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技术的工程合同管理探究

时间:2022-09-30 04:37:53

基于BIM技术的工程合同管理探究

[摘要]建筑信息模型(BIM)为建筑行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基于BIM技术的工程合同管理体系的建立对工程建设投资、设计、施工、运营4个阶段都具有重要意义,解决了传统工程合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以基于BIM技术的工程合同管理体系为核心,着重论述了体系目标的选取及整个工程合同管理体系的构建过程,对整个体系的构成要素进行多层面论述。最后针对现阶段BIM用于工程合同管理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我国应用BIM进行工程合同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建筑信息模型;工程建设;合同管理

在国家基础设施供求基础下,建筑行业迎来了发展的高峰,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而随着建筑行业的信息时代到来,许多技术陆续涌进来,为建筑行业增添了新的活力,开辟了建筑行业新的纪元,建筑信息模型(BIM)就是其中的重要技术。当前如何将新涌入的科学技术与传统行业的特点进行有机融合,在整个建设过程中,迸发出新的生机,成了摆在管理者面前新的问题,而工程合同管理作为工程建设的重要一环,是工程项目成本、质量、进度控制的关键,研究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工程合同管理是整个工程项目管理的关键。

1基于BIM技术的工程合同管理意义及可行性

围绕业主为中心建立的合同体系涵盖了勘察、设计、咨询和施工等多种类型的合同,下属又包括了材料供应、设备租赁和分包等多种合同,各承包方之间、合同与合同的关系错综复杂,业主在整个体系中承担了枢纽作用,信息的交流传递存在滞后不畅通的问题,合同关系的权利变更会阻碍整个建设项目的进程和目标。因此,合同关系的进一步完善能够有效推进各方之间的互通互达,有助于工程目标的实现。传统的工程合同管理无论在技术层面还是信息传达层面都具有较高的局限性,而基于BIM的工程合同管理构建了信息集成平台,工程建设中的每个阶段、每个参与方都能及时共享信息。在项目前期的决策阶段进行BIM平台仿真性模拟,帮助投资方对建设目标进行合理波动范围内修正,在后期项目实施过程中,可将工程建设发生的确定值与预估目标值进行动态对比,对工程合同内容进行动态化管理与监督,结合BIM技术的特点,针对建设工程以及周期进行全方位管理,对工程节点以及工程各专业之间的合同管理进行控制,以最优化完成整个建设项目的内部协调,主要意义体现如下。

(1)实现对工程合同条款的优化。建筑工程通常具有周期长、条件多样性、不确定性因素多等特点,传统的工程合同管理需要根据建筑工程的特点进行条款明确,而无法完全做到“与时俱进”。基于BIM的工程合同管理能厘清责任体系,且随着时间而发生的条件改变能够实时体现在BIM平台上,提高了工程项目管理的效率,降低了不必要的损耗。(2)对工程合同范围进行了明确,减少工程变更。传统的工程设计采用2D的三视图,而BIM技术通过建筑物模拟形成的3D视图更加立体,更加准确地表达工程目标内容,不仅能为施工方提供准确的位置空间关系,而且为造价咨询方进行工程量计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对于工程内容的划分鉴定较传统方式更加容易明确,也能大幅降低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冲突,减少工程变更。(3)提升合同管理水平,降低项目成本。传统模式的合同管理是分散式的,合同与合同、参与方与参与方之间的信息互通滞后甚至出现沟通误差。而BIM作为一个信息平台,集成了整个项目的所有信息,各个参与方均可实时共享,弥补了分散式合同管理的不足,各方介入信息资源圈较早,保证了信息传达的准确性,降低了沟通成本。另外,BIM技术的介入也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投入。(4)发挥在合同实施过程中的监管作用。传统的合同管理常出现漏洞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监管的缺乏,不少工程参与方签订合同后就将其束之高阁,而忽略了重要的合同过程管理。而基于BIM技术的工程合同管理无论是前期的工程合同审查还是中后期的合同进度管理都可提供较好的支撑,发挥了强力的监管作用。

2基于BIM技术的工程合同管理体系构建

2.1基于BIM技术的工程合同管理体系构建原则。2.1.1集成性原则。工程建设包含多个过程,设计、勘察、咨询、施工、监理都能够借助BIM提供的信息共享平台进行咨讯的交换,各类合同之间既独立,又作为子模块相互联系、相互影响。2.1.2实操便利性原则。整个管理体系的建立,使用者是包含业主、承包商、设计和咨询等各个建设项目的参与方,由于各方的知识水平参差不一,构建的管理体系则需要综合考虑到各方都能正确使用管理平台,需要体现实际操作的便利性。2.1.3动态性原则。工程建设项目具有周期长、环境复杂的特点,所处的环境条件实时都在发生变化。因此,基于BIM技术的工程合同管理体系应实施动态监控环境条件。基于BIM的管理平台应实时关联数据,当各参与方的任何信息改变时都能够基于合同管理平台实时反馈。2.2基于BIM技术的工程合同管理体系目标选定。体系目标表现在2个方面,分别从形式和内容上考虑,其一是合同的语言,其二是应用的目标。合同的语言包含了对于BIM相关概念的释义以及用于限定合同条款约定的规章制度。BIM是应用于工程建设领域中的新技术,其中对于BIM相关的定义、术语的界定不是十分清晰,因此,在工程合同管理体系中需对BIM相关的概念语言作出具体的解释和范围界定。应用的目标按照项目的不同阶段划分为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运营阶段。每个阶段的目标需要与建设项目的总体目标相契合。投资决策阶段的可视化分析,设计阶段的多维度协调,施工阶段的进度、成本、质量的管理均是为了实现建设项目更好地达到其使用功能的总目标。2.3基于BIM技术的工程合同管理模型构建。以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目标为导向,以BIM技术作为交互式信息平台,按照整个体系的构成要素划分,BIM管理模型可分为基础层、信息层、服务平台层、应用层,如图1所示。2.3.1基础层。基础层主要包含网络环境、服务器、硬件设备等,位于整个工程合同管理模型的最下层,是整个管理模型的有力支撑,能为平台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和硬件条件。2.3.2信息层。信息层是整个系统的数据库,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4个阶段中产生的各类信息,包括项目的基本信息、制约的上行法信息、与各方签订的合同信息及合同管理执行的情况信息都在基础层的基础上进行信息的汇集和交叉。2.3.3服务平台层。服务平台层与信息层相互链接,能够将信息层的所有数据进行深化处理和分析,将结果反馈至应用层,信息层的数据通过该模块真正实现了信息的共享互通。同时,用户基于应用层上的操作可进一步通过服务平台层对信息层的数据进行搜索、对比、提取或删改。2.3.4应用层。应用层是基于整个体系的其他3个模块而最终直面用户的模块。应用层直接和服务平台层链接,在应用层中,一方面能够调动其他的专业软件(如广联达、Revit等),另一方面又基于BIM平台形成了系统自身的管理模块。应用层的所有模块共同构成了工程合同管理体系的工作界面。

3针对我国BIM技术的合同管理策略

3.1建立健全BIM技术的法律法规。推动改革创新的第一步是法律法规的健全。而目前,我国在BIM技术应用方面缺乏标准的法律法规,在承包双方的责任范围无法界定清楚的情况下易产生工程纠纷。建立健全该领域相关法律法规不仅能保障基于BIM技术应用的合规性,厘清各方的责任,同时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也具有重大意义。3.2建立基于BIM的合同管理范本。为对传统工程建设模式观念进行转变,完善基于BIM技术的合同范本是关键。美国建筑师协会和美国承包商联盟分别的BIM标准合同文件均是以附件的形式建立与BIM技术的链接,在原有工程合同的基础关系上实现了BIM技术的融合,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而我国则需根据现有的应用情况推动合同管理范本的发展。

4结束语

BIM技术作为应用于工程建设领域的新兴技术,为建筑业的信息化发展带来新的契机。而基于BIM技术的工程合同的管理在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使传统工程项目合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得到解决。同时也需认识到,目前对于BIM技术的应用刚刚起步,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包括法律规章和标准化管理。随着基于BIM技术的合同管理制度逐渐完善,未来工程合同管理将会迈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何佰洲,张姝.基于BIM技术的项目合同管理前景分析[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4,30(1):49–52.

[2]杰里•莱瑟林,王新.BIM的历史[J].建筑创作,2011(6):148–152.

[3]蒋毅敏.我国BIM技术的合同管理体系初步探究[J].江西建材,2016(1):43–47.

[4]刘晓翠.基于BIM技术环境的建设工程合同体系设计的初步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5.

[5]王佳嘉.基于BIM的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研究[D].吉林:吉林建筑大学,2017.

[6]张巍,徐超.基于BIM技术的合同管理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2019(10):24–28.

[7]何佰洲,张智芊.我国BIM技术的合同管理体系初步探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6(1):43–47.

[8]刘安申.基于BIM-5D技术的施工总承包合同管理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

[9]赖一飞,覃冰洁.BIM技术优化工程项目合同管理[J].项目管理评论,2018(4):56–59.

[10]刘查琳.浅析建设工程应用BIM技术的合同管理体系[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32):3016.

[11]谭文凌.浅谈BIM技术在工程合同管理中应用的障碍及对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7):3968.

作者:唐江舟 邓芳 单位: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