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法学教学方法分析

时间:2022-09-13 04:41:13

新时期法学教学方法分析

法学教学与其他社会科学学科的教学有共同之处,但也有自己鲜明的特点。笔者从事法学教学8年,其间主讲过《合同法学》、《国际经济法学》、《海商法学》、《消费者法学》、《国际贸易法学》、《经济法学》、《宪法学》、《法律基础》等多门法学类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思考总结,对法学教学有一些粗浅的看法,现总结归纳如下,希望与其他老师共同探讨。

一、案例教学法

20世纪初,哈佛大学创造了案例教学法。即围绕一定的培训目的把实际中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供学员思考分析和决断的案例(通常为书面形式),通过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方式,来提高学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依照法律工作中的立案办法,把教学内容编成案例形式来进行教学。案例教学法在法学课程的教学中举足轻重,是法学教学的传统方法。即使是法律基础这样的公共基础课,也必须通过案例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掌握重要知识点。而案例数量繁多,如何挑选、应用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案例用途不用,笔者将案例分为三种:第一,在讲授新知识点时所用的教学模型案例。为了帮助学生掌握新知识,应运用最具有典型意义的模型案例,并且案情尽量简洁,能说明要讲解的知识点即可。这样,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新知识点。有些老师主张全实例教学,即教学中所用案例全为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真实案例,此类案例生动具体,但往往案情并非三言两语可介绍清楚,并且涉及的法律条文与知识点有多个,笔者认为这样的实际案例在讲授新知识点时反而由于其复杂性,削弱了其典型性,不如采用简短的案例模型,只需直接说明该新授知识点即可。第二,作为作业或课堂讨论的案例。此类案例主要是培养学生运用基本知识,分析解决实际案例的能力,应选用具有一定综合性和灵活性的案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其法律逻辑思维能力。笔者认为此类案例宜挑选合适的现实案例,特别是用作课堂讨论的案例,如能选择社会热点实案,则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其将课堂理论知识用于解决分析实际案例。与此同时,现实案例的综合性,相对于教学模型案例的复杂性,更能锻炼学生抽丝剥茧,深入分析问题的法律逻辑性与思辨性。第三,试卷选用的案例。考试作为考察学生学习水平的通用方式,试卷命题必须具有科学性,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与不同学生之间的差距。法学类课程考试,案例分析是必考题型,因此考试用案例的选择很重要,其难易程度与涉及的知识点都必须认真考量,力求既能反映不同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也能突出重点与难点。笔者一般选用难度相对适中的案例,其覆盖的知识点一般在三个左右,同时避免采用有争议的案例,以保证答案的唯一性。随着教学手段与方式的更新,多媒体教学被越来越多的学校作为主流教学方式,案例教学也从传统的单一的书面文字案例,发展为视频案例。与传统的文字案例相比,视频案例更加真实生动,能更好地激发学生思考与讨论的兴趣。但是,与传统文字案例相比,视频案例的收集、挑选、应用,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虽然现在多个电视台都有法制类节目,视频案例数量繁多,但如何从中选择适合教学用的视频,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视频案例资料的选择往往存在以下几个困难:其一,视频时间过长。一般视频案例资料多来自于各个电视台的法制类专题节目,时长一般在20至30分钟左右,而作为课堂教学使用的案例资料,时长控制在10分钟之内播放效果较好,又以时长5分钟左右的案例更佳,否则过于拖沓,占用的课堂教学时间也过多,降低了课堂教学时间的利用效率。其二,案例类型相对单一,不能满足法学多门课程的教学需求。各个法制节目为了吸引观众注意,一般选择的案例大多是三类:一是充满悬念的刑事案件,主要是案件情景重现,特别是案件侦破过程;二是婚姻家庭类,主要是感情纠纷引发的案例,多为情景剧类型或是当事人现身倾诉,此类案例比较琐碎;三是其他类型案例,包括侵权纠纷、劳动权益纠纷等等。其三,案例的集中性较高。视频案例经常会表现出高度的集中性,比如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视频案例数量不少,但基本集中在消费欺诈问题上;再比如婚姻家庭类的案例,一般集中在离婚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权争夺上。基于以上几点,选择合适的视频案例资料对有些法学课程来说就比较困难,比如笔者所教授的《国际经济法》课程与《国际贸易法》课程,案例视频资料数量较少,要选择与教学内容契合的就更难。收集视频案例资料,也要注重技巧,一是选择知名的视频网站,比如土豆网、优酷网等;二是选择适当的搜索关键词,太宽泛缺乏针对性,要在海量的搜索结果中挑选合适的视频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三是对时长过长的视频案例进行选择性播放,能说明案件来龙去脉即可,其余琐碎或铺垫部分舍去。视频案例作为案例教学的新形式,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探讨,例如,对现有的视频案例进行剪辑与拼接;以动画模式演示某些文字案例;利用DV自行拍摄视频案例资料……科技的日新月益,也将为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无限的创造与想象空间。当然,这也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掌握对视频资料进行剪辑与拼接的技术手段,如何建造动画人物模型、配乐、台词等。因此,教师除了对所任教课程具有较好的理论知识水平之外,掌握教学所需的现代技术手段,也是提高教学水平必备的技能。同时,学校应为此提供培训与学习的机会,使普通教师能更好地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服务于教学。

二、模拟法庭与课堂辩论

模拟法庭也是法学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这种角色扮演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以不同的身份参与法庭审理,从法官到双方当事人,从诉讼人到证人,从书记员到法警。模拟法庭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使得学生提前体验不同的法律职业角色,熟悉庭审程序。但是,模拟法庭作为一种典型的法学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往往将其作为学生熟悉庭审程序,主要是了解民事审判程序与刑事审判程序的一种演练。这种对模拟法庭的片面理解与运用,使得学生一般参加模拟法庭两次之后,就兴趣索然,因为程序熟悉之后,这样的模拟对他们再没有吸引力。因此,模拟法庭不应只沦为程序演练,更应有实质内容,也就是模拟法庭不应只停留在程序演练上,应该在法庭调查、法庭辩论中真正体现双方的法律专业知识和对案件的判断,不仅是掌握程序,更是培养对具体案件的分析与把握能力。模拟法庭的法庭辩论阶段应该是最能培养学生法学逻辑思维能力和对法律的理解运用的环节,也应该是最出彩的环节。故此,模拟法庭开庭案例的选择很重要,必须是原告与被告均有充分的施展空间,而不是毫无悬念的一边倒。课堂辩论也是法学教学中常用的方式,辩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反应速度与思辨才能,为以后的法律职业生涯培养基本的表达能力与应变能力。课堂辩论与专门组织的辩论赛不同,课堂辩论短小精悍,讲究一语中的,用简练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反驳对方观点,对于快速思维方式与应变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课堂辩论的效果如何,取决于辩论主题的选择和辩论的组织。在辩论主题的选择上,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量,一是与课程教学内容的关联性,二是主题的思辨性,三是主题的时事性与新颖性。只有把握好这三个标准,才能有的放矢,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陈旧的主题会让人兴趣索然,并且有太多前人观点可供借鉴,反而限制了思维的发散性,也不利于调动学生自主思考的积极性。在辩论的组织上,可采用团队式的辩论方式,即学生自由组合成4到5人的辩论小组,选出组长,共同准备辩论资料;课堂辩论举行时,多组交叉辩论,每组多名学生发言;公布评分标准,每个学生都作为评委,给其他小组的辩论表现打分,再由组长汇总得分,并计算平均分,最后由教师汇总每组的得分,计算平均分,作为课堂辩论得分,计入该组学生的平时成绩。通过这种全体参与的方式,使所有的学生都能积极思考,参与到辩论的全过程,而全体参与评分的方式,也是为了体现公平、公正的法律理念,避免单独由教师评分带来的主观性与随意性。

三、社会调查的方法

在给05级学生上《宪法学》课程的过程中,笔者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组织他们以宿舍为单位开展公民宪法意识的社会调查活动。指导学生自行设计调查问卷,有针对性地发放问卷,并对问卷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在此基础上,撰写调查报告。这次活动,共发放问卷800多份,提交数据统计分析材料以及调查报告100多份,学生参与积极性较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这次活动,培养了他们团队合作的精神以及调查分析的能力,使他们真实了解了我国当前公民的宪法意识状况,加深了对宪法的认识和理解。这一方法在法学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值得进一步探讨。社会调查作为一种实践性教学活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全面参与。从调查问卷的设计,到调查对象的选择,对问卷的回收和数据统计分析,最终调查报告的撰写,这一过程显然不是一个学生单独能完成的,必须是一个团队通力合作,分工协调,群策群力才能实现。因此,这一教学方法的意义不仅在于对课堂知识的深入理解与实践,更在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与能力,学会如何分工合作,协同完成一项综合任务。

四、其他教学方法

(一)联系教学法所谓联系,指将本课程的知识融入到整个专业知识体系中,注重知识的横向与纵向联系,同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例如,讲合同的订立时,就以学生每天都接触的餐饮服务合同与买卖合同为例,联系学生日常生活中能亲身感受的事物,便于理解与掌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法律是对生活的提炼,法律来自生活,是为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结合生活实际是最生动的教学方法。当然,不同的法学课程有不同的特点,有些课程比较贴近生活,比如合同法学、消费者法学等,因此联系身边实例是最直接有效的教学方法。但是,有些课程与实际生活距离较远,比如海商法学、国际经济法学,这样的课程本身就比较抽象难懂,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又没有什么直接联系,因而很难使学生有感性直观的认识,不容易激发学习兴趣。对于此类课程,笔者平时十分留意时事新闻,有相关报道第一时间下载,用于课堂教学,使学生从切实发生的事件中对原本有距离感的课程形成具体的认识。例如,中远航运股份有限公司所属“乐从”轮在阿拉伯海被海盗袭击事件发生后,笔者在第一时间下载了相关报道和后继报道,并在海商法课堂上播放,虽然视频总计才3分56秒,但使学生对严重威胁海上航运安全的海盗问题有了直观具体的认识。(二)比较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将相关知识相互比较,以使学生加深理解。比如,笔者在讲国际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时,将其与国际公法及国际私法的调整对象相比较,通过比较使学生对这个知识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又如,讲授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时候,随时将其与国内货物买卖合同相比较,列出异同之处,便于学生掌握,温故而知新。随着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法学教育的发展,法学教学方法也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如何在法学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具有思辨性与严密逻辑性的法律思维方式,需要每个法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思考,探索创新。如何更好的发挥经典教学方法,例如案例教学、模拟法庭等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中的作用,如何创造新的教学方式方法,使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发挥最大效用,如何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充分实现教学互动,如何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后,系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适应当今社会激烈的竞争,都是我们在教学中需要深入思考的。教师年复一年的教学,不是简单的重复劳动,是不断总结经验,开拓创新的过程。墨守陈规、固步自封,只能使教学沦为一个乏味枯燥的重复过程;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也将为教学方式方法的变革与创新,创造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