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车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1 14:35:15

助力车范文篇1

为进一步加强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提升城市品位,推进“三城联创”,保障第三届世界传统武术节筹备工作顺利进行,根据《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相关规定,市政府决定在城区开展“电动自行车、燃油助力车”(以下简称助力车)专项整治行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由于助力车价格便宜,方便实用,近一段时间以来,城区助力车数量与日剧增,日渐影响交通秩序,危及交通安全。同时,因助力车无号牌、无保险、驾驶人员未培训等,导致管理难度大、发生事故后难处理等问题。仅年以来,因助力车诱发的交通事故就达169起,造成17人死亡。此类状况,给交通管理带来极大难度,严重影响“三城联创”,给正在筹办的“武术节”带来不和谐因素。开展城区助力车专项整治,是贯彻落实年10月1日起开始施行的《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的具体行动,是城区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的重要举措,是推进“三城联创”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喜迎“武术节”的具体体现。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助力车专项整治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紧急动员,协作联动,切实抓好此项工作。通过整治使十堰城区有一个有序、安全、畅通的交通环境。

二、整治内容

(一)规范助力车管理。对已购买的并列入《全国机动车车产品公告》目录的,符合登记条件的燃油助力车(轻便摩托车),按照摩托车进行管理,限期登记,办理牌证;对即非机动车又不在国家《公告》目录范围内的超标助力车,办理第三者强制责任险,按摩托车管理登记,纳入管理对象;对符合非机动车标准(最高车速应不大于20km/h、整车质量或质量应不大于20kg)的电动自行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不得在机动车道行驶,不得载人,进行规范管理,按规定实行登记。

(二)打击生产、销售超标助力车行为,打击组装、拼装超标助力车行为。

三、行动步骤

助力车专项整治行动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发动阶段(年9月22日至9月28日):公安、工商、质监、新闻等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分工,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进行助车专项整治的社会宣传发动工作,《关于规范城区助力车管理的通告》、提醒短语等,动员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支持和配合。

(二)专项整治阶段(年9月29日至10月24日):由市公安局牵头,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参加,抽调人力,联合执法,集中整治。

(三)总结阶段(年10月25日至10月28日):通报城区助力车专项整治行动情况,总结经验,表彰先进。

四、部门分工

公安部门要切实做好开展助力车专项整治的宣传组织及公开信息工作,具体组织协调专项整治行动;积极争取上级业务部门政策支持和倾斜,保证目前已购买超出非机动车标准但不符合《全国机动车产品公告》要求的车辆得以在规定的期限内办理牌证;负责对未列入《全国机动车产品公告》超标助力车上路行驶、列入《全国机动车产品公告》目录符合登记条件燃油助力车(轻便摩托车)无牌行驶、摩托车假冒助力车上路行驶及符合助力车标准的非机动车上机动车道行驶、不按规定载人行驶等行为依法查处。

工商部门负责严把市场准入关和产品销售关,对销售不符合国家标准的机动车、电瓶车、燃油助力车依法严处,严厉查处无证经营行为,从源头上堵住不合格车辆进入市场。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对产品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而使用认证标志出厂销售的,责令停止销售,严把产品质量关和销售关。

城管部门负责对助力车在非机动车道乱停乱放进行整顿,配合工商部门对违章占道销售助力车的网点进行清理。

残联部门负责对现有的残疾人自用机动轮椅车进行审核登记,核发“残疾人自助车”标志牌,协同交通、公安部门严厉打击借用残疾证或非下肢残疾人驾驶残疾人机动轮椅车上路行驶的违法行为。

新闻宣传部门要配合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充分利用电视、广播、互联网、报纸等媒体,广泛宣传助力车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开辟专栏,播发“20Km/h,摩托车与助力车的分界线”、“驾乘助力车走非机动车道”、“无牌无证超标助力车不得上路行驶”、“无牌无证助力车危害无穷”、“助力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依照机动车事故处理办法”等提醒短语,刊发《关于规范管理助力车的通告》、“致广大助力车销售商的一封信”和“致助力车所有人、驾驶人的一封信”等公开信息。

五、工作要求

(一)周密安排,密切配合。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要把助力车专项整治行动摆上当前重要工作日程,要对城区助力车的所有者状况、助力车的分布情况、助力车的销售商等进行调查摸底,制订治理工作方案,细化工作措施。要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密切配合,履行职责,形成合力。

(二)规范执法,注意方法。参与整治的执法人员要规范着装,证件齐全,文明执法;要注意工作方法,把握工作分寸,防止执法人员与群众发生正面冲突、激化矛盾。

(三)广泛宣传,晓知于众。各地各部门要结合实际,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采取张贴“通告”,发放宣传资料等手段,向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宣传开展助力车专项整治的重要意义,使广大助力车所有者知晓此次整治的具体内容,并积极响应和配合。

助力车范文篇2

一、组织机构

为加强对我县超标电动车、汽油机助力自行车登记工作活动的领导,大队成立了超标电动车、汽油机助力自行车登记工作活动领导小组,由公安局副政委、交警大队长朱明星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科室、中队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超标电动车、汽油机助力自行车登记工作办公室,由车管所长余才发任主任。

二、目标任务

全面摸排清查我县超标电动车、汽油机助力自行车的数量;健全我县超标电动车、汽油机助力自行车登记制度和机制;严格超标电动车、汽油机助力自行车办理临时通行标志的核发有关手续。

三、工作内容

(一)做好前期工作部署。超标助力车轻捷、适用,低能耗,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购买者络绎不绝。因此前来办理超标电动车、汽油机助力自行车临时号牌的人员会较多。工作量很大。各科室、中队要精心组织民警和工作人员认真学习《省非机动车管理办法》、《市超标自行车、汽油机助力自行车临时通行管理办法》,要成立工作小组,各科室、中队主要领导要亲自负责,统筹安排,认真布署。车管所、黄埠、瑞洪。禾丰中队要根据本地超标车保有量调整岗位,同时做好培训工作,确保广大民警尤其是前台工作人员尽快掌握《办法》的精神和基本内容,熟知办事程序。

(二)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各科室、中队要紧紧围绕市政府的《办法》的精神和支队关于超标车办理临时号牌的要求,在实施超标助力车管理工作中,主动联系电视台、电台、报刊、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超标助力车”登记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收费标准,制作相关业务的宣传展板、宣传手册、进行张贴和发放,并以各种形式向广大参与者做好宣传解释工作,使超标助力车管理做到家户喻晓。

助力车范文篇3

2013年,教育局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工作将着力开展“绿色出行,平安回家”为主题的道路交通安全系列活动,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校车安全工程,配合有关部门加强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的排查。

二、认真贯彻上级政策,细化工作措施

(一)强化对学校公车和教师队伍自驾车辆的安全管理。各校要加强对驾驶人的监管,使驾驶人做到不违规、不违章、不乱停车,文明出行,文明驾驶。

(二)配合市道安办积极推动对超标电动车和燃油助力车的专项整治工作,遏制超标电动车和燃油助力车安全事故多发的势头。

(三)配合各有关部门做好农村学生周末乘车管理工作,切实解决农村特别是偏远农村学生上放学难的问题。

(四)根据省上、市、市制定的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效果评价体系,进一步细化2013年市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三年行动”工作目标考评评价标准和实施细则,并抓好落实。

(五)落实省上、市、市关于强化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工作意见,建立健全道安机构的人员管理、经费保障机制,不定期开展调研和督导,指导学校有效开展工作。

三、抓住重点难点,落实整治措施

(一)加强安全管理,督促学校和接送学生专用车车辆的驾驶人签订安全责任书。

(二)督促接送学生专用车辆安装和使用经检定合格的卫星定位车载终端测速装置并100%安装使用经检定合格的卫星定位车载终端测速装置。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校车安全工程,教育学生不乘坐违无牌无证等违规车辆。

助力车范文篇4

省物价局《关于**省道路交通拯救作业收费转为经营性服务收费的通知》(**价服〔20**〕15号)试行期1年已到,该收费项目及标准对规范道路交通拯救服务收费行为起到积极作用。随着道路交通的迅速发展,摩托车、燃油助力车、电动车等事故比例增加较快,为进一步规范道路交通清障施救服务收费行为,保障服务和被服务双方合法权益,确保道路交通安全、畅通,现将我省道路交通清障施救服务收费项目、标准及有关事项重新明确如下:

一、机动车因故障抛锚或发生交通事故等原因造成车辆不能正常行驶而影响道路交通的,由拖车服务单位将车辆拖移至最近的停车场或修理厂,可以按规定收取相应费用。

二、根据省财政厅、物价局《关于停止收取违章停放车辆拯救作业费的通知》(财综〔20**〕298号)规定,对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规定的违法停放车辆实施拖引时,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三、道路清障施救服务收费标准具体为:

(一)拖车费。城市道路事故车辆进行施救的,其收费标准按附件1执行;在公路上进行施救的,其收费标准按附件2执行;在高速公路上进行施救的,其收费标准按附件3执行。

摩托车、燃油助力车、电动车等车辆具体收费标准由各市物价局进行成本监审,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则合理制定收费标准。在公路上施救收取起步费后,不再收空驶费和拖行费。

(二)修整费。因重、特大交通事故中的损毁车辆,必须加以整修方可拖、吊的,另收取修整费,重大交通事故每车收费50元,特大交通事故每车收费100元。

(三)保管费。对交通事故车辆,按规定需要暂扣的,或因车主(驾驶员)责任不能及时对违章车辆进行处理的,需拖、吊至停车场停放保管的,按实际停放天数收取保管费。保管费标准按所停放停车场所的标准执行。收取保管费后,应对车辆及所属部件和车上货物等安全负责。

(四)现场清理费。对影响交通畅通的重、特大交通事故的现场散落物,应车主(驾驶员)要求,或在与驾驶人员无法联系的情况下,施救服务单位可对事故现场散落物进行清理,收取现场清理费,每起重、特大交通事故收费100元。一般交通事故以及车主(驾驶员)自行清理的,不收费。

(五)因车主(驾驶员)要求施救,施救车辆到达现场,而车主(驾驶员)已自行排除障碍,不需施救的,收取空驶费。空驶费具体标准按附件2、3中的规定执行。收取空驶费后,不得再收取起步费、拖行费等费用。

四、道路交通清障施救服务收费实行政府指导价,服务单位可在不高于省定指导价的范围内确定具体收费标准。服务单位在施救时,应本着双方自愿有偿的原则,按规定收取服务费,不得强行服务、强制收费,更不得只收费不服务。对遇有特殊情况或当事人有特殊困难的,可适当减免收费。

助力车范文篇5

一、工作目标

按照“质量提升”活动要求,进一步改革质监系统的服务举措,把服务企业与服务民生紧密结合起来,组织有关专家解读有关产品质量知识,为企业开展质量提升服务,督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提高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引导社会科学安全消费。

二、工作内容和责任分工

按照市局文件的有关要求,我局“质量提升服务进企业”活动由质管科牵头组织实施,质监科、计量科、食品科、标准化科、办公室按照工作职能和责任分工,落实此项活动的各项具体工作。

(一)开展培训服务,督促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各科室按照业务职能,组织区内企业开展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检验技术等内容的宣贯和培训。通过培训服务,引导企业加强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提高生产全过程的控制能力。具体负责如下:质监科负责区内建筑外窗和助力车获证企业的培训工作;计量科负责组织区内耗能企业计量人员进行能源计量知识的培训;食品科负责区内食品企业检验技术和食品添加剂企业的相关培训工作;食品科和标准化科共同负责区内食品企业ISO9000、GB1.1等相关标准的宣贯和培训。

(二)组织有关专家,服务帮助企业

按照开展此项工作的总体部署,确定建筑外窗、助力车、食品、食品添加剂、年耗标煤3000吨以上的耗能企业和低压成套配电柜等6个行业作为此项活动的重点服务对象,结合日常监督和培训过程中企业反映的个性和行业中的共性问题,组织6个行业的有关专家深入企业,对不少于20家的企业给予针对性的帮扶,提升企业出厂检验能力、质量控制、生产条件,完善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具体实施如下:1、将企业反映的有关问题和存在困难进行汇总和分类。2、针对企业反映的问题,由各业务科室联络有关专家,确定帮扶企业名单和具体时间,组织有关专家深入企业,开展针对性的分析研究,提出整改意见,指导企业落实整改要求。

(三)加强对热点和重点产品的指导和宣传,营造良好活动氛围

结合专项整治和监督抽查中的重点和热点产品,组织有关专家解读产品质量知识,提高企业和群众的质量意识。适时开展质量安全进社区、进校园宣传活动,广泛宣传法律、产品标准、真假鉴别知识。局办公室负责组织开展宣传,加强群众质量知识普及和教育,营造全区重视质量的氛围。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为切实做好此项活动的各项组织工作,我局成立以王以柱局长为组长,李子海为副组长,李彪、尚俊升、徐凤莲、纪玮、刘克、刘洪增为成员的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质量管理科。各科室所按方案要求结合实际工作,做好部署、落实。活动领导小组每两周召开一次协调会,掌握和了解活动开展情况。

(二)搞好协调,密切合作

由于此项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较大,因此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开展各项工作,同时,各科室所在工作中要通力合作,加强沟通,密切协作。另外,在“质量提升服务进企业”活动开展过程中,还要加强与各乡镇街政府、开发区管委会等有关部门的联系沟通,搞好协作配合,保证活动开展的深度和广度。

助力车范文篇6

一、工作目标

按照“质量提升”活动要求,进一步改革质监系统的服务举措,把服务企业与服务民生紧密结合起来,组织有关专家解读有关产品质量知识,为企业开展质量提升服务,督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提高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引导社会科学安全消费。

二、工作内容和责任分工

按照市局文件的有关要求,我局“质量提升服务进企业”活动由质管科牵头组织实施,质监科、计量科、食品科、标准化科、办公室按照工作职能和责任分工,落实此项活动的各项具体工作。

(一)开展培训服务,督促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各科室按照业务职能,组织区内企业开展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检验技术等内容的宣贯和培训。通过培训服务,引导企业加强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提高生产全过程的控制能力。具体负责如下:质监科负责区内建筑外窗和助力车获证企业的培训工作;计量科负责组织区内耗能企业计量人员进行能源计量知识的培训;食品科负责区内食品企业检验技术和食品添加剂企业的相关培训工作;食品科和标准化科共同负责区内食品企业*等相关标准的宣贯和培训。

(二)组织有关专家,服务帮助企业

按照开展此项工作的总体部署,确定建筑外窗、助力车、食品、食品添加剂、年耗标煤*吨以上的耗能企业和低压成套配电柜等6个行业作为此项活动的重点服务对象,结合日常监督和培训过程中企业反映的个性和行业中的共性问题,组织6个行业的有关专家深入企业,对不少于20家的企业给予针对性的帮扶,提升企业出厂检验能力、质量控制、生产条件,完善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具体实施如下:1、将企业反映的有关问题和存在困难进行汇总和分类。2、针对企业反映的问题,由各业务科室联络有关专家,确定帮扶企业名单和具体时间,组织有关专家深入企业,开展针对性的分析研究,提出整改意见,指导企业落实整改要求。

(三)加强对热点和重点产品的指导和宣传,营造良好活动氛围

结合专项整治和监督抽查中的重点和热点产品,组织有关专家解读产品质量知识,提高企业和群众的质量意识。适时开展质量安全进社区、进校园宣传活动,广泛宣传法律、产品标准、真假鉴别知识。局办公室负责组织开展宣传,加强群众质量知识普及和教育,营造全区重视质量的氛围。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为切实做好此项活动的各项组织工作,我局成立以王以柱局长为组长,李子海为副组长,李彪、尚俊升、徐凤莲、纪玮、刘克、刘洪增为成员的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质量管理科。各科室所按方案要求结合实际工作,做好部署、落实。活动领导小组每两周召开一次协调会,掌握和了解活动开展情况。

(二)搞好协调,密切合作

由于此项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较大,因此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开展各项工作,同时,各科室所在工作中要通力合作,加强沟通,密切协作。另外,在“质量提升服务进企业”活动开展过程中,还要加强与各乡镇街政府、开发区管委会等有关部门的联系沟通,搞好协作配合,保证活动开展的深度和广度。

助力车范文篇7

关键词:慢行交通;快速交通;城市;老城区景观带

1慢行交通的发展现状分析

慢行交通是指除动力装置驱动以外的任何用以供人员乘用或物品运输的交通方式[1],它包括步行、自行车、手推车等。发达国家已然走过了快速交通高速扩张期,继而逐步向更有益于城市生态平衡的绿色交通模式回归。慢行交通模式被用以引导相对更为宏观的城市发展问题。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国内城市中,主张快速交通为主导的城市发展形态和交通建设策略的不在少数,这类趋势逐渐使得曾经在上个世纪占据主导地位的慢行交通呈现出小众化、边缘化和(或)休闲化的特征。与此同时,政策面的倾向也在潜移默化中教化了市民的认知,人们开始热衷于综合成本更高的快速交通,而传统的慢行交通的习惯已在不经意间被慢慢舍弃。(1)慢行交通的优势。在各类交通方式中,人均占用道路空间最小的是步行,公交次之,自行车第三。即使是在发达国家的高收入人群中,慢行交通仍然被视为重要的出行方式之一,因为它具有一些难以取代的优势,诸如能提供门对门的交通、路线灵活,等候时间短、美好的路途体验、低价、环境友好、同时也是一项健康的运动方式等[2]。(2)慢行交通的劣势。慢行交通首要的劣势是其较低的速度,步行约为5km/h,骑行约为15km/h。依靠人力驱动的特点决定了慢行的适宜出行半径在6km之内为宜。而现今的城市尺度日益膨胀,远非昔日的步行城市所能比拟,慢行交通的通盘实施则显得不切实际。再者,慢行交通使用者的道路安全系数较低,这不仅是对于机动车,对助力车也同样如此[3]。

2老城区景观带的界定与交通体系现状

2.1老城区景观带的界定

老城区景观带可界定为在城市核心区域内保护较好,且有相应的占地面积,足以支撑一定的生态环境效益的景观绿地。在用地面积紧张、生态环境恶化、人口密度剧增的各等级城市,老城区景观带是稀缺且难以复制的。它的存在价值不仅仅在于其游赏属性所带来的直接经济效应,作为生态环境良好的优质城市景观绿地,它抚慰了生活在钢筋混凝土间忙碌的人们对于自然的原始渴望,保留了城市发展和变迁中值得被铭记的痕迹。

2.2老城区景观带的交通体系现状

老城区景观带对景观生态格局和传统街巷风貌的保护有严格的要求,新建道路设施的阻力会比城市其他区域要大很多。所以,如何调整现有体系以契合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成为了老城区景观带的发展建设所面临的核心问题。(1)快速交通。现今在老城区景观带区域的交通出行方式中,快速交通并不是首选。这种状况显著区别于城市中其他属性的区域组团。遗憾的是人们选择使用慢行交通的理由更多是由于快速交通在此类区域的不便性。于是,许多依赖快速交通出行的人们则会在有选择的情况下回避这样的区域[4]。即使快速交通未能对老城区景观带的交通网络施加深刻的影响,该区域所呈现出的总体交通状况依然令人堪忧。习惯于使用快速交通方式的人们总会想方设法的对于本身已处于弱势的慢行交通进行侵蚀,鉴于目前尚未建立有效的法律法规来做出积极的应对,城市的快速交通建设与该区域的保护与发展就逐渐形成了一种矛盾对立的关系,难以找到一个有效的平衡点。(2)慢行交通。区域内现阶段的慢行交通体系更倾向于自发形成、无序生长的状态。缺少足够道路通行条件和额外的安全保障措施下的慢行交通将参与者置于一种混乱且危险的氛围之中。步行的人们随意穿越快速机动车道,机动车违规停放在狭窄的自行车道甚至人行步道,步行及自行车需要等候超长时间的信号灯,而相应的通过时间却很短,交通标志识别性差,无障碍设施缺乏足够的连贯性[5]。诚然,这样的慢行交通在老城区景观带中对于使用者的体验感受是缺乏鼓励性的,难以提高人们对于慢行交通的接受度。

3在老城区景观带中构建慢行交通网络

老城区景观带区域内的慢行交通系统构建目标应该是绿色、便捷及安全。“绿色”,是针对慢行交通过程中的景观享受,这是强化这一区域所特有的景观生态优势,促进自行车和步行出行成为具有吸引力的活动。“便捷”,是指通过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不断完善“公交+慢行”的一体化交通出行结构。所谓“安全”,是指充分保障处于弱势地位的慢行交通方式的出行需求和利益,通过创建友好的慢行空间,最大限度地保障慢行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性[6]。现阶段城市建设中提倡的绿色交通概念,其着重点并不只是单一考量城市中的路网是否能够满足高速通行的需求,而是需要以生态及人本的标准去衡量道路与城市节点的可达性、舒适性以及安全性。建设一个慢行交通为主导的老城区景观带,畅行其间的步行和骑自行车的人们对于使用其余交通方式行走城市的各个年龄阶段和阶层的人来说,都是安全、简单且富有吸引力的。

3.1构建方式

在这样一类区域中构建慢行交通网存在着多样化的影响因素。宏观方面,经济、文化、气候和地形都可能影响到慢行交通的发展和使用。从细节上说,市民的生活习惯、政策对慢行交通的支持力度,历史名城的文化诉求等也同样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这些影响因素交织后所引发的综合效应会在很大程度上左右慢行交通体系在老城区景观带的接受度[7]。

3.1.1公共交通网的完善

对于慢行系统的介入,高效的城市公共交通网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稀释慢行交通的劣势——长距离的交通。只有能提供比私家车更高的通行效率的公共交通网才会得到市民的青睐,而完善这样一类的公交网则为更为细分的城市网格提供了普及慢行交通的可行性。同时,投放相应数量的电动观光车接驳景观带沿线与公共交通站点,设立专门的出租车停靠站点,在公交站点集中的位置临近设置自行车租赁点接驳站,提高停车场收费及减少景观区内私家车泊车位,在景观区边缘地带建设大型立体停车场等,这些措施结合起来可以在相应程度上限制机动车尤其是私家车在这个区域的通行量,进而推动更多人的选择公共交通(图1)。

3.1.2慢行交通的接驳网络

此处所指的慢行交通的接驳网络主要指的是对于城市公共交通网络与慢行交通之间的无缝衔接,这里包含公共交通站点与景观区之间的摆渡车、自行车租赁系统已经适宜于步行游赏的景观道路等。这样的网络系统的构建需要以下三种主要组合元素:(1)自行车专用车道:用以保障自行车行驶时的安全性并为骑行者提供良好的骑行环境。利用不同材质、颜色和标识将自行车从干道系统中分离出来。特定区域内可以分时段或局部禁止机动车辆进入,将道路完全开放给非机动车辆及行人使用(图2)。(2)公共自行车租赁接驳系统:基于区间内人流量的统计测算,投放相应数量的自行车,设置租赁站点。提供低价且便捷的租赁服务。本地市民可使用市民卡租车、外地游客可以通过短信获取车辆开锁验证码,以手机网络付费的模式对车辆进行提取与归还。同时,这套租赁网络还可以提供相应的信息资讯服务,包括全网范围内自行车租赁点位置图以及城市公共交通路线图、景观带相关背景资料介绍等(图3)。(3)自行车停放设施:面积小而密度大的自行车停放区域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也能满足自行车相对随机的停放需求。停放区在公交接驳点处可以适当扩大规模,在中心景观区则适当增加密度并减少个体规模。在一些较大的停放区域增设简易的打气、维修等简易修理设备。

3.1.3以人为本的步行交通

研究表明,大多行人宁愿直接穿越危险性较高的公路,也不愿意绕行使用立体过街设施,而反之如若能够有效的改善步行环境,50%以上的步行者愿意增加步行距离。基于步行慢速的特性,相较任意其他交通形式而言,能够更多与外环境接触从而获得更多的信息和体验。在慢行交通体系中为步行者提供足够的道路景观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慢行交通对于人们的吸引力,同时也可以藉此传达城市的内涵和精神。良好的步行交通体验需要满足如下前提:(1)基本通行保障:人行道带宽度设定主要以区域内行人流量和流向为基本依据,在保障步行安全的基础上同时需要兼顾并行交谈的需求,其尺寸设置依据如下:快速路辅路、主干路≥3m,次干路≥2.5m,支路≥1.5m,综合较宜控制在1.8至3.0m;人行道与机动车道之间的绿化带控制在1.0~3.0m;(2)步行优先权:据调查数据统计,相当数量的行人违规穿行是因等候红绿灯时间过长。为便于步行者安全通过,应结合其平均过街速率,对信号配时优化。主次干道过街红灯不宜超过40~50s,过街绿灯必须大于行人相对最短安全过街时间,对车辆较少的路段可以采用行人触控信号灯。宽度达到6车道及以上的主干道需设置行人过街安全岛,且宽度不小于2m。机动车密集交叉口地面设置人行隔离桩,天桥和地下隧道等过街设施应与公交车站、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等行人流量较大地点顺畅衔接。(3)适宜性及无障碍保障:区域内增加行道树种植,保障绝大多数主要步行路段有连续的植被遮阳,在步行连续路段设立固定间距(如300m)的休息座椅。道路铺装材质平坦、防滑、透水且不易损坏。保障盲道的连贯性(图4),有高程变化区域上使用缓坡替代台阶,在人行步道上尽可能使用隐形的窨井盖和排水口(图5)。增加新型路标导览标志牌,使行人对步行间距和景区具体位置了然于心;根据不同人群的出行目的和方式统计,设置通勤和游览路线,将人行道铺装和街道小品元素形成统一连续具有不同特色的景区元素,引导人群通过景观带。

3.1.4完善的公共辅助设施

完善的慢行交通公共辅助设施不仅仅是指设置足够的座椅及垃圾桶。其相关设施的设置更多的则是应基于使用者的客观需求。例如信号灯等候区的遮蔽、直饮水、自动贩售机、城市相关交通信息提供等等。对于市民而言,完善的公共辅助设施可以提供一种源自于城市自身的“温暖的关怀”,这种“善解人意”的细节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使用者的愉悦感,藉此而产生的对城市的情感就会促使进一步的重复游赏行为(图6、图7)。依托智能交通系统技术增加市民和游客在城市出行的通达性将是未来慢行交通构建的一个新趋势。智能手机终端作为最便捷普及的载体可以提供实时的交通信息、GPS全球定位系统指引乃至相关景区的背景介绍。这类智能模式的介入对于减少交通拥堵、提升慢行交通的舒适度、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甚至推动城市国际化发展进程都具有极大的潜在可行性(图8)。

3.1.5政策的保障

基于国内高速城市化的进程以及诸多早期规划建设时期的历史遗留问题,慢行交通体系在国内城市的普及推广依旧存在诸多困难和阻力。尤其是对于老城区景观带。其中比较普遍的问题包括老城区道路密度大且路幅窄、区域用地饱和、已建立的对快速交通的依赖等。要打破这种现状,政策的保障和管理方的监管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在社会层面对慢行交通的帮扶和照顾——从设施建设、供给、路权、资金和公关宣传上偏向慢行交通,使慢行交通与公共交通相配合从而产生强的竞争力;另一方面,是对私人汽车使用的有效引导和管理——利用价格杠杆、税收、物理限制(如街道静化、削减停车位等)和行政手段等让私人小汽车的使用(尤其是在高峰时段、高峰路段和人多地少的城市中心区)相对不便。鉴于中国正处于城市建设的转型敏感时期,交通体系的变更事关民生、经济、生态和发展,慢行交通在老城区景观带的建设和推广需要管理层与政策面的协同保障。

3.2中国式的慢行交通

在中国式的慢行交通中,存在着一种很特殊的交通方式——助力车。助动车作为大城市、特大城市居民使用频率极高的一种交通方式,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从城市长期发展的角度,助力车应该是作为城市交通的一个过渡阶段存在的。作为安全系数过低(无论是对于快速交通还是慢速交通)且环境友好性较差的一类交通方式,助力车应被限制并且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对于人口密度高且慢行交通覆盖面大的老城区景观带,助力车的使用应得到有效的控制并逐步被限制直至完全被替代。

3.3慢行交通评价体系的建立

如何在既有交通模型、城乡规划和政策评估里考量慢行交通,这里涵盖了内涵、规划、设计、设施、用户、政策、服务水平、宣传、慢行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的相互关系等不同角度。这些基本概念影响着市民对慢行交通的认知及接纳程度。例如,慢行交通是否只是步行和自行车,还是可以延伸到滑板和电动自行车,如果延伸到后者,从规划角度和设施角度应该如何考虑。

3.3.1现存的问题

现今城市规划设计领域对于慢行交通的措施与项目的评估存在着两方面的缺陷,一方面是无法将其整合到既有的规划和项目评估流程当中,另外一方面则是专项评估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尚未完善。在一些发达国家,小到道路交叉口为右转自行车专门划出的地面指引线,大到通过社区尺度控制和社会支持设施保障以确保慢行交通合理出行半径和减少对小汽车依赖的可能性等,均建立了详细且可以依据执行的相关规范和法规[8]。现阶段国内相关设计人员需要更多的考虑适合中国特殊国情的慢行交通体系构架,这其中需要综合考虑中外政治架构、决策机制、民主制度、经济发展阶段、城市既有慢行交通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意识等不同,有取舍的对待国外的相关经验和教训。而不必过分纠结于个别国外城市具体的慢行交通规划及方案,研究的重点需要指向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3.3.2慢行交通评价体系的建立的意义

关于慢行交通评价体系构筑的迫切性,已不仅局限在老城区景观带这一特定类型的区域,核心意义在于该评价体系完成后,对于城市慢行交通的建设及推广均能做到合理的界定乃至不足之处的调整。诸如慢行交通在老城区景观带中建成后的普及和推广、人们对于慢行交通使用的依赖性、管理方对于城市慢行交通的建设评估以及后续维护,基于慢行交通系统的社会综合效益评估,慢行交通发展水平的衡量,居民对慢行交通认知的信息采集、设计和建设的原则及技术指南,建设环境友好型城市交通体系等。这将极大地有助于深化城市与市民对慢行交通的经济、社会以及生态价值的认识。

4结语

在我国这样一个能源资源紧缺,生态环境脆弱,又素有“自行车王国”美誉的国度,通过出行目的、出行方式和交通设施的配合,形成高效合理的道路网络,不仅可以改善老城区景观带的旧有规划交通问题,还为该区域的生态保护和市民的高品质生活提供了保障。在面对未来城市发展的压力下,通过构建慢行交通系统以保障城市生长活力并为弱势群体出行提供保障,创造了交互性更好的城市生活和人文环境。慢行系统是营造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宜居环境相适应的必由之路,慢行交通系统的构建将促进老城区景观带乃至整个城市向着更生态化、可持续化的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美]理查德•瑞吉斯特.生态城市——建设与自然平衡的人居环境[M].王如松,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2]李哗.慢行交通系统规划探讨——以上海市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08(3):78~81.

[3]周江评.城市交通的绿色与平衡[J].城市交通,2010(6):1~2.

[4]黄娟.城市步行交通系统规划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07,22(2):41~43.

助力车范文篇8

上半年,市政办在建设局的直接领导下,根据工作职能,按照工作安排,对区辖区边街小巷5米以下道路和无单位无物业管理的下水道、化粪池进行维修改造。

一、年初市政办会同街道社区,对边街小巷的破损路面、下水管道和需维修改造的化粪池现状进行摸底调查,制定全年维修计划。

二、在实际工作中,市政办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对街道社区和市民反映的破损路面和化粪池堵塞突出问题,进行现场勘察,做到紧急抢修,及时处理,及时回复。累计已解决网民投诉问题16条,处理热线反映问题8条,回复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9份。

三、根据区政府的工作部署,按照建设局的工作要求,市政办对区边街小巷整治打造一万平方米的道路改造工程,进行了公开招标。前期对新村路、东路95#巷、湓浦路进行整治打造,目前已进入施工准备阶段,后续将对区边街小巷破损道路逐步完成。

四、按照工作计划,1~6月份已完成道路维修改造4条,改造面积4040平方米,维修资金46.37万元,以及分别在20个社区,改造疏通化粪池49座,下水道2914米,维修资金58.36万元。同时花果园北路围墙标语装饰装修资金4.84万元,总计维修资金109.61万元。

五、上半年根据工作要求,及时落实政府信息报送任务。已完成网络新闻1条,晚报刊登1条,区传媒1条。

半年来,市政办多次在工作中得到广大群众的高度赞扬,自发赠送锦旗和感谢信。下半年,市政办将在建设局的领导下,一如既往,把工作落实到实处,以为民办实事服务为宗旨,团结一致,努力完成工作任务,再创更好工作业绩。

第二篇

2014年上半年区建设局全体干部职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部门的指导帮助下,以增强城市总体服务功能为重点,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以人为本、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地开展工作,努力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为建设美丽、实力、文化、幸福的新奠定坚实基础。现将我局半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业务工作

1、建筑业管理工作

今年我们按照《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不断强化管理,取得了较好成效。一是建筑市场持续发展。目前我区已有二级建筑企业两家、三级建筑企业两家。二是建筑工程质量明显提高。今年以来,我们以“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为原则,狠抓工程质量,对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责令施工企业及时整改并复查,有效保证了工程质量。三是服务水平显著加强。对建设项目进行跟踪服务,了解建设单位质监、安监、施工许可等各种手续办理情况、开工建设情况、进度、存在问题及是否存在违反规划建设等情况,就项目中存在的困难及问题与相关部门进行协调和沟通,做到及时跟踪、即时协调和管理。四是工作效率不断提高。对重大项目涉及行政许可立项的,选派专人提前介入,帮助指导企业做好行政审批的申请准备工作,缩短工作时限,实行“一站式”服务。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工作效率。五是做好对新项目的审批和规费收缴工作。今年开始和区各相关部门联合做好新报建项目联审联批工作,上半年共审批新报建项目两个。同时做好“建设工程劳动保险费”和“市政设置配套费”的收缴工作。目前已收缴相关费用总计176万元。

2、质监、安监工作

根据市建设局管理职能的划分,我局负责监督管理区属工程项目和区属施工企业内部的质量安全生产管理。今年全区共有在监工地22个,包括花果园安置小区、曹家山公共租赁住房项目、庐峰学校、庐峰幼儿园、杰尼科研楼及倒班楼、津晶城科技产业园、琵琶湖粮油副食蔬菜交易区26#楼、恒达金属科技大楼、区人民检察院综合业务大楼、区疾病控制盒实验用房扩建工程、白水湖村民复建点等。总建筑面积约69.4万㎡,总投资约8.4个亿,上半年未发生安全伤亡事故及质量事故。一是安全工作确保万无一失。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监督工作机制。我局安全监督站同志对区属在监的工程项目安全生产进行了现场指导、检查和验收,发现问题及时下发通知限期整改,半年共下发安全整改通知书11份,质量整改通知书2份,并要求其限期整改到位,及时纠正了违章违规作业,处置了安全隐患,把安全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按照上级有关规定,还积极开展了意外伤害保险,努力保障职工的权益。根据《市建筑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方案》要求,对区属监督工地从高处坠落、施工坍塌、文明施工等三个方面进行了专项重点整治,消除了一批事故隐患。同时,按照省建设厅、市建设局、区安委会等上级单位工作部署,在市建设局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对区属在监工地进行了多次拉网式安全生产、工程质量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全年大规模、不定期、不间断的检查活动大大促使我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上了一个新台阶。积极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加强安全资格管理,为提高区属施工企业管理人员安全素质,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组织区属施工企业有关人员参加了安全知识学习班。同时,还开展了“安全生产月”活动。建立和完善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制度。要求企业透彻学习《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规定》,严格建筑市场安全准入的管理,明确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的范围、主体、对象、程序、条件以及法律责任,根据省建设厅制定实施细则,积极申报安全生产许可证。二是质量要求精益求精。我们始终坚持“消除隐患、预防为主”的原则,把各项工作做在前面。主要表现为:抓好工程开工前工程质量监督方案的编制,检查施工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是否建立,项目经理和技术负责人是否满足要求,施工组织设计是否合理,以及施工单位的各项自检措施是否落实;同时检查监理单位的现场监理组组成情况,检查总监和监理人员的持证情况,监理细则、项目划分是否合理,各项复查措施是否落实。通过上述的工作,从源头把好质量控制关,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及时掌握在建工程质量情况和工程进度,我们做到经常到工地进行检查,重点工程随机抽查,检查中主要做了以下工作:检查施工、监理单位有没有按照事前制定的各项规定开展工作,如发现项目经理和总监不在岗情况,要求建设单位采取措施;检查原材料的质量,检查各项检测工作的落实情况,检查各单元工程和分部工程的评定情况;检查混凝土的浇筑质量;检查龙门架、卷扬机、配电箱等的质量,检查有无生产许可证和出厂合格证,及其运行情况。每次的质量监督活动均按照省建设厅颁布的质量标准进行检查,通过深入工地现场及听取汇报,形成书面检查意见。为保证工程质量评定真实可靠,必须做到以数据说话,为此,我们根据建设部工程质量检测规定,要求项目法人进行竣工检测,从混凝土强度、外观质量,回填土质量,金属结构质量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测。

3、招投标工作

2014年所有政府投资额在50万元以上的建筑工程全部实行了施工公开招标。截至今年6月底,全区有12个建筑工程项目:疾病控制和实验用房扩建工程、区庐峰学校新校区附属工程、战备路安置小区勘察项目、战备路安置小区设计项目、德华东路安置点二期勘察项目、2012年度区公租房边坡支护工程、琵琶亭片区棚改安置小区监理项目、三里村殷家贩棚改安置小区勘察项目、花果园小区电梯工程、区边街小巷改造工程、琵琶湖农产品批发市场5、6标段工程、战备路改造工程监理项目等,纳入了我区招标投标监督管理工作中。涉及工程造价4792.33万元。目前,区工程建设招投标实现了两个百分之百,即应招标的工程百分之百地进行了招标,应公开招标的工程百分之百地进行了公开招标。

4、小区市政建设

根据工作安排,我局对区边街小巷5米以下破损道路、破损道路、下水道和化粪池现状进行了调查摸底,并制定了维修计划。截至6月底我局已完成道路维修改造4条,改造面积4040平方米,维修资金46.37万元。同时,分别在20个社区改造化粪池49座,疏通下水道2914米,维修资金58.36万元。花果园北路围墙标语装饰装修资金4.84万元,总计维修资金109.57万元。

5、规划工作

一是做好规划服务工作。为推进区十大片区旧城改造,实现建设美丽,实力的目标,配合区政府完成了区十大片区旧城改造前期用地选址、红线范围确认、现状测绘、绘制地籍图等相关工作;配合设计院、街道完成酒厂片区、片区等旧城改造项目的规划设计及前期项目报建工作。二是服务“两个园区”,做好工业项目规划审批等工作。及时下发规划设计条件、核发项目“两证一书”、规划设计方案批复。三是做好我区辖区范围内危房维修和改造工作。我们从源头上把好关,对所有上报的房屋维修和危房改造的住户,我们都要求提供资料齐全。审批后,我们做好跟踪服务工作:要求住户根据房屋设防标准和规范做好加固维修和改造设计,严格按图施工,注重施工安全,正确宣传,坚决杜绝两张图、不规范设计等现象,确保了我区危房改造和房屋加固维修工作继续顺利进行。

6、交通工作

根据部门职能继续做好对农村道路的维修改造,对全区农村道路进行了调查摸底,现场勘查,加强和上级交通部门联系,及时处理。

7、停管工作

积极做好与执法局的沟通协调工作,加强对人行道占道停车泊位管理。中心负责区20条主干道路,共计1565个车位的停车管理。其中,机动车主干道停车位1323个,人行道占道停车泊位242个。

(二)重点项目

1、路改造及两侧建筑街景亮化工程

路改造及两侧建筑街景亮化工程是今年市、区两级重大城建项目之一,其中两侧建筑立面改造及亮化由区组织实施。

2、边街小巷改造工程

根据区政府的工作部署,我局市政办对区边街小巷整治打造一万平方米的道路改造工程,进行了公开招标。

3、战备路道路改造工程

(一)全力做好各项建筑业服务保障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大《建筑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的宣传贯彻力度,全面提高企业主要负责人的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增强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主体意识。二是进一步强化监督管理、严格行政执法,强化安全生产日常动态监管,继续深化工程质量安全通病治理工作,促进我区质量安全生产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三是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对从业人员,尤其是新进场民工的培训,普及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四是继续做好小区道路建设及维修化粪池工作,全面完成市、区下达的惠民实事工作任务。

(二)全力配合区重点项目建设。一是继续跟进路改造及两侧建筑街景亮化工程、边街小巷改造工程、战备路道路改造工程,为我区重点项目建设提供良好的保障和服务。二是积极承建市、区重点项目,保质保量完成重点项目建设任务。三是努力协调上级相关部门,为我区特色城建、亮点工程提供理论和技术上的支持。

第三篇

一、管理范围及人员配备情况

区停车管理中心负责区20条主干道路,共计1565个车位的停车管理。其中,机动车主干道停车位1323个,人行道占道停车泊位242个。

二、主要工作

1、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同时还注重停管队伍建设,积极组织学习,了解当前工作的重要意义;

2、从制度上抓落实,进一步完善用人制度,充分调动我中心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益,鼓励中层在工作中起模范带头作用。先后落实人大、政协委员提案议题,取得了他们的认可与赞同。

3、联合执法大队一起对人行道上乱停乱放现象进行整治,并向市民、店铺发放了文明出行、文明停车的倡议书;

4、上门上户为需要办理人行道停车泊位的申请单位办理停车泊位,并重新进行勘查、审批、施划;抽调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此项工作;

5、为加强管理,局领导亲自带队,安排全局人员值班,定期不定期的督查停管工作。

助力车范文篇9

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

提起丰县,在座的各位都应该耳熟能详。她是我国第一位农民皇帝汉高祖刘邦的诞育之地,民间曾有“丰熟可抵三州”和“丰沛收养九州”的传说,中国道教创始人张道陵,一个充满传奇经历和神奇色彩的道教领袖,也出生在丰县的沃土。中国一级作家赵本夫,一九九○年被任命为江苏作协专职副主席,也少不了丰县的滋养。然而在50年前的丰县,却是一片沙荒遍野、旱灾频仍、民生凋蔽,五十多年来,丰县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迅速改变着它的面貌,悠久的丰县日益焕发出生机与活力。满怀激情的投身于现代化建设之中。有句话叫做"要致富,先修路,改革开放以来,丰县昔日泥泞的小路日益在时代的浪潮中消逝,取而代之的是宽敞平坦的公路。丰县交通局先后对县域各级公路及桥梁等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或扩建,全部里程约1800公里,完成投资6亿多元,丰县交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随着国际能源供应的日趋短缺,乡村道路的逐步改善,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丰县生产的以清洁电能为动力的电动车被广大群众所认同和青睐,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已发展成为一个新兴支柱产业、朝阳产业,前景非常广阔。目前,丰县有200余家企业在县工商、县质检部门登记注册从事电动三轮车整车装配、零部件生产。,整车销售近180万辆,整车和配件销售额40多亿元,。丰县电动三轮车的销售点遍布除西藏、澳门、香港、台湾之外所有省、直辖市的县(区),并开始进入国际市场,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动三轮车生产基地。为了拓宽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提升产业层次和档次,把企业规模做大,品牌做响。-7-19由市人民政府、江苏省发改委、江苏省经信委、中国自行车协会助力车委员会、江苏省自行车电动车协会主办,丰县人民政府承办的中国·丰县首届电动车展览会在新落成的丰县电动车城盛大开幕,丰县电动车产业得到了一次更完美展现的盛会。

近年来,丰县努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全县种植果树50万亩,是江苏省最大的连片果园。丰县大沙河牌红富士苹果、白酥梨以其优良的品质在全国历次果品评比中连获金奖,被99′世博会指定为唯一无公害食品。月日,在由新华日报社、《中国名牌》杂志社举办的“首届江苏人最喜爱的品牌”评选中,“丰县大沙河红富士苹果”进入前500强。在进入前500强的县级农业品牌中,仅有“丰县大沙河红富士苹果”和“盱眙龙虾”两个品牌获此殊荣。

丰县坚持以城市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为方向,提升城市服务功能,金融保险、投资咨询、中介服务、星宾馆、酒店、等第三产业不断发展,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和外商投资环境得到很大改善。

多少年来,朴实无华的丰县人民,用辛勤的汗水和勤劳的双手,创建着丰县这个美丽的家园,才使得丰县发生这么大的变化。人们就这样用善良的心灵勤劳的双手创造着生活,美化着生活.使我的家乡更加幸福安宁。今天,在党的好政策的引领下,在家乡人民的奋斗下,丰县展翅腾飞!在这里,真诚的祝愿我的家乡,乘风破浪,更上一层楼。

助力车范文篇10

一、实际停车情况

停车乱是我县城区交通较为突出的顽症,处罚率高也是我县城区交通管理的一大现象。据不完全统计,我县的小汽车违法行为中违法停车记录已达总记录的40%。这些现象的症结在于停车难,停车场地少、车辆数量剧增、车辆停车需求集中,上述现象是我县城区交通管理的瓶颈,同时也是制约我县提升城市品位、城市形象及城市经营的一块短板。

(一)规范建设监管滞后,停车场地稀少。在我县城区规划建设中,停车场的规划建设未被足够重视。近几年来,我县房地产事业篷勃发展,但公共停车场地建设却了了无几。目前我县现有公共停车场仅市民广场一处,停车泊位不足百个。大型建筑的配套停车场也不多,仅金源宾馆、广源宾馆设有专用停车场。我县21层高的最高建筑都未设置停车场地。加之监管乏力,使原本已设置停车场的用地改作他用。目前,我县城区街道不仅承担着通行功能,还额处承担了城区80%的停车功能。

(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汽车数量剧增。近几年,我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明显提升,购车热情随之高涨。据不完全统计,我县现有汽车类机动车9000余辆。自2009年大队开通汽车挂牌业务以来,已办理汽车注册登记2400辆。自2010年来,我县新增汽车以每年1600辆的速度递增(不包括本地人在处地办理登记及过户数)。

(三)城区服务功能失衡,停车需求集中。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县城区在原有基础上,成倍扩展。如今,横贯东西的世纪大道长4.5公里,纵穿南北的迎宾大道长2公里。但人们的消费、休闲仍集中于东山大街、沿湖路、迎宾大道南侧、德胜大道等原城区中心及新旧城结合部。以迎宾大道南侧为例,其长不足1000米,仅餐馆就10余家,且生意兴隆。而上述街道没有一处停车场。

二、实际管理情况

违法停放,一直是大队城区交通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目前的管理方式主要以移动拍摄取证为主,强制拖移为辅。自2008年以来,坚持每天巡逻抓拍,4年来,共拍摄违法停放数据4.2万余条,拖移车辆87辆。在强化管理中也遇到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交通标志标线不全,执法依据缺失。我县城区呈现为“七纵三弯十四横”的街道格局,共24条主街道,总长34公里,主要路口61个。街道标线不清,绝大多数还没有施划标线和停车泊位、设置标志。使得在日常管理时,纠正违法停放缺乏标志标线等法定要件。

(二)交通标志标线不清,执法引发误解。由于一些街道的标志标线已不醒目,造成其交通引导、指令信息不明,在执法时极易引起误解。如阳水沟路西侧连续施划有数拾个停车泊位,现已看不太清。在拍摄路东违法停放车辆时,就有驾车人责问为何不拍摄西侧停放的车辆。

(三)间断施划停车泊位,执法产生争议。有些路段没有特殊情形下间断性地施划停车泊位。使相同的情况下,在泊位内的合法,紧邻的车辆虽不格外影响通行,却是违法。这种情况下执法极易产生争议,遭到当事人的责问甚至辱骂。

三.规范停车秩序的建议

几年来的违停管理力度,不能说不严,查处违法停放数不谓不多。然而,乱停乱放现象依然突出。究其原因,根源在于停车难。在实际整治中,一定要摒弃一味“查”的简单思想,“疏”与“堵”要结合,疏导为前提,查处为保障。通过配齐标志标线,健全依法严厉查纠的法定要件,同时避免市政承担交通安全责任,确保严格依法行政。

(一)立足实际,增加停车泊位。经排查,我县需增设停车泊位1500多个。现今县城区规划建设已定位,要切实解决好县城区停车场,唯有在考证安全的前提下,先施划好车道线再尽可能地增加停车泊位,力争多满足些广大驾车人的停车需求。一是在原有泊位上刷新泊位标线。二是对间断的泊位补划新增泊位。三是调整路面标志标线,压缩机动车道数,腾出停车空间。如:将德胜大道为双向四车道,调整为双向二车道,即可专门设置停车泊位。

(二)合理布局,提高泊车效率。要充分利用有限停车泊位的停车功能,提高使用效率,尽可能地缓解停车压力。一是合理设置摩托车、电动车停车泊位,规范此类车辆停放,防止占用汽车停车位,建议在人行道边缘施划此类停车泊位。二是注重引导规范停车,促使驾车人按停车泊位依次停车,有序停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