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序度波动轨迹产业结构论文

时间:2022-03-04 01:56:59

有序度波动轨迹产业结构论文

一、文献综述

近10年来,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阶段,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任务更加繁重。本文通过引入产业结构有序度测度模型,以江西省为例,定量评估、分析近10年来(2003-2012)省域内部产业结构有序度的波动轨迹,并对该省内部各市的产业结构有序度进行比较分析,有利于为江西及中部其他地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供参考,具有一定的创新价值与现实意义。产业结构向量Xi的有序度ε0i是产业结构向量Xi与目标结构向量X0接近程度的测度。Xi越接近X0,则si-s0越小,ε0i就越大。已知ε0i的取值在0和1之间,当Xi与X0重合时,ε0i取最大值1。产业结构有序度反映了一个国家(地区)的现实产业结构与目标产业结构的接近程度,是测度国家(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及波动分析的定量指标。运用产业结构有序度测度模型评估省域内部产业结构有序度与目标结构向量的接近程度,能够揭示省域内部产业结构有序度的波动轨迹,有助于准确把握和判断该省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因此,此模型对评估、比较江西省及其所辖各市产业结构有序度波动轨迹具有科学性与可行性。

二、以江西省为例分析近10年来省域内部产业结构有序度波动轨迹

评价以江西为代表的省域内部产业结构有序度波动变化轨迹需要首先确定目标产业结构。这既可以按照不同收入水平的世界“标准”产业结构来确定江西省及其所辖各市的目标产业结构,又可以运用列昂惕夫的“快车道”模型求解“最优强度轨道”来选定江西为代表的省域内部目标产业结构,还可以根据政府计划或规划的目标作为测算省域内部产业结构有序度的目标结构。[1]本文根据2013年国际统计年鉴及2012年世界银行发展报告中的部分相关数据(见表1)为参照标准,在此基础上测算出我国及各省市自治区2003-2012年的目标产业结构,在比较中分析省域内部产业结构有序度的波动轨迹。在实际评价省域产业结构有序度过程中,需要将以人民币计算的GDP折算成美元进行比较。本文按汇率法进行折算,同时采用加权平均的方法来确定江西省的目标产业结构。例如,按照1美元等于6.1564元人民币的汇率,折算2003年该省人均GDP约为1079美元,处于中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之间。因此,采用中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水平的加权平均数作为江西省的目标产业结构。根据折算的江西省2003年人均GDP,即1079∈[592,1919],故可将权系数定为α=(1919-1079)/(1919-592)=0.63,则江西省目标产业结构中的各产业比重分别选取2011年中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相对应的各产业比重的加权平均数,于是江西省目标产业结构中的各产业比重分别为:第一产业比重为α×24.7+(1-α)×15.27=19.68第二产业比重为α×25.3+(1-α)×29.37=23.87第三产业比重为α×50+(1-α)×55.37=46.45由此可得江西省的目标产业结构为:19.68:23.87:46.45。以此计算2003-2012年江西省目标产业结构与江西省三次产业结构构成。通过表2、表3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江西省产业结构波动变化趋势,比如,江西省产业结构与世界“标准”结构存在差距,其中第二产业比重偏大,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同时,运用产业结构有序度测度模型,结合上文确定的目标产业结构,不难寻觅近10年来江西省产业结构有序度波动轨迹。从表4的有序度测度数据可以看出,江西省产业结构与世界“标准”产业结构相比,其产业结构有序度波动幅度不大,但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表明近10年来江西省产业结构一直在向目标产业结构靠近。根据表3数据可知,江西省第一产业比重从2003年的19.9%逐步降至2012年的11.8%,呈现出下降趋势,这表明江西整体进入了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发展期。同时,江西省的第二产业比重不断上升,由2003年的42.9%增加至2012年的53.6%,表明江西省已经开始进行由农业大省到工业大省的转变,这标志着江西省产业结构开始由农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转变。但是,江西省第三产业发展明显滞后,甚至有所退步。比如,2003年江西省第三产业比重为37.2%,随后几年比重持续下降,在2007年落至最低点33.1%,到2012年回升至34.6%,仍达不到03年的水平。由此可见,江西省的工业化水平仍处于低级阶段,没有达到高级阶段,因此没有足够的冲力去推动江西省的第三产业的发展,这从另一方面佐证了江西省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性。

三、近10年来江西省域内部产业结构有序度比较

按照上文的计算方法,根据江西省域内部各市的人均GDP参照世界“标准”产业结构,计算出相应水平下的产业结构目标值,从而可以比较分析江西省域内部各市2003—2012年的产业结构相对于世界“标准”的有序度。根据表1的世界“标准”产业结构和2003-2012年江西省各市的人均GDP,采用加权平均法可计算出各市2003-2012的目标产业结构。按照2012年各市的人均GDP和目标产业结构,可以将江西省内部各市分为4类:第一类包括新余市和南昌市,人均GDP达到7000美元以上,属于经济发达地区;第二类包括景德镇市、萍乡市、九江市和鹰潭市,人均GDP在4000美元左右,属于经济中等发达地区;第三类包括赣州市、吉安市、宜春市、抚州市和上饶市,人均GDP在2000美元以上,属于经济中下发达地区。然后,利用2003—2012年江西省域内部各市的三次产业的构成数据,再对比各市的目标产业结构,运用上文相关公式可以计算出江西省各市的产业结构有序度(见表5),再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由表5的有序度结果可以看出,2003-2012年间,江西省域内部各市的产业结构有序度均出现提高的迹象,有些城市的产业结构有序度有明显提高,但是也有部分城市的产业结构有序度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这表明江西省域内部各市还需要进一步重视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容与方式。下面将分类比较分析江西省域内部各市产业结构有序度波动轨迹。首先,近10年来属于江西省域内部第一类的南昌市与新余市的产业结构有序度呈现下降的波动性变化趋势。有序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在超过目标比重的基础上持续增加,与目标比重差距逐渐拉大,同时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远低于目标比重且有缓慢下降的趋势。其次,省域内部第二类的四个城市景德镇市、萍乡市、九江市和鹰潭市中,萍乡与九江近10年来均呈现上升趋势,景德镇与鹰潭均有较小的波动性变化。另外,省域内部第三类的赣州市、吉安市、宜春市、抚州市和上饶市的产业结构有序度近10年来波动性不大,基本呈现上升趋势。其中的三个城市的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均高于目标比重,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均低于目标比重,与目标产业结构相差较大,因此它们的产业结构有序度的上升幅度不大,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因此,虽然江西省域内部各市产业结构有序度波动表现出了一定差异性,但是各市产业结构也有共性,即各市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明显偏高,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偏低。这说明近10年来江西省域内部各市产业结构有序度已有所提高,但省域内部各市产业结构状况并没有得到实质性改善,工业化程度仍然不高,第三产业发展的推动力十分不足,因此,需要不断加强江西省域内部各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力度。

四、政策建议

根据近10年来江西省域内部各市产业结构有序度波动轨迹的分析与比较,特提出以下政策建议。第一,大力促进江西第二产业发展,优化第二产业内部结构。要大力促进江西省域内部第二产业发展,不断调整、优化、升级第二产业内部结构。江西省域内部各市第二产业在近几年逐步发展,但是测度结果表明,江西仍属于农业省,工业发展水平严重滞后于中部其他省,因此要大力发展第二产业,着力优化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为此,应结合当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产业,利用技术创新推进江西省第二产业的跨越发展。第二,依靠自身优势大力发展江西省第三产业。以上比较分析表明,江西省域内部各市产业结构也存在第三产业比重偏低、发展滞后的问题。这一方面是由于第二产业对第三产业发展的推动力不足,另一方面是由于江西省没有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来发展第三产业。发展第三产业,应扬长避短,才能更好发挥江西独特优势。例如,江西是江南“鱼米之乡”,自然风景优美,山青水秀,还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因此应针对这一丰富的旅游资源,比如有闻名遐迩的庐山、红色根据地井冈山、全国最美的乡村婺源、道教圣地龙虎山、三清山等等,大力发展旅游业,在挖掘现有旅游资源基础上,要继续大力发展原有景区,不断加强开发新景区,大力宣传有江西区域特色的旅游产品,形成品牌效应,助推第三产业跨越发展。第三,利用区位优势促进江西产业结构升级。根据江西省所具有的区位优势,为了促进省域内部产业结构有序度健康发展,江西应该充分利用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机遇,全方位开拓产业结构升级的市场空间。在加强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同时,积极弥补自身产业价值链中的薄弱及关键环节,通过拓展延伸产业链来推动省域内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作者:唐天伟江娉婷单位:江西师范大学财政金融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