-17 09:17:54

工商专业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1高职院校工商专业创业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随着创新创业教育在高职院校中得到了有力推行,“学而优则仕”的观念正逐步弱化,“大学生创业”的重要价值和意义也越来越被院校所认同。有别于其他专业,工商专业创业教育不能仅仅强调创业素质和创业情感的培养,它应当体现出更强的专业性质,因此,工商专业若将创业教育等同于一般通识课,其内涵则明显不足,此外,工商专业若倾向于将“创业教育”纳入到专业课体系,在教学模式上将创业教育参照其他工商类课程实施教学,其做法也存在着一定的短板和缺陷。笔者通过收集相关资料后发现,高职工商专业的创业教育目前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1创业教材理念偏位

部分高职工商专业创业教材仅定位于“创业理论+管理学理论”,将两者做简单拼凑,这将产生教材理念的偏位问题,导致许多教材无法逾越理论知识与现实世界之间的鸿沟,为了弥补这个鸿沟,教材通过摄入大量的创业案例描述创业事实,但这些案例又习惯性收录名人、大家的创业历程等,以至于学生较少能接触自己学习、生活和未来工作环境中的创业故事,容易滋生“可望不可及”的心态,反而消磨了创业信心。

1.2创业课程设置简单

价值教育是一种基于情感的导向性教育,对学生而言,要对创业价值产生认可则必须通过一定时段的发掘后方可形成,同时学生也无法通过短期培训式的“专业理论课+实训课”培养就能完全掌握创业实践活动中的规律。因此,创业课程必然是一个长期课程体系,若仿照工商其他专业类课程形式,寄希望开设一门短期课程就让学生产生较强的创业动机并顺利付诸于实践,则缺乏现实意义。

1.3创业师资结构失衡

目前工商专业中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主要由三类人员构成,分为:学院型、管理型和社会型[3]。学院型教师一般担任专任教师,学术功底扎实,专业理论深厚,但大部分没有创业经历,缺乏社会实践;管理型教师在学校行政机关中任职(如:学团部门等),负责组织策划创业活动,但这类活动更多偏向于通识教育,对于工商类专业知识的应用缺乏深度;社会型教师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却难以将教学规律与其经验相互融通。

1.4创业平台欠缺

除了常规的教学平台,创业教育平台还包括:创业研究中心、创业基金会、兼职交流平台、创业孵化器等,工商专业缺乏对以上平台的塑造,原因可能有:重视程度不够、组织保障和管理机制未健全、经费不足、校企合作不深入、缺乏合适师资,等等。这些短板严重的局限了创业平台的建设,稀释了创业教育的实质功能。

2高职院校工商专业创业教育核心理念的辨析

工商专业创业教育必须围绕两个核心问题,即是否创业与如何创业[4]。“是否创业”体现在创业价值教育之中,“如何创业”则须依靠基于专业知识的创业实践活动。因此,本文认为工商专业的创业教育的开展应当侧重于三个方面的内容,该三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是由易及难,由浅及深的过程,须贯穿于工商专业创业教育的始终:

2.1创业价值教育

创业价值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摒弃“铁饭碗”的思想,培养创业情感,形成为社会提供优质产品与服务的价值观,以及通过市场竞争达成人生目标的信念和决心。在教学中,须强调创业者思维和企业家精神,而这种理念的形成又往往须要依托于耳濡目染的事实和实践中带来的愉悦感。

2.2创业事实教育

一方面,创业理论和方法是脱颖于创业现实中的规律,本质上是一种事实,另一方面,创业事实还包括现实中客观发生的创业案例、故事等,因此在创业事实教育中既要重视对基本创业规律的掌握,又要强调将其融合于现实世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以服务当地经济发展为主旨,因此在创业事实教育中的“事实”应贴近当地的经济环境、产业环境、政策环境、人文环境等。

2.3创业实践教育

创业实践教育是创业教育的高级阶段,重点培养学生创业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实战经验”,在实践教育中,侧重创业项目的实用性和创业成果的市场化,倡导学生将已有的工商专业知识、技能与创业规律相互融合。

3高职院校工商专业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首先,须明确创业教育的特征和定位,本文认为对工商专业而言,创业教育既非通识教育,也非完全的专业教育,而是既兼具两者特征,又与两者形成互补关系的一种教育体系。创业教育中所涉及的社会、经济、文化、法律等内容与通识教育具有明显的一致性,而战略构想、团队管理、技术产品与服务创新、市场分析、营销策略、财务管理、风险控制等内容可作为专业教育的加深与扩充。本文提出的创业教育体系,超出一般的课堂教育范畴,它立足于系统工程的高度,靶向于核心理念中的各方面有重点的实施培养。以下从教材、课程、师资和平台载体四个维度阐述建高职院校工商专业创业教育体系:

3.1基于教材的维度

一是改变传统的单一教科书模式,推行立体化教材,建立创业资源库,包括:讲义、电子文档、试题库、网络课程及多媒体课件等,注重对当地典型创业案例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二是教材中引入项目化教学理念,强调实际操作,围绕“解决什么”、“如何解决”设置项目任务,包括:政策导向、机会辨析、企业创办、市场调研、产品构想、渠道建立、展会促销、资本运作等;三是结合地方发展需求,教材可分行业设计内容。如:结合地方特色,编写面向典型行业、重点行业的创业教材;四是探索教材编写的多方参与机制和动态更新机制。邀请企业家担任教材顾问或直接参与编写,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本地创业事实的调研和收集工作,以讲义为例:可向本届学生布置地方创业数据、案例的收集任务,以备下届学生参考学习。

3.2基于课程的维度

一是工商专业应将短期的培训模式演变为长期的课程体系,并将创新思维、创业素质、创业情感的培养贯穿教学始终;二是将专业课程与创业课程有机整合,增加专业教育中的创业内涵,如:在人力资源课程中适量纳入人力资源外包企业的运营方式、盈利模式等;三是推行“参与式课堂”,结合创业平台,以学生参与为基本理念设置创业项目和教学任务,重引导、轻灌输,强化创业课程体系的趣味性、愉悦度;四是将课程对外开放,如:邀请有创业经验的毕业生、地方创业名人、产业精英等参与创业教育,或由教师创建“网络社区”聚集校外创业资源,鼓励学生与创业群落开展线上交流,撰写心得等;五是积极开设“第二课堂”,开展创业计划大赛、沙盘模拟大赛、工商模拟市场、创新方案评选、大学生社团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

3.3基于师资的维度

一是培养双师型在校教师团队,在校企合作平台上,定期安排教师赴地方重点企业学习实践,转变纯学者型师资;二是在相关政策框架内,允许在校教师在相关企业兼职、挂职,参与项目合作,促进成果转化,或以独资、技术(资金)入股参股等方式在岗离岗创业,塑造“企业家型学者”;三是在校企合作平台上,通过协议、合同等方式引入具有丰富创业经验、管理经验的企业家型兼职教师,倡导企业家与在校教师共同完成教学计划,如:斯坦福大学的创业课须由校内教授和校外精英同时承担,在理论与实践层面上做到了高度的师资融合;四是建立创业导师制度。学生自由选择创业导师,导师对优秀的创业项目实施跟踪。

3.4基于平台的维度

一是创业平台应整合校内其他相关专业资源分工合作,其中工商专业可主导复杂技术或产品开发之外的其他功能模块;二是根据市场需求筛选平台项目,推进平台成果市场化,建立合理的平台利益分享机制;三是建设多功能的创业支撑平台。在决策方面,成立创业研究中心,宏观上为创业教育提供组织保障,统筹创业教育工作,科学的制定平台运作制度和流程,调配多方资源;在资金方面,搭建创业融资平台,通过设立创业基金,对接政府政策性扶持资金,和吸引企业赞助、风险资金,多方面扩展筹资渠道;在资源储备和扩散方面,创建咨询平台,资源平台,收集重要的创业材料和信息(如:从互联网、行业云中获得资源),针对学生创业面临的问题提供咨询与帮助;在项目实操和展示方面,构建创业孵化器、创客空间、电商创业基地、创业成果展览、推广平台等。该体系中,每一个维度都包含一个子体系,其中,课程维度是创业教育体系的核心,通过有效执行课程维度力求将教材、师资、平台维度进行整合。

4结语

对高职工商专业而言,创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创业认知和情感,是传导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也是对相关专业课程的巩固和强化,因此,它应当是一个完整的学习体系,而非一门单独的通识课或专业课。本文认为,高职工商专业创业教育应当立足于创业价值教育、事实教育和实践教育三个方面,并从教材、课程、师资、平台四个维度构建较为全面的创业教育体系,其中,课程体系作为核心纽带,连接了教材、师资、平台等必备资源。该体系的实施须贯穿工商专业学习的全阶段,体现出系统工程的思想:认知与实践层面的统一、专业课程与创业课程的结合、课程维度与教材等维度的整合、工商专业与其他专业的合作、内部资源与外部资源的嫁接、实体平台与网络平台的互补,等等。

作者:李升泽 单位:东莞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钱晨,李梅.“三项融汇”创建高职教育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8),18-22.

[2]赵琼.高职创业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9(6),96-97

[3]杨晓慧.创业教育的价值取向、知识结构与实施策略[J].教育研究,2012(9),73-78.

[4]韦志江.大学生创业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