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宗教理论相适应

时间:2022-08-25 01:19:00

论宗教理论相适应

充分认识“相适应”的理论根据和现实依据,有助于坚定我们贯彻落实这一理论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第一,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由宗教存在的长期性所决定的,这是“相适应”理论由以产生的根本理论依据。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其存在有复杂的自然根源、社会根源和认识根源。现阶段,我国宗教存在的阶级根源已经基本消失,宗教存在的自然根源、社会根源和认识根源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由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高,科学技术还不很发达,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加上国际大环境的影响,我国宗教存在的根源仍将长期存在,宗教走向最终消亡可能比阶级、国家的消亡还要久远。因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条件下宗教存在的长期性,既不能用行政的力量去消灭宗教,也不能用行政的力量去发展宗教,而要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立足长远,着眼当前,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做好宗教工作,为社会的发展与稳定服务。

第二,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国信教群众有一亿多人,他们在全国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虽然不是很大,但绝对数也不小。他们也是社会主义劳动者,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力量。特别是他们中间还有一部分各方面的专家学者,有的还是重要学科带头人,正在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重要贡献。可以说,广大信教群众是一个人数众多的重要群体,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不可缺少的一支重要力量。我们不能因为与广大信教群众在思想信仰上存在差异,就忽视和抹杀他们在政治、经济等根本利益上的一致性。而是要积极引导、鼓励和支持广大信教群众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工作,发挥自身优势,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第三,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抵御渗透、维护祖国统一、保持社会稳定的客观需要。宗教问题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处理得不好,势必给我国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带来影响。长期以来,国际上的敌对势力总是把民族宗教问题作为“西化”、“分化”我国的突破口,加紧利用宗教进行渗透活动。国内极少数分裂主义分子也煽动宗教狂热,从事分裂破坏活动,等等。所有这些与社会主义社会不相适应的东西,都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区别不同情况,采取正确的政策和切实有效的措施,妥善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第四,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宗教自身存在与发展的内在要求。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来看,任何一种宗教只有适应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才能得以生存并相应地发展。也就是说,宗教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任何国家都存在适应的问题,在社会主义社会也不例外。

从中国宗教的人文传统看“相适应”

广东省民族宗教研究所夏志前

一、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中国宗教发展的内在要求。尽管宗教都强调其神圣性和超越性,但中国宗教却有其入世的品格和传统。追溯中国传统的宗教精神,我们可以看到,早在战国时期,中国的原始宗教就已经完成了其向人文宗教形态的转化,形成了中国宗教人文化成的传统。也就是说,圣人神道设教的目的是化成天下,而非行鬼神之事。千百年来,中国宗教经历了沧桑巨变,但始终保持其独特的人文意蕴。当代中国的五大宗教中,只有道教是本土宗教并被称为“中国文化之根柢”。但佛教、基督教、天主教和伊斯兰教在传入中国的过程中即经历了“中国化”历程而成为“中国佛教”、“中国基督教”“中国天主教”和“中国伊斯兰教”。这里的“中国”已经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个文化概念。这也意味着,当年的外来宗教已经融入中国的宗教文化传统之中而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因此,中国宗教的浓厚人文传统使得中国宗教的特质并不是对神圣彼岸的价值取向,而是以人文关怀为中心发挥其在世俗社会的教化功能。

中国各大宗教都有其鲜明的积极入世精神。就佛教而言,禅宗就有“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的训导。而近世“人间佛教”的思想,就是要求佛教徒以实现人间净土为己任。另外,中国基督教的“荣神益人”、道教的“济世救人”、伊斯兰教的“两世吉庆”等教义的提倡及现代阐释,都体现出当代中国宗教的入世意识。也就是说,中国宗教始终秉承着其入世的传统,不断地调整自身以适应社会变迁的需求,积极寻求着与中国社会相适应的有效途径。由此而言,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中国宗教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途径。社会主义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是无神论的,这与宗教的有神论迥然有别。但“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相互尊重”的原则化解了这一矛盾。而且,将宗教纳入社会系统,从世俗的层面引导宗教与社会相适应,则会避免矛盾的发生而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也有利于宗教按照自身规律正常发展。

首先,宗教道德化凸显了宗教的社会伦理功能。宗教道德化是当今宗教发展的重要趋势,其根本原因在于宗教与道德都是现实社会的反映。而且,把宗教道德化有助于发挥宗教的社会作用,有利于宗教在现代社会条件下的存在与发展。道教的“功德成神”、基督教的“爱人爱己”、佛教的“诸恶莫作,诸善奉行”,无不体现着宗教的道德化倾向。道德化宗教在调整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净化人的心灵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其次,对民政事务的参与树立了宗教的社会形象。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宗教团体在社会公益事业上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尽管其行为的动机主要是“积累功德”,但其社会效应还是值得肯定的。

第三,宗教意识的淡化使得宗教文化功能突出。有关材料显示,在欧洲的一些国家,相信上帝存在、相信灵魂不朽、相信有天堂和相信有地狱的人越来越少。这表明,当代教徒的宗教信仰越来越淡漠,宗教热情也锐减。在中国,通过对珠江三角洲部分地区的调查,也发现了教徒宗教意识淡化的现象十分明显,出现了大量的“圣诞教徒”。这种现象的出现,原因应是多方面的。但如此一来,宗教满足人的信仰的功能弱化了,文化功能得以突出;宗教以其独特的方式从广泛的文化意义上影响着社会的发展,积极的参与现代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

第四,商业化及职业化倾向使宗教面临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宗教在实现其自养的过程中,出现了商业化和职业化的倾向。以何种态度和方式应对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现代社会,是各大宗教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宗教发展的“三自”(自传、自养、自治)原则,为宗教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对宗教与现代社会的相契相融起了推动作用。但商业化与职业化了的宗教能否保持宗教之本来面目而避免“俗化”,则取决于宗教自身的态度了。

所以,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它需要根据宗教的特点和时代的发展作出相应的调整。考虑到中国宗教悠久的人文传统和世俗化的现代趋势,对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引导,则应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对宗教的神圣之域或可存而不论,对宗教世俗性一面则要多加关注。

认同是“相适应”的基础和前提

湖北省民宗委周庆章

什么叫认同?简言之,就是同意和一致。认同作为观念的产物,既不是思辨的结果,也不是推理和归纳的结论,而是根源于文化传统和经验事实并内在于意识结构之中,成为判断的前提或不言自明的公理。从文化对社会作用的角度上讲,认同就是我们自己把握和决定自己的命运与前途,现实社会的整合和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取决于我们认同的是什么。现阶段,我国人民最起码、最基本的认同是认同中国,认同中国人,认同社会主义制度。这种基本认同与一个人的宗教信仰没有关系。一个西方人可以信仰佛教或者伊斯兰教,但他不会由此而认同东方民族或者阿拉伯民族。同理,一个中国人信仰基督教或者天主教,也不可能认同欧美民族。就是你认同它,别人也不会承认。因此,信仰可以不分国度,而现代公民却不可能没有国籍,没有祖国,没有根。

什么叫适应?从社会学的角度讲,是一种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即一旦社会结构确定了,其功能就必须与之协调。譬如说,一台空调器,当把温度设置在一定的位置时,压缩机的工作就必须根据所设定的温度条件而运行,不能够达不到规定的温度而停止运行,也不能够达到规定的温度而继续运行。从这个观点出发,我国在政治上是党的领导,在经济上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文化上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科学的、大众的、民族的文化。相适应就是要与这种社会结构相适应,离开了这个结构的“适应”就是不适应,就会导致矛盾、纠纷,甚至冲突。判断相适应的标准只有一个:社会的发展、和谐与稳定。

我国各宗教为了实现“相适应”的目标,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认同,它是“相适应”的思想基础和政治前提。如果不认同,“相适应”就不可能实现。这好比火车、铁轨、目的地的关系一样,三者之间的关系一致,效果就好。如果仅有火车动力强大,铁轨平稳,但方向不对,结果就是南辕北辙。

“相适应”的关键在于积极引导

中共深圳市委统战部曾治文

积极引导首先要尊重宗教的特性和规律。就宗教信仰体系本身而言,宗教的有神论思想和唯心主义的世界观仅仅是宗教的外在表现形态之一。宗教的真正内核在于与人类文明共辉的人类宗教精神、宗教情操等丰富内容,宗教的这一内在构成要素具有内蕴性、恒久性、积淀性等特点,在这个层面上,宗教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迟滞性和超世俗性,它与社会的协调、适应主要依靠自我的超越。而宗教信徒、宗教组织及其组织制度等宗教的社会结构要素,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更为直接、紧密,具有时代性、复杂性、适应性等特点。在现实生活中,不同政治态度的人可能有相同的宗教信仰,而不同的宗教信仰者也能有共同的政治态度。因此,要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必须要洞察宗教构成要素和不同层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深刻认识和把握宗教存在和发展的客观规律。如果违背了宗教的客观规律,凭着主观意志和个人好恶去对待宗教问题,那么态度越积极,犯的错误就越大。

其次要在积极引导的内容上深入挖掘和大胆探索,为“相适应”广开有效的形式和途径。当前我国的最大政治就是稳定,没有稳定,经济建设无从谈起,改革开放就失去了保障。宗教领域的稳定首先要求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这一党和国家长期基本的政策得到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而要调动包括宗教界在内的一切积极因素为改革开放、安定团结和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必然要求我们在积极引导的内容上深入挖掘和大胆探索,为“相适应”广开有效的形式和途径。1、宗教文化和道德是人类文化和道德的重要内容之一,能够挖掘出丰富的、适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文化和道德资源。2、宗教作为传统的社会结构,能够在社区医疗卫生、文化教育、慈善服务等方面发挥其特殊的作用。就当今西方发达国家而言,各国宗教组织在兴办医院、学校、社区慈善服务等方面仍占重要地位。以香港为例,全港75%的医院、幼稚园、老人院、学校、社区慈善服务机构由各个宗教组织所办。宗教组织作为非营利慈善社会团体,在吸收社会捐赠,引导社会财富和资源兴办学校、医院、社区慈善服务机构等方面具有传统的优势,也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因此,在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实践中,我们要解放思想,大胆探索,为“相适应”广开有效的形式和途径。

从“解经”工作看“相适应”

国家宗教局任继春

我们通常所说的“解经”工作,主要是积极指导、推动中国伊斯兰教协会选聘内地和新疆的伊斯兰教权威人士和学者,组成一个权威性的教义解释班子,针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伊斯兰教有关教义做出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解释。编写发行新的讲经范本(即新卧尔兹),规范各地清真寺教职人员的讲经内容。通过广泛宣讲和对各地教职人员的培训,在全国普遍推行。目前,“解经”工作的主要切入点是编写新的卧尔兹讲经范本。

一、“解经”工作是新疆反分裂政治斗争的需要和伊斯兰教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解经”工作是新疆反分裂政治斗争的要求。在新疆,我们与暴力恐怖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三股势力”,特别是“东突”恐怖主义势力的斗争,关系到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是一场严肃的政治斗争。新疆分裂活动的重要特点,即分裂分子利用新疆广大穆斯林群众信仰伊斯兰教的特点,占领清真寺讲坛,以讲经宣教的名义,散布分裂主义思想,煽动、蒙骗穆斯林群众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破坏民族团结,危害社会政治稳定,最终实现把新疆从国家领土中分裂出去。为配合新疆深入开展反分裂斗争,国家宗教局领导多次带队赴新疆调研,与自治区主要领导交换看法和意见。大家感到组成权威性的教义解释班子,正确阐释经典教义,批驳分裂分子,特别是宗教极端主义歪理邪说,用正确的伊斯兰教义引导广大穆斯林群众,十分重要。中央将这项工作定为“解经”工作。“解经”工作实质上是我们与分裂分子争夺阵地、争夺群众和争夺人心的基础性工作,是新疆反分裂斗争深入开展的客观要求。

正确解释伊斯兰教经典教义,从根本上讲也是我国伊斯兰教谋求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讲卧尔兹是我国伊斯兰教的传统宗教活动。卧尔兹本身是“劝导”的意思,讲卧尔兹的用意在“劝人行好,止人为歹”(陈广元大阿訇语),内容涉及教义、教法、功修、礼仪、伦理道德、历史文化、经训教诲、先知、先贤事迹等许多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伊斯兰教方面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从教规、教义上加以解释和阐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等地的伊斯兰教界人士,引用《古兰经》、“圣训”,依据伊斯兰教的经典教义,为解答现实社会生活中的诸多问题,陆续编写了一批内容新颖、富有时代特点的新卧尔兹。90年代中期,中国伊协开始举办全国性的新卧尔兹演讲比赛,掀起了编写、宣讲新卧尔兹的活动。1999年由中国伊协编辑的《卧尔兹演讲集》问世。2001年,中国伊斯兰教教务指导委员会应运而生,标志着我国伊斯兰教编写、宣讲新卧尔兹的工作,已经发展到由分散到集中、由地方到全国、由自发到自觉的新的历史阶段。

我国伊斯兰教界开展“解经”工作,是将时代要求与宗教自身的内在要求有机地统一起来,成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积极力量,使伊斯兰教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得到更广泛的认同,为伊斯兰教进一步民族化奠定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二、“解经”工作说明“相适应”具有客观性、能动性和科学性

“解经”工作是伊斯兰教内在矛盾运动规律与反分裂政治斗争相结合的产物,作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尝试,之所以能够得到宗教界的拥护和取得实效,从根本上讲,它源于伊斯兰教对现实问题进行符合教规教义解释的需要,同时也是新疆反分裂政治斗争的要求。由此可见,“解经”工作是伊斯兰教谋求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它充分说明,“相适应”的理论具有现实的客观性。

“解经”工作体现着时代的客观要求和我国伊斯兰教发展的内在要求,但是将这两种要求有机结合起来,化作我国伊斯兰教界的积极行动,靠的是党和政府的引导和推动。发挥伊斯兰教界的主观能动作用,是“解经”工作顺利开展,取得实效的根本保证。由于“解经”工作始终坚持和贯彻“三满意”原则,即“政府满意、宗教界满意、群众满意”,因而赢得了宗教界的认同,争取了宗教界的积极参与,调动了宗教界的积极性。“解经”工作的实践表明,按照宗教自身规律办事,坚持走群众路线,可以使“相适应”化作宗教界的积极行动而具有能动性。

“解经”工作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和社会影响是多方面的。一是“解经”工作批驳了分裂分子的歪理邪说,团结、教育、争取了广大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推动了新疆反分裂斗争的深入开展;二是“解经”工作有效地调动了爱国宗教人士正确阐释教规、教义的积极性,促进了各地清真寺教长经学水平的提高,规范了清真寺讲经内容;三是“解经”工作提高了各地伊斯兰教长的思想水平和经学水平,促进了我国伊斯兰教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解经”工作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和良好影响,它的理论意义和历史意义,生动的社会实践,从一个侧面证明了“相适应”理论的科学性。

宗教界积极服务社会慈善公益事业是“相适应”的重要方式

国家宗教局俞滨

一、宗教界积极服务社会慈善公益事业,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可行的。从理论上看,宗教界积极服务社会慈善公益事业,符合我们党关于新时期宗教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符合我国各宗教的传统教义和思想。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符合包括宗教界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做好“相适应”工作的政治基础。我国宗教自身的改革和进步,也为社会主义社会发挥其积极因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我国宗教在其产生和发展过程中,与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相互交融,吸收了其中不少优秀成分,逐渐形成了注重现实努力、造福社会人群的思想主张,体现了积极的入世精神。例如,佛教的“庄严国土,利乐有情”,道教主张“和光同尘,济世利人”,伊斯兰教提出“两世并重,两世吉庆”,基督教宣扬“作盐作光,荣神益人”等等。这些宗教思想都体现了抑恶扬善、慈俭济人、怜贫悯疾、奉献社会的精神,与开展社会慈善公益事业的思想主旨是基本相通的。

从实践上看,海内外宗教界在服务社会慈善公益事业方面的实践和努力,为我们提供了可鉴之资和丰富经验。我国各宗教素有办诊所、医院、孤老院及学校的传统。在港澳地区和许多国外社会里,从幼稚园到安老院、从医疗陪护到临终关怀、从进行特殊人士(残疾人)护理康复到开办助残工厂、从技术技能培训到学校教育、从关心弱势人群到开展社区服务,宗教团体组织在许多社会慈善服务领域中都发挥着比较重要的作用。虽然社会制度和社会情况不同,内地不可能照搬照抄他们的这些做法,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们多年来在开展社会慈善公益活动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和管理方法,可为我们提供学习和借鉴。改革开放以来,内地宗教界在服务社会慈善公益事业方面也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成功的实践。

二、宗教界积极服务社会慈善公益事业,不仅是可行的,也是十分必要的。首先,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减轻政府的负担。宗教有其为社会、为人群服务的一面,而社会也有需要服务的一面。目前,我国的社会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水平还相对不高,由于计划经济时代的影响,我国的大多数慈善公益事业都是由政府出资兴办和管理,这样既没有发挥民间社会办慈善事业的作用,也使政府承受了较多的社会负担。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充分发挥民间社会组织兴办慈善公益事业的作用,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宗教团体作为一种民间组织,积极参与社会慈善公益事业,对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其次,有利于促进宗教自身的健康发展。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随着党和政府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不断贯彻落实,广大信教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政策十分拥戴。当前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大都解决了自养问题,他们有回报社会、服务社会的愿望。从经济条件看,目前不同地区、不同宗教、不同宗教活动场所有着很大的差别,可以说是“贫富不均”,一些太富的场所,只顾修庙盖堂,不注重自身的修行,甚至导致一些人道风不正,生活腐化。鼓励和支持宗教界开展社会慈善公益活动,鼓励富裕的宗教团体或场所将资金多用于社会慈善公益事业,不要一味地“建大庙、修大佛”,搞大排场,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改变宗教自身的面貌,也使社会和人们可以看出社会主义社会宗教界的新风貌,使人们看到宗教并不只是沉湎于“晨钟暮鼓”之中,不是世外桃源,宗教也在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发展,从而促进宗教自身的健康发展。

三、宗教界服务社会慈善公益事业,须予以必要的政策规范和引导。对宗教界服务社会慈善公益事业的积极性,要通过制定有关政策法规,予以保护和支持,同时也要对宗教慈善公益事业进行必要的规范和引导。比如,按照政教分离的原则,宗教不能借搞慈善公益活动,干预国家的行政和教育;防止宗教将此做为自身发展的一个机会,利用在社会上有了一个舞台,借机扩大影响;可引导他们在安老、助残、扶贫、救灾等方面多做一些实际工作;也可采取政府将一些对社会影响不大的服务机构,交由宗教团体管理,政府部门对其负责人、经费及规章制度监管;也可采取对一些宗教团体开办的社会慈善服务机构每年视情况进行一定经济补助等办法。宗教不能借搞慈善公益活动来宣传宗教,扩大宗教影响,要注意引导慈善公益活动不能夹杂宗教活动内容,尽量淡化宗教色彩,但对于慈善公益活动本身的意义还是应给予正面宣传和报道。例如,要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促进宗教慈善公益事业健康有序的发展。既可鼓励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宗教团体或场所通过兴办安老、助残等社会福利机构的方式服务社会,也可通过设立宗教慈善公益基金的方式,在有关部门的监管下,统筹各宗教团体的慈善资金,合理有序地服务社会慈善公益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