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技巧总结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5 03:36:46

考试技巧总结

考试技巧总结范文篇1

关键词: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行测特点;逻辑技巧

一、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的特点

国家公务员考试是中国国家行政机关选拔录用公务员的一种特定的人才甄别方式。国家公务员的笔试公共科目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以下简称行测)是指专门用于测查与行政职业上的能力有联系的一系列心理潜能的标准化考试。它不同于一般的智力测验,也不同于公共基础知识或具体专业知识技能的测验,它主要是通过测试一系列心理潜能,预测考生在行政职业领域内多种职位上适应和称职的可能性。它测验的是一个人在多年生活、学习和实践中通过积累而形成的能力,其性质是一种基本潜在能力的考试。行测考试以文字、数字、图形、表格四种方式来设计题型,其在考卷中的题型分为: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判断、资料分析五大模块,考题形式一律为客观题。考查应试者在基础知识、思维技巧、写作及语言表达方面的能力。在这些基本能力的考查中,应试者的逻辑思维能力是考查的重点,不仅体现在判断推理题型中,在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及资料分析题型中都贯穿了对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查。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这体现了公务员职位对于应试者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行测考试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作答要求。首先,测验内容有严格的时间要求,120分钟的考试时间与一般考试差异不大,但是考试题量巨大,不但需阅读大量材料,而且作答题目在130道题左右,平均在一道题上的答题时间不足一分钟。其次,要求应试者思维反应敏捷,准确领悟题意,快速反应判断。最后,逻辑思维和逻辑应用能力的考查占据很大比重。在行测考试内容的五个模块中判断推理就占到了总题量的近三分之一,而言语部分、数量关系、资料分析也需要逻辑推理能力的协助来解题。由于行测考试的内容、形式和特点有这些方面的要求,于是掌握逻辑知识,在考试中能熟练运用逻辑技巧,对于解题的速度和正确率都会有极大的帮助。

二、逻辑知识与技巧在行测考试中的运用

逻辑的知识内容在现实思维中的运用构成了逻辑技巧。由于行测考试要求准确理解、快速反应、正确选择,逻辑思维严密,因此将逻辑知识运用于实际,熟练地运用逻辑技巧,就成为行测考试中应该注意的掌握和应用的技能。(一)概念技巧的运用。概念的知识首先要注意把握概念的定义,概念的定义中反映了概念的内涵特征,运用内涵特征我们可以区分不同的概念,将不同事物标识开来。这一点在判断推理模块中的定义判断题型中非常明晰。定义判断通常是在题干中先给出一个或多个概念的定义,然后再给出一组事件或行为方面的选项,要求按照定义选出一个最符合或最不符合该定义的答案。对待这类题目,首先要对题干中的定义信息进行分析,抓住其内涵特征,再根据这些特征将事物或行为区分开来。当把关键的特征勾画出来,就会发现选项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了。其次,运用概念外延间的关系也有助于我们清晰的解题。这一点在类比推理和逻辑判断中有突出的表现。类比推理类题型往往是题干给出一组相关的词语,要求在选项中找出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相似或匹配的词语。在这类题目中外延关系往往会被涉及。对于逻辑关系鲜明的题目,要重视概念的外延关系,以期对题意深层理解,准确分析。例如题干为:名茶:龙井,这两个概念从外延关系角度看属于属种关系,龙井是名茶中的一个类别,那么选项答案也应是属种关系的概念,不能是其他的关系。概念外延关系解逻辑判断类的题目也是十分有效,当题目中涉及的概念间有明显的外延逻辑关系时,就可以用外延关系进行分析,甚至可以用表达外延关系的欧拉图来解题。例如:某公司所有的销售人员都是男性,所有的文秘都是女性,所有的已婚者都是文秘,公司的总经理尚未结婚。这里涉及概念众多,且概念间外延关系明显,可以利用欧拉图来表示各个概念间的关系。将公司的人员可分为男性和女性,男性和女性是全异关系;销售人员在男性范围中,二者是种属关系或全同关系;所有文秘都是女性,文秘和女性是种属关系或全同关系,已婚者都是文秘,已婚者和文秘是种属关系或全同关系;公司总经理与销售人员、文秘、已婚者都是全异关系,则由图可知,总经理可以是男性,也可以是女性。这样的图形表达清晰、简洁。(二)命题、推理技巧的运用。第一,直言命题及其推理技巧的运用。直言命题是简单命题的一种。直言命题按照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全称肯定命题(A)和全称否定命题(E)、特称肯定命题(I)和特称否定命题(O)、单称肯定和单称否定命题。直言命题可以进行换位推理,有三个有效的形式:所有S都是P→有的P是S,所有S不是P→所有P不是S,有的S是P→有的P是S。特别注意的是“所有S都是P”不能推出“所有P都是S”。推理中按照有效的形式进行推演,就能找到正确的答案。A、E、I、O四类命题当其所陈述素材一致时,它们之间存在称之为对当关系的真假关系,A与E是反对关系——可同假,不可同真,I和O是下反对关系——可同真,不可同假,A和O、E与I是矛盾关系——不可同真,不可同假。对当关系在真假推理题型中是解题的关键。在真假推理中,首先要分析已知中有没有矛盾、反对或下反对关系的命题,根据这些关系的真假特点,来确定题干中已知前提的真假,进而得出结论。运用直言命题可以进行三段论推理,三段论是指包含一个共同词项的两个直言命题(前提)推出一个新的直言命题(结论)推理。三段论推理有其特殊的规律,如:两前提不能皆为特称;两前提不能皆为否定;前提中有一个否定,则结论必否定等规则。运用这些规则就可以很快地进行三段论推理,得到结论。第二,复合命题及其推理技巧的运用。复合命题是形式结构复杂的命题。根据命题中联结词种类不同,复合命题可分为联言、选言、假言和负命题。分析复合命题的语言表达形式,如并列、转折、递进、因果、条件等关系,在言语理解题目中有助于我们清晰地把握句意,理解文段材料中的信息,进而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正确归纳总结文段主旨大意。运用复合命题进行推理是逻辑判断中常见的题型,最典型的是利用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假言命题所进行的推理。当我们根据联结词识别出假言命题的种类,就可以依据其性质和规则来进行判断和推理。如在题干“如果明天不下雨,我就去爬山”中看到了联结词“如果……就”,就识别出这是充分条件的假言命题,将其结构内容翻译为符号表达的形式,“天不下雨→去爬山”,再根据其推理的规则“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来进行推演。这样一来错综复杂的问题就变得条理化和形式化了,有助于我们厘清事物关系,理出头绪,排除由于语言文字内容所带来的干扰,得出明确的答案。(三)归纳和类比推理的运用。前面说到的对当关系推理、三段论推理、复合命题推理都是演绎推理,不同种类的推理在我们的逻辑思维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演绎推理是我们认识事物由普遍到具体的过程,而归纳推理则是从具体抽象到一般的过程。我们对于事物很多规律的总结得出都有赖于归纳推理。在行测题目中阅读理解里的主旨概括类题目、逻辑判断的一些归纳推理题目和图形推理题目都可以借助归纳的特征和方法,把握核心,抓住本质。归纳的技巧首先应是全面,不能有所遗漏,不论是总结主旨,还是把握图形特征,都应是这一类别事物的全体反映。其次要找的特点应是主要特征、本质属性。我们要全面总结并不是把事物的所有方面都归纳进去,而是要从庞杂的事物情况中找到根本的规律、属性,让它能反映出最一般或最主要的规律和内容。类比推理是从一个或一类事物的特点推演到另一个或另一类事物的特点上,不同事物间其规律和特点有相似性。图形推理中图形的类比题目,及逻辑判断中词语的类比都是对类比特征的考查。我们在类比中重要的是找到最为贴近、相似或匹配的内容。类比中可以题干横向分析,也可与选项纵向结合分析。特别注意不要类比了非本质的属性,因为类比推理属于或然性推理,若类比属性为偶然性的因素,则极有可能造成错误的结果。(四)论证技巧的运用。论证是运用推理,从一些命题出发,来确定另一个命题真实性的逻辑方法。论证的方式可以分为直接证明和间接证明。在行测题目中,我们经常会使用间接证明的排除法和反证法。总的来看,我们选择选项的过程也是一种证明,证明某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为了找到这个正确选项,我们有时直接证明,但很多时候我们都选择使用排除法,在选项中先去排除显而易见的错误。有时是先直接推理,得到一定的结果,根据这个结果再去排除。除了排除法,反证法也是很好用的方法,当我们需要假设代入时,经常是在代入的过程中会发现矛盾的出现,于是证明我们之前的假设是错误的,则其反面就是正确的。对于论证的题目,我们可以从论证的结构角度来解题。论证的结构包括三个部分:论题、论据和论证方式。找准论题是第一步,因为不管加强或削弱论证,都是针对论题而言的。我们可以通过重申论题,增加论据,搭桥(在论题和论据中建立联系)等方式来加强论证;用直接反驳论题,举反例,论据错误,拆桥(打断论题与论据的联系)等方法来进行论证的削弱。(五)逻辑基本规律的运用。逻辑基本规律也叫思维基本规律,是人们正确思维必然要遵循的思维规律。逻辑基本规律有三条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它们是人们思维确定性的不同角度的表现,同一律要求思想的同一性,矛盾律要求思想的无矛盾性,排中律要求思想的明确性,这些是人们在现实思维中正确思想的基本要求。行测考试中巧解题目,也应该注意让思维合乎逻辑基本规律。比如在阅读理解题目中,我们要总结文段主旨,那么同一性是必须要关注的,要关注细节性的问题,概念和观点的偷换都会造成主旨的偏离与内容实质的转换。而在选词填空中关注同一性会让我们更容易选出合乎文段语境的词句。语义深浅的程度,前后呼应的手法,都和整体内容的同一性相关联。至于关注矛盾的出现,则是我们对于思维无矛盾性的直接体现。当我们注意到这些问题,会使我们解题的准确率大大提升。综上所述,逻辑的知识与技巧在行测考试中有很大的应用空间,这应是应试者必备的技能,要认真学习,善于运用。

参考文献:

[1]李永新.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专业教材.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8.

考试技巧总结范文篇2

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已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为了帮助广大考生在这关键时刻有的放矢的进行复习、最有效的提高自身能力,我在这里给大家简单的谈谈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冲刺阶段的心态和备考技巧,帮助考生顺利通过考试。

要想充分备战公务员考试,就要熟悉公考考试大纲。今年大纲与去年大纲相比基本没有什么变化,只有判断推理中有一种类比推理可能会出一种比较新的题型,除此之外其他部分从大纲意义上说完全没有什么变化,所以大家备考基本上按照去年的题型、题量、分布准备就足够了。但是大纲没有变化并不代表今年的题目不会有变化,这可以从历年题目的变化趋势看出。而且今年有80万考生报考,一共招一万三千多人,大概比例是1:60,去年大致的比例是1:40,这个比例在上升,也就意味着今年的竞争会比去年更加激烈。所以各位考生一定要注意,题目变难是一种趋势,但是变难也要部分来看,比如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以及判断推理当中的图形推理,这三部分在去年可以说已经达到了历史最高的难度,所以我们预测今年这里部分的难度会基本持平或略有所下降,但是整体的难度应该来说是基本持平或略有所上升,也就是说数量关系、资料分析和图形推理的难度会基本持平,但行测其余部分的难度会有所增加。

除了要熟悉考试大纲和试题难度,在冲刺阶段备考行测还要注意下面几个方面:

首先是心态,这里面包括对待考试的心态和对待试题的心态两个方面的内容。对待考试的心态也就是要大家不要给自己造成太大压力,也不能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这方面大家要注意及时调整。对待试题的心态也就是要我们正确地看待试题,或者说要我们站在出题人的立场上看待试题。特别是如果我们在考试中碰到很难很怪的试题,这个时候我们一定不要心慌,在我们的内心要有这样的念头,既然出题人出这道题,肯定是希望我们在一分钟内解决,那它一定可以在一分钟内解决掉,我们暂时觉得它难只是因为我们没找到突破口,这个时候只要我们镇定、观察、换位思考一下问题就可以解决。

其次我们在备考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解题方法的有效性、实用性和速度性,这是我们在备考阶段要大力解决得关键问题。因为速度是行测怎么考试的一个核心,大家可以算一下平均每道题整套试卷是120分钟,如果整个试卷是140道题,平均每道题只有51.43秒,除去涂卡时间我们的答题时间也就不足50秒,这就意味着每道题必须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正确答出。那么我们在备考的时候方法的有效性、实用性和速度性就显得非常重要,不要认为自己这道题会做了就已经完成了,而要思考如何更快的答题。

要想在速度上获胜,必须对试题中常见的题型以及对应的解题技巧非常熟悉,对于已有的题型要有很强的识别能力。比如数量关系包括数字推理和数学运算两部分,这两个部分相对而言题型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数字推理就考几种固定的规律,数学运算同样也是相同的题型重复出现,所以把以往的题型复习得比较熟,这对我们备考非常有帮助。再如资料分析,我们要熟悉材料的三种类型,文字、图形和表格,不同材料的形式也必须有一个比较深刻的了解。一般文字材料难点难在数据不太好找,因此明确各个段落的主旨显得非常重要;一般图形性材料难点是难在对图的理解之上;表格性材料的难点一般在比较难计算。各位考生在备考的时候需要注意这些细节和要点。

在对题型、方法的一个把握上,如果相对而言基础比较好,通过真题自己做一定总结,就可以总结出很好的方法,但是如果考生自己总结题目效率不高或根本没有时间来总结题目,那么选用一本质量高的参考书或者是参加一个冲刺辅导班仍然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在对题型以及解题技巧熟悉的基础上,我们还要要重点查找自己的弱项和不足,集中精力把它克服。比如在资料分析中很多考生比较头痛,认为的难点:第一个点就是数据找不到,第二是数据算不出来。这两个难点必须在我们备考的时候解决,找数据方面希望各位考生一定要注意,读材料的时候尽量去读材料的结构,而不是读材料的数据本身,把材料的结构整体读明白,然后去做题目的时候迅速定位所需数据的位置,这时候才能达到比较快的时间内找到数据这么一个目标。计算技巧在资料分析的计算中是非常有效的,如果硬算计算量很大还容易出错,算起来会很慢而且相当痛苦,这就需要我们熟练掌握一些非常有效的计算技巧,这是各位考生需要注意的。

第三我们要注意做题的节奏。前面已经提到了方法的有效性、实用性和速度性。通过真题来研究考试的整体趋势,练习解题的思路和方法。接下来就是关于整个考试的节奏要把握,我们前面提到一道题目时间非常短,因此我们到了后期一定要成套的试卷练习,但是我们在练习的时候注意不要太在乎样模拟题的难度、方向性和题型,可能会有很多很偏的题目在考试中根本不会考到,而主要在意自己对这种成套试卷节奏上的把握。通过模拟试题找节奏和感觉,给自己一个合理的时间分配,应该花多少时间做每一部分,另外可以找一些适合自己的做题的顺序,可以把你觉得比较容易快速做出来的,或者你自己比较有把握的题目先做,这点是非常重要的。

第四我们还要注意一个考试的策略性问题。就是我们在复习以及在考试的时候并不是要把所有题目都答完,行测一共135到140道题目,它的基本要求是60分,一般来说考到70分左右就基本上可以进面试线了,所以我们要有一个心态,我们的目标并不是把140道题拿到手,而是保证大概100道题左右的正确率,对于我们平常复习的时候发现特别头痛的题目,需要我们在考场的时候学会适当的主动放弃。然后把精力投放到自己相对而言比较有把握的题目当中,这是一个心态的策略性问题。

考生在复习的时候有一个非常大的误区,就是习惯重点复习那些比较难的部分,这对于我们真正备考行测是一个不应有的习惯。前面提到了我们考试并不是要把所有题目都做出来,这是不可能的,我们要集中主要的时间去完成那些我们容易答出来的题目,比如说110道题目,保证90%的正确率,相对而言基本分数就已经保证了。所以我们复习的时候重点看那些比较简单的部分,把那些部分重新再看一遍,能否总结出更好的办法,能否做得更快、更加有效、更加精确。

考试技巧总结范文篇3

一、何谓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即通常所说的“行测”。行政职业能力是指从事公务员职业所应具备的与拟任职位相关的知识与技能。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是专门用于测查与行政职业有关的一系列心理潜能的标准化考试,是对从事行政工作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否具备行政工作能力的一种可能性的测验和验证,是公务员录用考试当中一门重要的笔试科目。

就测试内容来说,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作为想要加入公职人员队伍的考生必须面对的第一关,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且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考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主要包括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五大模块,题型均为客观性试题。

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一大特点就是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决断,完成大量的试题,平均每52秒完成一题。许多考生在走出考场之后摇头叹息:“时间不够,没做完。”因此,考生在公务员考试备考过程中,考生特别需要注意历年公务员考试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题型、题量与时间限制。

二、整体备考策略

从历年试题的单题难易程度以及试卷的整体组合上来看,试卷难度逐年加大,尤其是近两年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难度明显有所提升。在考试时间本来就十分紧张的情况下,通过某些模块题型的变化又增加了试题的难度,考生想要取得高分必须要具备更强的答题能力和更快的答题速度。针对此,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辅导专家提出以下备考建议:

首先,考生应该制定一个合理的备考计划。

制定一个合理的复习计划可以帮助自己节省时间,避免盲目复习。大体而言,这个备考计划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入门阶段

入门阶段是第一阶段,这一阶段一方面是对自己的考试目标有一个整体定位,确定报考职位的大概范围、方向和岗位,尽可能全面地了解兴趣部门、岗位的信息。另一方面需要找来以前的真题进行一个自我摸底测试。这一测试一是可以使考生对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的内容、题型、题量有一个更加直观具体的了解,更重要的是,考生可以对自身的优劣势有一个清晰的定位,清楚地了解自己在不同模块的速度和正确率。这样就可以指导下一步的备考。

基础阶段

基础阶段是备考的第二阶段,也即针对前面测验后的定位,对不同模块进行细致地有针对性的备考。这一时期主要是打基础的时期,一定要注意静下心来,细下去,认认真真地学习教材中的知识点。建议每天学习新知识前都要复习昨天学习的知识,每周进行一次总结,全部教材学习完之后用一两天的时间对整个知识体系进行梳理。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陷入两个极端:

一是将自己全部的时间都放在自己的劣势科目上,而没有给优势科目留出足够的时间。比如考生对于数学这一块普遍比较头疼,而这一块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生又是拉开差距的利器,因此不少考生在考试之前的大部分时间都用来看数学,结果到考试的时候觉得在言语和逻辑部分没有感觉了,这样反而得不偿失。

二是全盘放弃劣势学科,这是更多考生陷入的误区。很多考生的数学基础比较差,加之时间又比较紧张,因此直接采取放弃的策略,将考前的时间全部用来复习背诵性的科目,然后在考试的时候将数学这一块全部选择同一个选项,以求能够蒙中一些题目。这样也是不合适的。实际上,每一块的题目都存在着优秀的答题技巧,很多答题技巧往往可以在你对题目并不怎么了解的情况下帮你选出正确的答案。掌握这些技巧并不需要太多的时间,但可以大大的提高答题的正确率。

因此建议考生在第二阶段有计划的安排时间,既保证留出足够的时间提高自己优势科目上的优势,确保考试时这一部分的分尽可能多的拿到手,又要分出适当多的时间去准备一下劣势科目,特别是准备劣势科目中解题步骤和解题方法套路化的那一块。条件允许的话,可以报一个辅导班,因为很多答题的技巧和套路是考生自己复习过程中体会不到的,而一个辅导班花不了多少时间,却可以在短时间内学到很多技巧和方法。

提高阶段

提高阶段是备考的第三阶段。基础阶段的侧重点在于阅读教材掌握知识点,提高阶段的侧重点则在于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解题技巧。练习以历年真题为主,挑选一些口碑较好的机构出的模拟题作为辅助,着重提高答题的能力和速度,摸索出答题技巧,找到适合自己的答题方法和答题顺序。突出自己的强项,提高自己的弱项。这一阶段用时约在一个月左右。在这一以练习为主的复习过程中,建议对自己在练习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建立错题笔记,每天进行整理和复习,对重点内容进一步巩固,这一错题笔记也是模拟和冲刺阶段的重要复习资料。同基础阶段的复习一样,提高阶段复习结束的时候也要用一两天的时间进行梳理。

模拟阶段

模拟阶段是备考的第四阶段。在这一阶段准备两三套相当于真题的测验题进行模拟实训,建议模考练习不用太密集,隔两三天做一次,重点训练迅速进入考试状态的能力,同时优化自己的时间、做题顺序的安排。一是可以帮助巩固复习中学到的技巧和方法,查漏补缺,将复习中所学到的技巧和方法综合运用在一整套题的解答过程中。二是可以帮助制定考试中每一块的时间安排,确保在考试中不出现手忙脚乱、做不完题的情况。需要注意的是,准备题的时候不要到网上盲目地下一堆各种各样的题目存着,要根据考试的难易选择接近真题水平的模拟题进行考前测验。

冲刺阶段

冲刺阶段是备考的第五阶段,也是最后一个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整理前四阶段的复习成果,辅以适当的练习,调整兴奋点,调整心态,熟悉考试环境和流程,准备参加正式考试。

其次,掌握解题技巧,提高解题速度与准确率。

就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而言,虽然就命题趋势来看难度是逐渐加大的,但是总体上来说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题目的题目难度并不大,静下心来谁都可以做出来。但是如同前文分析过的一样,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题量大,在有限的时间内如何尽可能的多做题、得到尽可能多的分数,就需要掌握必要的答题技巧,这也是我们复习的重点之一。

这里先要说的是,考生在考试中如果遇到一个题目,想了一两分钟仍然没有头绪,这时候就要及时放弃,先做其他简单的题目。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中一定要学会放弃,有所放弃才能有所得到。如果在考试中因为一道难题,卡在某个位置,很可能后面的题目都比较简单,而就因为去攻克一个难题而导致没有时间去做后面的题目。这是很可惜的,但在每次考试中都会有很多人重复犯这样的错误。

因此在考试中要合理的分配答题时间,从统筹全局的角度去做题。建议考生在考试中的做题顺序遵从先易后难的原则,不必按照卷面的顺序、卷面上写的参考时间做题,而是先做自己最有把握的那一块,后做没有相对没有把握的一块,这样一方面可以树立自己考试的自信心,另一方面还可以帮助考生更快进入考试状态,从而有利于下一步的答题。而有把握与否则取决于考生在备考过程中不断地通过模拟测试对自己的优劣势有一个正确的定位。言语理解与表达比较好的考生可以优先做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题目,常识比较好的同学可以优先做常识判断部分。其次注意先做节省时间的题目,再做相对需要时间比较多的题目。比如逻辑判断中,各种题型所需时间的长短是不同的,像图形推理、类比推理都是花时间较少的题型,考试中可以优先做这部分题目,然后再做定义判断、演绎推理、事件排序等。

再者,优先掌握常用、实用的解题技巧与解题套路。

考生在备考中注意优先掌握常用、实用的解题技巧和能够套路化解题的题目。具体而言,在每一块中都存在一些实用的解题技巧,这些解题技巧可以使我们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甚至更多的时间内选出答案,这些技巧是考生务必要掌握的。这些技巧一方面需要考生自己在备考中积累,一方面也可通过一些辅导书、辅导课程获得。而掌握了这些优秀的技巧可以大幅度的节省解题时间,从而为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完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奠定基础。其次,在每一块中都存在一类或几类题目是有着固定的解题套路的,比如数量关系模块中的牛吃草问题,就只需要记住一个公式,考试时只要套公式即可很快的做完题目而不需要过多的思考。这样能够套路化解答的题目类型也是考生备考中首要掌握的。这就需要考生总结哪一些题目能够用一个固定的套路去解答,并对这个套路十分熟悉,考试时只要套用就可以了。

最后,树立良好的备考心态。

良好的心态是成功的前提。在公务员考试备考中,主要两方面需要注意:

一是对待考试,要正确地面对公务员考试,不要有太多的压力,也不要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只要进行科学有效地复习,考生一般都可以在考试中获得一个自己认可的成绩,所以不要有太大的压力,而很多抱着试试看的考生最终考完后可能就确实是“试试看”了,所以既然选择了参加公务员考试,就还是要认真地去备考。

二是对待试卷,对简单的题目不要轻敌,对很难很怪的题目不要心慌。简单的题目不一定就只是为了送分,可能其中就存在一些小小的陷阱,因此每道题都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而很难的题目不一定是为了给你做的,可能是用来考察谁会选择放弃而去做题目的。要明白,很难很怪的题目,你不会别人也一般不会,如果你及时地选择了放弃,那就意味着你获得了比别人更多的答题时间,就更有希望比别人赢得公考的胜利。

考试技巧总结范文篇4

关键词:初中历史;试卷;评改

初中历史学科内容丰富,其中包含了诸多历史人物、事件以及时代变迁等,因此该课程的学习需要学生大量记忆,这就使学生在记忆过程中出现内容混淆等状况,因此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要掌握技巧,在背诵的基础上多了解一些课外知识,从而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结果。然而考试作为检测学生学习状况的一种手段,主要的目的是将教与学相统一,提高教学效果。本文主要分析了试卷批改和讲评的手段,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历史知识提供重要依据。

一、历史试卷讲评分析

考试的目的是通过学生在试卷中具体的情况,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以后的学习效果。因此在评改试卷中,不应该只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而要通过考试,针对其中的问题做好记录,找出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而非单纯地评分。历史试卷在讲评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在知识掌握以及概念理解方面,知识迁移以及应用能力方面暴露出此问题。教师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需要进一步讲评,做好查漏补缺工作,最终的目的是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历史课程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要淡化考试成绩,重视试卷中反馈的问题,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在试卷讲评中,具体做到:①让学生交换评卷。通过别人试卷中出现的问题看自己试卷中是否也存在,试卷的书写是否规范等。学生常常忽略的问题要重点分析。这种交换评卷角色的方式,让学生以评卷员的身份从试卷中发现问题,为以后学习打下基础。②了解出题的意图以及采分点。教师在历史试卷讲评过程中,要让学生了解到出题的目的,明确各个采分点。对知识进行标注给分,这样学生明白知识的掌握层次,以便在下一次考试回答中,不失去分数。③做好批注评分和签名。为了提高批卷的客观性,提高试卷的讲评效果。因此在批卷过程中要在试卷上注明批卷人。批注并评出分数,提高评卷质量,这也是一种评卷的负责态度。

二、对评卷结果要予以肯定和表扬

在历史试卷评卷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评卷结果进行查阅,重新把关之后,再做最后的分数确定。针对在批卷过程中对批注比较认真以及批卷比较合理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并且在上课的前几分钟,要当堂进行表扬和鼓励。这样有助于在以后的评卷中,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另外针对在评卷过程中发现的不合理现象,教师同样要重视,及时进行谈话等,对相关学生进行指导。另外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先总结原因,再从教师的角度分析并指出问题,进一步强化历史学习的知识点及正确解题的思路,提高历史答题的技巧和要点,提高以后的学习效果,使得以后的评卷更加合理。

三、特别纠正

针对个别学生在试卷中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指导和引导,以正确的解题思路来提高试卷成绩。历史考试的目的是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另外使得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了解不同的题型。有目的性地帮助不同学生分析试卷问题,找出失分的原因。针对学生在试卷中反映出的情况,从基础知识、解题技巧上进行分析并查漏补缺,针对不同的原因,教师给予正确的指导和讲评。另外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在比较试卷效果的过程中,总结原因,然后站在教师的角度分析。最终达到强化知识点以及掌握正确解题思路的效果,避免同样的问题再次出现,明确答题要点。学生通过历史试卷来掌握更多的历史知识,丰富历史内涵,了解更多的历史事件以及历史人物。

四、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初中历史试卷在评卷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阐述了在评卷完成之后如何进行讲评等工作,针对学生在试卷中反映的问题进行探究,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历史考试成绩,丰富其历史知识的目的。通过考试,学生了解了自身掌握历史知识的情况,另外还可以从试卷中反映的问题,为以后答题提供更多的技巧。在评卷过程中针对试卷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予以及时的改正,做好查漏补缺工作,最终的目的是让教师不断完善教学方法,让学生提高答题能力和历史学习效果。教师要淡化考试成绩,了解考试的真正目的,让学生提高历史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余秀兰,吴云生,于学忠,夏燕.影视作品应用于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及改进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23).

考试技巧总结范文篇5

数字推理主要是考察应试者对数字和运算的敏感程度。本质上来看,是考察是考生对出题考官的出题思路的把握,因为在数字推理中的规律并非“客观规律”,而是出题考官的“主观规律”,也就是说,在备考过程中,不能仅从数字本身进行思考,还必须深入地理解出题者的思路与规律。

数学运算的知识点繁杂,需要系统梳理,并且要明确考试目的——数学运算题并不一定要把最后的答案算出来,而是要把正确答案“选”出来,因此,掌握做题的技巧十分重要。有时一道题按常规的方法“算”出来可能需要五六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但把正确答案“选”出来只需要20秒钟。

数学运算基本题型众多,每一基本题型都有其核心的解题公式或解题思路,应通过练习不断熟练。在此基础上,有意识培养自己的综合分析能力,即在复杂数学运算题面前,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挖掘其中深层次的等量关系。

从备考内容来看,无论是数字推理还是数学运算,都需要从思路和技巧两方面来着手准备。下文从思路和技巧两方面总结了数量关系备考三阶段需要做的事情。

一、数量关系解题思路

思路是指对于各类题型的解题思路,由于数量关系涉及的题型众多,因而必须对各类题型都达到一个比较熟练的程度,尤其是常见的一些题型。

例1:20141998的末位数字是()[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一类-38题]

A.1

B.3

C.7

D.9

解析:求2014的1998次方的个位数,实际上就是求9的1998次方的个位数,由于对于任何数字的多次方,都呈现四个一循环的规律,因而就是求9的平方的末位数,轻松得到A答案。

对于这类题,如果备考时没有熟悉掌握做题的方法,考试中很难算出正确的答案。

二、数量关系解题技巧

例2:现有一种预防禽流感药物配置成的甲、乙两种不同浓度的消毒的消毒溶液。若从甲中取2100克、乙中取700克混合而成的消毒溶液的浓度为3%;若从甲中取900克、乙中取2700克,则混合而成的消毒溶液的浓度为5%。则甲、乙两种消毒溶液的浓度分别为()[2014年浙江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37题]

A.3%,6%

B.3%,4%

C.2%,6%

D.4%,6%

解析:甲、乙溶液进行两次混合,两次得到的溶液的浓度分别为3%和5%,则这两种溶液只能在3%和5%这个区间之外,因此轻松选C。所以,掌握各种做题技巧,能大大提高解题的速度。

数量关系的复习绝不可能是一朝一夕之功,高效解题必须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题型,这也是数量关系备考的核心所在。备考过程中,不要急于求成,而应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稳步提升。

三、数量关系备考三阶段

从备考的过程来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广泛积累阶段、总结提高阶段、模拟冲刺阶段。

1、广泛积累阶段

积累阶段需要尽可能多地收集各类题型,要深入了解国家公务员考试以及各地公务员考试的出题特点和题型分布情况。这个阶段需要的时间长短依据考自身的情况而定,一般需要两个月左右的时间。

从近两年国家及各省市公务员考试真题来看,数量关系呈现出以下几特征:

(1)数列形式数字推理是数字推理的主体形式。国家公务员考试只考查数列形式数字推理,多数省市公务员考试也以考查数列形式数字推理为主,而北京、福建、江苏等地考试中则常出现图形形式数字推理。

(2)从各类公务员考试真题来看,等差数列及其变式、多次方数列及其变式出现最广,如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考查了4道等差数列及其变式、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又再次考查;浙江公务员考试几乎每年都会考查等差数列及其变式、多次方数列及其变式。

(3)数学运算的考查地方特色明显。从真题分析来看,数学运算的考查因地而异,侧重点也各不相同。如国家公务员考试几乎不考间隔组合数列,但几乎每年都出现牛吃草问题、排列组合问题;浙江公务员考试中数字推理考查的规律极为广泛,基本数列及其变式几乎都会涉及,数学运算则稳定有2-3道计算问题。

2、总结提高阶段

在积累阶段,要逐步各类题型的解题思路。如,对于数字推理就有作差法、作商法、作和法、作积法、转化法、拆分法、位置分析法,务必使这些解题方法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华图建议考生根据学习、做题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找清自己的薄弱环节,尤其要注意“常做常错”的题型,根据自己的情况,制作“错题本”或“典型题本”,在最后的备考冲刺阶段,这将成为自己的致胜法宝。

3、模拟冲刺阶段

勤于练习,举一反三,有意识地培养数字直觉和运算直觉,这是解决数字推理问题的核心所在。

在模拟冲刺阶段,考生需要每天定量做一些相关的模拟题,模仿书中对题的分析,通过解答模拟题来培养对数学运算的感觉,这种感觉不仅能够提高数学运算的解题速度和正确率,对数字推理部分也很有帮助。

考试技巧总结范文篇6

关键词:初中;政治;解题技巧

在初中教育阶段的所有科目中,政治是中考科目之一,有些地区为了提高初中政治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早在很久之前就实行了闭卷考试,作为曾经经历闭卷考试的我来说,在新疆从事教育工作之后发现初中政治虽然是中考科目,却是开卷考试的科目,本以为教学工作将会很轻松的我,遇到了很多的困扰。困扰并不完全来源于课程内容的教学,而更多是学生解题时遇到的许多这样那样的问题。为了使学生、更好更轻松地学习政治,在做题时有针对性地解题,我对解题技巧做了一些小小的研究。比如,在学生刚进入初中接触政治时,每个单元学习完都进行测试,经过三次的成绩来用事实证明,学习政治时更多的不是聪明的智慧而是努力程度的多少,不能因为是开卷科目就懈怠,并试着分析政治名次与其他主科(语数外等)名次之间差距的区别,从而让学生对政治更加重视。而且,很多学生认为对于政治的学习是开卷考试,想要考一个不错的分数简直易如反掌。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在测试的时候答题出现了许多的瑕疵。为了减少不必要的失分点,我就答题技巧方面谈自己的一些小小的感悟。政治试题主要题型由单项选择题、简答题、辨析题构成。就像每个人都具有差异性,不同的题目也具有它的特点和解题方法。

一、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答案是唯一的,一般是题目主要部分陈述不完整、缺少东西或者题目中提供多个数字选项,根据材料分析单项选择(类似于多项选择但难度降低了很多)。为了让学生在这一部分更有效率地解题,我总结了以下方法。

1.对于政治常识题会在每次课程讲授完立即背诵并抽查,之后立即做与之相关的试题,在做题时若发现是政治常识题就算可以正确判断也必须在书中找到相应的文字,并在题目旁标注书上的页码,这也是再一次复习巩固的过程。

2.若是多个数字选项的单项选择题,我也给学生总结了三种判断方法:(1)常识性的错误(不讲诚信是良好的行为)或者政治理论的错误(自强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则相应的数字选项不选;(2)当出现绝对性的字眼(唯一、只有、只要、必须等等)95%都是错误的,相应的数字选项不选;5%的绝对性字眼视情况而定,比如“成就一番事业必须要付出”这句话里虽然也有绝对性的字眼但是却是对的;(3)虽然是常识或者政治理论正确的语句,但与材料不符,相应的数字选项不选。(这是部分学生最难判断的,所以在日常教学中经常会让学生做一些简短的段落分析,从而提高他们分析材料中心句的能力,避免不必要的丢分情况。

二、材料分析题(简答题、主观题和辨析题)

1.简答题

简答题其实类似于语文的阅读理解,但材料相比之下要简短的多,因此在传授学生关于简答题的解题方法时,我觉得以下三点必须做到:(1)审题认真。在做每一道简答题之前,先看问题,之后运用探究的心态带着问题寻找材料中与所学知识点相关的关键词句,并将相关的语句勾画出来备用。(2)寻找答案。根据找出的关键词句在书本的目录处找到相应关键词句的页码,然后再找到对应的答案内容,而不是盲目地乱翻书本,耽误考试时间。(3)答题清晰明了。答题时要注意用词准确、规范书写,让改卷老师一目了然。

2.主观题

政治的主观题都相对比较简单,只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答题方向正确,书写规范一些,基本不会扣分。3.辨析题辨析题是最能够测试出学生平日里已学知识点的掌握度、辨别观点正确与否的能力、分析材料所隐藏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材料中隐藏问题的能力。辨析题是大部分学生最容易丢分的,因为除了不知道如何答题的技巧还有就是对已学知识理论的对号入座。为了让学生在这一部分少丢分,我总结了答题的三个步骤:先判断材料的观点是正确、错误或是片面,然后在书本中找到相应政治理论依据来论证之前的判断,最后加上总结性的语言说明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比如,“当今社会虽然人们的生活水平逐年提升,但是幸福指数却越来越低,所以为了生活得快乐一些,我们应该多享受少付出。”对于这一题的解题思路,我是这么分析的:(1)本观点是错误的;(2)此题隐藏的政治观点是“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可以在书本中找到相应的论证语句;(3)所以我觉得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以上是我从事政治教学六年以来对初中政治答题技巧的一些小小的感悟。真心希望在教授这一课程时,除了上面所写的一些小小的解题技巧以外,还能培养教师的威信,让中学生更加重视政治这门学科,掌握相应的答题技巧,顺利地考入满意的高中,实现人生的目标,幸福的生活。

作者:王健蕾 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第二十二中学

参考文献:

考试技巧总结范文篇7

【关键词】中考;初中英语;复习方法

学生与教师辛苦了初中三年,能否获得满意的回报,中考前的复习辅导至关重要。那么教师如何在这有限的时间里用科学、高效的复习方法取得令人满意的复习效果呢?下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对中考英语复习谈一些个人方法。

一、研究题型,归纳总结

初中三年的英语知识涵盖范围广,单项选择题中考查知识点多。复习阶段切忌对所有的知识点蜻蜓点水,一带而过。需要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结合近三年本地市的中考题分析,总结各种知识点的考查方式,归纳答题技巧,在答题时做到灵活运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例如,纵观往年的中考试卷,“宾语从句”是中考试题中的热点题型,同时由于其考查的多样性,也是中考失分率较高的题目。而在研究宾语从句的考试题目后,也可以归纳出它的考查目标。因此练习过程中的研究与总结,能发现问题的异同点,归纳出普遍性,在多次练习中把握知识。

二、紧扣教材,夯实基础

教材是中考命题的基础和重要依据,教材是“源头”。在复习过程中要紧紧依据课本,复习教材要充分体现以下四性:“目的性、针对性、系统性、透彻性”。(1)目的性,即做到复习什么心中有数,这是前提。所以教师首先应在深入钻研大纲和教材的基础上,确定明确的复习目的。(2)针对性,这是关键,复习前教师要研究学生,找出薄弱环节,引导学生事先预先,明确目的要求,做到有的放矢,重点突出,有针对性地复习。(3)系统性,复习过程是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系统化的综合总结过程。通过复习,将学会的知识分析、综合、概括、抽象,上升到理论认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所以复习应讲究系统性。教师在指导学生复习教材时,要全面,包括句型、课文、词汇、语法等等,对相关知识点要广泛的联系,以care为例,可以复习care的形容词careful、副词carefully、及其比较级morecareful/carefully。最高级mostcareful/carefully;复习被动语态时,应与各种时态紧密结合,全面掌握。(4)透彻性,“透”要贯穿在复习教材的始终,教师对教学大纲、教材要吃透,弄清各个知识的重点、难点,弄清重点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对“四会”要求的知识点要深入充分掌握,不能“蜻蜓点水式”复习,使学生真正掌握基础知识,弄清知识之间的相互区别,进行系统有序的总结归纳,使之成为知识网,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因为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三、专项训练——分类归纳,掌握技巧

尽管在第一轮复习时已经接触了大量的语言点,但给学生的印象还是零散、不系统的。这时教师应带领学生把丰富的语言材料进行横向及纵向的归纳,使之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知识网络。例如,语法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一般都是化整为零,分散在各课中,我们在专项复习时就将它们进行综合归纳,把在初中阶段要求学生掌握的八种动词时态放在一起复习比较,表示相近意义的结构放在一起进行识别,提醒学生归纳总结不同的时间状语。例如:

Hereadsbookseveryday;Heisreadingbooksnow;Hereadbookslastweek;Hewasreadingbookswhenhismothercamebackhome;

HewillreadaninterestingbooknextMonday;

HesaidhewouldreadaninterestingbookthenextMonday;Hehasreadabout200booksbynow;Hehadreadabout200booksbytheendoflastmonth。这样归纳,不仅提高了学生积极参与、积极实践的兴趣,使他们容易了解中学阶段的各种时态,哪些自己已经掌握,哪些还需要进一步复习,最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应变能力。

这一轮复习时,同时应侧重解题技巧的归纳指导,让学生看到什么题就知道做这种题的要领,并能举一反三。针对中考题型,分别就每类大题的解题技巧进行归纳、总结,并配套发放练习进行训练。教师通过批阅练习,发现学生存在的易出错的地方,及时进行反馈,要求学生认真分析出错的原因,穷根溯源,直到真正掌握为止。

四、加强听力训练,提高语言的反应能力

听力考试不但是应试需要,也是提高英语综合素质的需要。听力也是能在短时间内最容易突破的技能。当然突破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所以,每天坚持听说英语20~30分钟,给自己营造一个语言氛围,保持耳朵对语言的敏感和熟悉程度,以便考试时尽快进入状态。因为听力的题型和分值有变化,所以在冲刺阶段的听力材料的选择上要讲究针对性。另外,还要坚持天天与英语有约,坚持每天阅读两篇文章,坚持每天练习写5~10句话(既要练习简单句的六种基本句型,也要练习并列句和复合句;还可以围绕纲要上的某个话题来练习写作);坚持每天背20个单词,弄清意义、搭配和用法;还要坚持背诵一些优秀的、热点话题的范文,既积累了语言知识,又培养了语感,还能应对考试,何乐而不为呢?

五、考前指导与综合性训练复习

主要目的是适应中考要求,提高应试技巧。本轮侧重培养学生审题解题能力,同时要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综合练习和模拟测试,知识考查和能力考查并重,从而使复习达到良性的循环:知识——能力——知识。因为有了前面的扎实的基础复习和专项训练,学生对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所以要求教师全力投入到综合性的复习。具体做法是(一)根据今年中考考点和要求自编中考复习试题。对学生进行适应性的操练,提高学生的答题速度。(二)对以前考生易做错的题,再次以试题的形式出现,让考生再做再练。(三)在后阶段对考生进行心理培训和调节以及答题时应注意的细节。

六、查漏补缺、反思提升

考试技巧总结范文篇8

[关键词]中学信息技术上机操作考试技巧问题

根据全国中小学教育工作会议和闽教[2001]基45号文精神,今年,我省率先将中学信息技术课列入高中会考科目,这是省教育厅为普及我省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新举措,同时也充分体现了省教育厅对我省基础教育信息化的重视。由于信息技术课在不同中学的开设程度不一样,如何充分做好中学信息技术课会考前的准备工作,将是中学广大考生和计算机教师面临的问题!

信息技术课在中学称为计算机课,信息技术课会考内容、命题范围仍执行原省教委实施的福建省中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2001年是福建省中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Windows)开考的第二年,对大多数考生来说,在考试中比较头疼的是上机考试的技巧问题。一般说来,上机考试技巧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考试内容本身要求的知识和技巧,二是考试软件的使用技巧,如果考生能够掌握这些技巧,则他们在上机考试时就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出现失误或错误,争取考出较好成绩;而科任教师若能透切地分析、研究这些技巧问题,则他们在教学中则能更好地抓住教学的关键,在有限的课时内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有利于提高会考的及格率和优秀率。因此,结合两年来福建省中学生计算等级考试(限于篇幅本文仅介绍一级Windows)上机考试的情况,作者把主要问题分两个方面作个介绍。

一、考试基本问题

在上机考试中应注意的基本问题较多,但主要应抓住下列4个问题:

1.有关考生文件夹问题

考生登录考试系统后,考试系统将根据考生的登录用户名和准考证号形成一个唯一的考生文件夹,该文件夹是在服务器的C:\K_driver文件夹内,例如:K:\KS01\22000101,其中K:是服务器的C:\K_driver文件夹映射在工作站上的驱动器,KS01为用户名,22000101为考生准考证号,也就是说考生必须明确考生文件夹的位置,并能快速准确地找到自己的考生文件夹,这是上机考试时非常关键的一点,因为考生的大部分操作是在该文件夹内完成的,而考试评分系统将根据该文件夹的内容变化进行评分的。同时必须告诫考生不得随意删除或移动该文件夹的内容,否则可能会导致考试系统对该考生评不出分数。

2.有关存盘问题

考试系统共分三种题型,即Windows基本操作题,文字录入题和Word97字处理题。操作题共5小题,考生在答题时当场即完成存盘,所以不必也无法再进行存盘;对录入题,考生一进入录入题后,考试系统将自动在考生文件夹内建立一个TYPE02.TXT的文本文件,并能在考生录入文字时完成即时存盘,因此考生也无需再进行存盘。考试中需要存盘的是字处理题,该题分两小题,考生做完后按题目要求进行存盘便可以,需要提醒考生注意的是应保存在考生文件夹内,如K:\KS01\22000101。同时应特别强调,考生在考试时间到时若字处理题未存盘,考试系统就会自动"死机"(假死),此时,考生应要求监考人员采用延时口令帮助存盘。

3.考试期间不得重新启动

考试系统一般有十套题组合,有的考生抽到难题后想重新抽取简单的题,于是就自行重新启动,然后重新登录(注意:也可能不是该考生的准考证号),这是考务规则所不允许的。考试系统只允许考生登录一次,若重新登录需二次登录口令,但题目还是原来的题目,并且系统将返回到退出考试系统前的状态。因此当考生明白这一点后,就会明白重新启动捞不到什么好处,不仅会浪费重新登录考试系统的时间,反而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

4.有关时间分配问题

上机考试时间30分钟,考生登录考试系统后系统自动进入倒计时,除文字录入题限时12分钟外,操作题与字处理题没有时间限定。从考生考试情况看,由于大部分考生打字速度较慢,因此建议不要把录入题留到最后做,这样就可以避免在录入文字时系统的总时间已到,而录入题在总分占了20分。同时,如有可能要求考生应留有一定的时间来验证答题情况。

二、考试技巧问题

由于不同的考生在操作计算机时有各自的习惯,或者说考生对考试系统的训练时间较少,熟练程度不够,因此若能掌握住考试时的关键问题,便可最大限度地避免一些失误或错误,同时也可提高答题的速度和效率。

1.系统资源的使用

在Windows95中有两个管理系统资源的程序组,它们是"我的电脑"和"资源管理器",这两者的主要区别是"资源管理器"的左部能显示出系统的树形文件夹结构。在登录考试系统后,当前窗口是考试窗口,操作题题目显示在窗口内,这时打开"资源管理器"(右击"开始"按钮),则当前窗口为"资源管理器",同时考试题目恰好能全部出现在屏幕上(在当前窗口背部);而如果打开"我的电脑",则当前窗口为"我的电脑",但考试题目却看不到,因为考试窗口已经最小化。因此做操作题时,建议考生使用"资源管理器",而不要采用"我的电脑"。但考生如果习惯使用"我的电脑",则可参考下一点技巧,也可达到答题时能同时在屏幕显示考试题目。

2."横向平铺窗口"的使用

使用"横向平铺窗口"的目的同样是为了答题时能在屏幕上显示出考试题目。此功能主要是针对字处理第二题W02.DOC而言,因为该题是一道制表及填表题,考生必须边看题边做答,(注:字处理第一道W01.DOC题目已在该文档中,答题时不必看考试窗口),使用"横向平铺窗口"前应只保留考试窗口和W02.DOC文档两个窗口,其余窗口必须关闭,然后在任务栏空白处右击,选择"横向平铺窗口",通过适当调整W02.DOC窗口高度后,则两个窗口则一上一下出现在屏幕上,考生便可边看题边作答,并随意地在两窗口切换。

3.备份考生文件夹

考生由于考试时过于紧张或者把题目作错、搞乱,甚至误删了考生文件夹的重要内容,这种情况在考试中时常发生,其结果轻者导致该道题目得零分,重者导致系统无法对该考生进行评分,严重地影响了考生的成绩。而考试系统由于没有备份考生文件夹的重要内容和考题,因此建议考生在进行考试之前在自己的工作站作个备份,以防万一急需时便可快速恢复,具体操作这里不做详细介绍。

考试技巧总结范文篇9

考情回顾

2014年**省考的题量由2014年的140题减少为120题。测验各部分的内容、题型构成、题量如下:常识判断20道;言语理解与表达30道;判断推理中图形推理5道,定义判断10道,类比推理10道,逻辑判断10道;数量关系15道;资料分析20道。在2014年的基础上言语理解、数量关系和常识判断的题量减少。

其实,**公务员的试卷总题量一直在波动,从2014年100道题猛增为2014年的140道题,2014到2014年总题量又有所缩减,而每次都出现新题型的尝试和题量及测查内容的调整,试卷难度系数的设置和测点的分布渐趋科学,整体来说,其题型及模块顺序都在逐步向国考看齐。

2014年**省五个模块的顺序由原来的“文理混杂”变为“文先理后”,也就是采用了2014年国考的新大纲模式,2014年国考新大纲继续改变,**省此次的新大纲也完全依照国考新大纲,行测的要求与国考一致,申论的要求与国考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相同。

依照大纲推断,**省在此次省公务员考试中将继续与部分省份采用相同试题。

备考方略

第一步:资料选择,多方考虑

很多考生都在咨询:“公务员考试知识面那么广,看什么书最合适呢?”通而不专,专而不精,不知道看什么书,更别说买什么书了。但选择一本好教材对备考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是一切行动开始的前提。公务员图书市场上摆放了各种各样的教材,鱼龙混杂,多数是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出版社也五花八门,选择起来真的很头疼。这里总结了选择教材的几点注意事项:一看主编单位有无公务员考试研究的真实背景;二看印刷的版次和图书的质量;三看编者的权威性;最后看是否与自己参加的考试相符合。

第二步:有的放矢,粗读教材

从目录开始对教材进行宏观掌握。主要目的有三点:1.了解考试的结构和考试的主要内容;2.制定适合自己应对考试的复习策略,合理分配复习时间;3.树立自己的得分目标,注意分数的量化。比如:130分,那细分为行政63分,申论67分。

第三步:分块复习,各个击破

从高考到大学考试,在大大小小的考试中基本所有人都按照这种方式在复习:先看书的每一章,然后找相应的题进行练习,每做几个就对答案,然后找出错误的地方。公务员考试也不例外,行政职业能力五大块,我们可按照习惯的复习方法,看完教材找相关的题目进行练习,各个击破,掌握要点。过程中再把错误的练习题累积起来,注意在模块练习的过程中摸清自己的强弱项,找到答题的心理感觉,为分配时间提供原始依据。

第四步:模拟演练,查漏补缺

演练历年真题,寻找规律并测试自己的速度。**省公务员考试一直比较靠近国家公务员考试,考生还可选取国考真题及相似试题的省份得真题进行演练。在模拟真题时要明确几点:1.模拟时间按照考试的标准时间进行,特别是第一次参加公务员考试的考生,注意测试自己的答题时间和答题速度;2.在演练的过程中寻找历年考试的规律,公务员考试实质上是一套完善的人才测评系统,既然是个系统,那就可以寻找其内在的规律。

第五招:借助外力,掌握技巧

考试技巧总结范文篇10

什么是模板?所谓模板,是一些面试辅导专家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对公务员面试试题特点的总结和概括。比如说,“上级交给这项任务说明了领导对自己的信任,也是锻炼组织能力、工作能力的良好机会,我一定努力圆满完成xx,”这是典型的模板,部分考生照搬了模板,结果遭遇了被淘汰的厄运。事实证明,完全照搬模板是行不通的。那么,如何打破模板对思想的束缚,走出思维胡同?

首先,打破模板对思维的束缚。公务员考试政策是不鼓励、不提倡考生参加各种形式的辅导和培训,公务员需要的是组织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认知能力、言语表达能力、应变能力等,照搬模板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对真实能力的考查,自然难逃被淘汰的命运。此外,过于相信模板,会束缚考生的思想,使考生陷入“思维胡同”而不能自拔。灵活应用,举一反三方为上策。

其次,敞开“大脑”,培养自己的面试应变能力。公务员考试越来越重视对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的考察。应变能力是建立在对熟悉面试体系,熟练掌握面试方法和技巧的基础上。只有掌握了基本方法和技巧后才能有所突破,才能创新。因此,对考生来说,不仅需要掌握面试技巧和正确的解答方法,还需要考生不断学习、进行系统梳理,加强思维的训练,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同时,适量的实战演练是必不可少的。

第三,结合自身经历,让“模板”不再“模板”。打破“模板”,是不是意味着不要模板了呢?对于“模板”,不能简单的去否定它,毕竟它是众多面试辅导专家多年公务员考试辅导经验的总结,是对特定题型的精辟概括。虽然完全照搬模板来分析问题是不可行的,但它有助于考生对问题的理解,把握思考方向。其实考生大多有着自己的工作经历,答题时注意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提炼语言,就会实现创新与突破。

面试,是通向公务员殿堂的最后一道大门,希望通过我们的辅导和点拨会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和启迪,希望广大考生通过努力,都能亲手打开这道大门,迈入自己理想的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