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导向的环境监测教学改革探索

时间:2022-10-23 03:09:38

基于学生导向的环境监测教学改革探索

摘要:针对环境监测课程的培养目标,结合环境监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以学生的需求为导向,引入模块化的教学内容、穿插式的教学体系和新颖的网络教学方式,以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潜能。实践证明,这一改革有效促进了学生对于环境监测课程体系的进一步理解,提高了环境监测教学质量,更好地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地结合为一个整体,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关键词:环境监测;学生导向;教学改革

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稳步推进,绿水青山的理念已深入人心,环境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国对环境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急增,同时也对从业人员的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环境监测作为高校环境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综合性和学科交叉性较强,旨在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环境监测基础知识,具备较强的环境监测岗位工作能力[1]。然而,目前传统的环境监测教学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学生对课程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不高,对课程的掌握仅停留在理论知识的短期记忆,与人才培养目标之间的差距不断拉大,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广泛化。环境监测课程主要包括水和废水监测、空气和废气监测、土壤质量监测、固体废弃物监测、生物监测、噪声监测以及监测质量保证等内容[2,3],课程内容广泛,知识点分散,涉及的检测指标众多、监测介质复杂、监测手段多样、监测环节繁琐[4]。因此在有限的课时内,课堂节奏较快,老师很难对各部分内容进行充分讲解,严重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消化吸收,学生难以真正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只是死记硬背去应付考试。(二)教学方法单一化。传统的知识摄取方式已不满足学生的需求。目前,环境监测的教学主要以老师播放PPT,配合讲解的方式来传授理论知识。这种传统的授课模式,只是以老师为中心在满堂灌的输出概念和理论知识,虽然会穿插一些图片和视频,但是对于身处缤纷网络世界的大学生来说,不仅在视听感受上缺乏吸引力,主观能动性也没有被调动,慢慢就失去了学习兴趣。(三)理论和实践脱轨化。传统的教学安排,环境监测理论课和实践课是两门独立的课程,学生在完成理论课程的学习后,再基于习得的环境监测方案的设计、采样、保存、样品测定与质量评价等理论知识,去完成实践课程。这种安排本意是想让理论服务于实践,并且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的了解。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发现,脱离实践的理论课堂,学生对于环境监测的认识只停留在理论阶段,学生不需要过多思考与分析,只是机械地听、记、背知识点。随之而来的就是在实践课堂上,学生难以将这些碎片化的理论知识和实际进行有机的结合。脱离了理论服务于实践,并且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的了解的教学初衷。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绝不能将理论与实践分开来,而要依托于实践开展教学活动[5]。(四)考核机制不完善化。最初,环境监测课程的考核机制就是传统的书面考试,然而,这种形式难以让学生自发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认真听讲、积极提问,学生得的只是期末突击考到的高分卷面成绩,并没有真正掌握环境监测的方法和理论。为了解决之一问题,我们将出勤率、平时作业和课堂表现也作为考核的一部分,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并对学生真实情况有更为客观的了解。然而,这种考核主要是针对学生制定的,并没有对老师做出相应的考核,导致老师没有足够的动力去优化自己的教学方式。考核模式还需要针对教师的教学考核进一步优化。

二、教学改革措施

基于以上问题,参考总结相关课程改革措施,再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学生知识需求为导向,将依托互联网的线上授课、自媒体直播等引入环境监测教学中,优化教学体系、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潜能,具体措施如下。(一)教学内容化。以传统课程知识原理为基础,应用实践为目的,优化课程教学大纲,以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改良教学方案的结构,将教学内容调整为五个模块:水体、空气、土壤、生物与物理环境监测。每个模块遵循环境监测的程序进行教学,先讲授环境监测方案的制定,再依据监测方案讲授采样与样品预处理的方法,然后讲授试验的准备与测定,最后生成环境监测报告。再以学生的兴趣爱好等素材细化教学方案、教学内容与教学案例,有效提高学生对教学知识点的吸收与理解,帮助学生做到举一反三、以生动形象的片段式记忆将教学内容刻画到学生脑海里。实现学生对课程教学内容的模块化记忆,帮助学生从教学案例中进一步掌握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和渠道,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授之以渔。(二)教学体系化。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课程性质,重新安排理论、实验和实践课程的课时数和课程安排。首先,通过论授课,让学生可以系统地对每个环境监测模块的监测方案的制定、监测方法的选取、监测技术的原理等理论知识有一个较好的把握。然后,在理论课程进行的同时,紧密衔接相应的实验课程,在实验中不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实践教学环节则要与理论教学环节的模块相互对应,比如在学习水环境监测内容的时候,让学生置身于熟悉的环境中,实地考察学校周边的河流,串联课堂理论知识,通过自己独立的思考,制定合适的监测方案,选择合适的容器采集水样,并对环境指标分别进行现场和实验室测定,最终给出环境分析和评价。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去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机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为一个整体,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三)教学手段化。在互联网背景下,课堂教学方式不再局限于课堂内教室中。课外教学和线上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更能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同时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有很大的帮助。1.线上教学化。线上教学具有教学不受时空限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信息量大等优势。随着网络信息的发展,线上教学成为一种趋势。特殊时期,环境监测的教学从线下转移到了在线教室,教学节奏照常推进。上课前一周,老师将该节课涉及的知识要点录制成若干个10分钟左右的短视频,并上传到授课平台,供学生课前在线下利用碎片时间自主学习。上课时,首先利用互动工具,与学生进行课前互动、连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以直播的方式把课程内容讲授一遍,课堂上利用教学工具、互动工具、在线问卷调查、qq群签到、投票、随堂考试等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保持教学直播过程不再枯燥无味,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最重要的是,上传到授课平台的教学视频可以反复观看,学生可以通过反复学习来检验和判断自己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查漏补缺。2.网络抖音课堂化。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网络事实和新闻,大众也越来越习惯和乐于接受简短的、直观的信息,抖音作为一款短视频软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在教学教改中,网络抖音课堂在翻转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列出课程的知识要点,每个学生负责1-2个要点,要求学生提前学习,并制作课件,再利用抖音进行网络直播、宣讲,这样每个学生都成为了自媒体主播,都具有了参与感,网络播放量和点赞量也可让学生具有获得感,从而更积极的投入到课程的学习中来。由于时间、地点等的限制,除了环境监测实践课程外,学生没有机会走出课堂置身于与实际的环境监测现场,导致学生对环境监测的了解停留在书面上。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将抖音课堂引入实际的环境监测工作中,向学生开放资料收集、实地调查、采样、预处理、分析测地等各个环节的直播,供学生观摩学习。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观看环境监测直播,直观地参与进每一个环节,使学生比较系统地熟悉并掌握环境监测实际过程。(四)优化考核化。为了有效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既要对学生进行考核,还要对老师进行合理的教学考核,形成师生共同考核的良性互动。对学生的考核,期末成绩占60%,平时成绩占40%,平时成绩除了作业外,要更加关注学生在翻转课堂中短视频的展示,这一考核方式促使学生认真进行短视频讲解,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对老师的考核指标,除了学生评教外,更多的是老师的自我监督和反思,老师要自我考评课前是否可以有效地了解学生,课上是否可以有效地启发和吸引学生,课后是否可以公平合理地评判学生的努力和成绩[6]。对教师进行教学考评一方面提高了老师对学生的关注,另一方面使教师更了解学生哪些方面存在欠缺,进而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分析、做出判断,就教学中的薄弱环节进行调整,为日后更好地选择教学手段、确定教学策略等提供依据[7]。

三、结语

基于环境监测教学存在的问题,我们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及考核标准方面对环境监测课程进行改革,通过模块化的教学内容、穿插式的教学体系和新颖的网络教学方式,规整碎片化的知识点、打破时间地点的限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武家玉,耿振香,李镇镇,苏赛赛,王志强.基于参与式教学的环境监测课程教学改革[J].山东化工,2018(47).

[2]王亚林.环境监测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9(33).

[3]王慧.环境监测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绿色科技,2020(3).

[4]王新峰,王浩琪,卢培利.“环境监测”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2020(2).

[5]王磊,彭祥捷.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环境监测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20(37).

[6]陈以芹,金灵,王茜,李娟英.《环境化学》课程师生共同考核模式的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8(10).

[7]王磊,彭祥捷.基于工作导向的环境监测项目化教学研究[J].科教文化,2020(483).

作者:李金杰 薛俊增 吴惠仙 单位: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态与环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