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外观设计与自身结构分析

时间:2022-02-25 10:58:21

建筑外观设计与自身结构分析

[摘要]针对建筑外观设计,对其与建筑结构之间的关联进行分析,并提出建筑外观设计需要注意的要点,以此为实际的外观设计工作提供可靠参考依据。

[关键词]建筑外观设计;建筑结构

如今,社会对建筑的要求除满足基本使用功能要求外,还应有良好的外观。在外观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建筑自身结构,明确结构和建筑外观及其设计之间的关系,以保证外观设计的合理性与适应性。

1基本概述

建筑中,结构具有的作用最先想到的是其基本功能,结构作为建筑整体的骨架,在符合稳定性、强度与刚度等基本要求情况下,能使建筑在包含人为和自然等在内的多重作用下保持固有形态,因此建筑不可能脱离结构体系而单独存在。结构在建筑形成其独有空间及形态上具有重要作用,结构处在建筑空间当中,而结构又可以隐蔽于建筑当中,成为建筑整体的一部分。建筑空间形态受结构的影响有很多种关系,国外学者将建筑形态和结构之间的关系分成多个类别,深入分析了结构和建筑形态之间的关系。对于建筑形体,除了在极大程度上受制于结构,还可由建筑整体视觉表现来决定,可见,结构不会对其形态造成太大影响。科学合理且技术可行的结构并不一定是优美的建筑,同时优美的建筑也并不是由结构来决定建筑整体视觉效果的。对于建筑形态和结构之间的关系,以自由形态为特点的建筑,往往是一种极端表现形式,其外形上的创意几乎和结构没有任何关系,难以根据复杂的外形确定结构体系,更不能对其包含的逻辑进行解读。然而,建筑并非简单的艺术创作,必须得到结构体系的支撑,站在结构的角度对建筑进行分析,能为人们正确理解实现手法提供帮助,同时进一步权衡建筑整体外观和结构之间的关系是否合理可行[1]。

2建筑外观设计和建筑结构之间的关联性

回顾建筑过去发展历史,建筑的本质在于为人类提供安身之所,遮风挡雨和防止虫兽侵害。最早期的人们并不知晓何为建筑学,只是简单的使用材料进行搭建。伴随时代不断变迁,社会快速发展,人们开始使用不同材料进行搭建。经过数千年的实践,以及相关经验的不断累积,人们开始创新建筑,产生不同类型和特色的建筑。对于这些古建筑,本质上都服从构造,其外观装饰仅仅是在满足安全性与稳固性等前提下稍加设计的。可见,建筑构造和外观之间至少在最初是密不可分的。工业革命使人们生活发生巨大变化,在全新的动力形式下,建筑师开始认为建筑必须有全新风格与形态,用于反映建筑特点。根据相关资料和通过对现代建筑的研究与分析,在工业革命这一背景之下,国外很多建筑师开始运用建筑理论,摆脱构造这一单纯的束缚,设计出很多不同的结构形式,同时通过优化设计,为建筑赋予特色,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基础上,增强外观效果。可见,构造是建筑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同时这也是增强外观效果的关键所在。要想确保构造和外观效果保持良好关系,应严格按照建筑学基本理论开展构造设计工作。通过建筑结构和外观效果之间的关系的深入分析,可联想到很多新型建筑,通过对构造和高科技的合理展现,获得不同且十分独特的整体外观效果。建筑是将构造作为设计根源的,把不同的构造元素、功能和结构都作为视觉要素。审视现代建筑的过程中,需要对构造元素、结构和功能审视全面的了解和分析,根据相应的结果充分体现外观效果。建筑结构是保证外观效果的重要基础,同时为满足大众审美要求,需要在设计过程中尽可能控制特殊造型[2]。如今,建筑理论日趋成熟,而且科学技术也在不断更新、进步,若不考虑成本直接设计,则会建造很多种风格类型的建筑。这样一来,建筑建设基本意义是否存在,始终是富有争议的实际问题。对此,必须确定结构和外观效果之间保持的关系。然而,服从于构造是有很大难度的,而且内部空间的实际利用率相对较低,对审美正常的人们,完全服从构造而建设的建筑,其外观并不能完全满足实际的审美需要。可见,建筑的构造同样会对外观效果造成相反的效果,导致外观效果达不到预期,无法满足人们审美要求,与审美的观点相违背。此外,这也表面建筑构造应限制在允许的范围内,不可单纯为了外观效果而对建筑构造进行随意的改变,否则必将产生相反的效果。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上述分析,明确了建筑结构和整体外观效果间具有一定相互关系,可以说建筑结构的构造是进行外观设计工作的重要基础,结构会对外观效果造成直接或间接影响,同时外观设计合理与否还决定了建筑结构是否安全和稳固。对此,在目前人们对建筑提出极高要求的期实际情况下,对于建筑单位,不可单纯追求创造良好外观而不考虑结构方面的要求,而是要确定结构和外观之间的相互关系,制定合理的结构和外观设计方案,最终为创造美观且坚固的建筑创造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张命贵,孔令香,马广建.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的协调统一[J].中国科技信息,2013(19):53-54.

[2]王家辉.房屋结构设计中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方法的应用[J].科学与财富,2015,25(29):71-71.

作者:许颖俊 单位:湖南省机械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