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论英语电影汉译片名

时间:2022-04-18 05:40:00

谈论英语电影汉译片名

一、引言

英语作为当今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其“语言金字塔”塔尖地位毋庸质疑。然而,涉及翻译这一以语际交流(本文限探讨英汉两种语言)为研究对象的领域,尤其是电影片名译制这一特殊翻译类型时,就必定要把英语从塔尖位置拉回到与对译语言相平衡的位置。这是由英语电影汉译片名的特殊性质造成的:它蕴含并体现着源语和目的语之间的相互制衡关系,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仅要适当保留影片源语片名的异域特色及信息,还要照顾目的语观众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以及接受心理,从而译出最恰当的片名。然而一个好的电影译名绝非一蹴即得,而是需经反复揣摩、精心推敲,甚至“一名之立,旬月踟蹰”(严复语)。可见,电影片名看似简短,实则颇费神思,寥寥数词需凝聚整个作品的精髓,实在是短小精悍的典范。

二、英语电影汉译片名的语言特征

(一)语音特征

1.字调平仄相间,声调抑扬顿挫,具有铿锵动听的音律美。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声调是汉语的一大特色。现代汉语将声调划分为两大类,即平声(阴平和阳平)和仄声(上声和去声)。相对而言,平声长而缓,仄声短而促。平仄相间之处彰显汉语语音独特的音韵美和平衡美。翻译英语片名时,译者要秉承汉语音韵美和平衡美的美学观念,通过字调的平仄相间,使声调曲直婉转,形成鲜明跳跃的语段节奏,在或急缓弛张、或升降抑扬的诵读体验中给观众以视觉和听觉上的双重享受,例如“阿甘正传”(平平仄仄)、“末路狂花”(仄仄平平)、“革命之路”(平仄平仄)、“桂河大桥”(仄平仄平)等。

2.运用汉语语音独特的音调和节奏,使某语段的末字用韵相同或相近,从而译出具有押韵特色的汉译片名,既琅琅上口,又优美动听,如将“Outland”译为“天外天”(押[ian]韵),“SingingintheRain”译为“雨中曲”(押[u]韵)。

(二)词汇特征

1.基于英语原片的主旨及特色,适当添加形容词、副词做定语和状语,并适时提高动词的使用率,从而大大提高译名的表现力及感染力。英语中动词常借助形态手段来造成“名词化”,且多用虚化词缀(如表示各类人的“-er”、“-or”、“-ess”、“-man”、“-woman”,表示一般名词属性的“-tion”等)构成大量名词。这在表达行动、情感的过程和状态时占据优势,但也导致了表达的相对抽象化与单一化。而汉语中,由于动词形态变化与虚化词缀手段的缺乏使得动词的使用十分活跃,动词的修饰语(形容词和副词)也有了更多的出现几率,这使得汉译片名较之平淡无奇的英语片名有了更多的对等表达方式,且更加生动传神。这种通过词类转换生成的佳译频出,例如,明星云集的美国电影《勇闯夺命岛》(1996)中文片名中不仅用动词“闯”来高扬动作大片旗帜,且加入极具视听震撼力的“勇”和“夺命”,使电影在第一时间就吸引力十足,为取得票房成功立下汗马功劳。而观众大概不会想到这样一部集合生化危机、爆炸恐怖的大片仅被冠以一个平淡无奇的名词结构“TheRock”之名。两相对比,着实悬殊。又如,改编自西班牙小说的美国影片BloodandSand直译为中文就是“血与沙”,意象单薄且毫无关联,让人如坠云雾,但转译为“碧血黄沙”则堪称是片名翻译的一大经典。在汉文化体系中,“碧血”源于《庄子外物》所记典故(“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现指正义事业所流之血,又代指忠贞坚强的人或烈士。“黄沙”则指主人公斗牛士迦拉罗一生驰骋搏命之地——弥漫着黄沙之气的斗牛场。可见,颜色词“碧”、“黄”的增加在某种程度上虽是对原名的叛逆,但却巧妙地把原片蕴藏的那种豪情奔放却又悲凉凄冷的气息显露无疑,可谓“得意忘形”。相似的例子还有:“Speed”译作“生死时速”,“ArroganceandPassion”译作“气壮山河”,“Serendipity”译作“缘分天注定”,“YouCan''''tTakeItwithYou”译作“浮生若梦”等。

2.采用四字格形式。四字格即四字词组,包含汉语的成语四字格和普通词语四字格两类。四字格的形式简洁、语义精炼,布局匀称且顺口悦耳。“汉语成语有百分之九十七采用四字格”,可以说四字格大致涵盖了汉语词组所积淀的文化因素。此外,四字格还符合汉文化“以偶为佳”、“以四言为正”(《文心雕龙?章句》:“至于诗颂大体,以四言为正”)的审美要求。因此,在汉译片名中,恰当地使用四字格可使译名简洁生动,更为中国观众所接受。英语电影的汉译片名大量采用四字格形式,如“乱世佳人”、“日落大道”、“与狼共舞”、“雌雄大盗”等。

(三)语用特征

语言的运用绝非易事,不仅要考虑语法方面的组词造句,还要学会根据不同的情况(包括各种非语言因素)选用恰当的语言形式,以期准确、得体地表达情感。这属于修辞研究的内容。修辞是依据题旨情境,运用各种表现手段、方法,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一种活动。汉语简洁明快、形象具体、“微言大义”的特色与修辞手法的运用是分不开的。

成语是汉语中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短语,承载了丰富的文化信息。在英语电影的汉译片名中运用成语可谓创新之举。“美国电影之父”格里菲斯的代表作之一Intolerance(1916)有着不可忽略的拍摄背景。由于前一年(1915年)公映的《一个国家的诞生》(TheBirthofaNation)除去其开创性的电影技巧,其在内容上的反动性使这位天才导演被大批观众及影评家所诟病,从而令其不得不在此后的电影生涯中陷入自我辩护和救赎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