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课程教学改革论述3篇

时间:2022-06-04 09:13:18

学院课程教学改革论述3篇

第一篇

1精选教材,合理组织教学内容

“无机精细化工工艺学”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不同,它涉及产品较多,市面上的教材琳琅满目,但有些教材缺乏系统性,给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带来困难,学生难以学深、学透,而且无机精细化工发展迅速,教材内容更新较快,因此,精选教材成为任课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本研究选用了张昭等编著的《无机精细化工工艺学》,该书所列的无机精细化工产品是现代化工领域广泛应用的重要材料和化学品。该教材具有新颖性,详细介绍了典型化工材料制备实例,同时其根据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结合地方特色以及学生就业和实习单位实际情况,以纳米材料、溶液-凝胶技术、微粉制备及其表征、精细陶瓷和纳米颗粒催化剂等作为教材的重点内容。要上好该课程,教师在备课时需要查阅最近相关文献资料,适当取舍课本内容,精心编写好每一堂课的教案,在授课时需增强授课内容的系统性,突出重点和难点,详细讲述典型配方和工艺,凸显知识体系的规律性,举一反三,引导学生知识迁移,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改革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有些学生没有接触过课堂中讲述的无机精细化工品生产工艺,也没有参与过相关的科研实验,他们对产品生产过程没有概念,加上有的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感到很吃力,无法理解课程教学内容,逐渐失去了学习该课程的兴趣。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必需改革原有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例如,在讲解某一典型化工产品的制备过程时,教师应先介绍产品的用途,让学生理解制备该产品的重要性,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便提高其学习效果。在授课过程中,对产品的重点内容要讲深、讲透,对于学生难以理解的部分,可配合图片进行说明,引导学生多层次、多角度的理解知识。在讲述反应原理和工艺过程时,可以采取与学生互动的形式,通过提问和启发式教学与课堂上学生的讨论相结合,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集中精力理解所学内容。如果有条件可以带学生到精细化工企业参观学习,将课本上抽象的内容转化为具体工艺流程,使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具体化,让学生了解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过程,有效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兴趣。再如,教师在讲述采用溶胶-凝胶和超临界干燥法制备纳米SiO2时,应首先介绍其在不同产品中的用途,通过图片展示将SiO2添加到陶瓷材料中,可以提高陶瓷制品的韧性和光洁度,大大降低了陶瓷材料易碎性;将SiO2添加到塑料制品中,除了可提高其强度和韧性外,还可以增加塑料制品的耐磨性能和提高其防水性能。与普通SiO2相比,纳米SiO2的优势是可在制品的各组分中均匀混合,降低制品的孔隙率。通过对这些内容的介绍,可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学生会问,“应该如何制备纳米SiO2?”这时,教师再介绍制备纳米SiO2的方法,重点讲述采用溶胶-凝胶和超临界干燥法制备纳米SiO2,然后向学生提问以前所学过的相关知识,如溶胶、凝胶和超临界概念等,接着教师可以进一步说明该方法制备纳米SiO2的优势,从反应原理、工艺参数和产品性能和测试等方面进行系统讲解,增强学生对无机精细化工品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采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无机精细化工工艺学中有较多的工艺流程图和不同的工艺设备,如果采用常规教学方法,不仅板书困难、浪费时间,而且上课容量将大为缩减,教学效果也不好[4]。采用多媒体教学,可通过图、文、声和动态视频等技术直观地将难以表述的现象和过程形象生动地表示出来,如果将其制成CAI课件,插入三维动画和图片,即可使枯燥抽象的内容变得形象具体,使学生对产品生产过程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采用多媒体教学有助于增大课堂信息容量,在有限的授课时间里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量,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4利用教学科研互动,拓宽学生视野

随着无机精细化工生产技术的不断改进,新的工艺和技术不断涌现,教师应将本学科的科研最新动态和发展方向融入到课堂中,不断把新的科研成果补充到教学中,使学生在了解新信息的过程中,增强求知欲,拓展思路,拓宽视野,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了解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提高其创新能力,为培养学生研制和开发新产品的能力打下坚实基础。例如,在讲述纳米碳管制备时,教师可展示纳米碳管的模拟示意图,使学生了解纳米碳管的结构。然后讲述纳米碳管的性质和用途,其因具有密度低和优异的力学性能而备受关注,美国NASA曾计划将纳米碳管做成太空电梯的缆绳;另外,纳米碳管氧化后具有羟基等基团,可与高分子化合物有机结合,实现无机-有机杂合,提高高分子材料的机械性能;不仅如此,在处理纳米碳管时还可以镀某些金属,提高其金属强度和摩擦性能等。通过介绍这些新的科研成果,可拓宽学生视野,使学生在精细化工领域有一定的知识广度。

5注重培养工程意识,增强学生综合能力

该专业学生毕业后绝大多数将进入企业成为技术人员,在招聘面试时,企业愿意录取具有初步工程观念的毕业生,这样可以缩短其就业后的工程知识培养时间,在较短时间内适应生产的操作过程。为了使高校人才培养更好地适应企业需求,教师应注重加强对学生工程意识的教育和培养。在“无机精细化工工艺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熟悉并掌握化工原料和产品以及生产工艺和设备的特点,使学生了解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需要调查市场原料和设备等成本,选择技术路线和工艺流程,掌握物料和能量衡算,同时,在产品生产过程中要提供节能和环保等问题的解决方案[5],考虑产品生产价格和销售价格,增强经济意识,强化工程观念,合理配置流程,以实现生产过程的最优化,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例如,在讲解采用超临界干燥技术制备F2O3/SiO2催化剂时,应向学生阐明:可以根据每年的产量计算出合适的高压釜容积并选择使用恰当的动力设备,制备过程中排放出的酒精应进行回收再利用,利用这些措施可为企业节约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6结束语

“无机精细化工工艺学”是化工类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它介绍了产品的基本概念、反应原理、生产方法、工艺条件、工艺流程和工艺设备等。随着精细化工的快速发展,人们需不断对“无机精细化工工艺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注重提高教学效果,拓宽学生视野,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该课程教学改革与企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能够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有利于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化工类专业人才。

作者:左小华夏贤友屈媛吴桂英高鹏工作单位:湖北理工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第二篇

1商业空间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学校方面

1.1.1教学管理制度僵化

高校的教学管理应该体现出教师为主的管理理念,最大限度的保障教师的教学自主权,重视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但往往很多学校在教学管理上做不到这点,有的学校对教师实行严格课堂考察制度,要求教师上课必须在规定的教室内上课,不得调换地点(除调换多媒体教室以外);这本来没有问题,但商业空间设计这门课程是需要实地市场考察,让学生实地了解商业空间的地域特色、品牌文化、材质运用、色彩搭配、灯光照明气氛营造、施工工艺等设计和应用,学校不允许学生上课时间离开教室去考察,那学校又为什么把市场考察安排在教学计划的教学时间内呢?还有的学校要求任课教师必须将学生上课考勤一日一上报,如果有旷课的,任课教师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这种固定化、僵化的高校教学管理制度,虽然对学生进行了有效的组织和管理,但也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打破了他们对设计、施工工艺的好奇心,把他们牢牢的束缚在课堂教学中,使得教师在教学上放不开“手”,在教学观念和教学手法上无法有所突破和创新,渐渐地教师的积极主动性也被磨完了.

1.1.2硬件设施不完善

现代化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普及,设计软件成为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一项重要技能.部分院校电脑等硬件设施的缺乏,不能做到人手一机,无法让学生上机学习和操作.再加上学生对设计软件不重视或只注重会用,而不勤于能用、精练,导致在设计中有想法却苦于无法很好的表达出来.在商业空间课程后期的设计作业期间,由于专业教室的缺乏、电脑等硬件设施的不完善,课堂时间无法让学生上机运用CAD、3D等软件进行作业制作,而学生在上课时间又不能离开教室,以至于只有利用晚上时间在寝室里用自己的电脑做作业而浪费了白天的大好光阴.商业空间设计课程必须要使用多媒体教学,课程中色彩的搭配、灯光照明、实际案例等内容都需要使用多媒体讲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讲授设计知识,另一方面要花大量时间辅导学生的软件学习,还要去调换(可以说是争抢)多媒体教室及电脑机房,正是因为学校的硬件设施不完善,课程教学计划必然被打乱,如此一来,在有限的课时内,无法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1.2教师方面

1.2.1教学模式单一,理论脱离实践

商业空间设计课程的特点决定了它是以学生实践为主的课程.部分高校设计课程仍然采用固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教师还是“填鸭式”的讲授和以理论为主,教学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性,教学内容缺乏与设计实践的联系,存在“在教室里讲耕田”、“在黑板上学开车”的弊端.只在乎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任务,不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导致了学生对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做出来的设计作品大多是凭空想象的虚拟空间设计,没有考虑到实际中施工规范、店主的想法,经济性、可行性等方面的要求.学生是要走入社会的,设计是要面对市场的,而不是做设计的时候闭门造车,让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毫无用武之地,与实际工作脱节.

1.2.2缺乏实战经验

随着高校的扩建和扩招,需要引进的大量的高学历人才来充实和提高教师队伍的建设,大多都是35岁以下的具有硕士学历的青年教师居多,他们大多是从高校毕业又直接进入高校工作,虽然在学习阶段有部分的实践项目设计的经验,但不系统、不完善,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缺少一线岗位的专业实践,缺乏综合实践能力,造成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瓶颈.在商业空间设计课程教学中,有的老师在学习和工作期间根本没有从事过商店、专卖店,商场等方面的实践项目设计,只能传授学生理论方面的知识,在实战中可能遇到的具体的设计、施工问题以及交流沟通技巧等方面避而不谈或泛泛而谈了.由此可见,学校在管理体制上、教师在自身和教学方法上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导致学生在商业空间设计课程作业设计中缺乏设计分析能力,空间分区不合理,人流组织混乱,空间设计形式缺乏创意,设计方法不够系统,考虑问题不够整体,设计表达不充分等问题.不仅仅是商业空间设计课程,还有景观设计、住宅室内设计、公共艺术设计以及其他相关设计专业课程中必然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2关于课程教学改革立行的几点意见

2.1建立放师还教的教学管理模式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不断深入,要求学校必须建立现代化的教学管理制度,强化民主管理思想,改革教学模式、尊重师生意见,就需要制定硬性管理和弹性管理相结合的管理制度.教师有权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课程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模式和教学计划安排,从实际情况出发,不要过于限制死教师的教学地点、时间及内容,例如教师可以安排一定的时间带领学生到商场、专卖店、材料市场参观考察,具体讲解商品经营性质和色彩之间的运用、空间的布局、照明灯具的设置、材料的种类和施工工艺,店面的入口、橱窗设计等内容,理论联系实际,适当给教师一定的空间发挥自己的教学长处和特色,为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授课氛围和学术环境.

2.2完善教学设施,加强现代化教学场所建设

教学设施和教学场所是师生互动的舞台,多媒体教室、专业教室、电脑机房、实物投影仪、多功能报告厅、模型室等这些场所的建设既满足了课程教学的需要,又为学生的个别化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支持服务.只有学校基础设施、现代化教学设施完善和提高,教师才可安心地展开教学工作,学校的办学水平也将会跃上新的台阶.

2.3建立网络教学环境

加强图书资料和图书馆自动化建设,建设网络服务中心为本课程提供网络教学环境.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日历均可上网共享,并建设精品课程网页,并定期更新.任课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学习的资源,并进行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沟通.网上提供的课程内容、PPT课件和学习资料都有助于学生进一步自主学习.

2.4建立工作室模式,引入实践项目教学法

学校提供场地和设备、企业提供项目建立合作战略,构建“工作室”制为主要特征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从尝试入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加强学生交流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的精神,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与实际工作紧密联系,让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有用武之地.

2.5鼓励教师挂职锻炼

要教会学生实践技能,教师必须自己先精通.鼓励教师去设计公司、设计院及相关企业挂职锻炼,了解专业新的发展变化,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和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缩短知识的陈旧周期,丰富专业教师的实践经验,克服实践教学的“瓶颈”,使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与实际工作不脱节.

3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推移,培养具有系统的专业理论,较强的艺术创作、设计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较强的社会与市场适应能力,把握专业现状及发展前沿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由此开始就需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转变学校的教育管理体制,让学校建立全新的课程理念,逐步完善和重新整合学校课程体系.(本文来自于《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简介详见.)

作者:罗中霞工作单位:安徽工程大学

第三篇

一、引言

《金融时间序列分析》课程的另一主要特点是,考虑资产价值随时间演变的理论与实践。尽管它是一个带有高度经验性的学科,但是像其他科学领域一样,理论只是进行经济分析和推断的基础,而不是学习的重点。因此,《金融时间序列分析》的教学关键是将学生从抽象的纯数理模型中解放出来,结合融实例分析,将数学统计理论带进现实经济生活,使学生感到数学时间序列模型不是拥有枯燥乏味的数理推导,而是具有丰富多彩的实践应用。这样的教学培养出来的金融人才,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另外,近几年来,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以及统计软件的完善,金融时间序列分析在金融上的应用得到了突飞猛进地发展,其新理论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譬如,在金融市场中,非线性模型理论、高频数据分析、协整理论等前沿理论的应用也得以拓展。《金融时间序列分析》课程的创新主要体现在:①运用各种统计手段对市场的收益率、投资组合的风险、股市的波动等特征进行全面的量化分解,从而创造性地改变现有金融市场的结构,以实现新型金融衍生工具的引入和运用;②通过对各类金融要素的实证分析,解决各类金融问题,并实现金融行业的创新。目前,一些经济类院校都开设了《金融时间序列分析》课程,有的学校还将其作为经济学、金融学、应用数学等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如何改革、完善教材,提高教学效果,以及如何要让学生结合实际活灵活现地理解、掌握和运用这样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是金融高校教学的重点。本文结合经管类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金融学专业的特点及笔者近来在该课程教学上的心得,从以下几方面开展金融时间序列课程的工作的交流和探讨。

二、《金融时间序列分析》课程教材的选取

在教学整个环节中,教材是重中之重,是教学的凭借,因此,教材的内容不只是追求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必须从学生的发展和需求出发。好教材要求内容难易适中,条理清晰,结构安排合理,实证分析透彻。一般的时间序列分析教材主要是面向数学类的学生,相关知识涉及较多,如随机过程、脉冲响应、协整理论、频谱分析,等等。然而,这些知识对于经管类的文科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即便是理科统计学应用数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时常出现卡壳的情况,无法实现启迪智慧的目的。但是,从国内现有的教材看,大部分教材把大量篇幅用于介绍抽象的理论和数理模型,只关注数学公式的推导和证明,总体来说数学味较浓,实际应用的例子少,并不适合财经类高校的学生使用,并且使得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往往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事实上,财经类高校学生学习的重点是如何将所学的知识点应用于现实的经济工作,不是要求学生如何把握艰深的公式的推导和证明,而是要求他们从应用的角度出发,借助统计软件对经济金融变量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处理、建立模型并进行分析,预测未来经济发展趋势,解释经济金融理论或检验经济假说。因此,对于《金融时间序列分析》课程的教材,应要求其所包含的内容应该是由浅至深、由简单到复杂的计量经济学和统计学文献中出现的最新的金融计量方法。具体地,教材应采用金融数据来说明所讨论模型和方法的应用,并强调所有模型和方法的运用均采用“实际”金融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做到统计理论与现实的金融相结合,以此阐述关键概念。此外,在通过金融过实证分析来强调统计方法的实际应用时,几乎没有太多复杂的数学公式,即使有,也是从最简单的推导开始。譬如,教材AnalysisofFinancialTimeSeries一书,就充分做到了将模型和现实数据密切结合,而且也充分体现了当下金融研究的热点。[3]譬如,该书内容覆盖了当前的金融研究热点,如风险值、高频数据分析和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方法,等等。其最大特点是既包罗万象又独成一体。该书的由衷目的就是提供一些金融时间序列的知识,介绍一些对分析金融时间序列有用的统计工具,使学生知晓各种经济计量方法在金融中的应用。就近年教学经验,笔者觉得该书较为适用为金融等专业高年级本科生或研究生的金融时间序列分析教材。

三、《金融时间序列分析》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索

拥有一本好的教材后,教师该如何去上好课,其中尤为关键的一点是要吃透教材,剖析每个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全方面地、深层次地领悟教材的内容。只有对教材有了深入的理解,教师才能在课堂上自由驾驭,充分发挥教科书的资源作用。当然,这并非说教材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教师应在认真研读教材的基础上,尽可能地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做到尊重教材,并灵活处理教材。在《金融时间序列分析》课程的教学中,还应做到以下几点:

1.挖掘金融时间序列模型内涵。《金融时间序列分析》是以应用数学基础解决金融问题的交叉学科,其实质是对动态经济变量进行建模预测,相应模型的提出还牵涉到一定的经济背景。在教学中,首先应强调金融时间序列模型建立的前提条件;其次,应清楚地讲解最简单的三种模型,即AR模型、MA模型和ARMA模型的建模思路、估计、检验及预测;接着,对ARIMA、GARCH、ECM等模型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最后,系统地阐述多元经济变量模型。这样由浅入深、又从简单到复杂地让学生深刻地了解金融时间序列模型的建模的前提条件及其来源与发展历程,提高学生对《金融时间序列分析》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在金融研究中,研究对象通常是利率、汇率或资产价格序列,但这些序列往往是非平稳的。然而,金融时间序列分析往往基于平稳序列基础之上。因此,在给数据建模分析之前,首先必须对数据进行从非平稳过程到平稳过程的转换。根据金融时间序列文献,可以具体地采用差分法,即,通过考虑时间序列相邻两个时刻间的变化量所构成的序列,把一个非平稳序列变换成一个平稳序列。此外,在有些金融领域,时间序列可能有多重单位根,故需要做多次差分法才能变成平稳序列。譬如,进行季节性调节后的美国季度国民生产总值,其暗含的通货紧缩(implicitpricedeflator)序列可能会有双重单位根。

2.探索课堂教学方法。联系实际、因地制宜、因人施教。《金融时间序列分析》是一门同时牵涉到经济理论和统计理论的学科。与传统的“时间序列分析”不同,这一课程涉及的时间序列大部分来自经济领域。如果在《金融时间序列分析》教学中依然采用传统的“填鸭”方式,那么,学生会难以理解课程的实质性内容,更体会不到学习乐趣。该课程存在授课对象的局限性,其学生来自经管类院校,本身在数学、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理论知识方面就普遍比理工科学生薄弱。通常,文科学生一看到数学公式就头疼,对推导和证明存在着本能式的排斥。如果对这类学生依然采用传统的时间序列的授课方法,那么会使他们对该课程的学习缺乏信心,最终导致课程学习结束不能实现学以致用。因此,在该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不应一味地追求艰深的推导和高水平的证明。如果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理解数学推导过程,那么教室就需要花长时间给学生补习相关数学知识,会导致将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理论知识的讲解上,而在应用能力的培养方面则难以顾及。若让学生不求甚解,只记结论,使得本来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学习趋于死记硬背,学生不懂得知识的灵活运用,最终会起到本末倒置的作用,严重地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此外,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应做到对学生的要求有所不同,在课堂教学方面尤应注意下面几点:(1)要求学生理解数学理论推导,但不要求他们熟练掌握推导过程;(2)加强方法上的讲解,通过一定数量的练习来使学生达到熟练掌握方法的目的;(3)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分析的方法。由于本课程教学的实践性相当强,因此,在实践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加强对书本上的理论和方法的理解的同时,还要强调统计软件的应用。总而言之,高校专业课教师的教学目的不是单单地将课本中的知识点传授给学生,而应是全面地教会学生怎样去分析、解决现实问题。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充分结合当前的社会经济问题去因材施教,才能充分地将理论知识和实际问题联系起来,从而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3.结合实证分析。在金融时间序列分析教学中,要突出地强调金融实证分析,从归纳的角度,引导学生从各类经济实例出发去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让他们领悟到如何判断问题,进而去解决问题,最终做出一些创新的经济决策。通过这一系列的推进过程,使得学生更深层次地了解现实社会的某个侧面,为他们将来踏入社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在选取金融实例时,应根据教学的进展程度,选择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连的实例。必须强调一点,金融实例必须是典型的、真实的,并且具有与时俱进性。根据以往的授课经验,笔者发现,如果所讲的例子跟当下的经济或金融密切相关,或是牵涉到当前的经济研究,那么,所有的学生立刻兴趣高涨。譬如,当在课堂上自然地穿插并讲解金融经济增长的周期、当前房产市场的变化规律、当前股市的波动率及投资组合的风险度量时,笔者发现学生此时注意力最集中,他们一边仔细地听,一边认真地做笔记,生怕遗漏了关键点,充分表达了求知欲望。其实,这一方法对于加深理解书本上的内容也大有益处。因而,这种实例授课方法非常好,应长期坚持。当然,在选择实例时,教师并不能盲目选择例子,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所选的例子必须能够尽量浓缩经济学的概念和原理。实例中所提供的信息和资料,必须尽可能多地蕴涵教材中的重要概念和原理,从而使得学生在探究金融实例的过程中加深和巩固理论知识的学习;(2)所选的例子应该含有复杂、模糊或亟待解决的问题,让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从而激发主动学习的动机。(3)所选的例子应该具有现实性和真实性,避免凭空虚构实例。要不停地体现出其对经济热点主题的反映和解释,改变教材中实例一成不变的形象,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索精神。总之,在教学中结合实例分析,其目的是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该课程的内容。是否使用实例教学,是否提升了学习的频率和效果,都要视具体教学内容、教师本身的素质、师生双方的配合而定,而不能牵强附会。这样,才有可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4.实现统计软件辅助教学。在《金融时间序列分析》课程教学实践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常常会遇到一个实际而又棘手的问题:数据处理。由于现实的金融数据普遍存在着数据庞大、变量繁多、计算方法复杂的特点,且这些计算程度已完全超越了靠手工完成计算的能力。因此在对金融数据分析时,必须借助一些统计软件来完成,这也是《金融时间序列分析》的另一个主要目标,即,让学生能够使用课堂上所学的金融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和统计软件,从实际金融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得出有用的结论。同时,借助统计软件,教师可以把授课重点从主要针对金融时间序列概念和方法的理解,转向对金融时间序列分析结果的实际意义的理解,将学生的注意力从空洞的理论转到现实的经济应用结果上。由于统计软件输出的结果一般都具有实际的社会经济意义,因此,借助统计软件分析,可以把学生的精力与兴趣引向对实际经济问题的考察、分析和研究,从而提高他们对现实金融数据的洞察能力。鉴于经济学的学生具有很强的经济背景的事实,如果他们能借助统计软件分析金融数据得到结果,那么,就会站在较高的经济学角度来解释结果,他们的解释也将比非经济类人士的解释更具全面性和规范性。目前有许多统计软件可以用于金融时间序列分析。例如,Eviews、SPSS、SAS和R等。[4]不同的软件各有优点。譬如,R语言是一套完整的数据处理、计算和制图软件系统,其最大的功能是用户可自定义功能并操纵数据的输入和输入,以达到实现分支、循环。不像SAS等其它软件,R是一个免费的自由软件,它有UNIX、LINUX、MacOS和WINDOWS版本,都是可以免费下载和使用的。因此,通过软件的辅助教学,不仅可以将学生从枯燥的数字计算中解脱出来,而且使得他们对教材上的定义和公式不再感到空洞乏味,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以此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这种理论教学、实际例子和统计软件的结合,在教学中常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借助统计软件教学,使得学生有良好的、积极的学环境,即可提高他们对实际经济问题的分析能力,也为今后的科研、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5.积极将科学研究中积累的知识运用到教学中。就专业课的教学而言,教师的科研底子显得尤其重要。参与科研,可以帮助教师开拓眼界,促进教学与科研的无缝结合,提高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如果教师能够了解当下这个专业在发展中所面临的尚未解决的问题,那么他们就能丰富学科的内容,推动课程建设不断向前发展。另外,专业课教师要有心甘情愿地在科研中充当配角的决心和勇气,多考虑科研对自己教学的帮助,因此为了拓展教学而去做相应的科研,使教学内容与时俱进。积累了一定的科研经验后,不仅可以使教师的教学上一个台阶,而且使其科研能力也得到很好地锻炼。此外,在教学和科研之余,教师应积极参与一些著作、教材编写工作,在不断总结研究成果和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相继发表一些教学和研究论文。这样,不仅能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同时也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金融时间序列分析》课程的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的目的,不是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而是考察学生对统计知识的应用能力。用传统的“闭卷考试”来评价学生的对《金融时间序列分析》课程学习的掌握程度是不合理的,同时也是不公正的。在教学考核中,教师不只注重对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进行评价,还应注重学业检测与教学能力培养的双重功能结合。从而,不仅充分体现了考核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中的重要作用,还能充分发挥考核对教学活动主体的导向作用,实现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性金融人才的目的。因此,在考核过程中,应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考核方法,以开卷考试、提交小论文、学生讲评课、理论答辩等考核标准取代传统的闭卷考试。在《金融时间序列分析》课程的考核中,教师应摒弃传统的闭卷考试方法。具体为:对基本理论知识的考核采用开卷考试形式,综合地应用撰写小论文、上机操作等形式,考察学生统计思维的敏锐性和统计分析实践经验的积累。撰写小论文是让学生在充分地准备后展示其查找资料、综合分析和书面表达的能力;而上机操作则是检验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应用的考核方法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注重金融统计分析能力的培养,做到学有成效,学以致用。

五、结束语

通过近来的《金融时间序列分析》课程教学,笔者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做了认真、深入的探讨,积极地汲取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经验、教学方案,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宝贵经验。依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事实,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本,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亲历探究过程,让探究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抛弃传统的以考试为唯一考核目标的做法,而是结合课程论文形式考核学生,让其学有所用。要通过让学生撰写论文及理论答辩,以明显地看出每个学生是否努力地去完成小课题,体现了学生在学与用方面的充分结合。另外,通过本课程的授课,让学生体会了数学知识及统计软件在经济分析中的重要作用,使其发现一种轻松、简便地学习数学的方法,进而使他们改变以往对数学所持有的一些根深蒂固的偏见。通过《金融时间序列分析》的学习,学生更好地将坚实的经济理论背景与数学方法完善地结合起来,这对他们毕业后进入社会工作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简而言之,通过《金融时间序列分析》的教学,将当代前沿学科中常用的最基本的内容和方法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不仅学到了处理金融时间序列的先进方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能力。

作者:方艳杨娟工作单位: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金融管理学院上海市民办东方阶梯双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