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媒体提升主流思想探析

时间:2022-02-26 10:56:38

广播电视媒体提升主流思想探析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广播电视媒体提升主流思想舆论引导力面临机遇和挑战。文章提出要坚持问题导向,在严格落实各级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建设高素质广播电视播出机构骨干队伍、深化广播电视媒体管理体制改革、深化节目制作和播出体制改革四个方面发力,不断巩固和壮大主流思想舆论阵地。

【关键词】广播电视媒体;主流思想舆论;引导力;路径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的舆论环境、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全面客观地分析广播电视媒体提升主流思想舆论引导力取得的显著成绩和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探索化解问题的有效路径,对巩固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舆论基础,加快实现“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1]战略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一、强化职责使命担当,广播电视媒体提升主流思想舆论引导力成效显著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全国各级广播电视媒体自觉履行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职责和使命,不断强化宏观政策和制度供给,创作和播出了一大批体现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优秀广播电视节目产品,主流思想舆论阵地不断巩固壮大。第一,创新开展全国广播电视新闻作品季度推优活动,不断加强和改进主题主线宣传。为深入贯彻党的宣传方针政策,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从2018年开始组织开展全国广播电视新闻作品季度推优活动,全年累计推出《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听,论改革开放》等37个全国优秀广播电视新闻作品,对引导各广播电视播出机构提高新闻节目的质量和水平、提升新闻舆论引导力发挥了积极作用。第二,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不断提升电视剧制作和播出的社会效益。2017年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五部委联合下发《关于支持电视剧繁荣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对推出更多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优秀电视剧等任务进行部署。同年,设立电视剧精品发展扶持专项资金,突出政治导向、价值导向标准,累计确定了《西京故事》《大运河》等67个优秀电视剧剧本扶持引导项目,分别在中央电视台和有关地方卫视重点时段播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第三,不断加大优秀节目的评选和扶持力度,有效提升广播电视节目的原创力和传播力。近些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不断发力。首先,持续开展“年度广播电视创新创优节目评选”,三年来累计评选推出《社会主义“有点潮”》《中国诗词大会》等广播电视创新创优节目,对引导和鼓励各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创作生产更多优秀自主创新节目发挥了示范作用。其次,启动实施少儿节目精品发展专项资金扶持项目,持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动画短片扶持创作活动”,有效提高了少儿广播电视节目精品制作和播出质量。再次,持续开展“百人百部中国梦短纪录片扶持计划”,2015年以来累计评选出《“女蛟龙”炼成记》《山路弯弯》等101部扶持作品。第四,落实“广告宣传也要讲导向”的要求,加强对广播电视广告节目制作和播出的管理。一方面,强化优秀广播电视广告节目生产制作的正向激励。2014年以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持续推进“广播电视公益广告专项资金扶持项目”,建设“全国优秀广播电视公益广告作品库”,累计确定扶持项目602项,有效发挥了广播电视公益广告传播先进文化、引领社会风尚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坚决整治广播电视广告乱象。为落实关于“广告宣传也要讲导向”的要求,2018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开展广播电视广告专项整治工作,查处通报了一批典型案例,有力地维护了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秩序。第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强化广播电视文艺节目的制作和播出管理。2018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文艺节目管理的通知》,要求各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和节目生产机构严格管理制作和播出的文艺节目,对“强化价值引领”“坚决遏制追星炒星、泛娱乐化等不良倾向”“鼓励以优质内容取胜”“加大电视剧网络剧(含网络电影)治理力度”等七项任务进行重点部署,取得积极进展。

二、坚持辩证思维,认清广播电视媒体提升主流思想舆论引导力面临的突出问题

虽然总体上各级广播电视媒体认真履职尽责,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主流思想舆论引导力不断提升,但也存在一些广播电视播出机构政治站位不高,创作和播出的节目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动性不强、效果不显著等突出问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一是个别电视台的文艺节目仍然存在追星炒星、泛娱乐化、高价片酬、唯收视率评价标准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推高了制作成本,而且误导青少年观众滋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一夜成名等错误价值观念。二是电视剧创作和播出仍存在数量多、精品少的问题。玄幻剧、偶像言情剧、“抗日神剧”频出,真正能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生活实际,兼具艺术性、思想性和观赏性的作品依旧是稀缺资源[2]。三是一些广播电视播出机构问题广告整治还不到位。一些电台电视台对于“存在导向问题的广告”“存在内容低俗、格调和品位低下问题的广告”“存在诱使未成年人产生不良行为或形成不良价值观,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等问题的广告”整治效果还不明显。四是广播电视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层次和水平还有待提升。虽然各级广播电视媒体积极探索实践媒体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但总体上还处于“简单相加”阶段,尤其基层媒体主流思想舆论引导力、传播力、影响力尚未充分彰显。

三、立足新时代历史方位,探索广播电视媒体提升主流思想舆论引导力的有效路径

各级党委及其宣传部门、广播电视行政主管部门、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树立大宣传工作理念,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深化新闻舆论工作体制改革,积极探索提升主流思想舆论引导力的有效路径,更好地发挥广播电视媒体传播党的声音、引领先进文化、教育服务人民、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1.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严格落实各级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各级党委要自觉承担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主动谋划本地区本部门新闻舆论工作,动员各战线各部门力量精诚合作、攻坚克难,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要确保本地本部门新闻舆论工作始终在党的领导下,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3]。要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媒体阵地作用,帮助干部群众划清是非界限、廓清模糊认识。要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对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出现重大播出事故和不良社会影响的,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要负主要责任,问题严重的要调离工作岗位并依法依规追究责任。2.强化政治家办台意识,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广播电视播出机构骨干队伍。提升广播电视媒体主流思想舆论引导力的关键在于干部。一方面,要着重加强电台电视台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建设。选拔配备广播电视播出机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突出政治标准,综合考量行业特点和意识形态工作的特殊属性,确保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马克思主义的人手里。要健全完善广播电视播出机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精准考评体系,以任期目标为依据,把政治方向考核放在首位。要强化考评结果运用,对于偏离办台方向、创作或者组织推出的作品产品存在政治性错误或者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要严肃问责。另一方面,要着力提高广播电视工作者队伍的整体水平。要着眼于电台电视台作为意识形态工作重要阵地的政治属性和定位,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提升广播电视工作人员做好新闻舆论工作所需的政治理论素质。要强化业务培训和实践锻炼,定期组织采编人员深入工厂、矿山、农村、街道开展调查研究,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节目作品。3.深化广播电视媒体管理体制改革,强化提升主流思想舆论引导力的政策保障。要着眼于制约广播电视媒体提升主流思想舆论引导力的体制机制弊端,深化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财政体制改革和节目监督体制改革,充分释放政策红利,激发广播电视媒体的活力和创造力。第一,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增强广播电视工作者的事业心、归属感和忠诚度。2017年中央宣传部等四部门《关于深化中央主要新闻单位采编播管岗位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试行意见》出台以来,在中央媒体层面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意见要求整体谋划、系统推进,在总结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加快推进统筹配置编制资源、实行人员编制总量管理、规范用工制度等重点任务。各省、市、县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要不等不靠、主动作为,着重破解用人“双轨制”等体制束缚,切实解决采编播管人员同岗不同责、同工不同酬等突出的现实问题,促进采编播管人员成长成才,为提升主流思想舆论引导力提供人才支撑。第二,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严格控制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过度追求经济效益的现象。在现行财政政策框架下,财政拨付经费除干部职工人员工资及“三公经费”外所剩无几,很难保证广播电视播出机构投入更多的财力用于制作和播出精品节目,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其选择以广告收入作为经济补充甚至对广告收入产生严重依赖。基于此,要在现有基本经费保障的基础上,改革和创新财政投入体制,切实加大财政支持保障力度,为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安心制作和播出优秀作品创造条件,在体制上降低经济交换原则对意识形态工作的消解作用。第三,深化节目监管体制改革,健全完善广播电视媒体履行责任使命的监督体系。各级党委宣传部门以及广播电视行政管理部门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分层管理”原则切实履行监管职责,在省、市、县三级主管部门加快建立专门收听收看机构,抓紧出台加强地方电视台非上星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逐步建立国家和地方电视台节目播出的统一标准。各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要勇于承担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严格落实节目“三审”制度,严把节目制作和播出质量关,切实强化广播电视媒体自身监督的功能。各级广播电视行业组织可以探索建立“听众观众委员会”,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对广播电视节目的意见建议,形成有效的社会监督机制。4.深化节目制作和播出体制改革,推动广播电视节目质量全面提升。作为提升主流思想舆论引导力的主体力量,各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要主动履行职责使命,全面深化节目制作和播出体制改革,在严格落实节目调控政策、健全节目综合评价体系、加快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等方面扎实推进,全面提升制作和播出节目质量。第一,严格落实节目调控政策,确保制作和播出节目的正确导向。要进一步强化电台电视台综合频道“新闻立台”的定位,把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作为新闻节目的首要标准,从整体上做好新闻策划,提高新闻的及时性和节目内容的权威性,采取有效举措保证新闻节目的播出量。要进一步提高制作和播出节目的整体质量,各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要坚持内容为王,树立精品意识,在着力办好新闻类节目的同时,改善节目类型结构,扩大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少儿、纪录片等类型节目的比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特别是对于播出的电视剧节目,要严把政治方向和意识形态关,突出电视剧娱乐观赏性以外的思想性和引导性,严格控制境外引进剧和IP影视剧的播出数量,增加紧扣时代主题、传播先进文化、凝聚正能量的优秀国产电视剧播放数量。要进一步纠正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媚俗倾向,通过控制播出总量、内容、时段、时长等调控措施持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第二,健全节目综合评价体系,坚决摈弃“唯收视率”评价标准。要树立正确的节目评价原则。始终坚持广播电视媒体的意识形态属性,以节目质量和品质为核心评价标准,紧紧围绕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创新性相统一的原则,科学设置评价对象、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逐步降低收视率指标在节目评价中的比例和权重。各级广播电视行政部门要在党委宣传部门的指导下,建立健全节目创新创优综合评价机制,协调推动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开展综合评价工作。各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要增强主体责任意识,把节目综合评价体系建设作为一项重大基础性工作来抓,注重将节目综合评价成果与业绩审核、职称评审、评先评优等管理措施协调统筹推进,激发广播电视工作者的工作和创作热情,提升其制作、创作高质量广播电视节目的能力和水平。第三,加快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拓展广播电视媒体舆论引导力传播手段和空间。要牢牢把握媒体融合的思维和理念,创新推动广播电视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创新、渠道拓展、平台运营、流程再造、组织重构、安全保障等各个环节的协同演进和一体化发展,提升广播电视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拓展传统主流媒体的发展空间。要落实媒体融合发展重点任务,统筹推进和加快落实融合型节目体系、融合型制播体系、融合型服务体系、融合型技术体系、融合型经营体系、融合型运行机制、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等重点任务,推动广播电视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相融。要全面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认真落实《关于加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意见》,充分整合县级媒体资源,切实提升基层媒体传播力,使党和政府的声音及时传播到基层群众之中,把县级融媒体中心建成基层传播主流思想舆论的坚实阵地。

作者:周长美 李立菊 单位:黑河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