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与体育产业结构探析

时间:2022-09-28 10:23:44

经济全球化与体育产业结构探析

摘要:随着科技革命的不断发展,各国文化的不断深入,国际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的潮流,各国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交流,跨国商品与服务交易,使国际资本流动空间不断壮大,因此形成世界经济全球化。本文通过分析经济全球化,来探讨我国体育产业的结构问题,并对其进行优化。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体育产业;结构问题;优化

目前,体育产业结构依然存在着不合理化,这是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初期面临的主要问题,优化体育产业结构已成为我国目前重要的任务之一。但体育产业在我国才刚萌芽,人类对其缺乏经验,理论尚不成熟,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和研究。因此,为了分享全球经济化带来的好处,我们需要完善和优化体育产业结构,增强体育产业国际竞争力。

1、体育产业

体育产业的形式是以体育运动自身生产财富和提供服物为主,其工作内容是以生产、提供和运动直接相关的财富和服务为主。1.1、体育产业的经济学意义。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健身理念的不断普及,体育产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尤其是2008年的北京申奥成功为我国引入2800亿的巨额投资,这对我国社会乃至经济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1.2、体育产业发展目前现状。(1)体育产业规模日益增大,消费水平逐渐提高。目前,我国人均GDP为8000美元,体育产业附加值占GDP的0.7%,由此可见,体育产业发展前景非常好,发展潜力空间巨大。消费水平从单一到多元化发展,消费方式从实体到虚拟化发展,从发展规模的基础上提高质量和竞争力,成为我国的重要发展战略机遇。(2)体育产业逐渐走特色之路。我国体育产业起步较晚,由于政策方面原因,体育产业市场化、商业化程度低,服务产业即第三产业所占比例较小,出现产业结构不合理现象。所以,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体育服务行业成为体育行业的首要任务,打造特色体育产业成为目前经济发展的主流。(3)体育产业市场逐渐成熟。自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体育产品需要不断增加,体育市场从单一向全面发展。我国目前阶段的市场例如体育用品市场、体育市场、体育广告市场等。(4)筹备资金机制逐渐完善。体育产业的规模取决于体育市场的规模,我国制定了发展体育产业的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的筹资机制,有效的促进了体育产业的发展。1.3、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目前的问题。(1)体育产业结构不合理,质量不够过硬。目前阶段,我国体育产业结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体育产业产值与相关产业产值比例不合理,比如体育用品消费占总体80%,而服务产业占总体不到16%,使得总体产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整体规模和结构水平较低,缺乏体育劳务市场及体育技术市场,所以在市场上竞争力低。(2)体育产业发展不平衡。在区域方面,由于发展规模和水平的差距,我国体育产业较南方,北方发展缓慢,南方由于改革开放,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使得消费水平较高。如1998年,全国发行25亿元体育,光广东一个省就销售了4.9亿元,远远超越西北、东北、华北地区13个省的总和。在产业开发方面,由于各技术的技术水平不同,在国际上取得的成就有所差别,项目的观赏性也就不同。在收益方面,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很多资产资源配置有很大的差别,造成产业收益上的差距。(3)垄断体育产业管理机制。把具有体育管理权限的事业单位机关设置为体育项目管理中心,领导为管理中心的负责人,并且体育相关产业经营公司也受体育项目管理中心的管控,让我国的体育产业管理机制被垄断,为优化产业结构增加的难度,使其发展状态受限。另外体育产业将重心放在体育竞技,使体育相关产业得不到重视,继而影响投资,阻碍体育产业发展。(4)体育产业基地粗发展。为研发体育用品制造以及体育休闲方面,我国设置体育产业基地,这种基地加大了体育用品制造及体育竞技在体育产业中的比重,无法满足体育消费者、经营者、生产者的需求,从而无法向第三产业发展。产业基地没有明确的管理制度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起不到带头示范作用。(5)体育产业政策不够权威。目前很多体育产业政策没有全面的体系,导致部分体育产业在细则上规定不全面,并且新的政策没有有力的证据,是权威性得不到保障,热别是体育其他相关产业没有全面的法律规定,影响了政策的有效性。

2、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体育产业市场化发展

2.1、产业国际化转移。产业贸易和产业投资市场的进入是国际产业转移的显著特征,这样就会出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某些技术和产业的重合。这种重合势必会影响到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会提高国际资本的社会化以及国民生产总值。但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体育产业不断发展,并很快占领中国体育行业的市场,对我国自己的体育产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导致我国体育产业中的品牌逐渐消失。2.2、商品需求的国际化的需要。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国际市场的形成,而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为我国贸易在国际化发展提供了国际竞争的机会,同时也带来更多的风险。国际体育品牌在中国已成为一股潮流,这种情况就是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商品需要的国际化所致。2.3、生产经营的国际化流动。生产领域中最显著的特征是生产经营的国际化,跨国公司全球发展已不满足资本投资在国际上的流通,他们更多的是为了使生产经营不断持续,以满足商品生产的再生产,已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用价值。因此,国际公司的发展战略是将产业全球化,这种发展战略影响了中国体育产品的生产与制造。

3、经济全球化对体育产业的发展影响

3.1、有利于提高我国体育产业的总体水平。由于我国体育产业刚刚发展,目前缺乏技术经验,缺乏资金投入,缺乏经验可鉴,缺乏专业人员管理,受人才和法律的约束,导致我国体育产业单一,无法形成参与国际竞争力的核心。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建立了我国与国际市场的桥梁,为我国积累技术经验、引进人才市场和资源打开一扇大门,使我国体育产业和体育市场得以快速发展和成熟。3.2、对体育服务行业发展的影响。国际竞争的机制是服务质量的竞争,这种理念已成为发达国家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而我国在服务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为中国引进大量的资金、先进的技术以及管理经验,利用创新能力,提高我国在国际的服务竞争力,在世界范围内实现了产业发展的全球化转移、金融投资的全球化发展、商品需求的全球化需要和生产经营的全球化交流。3.3、对体育市场结构整合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潮流中,市场产业存在形式有:互补性产业和替代性产业。替代型产业的发展,吸引更多相关企业的加入,加大了原有市场的竞争力,同时增加了体育产业创新的机会。互补型产业的发展,使一体化市场由纵向向横向发展,形成了我国体育市场在国际市场较强的竞争力。

4、如何在经济全球化中优化体育产业结构

4.1、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要充分了解体育产业发展国际化转移的实质问题。在我国体育产业中,国际产业基本是劳动资源密集型产业。从国外体育品牌的介入不难看出,国外体育产业转移不仅仅是劳动资源密集型产业产品的转移,还有生产环节的转移,他们不是和中国体育产业相结合,进行体育文化的交流,而是看重中国的人口数量和消费市场,这对我国体育产业造成一定的冲击。因此,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在于国内经济的多元化融合发展,以我国大众体育消费为主体,打造我国群众心目中的品牌。通过改造技术、工艺的创新,结合体育产业销售的市场经验,打开中国在国外的市场,形成具有国际性竞争力的品牌。4.2、调整我国体育产业政策,保护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模式。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之后,国际一些著名品牌开始走向我国市场,对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国际市场形成严重冲击,使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变得困难,因此要打破这一局面,我国应从劳动资源密集型产业逐渐向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转移。我国政府需要调整一些贸易、税收等政策,使我国从劳动资源密集型产业逐渐向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转移。4.3、对我国技术产业进行技术创新。技术能力不足是制约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如我国的服装行业,由于缺乏相关的技术,导致我国只能生产普通设计的服装面料,却无法生产新型功能的面料,使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落后于国际品牌,失去很多走向国际的机会。因此,走向国际,成为大众欣赏的品牌,我们需要对体育产业进行技术创新。4.4、加强各企业的合作与竞争。各企业之间由于产品和经营理念的不同,导致经济之间的差异,无意中形成市场的竞争力,这种竞争力是促进企业之间经济收入发展平衡的重要依据。很多企业由于跨领域生产经营,我们需要加强他们的专业化生产经营,发挥他们的核心能力,与外行企业建立开放合作的生产模式。这种合作与竞争是改变我国体育产业单元化发展的重要途径。4.5、加快体育服务业的发展,引领产业升级。根据国际发展规律可知,产业结构总是由第一产业进入第二产业并最终进入第三产业的趋势,因此实现我国体育产业的国际化发展主要还是加快服务行业的发展。实现服务业的发展措施如下:(1)积极鼓励大众投资体育服务业领域,建立多元的投资机制,增大多元化、多层次的空间领域,维持良好的体系;(2)推进体育多元化供给,建立“政府主导、市场主体、社会参与”多元主体供给;在多元消费需求的基础上,实现不同体育服务产品的供给,推进体育服务行业的“网状”发展;(3)优化整合体育服务行业,从政策上进行大力升级,从区域化、连锁化、联合华经验向国际化、品牌化、规模化发展,从而实现我国体育服务业在国际的竞争力。

5、结论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条件下,我们需要优化体育产业的结构和资源配置,利用我国劳动资源密集的优势,大力发展我国的体育相关产业,由单一化、劳动型向世界多元化、服务型发展,开发利用我国传统文化体育项目,把我过体育产业推向世界,尽快建立我国与世界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加快我国体育产业在国际的发展速度,从而加强在国际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黄海燕.我国体育产业结构评价与优化对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4,(4).

[2]张林,黄海燕.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3.

作者:徐瑶 单位:齐鲁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