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的效果

时间:2022-11-16 04:09:38

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的效果

骨科疾病通常是由外伤造成,具有发病突然、病情复杂等特点。骨科患者由于行动不便,因此需要长期卧床休息,一般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日常功能障碍等,极易导致压疮和静脉血栓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及工作[1]。预见性护理为超前护理,是通过预防为主而实施的护理[2]。随着预见性护理指引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我院探讨了预见性护理指引应用于骨科护理,提高骨科患者的生活质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8年4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96例骨科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各48例。观察组男35例,女13例;年龄为19~67岁,平均年龄(43.28±3.16)岁;上肢骨折11例,下肢骨折16例,腰间盘突出6例,颈椎病5例,其他2例。对照组男37例,女11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42.83±3.24)岁;上肢骨折13例,下肢骨折15例,腰间盘突出5例,颈椎病4例,其他3例。两组基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P>0.05)。1.2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快速建立静脉通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及时给与对症护理。观察组采取预见性护理指引,具体方法包括:(1)入院后详细了解患者的情况,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建立档案资料,详细记录患者的致伤原因,针对患者的疾病特点、心理状况等,在遵照医嘱情况下,根据其具体状况,制定预见性护理方案。(2)密切关注体征、相关症状及心理变化,对危重症骨科患者,立即实施紧急性抢救、护理措施,全面检查患者的循环和呼吸系统,对呼吸抑制患者及时给氧。(3)积极主动和患者沟通,对有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患者,积极给予心理疏导。(4)护理工作人员全面评估患者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制定切实有效保护措施。(5)预防并发症。观察患者呼吸道情况,指导患者有效排痰,预防出现肺部并发症。指导患者正确翻身,根据其实际情况为患者做好下肢抬高运动,按摩患者腿部肌肉,避免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骨科患者多长时间卧床,易发生排尿障碍或是便秘,术前应指导患者床上排便锻炼。1.3观察指标。(1)并发症:观察并记录患者压疮、感染、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2)护理满意度:以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表,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沟通能力、护理技能等进行评价。1.4统计学方法。以SPSS20.0处理研究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并发症比较。观察组患者便秘、感染以及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2.2两组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满意度(95.8%),明显高于对照组(83.3%)(P<0.05)。见表2。

3讨论

护理是疾病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服务质量对患者疾病恢复具有重要意义。预见性护理实施的主要原则为全面、系统的掌握患者的病情状况,然后进行针对性的护理,进而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4]。近年来,我国骨科疾病发生率逐年升高,已成为危害人们身体健康、降低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之一。骨科疾病往往发病突然,损伤较重,患者需长期卧床,易发生合并症。我们将预见性护理指引应用于骨科临床实践,首先全面了解并评估患者病情,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积极和患者交流沟通,增强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针对部分患者存在较多不良情绪,及时给予心理疏导,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提高认知能力和治疗依从性;介绍同类型疾病治疗成功病例,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P<0.05);观察组满意度9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P<0.05),提示在骨科护理工作中采用预见性护理指引,可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提升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吴玉兰.预见性护理干预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14):77-79.

[2]毕少茹.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7,31(6):754-755.

[3]冯瑞萍,占娟娟,隋莎莎,等.预见性护理在高龄骨科创伤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23):55-57.

[4]张翠文,苏叶.骨科病房实施预见性护理模式对患者满意度、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4(7):906-908.

作者:蒋海清 单位:乌兰察布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