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课程教学模式与考核方法思考

时间:2022-03-12 09:41:02

本科课程教学模式与考核方法思考

摘要:鉴于德国本科教育的高含金量,本文对德国大学课程体系所涉及的教学与考核两个主要环节进行了介绍,并与中国大学的课程体系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德国本科的授课不拘泥于教材,课程涉及的内容覆盖面较广,授课模式多样;德国的课程考核十分严格,“三考不过”的淘汰机制迫使学生为了毕业必须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在德国本科的教学与考核模式下,学生常常具备了独立科研、团队合作、书面表达、口头表达等综合能力,能够更快更好的适应社会。本文建议如下:一是依靠广大教师,提升课程质量;二是提高考核标准,倒逼课程改革;三是坚持中国特色,渐进接轨国际。

关键词:洪堡教育理念;“双一流”大学;本科教育;课程考核机制

一、引言

本科的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了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不仅是高校对社会承担的责任,更是高校提升自身影响力的有效途径。事实上,国内外诸多顶尖大学不仅注重科研,也非常重视课程体系建设。尽管在课程体系的具体设计上中外大学会有所差异,但对某一特定课程来说,通常都涉及教学与考核两个主要环节,大都通过对教学模式与考核方法的优化来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学习与实践机会,这两个环节也是教师最为日常的基础性工作。在国际比较的研究方面,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无不是依据本国的现实情况,在发展中相互借鉴,很多的国家历史上都曾借鉴过德国高校的办学模式。即使是现在,德国依据洪堡的教育理念创设的本科教育,高含金量得到世界范围内的普遍认可,对其进行了解可为我国高校本科的课程体系建设提供很好的借鉴,有利于“双一流”大学建设。

二、德国本科课程的教学模式及与中国的比较

教学环节的第一步便是教材的选定。中国的本科课程学习,通常会在开学前便由教师为学生统一征订好教材,教师主要依据教材内容来进行授课,因此,学生也主要依据教材内容来进行学习与考试。在德国,上课最主要的依据是教师自己制作的教案,人手一本教材的情况较为少见。教案的内容通常并不是对某一本教材内容的重复,而是对多本教材内容的补充。为方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德国的高校会提供与课程有关的在线教学平台系统,教师课前或者课后会上传与课程相关的各种学习资料至教学平台,供学生下载、打印并学习。除教学平台上提供的学习材料以外,教师还会要求学生查阅各种参考文献,这些参考文献所涉及的内容也会被纳入课堂讨论与期末考试的考试范围。从授课形式上来看,典型的中国大学本科课堂,主要以整个专业或者整个班级集体上大课的形式体现。德国也有大课(Vorlesung),大课的上课形式与中国相似。但不同的是,德国还开设有与理论性课程相配套的辅导性课程,即每一门课程,基本都由正课(Vorlesung)和1-2门练习课(bung)共同组成。在德国选修一门课程,通常意味着要上2-3门课。德国的练习课并不是可有可无的摆设,德国的考试内容不局限于教师上课所讲,练习课上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非常广泛,不仅包括教师的教案、发放的PPT,还包括各种补充阅读材料和网络资料。练习课上讨论的内容通常也是考试的重点和难点。这种模式下,德国教师授课的时间与中国相比相对较少,学生需要课后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自习、查阅资料以及参与小组讨论。除常规的大课(Vorlesung)之外,德国本科课程的教学形式还有少数人一起上课的研讨会(Seminar)模式,这种课程主要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出现。研讨会上教师会介绍领域内的最新研究方向,布置研讨的题目,学生需要在一个学期内完成给定的课题,并达到相关要求,这需要整个小组通力合作。与大课相比,上讨论课能够观察学生的参与度,更加考验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而完成小组报告的要求,不仅能够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查阅资料的能力、书面表达的能力,还能够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在这种授课模式下,德国的学生养成了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来学习的习惯。因此,德国的学校会设置比较多的开放讨论区,以及相对封闭的讨论教室。在德国的大学校园,随处可见三五成群的学生围坐在一起进行讨论的情景,彰显出浓郁的学习氛围。德国本科课程的教学模式相对于中国来说,更为灵活多样,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课程涉及的广度与深度也较为明显。这样的教学模式更加考验教师的知识储备与授课能力,德国高校的授课以教授为主,均经历过漫长并且严格的教师认证与职前培训,入职以后还有在职进修的要求,门槛很高。与之相对应的,便是德国教师较高的社会地位与职业前景:德国教师一旦被雇佣,终身不会被解雇,享有带薪假期与带薪培训,完全没有后顾之忧,处于社会的中上阶层。在这种安排下,德国的高校教师通常会全身心的投入教学与科研,科研的提升能够对教学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这是德国高校教学质量重要的制度保障。

三、德国本科课程的考核方法及与中国的比较

尽管德国没有全国统一的高考,中学生只要能够拿到毕业证书就可以申请上大学;大学的学制也相对自由,学生可以自由安排是学习或者是其他,并没有硬性规定的学制。较为弹性的管理机制给了学生较多的选择机会和较大的自由,但进入大学以后,学生却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才能够顺利毕业。这主要是因为德国的本科课程有非常严格的“三考不过”淘汰制度。所谓“三考不过制”,是指德国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如果考三次都无法通过将会被退学。而德国本科基础大课的通过率控制相当严格。不仅如此,如果一门课程考试三次都无法通过,学生在全德范围内都无法再读相同的专业,如果还想继续读大学,只能转专业。在这种制度安排下,学生通常会非常努力的学习,没有十足的把握不会去参加考试,这种淘汰机制是德国本科文凭拥有极高含金量的重要保障。在“三考不过制”的保障下,德国的大学并没有对出勤率的考核要求,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是否去上课,这一点与强调出勤率的中国高校有很大的不同。关于课程的考核方式,中国本科的考试以笔试为主;德国也有笔试,但考试前教师并不会给出考试范围和考试重点,学生需要将所有讲义、练习题、课外阅读内容都复习到位。德国有对课程以论文的方式进行考核的模式,还有最能反映德国特色与传统的口试,口试是被普遍认为最难的考核方式。口试是面对面的沟通,不仅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也考察学生的沟通和应变等综合能力,通常由教师给定一个范围或者题目,学生据此来进行回答和拓展。德国的本科是宽进严出的典型代表,德国的课程考核机制非常严格,不划重点的考核方式让所有的内容都成为重点,学生无法投机取巧,唯有扎扎实实的学好每一门课。德国的考试是注册制,每门课程都会在本学期的期末和下学期的期初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自由注册安排考试时间,这一点与中国有很大的不同。但如果注册考试之后却放弃考试,则意味着丢失了三次考试机会中的一次,按照“三考不过制”的要求,便意味着只剩下两次考试机会,如果剩下的两次考试机会再不珍惜,只能退学或者转专业。

四、研究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中德本科课程的教学模式与考核方式进行比较,可以看出,相对于中国而言,德国的教学并不主要依托于教材,课程涉及的内容覆盖面较广;德国在本科阶段便有比较多的授课模式。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但具备了独立的研究能力,还拥有团队合作意识,能够更快更好的适应社会。德国的考核十分严格,受“三考不过制”的制约,学生为了毕业通常会付出极大的努力,长期自发的刻苦学习会形成习惯,德国的本科生含金量高便不足为奇。本文结合对德国高校课程体系的了解,立足中国实际,提出建议如下。第一,依靠广大教师,提升课程质量。德国本科毕业生的质量较高,重要的原因是教师通常由教授担任,教授们拥有一定的学术地位,在教学的同时,也从事科研工作,这种教授授课制保证了较高的师资质量。课程质量的提高,依靠的不仅仅是单个教师的力量,这个过程也需要教师之间的通力合作才能事半功倍。在德国,成为教授以后便会拥有一支团队,这个团队除了有研究方向一致的教师和博士生,还有专门的秘书为之处理行政事务。这种模式下,教师和博士们在教授的带领下可以协调合作,对学生来说,课程的质量能够得到充分的保证。对于中国的高校来说,很多的大学还未形成以教授为主导的科研与教学团队,并不配备为单个团队服务的行政辅助人员,一线教师往往需要处理各种琐碎的与教学和科研有关的行政事务。教育改革的思路应该是:将一线教师从行政琐事中解放出来,转而提供更多的与科研以及教学相关的培养机会,使教师更加的专注于科研与教学,形成科研与教学相互促进的良性发展。唯有教师功底深厚,才能够与学生进行有效互动,指引学生学习并为学生答疑解惑;唯有教师自己不断思考,才能够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提升学生的探究与创新能力;唯有教师自身出色,才能够培养出同样出色或者更加出色的学生。第二,提高考核标准,倒逼课程改革。我国高等教育现已由精英化进入普及化发展阶段,接受本科教育的人数大幅度增加,但高校规模的扩张并不意味着高校效益的提升。相比于德国及世界其他国家的一流高校而言,中国本科的毕业率是很高的。这主要是由于中国高校对学生的考核倾向于宽松,其结果便是会使本科课程的教学质量不够理想。从这个角度来看,构建本科阶段的淘汰机制是保持高水平大学教学品质的最简单但却最有效的方法。中国如若将淘汰机制放在出口上,即放在课程考核与本科毕业上,将严进宽出变为宽进严出,或许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从德国“三考不过制”的经验来看,学生在某一高校的某一课程不能通过,则其不能在德国继续读这个专业,这意味着德国不同高校的教学水平并无显著差距。事实上,德国高校的课程是可以相互认证的。如果在中国也推行类似的淘汰机制,将有助于促进高校更加关注教学质量,将倒逼各关联高校合作协调来进行课程改革。淘汰机制淘汰的不仅仅是质量不达标的学生,更是质量不达标的大学本身。如若教学质量不高的高校设置了过于严格的淘汰机制,必然会影响后续的招生;只有教学质量优秀的高校,才能够无惧淘汰机制的设立对招生的影响。第三,坚持中国特色,渐进接轨国际。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不能够崇洋媚外一味地模仿他国,而应有文化自觉,应着眼于本国国情,根植于中华文化,尊重本土情怀,坚持中国特色发展。中国人口众多,高等教育现代化起步较晚但又迅速的进入普及化的现状,使得中国高校的师生比较低,本科课程无法推广小班授课。小班授课模式在欧美的教育体系中较为常见,课堂讨论较多,这适应于欧美的文化,也考验教师的水平。在条件还不具备的情况下,对其进行简单的模仿,课堂内容减少而讨论参与度不足,会变成教师与学生的偷懒方式,将失去小班讨论课原有的意义。

尽管如此,依然有很多可以供其他国家借鉴的地方。除淘汰机制以外,中国也可以考虑实施弹性学制。德国虽然课程考核严格,但在学制方面却是宽松和弹性的。弹性的学制可以给过不了课程考核的学生以缓冲的时间,也可以让学生有更多机会体验感兴趣的事情,各种体验之后再回归课堂,将可能更加专注。于此方面,高校可以从三个层面着手:一是跟国外高校进行合作办学,聘请海外教师团队,争取国家专项基金与地方政府基金;二是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海外进修、海外交流机会,多途径促进师资队伍的国际化发展;三是鼓励本科生跟国外教授交流,为学生提供访学项目,提供多样化的访学或者出国游学的机会。

参考文献:

[1]单大圣.中国教育70年变迁与未来发展[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9(4):6-19

[2]刘海峰.科举制——中国的“第五大发明”[J]探索与争鸣,1995(8):41-48

[3]林迈可.牛津大学“现代荣誉学位学科”及在燕京试办的初步看法[M]燕大文史资料(第九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240

[4]钟秉林,王新凤.迈入普及化的中国高等教育:机遇、挑战与展望[J]中国高教研究,2019(8):7-13

[5]潘懋元.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70周年:回顾与前瞻[J]重庆高教研究,2019(1):5-9

[6]王骥.美国大学的淘汰机制及对我国学习制度的启示[J]中国青年研究,2007(11):88-90+52

[7]王利霞,王市伟.双一流背景下本科人才培养国际化探索——以郑州大学为例[J]大学教育,2019(10):173-175

作者:杨春蕾 单位:南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