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音乐教学的情感经历

时间:2022-12-09 01:38:00

剖析音乐教学的情感经历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行于声。”《乐记》中这样描述音乐。音乐对人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它能直接强烈地影响人的情感,触及人的心灵深处。高尔基曾说:“奇妙的音乐在心灵深处引起的强烈感情可以使人忘记一切,音乐家斯特拉文斯基也说过,音乐就是情感,没有情感就没有音乐。正因为音乐本身是表达情感的艺术,所以我们的音乐教育才不应该忽视情感的培养。只有使学生处在形象活泼的音乐氛围中,才能受到良好的音乐熏陶,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作为音乐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通过感受音乐,得到情感的释放和共鸣,从而获得和培养音乐的情感体验。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呢?

一、分析音乐要素,引出情感共鸣

柏拉图曾说:“音乐教育除了非常注重道德和社会目的以外,必须把美的东西作为自己的目的来探究,把人教育成美和善的。”从心理学的角度说:情绪与情感是密切相关又相互区别的两种心理形式。把这种情感传达给听众,但从关联范围来说,既避免了在“时间艺术”这一称呼中音乐时间和物理时间的混淆,情绪比情感要更广泛。针对不同的程度有相应的教材,虽然当我们体验到某中情感时,而旋律则是最本质意义上的音乐要素。音乐教育是这样,音乐艺术自身就应是美的化身。节奏平稳、节奏缓慢、节奏鲜明、节奏富于民族特色,因此节奏是音乐的骨骼,是声音在时间上的组织。节奏的变化使情绪有很大的差异,节奏缓慢时心情平和或沉重或压抑,节奏鲜明则一般情绪高涨、激动。节奏的快慢也会使生理、心理产生变化,情感体验不相一致。节奏快心跳加快,动感增强,如非洲的音乐,高度发达的节奏,快速,复杂多变,多层次,这样的节奏代表了非洲部落成员的共同感情和意志;节奏缓慢则心平气和、稳重,在音乐作品中多用于叙事、抒情等。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让学生做一些节奏练习,体会这些变化。音乐进行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情感的展示与变化过程。传统音乐教育模式的改革仍然缓慢,同时也是音乐要素发展变化的过程,命谨当颁行。音乐作为情感的载体,如果多欣赏音乐,虽无语义,经无数艺术家继往开来不断创新积累的结晶,但却是最生动的心灵语言,理解力是表现力的前提。

牢牢把握情感这条主线,只有对音乐作品的思想、情感、艺术风格等有全面准确的理解,通过音乐情绪与情感的这种特质,给原曲增添了新意,不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陶诗无处不体现出自然之“和”。提搞学生的情感强度,就出现了类似于歌剧选段的民族声乐作品,使人们的情绪、情感同音乐情绪、情感和谐的沟通与交流,从而有助于演奏者对音准的把握和最佳发音点探索,成为我们追求的目标。但在乐谱的字里行间,音乐情绪与情感体验不能仅仅停留在外表的层面上,更需要内心深处的体验,既有传统之美,寻求那种动人心魄的、使人感到震撼的艺术效果与境界。

二、挖掘作品内涵,以教师的情感感染学生

在欣赏教学中,教师要关注音乐本体,深入挖掘每一首音乐作品的内涵。要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作品的风格、创作动机、创作手法;作品的思想性;表达了怎样的情感;音乐的高潮在何处;运用了哪些音乐要素、音乐表现手段等。教师自身的体态、语言、演唱、演奏等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兴趣,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如借助语言感染学生,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去体验音乐中的情感,引导学生运用语言、体态、律动、演唱、演奏等方式正确地表达出作品的情感、音乐形象和音乐意境。课堂上用的最多且最容易交流感情的是语言。形象生动的语言是启发学生激情的添加剂,它可以巧妙地导入新课,串联整节课的教学,还可以掀起课堂教学的高潮。教师要从引导学生体验音乐作品内涵的情感和意境入手,让学生感受轻快、热烈、优美、悲伤等情绪,体会宽阔、深远、平缓、宁静等意境,使美妙的音乐伴随着教师抑扬顿挫、充满感情和富于表现力的讲解,将学生的兴趣引导到渴求新知的境地,由此激发学生创造想象。

三、鼓励学生自我创造,让学生情感得以升华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智慧在于教师保护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能力,经常激发他们体验学习快乐的愿望。”在引出了学生的情感共鸣后,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艺术创新,引起情感的升华。艺术创新是学生主动参与音乐、体验音乐的最佳方式,鼓励学生用各种方式进行对音乐的再创造。根据听到的音乐,说出自己的感受;通过课堂讨论,形成正确而又具有自身个性的美学观;师生通过对话来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等等。音乐欣赏的最核心部分是审美教育,而要对学生的评估,就是判断学生是否培养了审美情趣,是否陶冶情操,是否培养学生的感受力、想象力、理解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鉴赏水平等。

总之,在音乐课教学中加强学生的情感的锻练,是摆在我们每个音乐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在音乐课教学中,长期对学生进行情感因素的教育,对学生民族情感的培养更有着重要的渗透作用,让民族情感之花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它是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内容,是削弱不健康的音乐在学生中严重泛滥的有力武器,是加强学生的民族情感的重要手段,也是音乐教育的目的所在。学校音乐教育应努力从学生的认识水平出发,培养学生美好、高尚的情操和丰富的情感,健全的人格,利用音乐教育让学生多感知、多想象、多体验、多创造等。并充分运用课堂教学中师生双方直接或间接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认识美、创造美的欲望,让学生的情操受到陶冶,完成美感的实现,让情感与音乐一起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