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工实训总结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8 02:49:25

金工实训总结

金工实训总结范文篇1

钳工实训

钳工是我们第一个实训的工种,也是一个实训工种中最累的一个工种。我们实训的项目是做一个小榔头,说来容易做来难,我们的任务是把一个16×16的9cm长的方刚手工挫成14×14长8.5的小榔头,在此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导致整个作品报废,即便是很小心,我还是因为下挫的力度稍大了一些在作品即将完工的时候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挫伤了一个导角。为了保证能交上一个合格的作品,我又重头开始:锯毛坯,错毛坯,,量长度,量厚度,磨光斜面,打导角,钻孔,攻丝,安装,每一个步骤都要求细致入微,精益求精,每挫一下用的力度,攻丝的方向和方法都有要求,这不是凭空的规定,而是师傅们留下的宝贵经验。经过师傅耐心的指导和自己的不断摸索,同时借鉴了其他同学的方法,我终于有了自己加工零件的做法,在四天时间里成功做出了一个较为合格的作品,当然这个作品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因为材料有限,整个榔头比例失调,看上去不是很美观,但整个作品也在本组获得了最高分。

车工实训

车工实训是我组第二个实训项目,用时三天,目的是学习车床的组成和操作方法及加工范围和加工技巧。工作不是很累,但要车出一个合格的作品还需要花的量时间来练习。我们小组七人一个车床,时间紧,任务重,同学们都认真对待每一次车床操作,车工实训的任务是车一个手柄,因为车床是精密加工机器,所加工出来的工件公差范围小于±0.5mm,其中最难的部分就是车圆弧,双手必须配合好,稍有不稳妥的地方就有可能产生不可挽回的损失。一次在联系中我眼看就快成功了的作品,一个不小心退刀失误切去了手柄的大半,整个手柄就在关键时刻功亏一篑。车工的要点就是掌握进退刀的速度和厚度,进刀过快会打劈木料,过慢又影响加工手柄的用时,进刀过厚会使工件的表面粗糙,过薄也会使加工次数增加,浪费时间,影响成绩。经过紧张而有序的学习和实践我已在三天内掌握了车工的基本操作方法和加工技巧,最后的考核过程中我的作品整体比较完美,但因为加工出的工件厚了一毫米被重扣了分数。还是那句话:熟能生巧,学到皮毛的技术没有什么值得我骄傲的,只有不断的学习和训练才能使自己更优秀。

整个实训中就属焊工实训最伤眼睛,如果保护不得当眼睛就会红肿流泪,还好,师傅教了我们如何保护自己,我的眼睛才算逃过了一劫。焊接看上去并不是很难可轮到自己才发现不是想象中的那样容易。一开始我连电弧都打不着,在师傅的耐心帮助下我终于顺利突破了打电弧,引电弧的难关。焊接的优劣取决与焊缝的平整度,如果在焊接时手感不好或是焊接的方法不正确都会使焊点错位,焊缝移动,焊线扭曲,为了攻克这些难关我虚心向师傅求教,在师傅的指点下我的焊接水平逐步提升,从起初的歪七扭八到最后的平整均匀我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同时我还发现一个窍门,在焊接过程中先把与焊钳连接的电线梳理好,这样方便焊接时焊钳的移动,也可以保证焊缝不被碰开。经过三天的认真学习我的付出得到了相应的回报,我得到了本组最好的成绩,这对我来说又获得了一次成功的喜悦。

短短的两周金工实训时间很快过去,我在学到了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学到了许多方法,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实践对知识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也在实际环境中锻炼了自己,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总之,我这次金工实训达到了本次实训的目标和要求,在实训中受益颇深。

金工实训总结范文篇2

关键词:项目教学;数控铣床;实践教学

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作为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和素质及创新能力的工程训练重要环节,需要对旧的教学模式的不断更新探索才能适应新的发展趋势。以往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的社会需求对工程训练培养人才的要求。为了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非常有必要改革创新传统工程训练模式,提高人才工程训练素质,加强培养动手实践水平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新型现代工程训练的实践教学模式。目前,我国各高校在不断探索新的实践教学方法,加强学习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案的工程实践能力训练的同时,把教学方法改革也不断融入到工程训练活动中,从而提高学生工程训练的实训质量和教师的的教学水平。工程训练必须以工程项目和制造加工为背景,体现工程设计和产品制造方向,为学生提供全套的亲身参与产品的设计、机械制造、质量控制、企业管理一体化的关于产品从设计到完成产品生产的工业环境,使学生在真实体验到产品的整个过程性知识,有目的有计划的着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因此,教学方法的改革必须突破传统教学方法的束缚,继承“工程训练”的优良传统,结合先进装备与技术,把传统的训练放方法与现代工程训练方法有机融合,构建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工程训练课程模式,项目教学法鼓励参加工程训练的学生“在学习中训练,在训练中学习”,这对学生的工程意识培养和工程能力的提高有现实意义。

1项目教学法简介

项目教学法的实践教学方法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分别是“以教师为指引者”、“项目为引导线”、“学生为主动参与者”。三者之间相互沟通,密切联系,有机结合。

1.1教师为指引者与工程训练

教师在工程训练基础项目的实践操作中的指引,主要体现在项目教学法中项目的设置与选择,零件加工工艺分析,实训设备操作演练,实训过程中的问题解答及过程评价等方面。教师在实训实践过程中,在对学生的指导过程中,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从单纯的手把手演示设备操作,教授训练内容转变为学生实践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监督者。转变传统的“教师先示范,学生再模仿”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由发挥,通过小组讨论,上网查资料等方法解决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探索改变的全新型实践教学模式。

1.2项目为主线与教师及学生

在基础训练完成之后,教师与学生共同商讨项目,有针对性的开展项目教学。项目的最终目的是根据教师提供零件图纸完成零件制作,围绕教师所提供的零件图纸设计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要求学生在对图纸进行充分分析和论证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零件加工工艺分析,选取合适的毛坯材料和合理的加工方法,进行设备加工实践。通过完成所有加工工艺,实现从毛坯到成品的加工目标,最后对零件的整个加工实践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价。项目是实现教学活动的引导线,所有的实践过程都是围绕项目来执行,在整个过程中既锻炼了学生们的整体加工工艺分析能力,项目工程的管理能力。同时,又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同学们充分体会到课本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在零件制作过程中体会到学以致用的乐趣和成就感。项目教学法的关键在项目的设置。项目的难易程度、综合性以及适应性都对实践教学过程和效果起着决定作用。在实践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应在充分调查、研究、论证的基础上进行项目的合理设置。教师对设置的项目进行一一汇总,形成项目清单,学生在选择项目时可以选择自己比较感兴趣的项目,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爱好自行设计和制定加工工艺。最后通过实训教师设定加工工艺路线和学生自己设定的加工工艺路线进行比较,得出最优工艺路线。

2项目教学法在数控铣实训中的实施过程

2.1安全知识考试

每次实训前一周学院统一组织实训学生安全知识考试,只有安全考试通过才可以参加上机实训。

2.2加工准备

通常情况下,项目教学法在上机实训过程中包含以下几个步骤:①读图,根据实训教师所提供图纸,读懂零件图(如凸轮、壳体、板状、支架等)。②制定加工工艺,根据实训教师所提供图纸,编制由直线、圆弧等构成的二维轮廓零件的铣削加工工艺文件。③零件定位与装夹,根据实训教师所提供图纸,合理选择铣削加工常用夹具(如简单压板、虎钳等)装夹零件,会选择定位基准,并找正零件夹紧。④刀具准备,根据数控加工工艺文件选择、安装和调用数控铣床刀具。根据数控铣床特性、零件材料、加工精度、零件批量等合理选择刀具和刀具的几何参数,并确定数控加工需要的切削要素。

2.3数控编程

数控编程包括两部分:①手工编程,根据教师所提供项目图形编制由直线、圆弧组成的二维轮廓数控加工程序,运用固定循环、子程序等进行零件的简单加工程序编制。②计算机辅助编程,能使用UG等软件绘制简单零件图,利用UG等软件完成简单平面轮廓的刀具路线生成和NC代码生成。

2.4数控铣床操作

数控铣床操作包括以下几部分:①操作面板,按照操作规程启动及关闭机床,熟练操作系统操作面板和机床操作面板操作面板。②程序输入与编辑,能通过手工或者DNC输入加工程序并能完成程序的调用,修改,删除等工作。③对刀,对刀并确定工件坐标系在机床坐标系中的位置,合理设置刀具参数。④程序调试与试运行,程序校验、单步执行、空运行并完成零件试切。⑤参数设置,通过操作面板设置机床有关参数。

2.5零件加工及检验

包括以下加工类型:①平面加工,运用数控加工程序进行平面、斜面、阶梯面等的铣削加工,并达到图纸设计要求。②轮廓加工,运用数控加工程序进行由直线、圆弧组成的平面轮廓铣削加工,并达到图纸设计要求。③曲面加工,运用软件生成加工程序进行圆锥面、圆柱面等简单曲面的铣削加工,并达到图设计要求。④孔类加工,运用孔循环指令(如G81,G83等)进行孔加工,并到达图纸要求。⑤槽类加工,运用数控加工程序进行槽、键槽的加工,并达到图纸要求。⑥使用常用量具进行零件的精度检验。

2.6任务评价及交流总结

在每个同学项目完成后,会有两份成绩评定表,分别是项目过程评价成绩和项目展示评价成绩。项目过程评价和项目展示评价分别有个人评价和小组评价两部分组成,如表1所示。而教师成绩评定表则包括安全文明生产部分。主要通过学生自测与教师检测成绩相比较来测试学生工件检测能力及水平。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总结项目所学知识点,交流改进。

3结束语

项目教学法主要强调学生的学生主动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主动参与工艺设计,从简单训练开始,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创造性思维和积极性参与实践。学生能在实训实践教学活动中积极主动学习,而老师转换为学生实习的指引者,实现在实践教学活动中的角色互换。学生在实践教学活动中的不能充当学习中的“从动学习者”",而应成为“主动参与者”,实现教学活动角色之间的转换,以学生独立思考学习,积极动手参与为中心开展工程项目创新训练的实训实践教学活动。总之,以教师为指引者、项目为引导线、学生为主动参与者的实训实践教学方法体现在“主动”与“被动”相结合。在实践教学活动中的“被动”主要体现在教师理论讲解、机床的基本操作讲解、加工工艺路线分析、项目过程评价等实践教学环节中,“主动”则体现在自定加工工艺、独立设备操作、对项目的疑问及时提问等实践教学环节中。采取“主动”与“被动”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实训教师对实训设备的详细讲解、操作演示及引导,让学生充分了解实训设备的基本功能及使用方法,鼓励学生在课内外开动脑筋、积极思考,以达到对设备熟练运用、积极动手、提高实践动手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彬彬,李英芝.基于项目制的“2+X”创新工程训练模式的探索[J].价值工程,7().

[2]高颖.现代工程教育背景下的金工实习教学探索与实践[J].科技创业月刊,20(12).

[3]蔡克勇.21世纪中国教育向何处去[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

[4]江旭.金工实习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

[5]周娅,魏德强,等.机电综合工程训练中心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1(12):-l0.

[6]杜媛英,尚长春,等.有特色工程训练中心建设的教改探讨[J].陕西教育(高教版),2O(5):57.

[7]杜鑫,李文星.地方高校机械专业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26):-.

[8]刘燕,秦维勇,等.构建创新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专业实践教学[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6):36-37.

[]粱延德.我国高校工程训练的建设与发展[J].实验室技术与管理,20(06):6-8.

金工实训总结范文篇3

关键词:化学工程;实践教学;实习实训

遵义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的前身是遵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简称“遵义师专”)化学系。作为一所具有100多年师范办学经验和历史传承的师范类院校,在培养中小学教师方面,具有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得到了业界和社会的好评。遵义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是遵义师专5个最老的系之一,自然也传承了老师专的优良传统。自2001年升本以来,化学化工学院在原有化学专业(师范教育)的基础上,又分别于2008、2011、2018年成功申报应用化学、材料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三个专业,并于当年开始招生。升本以来,遵义师范学院和化学化工学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再赘述。作为遵义师范学院的一名老教师,亲眼目睹了遵义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的发展,但也感到,我们在目前已经取得的成绩背后,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如化学(教育)专业本科生的就业难度逐年增大,专业已经显现出衰落的景象(在此不予讨论);应用化学、材料化学等工学类专业在实践教学、实习实训、毕业论文(设计)等环节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针对化学工学类专业在实践环节存在的问题,作者作了一些思考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1实践教学

“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教育部在新时期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1]。作为一所地方应用型高校,培养的学生就是要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地方经济又与当地的企业、行业紧密联系,学生要服务于地方,就必须“留得住、下得去、用得上”(简称“留、下、用”),同时还需要有合适的平台,也就是接收学生的用人单位。学生能否被用人单位录用,学生的能力水平是关键因素,特别是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动手能力的强弱除了先天因素外,在学校期间的相关训练是决定其能力水平的主要因素。因此,涉及学生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广义的实践教学包括专业基础课程对应的实验课、专业方向课程对应的实训课以及到相应的企业、行业进行专业见习、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实习。作者讨论的实践教学,主要指专业基础课程对应的实验课程。化学化工学院有几十年化学(教育)专业的办学经验,课程设置也相对稳定和合理。但对工学类专业,办学经验较少。如在刚开设应用化学专业时,其课程设置就是在原化学专业课程设置的基础上修修补补,增加了几门应用化学专业的方向课,删去了几门化学专业的方向课程(教育学、心理学、教师技能),实(验)践课程几乎是原样复制。这样就导致我们应用型工学类专业的课程设置没有专业特色,基础实验课仍然沿用化学专业老的课程体系: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在这一课程体系中,由于各门实验课是独立开设的,有些实验项目在不同的课程中出现了重复开设的现象,如玻工操作在无机化学实验和有机化学实验中就重复开设,滴定操作在无机化学实验和分析化学实验中也出现了重复。在当前学分和课时数都大为减少的情况下,就显得极不合理。其他兄弟院校大多已根据实验体系,按初级、中级、高级分层次安排教学,并已有相应的教材[2],因此我们的实验课程体系亟待优化。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我们开设的运用新方法、新手段的实验还很少,如微波合成法、超声波合成法、微波萃取、超声波提取等均未开设;在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方面,缺乏综合应用合成技术、成分分析、性能测定等一系列实验手段的创新性实验,如树脂、涂料的合成、制备,性能测试,生产工艺、配方的优化等综合实验;也缺乏目前化学化工领域比较前沿的纳米材料的制备、表征等实验。化学化工学院工学类专业在经历了办学初期的迷茫、困惑后,通过走出校门到省内外高校取经学习、到大型企业参观、请企业、行业专家到学校座谈等形式,已将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几次大的修订,但我们认为,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离完善还有一定距离,如我们的课程设置中能有效训练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设计实验、综合实验还比较少;部分实验因条件不具备而延期开设;部分实验因实验时间长、操作繁琐、有一定危险性等因素而没有开设。

2实习实训

对于一所有100多年师范办学经验的院校来讲,如何培养师范生我们早已驾轻就熟,其中遵义师范学院独创的某些做法还是其他兄弟院校模仿的对象。在前些年的教师招考中,我校师范专业毕业生取得的成绩常常令其他许多高校自愧不如,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校近年来毕业的工学类学生在就业时,相当一部分学生专业不对口,其中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校期间考取了教师资格证,准备毕业后从事教师职业。工学类毕业生不是不能当老师,但对一所高等学校来讲,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是否对口在一定程度上是衡量学生培养质量的指标之一[3],如果学生就业专业不对口,这是对我们培养质量的否定。造成学生就业专业不对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学生落后的就业观念,相当一部分学生受社会或家长的影响不愿到企业就业,二是贵州省整体工业水平还比较落后,企业员工薪资不高,工作不是很稳定,有的还有一定危险性等。但我们认为,学生就业专业不对口还与学生接受的实习实训不规范,培训时间不足,培训不到位,学生对所学专业认识不足存在一定关系。2.1实训中存在的问题。化学工学类专业由于是新办专业,受办学经验不足、师资力量不够、场地(老校区)匮乏等条件的限制,在设置实训课程时针对性不强,学生动手机会不多;仿真实训项目少,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学生对工厂的实际工作状况缺乏了解,产生了不必要的心里迷茫和恐惧,导致学生不愿从事化工专业类的工作。在实训课程的设置上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将其他专业的一些拓展实训操作课程加入化学工学类专业中,表面上看丰富了课程设置,实则偏离了专业的核心本质。作者建议,在结合专业特点,服务地方经济,调查研究遵义市、贵州省化工企业之所需,广泛学习老本科院校和同层次兄弟院校先进办学经验的基础上,大力建设能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实训中心,包括培养工学类学生的金工实训室(新设置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更应建设)。有的实训室可与校内的工学院共建共享(如金工实训室)。实训课程比一般专业基础实验所需的经费更多,占用的场地更大,有时还存在使用率、费效比较低等问题,我们可与当地化工企业或其他兄弟院校共建共享来提升费效比,最好能争取建设区域(黔北、贵州省)实训中心,开展对外合作或服务。2.2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工学类专业尤其是新建本科院校工学类专业学生的实习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关注[4]。都昌满详细分析了当前工学类院校尤其是新建本科工学类院校学生在实习前、中、后存在的问题,将这些问题总结为“难”“散”“浮”“假”“偏”5个字。“难”是指学校找实习单位难,学生找实习岗位难;“散”是指总体上看高校学生实习活动分散而混乱。“浮”是指学生实习难以深入企业生产等环节,实习效果差;“假”是指假实习;“偏”是指学生实习的目的和形式偏离了实习的真正目的和要求。上述五个方面的问题,化学化工学院工学类学生在实习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但影响最大的是“偏”。我们的学生在实习时,专业不对口的现象尤为突出,学生在工厂的实习仅仅充当了简单、重复的操作工的工作,实习学生情绪不稳定,实习期间想退出的情况时有发生。这种“偏”也是“难”带来的副产物。作者曾参加了2016年9月在江苏镇江举行的“全国高等院校石油和化工类专业生产实习与校企合作研讨会”,同样的会议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曾召开过,这是时隔三十多年后举行的专门针对化工类学生实习的研讨会。与会人员除了各高校代表外,还有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工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领导,中石化燕山石化教育培训中心、中石油锦州石化实训中心、奥克(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的代表。会上,代表们对化工院校实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针对实习实训中存在的问题分享了一些好的作法,并给出了一些可以操作的建议。奥克集团的主要领导,承诺支持各高校化工专业学生到该集团公司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分公司实习,并在收费上给予优惠。北京化工大学等院校分享了很好的办学经验。全国人大代表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奥克集团董事长还从“国是”的高度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作过相关的呼吁。2015年12月,我校教务处、生物与农业科技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有关领导参加了由教育部主办在广西桂林举办的“全国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十周年总结及展望研讨会暨‘十三五实验室建设规划交流会’”。会议是实验室建设特别是实验中心建设、仿真实验室建设、工程实验中心建设的全国性交流年会,会议主要分享了上述实验建设的经验和做法以及兄弟院校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对于我们这样的新建本科院校有很好的学习借鉴作用,可惜,后来没有再去参会。作者建议,与实习实训建设有关的会议学院要定期派人参加,并尽可能多地认识相关的专家和教师,以便于今后的联系。同时,参会者会后应写出参会总结并将参会情况和有关想法向学院领导汇报,为学院实训基地的建设提供参考。工学类院校(包括化工类院校)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实习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全国性的问题[4]。我校(也可以联系其他高校)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出席会议时,应积极向政府和相关主管部门提出建议或议案,大力呼吁构建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四方联动的实践模式,同时国外同类别院校的做法也值得我们借鉴和参考[5]。对于像我校这种基本没有“化工校友”的新化工院校,解决实习“难”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和效益较好的大型企业联合招生,学生毕业后直接去企业就业,作者在带队见习过程中,就有企业提出过该设想。同时要教育我们的学生改变就业观念,从企业的基层干起,经过数年的锻炼逐渐成长为企业的中层骨干。在前几年的毕业生中已有学生照此思路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存在的问题是现在的大学生不管是实习还是刚就业阶段,大部分都认为他们是“大学生”,应该坐在“窗明几净”的办公室工作,而不愿到基层吃苦。因此,做好学生思想工作、转变就业观念是化工类院校实现学生专业对口就业的重要因素。同时学校要高度重视实习工作,不能把实习工作认为是二级学院、教务处的工作,学校仅仅在签定相关合同时才出现。

3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

我院的学生在选择做毕业论文还是做毕业设计时都不知如何选择,指导教师也存在许多困惑。结果一部分学生跟着有项目的老师做研究课题,大部分学生写的是与自己专业无关的基础教育教学综述论文,做毕业设计的学生更是凤毛麟角。存在这一问题的原因是没有能指导学生毕业设计的教师,指导教师也没有相关的化工工程研究项目或化工设计经验,也没有企业的工程师愿意指导我们的学生,我们和企业的合作只是肤浅的表面合作。近些年来,我校也在进行转型发展,鼓励教师(特别是新进教师)到企业工作或开展联合研究,希望培养一批双师型教师,但实际效果不佳。问题在于学校没有相关的鼓励教师到企业工作或锻炼的配套措施,新进教师大部分是高学历的博士,他们不愿意改变原来的基础研究方向转而研究实际工程问题(经验也不够),学校也没有将企业工程师引进学校进行指导的措施。由于我们的教师没有下到企业,对企业存在的问题只是肤浅的“理论”上了解,而不能解决实际问题,长此以往,企业就认为我们教师只能“纸上谈兵”,我们学生的见习或实习是“有求于他”的单方面的“恳求”,由于没有深层次的合作,企业工程师也不愿意指导学生。作者建议,学校应出台鼓励教师特别是青年高层次教师到企业短期或不定期工作的政策措施,并真正聘请企业工程师到学校兼职指导教学和实习实训,在可能的情况下争取校企联合招生。

4结论

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培养高质量行业、企业、社会都能用得上的工科人才,除了要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外,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目前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遇到的各种问题。

参考文献:

[1]那莉艳,张丽影,赵轶男,等.应用化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4(3):77-78.

[2]吴泳.大学化学新体系实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3]陈小虎,杨祥.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14个基本问题[J].中国大学教学,2013(1):17-22.

[4]都昌满.高校学生实习:问题分析与解决途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5):145-149.

金工实训总结范文篇4

一、以合理的结构为读者呈现冶金企业管理的具体内容

该书的一大特色是其具有科学合理的逻辑结构。该书整体结构分为两大情境,情境一是冶金企业创新与发展,情景二是冶金企业管理实务。冶金企业创新与发展主要是为了让初学者了解冶金企业管理的基础理论知识,在知识海洋中为读者指明航向,从而把握企业管理知识学方向,进而构建稳固的冶金企业管理知识架构根基。企业管理实务则是在知识架构根基构建完成之后,从多方面为读者呈现冶金企业管理具体内容,从而让读者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在冶金企业管理中的实际应用。情境一主要包括五大任务,即管理理论的发展、现代企业与企业组织、现代企业制度与管理、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职能和企业经营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主要阐述了管理理论发展过程、代表性管理理论、一般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以及古代和当代管理的基本思想。发展理论模块内容环环相扣,让读者清晰地了解管理理论的由来及其基本原理。现代企业与企业组织介绍了现代化企业的概念、特征、构成、类型以及其运行职能活动,通过阐述企业制度的含义、特征、组织形式和基本内容,全面系统地为读者呈现了现代化企业的主要内容,从而让读者对冶金企业有了基本认知。任务三阐述了现代化企业制度、组织形式及企业管理特征,结合冶金企业管理实际,让读者能够掌握管理职能在冶金生产中的实践应用。该书从含义、原理、过程、方法等多方面对现代化企业管理职能作了详细的论述,让读者能够结合冶金企业实际情况,说明管理职能、管理组织结构和管理职权在冶金企业中的具体应用。企业经营战略部分以经营环境介绍为切入点,系统地阐述企业经营战略的概念、特征、类型、主要内容及其实施与控制方法,让读者能够分析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并掌握战略选择和制定方法。情境一中五个学习任务一环接着一环,内容衔接紧凑,逻辑清晰,结构合理,让读者能够快速地构建冶金企业管理知识体系。情境二是冶金企业管理实务,主要包括产品开发、知识产权、市场营销、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物质管理、设备管理、能源管理、财务管理、能源管理等十三个任务。情景二的主要内容是在情景一构建的基础框架下详细阐述了冶金企业管理具体内容。通过管理实务介绍,以此来丰富知识体系架构内容,让冶金企业管理知识架构更为完整。每一个任务的内容论述结构相同,主要包括知识要点、技能达标、先导案例、知识链接、先导案例解决、知识拓展、实践经验、本章小结等。该书通过科学合理的结构布局,为读者构建了科学合理的冶金企业管理知识体系架构,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冶金企业管理理论知识。

二、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探究了企业发展方法

该书十分注重冶金企业管理基本理论和实践应用的结合,以此为冶金企业提供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从而促进企业发展。一方面,笔者在每一个任务论述中均引入了先导案例,以先导案例为切入点,分析先导案例存在的管理问题,结合案例学习理论知识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该书在每一个任务中均总结了实践经验并配以相应的实训演练,让读者在实践中学习理论,在理论学习中掌握实践技能,从而提升读者运用管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书中的先导案例是笔者通过精心挑选而来,与每个任务内容相匹配,主要有以下两大作用。其一,先导案例呈现的内容与理论知识相契合,并针对任务内容提出了相应的按比例分析题,通过结合实际案例中企业发展现状,让读者带着实际管理问题学习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其二,笔者在每一个任务内容阐述之后,针对案例分析提供了解决方案,通过实际管理问题的解决方式,让读者掌握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方案。例如,情境二中任务一是新产品开发与知识产权保护,主要内容包括产品工艺准备、新产品的试制与鉴定、产品的特点和营销策略、产品创新的含义和分类、新产品的特点和划分以及产品的创新、设计过程等。而该任务引用了“创新跟进的策略”作为先导案例,充分体现了新产品创造的重要性,与基础理论知识相呼应,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书中的实践经验部分是在理论内容阐述之后,让读者利用理论知识思考冶金企业实践问题,如情境二中任务一提出“冶金企业稳步发展的战略与企业注重产品创新的战略是怎样有机结合在一起的”这一问题。而实训演练则是为读者提供实践思路,通过冶金企业案例选择、实际情况分析、企业发展战略制定等,使读者具备运用理论知识参与冶金企业实际工作的能力。例如,书中生产管理任务中的实训演练,以培养读者生产现场管理能力为目的,制定了工艺布局、规章制度等相关实训内容,并要求读者出具生产管理调研报告,从而提升读者实践应用能力。

三、以技能为导向为读者系统地呈现冶金企业管理实操方法

金工实训总结范文篇5

关键词:人才培养;机械基础;课程改革

一、研究的意义

经济高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国与国之间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素质与数量。高素质创新人才形成了国家国力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潜力。“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方针与“工业贵州”的强省目标开创了工业行业进步的新纪元。机械工业作为国家的支柱产业,工程人才的培养是工程教育的核心。机械基础系列课程是指工程力学基础、机械制图、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工程材料及热处理等,兼有相关的实践教学环节(测绘实习、金工实训等)。这些课程既自成体系又互有交融,具有较强的基础性、理论性、操作性,直接影响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和后续课程的学习,对培养学生具有广博的机械知识、先进制造理念和创新能力具有指导性意义。但多年的传统教学使学生缺乏对所学知识点的应用,对产品的设计思路、结构确定、材料选用不明确,无法达成学习目标,教学整改迫在眉睫。哈佛大学教育主任戴维•波儿比姆说:“一所伟大的大学必须永远处于改革状态。”我们必须对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培养具有综合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制造型人才。

二、研究的思路

本校设有工业机械人、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及模具设计与制造等四个专业,涉及加工生产组织与管理工作,制造装配、安装、调试、技术管理与销售与售后服务等岗位。这些工作岗位要求学生具备基础的计算能力及构件的受力分析能力、对常用工程材料及热处理工艺的认知;常用机构及通用零部件的认知和分析能力;工作流程确认、沟通协作、语言表达、责任心与职业道德、安全与自我保护等社会能力。依据机械类专业对职业能力和知识的要求,课程设计突出专业背景,立足于实际能力培养,对课程内容的选择以就业为导向,遵循“以必需、够用为度”、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培养技能为教学重点”的原则,以能力目标为主线确定本课程的内容。

三、研究的内容

1.明确机械基础课程的改革思路,建立课程体系(如下图所示)2.编写《机械基础》校本教材,主导教学实施。依据教育部高职高专“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为导向,培养实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本校办学条件及生源素质,将传统的《工程力学基础》《工程材料与热处理》《机械原理与机械零件》三门课程进行优化组合,兼顾机械行业近几年新理论、新设备的发展,优选教材内容,设计整体架构,精挑教学案例与插图,形成具有严密逻辑并井然有序的校本教材,力争满足教学需求并实现培养目标。3.制作多媒体CAI课件辅佐教学。根据校本教材精选内容以及PPT的编写原则,规整PPT风格,添加补充动画、视频,并进行有效的文字编辑,以制作完善的课件内容。4.编写习题库及试卷库,拓展教学素材。一方面是以开阔知识视野、深化知识程度为目的,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综合;另一方面是实现题库的目的:建库、划定出题范围、检索出题、编卷与评卷,以适应学校考试改革的方针。5.创建《机械基础》微课课堂,实现资源共享。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信息传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改革。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更好地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补充和拓展教学方法。

四、研究的方法

为保证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及达成结果,拟采用如下研究方法。1.事实研究法:总结机电工程系机械专业多年的教学成果及弊病,为人才培养与机械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提供事实依据。2.比较研究法:比较单科教学与整合教学的特点及对人才培养的作用;比较贵州与全国其他同行业院校的机械专业类教学,找出自我特色及差距,及时修订完善教学改革方案。3.专家访谈法:拜请省内兄弟学院机械学科专家,借鉴他们的教学经验与方法;拜请企业能手,听取机械行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探索机械基础课程改革的最佳路径。4.经验推广法:把研究的成果总结出来,向学院及全省其他职业院校推广,以期在应用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五、研究的特色

1.精准培养模式,确保基础夯实。将培养模式定位于“厚基础、宽专业口径”原则。本系所有机械类专业均完成《机械基础》课程的学习与培养,使学生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综合能力和获取知识的能力。无论专业去向何方,学科基础知识相对稳定,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要求不会改变。2.自编校本教材,体现改革思路。根据教学课改理念,将知识学习、技能培养及创新能力三个目标有机结合。教材编写突出本校特点,有助于使用本校现有教学设施;体现“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具有代表性、趣味性,助于学生个性发展。3.贯彻“面向工程”的思想,强调实践教学。“面向工程”的思想贯穿教学全程,从课堂教学到金工实习,从技能训练到课外创新活动,体现“认知-实践-创新”的学习规律。4.以改革为契机,推进教学软硬件的建设与完善。《机械基础》作为我校机械类通识平台的首批试点改革课程,将推进微课、PPT课件、电子教案、习题库、试题库、考核标准及实验实训中心建设,构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机械基础教学平台。

作者:欧敏 单位: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金工实训总结范文篇6

关键词:工程训练;教学方法;应用型人才;工业课程;安全教育

0引言

工程训练课程是高等院校的一门实践性技术基础课,是高校多数专业学生进行工程训练、学习工艺知识的主要途径。工程训练教学过程能够培养大学生的技术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创新型人才培养与成长过程的关键环节,工程训练实验室与培训基地是对大学生进行先进工程技术基础教育的重要场所。高校应根据学生不同的教育背景与知识基础,以科技创新与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以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为抓手,构建合理的工程基础实验训练平台,形成面向全体学生、适合学生自主创新发展的综合性工程训练软硬件环境。良好的工程训练课程设置对于提高大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为其毕业后能够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积极的贡献,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作用。对于在校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精神的培养而言,工程技术实践教学可能比课堂教学规划和设计更为重要,取得积极的教学效果更为直接。工程实践教学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相关的创新技术能力,而且通过实地的学习观察与动手操作,更是能够直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实际工作的能力。所以,作为高校教育计划设置而言,一定要树立实践教学课程的育人理念,对工程训练课程在培育我国创新型人才过程中的特殊作用和重要地位要有正确的认识。目前,尽管各国高等院校面临的具体国情有较大的差别,不同国家对于高校毕业生综合素质需求培养目标所面临的问题也不一致,相关工程训练机构在各自的工业技能培训体制和课程计划上也有较大的差异。但是所有国家在高校工程训练课程重要性的认识、具体的课程设置和规划发展方向上却有很多相似的方面。本文根据现阶段我国大部分高等院校工程训练课程的设置现状,从社会对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实际要求出发,提出了几点有关工程训练课程的关键内容与安全教学的建议与思考。

1高校工程训练课程状况

先进制造工艺对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关键作用,为此中国政府制定了“中国制造2025计划”。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的过程表明,哪个国家拥有众多的优秀工程技术人才,哪个国家就具备了经济和工业结构升级调整的先发条件。正因为高校工程训练课程的教学目的十分明确,所以工程科技水平发达的国家对大学生的工程训练教育非常重视。国外发达国家高校工程训练课程的发展状况如下:

①众所周知,日本在近半个多世纪以来的科技创新与高技术产业发展迅速,而且取得的经济成效十分显著。实际上日本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在优秀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先进制造工艺的开发与应用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与财力。所以当别的国家相应的技术处于研发阶段时,日本却因为技术创新的进一步发展而获得了先进的工艺技术,进而在实用产品的制造上赢得了先机,做成了产品投放市场,从而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实现了技术创新过程的价值。

②法国高校的工程训练过程十分注重实际效果,在其课程计划中明确指出工程训练不同于其他类型的学术培训。要求学生必须具备技术和技能,必须面对真实生产实践活动,学生必须独立完成超过20%的工程实践任务。要求工程训练教学必须教会学生在团队中协调工作,最好是有在国际团队中实训的经历。相关高校特别留意招收海外留学生,其目的之一就是组成一个来自其他国家学生的团队合作伙伴关系,当然这也要求教师的技能可以达到面向国际学术交流的水准和具有全球化的视野。

③德国对于高校工程训练的要求更为特别,对于工科大学的学生,需要在进入大学学习之前有不少于1年的工业实习积累。尤其要求应用型工科大学的大学生在规定的学制时限里,要有一半的时间是在相关企业进行工业训练,以及进行为期1年以上的毕业设计任务。

④美国高校设置大学阶段工程训练课程的目的在于从立法的层面,使受训学生获得相关的工程技术资质。国家注册委员会不再控制注册工程的质量,而是要求与工程有关的技术专家和工程人员应在其注册资质的适用范围内尽到他们的工作责任。这样一来,对于一直实行通才教育的美国高校而言,其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选择面很宽广,与其他国家的高校毕业生比较而言具有明显的优势,这些具有优势工程技术经验积累的技术人员为美国生产产品的质量保障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国内香港理工大学负责学生工程训练的部门为其工业中心,该工业中心提供门类十分齐全、内容广泛的多种工程技术培训课程。从机械设计工艺到电子电机设备、从材料成型参数到建筑施工程序、从具体的制造工程到计算机辅助参数设计等,有20多个规模化车间对应多个专业的选择,以满足各种不同的工程训练需求,以培养造就未来的工程师为教学目标。各个专业的培训课程设置既有共性的目标,又有差异性的专业化要求,这样就使得经过培训的毕业生不仅有极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而且能适应其参加工作后的进一步发展需要。目前,我国多数理工科大学都非常重视教学计划设置中的工程培训工作,许多院校借鉴香港理工大学工业中心的工程训练方法和教学经验,建成了各校各具特色的工程训练中心或实验实训机构。世界银行已对全国几十所院校的工程培训机构进行了资助额在20万美元至120万美元不等的贷款,相关院校也配套投入资金(平均在1000万元人民币左右)组建了独立管理运行的工程培训机构。这类工程培训机构大多按照教学、科研与技术产业化为一体的新体制运作方式,承担相关的设计加工、技术集成和产品生产等综合服务,建成了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基地。

然而在新时代社会主义发展时期,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培养具有独特工程技术经济眼光青年人才的关键节点上,我国高校工程训练课程的内容和形式应该如何进一步优化,大学生的工程训练课如何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是必须要正确回答和解决的问题,这直接关系到我们国家人才培养战略目标的实现。我们应该在高校工程训练课程的合理设置方面进行改革创新,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进行训练计划的同步调整和训练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系统的工程训练不能理解为理工科教学中的实验和实践教学,也不是对目前高等院校本科教学中诸如金工实习、课程实验与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的简单强化。高校工程训练应该承担起面向大学生工程素质、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系统性教育责任。高校工程训练课程的系统性表现为符合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和素质培养规律的递进与层次化教学体系的系统性要求,这无疑是需要长期研究探索的课题。

2开放式工程训练课程的内容与体系

通过工程训练课的具体实习过程,使学生具有设计、制造与生产过程的大概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劳动观,建立勤奋、务实的良好的学习风范和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工作作风。从历年毕业生就业的情况来看,有较全面和较完善的工程实践训练经历的毕业生往往更受用人单位的欢迎,而且有较大的择业优势。如工程训练课程中机械制造的主要内容有:

①掌握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技能,建立机械制造过程的具体概念。系统了解毛坯制造(铸、锻、焊等)、机械零件加工(车、铣、刨、磨、钳、热处理等)、整体装配的主要工艺方法,以及加工过程新工艺、新技术与新设备在机械制造中的具体应用。熟悉机械零件的常用材料的性能、牌号及选用方法,掌握常用的加工方法及所用的一般通用设备的工作原理及典型结构,了解掌握相关量具的使用技能。

②学生在实习中学会独立操作,并尽量结合生产实际真刀真枪实干,在主要工种上具有独立完成简单零件加工制造的实践能力,具有对简单零件加工方式的选择和进行工艺分析的能力。具有操纵车床加工简单零部件的技能,对其他结构较为复杂的机床则进行适量的操作训练,以加强其感性认识。在钳工与铸造实习中应具有加工简单件的实践能力,在锻造和热处理等工艺技术方面应具有初步操作的技能。训练实习中学生要生产一定质量和数量的零件或实习件。

③通过实习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实际工作作风。在劳动观点、遵守纪律、爱护公共财物、质量和经济理念、理论联系实际工作作风等方面得到真实的培养和锻炼。改变传统金工实习中以教师为中心的实习模式,真正实现以学生自我训练为主的工程训练实践教学,增加开放与综合性的创新性的实训内涵,以达到发挥学生自主与积极参与工程训练的实践目的。改变讲课、实验与实习等教学内容相互分离的模块内容,利用工程培训场所的软硬件条件,实现相关主要内容培训的系列化与一体化。将工程训练的不同模块、培训项目等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可以使得学生通过一个或几个典型产品的加工培训,就能够掌握产品制造的基本工艺过程和技能。

新时代高等院校的工程培训过程应该尽量实现工厂化的实际管理模式,这样可以营造一种真实的工程制造过程氛围。具体实施相关项目的工程制造时,可以由学生自己组成典型产品的设计、生产管理小组,教学指导人员只作为顾问负责解决相关过程中关键节点的协调问题。实际工程制造产品的设计加工和外观优化的整个过程由学生自己组织完成,这样能够提高学生参与工程训练课程的兴趣,培养其真正的创新能力,通过培训过程中的相互协同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管理能力。

3工程训练师资队伍建设与技术发展

现代工程训练机构建设的根本是师资队伍的建设工作,素质精良的工程训练师资力量是实现教学培训目的的保障。随着工程训练机构规模与功能的扩大,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也在工程训练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被广泛使用,这对工程训练师资队伍的年龄与知识结构,学历层次与技术能力等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近十年来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高校的工程训练机构选聘的具有博士学位或高级技术职称的工程技术人员比例达到了35%以上。这些高素质的师资充实到工程训练的具体指导岗位,承担学生工程实习及创新活动的指导任务,形成了具有工程技术特色的新型师资队伍。为了培养参训学生的工程实践意识及实际动手能力,工程训练课的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要学习和钻研先进的教学管理理念,应该及时了解工程技术行业发展的动态,研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与方向,这样就能将最新的科学技术、制造理念与技术创新成果等带入课堂。高校应鼓励并支持青年教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支持指导教师参加各种进修培训及相关的学术交流活动,以积极提升相关教师的工程训练课程的综合指导能力和学术研究水平。

在工程训练课程的实际工作中,同时将教学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储备与应用也是十分有价值的工作,这样可以及时提高工程训练的教学质量和师资队伍的教学能力,使得参训学生的工程技术能力与综合素质自然符合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教学科研人员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形成的教学科研成果是非常宝贵的教育资源,是广大的工程训练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的教育理论研究和经验技术的总结。把这些教学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所用的宝贵教育资源,我们就能够在工程训练的实践教学工作中促进教学质量与专业水平的提升。将相关教师的学术及科研成果融入到工程实践教学的具体内容中去,将前沿知识和重要信息及时融合到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这对参训学生工程技术能力的促进发展,对工程训练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4工程训练课程教学中的安全教育

安全技术教育是高校工程训练课程中不同于其他课堂教学的教学内容,所以应该将其作为对学生进行工程安全教育的有效平台。我们要着力培养参训学生在工程训练实践中的安全意识,积极探索工程训练课程教学工作中的安全教育问题,确保工程训练实训课程的安全性,采取完善的学生自身安全保障的积极措施。工程训练实训中的很多教学环节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如金工实习阶段与实际生产十分接近,需要实际操作与使用设备进行工件的加工制造,如不注意安全问题则容易出现人身伤害与设备损毁事故。日本有一项针对大学生安全现状的调查数据表明,某大学一年所发生的关于学生安全事故中有超过65%的事件与学生参与的教学实践工作相关,而其中造成人身伤害的近50%的安全事故则发生在包含金工实习的实践课程之中。因此,工程训练教学中要针对安全问题对参训学生进行系统的安全知识与安全技能的教育培训。在学生进入工程训练实际场所之前,要组织学生认真学习相关的教育教学规定,严格遵守各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第一”的思想要贯彻工程训练课程的始终。“安全第一”观念既是完成工程训练学习任务的基本保证,也是培养合格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员应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在具体的工程训练实践环节要强调以下几点:

①按时上下班,不准迟到早退,要严格遵守请假手续。

②进入实践场所后应坚守岗位,不准串岗,不准做与实际训练实习无关的事情。要绝对服从实习指导教师的指挥调动。尤其是当出现紧急情况时,应严格按照预案及时处理到位。

③在从事具体的实践工作中不斤斤计较,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出现不协调的问题时要及时向现场指导老师反映,不允许有任何无理的行为和不规范的操作。

④要穿戴好工作服和劳动保护用具,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人身安全保障问题。工作服的穿戴做到“三紧”,即领口、袖口和下摆要扣紧,其目的就是防辐射、挡铁屑和防止缠绕事故的发生。裤子要盖住脚面,不许穿高跟鞋、凉鞋与拖鞋进入工程训练场所。留有长发的参训同学须将头发掖进工作帽里。在整个工程训练课程期间要督促参训学生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以保证其在实际训练场所有充沛的工作体能和良好的精神状态。所以,在高校工程训练的实际教学工作中,要结合高校自身的条件、相关企业与社会培训资源,力争全面地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教育,积极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这样可以使我们的高校毕业生具备良好的安全观念和职业安全素质投入到未来的实际工作中去,这对于学生将来的自身发展、相关企业的安全生产和家庭与社会的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作用。

5结语

高校工程训练教学的创新是技术快速提升新时代和经济转型社会发展的强烈要求,但现在仍然是我国高等教育、尤其是理工科专业教学实践培养计划中的一个薄弱环节。高等院校应当积极主动地找准工程训练创新教育的关键要素,明确工程训练创新教育的目标,要以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的。在具体的工程训练教学过程中,要强调工程训练课程教师的教学主导地位和参训学生的实践主体地位,重视课堂知识的教学和工程实践教学环节的对接。在工程训练实际教学活动过程中,创造一个激励创新意识、培育创新能力与安全和谐的良好教育教学环境,使我们培养的学生真正成为工程技术创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素质人才,这是历史赋予我们高校工程训练教学工作的重任。

参考文献

[1]NationalBoardforTechnicalEducation[R].DirectoryofPolytechnicsandCollegesinNigeria,U.S.DiplomaticMis-sion,Abuja,Nigeria,2007.

[2]张开升,张保成,李艳,等.面向专业认证的特色型机械专业工程教育质量保障机制[J].教育教学论坛,2018(30):1-5.

[3]刘志强,陈建兵.以学生为中心,推进机械类专业工程训练的改革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6,26(12):137-140.

[4]贾弦.与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相适应的质量保证机制研究———以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6(29):221-222.

金工实训总结范文篇7

摘要:以就业为导向,实施“订单式”培养是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重大突破。机械自动化专业实现“订单式”培养应从专业课程设置与调整、“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实训基地建设、积极实施“双证书”制度等方面进行具体实践。

一、机械自动化专业发展现状

随着现代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生产力已经不断地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化,工业产品的科技含量也同时在不断的提高,现代企业中大量机器设备参与生产的全过程,产品的数量、质量、成本、能源和资源的消耗为设备所左右,机械设备日益向大型化、精密电子化、自动化方向发展。然而,机械自动化专业价值观念结构比例失调,造成人才匮乏,已经不适应目前现代机械自动化技术设备的操作和维护管理等项工作。目前,我国高级技工、技师占技术工人总量的比例只有3.5%,发达国家高级技师占35%,高技能型人才短缺已经成为制约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随着世界制造业加速向我国的转移,今后一段时期,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要以制造业为重点加速培养高技能型人才。因此,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培养机械自动化技术专业面向生产第一线的技能型人才是当务之急。

二、机械自动化专业实现“订单式”培养的思考

高等职业教育就教学培养目标而言,是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掌握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具有实践能力的高等技能型人才;就教学模式而言,是以提高能力为中心,以满足岗位或职业需要为导向的素质教育。机械自动化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掌握工业自动化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又具有熟练操作、调试与维修机械电子自动化设备技能的生产第一线的中、高级技能型人才。本专业毕业的学生主要从事机械电子自动化设备及数控设备的操作、保养、调试、维修、工艺编制、运行管理,一般复杂程度机械、电子设计工作。周济部长在第三次全国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实施“订单式”培养是发展职业教育的成功范例,是办学模式的重大突破。所谓“订单式”培养就是以企业用人订单为依据,组织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通过“订单式”培养模式的学生,岗位针对性和适应能力强,加强校企合作,有利于专业和学科建设,使办学贴近市场,其优是能最大程度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目标,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订单式”培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订单式”、“校企合作”培养模式能够确定学校的发展定位。高职教育体现在专业设置上则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很大的灵活性,其专业内涵应体现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按照高职院校“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要求,天津滨海职业学院以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天津港区为依托,以高职教育改革为契•59•机,适应天津市工业重心东移的战略要求,以为天津滨海新区建设提供人力资源和智力资源支持为生存和发展的立足点,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技艺型、技能型人才作为学校的任务,培养适应天津滨海新区经济建设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2.深化学校的教学改革。教学质量的提高是以能否实现学生的培养目标来衡量的。学校与企业共同努力做好加强专业建设、调整培养方向、修订教学计划、调整课程结构等工作,从而使教学改革以企业发展的需求为源头,增加改革的力度,使学校的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

3.加强学校的师资建设。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学校有计划的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去锻炼,提高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时掌握专业发展方向和前沿知识,使课堂教学不仅具有理论性,更应具有实践性。

4.强化学生的专业实训。企业为学生进行专业实训提供便利条件,使学生有条件接触企业正在运转的设备,走向“第一线”实习岗位,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我院机电工程系机械自动化技术专业从近几年的招生情况看,招生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2001年至2004年分别为14人、37人、55人、94人。在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机电系机械自动化专业同天津勤美达工业有限公司建立了“订单式”培养关系。我校于2004年年初正式同该厂签定了实习协议书。该企业将作为我校机械自动化专业的实训实习基地。机电工程系机械自动化专业教研室全体教师积极支持本专业实行“订单式”培养所进行的专业改革,在此将我们所做的点滴体会进行总结,恳请大家提出宝贵意见。

三、机械自动化专业实现订单式培养的实践

1.专业课程设置与调整

天津勤美达工业有限公司坐落于天津市塘沽海洋高新技术开发区塘汉公路0-10号,成立于1992年11月,资本金额两千零五十万美金,是滨海地区的一家具有生产开发能力的台资现代化铸造厂。面向全世界各企业生产汽车用铸铁制品、电动机铸铁制品、机械用铸铁制品、手工具铸铁制品及建筑工程用铸铁制品等多种产品。该公司具有世界一流的软件环境,具有国际先进的硬件设备、数控加工中心等。实现与企业的“订单式”合作关系,我们认真思考如何建立起以形成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模块式的课程教学体系,为此我们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改革后的教学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1)课程建设为

模块式,不同的组合形成不同的专业方向,灵活适应企业“订单式”培养的需要。

(2)形成“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制订知识学习、能力培养的要求细则及考核标准,渗透职业素质培养。

(3)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加强教学的针对性、训练性和实用性。

(4)强化实践和实训教学环节,突出能力培养,并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采取多种能力训练方法。我校机械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前两年在本校及其它实训基地进行理论与实践课的基本学习与训练,第三学年在天津勤美达工业有限公司实习;目前2005年毕业生已有三十多名学生在该厂进行实习锻炼。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们重新修订了教学计划,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首先我们对原教学计划中的一些课程进行了调整,增加了公差与配合、互换与测量技术、模具设计基础、数控机床及编程、液压传动原理与实践、铸造工艺及实践、CAD/CAM实训等课程,删除了原教学计划中理论性较强、不符合企业需要的一些课程。本专业总课时为2510学时,理论课为964学时,占总学时的39.0%,实践课为1546学时,占总学时的61.0%,理论课与实践课之比为1:1.6,加大了实训实习课时比例。

2.“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建设

实现“订单式”培养的专业课程体系是以形成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教学体系,它的建立和实施主要靠“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来完成。因此,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使教师由单结构的理论型转变为多结构的复合型。培养“双师型”的教师队伍采取的具体措施是:

(1)有计划地选派有教学经验的专业教师到现场进行实践锻炼,培养职业技能,使之尽快具有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能力;2004年暑假学校安排青年教师暑期社会实践,机械自动化教研室共有三名教师深入到天津港务局四公司、中港一航局一公司机械队等企业进行调研和社会实践,使专业教师在生产实际岗位上学到实用操作技术。

(2)从生产一线聘任有实践经验和技术人员做兼职教师。2004年4月我们聘请了天津一航局两位精通液压技术的总工程师结合我们实验室的液压实验台进行现场维修和指导,使我们的专业教师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密切结合起来,提高了实际动手能力。

(3)积极鼓励见习教师以实验室、实训室为主要见习岗位,让他们参与本专业的实训实习环节,熟悉专业理论知识,掌握专业操作技能,逐步培养双师素质。

3.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教育部周济部长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要坚定这样的信念: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强调要加强•60•职业技能培训,采用多种形式推进产学结合,加强职业实训基地的建设。根据本专业职业岗位能力结构要求,建立以结合所学课程,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和专业技能训练,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水平的训练基地。另外,还可以强化职业技能,使学生深入生产第一线,使学生在学期间就取得一定的上岗能力。为此我们在校内建立专业化的实训室的基础上,基于教育教学的需要,我校除了与天津勤美达工业有限公司签定了订单式合作意向之外,天津盛港集装箱技术开发服务有限公司、天津石化机械制造安装工程公司与机械自动化技术专业2003级学生的订单培养合作协议于2005年9月实施。另外,我校还与诸如天津造船公司新港造船厂机械分厂、天津港务局第六公司等多家公司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协议,这些合作单位均有先进的设备条件和管理水平,并可安排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实践指导教师。除了与企业合作之外,机械自动化专业还充分利用校内的实验实训条件,机床电控及PLC实训室、电工实训室、液压实训室、电拖与电气控制实训室、绘图室等实训基地,另外还有金工实习车间和钳工实习车间。为配合职业技能训练课,今后我们还应该逐步筹建数控设备调试维修技能训练室、CAD/CAM模具设计实训室、材料实验室等。公务员之家

4.积极实施“双证书”制度,大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机械自动化专业的培养规格是学生在学期间应获得“中级维修电工职业资格证”、“电工安全上岗证”和“计算机力应用技术证”等证书,同时鼓励学生参加普通高校英语等级3级的考试,使学员毕业时能同时具有岗位需要的多种专业证书。大力实施“双证书”制度,使毕业生不仅有学历证书,还有至少一种职业资格证书,而且在学校课程学习和实工作经验积累的基础上获取多种职业资格证书,以提高学生的就业实力。以能力为核心,在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安排上为学生获得职业培训证书和职业技能证书提供方便。机械自动化专业教研室在新调整的2004级教学计划中将职业技能取证培训列入了职业技能训练模块,使取证培训纳入正常教学环节。在机电系与产学研中心的共同努力下,机电系于2003年10月、2004年5月分别对机械自动化专业2001级、2002级共51名同学进行中级维修电工职业资格证和电工安全上岗证取证培训,两次考试通过率为100%。通过实施双证书制度,大力培养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金工实训总结范文篇8

关键词:实践环节;教学改革;实施对策;执行效果

课程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要素,课程来自于学科,学科通过课程影响专业,只有高质量的课程支撑,才能构建一流的学科。机械制图是培养工科学生机械绘图、读图能力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学习相关机械课程和从事机械产品设计的必备基础。新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教学方法暴露出诸多弊端,制图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国内各高校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实践环节等方面都进行了大胆尝试。如北京师范大学郑东海博士、贵州理工学院曾萍教授、深圳大学曹媛媛博士等,湖北省内如武汉科技大学谢元敏老师、湖北大学熊娟老师等,均通过各类教研项目,全方位、多角度的进行了改革与实践,从结果看,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了助推的作用。机械制图是一门具有极强综合性、创新性、实践性和社会性的专业基础课,教学内容安排是否合理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而能否达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实践环节是重中之重。作为重要的教学训练,实践环节是制图基本理论知识向绘图、读图等实践应用能力过渡的极其重要的节点[1]。实践环节的设置及执行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甚至毕业后的实际工作,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如何打破传统、固有的实践模式,设计合理、有效的教学内容,并贯彻多样高效的教学方法,是机械制图实践环节教改探索的核心内容。

1机械制图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国内高校机械制图课程的实践环节,普遍存在内容设置不充分、教学方法落后、缺乏扩展性,以及没有合理的考核机制等问题。这些现象明显与“双一流”背景下的工程教育发展战略不匹配,无法满足社会对综合性人才的需求。

1.1实践环节内容设置不够充分

机械制图课程自诞生之初,遵循的就是“教师讲、学生听”为主的传统模式,至今已有200多年。目前教学过程中实践环节主要是尺规绘图、计算机绘图及零部件测绘、金工实习等,实践教学内容零散、随意,且系统性、操作性不强[2]。虽然随着时间推移,已逐步增加了课外科技活动、学科竞赛等相关内容,但仍表现出内容薄弱、形式单一,甚至与实际脱节或者滞后等问题。

1.2实践环节教学方法落后

实践环节的教学方法、手段对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最终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为提高教学效果,许多高校已打破传统、不断改进创新教学方式,如从基本的多媒体课件扩充到微课、金课或慕课、雨课堂等,引入了很多新的教学元素与教学手段,但仍存在诸多问题。从长江大学近五年教学效果及学生回访情况来看,部分教师教学方法过于简单落后,且内容未能与时俱进紧密结合工程实际。测绘实践就是教师集中示范,学生依葫芦画瓢,导致工程图样表达不合理、错误多、雷同多,违背了国家标准的相关要求。金工实习也是千篇一律,车、铣、刨、磨、钻、焊接各工种实习内容对学生而言没有差异性,操作过程就是简单机械的模仿与重复,缺乏创新性。因此,实践环节没有体现其教学优势,并一定程度上扼杀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学生的学习热情[3],导致教学效果与预期相差甚远。另外,由于时间和安全等诸多因素限制,部分观摩性或示范性环节浮于表面,只能看一看、听一听,不能深入了解落实,也没有机会让学生锻炼实际技能,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1.3实践环节的设置缺乏扩展性

目前,制图课程普遍存在理论教学内容系统完整,但实践环节的延展性和应用性体现不明显等问题。教师只注重知识的理论性和系统性,忽略了其实践性和扩展性,也没有考虑到培养过程的层次与递进,实践环节的内容与后续相关课程、毕业设计,甚至与生产实际联系不够紧密。例如,在学生的毕业设计中,经常出现表达不合理、标准件常用件画法错误或使用已淘汰的制图标准等问题。或者在学生进入工作岗位之后,由于实践应用知识的缺乏,难以将课程中学习的应用环节和产品设计开发有机整合,绘图、识图和表达能力薄弱,出图质量差或技术要求不符合国家标准,再加上经验不足,极可能对工作信心造成冲击,甚至影响个人的后续发展[4]。

1.4实践环节缺乏合理的考核机制

缺乏相应的考查机制来约束限制学生,也是目前实践环节不受重视、教学效果不佳的一个主要原因。教学阶段学时少、内容多,学生只注重画图、做题、应付笔试,忽略了对动手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锻炼。大部分高校制图课程对实践环节的考核,主要是计算机绘图测试、手工测绘及精工实习等,机械制图课程仍打破不了传统应试教学的条条框框,学为考、考即忘,沦为一门应试课程,在很大程度上背离了课程的培养目标。

2机械制图实践教学改革的实施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在经过详细的调研和近两年的教学实践后,总结了以下几点解决办法。2.1修订大纲,增加实践环节机械制图实践环节教改的第一步应该是了解“双一流”背景下工程教育发展的真正内核和指导方针,认清实践环节在教学过程及学生就业后的重要作用,明确课程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合理分配理论学时和实践环节的权重,减少理论学时,增加实践环节。可通过调研、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具体问题或者兴趣所向,也可通过与企业沟通了解具体需求,从而修订教学大纲,设计恰当具体的实践内容。

2.2采用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

为提升实践环节的教学效果,必须彻底打破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师操作+学生模仿”传统教学模式,从学生角度出发,针对教学大纲中确定的具体实践内容,选用恰当的教学方式。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下,大幅加强实践教学力度,通过引导、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需不断专研,挖掘先进可行的教学模式,探索如何推广除传统手工绘图、板书演示之外的新方法、新技术,充分运用多媒体等手段,综合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网络教学等多元化的教学手段,让课堂信息更丰富、教学更生动,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5]。

2.3建立多元化、过程化的考核方式

目前,制图课程的评价考核方式以考试为主,虽然平时成绩占一定比例(30%),但由于考试时间有限及课程本身的特殊性,仍无法全面考查学生的真实水平。如课程需重点掌握的绘制零件图和装配图等知识点,很难在普通考试中完整考查。通过改革考核方式,增加平时成绩、实训成绩、期中成绩、上机成绩等多方面内容,以及分段式、多角度的考查,可综合考查学生的课堂表现、实践能力、专业素养及团队协作意识,实现考核方式的多样化,全面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废除单一考核模式,构建更公平、公正的成绩评价体系,可让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探索,从模仿走向创造,有利于教师从注重知识传授向重视学生能力培养和素质培养转变。

2.4引入学科竞赛,构建实践平台

在保证理论学习、操作实践的基础上,鼓励并指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竞赛,锻炼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推广制图创新教育,通过各类大赛,如“大学生先进成图大赛”“互联网+”“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3机械制图实践教学体系划分

根据《长江大学国内一流大学建设方案》中对各专业及课程的统筹安排,本着培养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的目标定位,实践教学体系可由四个部分组成。分别为技能实训模块、部件测绘模块、综合实训模块及创新设计模块,四个模块既相互独立,又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各实践环节,可以培养使用绘图软件的能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等,为以后的实际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3.1技能实训模块

是实践教学体系中最基础的部分,整体可分为两类。产品认知、线型练习、平面图形及机件表达等内容属于传统实践,能实现学生从高中几何到画法几何的过渡,并训练学生掌握扎实的绘图技能;在螺纹连接、齿轮啮合、绘制装配图及拆画零件图阶段就开始与生产实际衔接,通过与理论教学的相互穿插,让学生接触工程图样,实现了理论到实践的平稳过渡。

3.2部件测绘模块

由技能实训模块衍生出来,是专门针对零部件测绘的一项系统训练。首先通过组合体测绘,让学生掌握测绘的基本方法与步骤,并通过轴套、盘盖及箱体类零件的测绘,让学生深入认识零件图绘制的相关要领,熟练掌握技术要求及国家标准,并保证工程图样的完整性。这部分内容可以小组协同的方式进行,按照“分组测绘———集中讨论———方案比较———方案优化”的顺序进行,既保证了作业完成的质量,又锻炼了学生协同合作的能力,便于取长补短、效益最优化。

3.3综合实训模块

与前两类模块不同,该实践过程会有若干针对性较强的命题,如手压阀测绘、齿轮油泵测绘或减速器测绘等,在制定教学大纲时就已拟定。该模块一般采取集中实践的操作模式,实践周期较长,内容包含从测绘到出图的全过程,且对零件图、装配图的测绘均有详细要求。除手工绘图外,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绘图(平面及三维)方法,并通过集中测试的方式考核掌握程度。通过综合实训,学生可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更好地理解课程内核。

3.4创新设计模块

该模块是对上述几项训练的拔高与提升。在前期实践环节中选拔出来的优秀学生,通过集训可参加“全国高教杯制图大赛”“全国机械创新大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等比赛。通过大赛,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进一步提高。此外,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教师的科教研项目,在研究中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并积累经验,为今后的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4机械制图实践教学改革的执行效果

采取以“学生为主体”“今天我是小教师”等多元化教学模式,通过引导、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大幅提升实践教学效果。同时建立多元化、过程化的考核方式,鼓励指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竞赛,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培养综合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同时,在长江大学“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机械制图课程的实践部分经过一系列教学改革,其课程的科学性、先进性将体现的更具体,并能对其他课程和专业产生示范和辐射作用。辐射面包括机械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城市建设学院、石油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学院等工科院系,并涵盖二级学院的所有学生,形成的教学模式也可被相关兄弟院校所借鉴。5结论机械制图实践教学中的主要问题体现在:实践环节内容设置不够充分、实践环节教学方法落后、实践环节内容设置缺乏扩展性,以及实践环节缺乏合理的考核机制等四个方面。通过深入的教改研究,并经历约两年的教学实践,本文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即修订大纲,增加实践环节、采用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建立多元化、过程化的考核方式,以及引入学科竞赛,构建实践平台等。从教改结果来看,解决了实践环节中的若干问题,教学效果显著提高,大大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黄利平,孟明辰.工程制图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J].工程图学学报,2005,26(6):156-159.

[2]赵丽,张腾,穆春阳.《工程制图》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J].中国高新区,2017(24):57+65.

[3]李小号,孙少妮,赵群超.机械制图课程实践环节教改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20):129-130+136.

[4]谢元敏,肖立,宁利川,等.“机械制图”教学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8(25):94-96.

金工实训总结范文篇9

对于专门课中的主干课程适当综合化就是把原来两门或两门以上的课程重新调整内容与框架,构成一门新的课程。如将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原大专的《晶闸管交流技术》、《自动控制原理》、《自动控制系统》三门课程进行一定的调整、删节、补充后,综合为一门课程,即《直流调速技术》。

一、为什么要实行课程综合化

高等职业教育是针对职业岗位群,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级实用型人才。毕业生要具有一定的岗位针对性和适应性,“主要从事成熟技术的应用和运作”,也就是说能将常规的成熟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并具有一定的运用高新技术的能力和一定的横向扩展能力,为此必须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专业实践课和专业理论课的比例达1:1左右。实践课的加强,会使专门课的课堂教学时数相应减少。将相关的两门或两课程综合为《轧钢工艺及设备》后,在不降低原有理论深度且引进了部分新内容的前提下,对课程结构进行了调整,节约了48课时;钢铁冶金专业将《钢铁冶金原理》和《物理化学》综合为《钢铁冶炼技术》,节约了62课时;有色金属冶炼专业将《重金属冶炼》、《轻金属冶炼》、《稀有金属冶炼》、《有色冶金原理》四门课程内容按工艺流程进行重组,综合为《火法冶金》、《湿法冶金》、《电冶金》三门课程,使之更利于专业实践能力的

培养。

二、课程综合化应遵循的原则

课程综合化不是学科型教材简单地加加减减,通过课程综合化,将相关知识材料有机地重新组合,并引进一定的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等新知识。课程综合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以教学计划为依据,以培养目标为主线,按职业能力结构调整课程内容,突出重点适度地多设接口。

三、如何实施综合课的教学

实施综合课教学,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编制一个能满足课程要求的教学大纲

在编写专门课教学大纲的过程中,应将重点放在综合课大纲上。每门综合课教学大纲应组织三到五人的编写小组,由担任该课程的任课教师负责执笔,其他则为相关课程的任课教师。编写小组在收集信息、阅读资料的基础上,经集体讨论确定该课程的功能与框架,由执笔者写出课程基本要求,并据此写出课程教学大纲初稿。每次审稿,必须由审稿者签署书面意见,作为执笔者修改的依据。我校的综合课教学大纲巳经由湘钢、株冶、601厂、23冶等企业的专家组成的专家顾问委员会审稿,并已修改定稿。

2.按教学大纲的要求选编教材或讲义

目前综合课教材还是以“选”为主,逐步向“编”过渡。有些课程难以选到合适的教材,须由任课教师写出讲义,并打印给学生作为教材,如钢铁冶金专业、金属压力加工技术专业、冶金机械专业都编写了部分综合课讲义。大部分选用的教材,难以达到综合课教学大纲的要求,要求教研室组织人员写出补充讲义。从试行情况看,写补充讲义以完善现有教材的不足,是一个较好的办法。

3.对任课教师必须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

综合课内容面广、量大,突出了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一方面要求教师具有更丰富而全面的知识,另一方面又要求教师本身必须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也就是说综合课的教学质量要由“双师型”教师队伍来保证。因此,任课教应多下实验室、实训室锻炼自己。我校已采取了有关措施,鼓励教师下实践教学现场,对缺乏实践经验的教师,则要派到生产现场进行锻炼。此外,还应聘请有关生产单位的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定期或不定期地到学校来介绍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

4.必须开发新的教学方法

课程综合化属于课程内容的改革,内容改变了必须有新方法与之适应,包括教的方法与考核的方法。对于专门课要改变一张试卷定优劣的做法,要探索新的考核方法,要加强实践能力的考核,在能力培养上要强调过程控制与目标控制相结合的方法,可实行厂校联合,工厂、企业除提供现场教学的场地、设备外,还可派出有关技术人员与专家参与教学指导,并对学生进行考核考查。

5.应成立学生助教小组

综合课是主干专业理论课,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如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直流调速技术》涉及到SCR电路原理、自动控制理论、系统理论以及SCR元件的使用调试和控制系统的接线、测试、波形分析、故障检修等操作技术。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教师负担,切实保证课程要求的职业能力准确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根据自愿原则,每门综合课均可在班级内挑选几名成绩优秀、热情高的学生组成课外助教小组。教师利用课外时间对助教小组的学生进行强化训练,使之成为课内外教学活动的辅导力量,参与理论和实践教学活动的辅导。学生助教小组成员的表现记入学生成绩单的特长栏内。如实用电工技术课外实践活动小组,经教师强化训练后,既可参与理论教学课外辅导,又可帮助实验室、实训室检修仪表、准备实验等,还可让他们在实验课或实训课中协助老师参与指导。

金工实训总结范文篇10

一、当前中职汽车钣金专业教育现状

当前,中职汽车钣金专业教学中,必须要摒弃以往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古板、教学内容片面的现象。只有如此,才能为中职汽车钣金专业教学水平的有效提升提供坚实保障。当前一些中职院校在汽车钣金专业教学实践中,会因教材和设备等外在因素的影响而难以有效地开展,而且专业师资队伍出现断层现象,在校教师年纪都较大,而青年教师群体青黄不接,这样不利于新思想、新教学方法的渗透,难※肖小荣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不利于学生专业水平的有效提升。因此在当前中职汽车钣金专业教学中,必须要结合中职生实际情况设计教学策略,科学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专业素质以及综合能力。

二、中职汽车钣金专业实训教学主要内容分析

中职汽车钣金专业课程教学的目的就是为当前我国汽车企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进而为我国汽车领域的良好发展提供保障。针对中职汽车钣金专业的实训教学,是结合实际教学要求,并为了增强学生实践能力而开展的课程,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实训活动中掌握未来行业工作中的具体技能,增强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主要针对汽车的结构、汽车特征进行介绍,让学生对汽车钣金维修的工具进行了解和认识,明确汽车钣金工具具体的使用方法和技能,掌握汽车变形测量工具的运用方法,而且也要让学生掌握汽车的变形测量、车身的损伤检测以及汽车钣金件和汽车变形后的矫正等工作。在开展实际教学前,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以学生对于汽车钣金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为基础,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例如,对于维修工具的使用方法的教学,应引导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正确且灵活地进行操作;针对车身受损变形情况开展修复工作,要求学生针对所学知识来设计相应的修复方案,在根据相应的要求来开展维修工作,由此让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中强化自身能力。

三、中职汽车钣金专业实训教学的若干问题

(一)实践课程教学的作用分析。中职汽车钣金专业课程教学当中,应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要求。以往的教学活动中,只针对课本内容来开展教学,这不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针对当前“三教”改革的新要求,要转变以往的教学方法,开展校企合作和实训一体化的教学,能够有效地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而且企业也可以通过安排专业人员进入到校园中开展实践教学,这样不但能够提升整体教学效果,也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对增强学生综合素质有极大帮助。因此,中职汽车钣金专业教学中,教师应针对教学内容来设计教学策略,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来引导中职生在实践教学当中掌握更多知识,为中职生未来长足稳定的发展提供坚实保障。(二)实践教学中教学内容的有效选择。在实际的汽车钣金专业教学中,其理论知识是基础部分,因此实践教学活动必须要结合基础内容进行设计,这样才能为专业教学活动有效开展奠定坚实基础,进而真正满足构建一体化教学体系的要求。另外,在实际教学中,应结合教学内容来设置完善的教学情境,而且学校和企业也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增强学生综合素质以及专业能力提供保障。(三)科学制定实践教学的教学评价体系。教学评价体系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实训课是以理论和实操相结合的教学理念来开展教学活动的,因此要满足考核一体化的要求。教师应在教学前做好知识的梳理,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来设计评价的内容。让学生能够在这一过程中评价掌握相应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借助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来开展分组教学,这样不但能够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对学生全方面能力的提升也有积极意义。

四、中职汽车钣金专业实训教学活动开展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