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金融现状和发展

时间:2022-07-12 11:26:07

山东金融现状和发展

1山东金融结构的特征

1.1金融结构多元化,银行业占主导地位,四大国有控股银行占绝对优势。商业银行的主导地位不容忽视,其吸收存款创造货币的功能使得商业银行较其他金融机构有优势,凭借其交换媒介的作用,商业银行成了信用扩张的重要源泉。山东省与其他省市相比,其银行的优势又更进一步突出,山东有全国唯一的山东省城镇银行联盟和全国最大的农村商业银行,地方银行也有一定的优势。因此,将山东省的银行优势转化为金融优势是一项紧迫的任务。1.2山东省融资结构仍以间接融资为主。近年来,我省在直接融资方面作出了一定的努力,但是融资比例仍然不平衡,我省的直接融资比例不及全国平均水平,更是远远落后欧美发达国家。1.3信贷资金配置不合理。银行在发放贷款时对贷款人的选择较为严谨,考虑到不良贷款给银行带来的负面影响和营业亏损,银行都会尽可能选择信誉好的贷款人,以确保贷款能按时收回,这就忽略了一些无法为自己证明良好信誉的贷款人的需求。山东省是中小企业众多的省份,小企业想在这种金融环境下存活十分困难,这也使得部分中小企业成立不久就面临破产的危机。而对于国有企业,在出现问题时政府会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接管,信贷风险相对较小,这就为商业银行向国有企业贷款提供了极大的信心。从这一方面来讲,所有制约因素成为银行选择贷款单位的重要因素,由此也就出现了信贷资金在结构、比例、期限上存有配置不均的问题。1.4国有控股银行的垄断影响了金融市场可持续发展。在山东省,国有控股银行的发展空间较大,民间企业的发展较为困难,因此使得民营资本进入金融领域关键一点就是打破国有控股银行的垄断地位。

2山东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将山东省的金融结构与上海的金融结构作比较,就会发现上海的国际化金融大都市名副其实。上海的国际化金融都市不仅仅在于它的地理位置,更重要的是上海的金融体系已初具规模,基金管理公司和信托公司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上海的金融机构具有很大的聚集功能,使得上海的金融机构资产总额在全国金融资产总额中占有领先地位。与此同时,上海的金融市场体系是国际上为数不多的市场种类,是比较完备的金融中心之一。上海直接融资总额占全国比例较高,具有较大的优势,相较于山东省一直在10%上下徘徊的直接融资额,上海的直接融资额占比逼近15%,其大多数融资额是来自其临近省,这也是上海金融服务全国的最好体现。另外,上海还提供了包括中小企业发展专项基金在内的中小企业资金资助项目,体现了上海金融的广泛包容和接纳。上海的民间金融发展也是风生水起。上海正按照积极引导、把握节奏的原则辅助民间资本设立金融机构,推动中小微企业融资工作,尤其推动中小微企业登陆场外市场,鼓励中小微企业在全国股转系统以及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等场外市场挂牌。民间金融在上海金融市场的发展中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与其相比,山东省的金融发展,尤其是地方金融发展仍存在许多问题。2.1山东地方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剖析。一是地方金融在全省金融中占比较小,制约了区域金融的发展和完善。山东省针对地方金融的条例法规较少,导致山东省地方金融实力不强。山东省是一个大省,仅仅依靠济南、青岛两个城市很难带动山东省的金融发展。特别是在一些中小城市,证券普及较少,而新型P2P公司、金融租赁等更是相对匮乏。二是地方金融机构资产规模和业务覆盖能力不足。地方银行主要以存贷款为主要业务,其存贷款余额与济南、青岛等城市相比有很大区别。此外,地方政府对农村商业银行的支持力度不够,使一些农村商业银行丧失了其应有的功能。三是地方金融服务水平偏低,服务手段较少。地方银行网点较少,同时缺少统一的服务标准和服务措施;客户较多,从业人员较少,导致客户排队时间过长,客户抱怨较多。同时,一些银行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不及时处理客户的投诉,导致客户对银行的误会加深。四是地方金融人才匮乏。从业人员专业知识不足,缺少金融创新人员,地方金融只能长期拘泥于传统金融业务,使得地方金融机构处于尴尬的地位。五是现有的管理体制不适应地方金融的发展,同时对地方金融缺乏有效监管机制。2.2山东省金融发展存在金融人才匮乏的问题。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郭树清等在内的具有大量金融背景的官员被派到山东省主要岗位上,这也说明了山东省金融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程度。各级政府也对符合条件的金融人才进行奖励,目的是留住人才。尽管政府出台了很多政策,但是山东省人才流失现象依然严重,即便留下来的人才也是青睐济南、青岛这样的大城市。为了培养金融方面的专业人才,青岛已经大力推行CFA,使更多的金融专业人员具有国际通行、世界权威的认证资格。2.3农村商业银行难以承担农村金融主力军的重任。山东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业比重大,解决好“三农问题”十分重要。目前,山东省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够乐观。农业银行与农村商业银行的配合不够协调,主要原因是农业银行是国有银行,其自身定位早已转变。农业银行的业务范围与其他国有银行已经没有太大本质区别,其定位也从农村转向了城市,农业也不再是其工作重心,所以,解决山东省的农村金融问题主要依靠农村商业银行;而农村商业银行相对国有银行来说生存压力较大,其主要业务范围是存贷款,缺乏金融创新,人才相对匮乏,很难独当一面;此外,山东省对于支农再贷款、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工具运用不够灵活,县域存贷比、涉农贷款比例还处于较低水平;银行机构的涉农信贷机制不够完善,审批流程不够优化。针对这些问题,山东省正在努力推动县域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不断提高涉农小微企业、农户贷款以及担保业务占比。同时《意见》也指出,山东省要实现金融服务“村村通”,加强基础设施服务,加大ATM网点设置,使金融能为农村更多人服务。2.4影子银行的存在也给山东省金融改革带来了一定困难。这些游离于银行监管体系之外、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和监管套利等问题的信用中介体系可能引发期限错配、流动性转换、信用转换和高杠杆等系统性风险。影子银行以短存长贷现象使得银行出现流动性缺口问题,给实体经济造成一定打击。中国影子银行主要有两部分:一是银行理财产品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类信贷产品;二是以高利贷为代表的民间金融体系。目前,银行的理财产品存在设计管理机制不健全、风险揭示不足、销售管理漏洞、信息披露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流入影子银行、民间借贷的资金,更多是居民、企业的存款,由于存在长期负利率,容易发生存款“搬家”的现象。国内影子银行的发展不在传统的货币银行发展之内,也不在央行的调控范围之内,但同样能够行使货币银行的职能,这也导致央行部分宏观调控失灵。因此,央行需要采取措施,从机制和源头上打消“影子银行”业务监管套利动机,并防范风险传递。2.5山东省民间金融不够规范。民间经济发展迅速而民间金融相对落后是民间金融发展的原因。随着民间金融的发展,民间金融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正规金融的不足,但是由于法律法规的缺失和金融监管的不足,民间金融存在很大的自发性和无序性,而一些民间金融存在的非法集资、高利贷问题也会影响正常的金融秩序和社会和谐稳定。民间金融过多地依靠地缘、亲缘支撑,而政府对民间金融的干预更多地在于合法而忽视了效率。虽然目前山东省民间金融不够规范,但是山东省政府及金融办出台了一系列规范引导民间金融的政策,正努力引导民间金融“做优、做强”。

3山东金融的发展思路

3.1从山东省实际出发,完善管理机制。山东省是一个经济、人口大省,要实现对金融行业的全面监管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未来,山东省将使金融监管体系遍布所有金融机构,对金融行业的监管要落实到县域、乡镇,使金融机构的业务时刻处于政府和公众的监督之下。同时,政府也会完善投诉系统,加大监管力度,提高处理效率。地方金融办应贯彻落实国家金融工作方针政策,依法制定地方金融监管规则。同时,民间融资也是山东省金融中具有活力的一部分,民间融资的良性发展离不开严格的监管机制。3.2金融行业将对“转方式、调结构”起到引导作用。金融投资结构的优化和金融资源配置的合理使得信贷进一步支撑实体经济,金融业也会基于其广泛的信息来源和先进的信息处理系统,在其信贷杠杆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产业转变生产结构。正确定位投融资体系,不仅在于银行和货币市场,更高级的投融资体系在于资本市场。未来,金融业支持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和结构调整的力度会不断增强,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是对已有资源的重新配置,还是对资源增量的优化组合都离不开金融的支持。3.3启动山东新型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工作。发展农村合作金融,是农村发展的重要方向。2015年2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试点的请示》获国务院原则同意,山东成为全国开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的唯一试点省份。作为全国农业第一大省,解决农民融资难是山东省农业发展的一大关键。山东省已经大力推行工商注册便利化,一批“草根经济”正逐渐涌现。“草根经济”创业的前提是有创业资金,发展农村合作金融使得金融在农村地区普及,能够更好服务农民。还有一些包括小额贷款公司在内的“草根”金融机构在山东省也得到了大力支持。《山东省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互助业务试点方案》也指出,到2017年年底,力争初步建立起与山东农村经济相适应、运行规范、监管有力、成效明显的新型农村合作金融框架,促进山东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4结语

总之,山东省在金融改革方面的巨大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正如上述分析,山东省金融发展仍然存在结构的不合理、人才的匮乏、影子银行的存在及民间金融不够规范等诸多问题,相信在各级政府和金融部门的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共同努力下,立足实际,不断完善管理机制,优化金融投资结构,促进金融资源配置的合理化,使得信贷进一步支撑实体经济,地方金融存在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同时,全面启动山东新型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工作,使山东金融和农村经济获得长足发展,助力山东经济腾飞。

【参考文献】

[1]刘永刚,陈海东.山东金融改革-中国地方金改试金石[J].中国经济周刊,2013(47):32-36.

[2]陈华,薛莎莎.山东金融改革看点[J].中国经济报告,2013(11):95-98.

[3]陈姗.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效率比较[J].山东金融,1999(12):30-31.

[4]夏莹.资产证券化与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相对地位的变化[J].华东经济管理,2006(06):105-108.

[5]白俊,连立帅.信贷资金配置差异:所有制歧视抑或禀赋差异[J].管理世界,2012(06):30-42.

[6]张建波,张宁,于潮.山东省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2(10):26-29.

[7]马丽娟.对商业银行在经济发展中地位下降问题的思考[J].财贸经济,2002(01):57-59.

作者:董秀芝 单位:《山东科技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