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单招生学风建设研究

时间:2022-05-08 10:10:18

会计单招生学风建设研究

据河南省2016年统计年鉴,河南省2016年共招高职、高专类学生292028人,其中财经大类有57069人。目前大部分原高专院校完成升本工作,高考网统计河南省公办高职高专学校仅剩44所。河南省对各类高职高专院校的招生逐步加大自主招生比例。据河南省单招网统计,我省参加单招的各类高职高专类院校共91所,其中招收会计专业人数为3966人,按80%的报到率约到校3172人,也就是说到2018年河南省高职、高专类院校单招会计生人数为3172人,这不包括统招部分。以上数据说明高职院校中会计专业的单招生源将成为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庞大的单招生数量,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老师确越来越多的反映单招生源普遍存在学风低下的问题、教学进程推进缓慢等问题,本文就单招生学风低下原因及提高学风建设两方面做一论述。

一、学风低下的原因

根据向学生、家长、专业课教师等发放调查问卷、访谈、电联等方式,我了解到单招学生之所以学风低下有以下原因:(一)学生方面的原因。1.学生从思想上认为大专院校没有前途,自我放弃,经调查很多单招学生在高中时没有养成很好的学习习惯,进入大学后从思想上也没有引起重视,很多同学认为大专文凭低毕业不好找工作,因此在学校学不学习无所谓,混个毕业文凭就OK了。2.很多单招生的学习习惯不好,他们从初中、高中时期开始积累的不太好的学习习惯又延续到了大学,加上大学学习氛围比较高中而言更是宽松,全靠自觉,因此大部分单招生反映学习主动性不高,不爱学习。3.大部分学生认识不到学习的重要性,认为找工作与学校学的内容并没有多大关系。4.学生学习存在困难,这种困难包括理解力及灵活运用知识和对知识的拓展能力存在欠缺。5.学习氛围不好,大部分孩子不爱学习没有营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二)学校方面的原因。1.没有做好学生的入学动员工作。2.给学生造成的第一印象不好。3.后期学生开展工作。4.图书馆、自习室等良好的学习场所的欠缺。(三)教师方面原因。1.知识陈旧,不能及时更新。2.课程实用性不强,学生不知道学完这门课程有什么作用。3.教师知识单纯讲授知识,与学生沟通较少,不能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及知识进度,以至于上课也只是灌输知识,而忽略了学生学习能动性的培养。4.教师上课不生动,表情、肢体语言、语言表达欠缺,引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改进及建设的途径及思考

1.情境教育,多让学生参与。根据对学生的调查,发现单招的学生大部分学习主观性不强,但思维较为活跃,情境代入感强,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能提前把要学的东西设置到合适的情境里,让学生有代入感,强制性的抓住他们的关注度,这样就比较容易使学生思想集中融进学习中。2.教师在课堂上适当增加励志类的疏导,会采用恰当的办法合理批评或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3.教师在课下也和学生多接触,建立较紧密的联系,增加责任感,消除学生对自己的距离感。4.学校应增加适合展现学生特长的活动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给他们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在职业指导方面,学校应尽量多增加正面的职业教育引导。5.课程的安排要进行完善,要更能符合单招学生的学习特点,据了解,单招学生对学习有一定的热情,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展开学习活动,但对学习缺乏主动性,在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调节、监控的能力较弱;另外,学生“听”的能力较差,抽象思维水平较低;但喜欢动手操作,习惯于直观性较强的学习方式;针对这些特点,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就要更倾向于增加动手操作类的内容。6.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切合学生实际情况,不能盲目跟随所谓的前沿,也不能一直固步自封,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出符合学生的学习目的,适合学生学情状况的培养方案。7.建立学习社团,给学生明确的可行的目标,使学生可以努努力就可以实现并且有明确学习目标的。8.鼓励学生以宿舍、小组、班级等为组织建立学习互助小组。9.课堂内容的讲解上多注意学生的进度,注意课堂授课技巧,注意引导学生了解所学内容的实用性及前后连贯性。比如,讲固定资产折旧,我会从大一简单的编制折旧分录讲起,到折旧如何形成生产成本,产品完工,生产成本再如何形成库存商品,再到库存商品销售后形成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在年底结账时如何计入本年利润等作为一条完整的线条去讲,这样,学生才能对所学的知识融汇、贯通,并理解自己在将来走上工作岗位进行实务操作时,这部分如何完成,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很有兴趣,积极性也很高。因为觉得不枯燥,对他们有帮助。

参考文献:

[1]罗贤.管理学视角下关于提高高职院校单招学生素质的探讨[J].现代职业教育,2016,(08):178.

[2]李洁.不同生源高职生认知学习与教学能效的探讨[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17,(06).

[3]刘春秀,刘亚苹,张颖.如何提高高职单招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J].科技与创新,2015,(20):120+123.

作者:吕宏灵 熊霄 单位:西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