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自治区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分析

时间:2022-10-29 11:02:48

宁夏自治区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分析

摘要:产业结构调整是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我国步入经济新常态这一新的时代背景,宁夏回族自治区作为“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区域,如何抓住时代机遇,推进高效化高水平的产业结构调整进程,是自治区政府的重要经济任务之一。本文对宁夏自治区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产业结构调整情况进行介绍,并针对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关解决思路及建议。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产业结构调整;宁夏自治区;GDP增速

一、概念阐述

1.经济新常态。经济新常态主要是指我国经济由2013之前年均10%以上的GDP增速发展非常态逐渐过渡到2013年后年均GDP增速6%~7%常态化的过程,由于我国独特的社会历史背景,所以我们将这种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过程称作经济新常态。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经济基础薄弱,年均GDP增速计算中的分母较小,因而在GDP绝对值增长的情况下容易保持较高的增速。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GDP水平有了质的飞越,因而在绝对值增加的情况下也难以维持原来的增速。除此之外,人口红利和全球化红利的减退也是我国步入经济新常态的重要原因。除了年均GDP增速所展现特点之外,在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我国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由原先破坏性开发的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的发展模式转变。同时,经济增长也开始从要素驱动,投资性驱动发展向服务发展及创新驱动发展转变,正如党的所说,我国经济已开始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的发展阶段。2.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主要包括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两个方面。简单来说,合理化就是产业之间相互协调并有良好的适应性。高级化则是指产业结构由较低级的形式向更高级的形式转化。这是我国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并且使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改善的主要课题之一。产业结构调整主要包括优化传统农业结构,进行产业化变革以及注重高科技产业发展这三个方向。我国在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强调整的意识,顺应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加快经济发展的的方式转变,从而达到更具有发展活力和长期稳定性的产业结构水平。

二、现状

从表中统计数据可以看出,2013年~2017年间,宁夏回族自治区全区生产总值以及第一、二、三产业总值的绝对值均处于不断上涨的状态。其中第三产业增速明显,第一、二产业总值的增速在2013年后逐渐放缓。且在2017年底,第三产业生产总值超越第二产业,成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主体产业部门,也就是为全区GDP贡献最大的产业部门,这标志着宁夏产业结构由“二三一”正式转为“三二一”。无论从对GDP的贡献率还是生产总值的角度来看,宁夏第一产业的发展都处于较为落后的地位,还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总的来看,宁夏回族自治区全区GDP的增速变化与全国的经济增速变化保持一致,都在2013年后逐渐放缓,并趋于常态化。

三、问题分析

1.农业的基础设施薄弱,第一产业占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宁夏自治区位于我国内陆干旱半干旱的过渡区,季风区的西缘,远离海洋,因此干旱少雨,日照充足,风大沙多,同时生态环境恶劣,气象灾害也较多。且由于多年来黄河流域的水土流失造成了大面积土地资源的流失和破坏,宁夏可持续发展的任务非常艰巨。除了客观的恶劣发展条件外,宁夏种植农业的发展对灌溉基础设施的要求很高,且畜牧业的发展对地区抵抗水土流失以及沙尘暴等气象灾害的能力要求也很高。所以,宁夏地区要进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现有的农业基础施设建设以及农业科技水平是远远不够的。农业基础设施薄弱这一问题的长期存在也进一步制约了宁夏现代化农业的发展,阻碍了宁夏自治区产业结构的调整。2.轻重工业发展差距较大,重工业的发展过度依赖不可再生资源。宁夏地区在经历了多年的工业发展后形成了以煤炭、电力、原材料为支撑的工业体系。虽然宁夏地区矿产资源丰富,煤炭和电力行业基础雄厚,也形成了相当的工业体系。但总的来看,宁夏地区工业发展仍然呈现着粗放式资源拉动型工业增长模式。而区域内轻工业的发展相较于东部各省而言仍然处于落后地位。轻重工业发展差距较大,已经成为制约宁夏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除此之外,由于重工业的发展对资源的依赖性强,像煤炭这类的不可再生资源,其可持续开发能力弱,过度开采对环境不可避免的带来了污染和破坏。且重化工业主要以机械化为主,对地区就业的带动力远不如劳动力密集型的制造业。总的来说,工业发展过度依重化工业,而加工型轻工业发展的落后,导致了宁夏工业结构的畸形,不利于现代化工业体系的建设,以及宁夏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3.第三产业发展分布不平衡,缺乏优势主导产业。自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宁夏地区第三产业取得了快速发展,对地区经济贡献率起到一定的提升,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制约其水平的提升。宁夏服务业增长的绝对值在全国范围内落后,对区域经济的刺激和带动作用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且自治区内第三产业发展分布很不平衡,银川地区的发展最为快速,相反的,石嘴山地区发展慢,效益回报慢,地区间发展有较大的差异。除此之外,相较于北京中关村高科技产业集群,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的繁荣,温州皮革制造业的蓬勃发展,以及近年来东莞电脑及配件生产业、广东顺德家电生产业的崛起,宁夏地区第三产业发展中缺乏具有独特竞争优势主导产业。

四、问题对策

1.深化宁夏自治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握“一带一路”发展机遇。在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宁夏自治区需要加强我国供给侧改革相关政策的落实,将传统煤炭、电力产业中的过剩产能转移到生态化节水农业、高科技农业中去,在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推动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同时,将经济发展的刺激手段由需求侧向供给侧转移。此外,由于宁夏是“一带一路”中陆上丝绸之路重要沿线地区和枢纽,所以更要把握好地域优势,积极加强与其他地区和国家经济文化交流,宣传自治区内的旅游资源及生态产品,同时积极引进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先进农业种植、工业生产以及科技研发技术,推动自治区内技术水平提升,让宁夏自治区成为陆上丝绸之路的明珠。2.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现代化农业体系的形成。要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更为优质的现代化农业,相关基础设施的完善是宁夏地区的首要农业发展任务。在自治区北部的引黄灌溉区,可以借鉴以色列滴灌节水农业的发展,引进更为优质的灌溉技术和经验,但同时也要注意与引黄灌溉区内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例如在防范风沙和保持水土方面,应加入更多技术的提升,从而更具针对性地完善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现代化农业体系建设。此外,在宁夏平原的枸杞、大枣等特色种植业发展区域,也应不断提升产品种植技术,利用好宁夏日照和温差的优势,发展更具竞争力的经济化规模化农业。3.提高能源市场进入门槛,加快现代化工业体系建设。要去除并转移传统行业的过剩产能,首先要针对能源行业进行严格整治,加大监管力度。例如提高现有能源产业的排污标准,同时加强对其的抽查和监管,对不达标的能够企业进行关停处理。此外,也需要限制更多的资本和人员流向已经产能过剩的领域,因而需要提高自治区能源市场的进入门槛,对资本和企业的要求做更为细致和高标准的要求。同时企业自身也因加快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加快企业转型,从而适应更高的市场要求,有利于企业自身的可持续性发展和自治区内现代化工业体系的建设。4.推动第三产业的高水平建设,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主导产业体系。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内的第三产业发展已经取得了卓越的成效,成为了自治区内国民经济发展的主体部门。因而,要进一步推进其高水平发展,应从主导产业建设入手。自治区政府应深挖第三产业发展优势,在吸引外部资金、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同时,挖掘宁夏自治区的独特优势。例如加大沙漠特色体验游的宣传、区域农业生态体验区的建设、“一带一路”自贸区建设等。在刺激内需,挖掘需求的同时,充分调动自治区内企业的活力,并利用更加优惠的政策吸引创新型人才,提升自治区的产业创新能力,从而推动区域特色优势产业体系的形成。

参考文献:

[1]韩冀宁.“一带一路”背景下宁夏经济发展路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6,(08).

[2]胡鞍钢,周绍杰,任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和引领中国经济新常态[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2).

[3]常洪斌.对宁夏“供给侧改革”的思考与建议[J].共产党人,2016,(14).

[4]陈文静.供给侧改革中去产能面临的困难与对策———以宁夏石嘴山市为例[J].时代金融,2016,(24).

作者:王嘉怡 单位:宁夏石嘴山巿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