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序监管电子支付业实现良性运作论文

时间:2022-05-13 03:27:00

有序监管电子支付业实现良性运作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中国电子支付产业发展特点;我国电子支付监管存在的问题;解决监管问题的对策;结论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中国电子支付产业的起步较晚、银行卡支付依旧会成为中国电子支付产业中的主要发展方向、网上支付成为中国电子支付产业中的新兴增长点、移动支付等新兴的支付形式会成为中国电子支付产业的有益补充、监管主体不明确、监管客体不明确、加强监管机构之间的合作、明确监管对象,加强监管、明确第三方网上支付平台的法律身份、建立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加强沉淀资金监管、及时引导产业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创造一个良性的产业环境等,具体请详见。

【摘要】我国的监管和决策机构应尽快出台完备的法规政策,明确监管主体及监管对象,加强电子支付监管,及时引导产业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创造一个良性的产业环境。我国电子支付产业增长速度非常迅速,在以借记卡支付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电子支付产业中,网络支付、移动支付、电话支付等多种新兴支付方式发展迅猛,成为了银行卡支付的有益补充。但在产业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的会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

【关键词】电子支付监管第三方网上支付平台

中国电子支付产业的起步较晚,相对于一些发达国家的电子支付产业还有一定的差距,目前可以说还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在以借记卡支付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电子支付产业中,网络支付、移动支付、电话支付等多种新兴支付方式发展迅猛,成为了银行卡支付的有益补充。

一、中国电子支付产业发展特点

当前,中国电子支付行业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除了传统的银行卡支付外,网络支付、移动支付、电话支付等新兴的支付方式渐渐被人们熟悉而接受。总体而言中国电子支付产业的发展趋势有以下几点。

1、银行卡支付依旧会成为中国电子支付产业中的主要发展方向。中国银行卡产业经过了30多年的发展阶段,从各商业银行各自发卡、分散经营到由统一的组织联网联合、清算结算,无论是规模上还是从受理市场上都取得了显著进步。消费者通过这些年的接触已逐渐接受了银行卡支付方式,并养成了刷卡消费的习惯。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银行卡支付,特别是借记卡支付依旧会成为中国电子支付产业中的主要发展方向。截止2008年底,全国银行卡发卡量达到18亿张,其中借记卡16.58亿张,占92.11%,信用卡(包括准贷记卡)1.42亿张,占7.89%;交易额达到127.16万亿元。

2、网上支付成为中国电子支付产业中的新兴增长点。中国网络支付发展起步较晚,比欧美主要发达国家滞后5-10年,但发展非常迅速,正处于产业膨胀期。根据国内第三方调研机构艾瑞咨询的《2009年第二季度中国网上支付市场监测报告》显示,我国网上支付市场交易额规模达1250亿元,环比上涨14.1%,同比上涨117.4%。艾瑞分析认为,网上支付保持强势增长势头,航空客票、B2B电子商务等成为交易额增长的主要引擎。目前国内网络支付的参与机构主要是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服务商。招商银行和工商银行目前占据了网上支付的大部分份额;而第三方支付服务商中新近崛起的阿里巴巴支付宝、易趣安付通的发展势头强劲。

3、移动支付等新兴的支付形式会成为中国电子支付产业的有益补充。移动支付作为一种崭新的支付方式,具有方便、快捷、安全等优点,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为用户提供安全有力的支付媒介,开辟了新的支付天地。2004年8月中国移动通信公司与中国银联联合各大国有及股份制商业银行共同推出手机钱包业务。手机钱包支持的具体服务包括手机理财、手机缴费、、保险服务和报刊订阅等多项业务。基于较好的用户使用习惯和产业链的逐渐成熟,移动支付业务种类迅速丰富,消费者使用比例逐渐增加,移动支付等新兴的支付形式逐渐被社会大众所接受。2005年,移动支付交易额达到了2.52亿元。

二、我国电子支付监管存在的问题

1、监管主体不明确

目前,我国电子支付产业的监管存在着多头监管现象,监管部门职能分工尚不明确。央行、银监会、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纷纷对电子支付出台相关规范文件,但是由谁来主导电子支付的监管,这点还不是很明晰。

多头监管存在着无法克服的弊端,会不可避免地造成监管有效性的降低以及监管资源的浪费。第一,导致监管真空和监管盲区。对个别业务,可能存在各监管部门推诿扯皮、责任不清的现象,导致监管盲区的出现,从而降低了监管有效性。第二,导致重复监管以及监管过度。各监管机构可能对某些业务未达成监管共识,没有具体的措施可依,使得被监管机构无所适从,导致监管重复或过度,浪费监管资源。

2、监管客体不明确

第三方网上支付平台所提供的网上支付服务是网上支付的一种。据艾瑞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提供网上第三方支付服务的机构已不下100家,2008年的交易金额已经达到2743亿元,相比2007年的976亿元同比增长了181%,连续四年同比增长超过了100%。但是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给第三方网上支付机构以合适的身份界定。在当前的工商注册中,第三方网上支付机构被界定为中介服务机构,但第三方支付机构所经营的业务范畴已经远远超过一般中介服务机构。

第三方网上支付平台主要提供三种服务:一是根据客户指令完成收付款;二是向交易双方提供增强交易可信赖度的中介服务;三是向客户提供可储值的虚拟账户。这类支付服务涉及支付结算账户和提供支付结算服务,突破了现有的一些特许经营的限制。按照《商业银行法》等一些法律法规,整个支付结算业务和支付清算业务实际上均是属于银行专有的一种业务。虚拟账户里的沉淀资金如何定性以及其所产生的孳息归谁所有,都是不容忽视的问题。目前国内暂无专门法律对沉淀资金的所有权和使用权进行规定,除支付宝等少数几家第三方支付企业在银行设立专门账户进行管理外,大多数第三方网上支付企业都没有公开这笔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情况。许多第三方网上支付企业为了规避吸收公共存款的说法,提出其只是提供服务。而这种服务在《商业银行法》里作为收付款业务,也是银行的业务。

三、解决监管问题的对策

只有在有序的监管下,一个行业才能实现长期健康的发展。脱离了有效的监管,整个电子支付产业必然成为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局面,最终会使支付行业中风险日益积累。因此,应加强整个电子支付产业的监管。

1、加强监管机构之间的合作

(1)成立领导小组,统一制定规则

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是中国支付体系发展规划的制定者,是中国支付体系建设的组织者、协调者、推动者及监管者。因此,应确立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中心的监管体系。中国人民银行应作为牵头部门,组织由外汇局、银监会、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等监管机构成立的电子支付产业领导小组,加强相互之间的合作,出台统一的法律法规,统一电子支付规范标准,消除各监管部门之间规范性文件的法律抵触和不一致,为指引电子支付产业的更好发展提供政策指导。

(2)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多头监管必然导致信息不对称,各监管主体所获取的相关信息资源往往本系统内占有。由于信息不共享,常常会出现资源重复调取以及监管效率降低。因此,监管部门之间在切实做好做实监管沟通协调机制同时,应建立各监管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机制,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加强信息收集和信息交流,以正确评估行业风险,全面进行监管。电子支付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可以开发一套信息交流平台,以确保信息资料的准确、及时和安全。

在监管职能分散的框架下,加强沟通协调,实现信息共享是提高市场监管效率的唯一办法。

2、明确监管对象,加强监管

(1)明确第三方网上支付平台的法律身份

判断第三方网上支付是否属于银行的标准并不是取决其掌握或控制现金流,沉淀资金的性质才是判断第三方网上支付公司法律身份的依据。按我国《商业银行法》规定,第三方支付平台所提供的业务和支付结算业务是银行业务;第三方支付平台中买卖双方的货款因为存在延时交付、延期清算,而导致平台中出现具有储蓄性质的沉淀资金,也是银行专营业务。因此,沉淀资金应作为支付企业的负债,第三方网上支付企业应将其界定为金融服务中介组织,只是提供银行业务的补充和延伸,其业务只在于妥善保管账户内资金并根据客户指令进行转账。

(2)建立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

目前,第三方网上支付企业规模参差不齐,小的支付公司不断出现,盲目扩张将导致第三方支付行业之间因争夺市场份额而产生不良竞争,容易引发业务风险。领导小组应适时出台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监管的法规及政策,建立市场准入机制,让符合条件的企业进入市场。法规应对进行电子支付行为应具备的资格和条件作出明确规定,如设置最低资本金限制、风险控制机制、建立保险与保证金制度、须获得PCI-DSS(支付行业数据安全标准)认证或其他相关在线支付安全认证等。另外,应完善市场退出机制,对那些审计不合格、技术认证不通过等第三方网上支付企业进行摘牌、收购或兼并,使其退出市场。

通过建立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规范行业行为,确保提供支付清算服务的组织在注册资本、人员配备、组织架构、管理制度、风险控制等各方面都达到一定的水平,逐渐步入规范经营的阶段,有利于该行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3)加强沉淀资金监管

第三方网上支付平台在提供支付中介和信用中介服务的过程中,会在自身账号中滞留两类资金:结算在途资金和虚拟账户资金。沉淀资金监管是规范第三方支付平台运作非常重要的环节,要改变目前资金监管薄弱的现状,可采取由银行与第三方网上支付企业合作的方式来解决。首先,要求第三方网上支付企业分设基本账户与中转账户。基本账户管理企业自有资金的收支,中转账户管理代收代付的客户资金,且在资金收付过程中严格遵守《支付结算办法》。禁止将客户沉淀资金进行放贷、投资或移作公司经营之用。其次,应明确客户沉淀资金的收入归属问题。中转账户资金的所有权及其所产生的孳息应归客户所有;第三方网上支付企业的合法收入应是所收取的交易服务费。

四、结论

在产业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的会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关键是如何及时引导产业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创造一个良性的产业环境。我国的监管和决策机构应尽快出台完备的法规政策,统一电子支付规范标准,同时政府应加大电子支付产业的投入与支持,为产业的更好发展提供保障。我国电子支付产业是一个还处于成长期的新兴产业,但产业增长速度非常迅速。

【参考文献】

[1]曹红辉:中国电子支付发展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2]周虹:电子支付与网络银行[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黄建:浅析我国金融领域存在的若干多头监管现象[J].管理与财富,2008(9).

[4]赵润静:欧美经验对完善我国第三方支付监管的启示[J].金融电子化,2008(11).

[5]陈新林:电子支付监管问题研究[J].特区经济,2007(2).

[6]侯春俊:我国第三方支付平台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监管策略研究[J].商业现代化,2009(7).

[7]赵文平:金融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及治理措施[J].焦作大学学报,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