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人才培养路径选择

时间:2022-03-14 03:21:55

工商管理人才培养路径选择

摘要: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普遍存在区位优势不突出、资金实力较弱、发展能力不强的现实问题,制约着学科专业布局.布局工商管理专业虽有着资金投入少、硬件配套低、师资易获得等方面的短期效用,但也引发目标定位同质化、无法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等问题.从明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办学定位入手,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工商管理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为量尺,厘清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认识,通过对四川省8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人才培养困境观察和典型例证分析,提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应遵循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工商管理;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路径;国家标准

2018年6月21日,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以下简称“本科教育工作会”)上教育部长陈宝生[1]指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需要各类人才,我国有一大批应用型高校,要根据办学传统、区位优势、资源条件等,紧跟时展,服务地方需求,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办出特色、争创一流.这既强调高等学校要分类发展,避免同质化;同时明确了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对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而言,应用型人才培养应是办学定位的应有之义,它是由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自身发展阶段所决定的,是高等院校分类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高等院校实施教育供给侧改革的路径选择.限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本科办学时间短,办学理念尚在建构,办学实力不强,而布局工商管理专业却有着资金投入少、硬件配套低,师资易获得等方面的短期效用,因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升本初期,就多将工商专业办了起来.但从发展现状来看,当前凸显出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同质化,人才培养能力不强,无法完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等问题,亟需从新时代工商管理人才素质要求,以及《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工商管理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家标准》)对其加以分析,以明晰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路径[2].

1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逻辑:时代诉求

在2018年9月10日的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总理也强调:突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更多创新人才、高素质人才[3].这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是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的新方向和新部署,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在教育目的上的具体化.1.1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是新建地方本科院办学定位应有之义.本科人才处于高等教育人才的中间层,兼有专科层重应用性和研究生层重创新性双重属性,是人才结构需求层次的关键启承.各高校发展程度的不同,反映出培养的人才素质高低有别,在应用与创新上耦合不一.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除了注意系统的大学通识教育外,还要考虑培养学生具有在创新中应用、在应用中创新的能力[4].这既明确了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路径,也指出了“在创新中应用、在应用中创新”是其核心能力要素.即高校要从创新与应用的耦合入手,构建自身高水平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从现实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尤其在中西部地区,受体制机制制约,以及自身资源与条件等因素影响,人才培养供给侧在结构、质量和水平上还不能有效适应产业需求侧.在人才培养方面缺乏鲜明的办学特色,尤其是实践创新能力较差,公众认可度偏低[5].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时间较短,处于本科院校发展初期,本科人才培养实力与经验的积累期,以及创新与应用高耦合人才培养的摸索期.以此而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须立足自身以顺应时代,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尤其是应用型创新人才.再从高等教育演化上看,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是由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自身发展阶段所决定,是当今时代赋予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历史使命,是增强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与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度的路径选择.1.2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再认识.随着创新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人们自然希望培养出创造性思维能力更强的管理者[6].《国家标准》规定,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公共意识和创新精神,适应国家经济建设需要,具有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掌握现代经济管理理论及管理方法,具有国际视野、本土情怀、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和沟通技能,能够在企事业单位、行政部门等机构从事经济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2].这是对工商管理类专业提出的培养目标,而针对工商管理这一专业而言,如何适配此目标,须对工商管理专业加以分析.工商管理类下设至少10个专业,从知识覆盖面上讲,工商管理专业较之其它专业更宽,涵盖着组织的各主要业务活动,一定意义上都具有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学科特性.从应用和创新上讲,二者属性在工商管理专业尤为彰显.如一种管理模式无法完全适用于两个组织,借鉴优秀管理模式,还必须创新性应用才行;又如会计学专业,在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背景下,本科层次人才重在遵循准则,对应用、复合和外向的要求更高些,创新或次之.推而言之,工商管理类专业培养目标在工商管理专业中最为凸显,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目标较能整体呈现工商管理类专业培养目标,某种意义上《国家标准》在工商管理专业中最能得以概括与展现.因而,基于《国家标准》视角探析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是合适的,并无大而无当之感.

2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困境:外部压力与内部乏力并存

随着专业门类的细分和深入,工商管理专业逐渐成为一个“空壳”专业,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等专业均从工商管理专业中分离出来,使得工商管理专业成为一个大而空的专业[7].工商管理专业课程内容重复率较高,课程设置趋同.从对四川省8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办学观察来看,普遍表现出受培养理念和条件制约,在人才培养中面临着国家质量标准和就业外部压力,以及师资力量不足与产教不协同等内部自身问题的多重因素叠加下,人才质量亟待提高,尤其是缺乏创新素质和应用能力等人才培养困境,突出表现在短期上的对口和高质量就业率低,以及长期适应能力上的通识素养和融合创新能力不足.下面结合典型例证加以分析.2.1外部压力:必需培养.一是学科专业刚性要求.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到《国家标准》,都对工商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师资队伍、课程设置及实践环节等方面均作出了明确规定,提出了高校在工商管理专业上应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各项保障条件等方面的要求.也就是,高校必须遵从教育部在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上提出的学科专业刚性要求,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达到人才培养规格,不能弱化,更不能偏离.从观察的高校来看,各方面远未达到《国家标准》的底线要求,甚至还有很大差距,如人才培养特色、培养规格、课程体系、师资队伍等.二是当下就业所迫.就业是政府、高校、学生等多方都广泛关注的现实命题.当下的就业既是生存要求,更是社会责任.在此情势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即学即用”上下功夫,解决当下学生就业问题,实不难理解.有人认为,在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过程中存在一定误区.就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方向来说,其落脚点是能上岗的从业者,关注的焦点并不是人的和谐培养和社会的持续更新[8].这当然是人才培养上的认识偏颇,也不无是就业形势所迫的应急之法.由此产生的严重问题是学生对口就业率高,质量就业率低.如某高校2018届毕业生对口就业率不足60%,高质量就业率更是不足20%.新建地方本科院需要破解学生在短期生存与长期适应能力之间的这一悖论.也就是说,此时此景的当下就业和对未来环境的长期适应能力之间有着矛盾,必须调谐.2.2内部乏力:培养无力.一是师资匮乏.师资力量薄弱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这在工商管理专业上表现较为明显,这或与其自身专业特性有关.工商管理专业相对于理工科专业而言,师资较易通过教师转型获得(如短期培训进修,企事业挂职实践等).如某高校专业课程任课教师仅6人,其中具备有实践经验仅2人.不难想象,如此缺乏专业理论深度,又无深切企业管理实践体验的教师,怎么能培养出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具有创新性应用能力的管理人才.这并不是要否定高校在工商管理专业师资引培上做出的各种努力,但确实离《国家标准》中师资队伍规模、结构与水平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也并不质疑教师在转型和双能进阶过程中的付出,只是教育背景、水平与方法技术还不匹配适应人才培养质量要求.二是产教不协同.管理学发展至今,是一门国际化程度高的社会学科,使其极易通过书本获取基本知识.当产教不协同后,缺乏教育背景与水平的教师习惯于“照本宣科”的教学,缺乏专业感性认知与体验的学生则陷入“依样画葫”的学习行为与状态,未能将知识内化为能力和素养,出现了学与不学、现学无甚差别的怪象.如某高校学生对行业的感性体验接触与认知,仅在即将毕业的实习环节,虽有实践教学学分不低于总学分15%的要求,但更多是在纸面上的模拟化.对比《国家标准》所提出的课堂与实践教学要求,高校教学还存在不小差距,高校在产教协同上主动作为的空间与领域还很大.

3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路径:理念与遵循

当前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模式普遍存在专业教育与人文素养教育脱节,理论知识教育与社会实践脱节,本土教育与国际化教育脱节等三个方面“脱节”的问题[9].同时,《国家标准》指出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具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应用性,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旨在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管理技能和决策能力;二是综合性,注重管理学与哲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等理论和方法的综合应用[2].把握这些特点是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特别指出,鉴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自身条件各异,所处区位不同,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不一,总之,各校约束条件不同,不存在适用于任何情景的人才培养模式.因而,本文在人才培养上不做微观具体操作层面的讨论,而是重在宏观思想理念和中观标准要求上的探析,以期指明发展的导向,高校应因时因地服从这些理念,设计自身人才培养模式.3.1通识教育为基:培养成人.教育不仅仅要使人学会“做事”,更重要的是要使人学会“做人”[10].大学的使命更多的是服务于未来:创造知识是为了未来,培养学生也是为了未来.通知教育不同于专业教育,它不是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它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也塑造学生的价值观[11].通识教育不是为了学生眼前的就业,而是为了学生一生的获益;既不是为专业教育打基础,也不是为专业教育做补充;它本身服务于使学生成人这个目的.这不难从《国家标准》培养目标中对“成人”在价值观、责任与情怀、人文与科学、团队与沟通、视野与创新等方面的要求,以及培养规格中提出学生须选修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法学、科学技术、语言文学、健康艺术等方面的通识性知识[2]中看出.可以判断,通识课程必须是改变学生思维方式、观察世界角度的课程,而不是为了立即学以致用的实用课程;必须以成熟学科为基础,有深度和系统性;必须覆盖足够宽的领域,而不能是很窄的话题,特别是所谓的热点话题[12].可以说,通识教育是解决学生成人的问题,不能成人怎能成才;或者说不能成人,成才有何用.归结起来,通识教育利用好本科教育是学生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精神风貌的成型期的关键阶段,解决重心是学生的长期适应能力问题,是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打牢成长成才发展的基础,而不仅仅是短期生存.3.2专业课程为本:专业素养.首先是开设好《国家标准》中规定的10门核心课程,做强专业能力素质这一“主干”,才能有效发展其他专业课程形成“多支”.二是精心而有效设置专业必修课程,眼光不能局限在校内,而要积极开展校间课程资源共享,吸引社会资源和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投入人才培养,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优质课程.三是结合学校自身学科专业资源,对接产业发展需求,尤其是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将产教融合充分体现在专业选修课程当中.需要指出,大学课程的基本特征就在于它的科学性,这种科学性至少应该具有“内容必须具有类型化”“形态应该是开放的”和“逻辑必须是发现的”三个特点[13],这是把握通识课程、专业课程设置的基础.科学构建课程体系,解决当前突出存在的专业课程设置同质化,以及无人不设课、因人设课程的问题.在通识教育解决成人的基础上,通过工商管理的专业教育搭建起成才之路,构建起成才之基.做到“术业有专攻”,具备企业管理的“做事”本领,为学生成才立业奠定立身之本.3.3产教融合为核:产是支撑,教是核心.深化产教融合,就是把专业建在产业链上,建在需求链上,“产”是支撑.最终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其实,工商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人才培养倘若做不到产业协同,那“做事”本领就不强,或做不了“实”事.按照《国家标准》中课程设置、教学条件等要求,在深化产教融合中应做到:面向产业和区域发展需求,优化学校资源配置,调整优化人才培养模式;调动各方充分参与,强化供需对接和组织关系,建立各方合作长效机制,形成各方协同的工作氛围.最终形成各方高度参与办学,教育和产业协同发展,人才培养中模式持续优化,人才供给有效适应产业需求的新格局.教师是打造“金课”的关键,要切实发挥教师在人才培养中的主导作用,为学生学习和成长提供有效指导。“教”是核心,建立一支专业师资规模、水平和结构与办学目标、特色相适应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一是引培并举、专兼结合,提高教师规模和学历层次,优化职称和学缘结构;二是搭建专业发展平台,拓展专业视野,增进学习交流,开展协同教学,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与教学能力;三是丰富教师管理教育与实践背景,增强产学研用能力;五是聘请企业家、管理咨询师、创业成功者等行业企业优秀人才担任课程授课或指导教师,补齐行业企业实践背景的短板.总体上说,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性低是一个已经存在的问题[14],本文是对四川8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实情境的观察,培养路径是基于情境和问题导向设计的,是人才培养主要方面的总体框架建构.契合陈宝生部长在“本科教育工作会”上指出的,高等学校的初心就是培养人才,一要成人,二是成才[1].尤其需要说明的是,大学人才培养机制是个连续的链条过程,环环相扣,接续不断,并能和社会需求趋势相联结[15].本文未做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全链条的细化研究与设计,不是一个具体的人才培养方案或教学计划.虽具有在工商管理专业建设基本标准上的一定借鉴意义,但高校还须根据自身定位和办学特色加以细化和运用.

作者:张云 向琳 胡艳 单位:内江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