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我国国际私法发展历程

时间:2022-03-01 12:55:00

剖析我国国际私法发展历程

一、艰难曲折的过去新中国成立以后,国际私法在新的基础上,历经了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

(一)起步与建立阶段(1949一1965年)在这一历史时期,中国涉外民事关系较少,涉外民事案件更少。国际私法的国内立法步子比较慢,只有外国人民事法律地位的规范和程序方面的规范,没有法律适用方面的规范。国际私法作为一门理论学科虽已建立,但当时主要模仿前苏联的模式。这一阶段的发展联系中国的实践较少,存在着简单化,没有中国特色。究其原因:第一,中国的对内对外政策的便然。新中国建立前夕,‘提出了新中国将要实行的对内和对外政策:1.“另起炉灶”,即同旧中国的对内对外政策彻底决裂;2.“一边倒”,即倒向社会主义一边,当时主要是倒向前苏联一边;3.“扫打干净屋子再请客”,即注重国内事务,清除帝国主义的残余势力。第二,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企图扼杀新中国的结果。为了把新中国置于死地,政治上美国对新中国采取遏制和孤立政策。经济上对新中国实行全面的封锁和禁运。军事上对新中国实行军事包围和武装威胁。此外,当时新中国专门研究国际私法的人比较少,而国内问题众多,国际私法并不是急需解决的问题,研究不够充分。

(二)停滞与夭折阶段(1966一1976年)这一期间,国际私法无论在立法还是理论研究上都是空白,连刚刚建立起来的国际私法都全部夭折了。其原因:第一,法律虚无主义的影响。由于极左路线的干扰,国际私法作为适用外国法的一个法律部门受到了强烈的冲击。第二,中国的外交步入了低谷。60年代,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承受了美、苏两个超级帝国的双重压力,涉外民事关系相当少。第三,中国的对外贸易停滞不前,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当时的涉外民商事关系。

(三)恢复与深入阶段(1977一2000年)从1977年起,在二十余年的时间里,无论在立法上,还是理论研究上,中国国际私法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1979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陆续地颁布了一系列民商事法律,形成了一个以宪法为指导,法律(狭义)为主体,条例为辅,大量的司法解释为补充的四层次的法律体系。中国政府在国际私法领域的国际立法与协作方面也开展了许多工作,取得长足的发展。与此同时,在韩德培先生倡导下,国际私法学的研究逐步得到了重视并走向了繁荣。这段时间国际私法之所以发展得如此之迅速,是因为:第一,对外开放政策的确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了对外开放的政策,并且确定为一项长期不变的32基本国策。对外交往的迅速增加,必然产生大量的涉外民商事法律关系,也必然产生大量的涉外案件。这就客观上要求中国不仅要加速立法,而且理论研究要深人。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了要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雄伟目标。市场经济是一种法制经济,就必须完善和健全中国的国际私法。第

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中国真诚地希望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一切国家友好相处,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从70年代起,中国的外交开创了新的局面,中国同西方国家的关系得到普遍改善。中国在世界上朋友越来越多,同世界各国的交往也越来越频繁,涉外民事法律关系成倍的增长。随着中英、中葡关系的正常化,中国认为解决香港、澳门的时机已经到来,于是中国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新构想,根据这一构想,中国顺利地收回了香港和澳门,中国从此出现了区际法律冲突问题。

二、努力奋进的现在

(一)成就与问题经过二十几年发展,国际私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国际私法立法上,条文越来越多,几乎涵盖了国际私法的所有领域。在国际私法理论上,学者的研究不断深人。但是,我国国际私法仍然是法制建设中的一个相当薄弱的环节,和我国刑法、民法等相比,严重滞后;和美国、瑞士等国相比,严重落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立法指导思想方面。立法指导思想保守,思想解放不够,受计划经济体制和属地主义的影响明显,产生了法律制定宜粗不宜细的立法思想。

第二,立法模式方面。我国国际私法在立法模式上,仍然比较落后。目前仍然主要采用分散的立法形式,基本上是根据立法或司法部门感到什么是最需要或认为条件成熟按块块模式进行立法。

第三,立法内容方面。我国国际私法除《民法通则》的规定外,还散见于几个不同层次的法律法规之中,造成了立法上的许多不必要的重复,法规之间相矛盾的现象。

第四,立法技术方面。中国国际私法立法技术上,尚不成熟,许多规定只点到为止,或仅规定某一方面,缺乏应有完善性、可操作性。

第五,理论研究方面。中国目前很少有人形成自己完整的国际私法理论,国际私法的某些基本问题没有深人下去,国际私法学的研究方法还比较落后,没有运用新的科学技术和新方法,国际私法的研究人员和发达国家相比较仍是极少的,国际私法的资料仍然相当缺乏,没有做到资源共享。与国内的民商法、刑法等学科相比国家在国际私法学的理论研究的资金投人还是比较少的。

(二)挑战与机遇在二十一世纪,中国国际私法的发展面临着许多挑战,而这些挑战同时又给国际私法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机遇:第一,新科学技术革命对国际私法的挑战。Internet是全球计算机信息和通讯资源的综合体,由此形成的“网络空间”是指为人们提供各种信息活动的场所,是相对独立的非物理空间。其具有虚拟性、全球性、管理的非中心化、知识产权和电子商务三大领域。Internet的产生与发展对国际私法现有的连接点、法律选择方法、准据法、管辖权、国际民事诉讼送达、取证等制度形成了强有力的挑战。第二,全球化对国际私法的挑战。在国际私法领域里,有学者提出了国际私法趋同化问题。国际私法的趋同化对传统国际私法产生了四个主要方面的挑战:

1.国际私法的性质。

2.国际私法的功能。

3.国际私法的范围。

4.传统的国际私法的有关基本制度。

三、充满希望的未来中国国际私法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我们每一位国际私法学者所关心的问题,而其发展必须是建立在当今的法律、经济与政治基础之上的。

(一)基础与困难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极佳的内部环境为中国的国际私法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基础。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中国国际私法的发展存在两大障碍:国内立法上的不够重视和理论研究缺乏特色。

(二)完善与发展既然良好的国际国内环境,为中国国际私法的长足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那么,我们必须努力做到如下几点:

第一,法典化是中国国际私法完善的标志。

第二,普法教育是中国国际私法完善的基础。

第三,加强理论研究,培养中青学者是中国国际私法完善的保障。

第四,借鉴外国先进经验,积极参加国际私法的统一化运动是中国国际私法完善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