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养老产业发展研究

时间:2022-07-12 09:20:01

金融支持养老产业发展研究

摘要:新疆于201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养老产业仍面临发展水平较低、制度保障弱、金融支持不够等困境。本文从新疆养老产业发展现状出发,深入剖析影响金融支持新疆养老产业发展的因素,并提出金融支持的创新思路。

关键词:金融支持;新疆;养老产业;影响因素

一、新疆养老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新疆于201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截至2017年新疆60岁以上老年人口260万,占全疆人口12%,老龄化率为1.074,高于全国1.039的平均水平。少数民族老年人口占老年人口总数的57.33%;农村老年人口54.12%;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超过20万;新疆空巢老人占全区老人总数21.3%,其中生活不能自理的有10.57万人。预计到2035年,新疆老年人口比例将达到25%。“十二五”至今,新疆养老服务业始终保持快速的增长,整个养老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在政府的主导下,各个部门之间有效联动,并积极使社会各界广泛参与进来,已形成相对更加健全和完善的养老服务政策体系。在经营管理模式上,“民办公助”、“公办民营”等模式的建立,使针对老年人的民办服务机构能够享受到更高的政府补贴,加之社会力量的广泛融入,整个新疆养老服务水平提升的效果非常明显。2017年,在全区范围内,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增长快速,目前已有1726个(所),床位数量则有59283张,若按照这一数字进行统计,每1000名老人平均拥有床位25张。近些年,新疆在养老服务设施方面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建成与在建的养老服务设施具体有:老年养护院、社会福利院、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乡镇服务福利中心、农村互助幸福院等,累计投资规模达到8100万元。“失能失智”老年照料中心于2015年建成,面向广大老年人提供在生活方面的帮助与服务;同时,在2016年,又斥资2000万元用于农村幸福院的建设,面向农村地区的老年人提供更加全面而周到的生活服务。目前,全疆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服务开始起步,服务设施、功能不断完善,不过在养老服务水平上与现实需求之间仍然存在明显的差距。在乌鲁木齐、哈密、石河子等地,民办养老机构在数量上已有了一定的规模,在养老机构总数中占比超过85%;但是,在新疆阿勒泰、和田等地,民办养老机构的数量仍然较少甚至没有。

二、影响金融支持养老产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养老产业的发展缺乏顶层设计和法律支持。在人口老龄化加剧的背景下,养老产业是一个蓝海产业,该产业的发展与很多部门之间都存在紧密的联系,但是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存在一定的问题,很多部门各自为政,沟通瓶颈短时间内难以打破。近年,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很多都是针对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不过其中多数都是政策性文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就具体的操作性上却存在不足。比如,国家提出针对养老服务提供信贷支持,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其中没有具体的方法和措施。从实践层面看,新疆在养老服务方面的配套设施建设相对迟滞,银行的信贷产品中很少有关于养老产业的,内部对于养老信贷也未成立专门的部门,这也反映出银行对于养老产业的重视程度并不高。(二)养老产业的主体承贷能力弱,难获得信贷支持。新疆养老产业的发展,不管是公立性质的,还是民营性质的,基本上都是社会福利性企业,并不完全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因为公司治理结构方面尚未健全,在养老产业中的很多企业并不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加之自身在财务方面的专业程度不足,银行在对这些企业进行审查时,通常都没有达到银行放贷的标准与要求。针对养老服务业而言,固定资产类投资为主,这与在医院、学校方面的投资相似,带有明显的公益性。但是,养老服务企业若要在银行进行贷款,则必须要有相应的抵押物,而养老服务企业的抵押物明显不足;同时,从信用担保公司的角度出发,这类公司主要面向工商企业提供相应的担保服务,养老产业在制度方面的短板也使担保机构并不愿意承担很高的风险为养老服务企业提供担保服务。(三)居民对新型养老模式不认可。“以房养老”也被称为“住房反向抵押贷款”,这种养老模式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较多,但是在我国则非常少见。对于这种模式来讲,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政府在养老金方面的压力。在我国曾经也对这种模式进行过试点,2014年,“北上广武”四市试点,但受制于我国传统文化思想,这种模式最终虎头蛇尾、不了了之。(四)财政与金融支持缺乏协调配合。近些年,自治区政府对于养老产业的发展逐渐给予了更多的重视,也结合不同地区的情况相应出台了扶持政策,尤其是在信贷政策方面,使养老服务企业的贷款门槛明显降低。不过,从养老产业实际情况出发,财税政策与信贷政策二者之间并没有过多衔接,二者各自为政,并未形成“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有利格局。对于新疆政府而言,处于我国西北地区,经济水平相较东南沿海存在明显差距,政府财力有限,基本上将财政资金全部划拨到经济领域,很难再有富余资金投入到养老产业中,同时金融机构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由于养老产业投资收益时间相对较长,使得该产业在金融领域也受到冷遇,尽管政府也实施退税、补贴、政策优惠等扶持养老产业,但这显然与养老产业发展庞大的资金需求相比可谓九牛一毛。怎样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仍然要从政策与制度层面入手,将财政杠杆的作用充分的展现出来,使财政资金、信贷资金二者之间更加紧密的协调与衔接,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出路。

三、金融支持新疆养老产业发展的创新思路

(一)对政府部门间协调机制予以强化,引导扶持养老产业发展。1.建立财政、税收扶持优惠政策机制。自治区政府应该在政策上进行积极的调整,针对养老产业利用财政贴息、降低税率、减免税收等方法和途径,使新疆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提速。同时创新针对养老服务的金融产品,在信贷方面能够使之拥有更高的比例,转变原有的贷款贴息方式,使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能够对养老服务产业有更高的重视,具体措施涉及减免所得税与增值税等,使疆内养老服务企业在成本上的压力能够得到有效的缓解。2.建立养老产业风险补偿基金。养老产业在贷款方面所面临的风险较高,贷款周期相对很长,因而自治区政府应该在财政方面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增强金融机构在养老服务方面的补偿力度,使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出现坏账、死账情况不至使自身出现大的损失,使之没有后顾之忧。3.促进社会民营资本与养老服务业融合发展。针对疆内外社会民间资本、民间企业投资而言,养老产业也应该将自身优势发挥出来,增强产业新引力,努力形成新的业态,并努力寻求政府的扶持,在审批手续上进行简化,并在税收、土地等多个方面予以优惠,增强对养老服务产业的扶持力度。(二)加快金融改革,建立养老产业金融服务体系。1.积极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在具体进行补偿的过程中,可以采取直接融资补贴、贷款贴息、融资担保、风险补偿等方式,使养老产业能够被注入更多的资金。同时,自治区政府也要从国家层面上努力寻求更多的资金支持,促进全疆养老项目的稳步推进。2.设立养老产业引导基金,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模式。由于养老产业具有前期投入大、投资周期长、企业轻资产等特点,传统融资模式较难满足产业发展需求。养老产业引导基金作为一种财政资金创新使用模式,将政府支持与市场化融资相结合,充分发挥公私合营优势,是养老产业融资中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型融资渠道。采取产业引导基金的方式支持养老产业发展,有以下几种优势:一是使用财政基金,可以发挥公共资金的杠杆作用撬动社会资金;二是相对财政补贴方式,采取基金运作模式可以利用社会资本熟悉社会情况的信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三是根据产业引导基金合理的制度安排,能够明确政府资金中的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出资关系和各自责任,提高资金市场化运作效力;四是基金一旦运转起来,可以通过设立子基金、发行多期引导基金等多种方式持续积累提高资金的长期效应,满足项目建设的细分化、品牌化、连锁化、全局化等多样化要求。图一养老产业引导基金示意图3.健全养老产业金融服务体系。一是政策性银行要加大对建设基础性养老设施的资金支持,发挥政策带动作用。二是国有商业银行是我国银行业的主体,可以设立养老金融事业部,积极开展养老金融业务。三是鼓励中小型商业银行组建养老金融专业团队、养老金融专业支行等专营机构,提升养老金融服务专业化水平。4.积极推行信贷资产证券化。2013年,国家对于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再次提出,要在对总量实施控制的情况下,对信贷资产证券化进行试点,其目的就是为了能够使银行资金周转速度能够有效提升,使银行风险可以有效降低,也为疆内外投资者通过证券进行投资创造更为有利的环境与条件。(三)开发适合养老产业发展的金融产品和服务。1.着力推进养老型基金产品的发展。养老型基金所具有的特点是风险很低,能够保本,老年人能够利用投资,使基于金融产品的财产性收入相应有所增加,并以此来增强自身养老的能力,从这一方面促进整体养老产业的发展。2.试点并推广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养老金的资金缺口较大,此举能够有效环节养老金短缺的问题,使针对老年人的服务水平更高,更重要的是其能够转变我国传统的养老观念,并且欧美等国的这一模式已很成熟,新疆进行推广是可以少走弯路的。3.金融机构应加强金融产品与服务的研发。新疆本土金融机构针对养老服务应在产品上予以创新,使之更趋多元化与多样化,推进针对老年的医疗、旅游等消费信贷。银行网点也应相应增设老年人专用通道、绿色通道等,使老年人能够享受更加全面而周到的金融服务,同时针对老年人也要使之了解更多的金融知识,使老年人的金融素养有所提升,在此基础上在老年人的法律意识、权益保护意识、保险意识等多个方面进行客观、准确的宣传,但不可对老年人进行误导。

作者:刘懿增 单位:新疆当代经济市场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