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类网络课程建设与应用

时间:2022-02-25 08:27:54

医药卫生类网络课程建设与应用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对教育资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依托“互联网+医疗教育”模式构建的网络教育平台逐渐增多。文章在对目前主要的网络教育平台医药卫生类课程建设情况进行描述的同时,选取“中国大学MOOC”“好大学在线”“学堂在线”三个平台,以代表性课程为例对其平台建设完整性、教学资源、学员参与情况等进行应用分析,以期为医药卫生类课程建设提供参考依据和指导意见。

关键词:医药卫生;网络课程;医学教育;“互联网+”

近年来,医学课程体系改革陆续在国内高等院校开展,主要是为顺应医学技术的进步和多学科交叉的趋势而进行的医药卫生类课程整合[1,2]。这一举措在优化传统医学教学模式的同时,相应地引发了部分学科课时减少、课程内容衔接不当而致知识遗漏等问题[1,3,4],医学生亟须通过其他途径进行自主性专业知识补充。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5]的颁布,“全民健康”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奋斗的共同目标,其要求利用新媒体拓展健康教育,并加大健康教育力度,故普通民众对医药卫生类课程的需求也日趋扩大。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6]显示,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持续呈现较快增长,截至2018年底已达2.01亿,年增长率为29.7%;在线教育用户使用率为24.3%,较2017年底增加4.2%。在互联网迅速发展和教育资源需求不断增长的共同推动下,“互联网+医疗教育”的模式为医学教育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各大在线教育平台以一对一、一对多、双师课堂等方式满足用户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让教师和受众突破时空限制实时互动,进一步扩大教学覆盖范围,推动在线教育的普及和深化。本文旨在对目前主要的网络教育平台提供的医药卫生类课程进行比较分析,描述现阶段医学线上课程建设情况,为进一步发展提供建议和参考依据。

一、主要网络教育平台医药卫生类课程开课基本情况

本研究选取“中国大学MOOC”“好大学在线”及“学堂在线”三个网络教育平台,从课程总数、开设的专业及通识课程种类、授课语言、合作学校及单位五个方面进行比较和分析,截止时间为2019年8月19日,详细信息见下表。三个平台均包含医学领域各基本学科的专业课程,且开设了一定数量的通识课程,后者涉及知识面较广,包含急救、养生、塑形、武术等兼具趣味性和实用性的课程。中国大学MOOC(慕课)开设课程总数最多;三个平台均主要提供中文教学课程,但也有一定数量的全英语课程,其中与“学堂在线”平台合作的国外院校较多。

二、网络教育平台间的课程状况比较———以《药理学》为例

学习者通过网络教育平台进行课程学习前,需要检索并阅读课程的基本介绍以进行课程选择;在学习过程中,除教学视频外的其他教学资源及课程考核方式也对学习者的知识掌握和巩固情况至关重要;而在课程结束后,学生参与人数和学员反馈的信息是评估课程质量和学习者全程参与度的关键指标。因此,本文将从平台建设、教学资源及学员参与度三个方面,以三个平台均开设的代表性课程《药理学》为例进行比较分析。1.平台建设完整性。对网络教育平台建设情况的评估通常需要判定其教学课程基本介绍的准确性和丰富性。三个平台课程相关信息的呈现形式稍有不同,但均较明晰。其中,“中国大学MOOC(慕课)”所提供的信息最为丰富,包括课程概述、教师介绍、授课目标、课程大纲等共12项内容,为读者进行课程选择提供充分的参考依据;而“好大学在线”和“学堂在线”平台缺少帮助学员进行知识梳理和把握的章节要求、课程重难点和适应专业三部分内容,但前者在“课程公告”模块会对每次课的主要内容进行主要介绍,后者对于参考资料亦未进行详细说明。教学环节的完整性也是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在课程进行期间,“中国大学MOOC(慕课)”平台共设置了课程导入、线上教学、测验与作业、结业考试、讨论与交流(分为教师答疑区、课堂交流区和综合讨论区)五个环节,总体而言与线下教学模式一致,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教学进展的流畅性和教学质量的高水平。“好大学在线”和“学堂在线”平台的教学流程与前者类似,但未设置单独的结业考试。2.教学资源情况。网络教育平台所提供的教学资源通常包括教学视频、配套课件、测验试题及作业等,上述模块在本文选取的三个平台中均有设置。其中,视频资源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每一讲时长不等,“中国大学MOOC”和“学堂在线”的视频多在10分钟以内,便于学员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课程学习;为匹配学员不同需求,两平台设置了清晰度和倍速调节选项,后者还提供“右侧独立字幕”选项,使得用户可以通过点击字幕内容快速跳转到视频中相应位置,且该平台的字幕可直接下载[7]。“好大学在线”平台教学视频的市场通常为10—20分钟不等,不支持拖动进度条,旨在保证学员获取完整的教学信息,不遗漏知识点。作为“线上课本”的配套课件在教学过程中也十分重要。然而,“中国大学MOOC”和“学堂在线”的课件可以用PDF的形式自由下载,以便课后复习,“好大学在线”平台则仅支持在线学习时使用。在测试与作业方面,“中国大学MOOC”以“课时”为依据设计测试题,题型包括单选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且还有一次结业考试,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和问答题(由教师批改),最晚提交日期与课程结束日期一致,学员可根据自身记忆能力自行选择时间完成;“好大学在线”仅含按“小节”设计的测试题,次数相对较多,须在授课当天完成以检验对于课程内容的即时掌握情况,且设置了主观练习题(由同学互评),题型较为丰富,包括案例分析题、一般简答题和比较论述题等,可充分调动学员思考的积极性,使其整合所学知识;“学堂在线”的习题按“章节”进行,次数适中,均为单项选择题。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大学MOOC”提供了每一章节的思维导图,帮助学员构建知识框架,理清思维脉络,记忆所学内容;“好大学在线”提供“在线记录和查看笔记”功能,推进了资料“电子化”,便于及时调取和长期储存;“学堂在线”还开设了“学习进度”模块,为每一学员绘制个性化进度条,直观呈现各章节学习和测试结果。3.学员参与度。从参与人数上看,“中国大学MOOC”平台提供了两门分别由西安交通大学和山东大学(国家精品课程)教师进行授课的《药理学》网络课程,参与人数为9830人和13922人,为大多数人进行药理相关课程学习时所选择的慕课平台;“好大学在线”提供了与江苏大学合作的教学视频,目前共收获411份收藏;西安交通大学和天津医科大学均在“学堂在线”上开设了《药理学》课程,分别有2470人和7人完成学习。从讨论与交流方面看,三个平台均单独设置“讨论区”,“中国大学MOOC”平台还按照讨论内容及目的将其进一步划分为教师答疑区、课堂交流区和综合讨论区,然而《药理学》课程下的讨论数仍较少。相较之下,将“课内讨论”部分的成绩纳入考核标准的“好大学在线”平台每一讲下的讨论区都可出现300—500条回复。从课程反馈情况来看,“中国大学MOOC”平台在课程首页创建了“课程评价”模块,《药理学》课程共获得157条评论,且两门课程评分均在4.7/5.0以上;“好大学在线”平台则在课程结束后调查问卷以收集反馈信息,然而仅8%的学员参与调查;“学堂在线”平台未单独设置反馈模块。

三、对医药卫生类网络课程建设的启示

1.建立课程分类,便捷资源选取。随着线上高校教育途径的拓展,网络教育平台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学习者在进行选择时,能否准确而迅速地锁定目标课程往往是被纳入考量的第一步。医药卫生是一类与人体健康相关的学科总称,对其按照研究领域进行归类不仅能帮助学习者缩小检索范围、精准锁定目标课程,还可使得学员对某一特定学科有更系统和完整的认识。2.借助新兴科技,弥补线下缺陷。一个优秀的网络教育平台应既能提供面向普通大众的医药卫生类科普课程,又包含针对线下医学院校教学资源主要缺陷而设计的补充课程。鉴于医学实践的特殊性和示教资源的难获得性,现阶段我国医学生普遍存在课本知识与临床实践难以互相关联、实际动手能力较弱、对接触实体产生畏难情绪等问题。因此,借助线上的特殊优势,利用仿真模拟技术创建人体解剖模型、动物手术模型等特殊情景,为医学生搭建实时学习和实践平台,减少实验品消耗的同时,能打破实体模型的限制,使学生全方位熟悉操作流程[8]。3.完善反馈机制,实现互惠共赢。用户反馈是促进产品完善的重要推动力。尽管现阶段大多数网络教育平台均设置了不同形式的学院反馈模块,但均为非强制性内容,用户完成度较低,因此平台所获得的信息可能并不完整,甚至可能与实际评价存在偏差。将用户反馈纳入成绩考核,或将这一步骤作为解锁特殊课程的奖励不失为一个既不影响方案又能有效提高应答率的方式。4.加强产业合作,优化使用体验。“互联网+教育”的融合推动了学习类应用软件的创造和发展,一些企业多提供某一方面的服务以获得较广受众。开辟或深化与已有突出应用者合作,将在一定程度上优化线上课程的提供环节,为学习者提供更高水平的用户体验。例如,在视频教学的过程中,通过与“印象笔记”“网易云笔记”等应用的合作,实现知识点的实时电子化录入,并便捷传送至各电子设备以便课后查看;在课程学习结束后,利用腾讯QQ、微信等通信软件进行优质课程分享,即时评论,可极大地扩大平台的宣传面[7]。

参考文献:

[1]王晶,曾志嵘.我国医学课程整合的发展及主要问题分析[J].医学与社会,2015,(4):93-95.

[2]阮绪芝,王配军,朱名安,卫荣华,曾凡龙,付勇.我国医学课程整合改革的问题与思考[J].基础医学教育,2019,21(1):88-90.

[3]乔敏,路振富,孙宝志,等.学习哈佛经验建立基础医学整合课程体系的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2,(4):44-46.

[4]曾静,卿平,左川,等.临床医学专业系统整合课程改革初探[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3,13(5):548-552.

[5]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等.“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2017.

[6]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8-08-20.

[7]王世杰,陶芙蓉,田燕,崔月芝.“四大化学”网络课程对比分析及对移动学习资源建设的启示[J].教育教学论坛,2019,(25):57-59.

[8]黄微,夏芫,孙丽丽,杲云,李倩.“互联网+”背景下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的探析[J].智慧健康,2019,5(12):23-24.

作者:汪春红 何思怡 赵玥 刘纯 单位:武汉大学健康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