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联网在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的运用

时间:2022-11-30 02:29:56

云联网在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的运用

摘要:目前大多数煤矿企业采用多个独立式监控系统对煤矿生产情况进行监控,但随着煤矿现代化和自动化水平的提升,现有的多个独立式监控系统已经逐渐不能满足要求,系统的管理和维护也存在诸多困难和不便。针对目前煤矿监控系统的短板,以李村煤矿为例,将物联网与云计算相结合的云联网平台技术应用到煤矿安全监控当中。实践表明,技术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满足煤矿对安全生产监控的需要。

关键词:煤矿安全;云联网;安全生产;监控系统

1概况

随着目前对于煤炭开采量的日益增加,采煤的深度及强度也在不断增长,发生特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概率在提高。为了防止特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以及降低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概率,需应用现代化监控设备对煤矿开采过程中的各种状况进行监控。但目前大多数煤矿企业采用的安全生产监控系统为多个独立式监控系统,随着煤矿现代化和自动化水平的提升,这些监控系统已经逐渐不能满足要求,多个独立式系统的管理和维护也存在诸多困难和不便。针对这些情况,以李村煤矿为例,将物联网与云计算相结合的云联网平台技术应用到煤矿安全监控当中。

2云联网技术在煤矿监控系统应用可行性分析

2.1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是互联网发展到一定程度,针对工业领域常用的一种信息传输技术,该技术特点为信息传输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物联网技术集成了传感器,射频识别等元器件,采用嵌入式开发系统技术,将每个元器件集成在一起进行连接,构成了一个物联网系统,通过不断的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发出信息,实现物与物、人与人以及物与人之间的相互交互,通过5G通道的高速传播能够实现各种物体之间的互联互通,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物联网整体框架主要分为应用层、网络层和感知层,结合煤炭监控系统的研究开发,上述3个层面均可在煤炭后台监控室进行网络搭机并实现各个功能,传输速度能够满足煤矿实时高效的传输需要。2.2云计算技术。云计算各种功能的实现均是在大型集成的计算机系统中完成,与物联网相结合,提升了云计算的各种工作功能。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对远端的集成系统进行访问并获取相应的服务,可以实现数据共享以及参数结果资源支持等相关功能,减少了系统资源的浪费,提高了资源利用率。云计算系统对用户提供的服务模式可以分为软件服务、基础设施服务、平台服务。煤炭行业现代化对煤矿监控系统的集成化管理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开发出复杂的事故判断、隐患查询、人员管理等各种预警公式模型,对于煤矿企业来说,完成这样一种计算机系统需要耗费很多成本,通过云计算可以将该类成本进行转移、分担,满足更多煤矿行业的企业使用。

3物联网与云计算联合集成系统体系设计

将物联网与云计算相结合能够实现1+1>2的效果,是在“互联网+”基础上拓展发展而成,促成煤矿行业的安全管理升级,为了满足煤矿安全监控数据的集成传输,并且能够实现对大量数据的无损储存,以李村煤矿为例,设计了基于云联网平台技术的煤矿安全生产监控体系,如图2所示。云联网技术煤矿安全监控体系架构分为4层:①感知与控制层,位于矿山物联网体系架构的底层,部署各煤矿监测监控系统以及多媒体业务,将煤矿生产状况变成具体的井下环境参数和设备工况参数,实现数据采集感知;②网络层,部署可靠的数据传输网络,将感知与控制层采集的煤矿监控实时数据上传到矿区处理工作站的实时数据库;③M2M层,部署过程控制系统,开发M2M系统应用接口,实现煤矿安全生产过程的可视化监控,提供实时数据监测服务;④云平台层,在云存储架构的基础上建立数据集群,提供数据存储、分析、运算处理以及各类云服务。

4实际应用测试

4.1应用运行测试。通过VB编程语言对平台软件进行调试,并且建立MCGS数据库,采用驱动接口设计对及时变化的数据进行传输和处理,组成完整的MCGS驱动构件,运行测试界面如图3所示。4.2系统硬件配置。根据李村煤矿的实际工作需要,采用DDR4的高速运行内存,选用36口的千兆机作为数据之间相互传输的交换机设备。购置27寸高清液晶显示屏,便于对数据进行实时的观测。中央总服务器支持12核24线程的高速通道服务器的内置主板。采用大硬盘设计,实现冗余开发管理,便于后期对数据进行提取。4.3系统软件环境。以Windows操作系统为软件开发基础,结合SQL2010数据库模板,通过JPS指令在linux开发平台的终端界面上进行操作,实现基于云联网平台的煤矿安全生产监控设备的运行测试。4.4测试结果。通过硬件与软件相结合的系统搭建,实现了煤炭开采过程中的生产、信息人员等相关信息的实时监控。通过物联网的无线传输信号,避免了恶劣环境对数据传输的不利影响。如图4、图5分别为工作面巷道内煤矿瓦斯浓度数据曲线和煤矿一线作业人员信息查询。

5结语

将设计出的物联网与云计算相结合的云联网平台煤炭安全生产安全监控系统在李村煤矿进行了应用,结果显示能够对井下各种安全参数进行实时的传输并进行决策分析。研究成果可以为煤矿行业研发新型的安全生产监控设备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刘源骏,袁梅,马科伟.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探讨[J].矿业工程,2010,8(2):49-51.

[2]周玲玲.煤矿监测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煤矿现代化,2017(3):73-75.

[3]王晓光.我国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7(1):3-4.

[4]王春兴.KJ1型煤矿环境与生产监测系统的改造和研究[J].煤矿自动化,1992(2):13-16.

[5]路娟.煤矿监测监控系统综合评价与应用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16.

[6]李景平.KJ4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的数据传输技术[J].测控技术,1993(1):33-35.

作者:王鹏 单位:潞安集团李村煤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