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乡村振兴服务新农村建设

时间:2022-11-22 11:38:11

浅谈乡村振兴服务新农村建设

摘要:为了能够更好地建设新农村,就必须将乡村振兴战略作为理论指导,并且职业院校也应当向新农村建设服务。本文首先阐述了乡村振兴视野下职业院校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然后分析了乡村振兴视野下职业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就“在农村振兴视野下职业院校如何服务于新农村建设”进行了研究,职业院校需要逐渐提高对新农村建设的服务意识,这样不仅可以加快新农村建设,还能够提高职业院校的服务水平。

关键词:乡村振兴;职业院校;新农村建设

在党和政府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提出了农村振兴战略,并且该战略已经被写入党章,该战略的提出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为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行动指南。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有着密切地联系,得到了快速稳定的发展,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农村振兴战略下,职业院校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在促进自身发展的基础上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

一、乡村振兴视野下职业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价值

(一)能够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职业院校具有较强的职业性,该特征就决定了职业院校能够服务于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是职业院校的核心功能之一。现在职业院校正处于稳定发展的阶段,教育质量也越来越高,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对职业院校内涵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职业院校为制造业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也培养了大量现代化农业相关的人才,这就需要职业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必须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大量的专业人才,并且将其作为职业院校发展的根本任务。要想实现区域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就必须制定专业的方案,加强专业和产业的联系,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综合型的人才,进而提供优质的服务。在乡村振兴视角下,职业院校对新农村建设的服务能够帮助新农村建设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二)能够促进职业院校的内涵式发展。职业院校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为社会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多优秀的技术人员,在乡村振兴视角下,职业院校要想得到内涵式和可持续地发展,就必须深入开展供给侧改革。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产学研的有效结合,实现产教的融合,提高自身的社会服务能力,进而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职业院校需要积极主动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这也为职业院校的内涵式发展提供了新途径,职业院校能够逐渐积累新农村建设中的经验和技术成果,并且将其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还可以让学生直接参与到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帮助学生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的转换,这样可以更好地服务新农村建设。同时,在乡村振兴视角下,职业院校以服务新农村建设为发展宗旨,将就业作为发展导向,根据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对专业设置进行调整,进而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遇,使学生能够参与到新农村建设服务中。在服务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职业院校必须发挥专业优势,及时调整专业方向,逐渐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三)能够培养更多高素质和专业技能较强的人才。职业院校发展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和专业的技术人员,现在职业院校的发展越来越快,多样化的生源以及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职业院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职业院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新农村建设中,职业院校具有重要的价值。在乡村振兴视角下,新农村的建设需要大量专业的人才,让他们从事基层工作,为新农村建设作出贡献,这样才能在新农村建设中引进先进的知识体系和技术技能,让每个农民都能够具备现代化农业生产能力,服务新农村建设。

二、乡村振兴视野下职业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职业院校师生的服务意识较低。职业院校具有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功能,由此可以看出,职业院校对农村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职业院校能够确定具体的着力点。但是,现在大多数职业院校师生并没有清楚地意识到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也就无法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服务。职业院校中的老师受到一些消极思想的影响,没有正确认识到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也不愿意参与到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一些职能部门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职业院校对新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也没有认识到职业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这一办学目标,这就使得乡村振兴战略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比较小。职业院校发展已经偏离了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服务功能,职业院校没有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导致大多数职业院校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就业目标往往比较高,他们认为农村的生活条件比较恶劣,不愿意了解农村和走进农村,无法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的服务。(二)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结构存在较大的问题。在乡村振兴视角下,职业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中存在人才供需不合理的问题,职业院校专业的设置存在同质化的现象,这就使得职业院校与新农村建设无法实现融合。虽然一些职业院校设置了涉农专业,但是依旧无法满足该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需求,并且职业院校教学内容与农业发展实践不相符。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更加注重工业化和产业化的发展服务,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能力比较差,缺乏创新创业意识,这就使得职业院校无法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专业的优秀人才。职业院校必须重视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调整学校内部的专业设置,实现专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将服务新农村建设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将服务新农村建设渗透到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中,进而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力保障。(三)职业院校社会服务的功能还需要进一步提升职业院校与普通院校存在较大的差异,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中处于劣势地位。虽然政府比较重视职业院校的发展,但是,社会的人民对职业院校存在一定的歧视和偏见,并且职业院校老师参与科研和社会服务中的机会往往比较少,远低于重点高校,在政府的产学研合作项目中,职业院校老师所占的比例非常小。职业院校的发展起步时间比较晚,并且建校时间也比较短,这就使得职业院校与普通院校相比,教学资源和教学条件都比较差。职业院校的师资力量往往比较薄弱,教师队伍整体的科研水平比较低,攻克难关的能力比较差,这对职业院校的发展有着严重的影响。教师的科研成果主要在于教研教改领域,与经济发展领域相关的科研成果比较少,对于一些专门行业的技术和工艺研发,往往很难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无法有效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更加没有能力服务于新农村建设。

三、乡村振兴视野下职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措施

(一)提高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服务意识和价值取向。现在国家越来越重视职业院校的发展,职业院校需要向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提供服务,这样能够帮助职业院校更好地定位自身的服务功能和具体的服务内容。职业院校管理者必须确定职业院校向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服务功能,这样才能确保职业院校更好地向国家战略、人民和社会发展服务,推动职业院校内涵式的建设和可持续地发展,鼓励职业院校的师生走出校园、走进农村。在这个过程中,职业院校的服务意识会逐渐提升,将其与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放在同等的位置,作为职业院校发展的核心使命,能够帮助职业院校树立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大局意识,并且确定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这样才能将服务地区的经济发展与服务新农村建设有效地结合起来。职业院校能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大量的人才,是新农村建设的人才培养基地,所以,职业院校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需要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理想。职业院校需要将立德树人作为人才培养的根本,利用先进的思想武装学生的头脑,提高他们的意识水平。还需要重视培养职业院校学生的理想和信念,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的建设,需要在相关形势与政策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向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自觉性。职业院校还需要对学生的就业进行指导,使学生能够更加理性地就业,为祖国的发展作出贡献,促进新农村建设。(二)职业院校办学应该与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供给侧改革相结合。现在国家越来越重视教育的改革,尤其是职业院校的改革,需要职业院校服务于现代农业和新农村的建设,逐渐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进而更好地建设新农村。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使职业院校更加重视人才的培养,并且为供给侧改革提供了动力。在乡村振兴视角下,职业院校需要做到专业相通、岗位相关和资源共享,这样才能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提供指导思想。在职业院校发展过程中,必须结合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需要,这样才能形成专业化和行业化的办学特色,才能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综合能力。职业院校还需要明确新农村建设的人才需求,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调整人才培养方案,进而建立与新农村发展相适应的专业,培养新农村建设需要的人才,使人才供给具有多样性,不断丰富专业人才的知识积累,促进专业人才的可持续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力保障。已经开设与农业相关专业的职业院校需要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确定明确的办学目标,培养能够适应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人才。职业院校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选派专业人员进入农村,对人才培养体系进行论证,实地调研农业扶贫,这样才能探索出现代化职业院校的发展方向,能够使现代职业院校具有中国特色。职业院校办学需要适应新时代和新技术的发展,紧密结合现代农业的发展,将市场作为主导,学生作为根本,在利用我们学校专业教学资源和教育优势的基础上培养能够促进新农村建设的优秀技术人员,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将服务新农村建设作为导向,将职业院校的专业课程和相关岗位开发作为基础,实现农业的转型升级。(三)实现乡村振兴和职业院校的一体化建设。“三农”问题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有着密切地联系,为了能够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就必须切实解决“三农”问题。职业院校与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有着密切地联系,所以,必须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的服务,逐步满足人民的生活需求,这是现在职业院校发展的主要任务。首先,必须跟随党建的引领,制定和完善宏观政策,职业院校的管理者必须深刻认识到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服务对学校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逐渐提高职业院校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所以,必须实现职业院校的内涵式发展,制定完善的奖励机制,鼓励师生参与到新农村建设服务中。其次,必须加强职业院校与地方政府和行业企业的交流和沟通,为实现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提供有利条件,职业院校老师可以参与科研项目,实现科技研发和成果的转化,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建设,进而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服务。最后,职业院校应该积极主动地面向农村发展,结合农村生产实际,与农村基层政府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参与到新农村建设的技术推广和产品研发过程中,这样才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优质服务,充分发挥职业院校自身的优势。

现在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新农村建设,为新农村建设制定了专门的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能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利条件,并且为了更好地建设新农村,还需要在乡村振兴的视角下充分发挥职业院校的作用,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现在职业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仍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必须采取恰当的措施进行解决,全面提升职业院校的服务意识,增强职业院校的服务功能,实现乡村振兴和职业院校发展的一体化,提高新农村的建设效率。

参考文献:

[1]刘高永.地方职业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研究[J].科技风,2016(16):179-180.

[2]肖兆武.地方高职院校服务新农村发展模式探索与实践———以襄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02):1-4.

[3]国晋端.职业院校服务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作用与途径[D].华中师范大学,2014.

[4]林丹丹.农业高职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思考[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6(01):15-18.

作者:尹荣 单位:山东现代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