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创新政策提出及理念探讨论文

时间:2022-07-01 05:22:00

区域创新政策提出及理念探讨论文

论文关键词:区域创新体系创新政策

论文摘要: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建设和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是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的动力源泉;区域创新体系的政策具体目标是促进研发和技术扩散,促进区域人力资源发展。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和区域创新环境优化;其政策工具包括直接的财政金融政策和促进区域创新环境的间接政策;我国区域创新政策现在主要依靠科技部门实施,有待于进一步系统化和深化。

一、从区域政策到区域创新政策

区域经济发展不是简单地由资本、劳动和技术推动,而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技术过程: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经济、社会、技术等因素的互动关系更加受到关注。在此背景下,1992年英国经济学家库克(PhilipCooke)提出了区域创新体系的概念。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创新能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区域竞争力的核心。

对区域创新体系的理解,学术界已有一些基本的共识,认为区域创新体系主要是由在地理上相互分工与关联的生产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等构成的区域性组织系统,而这种系统支持并产生创新。因此,区域创新体系是指在特定的经济区域内,将新的区域经济发展要素或这些要素的新组合引入区域经济系统,创造一种新的更为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实现新的系统功能,使区域内经济资源得到更有效利用,从而提高区域创新能力,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子系统,但又有别于国家创新体系,主要以反映地区创新需要为主旨,突出产业创新和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区域创新体系由区域内的企业、大学、区域内的国家科研机构、区域政府、科技中介机构及金融机构等构成,也包括区域内的历史文化传统等。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各国政府对国家和区域的创新能力都极为重视,如欧盟委员会专门设立了区域委员会,专门研究其内部各区域之间的经济增长及创新等问题。我国政府在1995年首次提出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各地也随后提出了“科教兴市(区)”战略。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如何建立和健全一个区域的创新体系,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政府在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方面该如何建立一套高效可行的政策体系,本文试图做些初步的探讨。

二、区域创新体系政策的目标体系

建设和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其最终目标是提高区域经济的竞争能力,推进区域经济增长,使区域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地发展。

创新的形成和扩散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产品、生产技术和生产组织领域的创新已经成为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如何提高区域的创新能力,使科技能够融入经济,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增长。成为区域创新体系政策的中间目标。

区域创新体系政策的具体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促进研发与技术扩散自19世纪末,随着新兴的化学和电技术的兴起,西方国家扩大了其科学技术活动范围,这是国家对研发活动资助的开始。研究开发费用支出在经济中的作用日益增大。研究与开发能力直接决定了区域的创新能力。同时,生产技术的进步具有极强的外部效应,通过技术扩散效应,创新所产生的社会效益超过了它的发明者的单个经济效益。

2促进区域人力资源发展有丰富的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力资源是区域创新能力提高的必要条件。促进区域人力发展就是要为区域创新主体提供高技能的劳动力,形成区域人才的聚集。这主要依靠区域内的研究型大学以及适合技术发展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来完成。大学还提供技术和科学方面的信息及合作的可能性,同时也是高科技企业孵化的重要基地。

3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我国的科研成果转化率处于很低的水平,大部分科研成果都只停留在实验室阶段。科研成果从实验室阶段到实际应用产品的二次开发过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且风险很大。要改变这一局面,政府、科研院所和企业要共同努力。从政府的政策角度来说,要加大对成果转化的投入,引导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合作。

4促进区域创新环境优化区域创新环境是区域内有利于创新的、实物与非实物因素的集合。它包括社会制度、法律体系、社会心理、社会习俗、经营文化、社会网络等软性因素,也包括基础设施、劳动力、技术与经济存量等硬性因素。区域创新环境的重要性,还没有被地方政府充分认识。在当前我国区域发展中,存在着片面地理解区域发展环境的倾向,过分强调物质基础设施和减税让利等优惠政策,没有将创新环境的优化放到应有的地位。

三、区域创新政策的政策工具体系

直接鼓励政策和间接支持政策两个方面,直接鼓励政策就是通过经济手段对区域创新行为进行物质鼓励。主要是通过财政、金融等政策手段来进行;间接支持手段则是通过区域创新环境的建设来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政府对提升区域创新能力除直接对创新活动进行补贴等政策外,更应该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如使区域内拥有经验丰富的企业家队伍,大量熟练的技术工人,形成相关的产业集群使供应商之间相互接近同时也接近新客户和新市场,区域内拥有大学及科研机构,有善于接受新知识的群体,有宜人的居住环境及有辅助支持作用的服务业等。

1直接鼓励政策直接鼓励政策就是通过财政、金融等政策手段,对区域内创新活动进行扶持。财税政策是政府运用财政政策工具直接支持技术创新的一种手段,主要表现为政府财政对科技方面的行政投入,包括各级政府预算安排的科技经费支出和政府采取减税让利的优惠政策。

金融政策主要从两个方面对区域创新活动进行支持,一方面是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另一方面是解决创新活动的风险分担问题。作为区域创新活动中坚力量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存在着来自技术、市场、管理和财务等方面的巨大风险,而且在创建阶段往往存在内部管理水平不高、没有赢利记录、信用等级较低等问题,无法满足商业银行贷款的标准,更无法通过股市来进行直接融资。金融方面的支持,除在经常性的贷款项目中要对创新有所倾斜之外,要特别注意建设风险投资机制。高科技的发展,尤其是技术创新投人大,风险高,因此仅靠政府的科研经费投入是远远不够的,要发展风险投资这种融资形式。风险投资在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及高新技术企业创业方面的作用已被普遍承认。风险资本应以长期股权投资的形式提供给企业的建立、扩张和收购活动,以分担企业创业和创新的风险。政府可以通过设立一定数量的基金对创新创业活动进行支持,一种形式是对创新项目给予无息或低息优惠贷款,另一种形式是对创新项目的商业贷款进行担保。

2间接支持政策政府对区域创新环境的优化主要在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中介服务体系建设,知识产权保护,区域产业集群建设等方面。

创新基础设施是创新体系中政府主导建设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促进各类经济主体主动和高效地进行技术创新的物质保障。完善基础设施,特别是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适应知识经济和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战略的要求。诸如信息网络、数据库、图书馆、大学、职业培训机构、企业、重点实验室、开发园区等,既是技术创新所必要的基本条件,也是技术扩散的重要渠道。

中介服务体系是创新活动和科技产业化的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是市场机制的重要载体。是联系科技和经济的重要纽带。为建设区域最佳的科技产业环境,建立适合高新科技产业发展和集聚的区域创新服务体系,就应该建设和完善区域内科研服务、人力资源、科技创业投资、信息、知识产权等公共服务平台。通过这些平台,建立基于科技研发、鼓励创业创新的区域性的研发基地,建设区域科技产业创新创业和成长的实验苗圃,培育区域科技创新和创业能力;根据产业发展的需要建立起能够创建高新科技企业和产业的孵化器,着力加强专业化孵化服务能力建设;向企业提供信息共享、技术交易、融资和人力资源等服务,完善科技产业集聚为发展目标的企业服务体系。

伴随着人类文明与商品经济发展,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诞生了,并日益成为各国保护智力成果所有者权益,促进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进行国际竞争的有力的法律措施。以专利制度为核心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是一种全新的鼓励发明人的创新活动的激励制度。区域地方政府应该实施专利战略。大力推进专利战略,注意研究和采用科学、有效的战略保护区域内的专利技术,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普及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充分调动知识产权保护中各利益主体的积极性。

产业集群为区域创新提供了环境,产业集群的组织结构使区域创新体系具有更好的基础,产业集群的形成有利于知识外溢和技术扩散,产业集群有利于企业的合作与创新,产业集群有利于专业化创新人才的聚集。区域政府要大力发展产业集群,实施基于产业集群的科技创新战略,引导高新技术开发区产业集群的发展,做好产业集群科技创新的科技服务工作,采取切实措施使各区域之间分工协作、协调发展。具体来说,要引导区域产业集群内企业加强与大学、科研机构的联系,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建立集群共享的研发机构和技术质量监测机构、人才机构:建立与区域经济相适应的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体系。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形成与产业集群发展相适应的物流圈和供应链,加强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为产业集群与科研机构的联合提供媒介。

四、结语

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构建和增强区域创新体系是我国区域经济政策的一个核心内容。在转变政府职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环境前提下,建立区域发展和创新环境、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使区域经济能够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手段。

在我国目前的区域经济实践中,科技对区域支撑能力薄弱、科技人员积极性未能有效发挥。制约区域科技与经济根本结合的体制和机制问题仍然较为突出,区域科技体制改革还有待深入推进。许多地方科技项目投入与建设项目的投入不够匹配、不够平衡,区域之间科技项目低水平重复问题还比较严重。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和政策实施主要是科技部门在进行,但是,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是要企业、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中介部门等的协同才能实现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工作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就难以集成现有资源形成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区域创新体系政策应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深入和需要不断地系统化和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