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技术课程教改研究

时间:2022-04-18 09:12:28

交换技术课程教改研究

1引言

“现代交换技术”作为通信工程专业的必修课,覆盖了当前电信市场的多种交换技术,课程理论严密、逻辑性强、抽象概念多,知识体系繁杂。教学过程中,我们将交换技术和通信网有机结合,从通信网的视角,阐述各种交换原理,并融入通信新技术和新应用,效果较好。但如何在原有理论和内容基础上,使教师充分发挥“教”的角色,运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主动性和研究性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提升课程整体教学质量,仍是专业课教师需要深入探索和不断研究的课题。

2课程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及实践

2.1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建设开放性教学资料

优秀教材选用对课程体系的构建至关重要。多年来我们持续调研、跟踪国内外同类优秀教材并进行内容评估,已形成一套合理的课程教学体系。通过建设和丰富课程教学资料,包括教学大纲、教案及课程内容规划、多媒体课件、实验指导、试题库以及重要知识点的flash原理演示等,允许学生上网开放使用,使学生能充分利用网络自主学习和消化课程内容,改善教学效果。例如,学生可在课后借助重要知识点的flash动画演示,再次消化和理解课堂讲授的重要原理。同时鼓励教师紧密跟踪通信新技术发展应用,在传授课程教学的经典理论知识基础上,及时将本学科最新技术发展和应用引入到课堂教学,保证了教学内容的经典性、先进性和前瞻性。

2.2改革教学方法,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该课程内容较抽象,覆盖知识面广,涉及多种交换原理机制,学生理解和把握的难度较大。为此,采取了多样化教学模式和方法,贯穿教学组织全过程,包括课堂讲授、原理动画演示、课堂练习、案例讨论等多种形式。课程讲授中,任课教师担当了教学设计者、组织者与协调者的角色,不仅注重常规的授课内容架构、逻辑性、衔接性,还强调课堂信息量、组织活动和互动环节,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基础理论并能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其中,课堂教学摒弃了现行的多媒体课件单一讲授模式,采用多媒体和板书相结合的方法。利用多媒体讲解重点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对重要原理板书归纳,加深学生的注意力;将教学过程中较抽象、或动态特点的重要内容(如S接线器/T接线器工作原理)制作成FLASH动画,直观、形象地演示交换原理,易于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点;讲授过程注重新知识和案例分析。教师将通信新技术和新应用贯穿到课堂讲授中,丰富学生专业视野,通过案例讨论,提升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

2.3深入开展教学研究,重视学生评教反馈,注重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1]

教学研究始终贯穿教学过程,课题组不间断调研国内外同类课程的教学模式和学生能力培养模式,并将分析结果反馈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教学过程采用“以学助教”策略,建立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模式。即强调课程的过程性评教,鼓励学生在上课环节主动进行客观的自我学习评价和对课程的评价。不仅有利于学生不断反思自我,更好地管理和约束自我,而且教师通过分析学生的自我学习评价,更有助于进行个性化指导,启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利用启发和引导式教学,在任务分配中加强学生的协作能力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主动性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讲授环节增设了专题研讨,学生分小组查阅文献、组织内容并研讨交流,突出学生的“自主”和“研究”成分,教师仅充当引导者,建立和督导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因此,教师并非一味地灌输知识,而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查资料、思考和提问,引导他们开展自主学习,构建个人知识结构,进而开发其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2]。我们通过多种途径创新课程教学环节和教学模式,对每学期的学生评教结果认真总结,分析学生的学习效果,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将优秀的教改成果和方法运用到课程教学过程中,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

3实验教学环节改革与课程考核

实践教学过程既是对理论课程的验证,也是对理论知识的扩展[3]。由于现代交换技术课程实践性很强,因此我们针对现有实验环境,逐步深化实践教学内容,采用按层次设置实验项目,以学生自主、教师引导的实验教学模式,对学生实施全方位创新能力培养。该课程传统实验内容主要基于数字程控交换部分,使用交换试验箱提供的多个验证性和综合性实验,包括用户电路实验、时分交换实验、数字中继实验等;在掌握数字交换原理的基础上,通过信号调试,对相关信号波形进行验证测试,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时分交换的综合性实验。由于实验环境受限制,对实践环节进行了改革,在验证性和综合性实验基础上,逐步扩充创新性和设计性实验,包括软件仿真和虚拟实验,以及网络编程等。如针对IP交换,布置创新性大作业,鼓励学生利用课堂所学知识进行软件开发,使实践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创新能力训练在时间、空间和实验复杂度上得以延伸,从多角度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另外注重因材施教,通过多种方式丰富学生第二实践课堂。鼓励优秀学生参加各类专业设计竞赛;以小组为单位参与大学生创新活动;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和高水平的学术专题讲座;开展跨学科研究等。通过多种方式实现研究性教学和研究性学习的结合,有效激发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使其在知识、能力、科研素质和创新意识方面得到全面培养。课程考核方面,改变了传统“一张试卷定分数”的形式。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核,采用平时成绩、卷面考试和实践能力评价相结合的评定模式。其中,卷面考试采用试题库随机抽题方式;实践能力评价取自课程基础实验环节和创新/设计性实验的完成状况。这样使得课程考核更加客观,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效果分析更全面。

4结语

专业的发展离不开核心课程的建设和改革。现代交换技术作为通信专业的核心课程,通过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和多方位创新实践环节,有效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另外,课题组教师经常性开展教学研讨,分享授课经验和成果,增强了教师团队的凝聚力和整体教学水平,进一步加深了课程教学改革力度和深度。由此可见,对于工程性、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只有将专业人才需求与课程教学组织相结合,将理论知识与创新实践能力相结合,将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蕴含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和改革教学模式,才能提升专业课程的教学水平和实践效果,达到一个新的层次。

作者:陈淑荣孔薇工作单位:上海海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