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工具减值准则思考

时间:2022-04-03 09:36:29

金融工具减值准则思考

摘要:金融工具减值准则几经修订终于尘埃落定了,通过对其发展历程的回顾,不难发现背后是会计准则制定目标的争论,是如实反映还是经济后果至上。本文首先对这两个概念比较分析,对金融工具减值准则内容的修订和变化进行深入的剖析,然后结合率先采用新准则的上市公司的案例,探讨金融工具减值准则的影响,并对如何更好地实施准则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如实反映;经济后果;预期损失模型

2014年7月,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完成了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IFRS9)的修订,其中争议较大的金融工具减值也终于尘埃落定。我国也修订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CAS22)并于2018年开始实施。准则的变更离不开会计理论的指导,会计准则究竟是如实反映还是经济后果至上呢?金融工具准则的制定表现尤为明显,本文通过梳理金融工具准则发展的脉络,对围绕会计准则制定的根本性问题进行分析,更加准确地把握准则的内涵,结合上市公司的实际应用情况,有助于指导金融工具减值准则的应用。

一、准则制定目标的理论分析

纵观会计准则的发展历程,准则制定的目标一直在如实反映和经济后果至上之间抉择,进而引起不断的争议。为更好地厘清两者的关系,本文首先进行详细的理论分析。如实反映原属于可靠性下的一个重要的次级质量特征,但并不削弱其重要性。IASB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都曾强调可靠性的信息应当能如实反映意在反映的情况。2010年的联合框架用如实反映取代了可靠性,强调会计信息必须能够真实反映客观的经济现象。可见,如实反映一直贯穿于IASB和FASB的准则之中,并成为不断完善和修订准则的动力,公允价值会计和套期会计等都是很好的例证。这就要求企业对已发生而不是期望或估计的信息,有客观的证据,以发生的事实与数量为准绳进行会计处理。之所以如此,从微观角度讲,是因为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产生了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带来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能够缓解这些难题,为使用者提供真实公允的信息,成为决策和评价的重要依据。从宏观角度讲,是因为会计信息影响到资源配置的流向和流量。以政府补贴为例,国家需要根据会计信息对部分企业实施补贴政策,一旦企业会计信息不能如实反映客观经济情况,可能会导致本该获得补贴的企业没得到补贴而不该得到补贴的企业反而得到补贴,那么政府补贴的效果将会大打折扣,甚至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经济后果由泽夫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指出“会计报告对企业、政府、工会、投资者和债权人决策行为的影响”。这些个人或团体行为的后果又会间接影响其他团体的利益。所以,会计报告不再是简单数据的排列组合,其背后有着一定的经济内涵,进而会影响到相关利益集团的权益。具体来说,会计准则经济后果是指无论有效证券市场是否存在,会计政策的选择都会影响公司的价值。同一家企业,选用不同的会计政策会带来不同的净利润。一方面净利润是各种契约(如公司债务契约)最常用的依据,这就可能影响管理者的决策行为,从而改变公司的经营活动,进而影响公司价值;另一方面净利润是很多估值方法的起点,净利润的变化会导致资本市场对企业价值的判断,从而影响投资者的决策以及公司在资本市场的价格。为了保持自身的权益,利益集团有动力干预生成会计数据的会计准则制定,部分人会因此遭受损失,所以,会计准则并非完全中立性的。这加深了人们对会计的认识,也为利益集团干预准则的制定提供了合理解释。通过上面的分析,如实反映和经济后果的立脚点不同,如实反映是从会计准则制定的角度,对其质量的评判标准。而经济后果是从会计准则效用的角度,对其有用性的评判标准。两者并不是完全割裂的,而是统一的。如实反映是经济后果的前提,如果离开如实反映,那么生成的会计信息必然会歪曲经济现象,导致使用者无法进行正确的决策,经济后果的危害性很大。所以,如实反映是会计准则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经济后果是如实反映的价值体现,如果离开经济后果谈如实反映,真实公允的会计信息将会失去存在的意义。正因如此,准则制定时,在保证如实反映的前提下,需要考虑准则的经济后果,更好地保证准则制定的质量。如果一味地追求经济后果而有损如实反映,那么会计准则将成为服务于某些利益集团工具,失去其作为公共产品的意义。

二、金融工具减值准则演变过程及理论分析

在金融危机中,金融资产减值计提存在“太少、太晚”的问题,需要等到有迹象时累计前期的损失一并确认,导致资产和利润的大幅降低,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这导致对金融资产减值准则大量的质疑甚至指责。二十国集团伦敦峰会要求贷款损失准备确认的会计处理需要运用更广泛的信用信息。IASB和FASB试图探索一种能够包含更多前瞻性信息的减值模型,能如实地反映预期信用损失的经济现象,包括金额、时间和企业未来现金流的不确定性等。最先提出的预期损失模型理论上能很好地如实反映预期信用损失,及时、准确地确定金融资产的账面成本、利息收入以及减值的利得和损失,有效地区分初始估计的信用损失和随后信用损失的变化,解决现行准则所存在的问题。但实际应用中存在诸多主观判断的因素可能会对企业尤其是大型金融机构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形成较大的负面影响,遭到世界主要经济体会计监管机构、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质疑而不得不放弃。IASB针对实施该模型可能遇到的困难而成立专家顾问组,切实提高模型的可使用性。随后的“两分法”和“三分法”均不能满足最大限度的复制预期损失模型而被放弃,但根据金融资产的风险信用、风险状况及其信用质量的变化程度进行分层核算而被IFRS9所采用。最终,IFRS9的完整版本出台。首先,将金融资产划分三类:(1)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amortisedcost),该类资产仅以收取合同现金流为目标,按照该类金融资产的合同规定,在特定日期产生的现金流,仅为本金和利息,如贷款;(2)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FVTOCI),该类资产既以收取合同现金流又以出售该金融资产为目标,按照该类金融资产的合同规定,在特定日期产生的现金流,仅为本金和利息,如大部分的债券;(3)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FVTPL),以上两类以外的金融资产,如大量的权益性资产。在将原来IAS39将金融资产划分为四类调整为以上三类的基础上,新的分类根据企业的业务模式和合同现金流的特点,增强了分类的客观性,减少了主观判断。其次,预期损失模型最终确立。根据报告日所获得能够反映经济实际情况的信息,对信用质量较好的金融资产,即较初始确认时信用风险并未显著增加,需要按照未来12个月的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提减值,对信用质量较差的金融资产,即较初始确认是信用风险显著增加,则按照生命周期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提减值,而对应收账款、合同资产、应收租赁款以及购买的或者源生的信用已受损的金融资产,在报告日则采用简化模型,将按照整个存续期内或自初始确认后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累计变动确认为损失准备。根据实证研究的结论,减值的计提存在三种依据:真实收益观、稳健主义观和盈余管理观。真实收益观意味着减值反映的是对当前资产价值向下调整的过程。稳健主义观指出减值是为了解决在不利的情况高估资产和收益的问题。而盈余管理观则是减值价值估计存在一定的主观性,更多的是在真实收益观或者稳健主义发生的情况下的一种利己行为。而IFRS9的预期损失模型采取了较为激进的减值原则,对于信用风险未显著增加的质量较好的金融资产亦需要计提部分减值,而金融资产信用质量恶化时则需提前计提剩余期间的减值。主要还是为了避免在经济下行或经济危机时减值的较为集中的大规模爆发,更倾向于稳健主义。

三、金融工具准则所采取的预期损失模型的不足

预期损失模型是如实反映和经济后果至上相互妥协的结果。从预期损失模型的提出到最终出台历时5年,其间不少争议和质疑。利用前瞻性信息进行减值的计提,对现行的会计理论和框架实属不易。会计的首要职能是反映,其对象是发生的经济活动,所以,发生在前,反映在后。而判断依据需要获取相关的客观证据进行佐证。但是,有时客观事物发生变化,而获得相关证据却不易,所以会计的这种职能就决定了会计信息会存在滞后的问题。而不能及时反映往往会影响到经济后果。在理想状态下,如实反映和经济后果两者是可以兼顾的,预期损失模型从理论上既能满足如实反映资产减值的要求又可以提供前瞻性的信息。所以,IASB在选择模型时是有所兼顾的在实际操作中,预期损失模型如果要完全做到如实反映,那么新的减值准则要么在IAS39的基础上修修补补,不能完全解决准则滞后性问题,显然不符合IASB的初衷;反之又会因可操作性差而导致会计信息质量的下降。最终形成的预期损失模型是一种妥协的结果。从一开始寻找新的减值模型开始,IASB就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试图在解决滞后问题的基础上,增强可操作性,提供更为审慎和前瞻的信息,与财务概念框架所提倡的如实反映相违背。如果对准则进行评价的话,IFRS9并不能称得上高质量的会计准则,缺乏中立性和无偏性,导致会计信息出现规则性失真。这将会对会计信息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在经济上行时,按照IFRS9的减值模型生成的会计信息将会低估资产和收益,在经济下行时,会计信息则会高估。这看似可以缓解顺周期的效应,有利于维护金融的稳定,事实上并非会计的职责所在。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由于各家金融机构对减值判断的信息有异,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主观性,降低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会给投资者、存款人和经营者等利益相关者造成损害。

四、金融工具准则在中国的应用和影响

我国制定的CAS22借鉴吸收了IFRS9的相关内容,CAS22的运用对大部分金融机构尤其是保险业企业带来的巨大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保险公司的财报和业绩、投资策略、组织结构的影响和冲击。保险公司大量持有的股票,不能通过计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平滑业绩波动,而是被动的计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资产,而这类资产在2018年中国经济下行的环境中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会直接影响企业报表利润。以保险业上市公司中国平安为例,根据披露的2018年中报,截至2018年6月末,中国平安总资产规模6.85万亿元,而IFRS9新准则影响的金融资产达3.16万亿元,占总资产的46%。针对其保险业务,如果执行修订前的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中国平安保险业务2018上半年净利润444.13亿元,同比增长44.7%;执行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报表利润,保险业务的上半年净利润402.52亿元,同比增长31.1%。对该部分业务利润的影响达到10%。截至2018年6月末,中国平安“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资产”为7749亿元,而去年同期仅为1413亿元,增加了4倍多。公允价值变动导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111.47亿元,而平安半年报净利润647亿元。对于IFRS9的影响,保险公司也采取了大量的应对措施。以中国平安为例,持股策略上更倾向持有绩优白马蓝筹股,这类股票估值较为稳定,分红率较高,如大量买入和持有银行类股票,如工商银行H股股票、汇丰控股股票,持股比例分别达到10%和5%以上。长期大规模持有高股息股票的持仓策略,一方面匹配了保险资金量大期长的特点,另一方面也应对了IFRS9D对金融工具减值的严格要求。另一个投资策略是通过增加对所投资企业的控制权,例如谋求董事席位等,实现金融工具计入长期股权投资,这样使得金融资产不受市场价格的影响,投资业绩更为稳健。这方面较为明显的是加大对华夏幸福的投资的同时,提名高管加入董事会。在IFRS9的影响下,保险公司对投资策略和风格的转变也必然带来其组织结构和人员的变化,寻找与其投资风格一致的管理团队以及在长股投企业和行业方面的专业人才成为必然。五、对IFRS9减值模型应用的思考作为经济后果的产物,金融工具准则的实施对金融机构资产和利润等财务指标产生重要的影响。为了更好使用预期损失模型,保证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本文认为:(1)细化信息披露的内容。IFRS9受到金融监管的影响,从而会降低其他使用者的利益诉求。为了降低负面影响的程度,财政部应重视充分的信息披露,必要时要求除了文字的描述外,还需要披露详细的计算过程,有助于使用者更加清楚掌握减值计提金额的来龙去脉,并根据自身的需要进行相关的调整,提高准则的有用性。(2)规范金融资产风险的评估。IFRS9将对金融资产提前计提更多的减值,很大程度上降低以后的利润。信用质量较好的金融资产只需计提未来12个月以及低风险的原因对利润产生的影响有限,而信用质量较差的金融资产需要计提存续期间以及高风险的因素则会对当期的利润有显著影响。这对金融机构加强金融资产的管理提出了新要求,在准则转换之前加强对存量金融资产的摸底,测算,并就如何加强管理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3)做好会计核算与金融监管的协调。IFRS9通过提前计提减值体现了一定审慎性原则,但是与巴塞尔所要求的有所差异,进而会导致两者的差异。为了更好的加强对金融行业的监管,应加强与财政部、金融机构等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强化研究,以减少信息的转换成本以及强化监管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葛家澍.美国关于高质量会计准则的讨论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会计研究,1999(5).

[2]刘小年,吴联生.会计规则的制定目标:信息中立还是经济后果[J].会计研究,2004(6).

[3]徐玉德.如实反映至上还是经济后果至上——危机事件中会计计量的反思[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11).

[4]洪金明、马跃.对预期损失模型进展的跟踪及其实施的思考[J].金融会计,2012(12).

[5]肖永东,周肖萍.关于金融工具减值准则修订的最新动态介评[J].金融会计,2013(9).

[6]洪金明,庄丽琦.金融工具减值准则的最新变革及思考[J].财务与会计,2013(12).

[8]财政部.关于印发修订《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通知.财会[2017]7号,2017-03-31.

[8]https://www.iasplus.com/en/standards/ifrs/ifrs9

作者:董霄桐 单位:中国航空工业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