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产业安全现状分析

时间:2022-09-04 02:48:11

金融产业安全现状分析

1我国金融产业安全的现状

1.1从产业控制力方面看,金融业业出现外资并购外资并购领域近年向装备制造业、机械、原材料、食品等基础性行业拓展的同时加快对银行业、高科技产业等的投资并购。在金融业方面,目前已有200家外资银行己经开始在我国营业,30多家还开展了人民币试点业务。目前我国已出现了几例外资银行并购案例,花旗银行并购浦发银行、美国银行入股建设银行、高盛投资团入股中国工商银行。

1.2从金融产业竞争力方面看,技术竞争力有所提升,但很多核心技术能依赖或受控于国外经过二十多年改革开放,引进外资使我国的金融业的整体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技术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外资入股本国银行业与银行展开了公司治理、风险管理、资金交易、资产管理、公司与投资银行、不良贷款管理和员工培训等众多领域内开展合作。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自身弊端,银行审批程序确实存在太多的行政干预,程序手续太繁琐、上市准备周期过长、难度过大等问题。

1.3从产业发展环境方面看,发展环境趋于复杂、金融产业安全面临更多风险随着中国市场和中国金融的逐步开放,国际金融危机加大了中国金融产业发展的风险。金融风险,指一定量金融资产的预期收入可能在未来时期内遭受损失,从而导致企业或机构发生财务亏损的风险。一家金融机构发生的风险所带来的后果,往往超过对其自身的影响。金融机构在具体的金融交易活动中出现的风险,有可能对该金融机构的生存构成威胁。

2我国金融产业风险表现形式

经过30年的改革和开放实践,计划让位于市场,数量管理让位于价格信号,财政为主让位于金融为主,资源配置方式发生重大转变。金融成为国民收入的主要分配手段,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同时也出现了一个伴生现象:国民经济的各种矛盾,总要集中地反映在金融领域。

2.1银行对国有企业债权约束欠缺,国有企业拖欠了大量的银行债务,从而造成了银行的大量呆账、坏账。

2.2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没有形成良性的兼并、破产机制,为金融机构带来了高风险。在企业改革改制过程中,为稳定社会,地方政府过多的行政干预,不但使部分企业逃脱银行债务,而且严重破坏了社会信用秩序,给银行的经营带来了极大的风险。

2.3国家法律制度不健全,不能对信用缺失进行有效的监管和惩治。我国在实际执法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债权人的利益并没有得到有效保护。另外,维系与约束银行与其客户间信用关系的契约也缺乏法律的保护。

3规避金融风险的对策建议

3.1完善社会法治建设,形成良好的信用约束机制一方面,通过社会信用机构建立起企业和个人的信用档案,对企业和个人的信用缺失行为进行记录,从而对其获得资金产生一定的限制,对企业和个人形成软约束;另一方面,应加快我国法治建设的步伐,尽快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大对违约行为的查处力度,用法律来约束人们的行为,使人们在经济活动中按“游戏规则”办事,以确保金融安全。

3.2完善和加强金融监管体系,构建符合国际惯例的监管模式,积极防范金融风险监管当局在加强监管的同时,应积极支持和引导金融创新。随着国有商业银行的不断创新和业务的国际化,监管当局必须从以监管信用风险为特征的传统监管方式转向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声誉风险等各种风险的全面风险监管。随着中国加入国际金融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中国银行业必须考虑各种可能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等风险,为未来银行经营环境留有足够的空间。

3.3规范完善我国的金融风险预警系统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的建立是防范金融风险的一个重要前提,强化对银行、证券、保险的风险监管是实现金融稳定的有效途径。金融全球化及我国加入WTO后,一方面,我国原有的金融风险将会逐步暴露出来,另一方面外部环境也存在着许多威胁金融安全的因素。有鉴于我国新时期金融风险的生成机理,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并加快我国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的建立和完善。通过央行与金融监管部门、金融企业的定期沟通联系制度,建立监管信息交流共享机制和监管合作机制,认真分析研究金融运行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及时发出预警,并制定和实施防范金融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预案。

4结语

本文从中国金融产业安全出发,从从产业控制力、金融产业竞争力、产业发展环境等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金融产业全的发展现状,即:金融业出现并购现象,技术竞争力有所提升,但很多核心技术能依赖或受控于国外,金融产业环境安全状况堪忧等。进而分析了中国金融产业的各种风险和控制风险的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是提高金融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金融创新,推进金融业信息化,从根本上改变中国金融产业安全现状。

本文作者:刘芮工作单位: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