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法律文化特性比较探析论文

时间:2022-02-14 09:06:00

两岸法律文化特性比较探析论文

摘要:由于海峡两岸文化的同根性以及法治思想的同一性,决定了两岸法律文化在传承和建构中面临着共同的任务和目标。但由于我国台湾地区不同的历史际遇及社会发展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又呈现出明显的异质化表现。时至今日,两岸法律文化的融合已经成为一个势不可挡的趋势,因此两岸应当多进行法律文化方面的接触交流,相互分享,撷取所长,共同进步,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关键词:法律文化法治异质性

一、两岸法律文化的同根性

(一)法律文化的内涵

自从1969年劳伦斯·弗里德曼正式使用“法律文化”这个概念以来,法律文化便开始在社会流传开来。一般认为,法律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国家在长期的共同生活过程中所认同的、相对稳定的、与法和法律现象有关的制度、意识和传统学说的总体。所以法律文化是建立在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础上,包括国家政权所创制的法律规范、法律制度,以及人们关于法律现象的态度、价值、信念、心理、感情、习惯及理论学说的复合有机体。

(二)两岸传统文化的同源性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中华民族在上下五千年的繁衍生息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瑰丽灿烂的中华文化,它的历史源远流长,拥有博大精深和海纳百川的深刻内涵。这种优良的传统道德文化品质不仅造就了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史,而且对海峡两岸文化的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台湾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历史上看,台湾是一个移民社会,主要是由福建、广东移民开发的,随着移民不断移居台湾,中华文化也在台湾得以传播。对台湾文化的追根溯源,使我们清晰地看到台湾文化的源头在闽粤,在河洛,在辽阔的华夏大地。我们不仅看到两岸人民在语言文字、饮食起居、民间工艺等风格上十分一致,还发现两岸拥有着共同的风俗习惯、民间信仰,诸如敬天思想、祖先祭祀、宗教崇拜、婚丧礼俗、节日习俗。由此可见,台湾文化是建立在中原文化传播基础之上的一种地域文化,它的形成和发展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两岸文化同属中华文化,具有共同的文化根基。

(三)两岸法治思想的同一性

1.儒家法治思想对两岸法律文化的影响

儒家法治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传统的法治思想皆以儒家法治思想为主流。儒家法治思想是中华传统法系之萌芽,可远溯夏、商、周时期,而在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期,虽有诸多思想流派,但尤以儒家思想最具有影响力。直至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学,将各种思想统一起来,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奠定了基础。

儒家法治思想的内涵主要包括:以礼治国、注重教化、恤刑慎杀、德刑并用、以及情理法兼顾等等。从我国台湾现行民、刑法规可以看出,儒家法律文化之精髓已蕴涵其中:台湾“民法”第1084条第一项明确规定“子女应孝敬父母”;第1085条规定:“父母得于必要范围内惩戒其子女”;第1084条第二项规定:“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有保护及教养之权利义务”;第1114条之规定,父母、兄弟、姐妹或夫妻等近亲之间,均有互负扶养之义务,“刑法”第294及295条亦特别明定:子女对于直系血亲尊亲属遗弃者,最重可判处七年六个月的有期徒刑等等规定,皆可以看出儒家思想对于台湾法律文化影响之深远。

2.沈家本法治思想对两岸法律发展的影响

沈家本作为近代中国著名法学家、法制改革家和法律思想家,是清末法律改革的重要人物,他所进行的变法修律,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来中国旧法固守的“诸法合体、民刑不分”的传统模式,代之以资产阶级“诸法分流、民刑分立”的法律体系,这对于中国法律近代化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沈家本的法律思想主要包括“会通古今,融合中外”的法律移植和改革思想,提倡经验与法理并重,引进民主主义思想等等,这些对整个中国的法律进程产生着重大的影响。

沈家本的法律思想,对台湾的法律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是从立法方面来看,首先,沈家本主持的清末修律借鉴和采纳了大陆法系的法律规则与原则,制定了许多独立的单行法规和法典,建立起以“六法”为核心的法律的体系,为民国政府“六法全书”法律体系奠定了基础。二是在司法制度建设方面,他建立起的一套裁判体制和规则,为国民政府法院体制发展完善奠定了基础。三是在法治人权理念方面,引进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为民国法制体系的构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总之,沈家本的法律思想开辟了中国法制近代化的新时代,客观上对我国两岸的法律思想体系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二、台湾法律文化的异质性

(一)外来法律文化对台湾的冲击

台湾法律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它独具特色的一面。和大陆相比较,台湾的法律文化在历史上受到较多外来文化的冲击,由于数百年来不同政权的更迭,导致台湾受到多元化法律文化的影响,其中除了中华传统法律文化以外,还有原住民各部落所具固有的法律文化,以及由于殖民台湾所带来的不同的法律文化。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西方民主政治价值体系在台湾逐渐成为主流,加上台湾继承了民国以来的法统,“西法东渐”的先进文明成果基本都在台湾得到了保存和延续,这些都为法律文化在台湾的萌芽和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社会基础。

(二)经济发展对台湾法律文化的影响

经济上的繁荣带动了教育的发展,教育的发展又提高了民众的政治参与能力,这同时也就带动了台湾政治社会化的进程。台湾经济迅猛发展,很快由一个农业社会转变为工业社会,到20世纪80年代时被称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台湾的经济自由化之路开展后不久,法治改革与政治民主的进程也随之开展。经济发展与民主法治有着密切联系,经济发展培育出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阶级,通过其有意识的政治参与,改变现行的政治机构或体制,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台湾的经济自由化带动了立法完善、司法改革、人权保障以及民主政治的建构。这些都为台湾法律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三)法律职业传统对台湾法律文化的完善

台湾重视、崇尚法律职业,从“总统”到“议员”几乎都是法律专业出身。近年来,台湾的法学教育改革、法律人养成制度改革的呼声不断。台湾的“考试院”、“司法院”、“教育部”、“法务部”等具有政策决定权的代表,与律师、法官、教育家通力合作探讨,借鉴美、日等西方国家先进成果,使改革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另外,由于台湾参与国际经济贸易活动比较早,台湾在法律实践方面有更精细和深入的理解,这也为台湾法律文化朝着普遍化及专业化方向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四)法律制度对台湾法律文化的保障

台湾的法律制度体现了现代法治的精神。首先,台湾建立了以代议政治为特征,以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为原则,以选举制、议会制、政党制为基础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确立法律至上、权力服从于法律的原则,基本实现了从人治向法治的转变;提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口号,保障人民的基本人权;把司法从行政中分离出来,建立公开审判制度、陪审制度和律师制度,保证司法独立。其次,台湾地区的法制建设仿照大陆法系,分门别类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第一,制定了民法典及配套的法规和商事部门法,建立了民商法体系,民商法理论研究成绩斐然;第二,完善法律的结构体例,制定了一系列含有自身单独调整对象的法律、法令,迈向了法制现代化的重要一步。因此,由于台湾法律制度的健全与完善,对于台湾法律文化的现代化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两岸法律文化的融合

(一)两岸法律文化融合的途径和方式

当前两岸在经贸、文化等方面已经形成较为稳定的、经常性的沟通平台,而法律文化方面的交流合作却刚刚开始,这方面的交流对于促进两岸关系在各个领域的持续加强,推动海峡两岸的和平至关重要。

两岸法律文化融合的途径和方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开展:首先,由法学界的交流作为平台,加快法学交流的步伐,深入探讨并积极付诸行动的重要问题。其次,应当加强司法协作,特别是涉及民生与经贸等司法实务问题上的交流合作,进行更深入的交流和协作,从而为两岸的民众往来和经贸发展提供更加有效的法律保障和法律服务。最后,应当多开展一些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法律文化互动交流活动,这样必将有力地推动两岸的法律交流和司法协作,开创两岸法律交流合作的新境界,擘画两岸法律交流合作的新前景,从而有力推动两岸关系朝着均衡、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

(二)两岸法律文化融合的意义与目标

海峡两岸法律文化的交流是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两岸法律文化的交流与合作,这对于增进相互了解,加深彼此友谊,促进两岸和谐,推动和平发展,维护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推动两岸关系朝着均衡、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随着两岸人员往来和经贸交流的发展,涉及两岸的各种纠纷会日益增多。内地法院如何更好地发挥审判职能作用,更好地维护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达到合作双赢的目的,是摆在各级法院和法官面前的重大课题。五十余年来,两岸法律文化各有所长,互有所需,双方差异性和互补性既是交流的基础,也是促进交流的动力。大陆丰富的传统与地方资源,为台湾所需;而台湾融汇近代西方思潮,所蕴涵的公平、效率、民主等可贵经验,也正是最大的特色。这些具体成果,经由双方接触交流,相互分享,撷取所长,将可丰富中华法律文化的内涵与精神,逐步达成文化整合的目的。

总之,中华法律文化是一个开放、多元、相容、和而不同的文化多样性的体系,不同的地域、历史传统和文化价值观形成不同的法律文化思想,要在相互理解和对话中,为中华文化的未来提供一种共同的“法律文化环境”的相互融合,在相互交流与发展中建构有中国特色的法律文化之路。因此,在全球化的浪潮下,两岸法律文化的发展,不仅要不断地从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法治文化积淀中汲取养分,还在于加强交流与合作,把中华法律文化置身于世界文化这个大范围中去,开发并培养出具有时代性及最具中国风貌的法律文化新内涵。

参考文献:

[1]L.Friedman,“LegalCultureandSocialDevelopment”,LawandSocietyReview,6(1969).

[2]张文显.法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林端.台湾的法律与社会.清华法治论衡.2005(10).

[4]王晓杰.两岸法源话融合.中国经济导报.2008.

[5]李砚琴.从台湾文化源头看两岸统一的文化基础.信阳师范学院报.2006.26(5).

[6]徐博东.论台湾文化的特点和汉文化在岛内传播发展的历史分期.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

[7]高秉涵.儒家法治思想在台湾.菏泽学院学报.2008.30(6).

[8]庄礼伟.百年来台湾文化的源流、属性与变迁.东南亚研究.2005(3).

[9]张文山,吴东.中国法律现代化的起点──沈家本法律思想之于两岸法律发展的影响.海峡法学.2010.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