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隐性德育的作用力分析

时间:2022-07-18 10:14:07

研究生隐性德育的作用力分析

一、当前研究生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研究生德育作为一项铸魂育人工程,它的使命是提高研究生的道德认知,陶冶研究生的道德情感,锻炼研究生的道德意志,培养研究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道德人格和道德行为能力。研究生作为社会人和自然人,既具有社会性,又具有主体性。为此,研究生德育必须在重视研究生群体社会性的基础上,加强对研究生主体性的研究,特别是要将德育内容、方法、形式与研究生主体需要、主体特点、主体意识及能动作用结合起来,以免陷入德育实效低下的怪圈。目前,研究生德育工作主要存在五个问题。

(一)德育目标远离现实,脱离研究生生活时代

目前,很多高校对研究生的道德教育目标定位高于本科生,认为学历越高,道德要求也应越高,把研究生德育目标定位在难以企及的高远飘渺甚至理想化的境界,不顾研究生的实际道德水平和发展需要,致使德育目的、要求与研究生现实生活相脱节,将德育目标嵌入不切实际的理想状态中。

(二)德育内容偏狭、空洞,远离研究生的日常生活

研究生德育内容应该是现实、具体、丰富和有深度的,但目前的研究生德育内容过于偏狭、空洞。其主要表现为:授课内容重复,缺乏新意;教师照本宣科,空洞说教;讲授内容宏大,脱离现实。这就造成研究生德育内容空泛、方式机械、成效低下,易使研究生产生逆反心理。

(三)德育方法仍是灌输,违背研究生身心发展规律

研究生一般年龄较大,心智较为成熟,有一定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希望与老师平等探讨理论与现实问题。但很多高校对研究生德育仍采用了与本科生无异的课程灌输方式,忽视了研究生的个性开发以及理性批判能力的发展。美国发展心理学家柯尔伯格指出:“灌输既不是教授道德的方法,也不是一种道德的教学方法。”[2]强制性灌输方法触及不到研究生的主体意识和行为习惯,违背了研究生身心发展规律,其结果是教育效果奇差,且易引发反感情绪。

(四)德育模式固定化,背离研究生多样化需求

现在的研究生德育以“课堂式”、“活动式”、“说教式”居多,以“两课”教育为主。学校在组织形势报告会或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会时,会以安排名额的方式分配到学院,学院再以完成任务的形式指派研究生参加,强行向研究生灌输思想,俨然将研究生视作潜在的道德败坏者或德性缺陷者进行教育,没有顾及研究生的专业、兴趣和爱好等多种需要。这违背了德育是由受教育者的内在积极性发生作用的规律,背离了研究生生活多样性的需求,很难收到预期的德育效果。

(五)德育工作“混同化”,忽视了研究生的主体意识

很多高校在研究生德育工作中,没有把研究生作为一个单独的教育群体来对待,缺乏对研究生德育规律的探究,照搬本科生德育模式,形成了本科生与研究生德育模式的“混同化”。研究生的学习与本科生有所不同,本科生的学习是以被动接受知识、教师教导为主,而研究生的学习是以自主学习、学术探究为主,用本科生的德育模式教育研究生,忽视了研究生的主体意识,致使德育缺乏针对性,影响了德育效果。

二、隐性德育与研究生群体特征的适切性

研究生德育工作应立足于德育目标,基于研究生群体特征和现实状况,选择契合研究生个体和群体的德育方式、内容、手段和载体,从而达到预定的德育效果。隐性德育是指教育者采取间接的、暗含的、内隐的方式开展德育活动,具有德育内容的多样性、目标取向的生活性、方式的潜隐性、规范的非强制性、主体的自觉性等特点,它与研究生的个体和群体特征具有很高的契合度。

(一)隐性德育的生活化取向与研究生日常生活需求相契合

隐性德育具有德育目标生活化、德育内容生活化、德育方法生活化的特征。它把教育内容渗透到个人的社会实践和日常生活之中,充分利用社会生活和日常生活中的活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同时将教育的要求和目的巧妙地隐藏于这些活动之中,使受教育者在无形之中潜移默化地被影响,起到隐性价值导向的作用[3]。“道德教育是人格的、生命的、完整生活质量的教育,不能把德育从活生生的完整生活中抽离出来,否则就是形而上学。”[4]研究生作为社会群体的一部分,生活在现实的社会之中,具有“社会性”,现实生活的“场域”要求研究生以现实生活为载体,探究、发现并解决现实的问题。另外,研究生作为德育对象,既是一个“生命体”,又是一个“社会主体”,德育内容、方式和目标必须接近研究生的现实生活。隐性德育正好具有这一特征,它从研究生的情感和需要出发,以日常生活为“场域”,以常见活动为载体,隐性地引导研究生,有利于研究生个体的自我塑造和自我教育。

(二)隐性德育方式的潜隐性、渗透性与研究生身心发展阶段特征相契合

潜隐性、渗透性是隐性德育的显著特征,即将德育内容隐藏于各载体之中,寓教于无声无息,传道而不说教,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领悟和接受德育内容,通过无意识的心理活动达到对自身情感和行为的感染、调节和控制,从而养成良好的心理和道德品质。研究生多处于青年后期,少数博士已步入中年,他们独立意向强,社会心理已趋成熟,大多数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已形成并走向成熟。因此,研究生德育方式的选择必须契合其身心发展阶段的特点,德育工作要深入到研究生中去,用潜隐、渗透的细雨润物方式打开研究生的内心世界,使其心悦诚服地接受德育的陶冶、导向和刺激。由于隐性德育具有潜隐性,容易在精神上满足研究生的个体需要,适合研究生自尊好胜、自我教育能力强、心理成熟和情感丰富等身心特征,并且是以研究生的“无意识”作为德育过程的开端,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发挥潜在的激励和调节作用,因而其能发挥与研究生身心阶段特征相契合的德育影响力。

(三)隐性德育过程的自然性、渐融性与研究生心理接受度相契合

有学者认为,个体在长期的环境影响和社会实践中会形成独特的思想品德结构,这一结构一旦形成,就会对外界影响进行筛选,对符合自己思想品德结构特性的内容会予以同化、吸收,从而形成新的成分,而对不符合自己思想品德结构特性的内容,其会在产生思想矛盾运动后,或者吸收,或者拒斥,或者存疑[5]。研究生对外界影响的心理接受过程亦是如此。研究生的年龄多在二十岁以上,具备较高的辨别判断能力,具有一定的社会经验和自立能力,心理结构相对稳定,对外界施加的各种影响有一个自我思考、辨别、选择、认同的过程,不会轻易接受外来影响。因此,对研究生进行道德教育只有渐进地打开其心扉,慢慢地将德育内容融入进去,才能收到较好的德育效果。隐性德育的影响是潜隐的、暗藏的,是轻易察觉不到的,其效果的产生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隐性德育的载体多样且丰富,研究生德育的意图可随着载体自然地流入研究生的心灵,并不断积淀下来。通过载体产生无意识的心理反应来影响研究生,可以满足研究生的个性要求,使其感受到被尊重而主动地接受外部的影响,慢慢改变原来的心理结构,构建学校德育所预期的心理品质,这契合了研究生对外界影响缓慢、逐渐接受的心理特点。

(四)隐性德育规范的非强制性与研究生思想特点相契合

认同是内化的关键环节,受教育者只有深度认同德育内容,才能将德育内容内化为自我的人格品质,进而外化为自觉的行动[6]。认同的前提是内心的接受,它不是一个强制的过程,而是一个心甘情愿、主动接受的过程。在道德教育过程中,个体如果发现外界明确要求其接受某种观念时,就会产生一种排斥态度。研究生思想成熟、自主意识强,对问题的思考、观点的阐释和事情的处理都较为稳重,他们反对强制性灌输的教化,期望教育过程呈现相互尊重和师生平等的关系。隐性德育依据研究生思想成熟、自主性强等特点,以潜移默化和无意识反应的方式对他们进行教育,避开了强制性和灌输性,使研究生在教育者精心设计的道德情境中深刻体验,激发其内在的道德需求,使其在道德教化过程中自主判断和自主选择,逐渐认同德育内容。只有认同了德育内容,研究生的心理防御才能被攻克,德育工作才能收到实效。研究生思想成熟稳定、自主性强的特点与隐性德育的规范非强制性特点具有契合性,这有利于隐性德育的顺利开展。

(五)隐性德育的主体自觉性与研究生主体的自主需求相契合

研究生生活的最大特点是自主性,他们有很多时间可以自由支配。在学习中,他们具有很高的自觉性,能够自我约束并独立学习;在生活中,他们把自己当作成人,有强烈的自我表现、自我决策、自我实践的愿望,表现为思想上的主动性、选择性以及行为上的独立性、自主性。隐性德育发挥效用的前提是德育主体必须具有自主性,能主动参与到德育活动中,通过发挥自身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在德育活动中主动地提升自我。另外,随着研究生自主意识的不断增强,他们极易将显性德育视为对自身自由的威胁而产生反感情绪。可以说“,现实的德育环境及隐性德育对主体自觉性的要求,与研究生自主性的需求是不谋而合的”。事实上,也只有在德育活动中发挥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在实践中感受道德的力量,践履道德的行为,并化为个性化的道德实践精神和内在素质,才能塑造其道德品质,提升其德性素养。

三、隐性德育对提升研究生道德素养的作用力分析

(一)隐性德育能够有效消除研究生德育中的逆反心理

隐性德育具有潜隐性,能够淡化德育中的说教、灌输、强制等行为。研究生是一个自我意识很强的群体,他们独立、好胜、自信,对限制他们的行为、强制引导他们思想的人和事都很反感。运用隐性德育,将教育的目的、内容隐藏于与之相关的载体中,设置一定的德育环境,让研究生置身于其中,能够取得“无声胜有声”的德育效果。隐性德育能够提供一个平等交流的平台,各德育主体可以平等地交流彼此的观点,充分体现德育工作的平等性与民主性,改变过去单向灌输与强制压服的做法,有利于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研究生大多拥有丰富的知识,他们乐于探讨和研究问题,希望发表自己的见解并相互交流,只要引导得当,就能使研究生德育工作由被动转为主动、由观望转为渴望、由消极转为积极,使整个德育过程充满生机与活力。另外,隐性德育内容接近于生活,关注生活中的点滴,讨论的内容都是研究生的日常事,契合其个体生活,使其乐于参与,这就避免了研究生产生逆反心理。

(二)隐性德育能够针对研究生的群体特征,发挥灵活的调教作用

与本科生群体相比,研究生群体具有年龄跨度大、社会经历复杂、考生来源多样、自我意识强、人员相对分散等特征。因此,对研究生进行道德教育必须依靠主体的力量,使每个人的合理道德诉求都得到尊重和发展,从而保证德育的实效性。隐性德育以尊重研究生主体为前提,利用研究生的自主特点,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通过差异化教育,引导研究生德育走向自我教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是隐蔽,就越是能为教育的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成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隐性德育的内容、方式、载体都比较隐蔽,能够根据研究生主体的客观需求,从主体的内心出发,灵活地发挥德育的调教功能。同时,德育过程的多端性也能发挥隐性德育灵活多样的调教功能。知、情、意、行是德育过程的四要素,德育可以从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开始。研究生是一个心理素质各异的群体,个体每种道德品质的养成及其知、情、意、行的发展方向和水平都处于不平衡状态。这就需要在德育过程中充分发挥隐性德育的作用,利用隐性德育的多开端性,开辟多种渠道,让每个研究生个体在知、情、行等方面得到相应的发展。从某种层次上讲,隐性德育可以实现因人而异、因事而设的多样化灵活教育,提高研究生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隐性德育能够尊重个性,激发研究生的道德学习热情,促成自我教育

隐性德育是建立在受教育者原有价值观基础之上的道德教育活动,它尊重个性,承认差异,关注个体的全面发展,这是隐性德育的本质特征。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道德,只有当它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亲自体验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道德教育只有触及研究生内心世界,成为其内心的一种需要时,才能得到认同,成为追逐的对象,从而激发研究生对道德学习的热情。隐性德育以活动空间与时间的自由性、组织形式的多样性、思想内涵的丰富性、道德内容的生活性为研究生提供了自由、广阔的发展平台,为研究生的个性完善和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这不仅有利于研究生发掘潜能、锻炼自身、发展自己,而且有利于落实研究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其个体需要,激发其道德学习的热情。“任何理性教育,形象的感染,都是外部的客体,都只有通过主体心理过程才能起到这样或那样的作用,如果没有主体内心的心理过程的发生,任何教育都等于零。”[7]隐性德育关注主体、关注需求,能从主体内心激起学习的热情,有助于促成研究生的自我教育。自我教育是德育的最终落脚点,也是研究生主体性人格完善的重要保证。隐性德育创设的潜移默化的德育氛围,能够调动研究生学习道德规范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使其将道德规范置于道德情感与意志的培育磨练中,内化为自身的行为习惯,从而实现学校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一。

(四)隐性德育能够使研究生德育工作更具亲和力,德育效果更持久

隐性德育是以生活为取向,植根于现实生活,以生活中的场景、人物、事件作为德育要素,引领研究生有意识地融入社会生活,在真实的社会中认识、比较、反思自己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从而对德育活动产生自然的亲近感。在德育过程中,隐性德育能使研究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德育的各个环节,增强自我教育在德育中的份量,使德育工作更有人情感、亲和力和实效性。隐性德育以“生活为取向”的特点、“润物无声”的教育方式、“潜藏隐蔽”的德育氛围、“内隐预设”的教育目的,能使研究生感受到德育工作的亲近、自然和平淡,使其在不经意间接受良好的心灵感染和净化,将德育与个体生活融为一体,并自觉内化为自身的道德品质。正是由于隐性德育的非强制性、渗透性、生活化取向等表征,使得隐性德育的影响力深入持久,以悄然无声的方式融入研究生的日常生活和内心世界,并逐渐成为其日常生活的一种常态。在这种长期的教化过程中,部分德育活动与教化内容被研究生长久地珍藏,成为永恒的教育。

四、结语

本文强调在研究生德育中注重隐性德育的价值,并不是否定或丢弃显性德育。在原则性、立场性等大是大非的教育中,显性德育仍是主导方式,显性德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但在非大是大非以及研究生群体日益复杂的情况下,隐性德育应该成为研究生德育的重要途径乃至主导途径。充分发挥隐性德育的渗透性和感染性等特点,利用研究生的主体能动性,将隐性德育覆盖到研究生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是提高研究生德育实效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当然,隐性德育也有不足之处,如德育内容不连贯、德育导向弱化、德育工作“娱乐化趋向”等。对此,应在工作中设计好隐性德育策略,努力消除其负面影响,切实提高研究生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作者:刘培军工作单位:广西大学科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