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BE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析

时间:2022-09-28 10:32:23

基于OBE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析

摘要:核心素养教育既包括传统知识的学习,更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这种兼顾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双重取向,与大学英语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融合的特点相吻合。本文拟在核心素养框架下,以OBE教育理念为理论基础,积极进行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改革实践研究,构建具有校本特色的“应用型”高校大学英语示范课程,力图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具有科学的思维品质、正确的文化观念和世界观格局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核心素养;OBE理念;英语教学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发展学生。2014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首次提出“核心素养体系”概念,明确将核心素养落实到学科教学中,以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17)将大学英语的课程定位与性质概括为“工具性与人文性”,强调“以人为本,注重人的综合素质培养和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这种课程定位与基础教育阶段课程改革中确立的“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教育终极目标”的观念不谋而合。作为核心素养养成的重要教育平台的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一、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keycompetences)理论强调学习能力培养的关键是提高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树立对英语学习的正确认识和积极的态度,使学生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语言能力及自主学习的能力的同时,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辩证性的认识并批判性的吸收中外优秀文化之精髓,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二、OBE教育理念

成果导向教育是指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均以学生的学习成果为导向的教育理念,即以“预期实现成果”来反向指导教学,关注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三维能力产出,突出能力本位教育。

三、核心素养框架下基于OBE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一)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教育可引领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改变当前存在的“知识本位”现象,以促进教师发展,教学相长。高校应构建适合大学英语教育规律和教师自身特点的培训体系,大力提升英语教师的素质,实现“育人先育己”的基本要求,使教师逐渐改变教育方式,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让教学与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二)教学目标设定。整合大学英语各个阶段教学目标的等级化知识体系,以核心素养为框架统整多元教学目标。同时,基于OBE理念面向核心素养构建课程知识体系,明确不同教学阶段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基本要求,将核心素养目标进行科学分解、落实到课程教学的内容、实践、考核等各个环节。(三)教学内容建设。进行大学英语“核心素养”知识和任务建模,编写教材讲义,增强人文关怀和文化意识,使课程真正反映时代和社会前沿知识,有效提升难度和深度,按照社会需求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社会能力。(四)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构建“线上+线下+课堂+实践”四轮驱动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突破以往混合式教学中“课前+课上+课后”的三段式局限,以成果为导向,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及英语实践课程的重要作用;并在此过程中彰显学习者主体性和个性化,因材施教,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在教学中,注重多维交互、以人为本和控制过程的混合原则,以提升教学整体连续性,激发学习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发现并解决问题,通过给予一定的自由空间去探索、培养与实践创造核心素养,以达到高效获取和应用所学知识的目的。同时,将实训课成果对接英语类竞赛项目,有效促进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及通识能力素质的提高,使每一个学生均“学有所获”。(五)多元复合型大学英语评价模式构建。强化过程管理,建立行之有效的历时、共时信息反馈机制,通过过程性评价、达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有效结合,提升学生学习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引导学生重视课堂、重视实践,将实训课成果对接英语类竞赛项目,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进一步强调产出;制定具有挑战性的执行标准,鼓励学生深度学习。同时,建立动态的双向互通评价机制,增强学习者的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水平,促进深度学习中批判性、创新性的高阶思维发生[1-2]。

四、结束语

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英语教学应遵循培养学生素养为原则,实施基于OBE理念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即大学英语教学以最终目标为起点,反向进行课程教学设计,使学生的学习目标聚焦在成果上;同时进行四轮驱动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教育过程,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最终以成果形式实现巩固英语水平、提高实践能力、培养核心素养的三维目标。

参考文献:

[1]李丹.基于英语核心素养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J].黑龙江科学,2018(3):146-147.

[2]余文森.论大学课堂教学的三个“应然”[J].中国大学教学,2018(4):43-47.

作者:王阿菊 单位:大连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