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论文:质疑卫兴华教授之二

时间:2022-10-10 02:38:00

经济管理论文:质疑卫兴华教授之二

——兼论“个人劳动=货币工资”

提要:亚里士多德在两千多年前从简单商品经济出发提出了“5张床=若干货币”这一等式。马克思在一百五十多年前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出发提出了“20码麻布=2镑”这一一般等式和“劳动力=货币工资”这一特殊等式。他还从社会发展的逻辑出发,推论出了商品经济已经消亡了的社会主义社会的“个人劳动(直接社会劳动)=劳动券”这一特殊等式。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特殊等式是什么,现在这还是一个空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劳动者付出个人劳动,企业支付货币工资,劳动交换采取了价值形式,这一点是马克思所未曾想到的。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历史阶段,因而应当总结概括出“个人劳动=货币工资”这样一个特殊等式,并做出科学的理论说明。劳动者付出个人劳动,企业支付货币工资,这是我们社会当中最基本和最普遍的现实,每一个劳动者都亲身经历着这个过程。但是,对于这一问题社会主义理论家们却从来也没有给予充分的注意,更没有做出科学的说明。这和人类的认识规律有关,人类的认识是一个过程,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新的认识才会发生。列宁曾说道,商品交换关系是“资产阶级社会(商品社会)里最简单、最普通、最基本、最常见、最平凡、碰到过亿万次的关系”,只有马克思从“这个最简单的现象中(从资产阶级社会的这个‘细胞’之中)揭示出现代社会的一切矛盾”。(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列宁选集》第2卷,第712—713页。)也说过:“商品这个东西,千百万人,天天看它,用它,但是熟视无睹。只有马克思科学地研究了它”。(:《整顿党的作风》,《选集》袖珍本,第775页。)商品的存在已经有了相当久远的历史,但是,只有到了马克思那时候,社会矛盾已经充分发展,即将面临深刻变革的时候,理论认识有了相当发展而且出现了新的世界观的时候,马克思顺应时代的需要对它做了科学的研究。在现实中,劳动交换采取价值形式是最普遍和最基本的现实,人们对于社会主义经济关系也有了比较充分的认识,这时候才算具备了说明社会主义特殊等式的条件,我们现在揭示它不过是顺应了时代的需要而已。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劳动者付出个人劳动,企业支付货币工资,这是最普遍和最基本的交换关系,我们把这种交换关系概括为“个人劳动=货币工资”这样一个等式。本文试说明这个等式的意义。在现实中,劳动者需要就业,企业需要招工,双方通过市场直接见面,通过谈判过程就能满足相互的需要。在谈判过程中,双方都会提出自己的条件和要求,都要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特别还会就劳动岗位、技术要求、工资、劳保等方面进行讨价还价,双方都接受了对方的条件以后还要签订劳动合同。每个劳动者都知道自己的专业特长和发展方向,也大概地知道社会上同类劳动者的收益状况,他通过反复的比较能够提出比较符合实际的工资要求,也能够承担相应的岗位职责;企业会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设置劳动岗位,并按照技术要求提出岗位职责和劳动定额,也能够了解到社会上这类劳动的成本,并能够支付相应的工资。双方走到一起,劳动者会说,你别管我的个人条件如何,只要我按照岗位的技术要求付出了劳动你就要支付我的工资;企业经营者会说,我不管你的个人条件如何,你只有按照要求付出劳动我才能支付工资。双方通过讨价还价就能各得其所,双双获得满意的结果。这里所谓的谈判过程实质就是劳动市场,也就是市场形成工资的过程,也就是说,通过谈判过程工资就和劳动挂上钩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工资和劳动相脱钩,是被学历、工龄等非劳因素决定的。随着劳动市场的开放,这样的工资决定原则必然会被生活所摒弃。当然,现在的劳动市场开放的程度还不够,凭着学历和工龄轻松拿工资的现象还大量地存在着。但是,开放市场的趋势不可逆转,现在我们已经欣喜地看到凡是能够展开劳动竞争的地方,凡是能够进行工资谈判的地方,传统的由行政部门决策,按照劳动者的学历、工龄等非劳因素支付工资的做法就没有市场了。但是,这是不是说学历或文凭就完全没有意义了呢?也不能这么说。我想,在和企业的谈判过程中经营者是一定会看你的文凭的,否则在对你一无所知的条件下,凭什么让你上岗试工呢?但是,这时候看文凭仅仅和是否让你上岗试工有关,至于是否录用你还要看你在试用期的表现。你在试用期内表现出胜任工作的能力企业才能录用你,否则你有再高档的文凭也是没有用的。文凭能够说明你可能具备了某种能力,经营者看了文凭之后才能决定让你试工,文凭的意义仅仅就在这里,至于工资的多少和文凭则是没有关系的。这里的双方都遵循了一个共同的原则,即以个人付出的劳动为基础,通过谈判确定工资,使工资反映个人付出的劳动,而不能和别的什么因素相关联。按劳分配原则的实质就是工资和劳动相对等,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探索按劳分配的规律,实现按劳分配的原则,这是多年来人们努力追寻的一个目标。实现按劳分配原则的关键在于解决“劳”的计量问题,但是这些年来理论家们在这方面的努力还没有取得最终的成果。现在看来,人们创造的生活经验终于解决了这个问题,双方通过谈判过程就使工资和劳动联系起来了,其中的经验是值得认真总结的。在这里,工资是以劳动为基础的,是通过谈判过程,也即竞争过程形成的。这说明,他们在谈判过程中坚持了一个隐含的前提,即承认劳动是具有价值的。他们当然没有说明过劳动的价值,更不是在说明了劳动的价值之后才进行工资谈判的,但是他们的谈判经验反证了这一点。理论家们从他们的经验中是应当能够做出劳动具有价值这样的概括的。认识到劳动具有价值是一种理论创新,需要做出具体的说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劳动者付出个人劳动,企业支付货币工资,这是最普遍和最基本的事实。这一事实说明劳动已经作为交换的对象,而且采取了价值形式,即个人劳动=货币工资。我们就是通过劳动的价值形式发现劳动的价值的,说明劳动的价值也要从分析劳动的价值形式开始。在这里,个人劳动作为交换的对象,处于相对价值形式,货币工资作为劳动价值的表现形式,处于等价形式。个人劳动通过货币工资表现自己的价值,货币工资则成为表现个人劳动价值的物质材料。很明显,作为交换对象的个人劳动都是某种具体形式的劳动,比如在建筑行业个人劳动就是木匠的劳动、瓦匠的劳动,等等。从劳动的具体形式方面看,木匠的劳动和瓦匠的劳动显然是不同的。但是,它们却都能够同货币工资相交换,比如说赵木匠每天可得6元钱货币工资,钱瓦匠每天可得6元钱货币工资,孙技术员每天可得8元钱货币工资,李总工程师每天可得12元钱货币工资,等等。不同形式的个人劳动都能够同货币工资相交换,这说明它们当中包含了某种等同的东西,货币工资不过是这种等同的东西的表现形式。那么,这种等同的东西是什么呢?如果抛开劳动的具体形式,那么它们就不再是木匠的劳动,瓦匠的劳动,等等,它们就不再有什么差别,而全都化为相同的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可见,个人劳动具有二重性,是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统一。在这里,个人劳动当中包含的抽象劳动就是价值实体,抽象劳动的单纯凝结就是价值,即个人劳动的价值;货币工资是以个人劳动的价值为基础的,它不过是个人劳动价值的表现形式。进一步分析会发现,具体劳动只有形式的差别,而无数量的差别;抽象劳动性质一致,而数量却有所不同。具体劳动的数量由自然的劳动时间来表示,抽象劳动的数量则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表示。个人劳动的价值就是由其中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的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52页)很显然,这是一个社会平均数,而个别劳动者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都有自己的特殊性,他们在交换过程中都要按照不同的比例化为当作它们的计量单位的简单劳动,而“各种劳动化为当作它们的计量单位的简单劳动的不同比例,是在生产者背后由社会过程决定的”。(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58页)所以,就某一劳动者而言,直接能够知道的是他的具体劳动时间,比如在统一的八小时工作制条件下每人每天的具体劳动时间都是八小时,但是他们的八小时个人劳动当中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无法直接知道了。某一劳动者的八小时个人劳动当中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许是6小时或3小时,也许是12小时或24小时,等等,恰好就是8小时的也许有,但那纯粹是偶然的,在科学上可以看作零。实际上,某一劳动者八小时个人劳动当中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究竟是多少,这取决于该劳动者付出的劳动的复杂程度(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在这里可以简化为劳动的复杂程度),劳动的复杂程度高,其中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多,反之就少。价值是通过价格形式实现的。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格要通过竞争过程形成。个人劳动价值的价格形式是货币工资,货币工资作为个人劳动价值的表现形式也要在竞争过程中形成。当然,工资作为劳动的价格通过竞争过程形成就难免会发生波动,所以它不可能完全准确地反映劳动的价值。但是,这是劳动价值实现的必然形式。同时,工资的波动也不是没有边际的,实际上它总是围绕着某个中心而上下波动,这个中心就是价值。所以,通过反复波动的过程它还是能够相对准确地反映劳动的价值的,尤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国家的宏观调节劳动的价值还能够得到趋近准确的实现。这里所说的反复波动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劳动市场,就是说开放的劳动市场是劳动价值得以准确实现的条件。所以,开放了劳动市场就能使工资收入反映劳动者付出的个人劳动,这样就能实现按劳分配的原则了。需要指出,一旦我们说劳动具有价值,学者们就有可能会提出疑问——马克思不是说过劳动没有价值吗?是的,马克思曾经批判过劳动价值的说法,而且说明证明劳动的价值就会导致循环论证。我们认为,马克思在资本主义社会说劳动没有价值是正确的。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出卖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价值是商品的属性,既然劳动没有作为商品,它怎么会有价值呢?这说明,劳动没有价值的说法是符合资本主义社会的实际的。但是,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是否具有价值则应当根据社会主义社会的实际来判断,用马克思反映资本主义社会实际的结论来说明社会主义社会的实际问题是不正确的。另外,说明劳动的价值会导致循环论证的说法也是有特定前提的。我们通过研究发现,用古典经济学家的非科学的价值决定理论说明劳动的价值就会导致循环论证,但是一旦我们用马克思创立的科学的价值决定理论说明劳动的价值就没有循环论证的问题了。马克思是为了批驳古典经济学家的劳动价值的说法而从古典经济学家的理论前提出发得出说明劳动的价值会导致循环论证这一结论的,把这个结论绝对化是不正确的。当然,这些问题都比较复杂,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的。对于这些问题,我们曾在《破解循环论证之谜》(《学术月刊》1992年第12期)一文当中做过比较详尽的说明,在这里就不再重述了。顺便指出,卫兴华教授引证马克思的一些说法,说明分配和价值无关。(参见卫兴华:《关于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问题》,《经济学动态》2000年,第12期)我们认为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是的,在马克思的设想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是和价值无关的,但是马克思所说的社会主义社会按照我们今天的理解就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他那时候还不可能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更不可能描绘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过程的具体细节,所以他关于社会主义分配问题的判断不可能完全准确地反映今天的现实。在马克思的设想中,社会主义社会的个人劳动已经成为直接的社会劳动,劳动产品也不再表现为价值,劳动分配采取了“劳动券”的形式,分配过程是简单明了的,已经不需价值插手其间,不需经过货币交换这样的曲折过程,这恰好是社会主义高级阶段的特征。在社会主义高级阶段,分配和价值是无关的。但是,我们今天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产品还要表现为商品,劳动本身还要表现为价值,劳动交换还要采取货币工资的形式,这时候就不能说分配和价值无关了。根据马克思当时的设想说今天的分配和价值无关,这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运动的实际已经远远超出了马克思的设想,社会主义理论家们不应当拘泥于马克思当时的设想,并用那种设想来说明和束缚现实。相反,我们应当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根据等量劳动交换采取货币工资形式的实际对分配过程做出全新的和符合实际的理论概括。过去,我们否认劳动具有价值,在分配过程中排斥了竞争(市场)的作用,结果导致了平均主义和大锅饭,其教训是非常深刻的,应当认真吸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