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用公共空间法律问题分析

时间:2022-12-06 09:51:10

占用公共空间法律问题分析

摘要:互联网和移动支付的飞速发展和普及为共享单车的发展和运营提供了条件。而共享单车也因其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难题,受到了社会民众的喜爱和追捧,同时共享单车也有利于缓解交通拥堵、大气污染等社会难题。但在共享单车的运营和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共享单车的乱停乱放问题,占用了公共空间。对此,本文分析此问题的产生原因,并从多方面、多角度探讨解决该问题的措施,以促进共享单车健康发展。

关键词:共享单车;占用;公共空间;法律问题

当我们走在一条宽阔的马路上,经常会发现在某一单位、学校、商场门口聚集着数十辆共享单车。它们杂乱地停放在马路边上,有的甚至还占用了非机动车道,严重占用了城市的公共空间。本来共享单车应该是方便人们出行,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但是,随意乱停乱放共享单车占用了城市的公共空间,反而给市民的正常出行增添了阻碍。

一、共享单车占用公共空间的法律问题

首先,我们应先明确共享单车的性质,然后再来讨论其占用公共空间这个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2017年,由交通部及等部门联合的《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共享单车的定位。它是带有公共服务性质的互联网租赁自行车。那么有人认为,共享单车因其租赁的商务性质将其等同于商业服务,而将其占用公共空间等同于小商贩占道经营。这一类比显然是不合适的。因为共享单车是带有公共服务性质的,虽然具有市场属性,但同时它也具备社会性和公益性。它也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城市智能交通体系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因此,目前政府对于共享单车占用公共空间的问题还是持引导的态度,希望能够合理规范共享单车。共享单车作为非机动车,也应遵守我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其中,该法规第五十九条规定说道,“非机动车应当在规定地点停放。未设停放地点的,非机动车停放不得妨碍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共享单车的停放并没有硬性规定,但只要其不影响其他车辆、非机动车和行人的出行就好。但是,这也并不意味着政府和企业就可以对共享单车的停放问题放置不理。政府和企业应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积极引导公众合理有序停车。比如,有些城市已经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北京等地政府和企业联合协商,希望划定出一个合理的共享单车停车区。随着共享单车不断发展普及,其乱停乱放现象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对此,交通运输部也出台相应要求,建议各城市因地制宜,根据各自城市特点、当地出行需求以及共享单车的发展定位,研究适合城市发展的车辆投放机制。除了明确政府职责外,共享单车企业及民众也应承担起各自相应的责任,共同解决共享单车乱停乱放、占用公共空间的问题。

二、占用公共空间的原因

(一)相关法律不完善,缺少监管。共享单车作为一种“互联网+”思潮下新兴的新事物,相关的法律法规还没有跟上它快速发展的步伐。而用传统的法律法规去管理、治理共享单车显然也是不合适的,因此,政府还要推进共享单车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对共享单车行业进行更为高效合理的监管,更好地推进共享单车的规范、合法运营。推行共享单车监管的相关法律法规,包括企业间不正当竞争、消费者人身和资金安全等。比如,用户使用共享单车前都要缴纳一定金额的押金。虽然《物权法》承认了押金的合法性,但是共享单车的押金和传统意义上的押金还不同。它不是传统的租物与押金一一对应的关系,而是租物与用户一一对应的关系。所以,在用户使用完一辆共享单车并归还后,押金并不会退还给用户,而只有当用户申请,押金才会退回。这种情况下,共享单车的押金制度如果管理不当,就会对用户的押金造成不当侵占,甚至还有非法集资之嫌。推行相关法律的完善,不仅规范了共享单车企业的运营,还能有效保护消费者的权益。由于没有管理共享单车的“前车之鉴”,政府和企业在运营、管理共享单车时还处于摸索阶段。各企业对共享单车的投放计划、管理引导、及后期监管还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计划。这也就造成了共享单车投放的区域和数量不平衡、管理和维护不及时、使用共享单车不规范等问题,为企业和政府管理、治理共享单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对于机动车来说,交管部门有明确的监管权责,比如,如果机动车没有停在规定的停车位就会被“贴条”处罚。而不同于机动车,共享单车凭借其占地面积小、停靠方便、无监管或惩罚措施等优势,经常在到达目的地后,被消费者随意停放在附近路边,因此也就造成了共享单车占用便道等公共空间的现象。而这种乱停乱放共享单车的行为很难被记录下来,就算被摄像头拍到也很难确定乱停车的行为人,因此很难确定对其的处罚措施。(二)政府服务不到位,停放区域不明确。另外,我们发现道路两侧和人行道上并没有设置明确的共享单车停车区域。除此之外,便道两侧没有设置规范的自行车停靠栏也是共享单车杂乱停放的另一个原因。其主要原因还是政府的服务和管理不到位,没有对社会公共事务实现有效的治理。共享单车作为一种公共物品,政府有责任对其进行管理,如建设共享单车相关基础设施,包括停车架等。根据中南大学和天津大学联合组织开展的对共享单车的调研活动,针对共享单车乱停乱放的原因,有54.2%的被调查者表示他们并不知道哪里应该是共享单车正确的停放区域,也不清楚哪里不能停放共享单车。有些情况是,共享单车消费者并不知道哪里是规定的共享单车停放处。因此,他们只能“随大流”,看大家都把共享单车停在哪里,然后自己也把车停在旁边。这种从众心理也是造成共享单车停放扎堆、乱停乱放的原因之一。由于没有统一的自行车停放架,再加上每个人停放自行车的方向都不一样,所以,共享单车的停放总是有些杂乱。因此,总能在商场、学校、地铁站门口看见杂乱的共享单车也就见怪不怪了。(三)法律约束缺位,民众公共文明意识欠缺。市民作为共享单车的使用者,其缺少公共文明意识是乱停乱放共享单车的直接原因。因为交管部门没有对非自动车实行强有力的监管,所以不少市民就放纵自己的行为,没有约束自己的用车行为,经常会出现不规范用车的现象。另外,民众公共文明意识欠缺的更深层次问题是政府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罚不到位。法律约束缺位,使得民众的违法成本过低,导致了部分民众道德意识缺乏。最近,也经常有共享单车“私有化”、乱停乱放的消息和新闻出现,为政府部门治理共享单车提出了挑战。曾有新闻报道,北京有一女子因将共享单车私加车锁、占为己有,而被公安部门所处罚。还有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将共享单车的二维码上贴上其他二维码,骗取市民钱财。有人说,共享单车是面照妖镜,照出了人性的恶。这些现象层出不穷,让我们不禁思考是我们的道德教育没有跟上社会的科技进步吗?也提醒我们要建立健全共享单车管理、治理的相关法律制度,并加强对市民的公共文明意识教育。

三、解决措施

要想解决共享单车乱停乱放、占用公共空间的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公众三方共同发力,共同参与治理。(一)政府运用创新治理思路,解决管理“缺位”问题。正如2017年6月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所强调的,政府对待各行各业中的发展新模式要用创新的方法去管理,要学会顺应时代潮流,用网络思维去管理、解决共享单车管理中的“缺位”问题。首先,政府可以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搭建整个城市的数据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政府可以根据各个区域的人口和常用出行方式,大致计算出该区域共享单车的需求区间,甚至可以细化到该区域的不同地段不同时段来调动相应的共享单车,以满足民众的出行需求,提高共享单车的使用效率。另外,针对目前已经存在的共享单车占用公共空间问题,政府可以根据不同路段的车流量和人流量,合理划分出自行车或共享单车专门的停车区域,并设置明确的标识,以合理划分城市的公共空间。甚至政府还可以招募志愿者,引导民众将共享单车停靠在指定的停放点,同时还能强化民众的社会责任意识,还能宣传文明用车的理念。针对共享单车管理中的“缺位”问题,政府还要按照法律规定履行相应职责,如积极推动共享单车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健全,约束共享单车企业的行为;对公共空间进行合理统一规划,并对共享单车乱停车问题加大引导和监督力度;必要时还可以对共享单车相关基础设施建设进行资助性投入。政府需要以法律为框架,以市场为基础,实现对共享单车管理理念、方式、工作作风的转变,不断推进政府完善制度、依法行政,权责明确、转变职能,加强监督。(二)企业加强与政府的合作沟通,提高对单车的管理和维护能力。虽然上文中提到政府应利用大数据平台合理管理共享单车,但是共享单车企业也应积极与政府合作,分享大数据平台的资源和数据,通过GPS定位、大数据等技术确定共享单车停放位置,均衡投放共享单车,以进一步提高共享单车的利用率。企业还可以配合政府,通过官方媒体加大对文明用车以及规范停车等的宣传,以帮助用户树立要文明用车、规范停车的意识,明确正确的共享单车停放位置。另外,企业也可以建立合理的奖惩激励措施。比如说,给将共享单车停放在正确位置的用户发放红包鼓励或减免优惠;而将用户随意乱停车的不文明行为纳入个人诚信体系等。同时,企业还可以鼓励民众对一些违规停车或不文明用车行为进行反馈,以鼓励民众自我监督、自我治理,也能提高企业管理和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三)政府和企业合作,推动相关法律法规出台实施。根据上文明确的共享单车的性质,它不同于普通的公共物品或私人物品,所以也就不能简单地将传统管理这二者的法律模式或理念运用到共享单车的管理上。这也正是我们一直所说的,对待新事物要用新思路去管理、去治理。前些日子,我国政府已经对网约车进行了立法约束、规范。同样地,对于共享单车的立法管理可以借鉴网约车立法的思路。根据共享单车的发展状况,我们可以推广分权主导型立法,对于不同发展状况、不同区域特点的区域因地制宜地进行立法规范。另外,对于上文提到的政府与企业进行资源、数据等的合作也需要出台相关文件,指导和规范这种“公私合作”。法律制度的完善不能一蹴而就,尤其对于共享单车这种新时代下的新事物,我们更需要耐心和决心,根据现实情况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完善、规范法律法规,从而让相关法律法规更好地指导、规范共享单车行业的发展。(四)公众加强自我约束,辅助政府和企业进行治理。除了政府划分明确的共享单车停放区域、企业提高共享单车的流动率,公众即共享单车用户也应该要加强自我约束,提高自己的社会公德,不仅要守法律还要守社会公德和规则。共享单车对于民众来说,就像一块社会公德和契约精神的试金石。每一位社会的公民都不应该因为没有人监督着我们,就放纵自己的行为,随意地将公共物品侵占为私人所有或是乱停乱放。公众要加强自我约束,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法律法规,并从自己做起,文明用车、规范停车,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号召自己身边和周围的每一个人。这样做,不仅能提高每一位公民的社会公共意识,完善我国社会的信用体系,还能推动步入和谐社会、法制社会。共享单车作为我国共享经济的一新增长点,需要有对应的新的治理思路和方案。显然,传统的政府中心式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对于共享单车的治理,还需要从政府、企业和公众三方面共同进行治理,以提高共享单车的利用效率,解决其占用公共空间的问题。

四、结论

共享单车是“互联网+”与传统交通结合的新产物,在推行实践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还是占用公共空间的问题。对其的治理也应采取新思路,推行相关法律法规出台,从根本上为共享单车的治理提供指导和依据;从政府、企业和公众三个角度发力,共同解决共享单车乱停乱放、占用公共空间的问题,进而推动共享单车企业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贺靖舒.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政府对共享单车治理的研究.市场论坛.2017(8).

[2]翟永冠、王晖.共享单车如何合理使用城市公共空间.企业家日报.2017-11-21(3).

[3]林珊珊.城市空间能被无偿“共享”吗.学习时报.2017-09-04(3).

[4]杜敏.共治视域下共享单车的治理困境和治理路径.城市.2017(12).

[5]黄世钊.共享单车随意停放导致无序占用公共空间,用户行为缺乏监控//朱惠英代表建议——加强立法监管规范车辆停放.广西法治日报.2018-03-16(B02).

[6]陈书全、王开元.共享单车地方立法研究——以立法模式选择为视角.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

[7]宋姝凝.共享单车的法律监管问题研究.河南社会科学.2017(7).

作者:张洵玮 单位:湖南省湘潭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