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5 09:25:01

跨境电商论文

跨境电商论文范文篇1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孕育出跨境电商这一有别于传统形式的交易方式。这种具有全球性质的即时性无纸化的交易模式,推动了全球经济的融合,同时也使货运行业的运营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跨境电商对航空货运来说,是新的机遇还是严峻的挑战,首先得从航空货运的当前发展情况着手分析。根据这些年的调查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的航空货运业在总量上呈现一个快速增长的态势。早在2006年底,我国的航空定期航班货邮周转量就已经位于国际民航组织缔约国排名中的第二位,此后一直维持着相当可观的增速水平。尽管2008年之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的不景气使得航空货运一度陷入低迷,但之后又再度回暖。随着体量的不断扩张,整个航空货运业的运营水平也在不断提升,而相关的政策也呈现一个更加开放性的趋势。总体来说,我国的航空货运业发展形势良好,具有相当的竞争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国的航空货运业已经能够完全满足各方市场的需求,在运作模式、运输网络、运营水平等各方面,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由此,跨境电商对于我国的航空货运业来说,虽然是一个新的发展契机,但仍然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二、航空货运应对跨境电商需求的不足之处

1.运作模式简单,航空货运能力仍不能满足需求

我国的航空货运企业目前的运作模式比较不统一,各企业根据自身的情况灵活选择,或者同时兼营货运和客运,或者专营航空货运。但总体来说,经营的范围比较狭窄,服务项目比较单一,整个运作模式还处于起步阶段,离航空客运的网络模式还有很大差距。我国的航空货运业虽然从自身的纵向比较上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实际上,从横向上看,很多货运都要通过分流和中转来实现,我国的航空货运能力还远远不能令人满意。

2.运输路线覆盖范围窄,货运链条有待整合

我国目前的航空货运路线基本上还处于点对点的模式,离形成一个具有整体覆盖性的网络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实际上,由于运输路线覆盖不足,使得我国目前的航空货运主要集中在少数的几个航线上,运输能力十分地不集中,结构单一。此外,我国的航空货运业存在着整合不足的问题,整个产业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分割严重,这将在长远上制约航空货运的发展。

3.信息化程度不足,信息资源利用效率不高

从实际情况来看,尽管计算机处理系统在整个航空货运业涉及的机场、航空公司、货代公司的普及程度较高,但并不代表已经满足了航空货运业的信息化要求。整个航空货运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系统的兼容性和接驳性差,信息的共享和流通有很大的障碍。此外信息平台建设也还需加强,否则物流信息无法实现迅速地共享和反应,这将大大降低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

三、航空货运的未来发展的可行方向

跨境电商的市场需求相当旺盛,但是目前来说体量受限,规模较小,这是很多方面的制约因素导致的,物流因素就是其中之一。所以跨境电商对于航空货运业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发展机会,但是由上述的种种原因,航空货运业还需要一段时期的发展才能够更好地把握跨境电商崛起所带来的机遇。对航空货运的未来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切入探讨。

1.物流服务的综合化和经营一体化

综合物流服务是一种建立在传统的物流服务基础上的新模式,很多发达国家已经率先进行了实践。这种模式要求航空公司在给顾客提供高质量的货物运输服务的同时,针对各种不同类型客户的不同需求,推出特色化的定制服务。与传统的单一模式的物流服务不同,这种综合性的服务模式,不仅仅是纯粹的货运服务,而是货运、信息处理、配送等多种服务的有机结合,是一种现代意义上的物流转型。经营一体化的主要目的是航空货运产业链的整合,各航空公司通过积极地拓展自身已有的业务,打破之前的分割性的局面,争取更多的主动权,提供更加实时高效的服务。

2.增加与其他运输方式的联合协作

跨境电商无法只依靠航空货运实现物流运输,因为航空货运的运输线路覆盖不足,可达性差,所以航空货运应该加强和其他运输手段例如水运、陆运等的结合和协作。航空货运通过这种与其他运输方式的合作,有利于弥补自身网络的不足,降低成本和增加服务的灵活性,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的运输要求。正如贝海国际速递公司,这是一家在美国成立的国际快递服务公司,目前贝海国际速递已通过海关总署和国家邮政局在内的相关监管部门的认证,能够提供境外向国内邮寄包裹的相关服务。北海国际速递真是由于其一体化的经营服务取得了良好的口碑和广泛的认可。公司不仅提供专业的物流服务,还提供现代化的仓储带配货服务,这能够满足许多不同外国电商的相关需求。另外公司的专业的信息化系统能够使顾客及时查询订单状态,并根据不同顾客的需求提供“优先速递”和“经济速递”两种运送方式,极大提升了顾客体验。

四、结论

跨境电商论文范文篇2

关键词:农产品;跨境电商;贸易发展特点;制约因素

一、跨境电商农产品贸易发展的特点

近年来,国家力促跨境电商的发展,在市场趋势和政策利好的双重推动下,传统农业借助互联网渠道逐步实现了转型升级,带动了农产品出口的持续增长,而跨境电商也从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转变,通过物流、仓储、金融等各服务商之间的合作,促进了跨境电商的规范化发展,形成了一个生态链和服务链,服务范围也随之不断扩展,跨境电商农产品贸易发展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点。1.农产品跨境交易规模提升空间巨大。2016年,阿里巴巴零售平台交易额高达3.8万亿元,而零售业巨头沃尔玛关闭了269家实体店,两者的鲜明对比释放了一个信号,那就是未来贸易将逐步朝线上化和数据化发展。过去工业品是我国跨境电商出口的主力军,农产品出口主要依靠传统贸易方式,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深入,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合作更加广泛,合作平台更加多样化。聚焦到跨境电商农产品领域,“一带一路”沿线地区覆盖的人口总数达46亿,必将为线上贸易带来更多机遇,开拓出一个全新、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据电子商务中心数据显示,2016年跨境电商网络零售交易额已达1.25万亿元,海淘用户人数已达4100万。从2011年到2015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我国农产品进口额年均增长11%,我国的大米、棉花、食用植物油、玉米等大宗农产品已经成为部分国家的重要进口来源地,中国农产品正通过跨境贸易以喜人的姿态走向全球。随着我国农产品跨境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农产品跨境电商已经成为一个蓬勃兴起的新兴业态,成为我国外贸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国巨大的农产品市场需求,使我国农产品跨境交易规模还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2.由粗放型向精细型服务转变。其一,生产方式的转变。农产品跨境贸易卖什么农产品,原来是什么值钱种什么,追求贸易量的增长,没有市场支撑,造成农产品出现滞销,而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电子商务,解决了农产品供需信息不对称引发的农产品“买难”和“卖难”问题,通过大数据对国内外市场资源进行统筹分析、对用户需求进行分析,为农产品营销提供参考决策,进而转变生产方式,实现按需供给,构建稳定、可持续的全球农产品供应网络。其二,农产品供给的转型升级,农产品附加值不断增加,通过借鉴国外经验,把农产品加工延伸到如保健品、美容护肤、饮料等深加工领域,进一步挖掘农产品附价值,为客户提供更加丰富的产品体验。其三,农产品物流体系不断优化。跨境贸易初期,农产品主要以大宗交易为主,物流体系单一,随着跨境电商的发展,个体贸易逐渐增加,物流体系也发生了变化,新建立的交通线路弥补了物流运输中的不足,通关手续更加便捷,海外仓增加了物流效率,同时也降低了成本。其四,电商平台服务更加专业化、精细化,在农产品种类、规格、产地等信息方面分类更加细致,国外采购商和消费者可通过电商平台找到我国各地的特色农产品,并根据品质、价格等具体细分,按照采购需求筛选出合适的农产品卖家。3.消费升级,向品质电商转变。跨境电商只是农产品进出口的一种切入手段,随着物流、支付方式、金融业务等跨境贸易基础设施的完善和新技术的出现,农产品跨境电子商务的形态也会随之不断演化。农产品从产地到消费者手中的方式越加多元化,跨境B2C、C2B的业务模式与B2B业务模式会形成有效互补,消费升级必将推动跨境电商向品质电商转变,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者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提高,人们对农产品品质要求更高,从最初的“吃饱”变成了“吃好”,而这种消费理念的转变正是消费升级的体现。其一,在农产品生产规划方面。跨境电商使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C2B定制模式正在流行,它充分满足了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从传统的单向加工转变为挖掘需求、消费者参与、生产、配送的模式,根据消费者需求生产,减少资源浪费的同时也能提高利润,并能解决传统模式所带来的周期长、库存高、供需不匹配等问题,优化农产品供应链,从根本上进行风险控制。其二,在农产品品牌化发展方面。我国农产品品种多,市场广阔,成长空间巨大,国际市场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量也与日俱增,提高我国农产品的认知度和受欢迎度,出口一些像澳洲脐橙、菲律宾凤梨、新西兰佳沛果等具有知名度的优质品种,加快农产品品牌化发展是必由之路。其三,在农产品经营主体应用水平方面。得益于我国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很多农产品卖家都在电商平台上从事农产品销售,尽管内销和跨境销售在实际操作上存在着一定差异,但通过电商平台的经营,很多卖家已经突破了传统农产品流通销售的思维,对互联网、跨境交易、零售的应用水平正在逐步提升,消费者购买体验越来越好。4.农产品跨境交易领域和范围扩大。其一,线上线下联合互动。跨境电商贸易由于地域限制,多数消费者只能通过电商平台展示的图片了解产品信息,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农产品走出国门,通过举办农产品艺术节、农业博览会和设立品尝周等活动,让国外的消费者先切身感受产品的品质,进而再通过电商平台购买他们喜欢的农产品。其二,跨境互动交流形式多样。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机构以及各大电商平台的交流愈加频繁,农产品电商大会、食品峰会等各种形式的推介交流会,为农产品跨境贸易开辟了更多的合作渠道。不同国家农产品电商、食品企业掌门人,通过分享各自电商产业发展的运营模式和经验,促进了更多农产品和农业投资在国家之间的流动,推动了跨境农产品贸易额的持续增长。其三,围绕跨境农产品展开的服务贸易正迎来一个新的机遇。买卖是农产品跨境交易的一个基础层面,而围绕农业科技信息、教育等领域的合作也在不断增加,通过农业服务贸易,既可以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国际人才,同时可以增强我国农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二、跨境电商农产品贸易发展的制约因素

农产品跨境贸易不同于一般的跨境电商,它牵扯到食品安全、保质期等问题,所面临的自然条件、市场、运输技术以及当地社会环境的风险与其他行业不同,因此也就面临着更多的挑战。1.对外出口配套环节不健全。其一,冷链不足的问题仍然存在。目前国内人均冷库容积0.1-0.3之间,低于其他大部分国家,随着跨境农产品电商贸易的快速发展,冷库容积小、功能滞后的问题进一步凸显出来,这也导致跨境农产品从源头开始便出现损耗现象,而国外一些国家的冷链运输体系也不完善,在今年9月份召开的世界农产品电商大会上,来自欧洲电商协会的顾问介绍说,欧洲人更倾向于在网上购买服装、旅游产品和一些体育用品,食品和农产品虽然有需求,但由于冷链运输体系配置不健全,人们更喜欢在实体店购买。其二,物流链有待进一步完善。跨境农产品物流链条比国内要长很多,而且存在天气、技术、边检等不可控因素,只要某个物流环节出现“断链”,就很容易影响农产品的新鲜度。目前我国小额农产品跨境电商一般采取外包运输方式,覆盖的市场范围有限、成本高,而海外仓建立需要大额投资,并且对库存、管理要求很高,这些都大大增加了农产品出口的成本。其三,产品链建设不完善。目前我国很多跨境农产品电商还停留在集货阶段,甚至还有来路不明的农产品,产地直采方式欠缺,没有从源头建立起新鲜安全的产品链,也就难以保障农产品在零售环节的品质。其四,信息系统建设不完善。农产品从出库到消费者手中存在监管盲区,无法全程实时监控物流信息,运输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一是难以及时回应客户,二是责任划分不明确,导致客户体验降低,同时给卖家造成损失。其五,法律法规、信用评价、管理服务等支撑体系缺失。相对于国内,国外消费者在农产品选择上更为挑剔一些,对品质要求会更高。而我国针对跨境电商农产品的质量检验标准、认证体系、监控机制尚不健全,导致出口的农产品质量存在参差不齐的问题,这也是阻碍农产品出口的主要因素。伴随着跨境电商迅猛的发展势头,相关部门反应不够迅速,造成法律法规的制定、监管模式都出现滞后,导致农产品企业在应对跨境电商贸易问题时,采取的对应措施欠妥。2.跨境电商本土化运营进展缓慢。农产品跨境电商要做大做强,只有走出国门,了解当地的生活和消费习惯,为消费者提供本土化服务,才能提高国际竞争力,与国外同行竞技,能否本土化服务和营销是跨境电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跨境电商农产品走进来我们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模式,而对于走出去面向国外消费者,还缺乏一定的经验和能力。由于跨境电商链条的复杂性,以及信息的不对称,导致很多农产品企业走了不少弯路,本土化尝试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进展十分缓慢。特别是对中小农产品企业来说,跨境电商在网络平台设施建设、物流、国际支付、营销、通关等一系列过程中都需要充足的资金保证,这些都严重制约了跨境电商本土化运营的发展。而海外合作的落地也有待进一步加强,在人才、资源、市场配置方面都需要进行不断调试。3.跨境电商农产品贸易面临“无人可用”的困局。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与业务开展,涉及到采购、仓储物流、通关、结汇、销售、推广等多个环节,流程复杂,专业性强。农产品跨境电商贸易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人才问题,相比于工业品贸易,跨境电商对网络营销策划、法律、外语、外贸实务操作等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更高,而农产品跨境销售不单需要懂跨境电商的人,同时需要懂农业的人。目前我国高校对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欠缺,政府和其他社会资源也基本没有培养这类人才的专门机构,很多都是依靠农产品经营者自学和不断摸索,但学习和成长的速度远远落后于跨境电商的发展,仅仅依靠高校开设的部分跨境电商课程根本无法满足社会需求,这也是制约我国农产品走出去的重要原因。目前,大多数农产品企业倾向于选择电子商务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但农产品跨境电商需要两者兼具并懂农业的复合型人才,单一专业无法满足这种综合性需求,高端电子商务人才更是存在严重的缺口。

三、跨境电商农产品贸易的优化路径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农产品上行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跨境电商为农产品出口开辟了新的通路,并成为我国外贸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据预测,未来几年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增长速度将保持在年均20%左右,到2020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有望达到12万亿元。但走出去的道路还有很多障碍,这就需要政府相关部门、企业、社会以及各个国家之间通力合作,推动农产品跨境电商贸易不断向前发展。1.多主体合作,打造全产业生态链。跨境电商农产品贸易要想走得更远,必须拥有全产业链的基础能力,尤其是在产品标准化和物流上能承受更多挑战。其一,打造稳定的农产品供应链。农产品供应稳定增长,是跨境流通的基础条件之一。通过农产品基因改良、农业机械化应用、农业管理水平提升以及农产品转型升级等手段,使我国农产品在供应端能一直保持稳定的产出。推动农产品产地直采模式的发展和品牌化建设,通过产地直供及品牌效应,让消费者在享受安全新鲜的农产品的同时,提高产品认知度和忠诚度。其二,打造畅通的物流链。物流产业链协同是整合国内外资源、提高物流服务水平和物流整体效率的关键,除了政府部门寻求与跨境物流服务商合作外,国内跨境物流企业也要挑起大梁,整合各种业态的物流企业,跨境电商企业、物流链各节点企业、海外仓相互结合,协同资源分配、互补短板,实现节点之间的信息共享,保证资源利用最大化,进一步巩固物流链条的稳定性。借助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和国际物流,使农产品供给者和消费者直接对接,绕过反补贴、反倾销、检验、检疫等非关税贸易壁垒限制,简化出易环节,降低出口成本。其三,建立创新、高效、规范、便利的监管体系。一要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共管体系;二要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出口农产品检验检疫监管体系;三要建立有助于推动农产品贸易便利化的监管体系,努力在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流通标准上保证“同线同标同质”内外贸融合发展。2.搭建大平台,建设信息技术管理体系。其一,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产品投资贸易促进活动,为农产品出口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搭建平台,寻找更多贸易和投资合作的机会,推动农产品贸易增长和农业投资的流动。其二,构建大数据信息技术管理体系。在跨境贸易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以及消费者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和个性化,准确把握国内外市场信息离不开互联网电子信息技术。在进行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的同时,也要加强与电子运营商的合作,加快物流管理平台的开发,与海关、边检、金融等部门实现联网,利用电子信息技术为跨境农产品企业、物流企业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通过海外仓大数据平台,协助跨境电商卖家了解国外消费者的购物需求,以此作为未来市场走向的重要依据,解决货物滞销给卖家带来的资金周转期长、成本增加等问题。3.构建新环境,助力跨境电商农产品贸易发展。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内外跨境电商数量的迅猛增长,仅仅依靠几家农产品企业和电商平台合作是肯定不行的,需要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电商平台、跨境供应链企业协同发力,构建跨境电商发展的良好环境,共同解决跨境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其一,需要加强与国内外各电商企业的对接交流,营造更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其二,要依托条件好、实力强的电商企业,培育和打造一批商业模式成熟的农产品企业,推动我国跨境农产品贸易的快速发展。其三,加强跨境电商贸易培训。高校要根据社会需求开设专业,为农产品跨境电商输送专业人才,同时跨境农产品企业要加强员工的再教育,可以邀请电商平台的专家或讲师不定期为员工进行培训,并创造条件引进人才。其四,政府要加大政策和技术支持,调动农产品企业走出去的积极性,构建跨境电商农产品贸易发展的新环境。

四、总结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种类丰富,市场空间大,这为跨境电商农产品贸易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带一路以及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我国农产品跨境贸易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跨境电商、消费群体不断扩大、消费升级等众多大形势的推动下,必将迎来更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崔艳红.跨境电子商务促进农产品出口成本下降的路径分析[J].对外经贸实务,2015(9):36-38.

[2]向钇樾.论跨境农产品电商主流模式[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7):99-102.

[3]鄂立彬,黄永稳.国际贸易新方式:跨境电子商务的最新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4(2):22-31.

跨境电商论文范文篇3

关键词:新文科;跨境电商;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合作机制

跨境电商作为国际贸易新业态,成为我国稳外贸促转型的重要抓手与新引擎。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催生了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旺盛需求,教育部先后在中职、高职、本科增设跨境电商专业,以破解人才短缺的困境。跨境电商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新兴专业,走产教融合之路是该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在新文科建设理念的引领下,产教融合被赋予新的内涵和使命,跨境电商专业如何深化产教融合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

1跨境电商专业深化产教融合的时代背景及意义

1.1新文科建设是当前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石

2018年8月,中共中央发文提出“高等教育要努力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简称“四新”建设),正式提出“新文科”概念。2020年11月,在山东召开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了“新文科建设宣言”,对新文科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指出,新文科建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新要求,将对传统文科进行学科重组,促进多学科交叉与深度融合。新文科建设对推动文科教育创新发展、培养新时代文科人才、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1.2跨境电商专业建设需要新文科理念的引领

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电商等技术的推动下,跨境电商在大力发展丝路电商的政策红利中成长为贸易畅通的新渠道。截至2020年5月,我国陆续分五批次在105个城市批复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然而,在跨境电商快速发展的同时,人才供给短缺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其发展的质量和规模。跨境电商专业是为了满足跨境电商行业迅猛发展的人才需求,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促进传统外贸转型发展,助力国家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等新需求和新国情背景下增设的新专业,因此必须在新文科理念的引领下建设跨境电商专业。

2钱江学院跨境电商专业深化产教融合的实践性探索

2.1深化产教融合,需在认知层面秉持一致的合作理念

校企之间深化产教融合的第一要务是双方秉持一致的合作理念,而理念的形成依赖前期扎实的合作基础,彼此在跨境电商领域的耕耘、经验与认知。(1)钱江学院在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方面深耕多年。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作为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早在2014年与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合作,开始探索与实践跨境电商人才培养;2015年,成立杭州综试区首个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基地;2016年,创建在杭高校首个跨境电商学院;2017年,率先建设跨境电商“微专业”;2018年,跨境电商专业群获批为学院“十三五”重点建设专业群;2019年,跨境电商专业群获批为杭州市新型专业群;2020年,学院成为全国首批获批跨境电商本科专业的7所高校之一。学院构建了“以跨境电商专业群为核心,以微专业与英才班为两翼”的“一体两翼”人才培养模式,在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与产教融合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进一步推动本科跨境电商专业建设,迫切需要与企业深化产教融合。(2)国贸数字能为跨境电商产教融合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浙江国贸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贸数字)是与钱江学院开展跨境电商产教融合的主要企业。作为跨境电商服务型企业,国贸数字构建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跨境电商新生态。2018年“麒麟计划”以来,立足于打造智能化服务平台“麒麟云”,建设100个以上跨境电商孵化园“麒麟阁”,形成线上“麒麟云”和线下“麒麟阁”联动的跨境电商生态综合服务平台。“麒麟计划”扎根产业集群,通过帮助企业快速布局全市场多渠道、培育孵化原始团队、对接优质业务资源等,助推中国制造走向海外,因此国贸数字能为产教融合提供有力的支撑。(3)钱江学院与国贸数字在产教融合方面具有一致的理念。产教融合作为热词已被大众熟知,但在推动产教深度融合的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摆在首位的就是合作理念问题。通过前期的合作,国贸数字愿意通过参与或承担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活动来获得或巩固其在业界的地位和影响力。钱江学院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认为人才供给必定要与企业人才需求精准对接,意味着双方寻找到了产教融合的最大公约数。产教融合是钱江学院和国贸数字认可的合作之路,双方秉承合作共赢的理念推进产教融合项目。双方迫切需要对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初级阶段进行转型升级,突破已有一个项目对接一个项目的点对点融合的合作模式,致力于建立“贯穿整个生命周期、覆盖整个生态系统”的置于产业带框架中的跨境电商产教融合新模式。

2.2深化产教融合,需在实践层面构建多层次递进式的人才培养实践体系

在实践层面,产教融合需依靠双方共同构建的实践体系作为载体,以国贸数字的跨境电商产业生态为依托,合力打造多层次递进式的跨境电商实践教学体系,涵盖专业导学、专业课程、专业实践周、专业综合实训等实践环节。(1)专业导学:进企考察,形成专业认知。专业导学是为大一新生初步认识跨境电商专业及提前进行职业规划而设置的环节。专业导学期间,学生进入国贸数字及其麒麟谷对企业进行实地考察,了解跨境全产业链,从生产到消费者的整个过程,有利于学生提高对跨境电商专业的认识,激发求知欲,同时明确未来的岗位需求,提前做好职业规划。(2)专业课程:校企共建,融合理论实践。课程是人才培养最微观的单位,但它解决的是人才培养最根本的问题。钱江学院与国贸数字各自发挥在跨境电商领域的优势和经验,共建专业课程。鉴于高校教师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理论部分由学校统筹设计;鉴于企业讲师具有较强的实操技能,实践部分由企业师资完成。通过校企共建课程,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品质,还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实操落地的教学条件,掌握最新的跨境电商发展前沿,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从而弥补在专业培养上的短板和不足。双方积极探索项目化、实战化、翻转化的课堂教学方式,实施“四进”课堂方案,包括网络资源进课堂、实训软件进课堂、业界精英进课堂、企业项目进课堂等。另外,改革传统的评价方式,从评价的主体、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入手,构建多元立体评价体系。目前,共建的课程涵盖跨境电商基础、跨境电商运营、跨境电商视觉营销、跨境电商数字营销、跨文化交流、跨境电商财税等,拟推出跨境电商云学堂,辐射更多的跨境电商高校。(3)专业实践周:引企入教,提高专题能力。专业实践周是指在大三学期中间利用一周时间进行专题的跨境电商项目实践。通过实践周,引进企业项目,设置实战项目,通过引入企业师资开展教学指导,使学生实际接触跨境运营、营销、直播、物流与供应链等某一专题业务,提高实践能力,增强就业竞争优势。钱江学院已与国贸数字开设“跨境电商品牌出海”“跨境电商数字营销”等专题实践周,帮助学生提高跨境专题能力、职场规划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4)专业综合实训:引企入校,定向培养人才。专业综合实训是面向大四学生开设的为期两个多月共计250课时的综合实训环节。整合国贸数字产业链上企业资源及其与跨境电商平台良好的合作资源,积极与亚马逊、eBay、Shopee和shopify等平台官方合作,签订人才培育项目,结合高校、国贸数字、平台的力量,为学生提供亚马逊、eBay平台和shopify及站外营销的实践教学与训练,为学生向职场过渡做准备。钱江学院已与国贸数字开设“国贸数字英才班”“eBayE青春”等实训班,实训项目参照企业培训科目,注重定向培养,为企业度身定制输送人才。(5)毕业论文:校企联合,倡导真题真做。毕业论文环节除了校内导师外,还聘请国贸数字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企业导师”,引导学生对园区企业的跨境电商运营、仓储、物流、供应链、智能仓储、品牌打造等方面进行研究,践行真题真做,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2.3深化产教融合,需在发展层面拓宽合作领域

产教融合,必须坚持可持续的发展道路。跨境电商产教融合不应仅局限于人才培养体系中涉及的实践教学环节,而应拓宽到学生端的跨境竞赛与创业孵化、企业端的课题研究、教师端的项目培训等领域。(1)跨境竞赛与创业孵化:培养创新创业人才。跨境电商专业技能竞赛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载体,不仅能激发学生对跨境电商的兴趣,还能通过实践,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养。以跨境电商运营、数字营销等核心课程为载体,校企双方建立跨境电商专业技能竞赛“全员参与、定期举办”的制度,营造“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氛围,努力实现跨境电商“专业课程全部覆盖,师生全员参与,培养质量全面掌控”的目标。创业孵化是探索创业型人才培养,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载体。采用“双导师制”为创业学生提供跨境创业辅导与创业服务,校内聘请精通创业理论的指导教师,为学生提供完善的理论知识架构及创业思路;校外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创业实践导师,解决团队创业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学生毕业后,由国贸数字实现创业转化,直接引导在国贸数字创业部门落地,既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将创业项目走向社会,又可以为相关园区吸引到更多的初创企业,带动园区的活力。(2)课题研究:助力跨境电商企业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快速发展,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为研究提供了肥沃的土壤。高校教师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科研能力,政府、企业和高校联合开展跨境电商领域的专题讨论和研究,可有效帮助政府和企业寻找新出路、挖掘新思维,推动跨境电商产业和新业态更好地发展。钱江学院与国贸数字跨境电商研究院合作,探索未来跨境电商的新模式和新业态,针对麒麟谷旗下企业的困境,以一企一策,有针对性地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3)项目培训:培养双师双能师资队伍。按照“走出去”的思路,学校选送教师到国贸数字或麒麟阁企业接受项目培训,在实践中锻炼跨境平台的运营技巧,独立站打造及站外营销工具的使用技能。学校鼓励教师选准一个方向、深入一个跨境平台、讲好一门核心课程、参编一本新形态教材、参加一个高水平科研教研项目,逐步使大多数教师既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又具有较强实践能力。按照“请进来”的思路,从国贸数字及麒麟谷中邀请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技能的行业专家,承担学生校内或校外的实训项目教学和创业孵化,为专业的发展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从而建立一支实践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强、结构优化、梯队合理的“双师双能”型跨境电商专业教学团队。

3钱江学院跨境电商专业深化产教融合的机制构建

3.1建立利益共享机制

跨境电商专业深化产教融合,保持稳定持久运行,必须保障校企合作双方的利益,激发学校与企业参与专业建设的内在动力,建立利益共享机制,打造合作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学校输出适合企业需求的高质量人才,既是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最大动力,又是学校提升专业建设水平的出发点。企业是人才培养工作的最终受益者,在实施跨境电商专业产教融合过程中,国贸数字通过“订单班”“英才班”等合作模式,获得适合国贸数字或麒麟阁企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不仅节省了人力资源成本,还有利于树立国贸数字良好的社会形象,提高其品牌知名度。钱江学院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高校,邀请国贸数字参与跨境电商专业教学链全过程,与目前跨境电商专业培养方向一致,弥补了在专业培养上的短板和不足,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品质,为学生提供更加实操落地的教学条件,掌握最新的跨境电商发展前沿。

3.2建立项目运行机制

深化跨境电商专业产教融合,必须以项目为抓手,把合作内容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这是跨境电商专业建设与产教融合的核心载体。双方以“跨境电商品牌出海”实践周、“eBayE青春”英才班、“国贸数字”英才班等合作项目为抓手,搭建项目团队,确立项目的分管领导,针对具体项目成立工作小组。在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共同确定每一期项目的实施目标,制定每一期项目的实施计划。例如,在“国贸数字”英才班的项目中,企方主要负责提供跨境电商实训账号等技术资源,派出企业导师指导学生的项目实践;学校主要负责学生的招募与遴选,跟进教学进度,制定教学周报。双方通过定期召开的项目沟通会,及时总结项目进展与成效,合力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问题。

3.3建立协议约束机制

合作协议是保障跨境电商产教融合持久运行的前提,双方秉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动双赢、协同发展”等原则,签订了合作协议,在人才培养方案研制、专业课程构建、学科竞赛开展、创业就业服务平台搭建、“麒麟人才基地”共建等八个方面确立合作项目,明确双方的职责权利,严格按照协议履行各自的职责,确保合作项目的顺利推进。双方履行协议时,共同承担协同育人的使命,学校要把企业作为友好的合作伙伴和自身利益的共同体,企业要把学生视为企业的一员,共同维护形象,协同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综合素养。在实施产教融合过程中,充分利用国贸数字的技术资源、人才资源,优化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企业提供的真实实训环境,提高实践教学质量,通过师资互聘,提升师资队伍水平,最终为社会培养与输送高质量的跨境电商人才。

4钱江学院跨境电商专业深化产教融合的成效

4.1构建了四年一贯制、全方位的跨境电商专业产教融合新模式

在新文科建设理念的引领下,根据跨境电商行业前沿发展对人才的最新需求,依托校企协同、产教融合成果,钱江学院与国贸数字探索了四年一贯制、全方位的跨境电商专业产教融合新模式,从合作育人、合作研究、合作发展等方面深入开展多样化探索实践,该模式具有以下两个特点:(1)贯穿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整个生命周期。在时间维度上贯穿了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大一的专业导学,大二大三的校企共建跨境课程,大三的专业实践周,大四的专业综合实训、毕业论文及就业对接等环节。(2)涵盖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整个生态系统。在内容上涵盖了跨境电商专业建设的整个生态系统,包括课程共建、师资共享、课题共研、跨境竞赛、创业孵化、项目培训等。

4.2形成了一批全域覆盖、成效显著的育人成果

跨境电商论文范文篇4

关键词:跨境电商;SPOC教学模式;校企合作

近年来,中国的传统出口增速逐渐趋缓,但同期的跨境电商的交易额以年均30%增速增长。然而,为企业输送专业人才的高校人才培养,不管是数量还是专业素质,都远远达不到企业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国际贸易专业如何培养学生既具有理论素养、又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技能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文献综述

跨境电商作为一种新型的贸易方式,董亮(2015)认为,与传统的国际贸易有较大的区别。就跨境电商对国际贸易人才的能力要求来看,对人才的要求不管是贸易平台的操作技能还是网络营销能力都大大提高,同时跨境电商对网站的运营能力以及与之相关的物流、供应链管理能力等也都提高了要求;范新民(2016)认为,跨境电商是电商与国际贸易相结合而发展出的一种商业运营模式。贺书锋等(2016)认为,跨境电商具有订单小型化、主题多边化、交易直接化的特点;将对传统国际贸易进行重构;高校毕业生可以获得更多的就业和创业机会。然而,国内学者研究表明高校现有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并不符合企业的实际需求。洪联英(2014)认为,目前地方高校国际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步伐远远赶不上社会的需求。在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上,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等现象。贸易实务还依然停留在传统的货物贸易。同样研究结果的还有张文虎学者(2014),他指出,目前我国高校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弊端,主要有课程设置结构不合理,教学内容陈旧,不能与时俱进,教学方法老套等问题。邢学杰(2017)指出,在国际贸易人才培养中,教师的作用不容忽视,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刻不容缓。在教学模式创新上,目前,SPOC(Small,PrivateOnlineCourses)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最早是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阿曼德·福克斯(ArmandoFox)教授2013年首先提出来的。罗尔福·霍夫曼(2013)认为,SPOC是融合了实体课堂与在线教育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福克斯教学团队通过开发SPOC的APP课程,实现学生在线观看与线下课堂学习相结合的混合型学习。国内学者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康叶钦(2014)是较早引入SPOC概念。他指出,SPOC促进了大学校内教学的改革,重新定义了教师的作用与教学模式,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陈然等(2015)、中南大学曾明星等(2015)的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MOOC时代翻转课堂教育场域建构研究”,以及华东师范大学罗久同等人的“混合学习视角下MOOC的创新研究:SPOC案例分析”等都对SPOC的教学模式做了较为系统与深入的研究。对SPOC教学模式在高等教育改革中所具有的积极意义,基本已经达成共识,即SPOC是有效弥补MOOC短板与传统教学不足的一种更为精致的课程形式,它将对课程教学改革带来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

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的意义

(一)是新型行业转型升级的发展需要

跨境电商的蓬勃发展,已经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挑战。高等院校以应用型为主的国际贸易专业必须重构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培养既具备传统外贸技能又掌握跨境电商综合知识、有能力从事跨境电商业务的复合型外贸人才。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型外贸行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二)是地方高校专业评估和迎接高考制度改革的需要

近年来,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开展得如火如荼,高校按专业排名招生已经是势在必行。不言而喻,高校是由各种培养专门人才的不同专业组成的,专业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为了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国家在不断加大对专业评估的力度。这无疑给地方高校非优势专业的招生带来了很大压力。以吉林省高校为例,目前,吉林省高校有29所院校开设国际贸易本科专业。尽快找准定位,加快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现转型,是赢得综合排名靠前的不二选择,这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专业人士的共识。

(三)是推进地方高校国际贸易专业教师角色转型的需要

以国际贸易专业为例,在国际贸易专业师资方面,许多年轻教师多是从校门到校门,缺乏外贸实践经验。因此,在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现象严重。即使增加了国际贸易实践环节,但受地理位置和经费等诸多因素影响,实践环节大多流于形式。尤其是东北地区部分高等院校,由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思想观念相对保守,不敢尝试让学生“走出去”,从而制约了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步伐。使得培养的学生理论与实践脱节严重,学生难以做到学以致用,鲜少有机会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也严重影响了学生就业。

三、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路径构建

(一)人才培养目标设定

传统的国际贸易专业培养目标依然是按照“规定动作”,目标制定得过于宽泛,没有结合专业特点进行细化,更没有体现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和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具体化要求,也就是专业培养目标没有体现创新创业特色。国际贸易专业培养目标可以设定为:培养适应“互联网+外贸”的人才需求,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社会责任、核心价值观和扎实的专业理论,掌握传统对外贸易操作流程,能够熟练运用外语进行商务沟通,处理国际贸易往来函电和国际商务单证缮制,熟练操作常用办公自动化软件以及掌握跨境电商业务基础知识,跨境电商平台操作、运营和管理,适应外贸综合和跨境电商综合管理等国际贸易及跨境电商职业岗位一线需要的,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技能人才。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在新的培养目标指导下,提出“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以及《吉林省商务厅、教育厅关于在全省高校开展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培训工作的通知》(吉商外贸〔2017〕32号),均指出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人才需求存在严重错位,而解决二者错位的有效途径是不断深化跨境电商企业与高校的深度合作。在新的培养目标指导下,线上SPOC教学与线下“校企合作”相结合的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已经成为跨境电商背景下地方高校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路径。为了提高专业与产业、专业与就业的契合度,建立“校企合作”相结合的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其中人才培养方案可以由双方共同制定。在实践操作方面,可以借助第三方平台,与跨境电商活跃的省份如浙江、山东省的企业合作。高校提供人才输送,跨境电商企业负责实操环节,从而实现在校期间,学生就能提早接触社会,积累业务经验,为以后的毕业就业提供经验。并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商机,实现由“就业岗位的竞争者”逐渐转变为“就业岗位的创造者”。

(三)课程体系改革

近几年来,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呼声此起彼伏,与之相关的课程教学改革也风起云涌。但大多雷声大雨点小,真正落实在实践层面改革的少之又少。一方面有主管领导思想保守的因素,另一方面教师也缺乏真正改革的动力。如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已经习惯了固有的教学体系安排,现有的教材也大多缺乏对跨境电商等经济贸易新动态的及时补充,仍旧停留在丰富教学案例、引入双语教学等具体环节上;在实践环节,由于经费所限以及考虑到学生管理的问题,使得学生只是在校内进行软件模拟,最后递交实践报告等,大大降低了实践环节的意义。在教学资源方面,传统教材内容更新较为滞后,与跨境电商教学的相关教材少之又少。因此,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势在必行。根据我国教育部有关高校课程设置的相关规定,培养方案中国际贸易专业课程包括四个基本模块:即通识基础课程模块、学科(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和实践教学模块。在学科基础课程中增加跨境电商需具备的学科基本知识如《市场调查与分析》《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等课程,为专业课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专业课程模块增加跨境电商专业素养课程,如《跨境电商理论与实务》《跨境电商客服与沟通》等,目的是提高学生跨境电商的知识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教学模块的改革是培养方案修订的重中之重。为了增强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方案的学制可以由以前的“3.5+0.5”模式改为“3+1”模式:即授课时间为7个学期,第8学期毕业实习和撰写论文;修订为授课时间为6个学期,第7学期、第8学期深入跨境电商企业进行毕业综合实习和撰写论文。

(四)教学方式改革

1.线下构建基于SPOC的O2O课堂教学模式。具体包括:一是线上课前教学。属于知识认知阶段,主要借助于网络教学平台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具体步骤包括:教师先制作以知识点讲解为主的SPOC教学资源,这些教学资源可以是微视频、微案例、微专题以及微作业等,并将这些教学资源课前上传至网络平台。学生通过注册、登录的方式,获取这些教学资源,自定时间实现自主学习,当完成必要的课前训练与测试后,检测结果可以实时自动反馈给教师。教师辅之以在线答疑、在线统计等自主学习活动的学习反馈。二是线下课内教学。属于知识内化阶段,主要以学生展示为主。以《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课程为例:教师先设计好各章节专题模块。在学生线上对已有的基础概念与理论掌握的基础上,以一组(每组3—5人)为单位,选择一个专题进行合作探究与问题研讨。经过教师与学生课前专题框架与内容的反复研讨,最终实现小组成员在班内线下成果展示。然后进行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三是课后实践。该部分属于知识升华阶段,主要以课外实践平台为补充,小组协作。2.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程体系的教学方式改革。最新颁布《国务院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提出,为了实现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应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具体可以通过在校内建立“大学生创业园区”以及“大学生创客空间”等平台的搭建,为大学生创业项目提供孵化场所,同时也为校企合作提供了对接平台。借助这个平台,可以进行大学生创业大赛以及创业知识培训等活动。另外,随着近几年各大高校对实践环节的重视,不断加大其经费的投入力度。不少高校校内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也应运而生。这为专业对口的企业提供了很好的“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平台,为实现学生在企业从事实践活动提供了实习基地。

(五)师资队伍与教学资源建设

1.打造“双师型”专业师资团队。随着近几年跨境电商的迅猛发展,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对师资要求大大提高。要求教师在理论层面上不仅拥有国际贸易知识,同时还要兼备实践层面的电子商务知识以及过硬的外语能力。教师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就需要打造“双师型”专业师资团队。一方面,通过聘用兼职教授的形式,邀请工作经验丰富的师傅参与到教学实践环节,甚至承担跨境电子商务、海关实务等一些核心的专业课程;另一方面,鼓励青年专任教师加强实践环节学习,既可以去企业进行挂职学习,也可以做企业专家助理的身份,加强实践经验的积累。通过这样的过程,培养出真正的“双师型”教师队伍。2.教学资源建设。跨境电商改变了国际贸易的传统方式,面对人才市场严重供不应求的局面,怎么使学生尽快掌握相关技能,提高就业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其中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建设是重要一环,这也是电商类课程适应网络经济时展的必然要求。有调查结果显示,近八成的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希望开设跨境电商类课程,并有九成的学生希望能实现在读期间去企业实习。因此,尽快开发与完善跨境电商的教学资源,地方高校在综合考虑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引入和合作的方式,与相关企业专家、学者联合开发相关教材。

参考文献:

[1]曾明星,等.从MOOC到SPOC:一种深度学习模式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15,(11).

[2]苏巧勤,曲国明.跨境电商背景下独立学院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6,(6).

[3]胡玉玺.“跨境电商”背景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研究[J].经贸实践,2016,(6).

[4]屈国强.跨境电商快速发展背景下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与探讨[J].物流科技,2018,(4).

跨境电商论文范文篇5

关键词:跨境电商;自贸区;国际贸易;研究综述;问题分析

跨境电商作为一种新型的贸易方式和新型业态,已然成为中国进出口贸易新的增长点。2018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达9.1万亿元,同比增长11.6%。从总体上看,我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在逐年增加,但增长速度却在放缓,跨境电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立为跨境电商行业提供了更为宽广的成长空间,探寻自贸区的发展对自贸区跨境电商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鉴于此,本文对自贸区跨境电商发展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和梳理,并对其研究现状和问题进行总结评价。笔者在中国知网(CNKI)上对2008-2018年的自贸区跨境电商研究期刊论文进行查询,结果显示如下:(1)检索项(主题),检索词(跨境电商),精确查找,全部期刊共有6800篇,其中核心期刊共有515篇;(2)检索项(主题),检索词(自贸区),精确查找,全部期刊共有8315篇,其中核心期刊共有1337篇。(3)检索项(主题),检索词(自贸区跨境电商),精确查找,全部期刊共有145篇,其中核心期刊共有14篇。可以看出,关于自贸区跨境电商方面的研究少之又少,本文将梳理以往研究成果,对其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价。

一、研究的主要情况

由于自贸区跨境电商发展的时间不长,且自贸区为我国特有,目前国外并没有针对跨境电商和自贸区相关联的研究,国内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主要集中涉及自贸区跨境电商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人才培养、发展路径、物流模式等方面的研究,本文通过对自贸区跨境电商发展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希望能够为以后学者们的研究提供便利。首先按相关时间分析,从2008年开始搜索,发现该研究从2014年才开始,2018年对该研究关注度达到高峰,但由于2013年我国首批自贸区才获准成立,距今时间不长,相关文献数量不多(见图1),但从目前社会的关注度和政府的政策制度来看,可以预测该研究的潜力极大。图1自贸区跨境电商相关文献数量趋势第二,按自贸区所属区域分析,目前,我国已有18个自贸试验区,其中6个是2019年新成立的,处于组织实施阶段,缺乏相关研究数据,学者们对其研究也是空白,因此关于自贸区跨境电商的研究主要从2018年之前已经设立的11个自贸区展开分析。对中国知网已公开发表的145篇期刊文献进行整理,其中关于上海自贸区的有25篇,广东19篇,天津6篇,福建48篇,浙江10篇,河南10篇,四川、辽宁、重庆、湖北、陕西等加起来20篇,其他综合性文献7篇,由此可见学者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福建自贸区和上海自贸区,这个可能与自贸区跨境电商的发展情况有关,但由此也说明学者们的研究存在片面化,没有结合各自贸区的特点从整体开展研究。第三,从研究方法上进行分析,学者们的研究大多是采用案例分析和理论思辨方法,主要集中以某个自贸区跨境电商发展情况为例进行研究,如以福建自贸区、上海自贸区为例等等,从自贸区跨境电商的整体发展层面分析和探索的较少。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我国自贸区跨境电商发展的现状。1.自贸区与跨境电商的内涵。关于自贸区的定义,根据百度百科解读,自由贸易试验区(FreeTradeZone,FTZ)是指在贸易和投资等方面比世贸组织相关规定更加优惠的贸易政策,在主权国家或地区境内划出特定区域,准许外国商品以特定关税进出。[1]我国学者凌一文对自贸区做出如下解释: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而提出的新的改革举措,为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提供新的途径。[2]吉林大学刘贺指出自由贸易园区(FTZ,FreeTradeZone)就是在某一国或地区境内建立的实行特殊优惠税收和特殊监管政策的小块特定区域。[3]综上所述,学者们意见基本一致,普遍认为自贸区就是在一个主权国家内部设立的实行特定税收和特殊政策的特定区域。关于跨境电商,百度百科定义为在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通过电商平台达成交易、进行电子支付结算,并通过跨境物流送达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种国际商业活动。[4]我国学者李海波认为跨境电商就是将分属不同关境的商品通过跨境电商平台进行线上交易、线上支付,线下跨境物流运输的一种国际贸易活动。[5]中国人民大学刘东明指出跨境电商是指分属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通过跨境电商平台达成交易、进行支付结算的一种国际商业活动,具有全球性、无形性、即时性等特征。[6]通过上述对跨境电商的阐述,学者们普遍认为跨境电商就是指分属于不同关境的交易双方,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在线交易的国际贸易活动。2.跨境电商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罗娜和罗乐娟认为跨境电商已成为影响国际贸易活动的新生力量,符合传统外贸企业开拓市场、走向全球的发展要求。[7]李国鹏、王绍媛认为跨境电商已逐渐成为国际贸易快速增长的新力量,成为对外贸易发展的新业态和新模式,成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极。[8]郑欢指出跨境电商改变了传统外贸的营销模式,简化了贸易流程,降低了国际贸易成本,对我国传统外贸的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撑。[9]金虹、林晓伟认为跨境电商有效地缩减了国际贸易交易环节,重构了我国对外贸易的产业链,已成为增强我国的国际地位和竞争力重要方式之一。[10]3.自贸区跨境电商的发展现状。由于自贸区跨境电商发展的时间不长,且自贸区为我国特有,目前关于跨境电商和自贸区相关联的研究比较少。2013年,国务院批复成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这是我国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并挂牌上海首个“跨境电子商务示范园区”,我国自贸区跨境电商的发展局面由此打开。郭晓合和赖庆晟指出“跨境通”平台可以为企业提供一站式跨境电商服务,上海自贸区跨境电商的创新发展致力于探索新型贸易业态的功能培育和政府职能转变与监管模式创新。[11]王维基于SWOT-CLPV框架分析,就天津自贸区跨境电商发展的自身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四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产生出四种不同的发展态势,认为其具备了政策优势和港口优势,对天津自贸区跨境电商发展有促进作用,同时起步晚、专业人才匮乏的抑制作用也凸显出来。[12]王贵斌、何伟认为浙江自贸区在地理位置、港口资源等方面存在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为跨境电商发展提供了机遇,但也指出由于海关监管通关模式及物流模式还不完善,给跨境电商的发展提出了挑战。[13]沐潮指出通过构建广东自贸区前海蛇口片区的跨境电商经济生态圈,打造先进的跨境电商物流信息平台,完善跨境电商产业链,连通国内外市场网络化“海上丝绸之路”。[14](二)我国自贸区跨境电商发展的问题。1.人才培养问题。就自贸区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方面,学者们普遍认为从事自贸区跨境电商的复合型人才匮乏,自贸区跨境电商的优势难以得到有效发挥。刘建岑认为由于现代化教育机制不完善,专业化的跨境电商人才无法有效培养,导致自贸区跨境电商发展受到抑制。[15]因此,要促进自贸区跨境电商的发展,需要构建多层次、立体化、全系列人才培养体系,教育部近日公布,跨境电子商务专业正式收录在2019年高职教育专业目录里,2020年开始招生,意味着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培养步入正轨,能够有效弥补跨境电商行业的人才缺口。2.交易信用问题。孙光皓在《厦门自贸片区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的对策研究》指出,由于网络虚拟性、信息不对称性、国际经济与贸易文化习惯等因素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对方的身份无法及时有效地辨识,导致交易双方都存在信用缺失的风险,从而影响对外交易的正常进行。[16]本文认为可将全球跨境电商信用体系建设提到日程,依托大数据建立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和信用评价模型,从而促使自贸区跨境电商行业发展更加可靠、健康。3.跨境物流模式问题。就跨境物流运输问题,各方学者普遍认为跨境物流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自贸区跨境电商发展的瓶颈和最大痛点。刘明伟认为受跨境物流成本高、运输环节多、时效性长等因素影响,自贸区没有形成一条完善的跨境物流供应链体系,成为自贸区内跨境电商发展的重要瓶颈。[17]为了妥善解决自贸区跨境物流与供应链的发展问题,加快自贸区跨境电商的发展,我们需要不断完善各种基础设施,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海外仓建设,建立完整的供应链,加强跨境物流体系建设。

三、总结评价

本文主要对自贸区的内涵、跨境电商的内涵、跨境电商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自贸区跨境电商的发展现状及自贸区跨境电商发展存在的问题等方面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自贸区的成立为跨境电商交易业务提供了一系列低关税税率等优惠政策,为跨境电商的通关、结汇退税提供了便利,缩减了不必要的环节,促进了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新一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成立、新《电子商务法》的实施等都将成为自贸区发展的有力抓手。我国首个自贸区成立距今时间较短,关于自贸区跨境电商方面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相关文献较少,使本文的研究不够深入,但从目前社会的关注度和政府的政策制度来看,可以预测该研究的潜力极大,按文献发表时间来看,2018年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消息,使得该研究在2018年达到了高峰。学者们普遍认为在人才培养、物流模式、交易新用、支付制度、发展路径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需要进一步探索完善。关于人才培养方面,需要构建多层次、立体化、全系列人才培养体系,培养符合岗位要求的跨境电商复合型人才。关于交易新用方面,要根据经济全球化的特点,尽快构建全球跨境电商信用体系,使对外贸易健康、有序的发展。关于物流模式问题,我们要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降低物流成本,加强跨境物流体系建设。就现在的研究成果来看,对自贸区跨境电商发展的研究大多是采用案例分析和理论思辨方法,相比之下,定量分析研究较少,缺乏自贸区跨境电商发展实施模型。在今后的研究中,要侧重于定量分析,针对不同自贸区的跨境电商发展提出具有针对性且可操作的相关模型,为自贸区跨境电商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跨境电商论文范文篇6

一、经贸类人才一体化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1.一体化的培养模式是深化经贸专业教学改革的本质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高等教育要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高教[2012]4号),也进一步强调,要优化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12年,教育部调整本科专业目录,将贸易经济专业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同归于“经济学”学科门类中的“经济与贸易类”专业,这体现了经贸类专业施行内外贸一体化的教学改革思路。因此,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与贸易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了《经济与贸易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014)》,它明确指出,培养通晓内外贸知识又能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一体化、复合型人才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本质要求。2.全球价值链与国内价值链的嵌套融合急需一体化的经贸类人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主要是以加工贸易的方式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环节。这种分工模式在推动中国经济飞速增长的同时,也使得中国产业长期被锁定在全球价值链的低附加值环节,形成发达国家与我国之间的“中心-”格局。与此同时,在中国地区间存在着另一种依附格局,即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专业化于低附加值的代工环节,而中西部地区成为低端要素的供应地,最终形成了“发达国家←→中国东部地区←→中国中西部地区”的“食物链”。因此,我国要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缩小地区差距,就要通过发展和延长国内价值链,使其与全球价值链相互嵌套融合,进而实现国家间以及区域间的协同发展。在这样的价值链重构与融合过程中,将需要大量既熟悉国际市场规则、掌握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又了解国内商贸经营与管理的高素质、复合型经贸类人才。3.新型商业模式的迅速发展对复合型经贸类人才提出更高要求。在全球经济缓慢复苏的背景下,我国产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信息化技术风暴的冲击,贸易行业的结构在不断调整和优化,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等新型商业模式正逐步成为我国外贸发展新的增长点。截至2015年底,中国各类跨境平台企业已超过5000家,通过平台开展跨境电商的外贸企业逾20万家,跨境电商增速高达30%。2015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5.4万亿元,有专家预测,未来几年跨境电商占中国外贸比例将提高至20%,年增长速度超30%。此外,为了解决“北货南运”问题,海关总署开展内贸货物跨境运输业务试点,支持东北省份的内贸货物借道国际水域进行运输。这些新型商贸模式的出现意味着,市场对于经贸类人才的需求不仅仅是懂得内贸、外贸一体化,还需要网络贸易与传统贸易相结合的一体化人才。

二、目前经贸类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专业结构紊乱,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从内贸、外贸、网络贸易的角度来说,经贸类专业包括贸易经济、国际经济与贸易以及电子商务专业。由于贸易经济专业在1997年教育部进行的专业结构调整时被取消,至2012年才正式回归目录内专业。因此,从全国范围来看,开设贸易经济专业的院校不多,2017年一共36所,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共400所院校,开设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共588所。其中,3个专业都开设的有首都经贸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南京审计大学、南京财经大学等21所院校。从经贸类专业的归属院系来看,有的在商学院,有的在经济学院,有的在管理学院,有的电子商务专业在信息技术学院。由于对经贸类专业的设置和建设缺乏统一的规划,专业间存在“单打独斗”“条块分割”的现象,因而大部分院校对经贸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较模糊,是应用型还是研究型,是通才型还是专才型,缺乏明确的定义。2.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难以满足市场需求。目前,各高校经贸类专业的课程设置千差万别,有的过于“宽”,课程开设庞杂,针对性不强,专业方向不明显。并且存在知识陈旧,专业课程之间存在大类的重复性内容,纯理论课程多、实用性课程少等问题,人才培养与岗位实际的需要之间存在较大差距。有的过于“专”,外贸不懂内贸,内贸不懂外贸,内外贸对网络贸易都一窍不通。比如,有些贸易经济专业的课程设置过于偏重内贸,培养出来的学生即使碰到外贸的机会,却因为不懂国际贸易运作方式,缺乏跨国供应链管理方面的知识,不能较好地管控国外产品市场,因而错失良机。还有些院校将传统经贸类专业与电子商务专业完全割离,经贸类专业的课程丝毫不涉及电子商务的内容,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以计算机为主而很少涉及贸易的原理和实务。这造成经贸专业的学生缺乏互联网及物联网应用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而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对于网络经济时代下出现的新业态和新贸易模式背后的机理不了解,无法对接市场对于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经贸类专业人才的需求。3.实践环节薄弱,校企合作流于形式。目前,经贸类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是实训课程、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撰写。但是由于缺乏实践型教师,往往实训课程被压缩,实训内容单一。一些院校对实践教学不够重视,实践教学资源匮乏,实践教学条件不能满足行业技能培养的要求。比如,实训课程分为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校内实训主要是在实验室完成,而经贸类专业实验室普遍缺少仿真条件与环境,即使个别课程的实训环节仿真度较高,但在专业层面来看,缺乏整体规划,内外贸与网络贸易之间的实践课程各自为阵,不能有机结合。在校外实训环节,不少校外实践基地只是签了份协议、挂了个牌,但缺乏后续有效的维护和管理方法,校外实践名不副实,造成学生和社会、理论和实践相脱节,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较差。有些学校采用校企合作的模式来解决经贸类专业实践环节薄弱的问题,但是大多数的校企合作都流于形式,并未真正发挥作用。企业主要采取到学校做报告、讲座的方式,而学校则是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实习,校企之间往往很难有更深层次的合作。

三、复合型经贸类人才一体化培养模式实践:以南京审计大学为例

1.经贸类专业有机结合,专业特色鲜明南。京审计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同时开设了贸易经济、国际经济与贸易和电子商务这3个经贸类专业,实现内贸、外贸和网络贸易的有机结合,进而实现经贸类人才培养的一体化模式。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明确并且各有侧重。按照复合型人才培养需求,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设立国际贸易2+2方向,在本科阶段的前两年强化英语能力,后两年强化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知识,与其他高等学校的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相比形成独特的错位竞争优势。贸易经济专业在人才培养中注重内贸与外贸相结合、经济与管理相结合,重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电子商务专业是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并在2012年被列入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既注重内外贸的理论基础又,突出信息化供应链相关领域电子商务专门人才的培养,致力于信息化供应链在企业、电子商务的应用。2.整合优化课程体系,开发创新课程。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强调教学内容与人才培养目标的紧密对接,始终围绕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举,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交融,教学、训练、科研三者有机结合,整合优化课程体系结构,形成了通识教育课程、学科专业教育课程、素质拓展、就业创业、毕业等环节。按照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选修课的层次构建课程体系。对于一些课程间有重复的内容,在教学大纲中注明课程之间的教学差异和侧重点。如信用证内容,在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单证和国际结算中都有所涉及,但是在国际贸易实务中侧重信用证的流程,在外贸单证中侧重信用证的制作,在国际结算中侧重信用证的审核。此外,学院还遵循学校课程建设规划总体要求,有步骤地推进经贸类专业课程的开发和建设,以丰富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3.实践教学资源丰富,校企深度合作。南京审计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按照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要求,着力构建由跨专业综合实验、专业综合实验、课程实验、学生学术社团、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社会实践、学年论文、毕业论文(设计)和毕业实习等模块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将经贸类专业的实验课程相互融合,达到资源共享。全院共有4个中央与地方的共建项目——国际贸易模拟实验室、电子商务实验室、经济预测与决策实验室和数量经济科研创新平台,1个江苏省实践教育中心——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此外,学院逐步探索与企业合作办学、合作育人机制,采用“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机制,促进与企业深度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增强办学活力,共同完成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工作。

[参考文献]

[1]范钧,唐丽.基于协同创新的高层次商贸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对外经贸,2013(11).

[2]傅炜.刍议应用型本科高校经贸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3).

[3]郭友群.加快培养现代商贸人才[J],商业研究,2005(17).

[4]李跟强,潘文卿.国内价值链如何嵌入全球价值链:增加值的视角[J].管理世界,2016(07).

[5]任荣,弓志刚.复合型贸易经济人才培养中实践教学的改革[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2(15).

[6]司增绰,黄景章,洪涛.贸易经济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商业时代,2013(01).

[7]张少军,刘志彪.产业升级与区域协调发展:从全球价值链走向国内价值链[J].经济管理,2013(35).

[8]郑淮,程志宇.基于就业导向的经贸类专业本科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06).

[9]周文贵,孙晓琴,杨础.经贸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4(12).

跨境电商论文范文篇7

1、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美国、英国和亚洲的新加坡等跨境电子商务市场繁荣的国家,也是培养高端跨境电商人才的地区。新加坡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理念与方法是:体验式与教练式、海外沉浸与创业生态圈等。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迅速,电子商务人才教育也大兴其道,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已达几十万人,但跨境电商人才缺口依然很大。国内高校尤其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已深切认识到对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但对于如何培养跨境电子商务人才还是探索阶段。比较来说,中国的江浙、广东一带对培养培训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开展较早也较有成效。目前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重要问题有以下几点:(1)跨境电商系列课程的内容比较复杂、关联性不好;(2)跨境电商系统的权威教材少:(3)学生的能力素质还难以达到跨境电商系列课程中综合技能的要求;(4)跨境电子商务实践教学中服务“一带一路”的电子商务专业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文/高巍巍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效果不明显。

2、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良好基础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作为黑龙江省唯一一所语言类本科高校,在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融入俄语语言的强化训练,打造学生在跨境电商尤其是对俄电子商务行业从业的就业优势。我院以服务龙江经济为办学宗旨,树立“区校企联动发展,产学研结合办学”的特色办学理念,在2016年开始首批招生电商专业的学生,紧密结合本地区发展的实际需要,结合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人才需求,从提高职业能力着手,与行业企业合作,不断强化教学改革,已经确立了产教融合、校企联合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学院有与国内知名IT企业专业共建、校企合作的良好基础,如阿里巴巴、北京中软国际,深圳他拍档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企业,为电子商务专业的校企合作联合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我们经过调研与论证,与深圳他拍档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签订了共建电子商务专业的战略合作协议。学院有比较成熟的对俄高校交流合作基础:我院已与俄罗斯太平洋国立大学、阿尔泰国立大学等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在合作办学、教师互派、学生互访等方面可以为电子商务专业的对俄电商方向学生提供赴俄交流学习的机会。

3、人才培养的具体实现

以服务高素质跨境电商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完善现有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为基础,有序拓宽跨境电商人才就业;立足黑龙江省电子商务行业发展、面向国内电商行业需求、融合海外电子商务行业服务,打造跨境电商人才专业培养体系;以提高学生理论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为核心理念,培养高技能电商类创新与应用型人才。力争通过一个培养周期的建设,把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建设成为黑龙江省同类高校中的特色专业和本校特色专业。3.1 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围绕电商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对校内外资源的整合,建立以校企和多方组成的国际化、水平高、结构优的双师型国际化教学团队。(1)通过培养现有队伍和引进人才大幅度改善师资队伍的学历和职称结构,打造优秀的核心教学团队;(2)通过邀请知名电商企业专家对校内教师进行技术分享、技术讲座、技能培训,安排青年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熟悉电子商务营销、电商平台运营和电商物流,打造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3)针对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构建企业师资队伍,来进一步完善师资结构。3.2 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创新实践。针对广东省、江浙地区同类院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情况进行调研,进行对比和分析,找出共性和差异,结合我院外语教学的优势研究校企合作机制;深入企业调研电商行业对跨境电商人才的岗位要求,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和外语能力的需求;(1)以黑龙江外国语学院与东软睿道共建的涉外服务外包学院的建设为契机,借鉴东软实训人才培养体系以及教学管理—质量保证体系,以全面提高学生业务实践能力为目标,对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内容进行改革与创新。(2)以满足电商行业发展对跨境电商人才的大规模高质量的人才需求为目标,以校企联合培养为手段,构建大一到大四的学生实习、实训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业务能力。(3)构建实践课程体系;建立校企共建的校内创新实训基地,校外实习基地、就业基地。3.3 教学资源的建设。(1)在现有的课程设置基础上,构建多维度的课程体系:一是通识类课程,为学生打好知识基础的课程;二是专业课程,涉及电子商务方面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课程,把俄语加入专业必修课程,培养学生的外语职业能力;三是职业教育课程,通过与企业共同确定电商从业人员的岗前培训、职业教育方面的课程;四是创新教育类课程,旨在培养电商学生创新理念和创新能力。(2)针对电商行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突出专业素养的培养,打造跨境电商方向专业核心课程群。3.4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以及专业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努力建设多个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实习和实训基地,改革实践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1)大一学生开展认知实习。通过到企业参观、进行职业素质训练、真实项目实习、专业技术人员职业发展规划、座谈及讨论会等,让学生了解行业和企业的动态,对未来从事的职业感性的认识;同时通过真实的项目实习,了解如何运用现有电商业务平台实现网络营销等业务过程。(2)大二学生开展专业技术实训。通过开展技术讲座、行业动态分享、典型实践项目介绍、真实项目实习等,让学生对本专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通过项目实践,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俄语、英语行业应用能力。(3)大学三年级学生开展项目实训。通过在校内的企业共建工作室进行的跨境电商实际业务、校内实践项目实训等,让学生对电商行业有更深入的认识,激发学生从业跨境电商的积极性;同时通过真实项目实训,让学生达到电商从业的“准员工层”水平。(4)大四学生开展实习、实训。通过对职业素质进行训练、企业面试技巧培训和演练、行业动态分享、技术专家讲座、到合作企业顶岗实习等,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提升学生就业质量,达到电商从业领域的“工作层”水平。3.5 教学管理的改革与创新。组织建立由学校、企业、学生和社会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监控、质量评价和质量保障体系、教师激励机制、创新创业教学管理体系。(1)围绕着专业建设和改革目标,形成以学院和信息工程系为主导,以电子商务教研室为主体,由院校、企业、行业协会、各级各类研究机构、校内外实践教学中心共同参与的专业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完成电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质量标准、人才培养模式、质量评价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切实保证教学管理的质量。(2)采用“3+1”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前三年在校内学习,第四年主要进行企业实习实训)的过程中专业学生校外学习时间长等特点,重点改革学生管理制度;(3)参照企业考核标准,从专业技术能力、业务理解能力、职业态度/员工责任心/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等多方面,构建学生评价体系,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的全方位考核。(4)优化教师激励机制,有效整合校内外教学资源,有效提高教学团队的凝聚力。

4、以实训基地项目建设为引导,推动专业的教学

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校政行企三层合作模式。全面落实有东北特色的“行业+企业+专业”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将电商专业打造成为在人才培养质量、技术咨询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产教协同体系较为完善,教学资源配置比较合理,在区域内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辐射带动能力的省级重点建设专业。继续与哈尔滨市商务局、各级各类行业协会、京东商城、苏宁易购等政、企、行深度融合,做到有模式、有项目、有学生参与。加快电商创业孵化基地建设,鼓励引导学生进行创业实践。积极联合国内外知名企业打造“在校大学生电商创业孵化基地”,为本专业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就业创业体验平台并提供相关服务。本基地人工座席160席,电商创客空间3间。以黑龙江省人人帮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中国网库等企业为点,构建校中厂、校园O2O模式。使本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实现“工学合一”,在提升专业技能的同时,积累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为将来在本行业领域就业及创业奠定基础。

跨境电商论文范文篇8

【关键词】电子商务;跨境电商;市场营销;新途径

1引言

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过程中,电子商务已然成为一种新兴的行业,为广大商家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电子商务平台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网络销售和购买渠道,每个人可以通过各个电子商务平台对各类产品进行买卖活动,加快了物品的销售速度。跨境电子商务是指分属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达成交易、进行支付结算,并通过跨境物流送达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种国际商业活动。目前,跨境电商在市场营销方面面临着较为严峻的挑战,特别是全球化速度的不断提升,使得跨境电商必须尽快改变营销策略才能够更加合理地面对各种挑战,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2电子商务时代跨境电商市场营销面临的问题

2.1服务质量差。跨境电商的服务质量仍然有待加强,服务质量低下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由于跨境电商的客服和消费者无法进行实时交流,只能通过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这就导致有时可能会出现语气理解错误的问题,使得消费者和客服之间出现纠纷,进而影响消费者对跨境电商的认知;第二,物流一向是消费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通常都很急切地希望能够更快收到自己购买的物品,因此,经常通过物流信息来了解商品配送情况,但是部分情况下商家无法及时更新物流信息,这就降低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1]。2.2市场环境混乱。当前虽然已经进入电子商务时代,但是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时间仍然较短,特别是跨境电商也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在行业秩序规范方面缺少完善的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这就导致在跨境电商发展过程中经常出现各类不诚信的问题。例如,部分商家会售卖假货或者真货假货混合销售,对消费者造成了欺骗,使消费者没有得到应有的产品。这种情况的出现让很多消费者在电商平台进行购物时都会存有疑虑。长此以往,如果不解决这一问题,会影响到跨境电商的发展。部分商家在向消费者提供产品信息时也会存在虚报信息的情况,当消费者收到货物时发现和商家所述有较大出入,也会使商家差评数量增加,不利于跨境电商发展。2.3物流体系不完善。物流是影响跨境电商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确保电子商务交易有序进行的基础保证,对于跨境电商的市场营销而言,如何加强供应链配合是提高市场营销效果的重要因素。以往在国际之间进行贸易活动时,通常会通过海洋运输的方式进行商品交易,能够在一定时间内运输大量货物。但是跨境电商对于物流速度的要求较高,因此,必须对物流体系进行改进和完善,从而打破物流方面存在的局限性。然而目前物流方式较少、物流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都阻碍了物流体系的完善,使得跨境电商的供应链无法进行有效配合。

3电子商务时代跨境电商市场营销的新途径

跨境电商必须对市场营销进行途径扩展,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向消费者提供优质营销服务,为跨境电商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重要基础保障,为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提供新的推动力[2]。3.1提高跨境电商服务水平。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必须提升自身的服务质量,才能够真正地提高产品销售总量。无论是线上经营的企业还是线下经营的企业,都需要严格遵守质量标准才能够获取更多的消费者。然而目前在跨境电商企业发展过程中,由于无法和消费者进行面对面交流,经常会在售后方面出现问题。因此,跨境电商需要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经常性对消费者进行调查和回访,了解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以及改进建议。同时,为了提升消费者的购买体验,跨境电商需要和物流配送以及发货仓库进行良好的协调和交流,在确保可以更快地将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基础上,及时更新物流信息,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心的物流服务和购物服务。3.2树立诚信经营理念。诚信是一个企业乃至一个行业得以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能够帮助跨境电商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进而促进跨境电商的稳定发展。在现代经济快速发展的影响下,很多跨境电商企业都忽视了诚信理念的建立,将获取经济利润作为自身的发展目标,进而导致很多不良商家的出现。这种不良做法会影响消费群体对跨境电商的认知,因此,跨境电商必须将诚信作为企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及时发现在市场营销方面存在的不正当措施或者诚信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和处理,这样才能够提升企业在行业内部的竞争力。在对市场营销人员进行培养时,企业也需要重视诚信意识的渗透,促使每一个市场营销人员都能够具备良好的诚信意识,对产品的生产环节和销售环节进行质量把关。在企业内部需要根据市场营销人员的工作情况实施一定的奖励和惩罚,促使营销人员能够主动落实诚信要求,提升营销人员对诚信经营的重视度,为企业打造诚信经营的良好品牌形象。3.3完善物流体系。随着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物流已经成为城市区域内部的重点发展行业,同时,带动了我国其他行业的快速进步,进而为区域经济效益的提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同时物流体系也是跨境电商得以发展的关键因素,只有基于完善的物流体系,才能够确保跨境电商更加长远地健康发展,保证跨境电商能够拥有稳定的交易机会。首先,作为跨境电商需要借助自身发展的平台,对当前所拥有的物流资源进行整合,保证能够将物流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其次,需要对海外的物流体系进行完善,调整网点布局,通过物流独立发展来减少跨境电商在物流方面所需要耗费的成本;最后,需要在国外构建属于自己的存储仓库,能够更快地为消费者发货,同时,也可以减少在跨境电商平台进行交易活动的时间,减少企业投入的物流成本[3]。3.4对汇率进行有效管理。跨境电商企业需要重视汇率变化对交易活动所造成的影响,主动关注不同国家之间对汇率的调整以及有关政策,根据汇率的变化情况构建更加完善的风险防控制度以及体系。例如,如果某一国家的货币突然出现暴跌或者暴涨的现象,都会影响跨境电商商品的出口价格,进而对跨境电商发展造成不利影响。由此可见,在新的历史时期只有重视国际汇率变化,才能够降低企业风险事件发生概率,为跨境电商的发展提供重要保障。为了提高对汇率监测的及时性,作为企业的管理人员应当积极引进各种先进的数据分析系统和数据收集系统,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更快收集汇率变化信息。

4结语

在电子商务时代下,跨境电商呈现出全球化、多边化以及无形化的特点,扩大了跨境电商所涵盖的范围,能够为更多国家、更多人民提供购买和销售服务,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但是要想促进跨境电商的健康发展就必须对市场营销策略进行改革和创新,提高跨境电商的工作质量,打造具有诚信意识的电商市场,加强支付以及汇率方面的管理,推动物流体系的不断完善。通过对跨境电商市场营销新途径的探索和实践,能够为跨境电商提供更多的商机,进而避免跨境电商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其他风险因素的影响。未来跨境电商的发展速度会进一步提升,不仅需要跨境电商企业的努力,同时,也需要政府对其进行积极引导,建立规范的行业秩序。

【参考文献】

【1】肖晓.电子商务时代跨境电商市场营销的新途径探索[J].现代营销(经营版),2020(09):118-119.

【2】杨明.电子商务时代跨境电商市场营销的新途径探索[J].产业创新研究,2020(10):127-128.

跨境电商论文范文篇9

关键词:“一带一路”;SWOT分析模型;跨境电商

2015年初,国家发改委联合发表了《促进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海上丝绸之路》,这预示着“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规划已全面进入实践的重要阶段。“一带一路”是对我国历史“丝绸之路”的现代化延续与拓展,是我国及其沿线国家多方机制与区域协作相融合,主张和平、建设经济、文化交汇的整体。实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对我国以及周边多国的全方位、深入性的沟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充分展现全社会的建设理想及美好愿望,是国际协作及创新管理模式的重要探索。而在“一带一路”的引领下,将来会实现覆盖全世界60多个国家、近百个港口的大规模经济贸易系统建设,促进我国跨境电商的国际化发展。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跨境电商SWOT分析

根据当前我国跨境电商的发展形势,运用SWOT分析法,分别对我国跨境电商的优势(Strength)、短板(Weakness)、机遇(Opportunity)及挑战(Threat)展开详细的探究,充分掌握我国跨境电商所处的社会环境,进而为其发展提供正确方向。(一)跨境电商的优势。1.电商系统日益稳定。当前,为跨境电商所提供有效服务平台的电商企业,主要有阿里巴巴旗下的国际务站、速递通,还有其他国内知名度较高的大型网站,这些电商企业经营的是综合性的服务业务,能为系统中的企业提供更加专业且可以个性定制的咨询类服务与帮助,有效降低有关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运作风险、成本风险及交易风险,是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的坚实后盾。2.政府给予大力支持。根据海关总署的调查研究报告显示,2014年3—7月,我国对外贸易总交易额为7.34万亿元,同比降低了5.6%,降低的幅度就以往而言上涨了0.3个百分点[1]。在过去的对外贸易趋势日渐懈怠的情况下,跨境电商行业的先锋军不断前进,发展态势良好。2014年7月份,国务院连续《有关大力发展电商促进经济新动能的培养意见》《有关加大对外贸易竞争优势培育指导意见》,为跨境电商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利的政策支持。(二)跨境电商的短板。首先,对我国的跨境电商物流系统来说,需要有待进一步优化,在体系建设上,许多方面还尚未完善,例如,物流配送成本较高、物流风险控制系统缺失、仓储管理及设施建设不足、配送系统等基础性的设备未及时更新,整体物流信息化水平较低,这些都是阻碍跨境电商向前发展的现实短板问题。其次,由于跨境电商平台交易方式的特殊性,因而决定其商品存在制约性,具有频次高、货值低、种类杂等特点,成为海关过关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此外,对出口退税来说,通常只是面向普通的贸易模式,并且还要电商企业提交增值税的发票及银行账务流水详单,因而跨境电商的小额订单业务无法纳入退税范围中,跨境电商在其建设中将会面临退税艰难、结汇受阻、监管困难等现象,严重阻碍跨境电商的可持续发展。(三)跨境电商新机遇。第一,网络用户越来越多,市场消费能力日益增强。根据金融媒体对市场调查的研究报告称,全球网络用户在2017年将会突破50亿,并且,随着全球网络用户的逐步增长,网购用户也随之不断上升,根据艾瑞咨询分析整理,世界各地区的网络购物市场交易总额近年来呈现快速上升趋势,而这些均为我国跨境电商的持续发展起到强有力的支撑作用[2]。第二,网络计划开启,将建立“互联网+”实施规划。目前,此规划已被广泛应用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同时,传统贸易公司相继开始选择运用互联网技术实现自身经营方式的转型与升级,客户订单也将从传统的数量多且整体变为当前的小量分散式,有效促进我国跨境电商的深入发展。(四)跨境电商新挑战。1.对外贸易受到冲击。当前,贸易新兴的保护主义浪潮影响巨大,许多贸易强国为了强化自身国有产业的发展及保护,开始运用提升关税壁垒的方式,对我国产品实施调查。导致国内很多产业受到牵连,加剧对外贸易的艰难情况。2.人民币汇率影响。由于我国商品出口后价格较低,因而,人民币值得到一定程度的上升。在相同价格的情况下,我国产品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价格偏高,降低我国出口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对跨境电商带来较大影响。3.交易风险大。电子商务平台的交易虽然便捷、高效,但同时由于其虚拟性、广泛性等特点,让跨境电商的交易双方之间,因其文化背景、法律体制、思想政治等方面的信息不协调,加大维权难度,存在较高的交易风险。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推动跨境电商发展有效路径

(一)构建网络区域贸易平台。建立开放性公开化的、将市场作为主要推动力、各利益主体共同参与的网络区域贸易平台。运用“一带一路”中各区域之间的跨境平台,有效整合相关政策、贸易、经济等方面所开展的共同协作,构成整体性的经济发展战略,有效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家中小企业积极加入区域性的经济贸易合作中,强化各自经济建设,有效融通企业资金。在充分确保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国家信息安全及商业机密等方面的安全前提下,开启区域之间信息与数据进行跨境游动,为企业提供协作共赢的多向经济贸易对外开放平台,优化多向资源配置,为顺利打入国际市场拓宽有效渠道。跨境电商社会地位的逐渐提升,对国际贸易的结构调整及发展具有重要积极作用。(二)促进跨境电商国际协调。跨境电商是国际经济贸易的全新商业形式,因而,要按照国际贸易的具体规则发展,要不断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双方及多方开展跨境电商合作,加强与其余经济有效体间的货运来往、外汇清算、单票运输等方面的相连相通。推动制造企业、贸易企业、物流企业及综合性服务企业与跨境电商服务系统构成完善的产业发展链。我国政府要充分发挥自身在市场中的主导作用,积极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各国间构建跨境电商国际贸易准则,包括相关商品的质检标准、商品质量指标,对某些较为稳定的标准,可将其直接纳入跨境电商的标准体系中,并促进国家间的标准对接[3]。构建跨境电商交易主客体的基本数据采样、互换以及保存标准体系与整个过程的可追究性制度。强化信用系统的建设力度,促进制订“一带一路”各国间的跨境电商信用机制,要含有信用情况查询、资质验证、信用保障等,建立“一带一路”区域性的统一检测检疫体系与商品追究性体系,国家之间可相互确认商品的检测结果。此外,对于进出口税、企业身份识别,以及邮寄包裹的扣留实践等,需要具体的国际准则提供相应标准。(三)优化跨境电商信用系统。在网络时代,跨境电商之间的竞争重点是要注重用户的真实体验、商品的大众口碑及服务评价,为推动跨境电商的进一步发展,促进跨境电商信用评价体系的构建及优化。积极建设国内外的信用大环境,推动信用服务领域的发展速度,健全服务体系。构建依托现代化云计算、大数据的第三方信用系统跨境电商数据搜集、资源共享机制,制订政府组织引导、多方参加、有一致性标准的跨境电商信用体系。从而,对跨境电商企业做出综合性的信用评价,为网络消费者的跨境购物提供有效参照,提高消费者对跨境电商的认可及满意度,促进其交易系统稳定运行。

三、结语

近年来,跨境电商以迅猛的发展速度成功占领我国市场经济的主阵地,成为推动我国现代经济发展及建设的重要驱动力,是我国开展对外贸易的主力军。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提出后,更是为跨境电商的发展带来全新的机遇,与此同时,也伴随着相应的挑战。因此,“一带一路”背景下跨境电商应充分认识并掌握自身的优势、短板、机遇及挑战,采取有效措施,促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鲁倩,李隽波.基于SWOT分析的中国东盟跨境电商发展策略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6(30).

[2]黄伟.“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下的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7(12).

跨境电商论文范文篇10

【关键词】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成本;管理;控制

1引言

近年来,随着交通运输网络、经济全球化及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加快了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进程,使其逐步走向海外市场。同时,我国作为全球范围内制造大国之一,大量电子产品以电子商务形式为载体输送至各个地区各个市场之中。由于深受近年来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电子商务行业竞争局面趋向白热化,而如何大幅度增强电子商务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其谋求更多的经济效益,得到越来越多从业人员的关注及重视[1]。除高度重视成本管理及控制外,将物流环节成本控制视为工作重点,全面分析现存问题的产生原因,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有助于取得满意的物流成本管控效果。鉴于此,本文针对跨境电子商务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及控制进行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2跨境电子商务企业物流成本的管控现状

2.1管控意识有待提高。跨境电子商务企业的业务项目及业务环节相对复杂,其成本投入来自各个方面。从物流成本管控角度来看,部分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尚未形成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法及管理模式,长此以往则严重削弱企业对物流成本的管控力度,难以形成强有力的管控意识,甚至直接影响物流成本的管控效果。同时,即便部分跨境电子商务企业从根源上认识到管控物流成本的必要性及重要性,但是企业高层对于物流成本管控的重视程度有待提升,尤其是管控意识较为薄弱,尚未将物流成本管控与企业发展战略相联系,以至于企业物流成本管控工作无法有序进行,直接影响成本管控的总体效果。2.2管控体系不够健全。从目前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企业物流成本管控水平来看,普遍存在成本管控体制体系不完善的问题,尤其是部分跨境电子商务企业规模小且资金投入少,一旦忽略物流成本管理控制环节则可能导致成本投入激增,对日后其他工作有序开展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甚至导致成本管理控制方案难以落实,使得与之相匹配的成本管理控制规划成为一纸空文,无法充分发挥其约束指导作用[2]。同时,虽然部分跨境电子商务企业早已建成内部成本控制体系,但是其执行力度远远不足,极易产生相互推诿工作责任的问题,不仅严重阻碍企业长远发展,更可能影响行业改革进程。2.3管控方式不够合理。按方式类型,跨境电子商务企业的发货方式可划分为海外仓发货及自行发货两种,尤其是海外仓发货,适用于大批量产品销售,是大型跨境电子商务企业的常用发货方式之一。同时,自行发货的物流成本普遍集中于单向产品及客户之间,而海外仓发货能填补自行发货模式的不足及局限,能控制物流运输过程中的成本投入,但是存在增加后期仓储费用的可能性。一旦物流企业对于自身实力评估不全面,例如,承载能力及航线的评估不足等,则可能引发因物流滞留所产生的积压滞销等问题,这是间接性增加成本投入的主要原因[3]。以京东为例,前期投入高,而电商产品交易量下降时则不利于物流网络长远发展。2.4物流配送速度缓慢。中小型企业不同于大型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其经济实力相对薄弱且难以建设完整系统的仓储供应链,导致其物流配送深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出现一系列问题,例如,资金回笼缓慢、物流运输能力弱及货物配送效率低下等。一旦问题无法彻底解决则直接影响用户购买满意度,导致企业物流成本大幅度增加,波及企业总体经济效益。同时,产品供货商管理水平高低是影响电子商务企业物流成本投入的主要因素,换言之,产品供货商的供应不足或错失约定供应时机则可能影响物流企业的发货时间,甚至影响货物到达的时间,导致跨境电子商务企业的经济损失持续扩大。

3跨境电子商务企业物流成本的管控要点

如前所述,对跨境电子商务企业物流成本管控的现状问题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而从其成本管控效果提升角度考虑,有必要采取及时有效的管控方法。具体管控要点方法如下。3.1提高物流成本管控意识。在实际管控工作开展过程中,相关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必须秉持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高度重视物流成本管理及控制,从根源上认识到管控物流成本的必要性及重要性,侧重于树立企业管理层、领导层及全体职工的成本管理及控制意识,将物流成本管理及控制纳入企业发展战略,以战略发展目标为导向,拟定及执行相应的成本管控计划[4]。同时,在具体管控物流成本投入期间,综合考虑多方面影响因素,包括物流运输的成本投入、服务水平及工作效率等,真正意义上做到将物流成本管控纳入全局范围之内,方可以多种因素为切入点,达到令人满意的成本控制效果。3.2重视物流供应链管理。运输网络及销售网络均是供应链网络的主要组成部分,说明零售、配送、生产、仓储及运输均是供应链的重要环节,而供应链管理往往需要将上述环节作为切入点。从物流层面来看,供应链管理能够与物联网等其他管理方式有效结合[5]。由于全球化进程持续深化,国际贸易快速发展,国际物流发展势头日趋迅猛,特别是我国制造业规模庞大,促使跨境电子商务及物流行业面临着更多的发展机遇。为了有效管控物流成本,相关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必须持续加大供应链管理力度,将信息技术视为供应链管理的技术支持,甚至可灵活运用多种新兴技术手段,进一步提升物流管理的智能化水平,有助于控制总体物流成本。3.3搭建健全的管控体系。在实际管控工作开展过程中,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必须持续革新物流成本管控的工作理念,积极引进现代化管理理念,持续优化成本管控模式,丰富成本管控方法,侧重于提升成本管控的工作水平,将搭建完善的成本控制及管理体系视为保证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的坚实基础及前提条件。同时,做好各项成本核算工作,综合考虑货物到达时间及包装质量等多方面影响因素,合理规划成本管控方案,仔细填写货物运输单号,做好货物运输前期各项准备工作。此外,货运运输期间可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实时跟踪及监控货物的运输情况,消除影响货物按时到达的风险因素。3.4规范选择物流企业。在实际管控的过程中,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必须选择适宜的物流企业,优先考虑专业水平高、经验丰富、信息流通快、资金实力雄厚及规模大的大型物流企业,其不仅能保证货物送达的准确性,而且还能明显减少因物流不畅所产生的各种经济损失。同时,专业水平高的物流企业具有信息系统管理及信息化建设两方面的应用优势,而充分发挥其应用优势,能便于电子商务企业实时查询及监督物流过程。此外,电子商务企业可通过分析及对比物流企业历史运输量等数据的方法,挑选出成本投入少的企业,兼顾送货时间及货物保存质量。待选择完物流企业后,尽量及时与其签订合同。3.5合理控制发货频率。电子商务企业可利用控制发货频率的手段管理及控制物流成本。当下我国大多数电商平台均以销售为主体,例如,京东或天猫等均为销售模式,而上述企业的自主生产能力较为薄弱,或者普遍不存在自主生产能力,导致企业产品来源多为供货商批发,说明批发过程中往往需要全面分析供应商的资质及货物储备、价款及起订量等信息,确保供货周期及货物来源的可靠性及稳定性。同时,海外送货发货期间,合理规划及控制其发货频率及发货数量,预防出现大量积压的问题,始终保持企业资金顺利流转。

4结语

通过本文探究,认识到跨境电子商务企业之间竞争形势激烈,如果忽略物流成本管控,则可能增加其成本投入,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因此,跨境电商企业必须秉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工作原则,以增强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为前提条件,强化各个环节及各项业务层面的成本管控力度,尤其是物流环节,大力推行供应链管理模式,树立强烈的成本控制意识,搭建完善的成本管控体系,真正意义上做到合理管控及有效监督物流公司及发货频率,进一步全面提升企业的成本管控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文娟.跨境电商物流成本控制模式的优化与重构[J].中国市场,2020(33):159-160.

【2】孙胜博.电子商务发展背景下农村物流成本管理对策[J].山西农经,2020(15):86.

【3】李博雯.B2C电子商务企业物流成本分析———以京东物流为例[J].时代金融,2020(18):93.

【4】徐卫克.跨境电子商务企业物流成本的管理与控制研究[J].财会学习,2020(05):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