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库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5 10:13:22

资料库

资料库范文篇1

一、基础资料库的主要内容

基础资料库是综合反映行政事业单位与部门预算编制相关的基本信息、人员信息和资产信息的基础信息数据库,主要包括以下信息:

(一)单位基本信息:包括单位组织机构代码、单位性质、单位级别、经费供给方式、单位类别、单位职能、业务范围等基本情况。

(二)人员基本信息:包括编制人数、实有人数、在职人员结构情况、离退休人员结构情况、学生人数、工资福利待遇等。

(三)资产信息:主要包括办公用房、车辆、通用设备、专用设备情况。

(四)其他信息:根据预算管理要求,需要纳入基本资料库的其他项目信息。

纳入基础资料库管理的各项基础信息,由区财政局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并可根据管理需要进行适当调整。

二、基础资料库的管理原则

(一)真实性原则。基础信息要如实填报,真实反映预算单位的基本情况,不得隐瞒或虚报。

(二)准确性原则。基础信息要有明确、合法的依据,基础信息填报要准确、有效,避免基础信息重复或疏漏。

(三)动态性原则。人员信息或资产情况发生调整变化的,应及时更新和维护,确保基础信息的时效性。

(四)共享性原则。要做好基础资料库与现有人事、工资、资产等管理信息系统的衔接,实现财政部门与其他部门及预算单位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

三、基础资料库的信息申报

预算单位基础资料实行逐级汇总、一级预算单位统一申报方式。首先,由基层预算单位将基础信息录入到统一的软件系统,报送一级预算单位;其次,由一级预算单位审核、汇总基层预算单位报送的基础信息,报送到区财政局。

预算单位基础资料分为集中申报和日常申报两种形式。

(一)集中申报

在基础资料库建库初期,各预算单位应按照财政部门的统一要求,在规定时间内集中申报应纳入基础资料库管理的各类基础信息。

当基础信息项目发生重大变动、需在原申报数据基础上做统一的调整和更新时,由区财政局统一明确指标变动情况,通知各预算单位在规定时间内集中申报种类调整后的基础信息。

为确保与部门预算“一上”和“二上”相衔接,与年部门预算相关的基础资料采集时点为年9月30日。一级预算单位应按照上述时间要求,提前做好基层预算单位的申报、审核、汇总等各项工作。

(二)日常申报

为适应动态管理要求,各预算单位应按月上报本单位基础信息变更情况,主要包括:

1、因机构“划、转、撤、并”,以及单位性质、领导职数、人员和车辆编制发生变化等原因引起单位基本信息发生变更的。

2、在职人员因人事变动(含变更为离退休)、人员工资政策调整、正常调资等原因引起在职人员信息变更的。

3、在职人员经人事部门批准办理离退休手续,或因离退休人员工资政策调整、离退休人员减员等原因引起离退休人员信息变更的。

4、因车辆购置、报废、调拨等原因引起交通工具信息变更的。

5、新建、维修、拆除等原因引起房屋建筑物信息变更的。

6、其他应当予以调整的基础信息。

为确保基础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基层预算单位当月发生基础信息变化的,应于下月5日前更新数据并上报一级预算单位审核。一级预算单位应于每月15日前,将经审核无误的本级及所属预算单位更新后的基础资料上报区财政局。

四、基础资料库的审核要求

各预算单位要切实加强基础资料的信息核实工作。机构类基础信息应以机构成立文件为依据;人员类基础信息应以人事编制部门批复文件为依据;工资类基础信息应以国家和省级工资政策标准及实际执行情况为依据;车辆、办公设备、房屋建筑物、专用设备、其他资产等公共资源类基础信息应以相关资产账为依据。

各一级预算单位要建立必要的内部基础资料审核流程,对本单位及其下属单位的基础信息进行必要的真实性审核和逻辑性审核。真实性审核是通过对预算单位人员、工资等情况与本单位的人事档案、工资发放标准以及相关管理部门的批文相核对,主要办公设备、交通工具等占用公共资源情况与有关账表相对照,确保各项数据真实、准确。逻辑性审核是指在基础资料库中设立指标间相互校验功能,对基础资料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审核。

五、基础资料库的管理要求

(一)充分认识建立基础资料库的重要性

建立基础资料库是我区深化预算管理的重要举措,是财政部门测算基本支出定额和编制支出预算的重要依据,也是预算单位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和资产管理的基本性工作。各预算单位要高度重视,指定专人负责,切实做好基础资料的收集、整理、审核和上报工作。

一级预算单位要切实履行基础资料库的组织管理责任,要按照统一部署和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加强对所属预算单位的指导,精心组织本部门的填报工作,认真做好真实性审核和逻辑性审核。

(二)切实做好信息系统间的有机衔接

要做好基础信息与人事、工资、资产管理、财政供养人口等相关信息系统的衔接,如有不相符合的,应认真查找原因,及时更正错误,确保相关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相互一致。在确认数据来源真实准确的前提上,基础信息数据可从其他信息系统直接导入,也可作为其他信息系统的数据来源,真正做到既有效减轻工作量,又确保数据的统一。

(三)积极做好基础资料的统计分析工作

各预算单位要在建立健全本单位基础资料管理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基础资料库的统计、分析功能,进一步加强本部门车辆、设备的管理、配备和调度工作,使基础资料库成为深化预算管理和资产管理的有力工具,有效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

(四)强化基础资料管理的监督检查工作

资料库范文篇2

一、整体播放法

将原资料原封不动地在课堂上播放。如果在讲读之前播放,可起到总览全文,整体感知的作用,容易唤起学生兴趣;如果在讲读后播放,可起到总结全文、加深印象、升华知识的作用,使学生感到回味无穷;如果在讲读中播入,可起到设疑解惑,突破重点、辅助和弥补教师讲解之不足的作用,使学生感到豁然开朗、茅塞顿开。《资料库》中多数课题都可用此方法,至于播放环节和时机,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恰当安排。

二、分段播放法

将原资料分成几段逐段播放。这种方法灵活多变,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显示教师驾驭课堂、运用电教媒体的能力。播放目的更明确,具有针对性,可起到巩固知识,解决重点、突破难点,使课堂节奏清晰明快,气氛轻松作用;同时,对学生的吸引力更强,使其注意力更集中。如《钱塘江潮》一课,在讲解大潮到来前的内容时,播出观潮的人们熙熙攘攘、翘首以待,以及江面平静如常的电视画面,使学生了解和体会到大潮到来前的情形。在讲大潮来时的内容时,播放水天相接处出现一道白线,横贯江面,闷雷滚动之声,由远及近,白线越来越粗,声音越来越大,直至大潮来到近前,白浪滔天,惊天动地的壮观场景,使学生非常自然地理解了课文这部分内容和描写潮来时的关键词语。再如《黄山奇石》一课,根据课文内容和顺序,逐段播出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等奇石电视录像,使学生得以逐个观赏、引发联想,之后再播映仙女弹琴等奇石录像时,学生竟然为这些奇石起出各种形象的名字而拍手叫绝了。

三、重点重播法

对于课文中最关键的内容,为了让学生加深印象,彻底理解消化知识,可采取对这些重点内容进行重播的方法。如钱塘江大潮来到近前的场景,虽已播放过了,但专门对大潮如何冲击江岸,激起冲天巨浪,发出惊天动地之声的壮观景像再播一次,学生不但不厌烦,而且更加全神贯注地去观赏倾听,对这一天下奇观惊叹不已。再如《赵州桥》一课,关于赵州桥的建筑特点,虽然学生已经观看了一次,但由于原带节奏较快,有的没有看清,有的记忆不全,有的印象不深。再重播一次,甚至多次,学生也愿带着问题去观看。重点内容重播是非常必要的,《资料库》中多数内容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四、静音静像播放法

《资料库》中的电视画面和原声信息,是极为珍贵的教学资料,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听得清楚,观察得更精确,使这些丰富的教学资料更具感染力,可采取重点画面静像播放法,但要求所使用的放像机必须有此功能。如豹突泉的泉眼、赵州桥全景、长城的垛口、黄山的各种奇石;挺拔高大的白杨,大榕树的支持根,爬山虎的须蔓、树枝上的雾凇、蒲公英的种子等。对于重要的声音信息,可采取静音播放法,即遮住电视屏幕,让学生专门注意听声音,在无视觉干扰的情况下,专心致志去倾听钱塘江大潮声、庐山瀑布声,虫鸣鸟叫声,风声、雨声、雷声等,我们认为更能引人入境,领略大自然的美,理解课文所表达的中心思想。

五、配音配像播放法

《资料库》中有些没有配音乐和课文朗读的电视画面,这种无声资料可留给教师更大的、更灵活的发挥余地。但在整体播放、分段播放或其它播放方法中,为了增加艺术感染力,为了保持与课文讲解同步,可以采用配以合适的音乐和课文朗读录音或教师、学生的原声朗读。如《林海》一课中,在对大兴安岭地貌的广而温柔、林海的绿而浩大、花的多而绚丽、资源的广而丰富等特征的描写上,再配上悦耳的音乐及课文解说词,效果就会大大提高。另外,《资料库》由于在拍摄中受时代和技术条件的限制,有许多场景无法再现,如《可爱的草塘》一课中,对北大荒当年“棒打獐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情景的描写,用《资料库》提供的画面已经解决不了教学需要了。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从其它电视资料中搜集有关这方面的资料,配合播放,加以补充,就能使学生了解到当年北大荒物产丰富、美丽富饶的情景,教学效果更为理想。

资料库范文篇3

一、整体播放法

将原资料原封不动地在课堂上播放。如果在讲读之前播放,可起到总览全文,整体感知的作用,容易唤起学生兴趣;如果在讲读后播放,可起到总结全文、加深印象、升华知识的作用,使学生感到回味无穷;如果在讲读中播入,可起到设疑解惑,突破重点、辅助和弥补教师讲解之不足的作用,使学生感到豁然开朗、茅塞顿开。《资料库》中多数课题都可用此方法,至于播放环节和时机,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恰当安排。

二、分段播放法

将原资料分成几段逐段播放。这种方法灵活多变,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显示教师驾驭课堂、运用电教媒体的能力。播放目的更明确,具有针对性,可起到巩固知识,解决重点、突破难点,使课堂节奏清晰明快,气氛轻松作用;同时,对学生的吸引力更强,使其注意力更集中。如《钱塘江潮》一课,在讲解大潮到来前的内容时,播出观潮的人们熙熙攘攘、翘首以待,以及江面平静如常的电视画面,使学生了解和体会到大潮到来前的情形。在讲大潮来时的内容时,播放水天相接处出现一道白线,横贯江面,闷雷滚动之声,由远及近,白线越来越粗,声音越来越大,直至大潮来到近前,白浪滔天,惊天动地的壮观场景,使学生非常自然地理解了课文这部分内容和描写潮来时的关键词语。再如《黄山奇石》一课,根据课文内容和顺序,逐段播出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等奇石电视录像,使学生得以逐个观赏、引发联想,之后再播映仙女弹琴等奇石录像时,学生竟然为这些奇石起出各种形象的名字而拍手叫绝了。

三、重点重播法

对于课文中最关键的内容,为了让学生加深印象,彻底理解消化知识,可采取对这些重点内容进行重播的方法。如钱塘江大潮来到近前的场景,虽已播放过了,但专门对大潮如何冲击江岸,激起冲天巨浪,发出惊天动地之声的壮观景像再播一次,学生不但不厌烦,而且更加全神贯注地去观赏倾听,对这一天下奇观惊叹不已。再如《赵州桥》一课,关于赵州桥的建筑特点,虽然学生已经观看了一次,但由于原带节奏较快,有的没有看清,有的记忆不全,有的印象不深。再重播一次,甚至多次,学生也愿带着问题去观看。重点内容重播是非常必要的,《资料库》中多数内容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四、静音静像播放法

《资料库》中的电视画面和原声信息,是极为珍贵的教学资料,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听得清楚,观察得更精确,使这些丰富的教学资料更具感染力,可采取重点画面静像播放法,但要求所使用的放像机必须有此功能。如豹突泉的泉眼、赵州桥全景、长城的垛口、黄山的各种奇石;挺拔高大的白杨,大榕树的支持根,爬山虎的须蔓、树枝上的雾凇、蒲公英的种子等。对于重要的声音信息,可采取静音播放法,即遮住电视屏幕,让学生专门注意听声音,在无视觉干扰的情况下,专心致志去倾听钱塘江大潮声、庐山瀑布声,虫鸣鸟叫声,风声、雨声、雷声等,我们认为更能引人入境,领略大自然的美,理解课文所表达的中心思想。

五、配音配像播放法

《资料库》中有些没有配音乐和课文朗读的电视画面,这种无声资料可留给教师更大的、更灵活的发挥余地。但在整体播放、分段播放或其它播放方法中,为了增加艺术感染力,为了保持与课文讲解同步,可以采用配以合适的音乐和课文朗读录音或教师、学生的原声朗读。如《林海》一课中,在对大兴安岭地貌的广而温柔、林海的绿而浩大、花的多而绚丽、资源的广而丰富等特征的描写上,再配上悦耳的音乐及课文解说词,效果就会大大提高。另外,《资料库》由于在拍摄中受时代和技术条件的限制,有许多场景无法再现,如《可爱的草塘》一课中,对北大荒当年“棒打獐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情景的描写,用《资料库》提供的画面已经解决不了教学需要了。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从其它电视资料中搜集有关这方面的资料,配合播放,加以补充,就能使学生了解到当年北大荒物产丰富、美丽富饶的情景,教学效果更为理想。

资料库范文篇4

划水库集水区治理工程管理资讯系统的建置,因考量系统的后续发展性及通用性,为使本系统具备丰富的多媒体动画模拟展示功能,乃将系统建置于MicrosoftWindowsXP作业系统环境中,利用XP作业系统中内建多媒体功能物件,作为程式设计研发基础,主要透过DreamweaverMX2004网页设计环境下,并藉由ActiveServicePage(ASP)物件导向程式语言,透过动态资料交换方式(DDE:DynamicDataExchange)研发主控程式。由于其具有撰写图形式使用者介面(GUI:GraphicUserInterface)的功能,本系统(如表1所示)将提供使用者视窗图形操作介面,用以执行各类工程资讯与其工程基本资料的查询管理,以及工程环境多媒体的展示功能。另外由于地理资讯系统运用层面日趋广泛,藉由网际网路的传输便捷性,使用者可以迅速获得Web-GIS所提供的各类地理资讯,本研究运用ESRI公司新推出的ArcIMS9.1套件软体,使用ArcXML程式语言作为使用端与伺服端的沟通桥梁,其不但具高扩充性,并可提供网际网路GIS标准开发工具,可让以迅速建立Web-GIS网站,适时提供使用者即时的网际网路地图资讯上传下载服务。

二、后端资料库建置

1.多媒体资讯档

本系统提供的多媒体影像资讯档计有环景360度影像浏览的QuickTime环景档(*.mov)、工程现地拍摄的影音档(*.avi),在集水区飞行模拟功能则使用MicrosoftAudioVideoInterleave电影格式(*.avi)、MPEG动画文件(*.mpg)等,另本系统中的各项资料整合管理与存取,资料存取路径均纪录于系统中,并建置资料库查询展示系统的图形链结介面,以利工程资讯的展示。

2.后端工程资讯资料库

工程资料库在本系统中为工程资讯在后端的主要存放管理系统,前端使用者介面藉由链结本资料库读取所需的工程资讯,以提供使用者查询展示。本研究于现地调查工作完成后,即进行调查资料分类建档,将搜集的工程基本资料与工程调查成果结合,逐笔完成每一件工程纪录,再将工程构造物特性依工程种类区分为:(1)防砂工程;(2)溪流整治;(3)崩塌地治理等三类工程。在各类工程资料库中依各笔资料纪录栏位类别再区分为:(1)工程基本资料;(2)工程现况调查资料;(3)工程环境调查成果等三部分。根据以上资料分类,本资料库使用MicrosoftAccess2003(*.mdb)的阶层式资料模型(HierarchicalDataModel)分三层与五树根的资料结构建置,并据以完成工程构造物后端资料库。另外为有效管理治理工程构造物将各构造物进行编码(CodeEdit),其工程编号的设计共有六码,第一码为水库集水区区别码(水库为J),第二&三码是其所在支流位置,第四码为治理工程种类分类码(防砂工程为D、溪流整治工程为R、崩坍地处理工程为S),第五&六码为工程所在支流上的工程序号。

3.后端工程影像资料库

资料库为工程照片影像的后端存放管理机制,前端使用者介面藉由链结本资料库读取所需的工程影像,以提供使用者查询浏览展示。本研究完成集水区内各类治理工程现地调查工作后,将现地拍摄的工程数位照片,依工程种类分别放置以工程编号为命名的资料夹底下;如大埔防砂坝工程,工程编号为J55D01,其资料夹名称亦即为“Dam”,而往后如有新的影像资料汇入,只需将属于该工程的影像照片上传,系统则可将所有相关影像资料供使用者查询。

4.后端GIS图层资料库

GIS图层资料库系用来支援网际网路地理资讯系统所需的图层资料,本图层资料库系由:(1)空间资料;(2)属性资料,二部分组成。

5.后端工程环景展示资料库

环景展示资料库为环景影像档在系统后端的主要存放管理机制,前端使用者介面藉由链结本资料库读取所需的影像资讯,以提供使用者查询展示,系统管理人员亦在此作资料管理。本研究在对集水区内治理工程进行现地调查工作后,完成工程影像分类建档,进而将现地拍摄的工程影像以Cool360软体进行影像接合处理,并完成档案格式转换工作,由于环景影像建立需要有宽阔的拍摄空间,因此视现地工程环境状况许可。

6.后端3D环境模拟资料库

3D环境模拟资料库为3D工程环境资讯在系统后端的主要存放管理机制,可提供使用者互动的3D实景模拟展示画面,如图1所示。于GIS图层资料库建置完成后,可经由其中读取所需的GIS资料,再运用ArcView9.0地理资讯软体的ArcScene模组建立三度空间的工程环境模拟,并加上工程构造物的向量结构及相关地理资讯辅助,以完成3D环境VRML模拟(*.wrl)。

三、总结

资料库范文篇5

一、坚持科学规划,实现信息化建设常态化

我们将审计信息化建设提到关系审计工作前途的高度,建立有效的工作推进机制,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的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全局的信息化建设工作。主管副局长负责领导计算机攻关小组,督察各科室计算机课题组的工作,指导和协调人员、技术、设备等具体问题。解决资金上硬件。我们大力压缩其他方面开支,加大对计算机硬件采购比重,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和业务上级的支持,建成了标准的中心机房,搭建了审计内网、专网、外网三大网络平台,实现了与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以及其他审计机关的互联互通。强化OA在行政办公中的运用,收文、发文全部网上流转,阅件、办件全部网上办理,公告、通知网上,实现了机关公文流转和内部事务管理的无纸化、信息化,实现了OA与AO的交互和对审计现场的有效管理。今年又对全体审计人员的手提电脑进行更新换代,确保审计装备的高效,服务于审计工作。坚持培训提素质。为了解决计算机审计培训配额少,培训机会不多,我们选派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的审计人员参加上级的培训,给参训人员定任务、定标准,使他们在培训中不仅要提高自身的业务理论水平,而且要吃透培训内容,回来后整理出完整的培训方案,在全局开展二次培训,达到了“一人受训,全局受益”的效果。目前,全局有4人通过计算机审计中级考试,这次我局又选派5人到省厅参加培训,逐步扩大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健全机制保高效。我们制定了《信息化建设工作考核办法》,规定“每个有条件的审计项目,必须采集相关被审计单位的电子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每名审计人员必须应用现场审计系统开展审计业务,每个科室必须报送计算机审计方法和AO应用实例”。还积极鼓励审计人员开发审计小程序、小软件、小模块、小工具,促进了OA的推广应用。

二、创新监督手段,推进业务实施的信息化

我们坚持将信息化建设作为推动审计转型发展的突破点,充分发挥信息化在规范审计实施、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中的作用。一是搞好审计数据库的建设和应用。我们设置了“隐蔽工程资料库、审计疑点资料库、法律法规资料库、审计信息库、审计对象资料库、计算机辅助审计经验库”等6个数据库。特别是隐蔽工程资料库和审计疑点资料库大大提升了审计监督效果。二是积极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系统。在审计工作中,在审前调查阶段,审计组在数据采集、数据清理、数据转换、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审计工作重点。在审计实施过程中,审计人员利用现场审计系统完成审计取证,审计底稿编制、审计报告编写等工作,提高了审计工作效率。我们还根据各专业审计特点,将AO系统与数据库软件结合运用,充分运用数据库分析技术,开展计算机审计。

资料库范文篇6

1网络平台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优势

“什么时候用什么方法,才能把这个时代的伟大的技术成就,变成一种成熟的、高级的艺术,这个问题至关重要,在人类文明中具有深远的意义。”较之以往单一呆板无法吸引学生的教学模式,网络课堂教学正如吴刚所言“比之以往的印本(纸笔)文化,信息时代的学习文化借助于赛伯文化(cyberculture),更强调‘视像素养’(risuaIliteracy)。”它整合了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表现形式,并配有超文本超媒体链接方式。使原本呆板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形象生动的表现形式,从多方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动学生的思维,使其更加主动的接受教学信息。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摇篮包豪斯设计教育体系中倡导:在设计中提倡自由刨作,强调只有当精神获得最大程度自由的情况下,才能充分释放学生创造力并以此激发艺术才能。因此只有在教学方法多样的情况下,才有可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式,释放潜能,从而设计出富有创造力的作品。

2艺术设计网络教学及交流平台的构成

2.1组织教学过程中的视像化

在网络教学中,首先要确定知识点,围绕知识点进行展开,每个知识点成为独立的教授单元,这样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通过知识点来确立教学主题。网络课堂的艺术设计的教学目标应尽可能的利用视像体现教学的多样性、综合性、个性化的要求,通过影像、动画或者虚拟情景尽可能的模拟知识产生的原生情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2.2教学行进中的网络资源共享

为确保学生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具体应用,应提供丰富的资源共享,建立畅通的信息平台。如设计软件的共享与安装、图形图像的下载与传送、电子图书的检索等。

2.3教学过程外的自主多样化学习

艺术设计专业不同于传统专业,它的学习过程中更加依靠强调学习者与他人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共享。为了满足学生在课后随机进行学习交流的需要,应建立一个信息畅通的交流平台。应尽可能的实现一对一甚至一对多的集语音及视频于一体的实时与非实时资源共享的交互模式。通过电子邮件(E-mail)、网络论坛(BBS)、博客(BLOG)、中继聊天(IRC)QQ;飞信;MSN等形式,打破传统的面对面交流模式。以西安艺术家建立的西维网为例,该网站注册用户多为西安艺术家及艺术院校学生,网站分为论坛、艺术区、西安派(新浪博客圈)、青年文化、国际艺术讯息、下载、网站联盟等板块,根据用户需求进行点击进入各板块,通过“发帖/回贴”、“查看”、“下载”等形式进行话题讨论、交流学习、展示作品、视频观看、洽谈合作等,成为一个具有区域性质的艺术网络交流平台,使注册用户有很强烈的归属感,有很多毕业学生仍然通过该网站了解地方艺术院校乃至地方艺术的发展,不仅在艺术交流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情感交流方面更具有深远的影响。

3艺术设计教学资料库的构建

传统的教学资料库主要是按一定的分类组织教学资料,主要包括教学大纲、电子教案、多媒体教学课件、参考资料等。以文本、图片、视频、简单动画等形式进行分类存储。其形式内容及种类相对单一。而艺术设计这门学科本身对资源的更新要求非常高,它有其前沿性、多样性、多元化等特点。因此对于艺术设计教学资料库的构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在课前要根据自己的讲授需要,调用并组合教学基本资料库中的素材,完成具有个性化的电子教案,使其具有网上教学的功能,并提供共享。于此同时教师应在制作教案的过程中不断的补充、更新与专业相关的各种资料到资料库中。其次,开展多向式互动,即学生与计算机与老师三者之间的互动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共享国内外优秀作品、学生自身优秀作品、制作方法与技巧等,并将这些交流过程中相关的图片、网站、文字进行整理分类补充到教学资料库中。最后,根据艺术设计课程连续性的特点,对资料库进行联展。比如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就是标识设计、海报设计、书籍装帧的基础:而这些又是产品设计、包装设计等三维设计的基础。可将这些课程的学生作业整理成连续性资料库,可以宏观的观察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连续方式,有助于学生思维拓展。以上只是建立艺术教学资料库的初探,时代在不断的发展,科技在不断的进步,教学要求同时也在不断的提高。艺术设计教学资料库的构建只是一个开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有更多的问题尚待提出、分析、发展及完善。

资料库范文篇7

关键词:风景园林;综合实习体系;实习管理机制

1独立学院风景园林专业综合实习课程简介

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风景园林专业综合实习是在第六学期至第八学期开设的实践教学环节,在第二学期至第五学期的风景园林综合认知和体验实践教学的基础上,综合实习由南北方综合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三门实习课程组成。实习课程让学生对课堂所建立的专业知识体系进行梳理、整合,并在实际的环境和案例中巩固理论知识的同时建立专业认同感,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案例,学习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实际风景园林项目中的造景理法、工程措施、管理模式等各方面的知识和技能[1]。在完成了专业主干课程的学习后,综合实习是学生总结以往所学,过渡进入工作岗位前的一次综合性的实践训练。在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东方科技学院,侧重于对学生专业的技术性、实践性的培养,通过风景园林专业综合实习体系,帮助学生完成从课堂到户外、从书本到实践、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和转型。

2建设专业综合实习体系

2.1建立完整的南北方综合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体系

2.1.1实习体系的建构完整的风景园林专业综合实习体系包括第六学期的南北方综合实习—第七学期的生产实习—第八学期的毕业实习,各实习阶段完成实习指导任务书,明确各实习的要求和目的,做到与前期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的衔接与过渡。2.1.2实习时间及地点的确定(1)2015~2019年风景园林专业综合实习的经验总结,应尽量避开不利的天气条件及研究生考试、公务员考试等,选择适宜的实习时间。实习课程是建立在已完成课程内容基础上,对理论课程进行实践的内容,时间可根据当年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但必须在制定本年度教学计划时确定,避免大幅度调整教师授课时间与前期课程衔接不上的的现象出现。(2)地点的选择,除固定的实习地区和实习单位外,可根据行业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更新候选实习点,以保证师生的知识更新。

2.2改进综合实习模式和实习运作模式

2.2.1组织模式实习模式和实习运作模式的改革需要注重学生的潜能与个性,以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投入度,更好达到实习效果。例如南北方综合实习,传统的实习运作模式为教师“导游”式带领、学生“游客”式学习的模式,改革后,采用教师安排实习时间与实习地点以及专业内容的讲解、作业的安排,学生自主安排组织订票以及确定各实习地点之间的交通方式,各实习点的住宿相关事项,带队教师在保证学生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学生生活自我管理。2.2.2教学模式建立“预习作业———实习现场讨论,每日作业———实习后总结”的教学模式,强调实习前预习作业的重要性,以避免往年实习出现的学生一味为了完成作业任务而忽略实地体验和讨论的现象。实习前将综合实习指导书下发到学生手中,学生自主拟定资料调查主题与内容,确定专题调查研究题目及提纲,提前查阅相关资料,作为实习要重点学习的内容,在实习前统一上交,形成“专题调查”为核心的实习教学模式[2]。实习中,明确带队教师的任务在每个实习点,介绍实习点的相关知识点与基本要求,带领学生了解实习内容,留给学生自主操作、思考与调研的时间[3],学生完成实习指导书中对实习点的任务内容,教师负责监督、指导、记录每名学生的表现,根据实习点内容教师进行评分,写出评语,同时指出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建立“网络化”教学模式。传统做作业、改作业方式耗费时间都特别长,由于实习时间短,任务量大,实习期间每日教师与学生都没有得到充分的休息,影响到第二天实习的效果。使用超星学习通软件,将每日作业安排在班课上,学生察看完之后及时完成作业提交,老师在班课上反馈作业情况,节省了组织看作业以及讲作业的时间,考试试题按照格式录入,学生做完即能得到考试成绩;软件点名签到的方式节约了点名查到的时间;软件中分组讨论的功能,能在实习现场迅速安排分组内容,讨论过程中所记录内容课成为教师评分依据。2.2.3考核模式为避免学生轻实习过程重实习作业,一味追求实习成绩,将实习考核机制的考核模式由以往的“单项”成绩,改革成“组合”成绩。学生成绩考核办法:实习成绩=实习前的准备×10%+实习过程中×60%+实习后的评定×30%。实习前准备即预习作业成绩、实习过程中包含实习点作业成绩与实习期间现场讨论情况、实习后评定包含实习成果的展出和教师的总结评价3个部分组成,全面系统地进行考核督促,提高教学效果。通过对学生作品的展出,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同伴互动平台,同时建立实习作品总结展示的传统,设立学生作品展示机制,打造成传统品牌。将实习成果以电子档、文本、展板的形式展出并存档,以供后续学生的学习和借鉴。2.2.4实习基地资料库利用社会资源,建立校外实习基地资料库。为学生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提供支撑[4]。

3建立综合实习资料库

3.1教学知识资料库

为避免实习指导老师由于专业领域的不同而造成传授知识的“偏食”现象,本课题拟研究编写湖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综合实习指导手册,建立教学内容的资料库,以保证学生实习的“营养均衡”。

3.2实习成果资料库

设立学生作品展示机制,打造成传统品牌。将实习成果以电子档、文本、展板的形式展出并存档,以供后续学生的学习和借鉴。

3.3实习基地资料库

利用社会资源,建立校外实习基地资料库。为学生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提供更稳定可靠的实习地点。

3.4优秀校友资料库

整合已毕业的本专业学生的优秀资源,建立优秀校友资料库。实习过程中,邀请其进行经验交流、实地参观,利用优秀校友在专业领域的影响力,带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答疑解惑[5,6]。

4优化完善实习管理机制

4.1制定校外实习管理规范与实习标准,明确教学与考核标准

制定校外实习管理导则,校外实习安全管理办法,实习前需统一对实习生进行实习规则学习与安全培训,学校监督执行,实习带队教师在实习前加强实习安全教育,明确实习要求,规范实习教师校外管理,明确教师工作职责。制定实习环节中课程教学标准与考核标准。实习前,标准化实习内容、课程教学标准,标准包含实习内容、实习规范、实习工作方案三个部分;实习期间,需做好实习过程管理材料记录、学生实习内容、实施步骤与过程进展以及学生学习效果的指导、检查及评价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反映等;实习结束,学生完成实结、教学评价,教师完成实习鉴定,成绩的原始成绩均按百分制记,成绩评定后及时向学生公布。

4.2顺应互联网+时展要求,建立校外实习信息化管理平台

建立在线“教学管理”平台,应用超星学习通实习班级,教师能即时通过教学管理平台检查学生实习进度,在平台内各阶段模式化管理信息内容,减少信息填写时间,学生能在实习班级内即时与教师沟通,增强学生与教师互动,建立信息化资源管理与合理的教学管理信息,建成学校公共数据库。

5结语

综合实习体系的建设目标提高实习教学质量,突出专业特色;使理论知识和技术能力结合更紧密;在探究理论深度的同时将其转化成技术成果并通过设计应用到社会领域,立足东方科技学院的优势资源和学科特色,基于多年教学经验,借鉴外校优秀经验的成果总结,建立适合本校,符合园林行业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的管理机制,实习成果注重反哺,强调资料库的收集整理。但缺乏与同类院校、设计院所充分的交流与学习,希望通过项目合作、参观实习、考察交流等形式丰富综合实习的内涵,与时俱进,风景园林专业综合实习体系建设与组织模式的研究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魏民.风景园林专业综合实习指导书:规划设计篇[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施拥军,黄坚钦,徐华潮,等.林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林业教育,2008(4):63~66.

[3]刘海荣,蒋桂香,王明启,等.本科园林专业综合实习的改革与实践[J].天津农学院学报,2014,21(2):55~57,61.

[4]肖国增.风景园林专业“T”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绿色科技,2020(1):222~223.

[5]赵丽艳,韩璐,胡平,等.风景园林专业《景观大师作品分析》课程智慧教学模式研究[J].绿色科技,2020(15):211~213.

资料库范文篇8

一、实现地方志网络化建设的条件已经成熟

地方志网络化建设,必须遵循为领导决策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改革开放服务的宗旨,使我们未来建立的信息库真正坚持“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正确方向。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组长李铁映同志在全国地方志第二次工作会议上关于方志部门要充分利用现代的科技成果和手段来开拓志书的新领域,扩大志书的影响和使用,推动改革开放的指示精神,加强领导。在网络化建设过程中,要认真做好科学规划、论证和试验,使网站建设工作能够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争取各级领导的支持,吸引社会各界的关注,为方志工作现代化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

实现全国地方志网络化已经是十分紧迫的任务,同时也已具备一定的条件。其一,现代科技成果和手段,为振兴方志事业创造了新的机遇,为地方志事业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和技术保证。其二,中央领导对地方志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与支持,为地方志事业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其三,各地建立起的省情资料库和信息网,为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坚定了搞好信息网络化建设的信心。我们要不失时机地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抓紧搞好地方志网络化建设。

二、地方志网络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统一的网络化协调机构和管理力度。由于受人员和机构职能的影响,县级地方志机构对基层单位缺少直接约束和协调,无形中使各单位的资料整理和收集形成了条块分割、自成系统、各自为政、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自给自足的局面。虽然许多单位已意识到资源共享的重要与必要,但缺乏单位部门合作的行动。而目前尚没有一个统一的组织机构来规划协调地方志网络化建设和资源共享工作。大多数仍然是采取封闭式的资料收集、存储方式,无论是软硬件的购置,还是数据库的建设,都处于各自为政的低水平重复状态,这不仅造成了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也影响了县级地方志工作的标准化、自动化和网络化的进程。

2、标准化水平低。由于历史原因,地方志自动化建设走的是一条各自为政、自给自足的发展道路。各个单位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和技术条件选择硬件设备,机型五花八门,水平参差不齐。目前研制出的不少存储资料系统应用软件,都没有遵循国际标准,功能单一、标准化水平低,数据不完整,致使大多数资料无主题标引,共享性差。由于县级地方志办公室没有统一的发展规划和标准,各项工作的发展存在着很大盲目性。这种状况发展下去,势必给地方志资料网络化建设和资源共享造成隐患。

3、数据库建设滞后。各单位大都建成了规模大小不等的资料数据库。由于各个资料存储各自为政,在建库过程中,各单位均有不同程度的浮躁情绪,急功近利倾向严重。主要表现在建库缺乏整体性,数据库大多自建自用,建成的数据库规模小,标准化程度低,类型单一,而且大多处于低水平重复建设,数据无规范化控制,大多数据库仅仅供本单位使用,严重地影响了数据库的利用率。而且目前地方志所建的数据库大多为条目数据库,缺少全文数据库和多媒体数据库,无法满足用户的多种需求。许多地方志虽与Internet联网,但只能访问其主页,根本无实质性的资源可共享。

4、经费保障率低。目前虽然硬件的质量在不断提高而价格在不断下跌,但地方志信息网络化的实现仍然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目前地方志的经费投入较少,用于地方志信息网络化建设的经费非常有限,无法购置好的硬软件,建立高起点的资料共享网络,更谈不上对设备的及时更新。目前经费仍是影响地方志网络化发展的最大障碍。

5、人员整体素质低弱在地方志信息利用和管理过程中,人是最关键的因素,网络化的实现和管理都离不开人,各种技术以及软硬件都必须通过地方志工作人员才能发挥作用。地方志网络化建设,对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精通传统的地方志业务,而且必须掌握自动化网络化技术,成为信息和知识的导航员。目前县级地方志资料管理队伍整体素质仍普遍较低,主要是现代化办公设备的利用不足,不适应高速发展的计算机工作环境,办公室严重缺乏既懂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又精通业务的复合型人才,不适应网络化建设发展的需要。

三、地方志网络化建设的构想

1、建立地方志网络化协调机构。建议由上级部门牵头组织地方志网络化协调机构,从行政和技术两个方面统一指导和规划地方志自动化网络化建设,制定一系列有实际约束力的规范和标准,特别应该制定出网络化发展各阶段的规划,既有近期又有远期的目标,以对全县地方志网络化工作进行实质性领导,统一思想,协调行动,开发高质量的应用软件,集中人力和资金建设大型文献数据库、全文数据库以及多媒体数据库,破除那种传统的自成一统、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局面,真正实现全国地方志信息资源共享。

2、加强标准化建设,建立标准化的数据库。标准化是自动化网络化的前提,地方志网络化协调机构应召集有关专家,共同酝酿制订有关业务工作、技术方法以及设备等方面的统一原则和规范,并根据国际、国内标准及行业发展趋势,制定出网络化过程中各方志系统共同遵守的各项标准,如网络通讯及数据库方面的标准、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系统的标准、网络传输的标准、机读格式、著录规则的标准、文献标引的标准等,这样可以在向资源共享过渡时少走弯路,避免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各方志办在协调组织的领导下,选用统一的高质量应用软件,建立标准化的数据库。

3、开发地方志资料可利用资源,加强资料库建设。资料库是地方志网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网络的信息资源。要加强网络建设,必须加强资料库建设。资料库的建设要以国际、国家标准为依据,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建成若干个标准化、通用性好的文件条目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同时各地应扬长避短,充分利用地方志全面的信息资源优势,建立有自己特色的资料库,改变目前力量分散、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局面。另一方面要抓紧对小型数据库的规范化、标准化改造,增加数据库容量,提高数据库的上网率。此外还要加强对数据库的维护工作,保证数据质量和完整。当然理疗库的建设应与网络建设配套进行。

4、增加经费投入。地方志网络化建设和维护均需要大量资金,政府部门应加大投资。地方志部门领导积极向上级领导反映网络化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把网络化建设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把地方志网络建设纳入到地方志未来发展建设的总体规划和预算之中,从而加快地方志网络化建设的步伐。此外还应利用已建成的资料库和网络为社会服务,获得一定的收益,并把它们投入到网络化建设中,“以网养网”,以解决经费不足的问题。

资料库范文篇9

论文摘要:音乐理论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与操作技能,优化教学过程,强化科技成果与本学科的结合,增加音乐理论教学的科技含量。

由于社会和学校等各方面的重视,许多学校现代化设备如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已进人课堂。在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活动和实践中,计算机多媒体设备的运用已成为首选,并体现出必然的发展趋势。相比之下,高师音乐理论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却落到了后面,除了有些高校建立了MIDI工作室和电钢琴教室之外,几乎无人问津。这与我们培养适应21世纪音乐教师的要求相去甚远。众所周知,人类历史上艺术与科技有着紧密的联系,每一次科学技术的革命和发展都很快地渗透到艺术领域,使艺术更具时代特色。要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加强音乐教师—特别是从事音乐理论教学的教师现代化多媒体技术方面素质的培养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了。

传统的音乐理论教学,单位时间内的信息量窄,教法简单且形式单一,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知道,和声、乐理、曲式分析等音乐理论教材中,有许多谱例,其中有些是单旋律谱,但更多的是四部和声或总谱片段,教师无法唱出来或在钢琴上弹出来。只能对着书本说谱例。这就使许多音乐理论课中的谱例只看到谱,而听不到演奏效果。学生都感觉到音乐理论是跟音乐脱离的理论。似乎音乐理论课跟其他的公共课一样:一根粉笔一张嘴,从头讲到尾,老师讲得好辛苦,学生听得没劲头。我们完全可以利用Authorwarepowerpoint等工具软件,把音乐理论课按章节制成计算机多媒体课件,将视觉与听觉科学合理地组合,实现图、文、声、动画并茂,一改呆板的书本文字为色彩丰富、画面鲜活的图片文字或视频,钢琴上无法弹出的谱例变成了可听可视的演奏效果,从而营造一种特有的氛围,加深学生理解或展开联想,增强教学的新颖性,扩大信息的发送量,极大地提高教学质量。笔者通过近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在《基本乐理》的教学中,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想,如果我们的音乐理论教师能掌握一些计算机多媒体课件制作和MIDI技术,并把它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来,将会极大地推动音乐理论教学的前进步伐。以《歌曲作法》课为例,在教学中,可以利用MIDI制作工具,让学生把作业输人电脑,并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加以配器或配伴奏,通过音响,他们可以听到自己作品的乐队演奏效果,引发学生学习《歌曲作法》的极大兴趣,全神贯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学生还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学习的主动性,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作欲。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起组织、引导、帮助和促使作用的教学方式也就很容易建立起来了。

运用计算机进行多媒体课件制作,一般可采用先建资料库再制作和一边采集资料一边制作两种方法。资料库包括文本文件库、图片库、音响库和视频资料库。其中,文本文件库是指教学过程中所用的文字资料,它包含音乐名词、概念、曲试结构、作品分析、作家生平简介以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重点提示等等。图片库是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图片资料,如音乐家的肖像、手稿、乐器、乐队演奏图片,以及世界各地的风景、民俗图片等等。这些图片可以从现成的图片光盘中拷贝,也可从课本、杂志、甚至是录音带、CD包装盒上扫描下来,并按教学需要分类,用Jpg或bmp格式储存起来。音响资料可以分类按格式、体裁等建立目录储存。音响资料的格式一般有MIDI,Wave,Mp3等三类。MIDI格式的资料主要可用作对有谱例没有音响的补充。其主要特点是占用空间小、制作方便、播放时可同时显示乐谱。Wave格式是音频储存的一种常见格式,它的优点是:在Authorware和pow-erpiont等许多软件中都可以直接插人,使用方便、音质好、可后期处理。不足之处是占用空间太大。Mp3的资料来源可以从现成的Mp3光盘中获取,也可以运用超级解霸或者XNIG等工具软件把CD上的音乐压缩成Mp3格式,也可以把录音带上的音乐转录成Wave格式,然后再压缩。

视频资料库可分为AVI格式和MPG,DAT格式两部分。AVI格式的资料特点是各种操作系统都能支持,但占用空间大得惊人。一般情况下制作一、两分钟的视频闪断最为合适。如果做得太长,画面的质量就会变差。资料的来源可以从录像带上录制。MPG,DAT同Mp3一样是一种信号压缩存储格式。我们可以用超级解霸等工具软件从VCD影碟上节取,按不同的题材、体裁进行分类。

资料库范文篇10

关键词:知识管理;呼吸内科;团结性;工作效率

传统的呼吸内科管理是一种单纯以“管理”为核心的模式,强调医护人员对各种制度、规定的遵守。这种管理模式效率低,对医护水平提高的作用有限,并且不利于构建和谐的医护关系。知识管理是网络新经济时代的新兴管理思潮与方法,它将知识作为管理对象,通过知识的积累来提高创造力。这种管理模式不仅应用于企业管理,在医院管理中也多有运用。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2012年开始在呼吸内科推行知识管理,一切围绕提高医疗水平和护理水平进行,建立了典型病例分类管理制度、危重症患者资料库制度和护士分层次管理制度等。本文就知识管理的研究与效果进行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共有医护人员45名,其中医生15名,护士30名。男6名,女39名。医生年龄25~59岁,平均38岁;护士年龄18~50岁,平均28岁。管理依然采取绩效考核的基本方法,强调对医院制度的遵守。

1.2方法

1.2.1典型病例分类管理制度

为了提高对疑难病证的诊断、治疗能力,呼吸内科实施了典型病例分类管理制度,对治疗中遇到的一些比较典型的疑难、复杂案例,或比较典型的案例进行分类,总结每类案例中的共同特点,以及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尤其是明确了每一类案例典型特征,从而为治疗提供准确依据。根据每一类典型案例的诊断、治疗和护理标准,制定详细的诊断、治疗和护理方案,为各项工作提供明确的标准和应对方案。这样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如遇到类似案例就可以快速做好诊断、治疗和护理工作,提高诊断的针对性和工作效率。对应每一类典型病例,呼吸内科配备了专门的医生和护理团队,并且明确各自的角色和工作内容,医生与护士之间密切配合,有效避免了工作失误。

1.2.2危重症患者资料库制度

呼吸内科危重症患者较多,每个危重症患者对医疗工作和医护人员都是一种挑战。为了更好地救治危重症患者,并为危重症患者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呼吸内科在危重症患者的治疗中,除了常规的临床资料外,还进一步建立了危重症患者资料库制度,患者入院后,由呼吸科的专家小组对患者的疾病情况作出评价,对危重症患者的药物纳入资料库进行管理。资料库不仅包括临床资料,还包括医疗团队的讨论记录、其他抢救治疗方案、医护人员针对病例进行的学习与研究成果等。要求对危重症患者必须采用专家团队进行治疗,配备专门的危重症护理护士。专家团队的成员根据患者疾病的不同,成员有较大不同,有可能是本科室的医生,也可能是本科室与其他科室医生共同组成。专家组在每次病情讨论的发言都要详细记录,以便在下一次诊断当中能够准确找到依据。此外,资料库还有危重患者详细的护理过程记录,包括护理中的心得体会等。

1.2.3护士分层次管理

分层次管理是指将呼吸内科护士根据能力、责任意识、经验等分为不同层次,从而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将护士分为责任护士、执行护士、辅助护士和秘书护士。责任护士为呼吸内科护理岗位的佼佼者,工作能力强,年度考核优秀,工作细致耐心,护理经验丰富,均有3年以上护理经历,多为本科学历,主要负责危重患者的护理。执行护士具有较强的专业护理知识,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在呼吸内科工作1年以上,为护理专业的优秀人才,主要负责一般患者的护理。辅助护士大多为大中专学历,入职不到3年,工作经验和能力均较缺乏,但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秘书护士为刚走上工作岗位者,与辅助护士一样,一般不独立承担护理责任。在管理方式上,四类护士采用不同的绩效考核方式,主要体现在工资水平和奖金系数上,对应的奖金系数分别为1.3、1.0、0.5和0.5,三个类型的护士以考核决定类型,考核的标准以三类护士的评定标准为基础,结合患者评价、日常绩效等。秘书护士必须做满1年以后才能参加考核。

1.3统计分析

使用SPSS17.0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结果显示,实施知识管理前后医护人员在团结性、积极性和工作效率等方面的满意情况差异显著(P<0.05)。在解决患者问题的及时性和疾病治疗效果等方面的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

3结论

呼吸内科是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的重点科室之一,病床使用率位居医院前列,危重症患者较多,患者的病情变化较快,对医护质量、医护人员的能力与水平有着极高的要求。只有不断提高医护水平,才能帮助患者解决疾病的痛苦,最大程度地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呼吸内科疾病大都比较复杂,治疗和护理中对医护人员的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一些典型病例,对该科室的医护工作提出挑战。知识管理适应了呼吸内科建设需要,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呼吸内科疾病的治疗和护理水平。知识管理要求呼吸内科在管理中要围绕提高医护水平开展工作,努力提高医护人员的综合能力与技术水平。本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典型病例分类管理制度、危重症患者资料库制度,还是护士分层次管理制度,对呼吸内科建设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熊雪芳 单位: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