贮藏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6 14:46:19

贮藏范文篇1

1.1贮藏库的建设

建设具有通风、调温、调湿等设备的地下或半地下式的大型现代化贮藏库。库房分成左右两部分,中间为走廊,库门和走廊宽度为2~4m,能通车,库门与走廊相通。设双重库门,以起到缓冲作用,防止寒风直接吹入库内引起库温激变。

1.2预贮

刚收获的块茎尚处于后熟阶段,呼吸十分旺盛,分解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水分和热量,不能立即入库,而应放在15~20℃、氧气充足、有散射光或黑暗条件下,经5~7d,块茎保护部位形成木栓保护层,以阻止氧气进入和病菌侵入。切勿堆放在烈日下曝晒,以免薯皮变绿、茄素增加,影响品质。

1.3药剂处理

为了防止贮藏期病菌侵入,可将百菌清或农用链霉素均匀喷洒于块茎表面并晾干。另外,在收获前10d割秧晒地,以免病菌侵染块茎。

1.4装袋定包

为方便运输、贮藏,避免碰伤、擦伤,一般30~35kg/袋,大小薯分开装袋。装袋前应严格剔除病薯、烂薯、破损薯、畸形薯、青头薯。

1.5运输

尽量减少运转次数和运转环节,避免机械损伤。选择装卸方便、经济耐用的包装材料,保护块茎在运输时不受损伤。

2贮藏

2.1及时入库

将贮藏库清理干净后,用百菌清烟剂封闭熏蒸48h。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及时入库,以防薯皮见光变绿,影响原料薯品质。另外,要防止天气骤变和气温突变而冻伤薯块。

2.2适宜的存贮量

贮藏库存贮量与贮藏库容积成正比,一般存贮量以贮藏库总容积的1/2为宜,最多不超过2/3。如果按1m3种薯重约600kg计算,那么贮藏库的最大存贮量(kg)=贮藏库的总容积(m3)×2/3×600(kg)。试验表明,在较好的贮藏条件下,贮藏200d的块茎淀粉平均损失7.9%左右,如存贮量过大,薯块呼吸释放的热量水分和二氧化碳等不能及时散发出去,就会影响薯块正常呼吸,引起块茎发芽和腐烂,还原糖升高,从而降低原料薯的品质。

2.3贮藏方法

2.3.1按休眠期不同分开贮藏。马铃薯品种不同,休眠期不同;同一品种成熟度不同,休眠期也不同。休眠期较长的马铃薯与休眠期较短的马铃薯贮藏在一块,其休眠期会缩短,所以应按品种、成熟度不同分开贮藏。

2.3.2按薯块大小分开贮藏。薯块大小不同,薯块间隙不同,通气性不同,而且休眠期也不尽相同。故也应分开堆放,装大薯的袋子堆放得高一些,装小薯的袋子适当低一些。

2.3.3堆放方法。在走廊两侧按垛、组、排堆码,即每层6(2×3)袋,5层为1垛,垛与垛之间留1小通风道;3垛为1组,组与组之间留1条稍大的通风道;10~15组1排,排与排之间留1条走道。根据贮藏量大小适当调整垛、组、排的大小,和通风道、走道的数量以及它们之间的距离。

3贮藏过程中的管理

3.1杀菌消毒

入窖后,每120m3用500g高锰酸钾对700g甲醛溶液进行熏蒸消毒杀菌,每月1次,可防止块茎腐烂和病害蔓延。

3.2温、湿度控制

原料薯刚入库时应迅速把温度降到10~13℃,并维持15~20d,使薯皮尽快木栓化,形成保护层。之后窖温应逐渐降至1~4℃,转入正常贮藏(温度在8~10℃时薯块呼吸强烈,菌类繁衍,薯块易腐烂;温度在0~1℃时薯块中的淀粉开始转化为糖分,食味变甜)。在此期间要保持温度相对稳定;湿度必须保持在85%~93%之间。在这样的范围内,块茎不会因失水太多而萎蔫,也不会因湿度太大而腐烂。

3.3二氧化碳控制

如果通风不良,库内积累的大量二氧化碳会影响块茎的正常呼吸,进而影响库内温度和湿度。所以应定期打开顶盖或用风机换气,降低库内二氧化碳浓度。

3.4忌频繁出入

尽量减少出入次数,减少光线进入,以避免薯皮变绿、茄素增加、食味变麻,降低品质。另外,库内外有温度差,频繁出入,会造成库内温度波动。

3.5抑芽剂的应用

马铃薯的休眠期一般为3~4个月,而油炸加工专用原料薯贮藏的时间更长,有时可能超过半年。所以即使贮藏温度保持在8~10℃之间,也应采取抑芽措施。在薯块伤口愈合后至萌芽之前,即入库1~2个月内,用有效成分49.65%的气雾剂进行抑芽处理,剂量约为60mL/t,浓度约为30mg/L,按贮藏期不同适当调整浓度,用药后密封24~48h即可。

贮藏范文篇2

1.1贮藏库的建设

建设具有通风、调温、调湿等设备的地下或半地下式的大型现代化贮藏库。库房分成左右两部分,中间为走廊,库门和走廊宽度为2~4m,能通车,库门与走廊相通。设双重库门,以起到缓冲作用,防止寒风直接吹入库内引起库温激变。

1.2预贮

刚收获的块茎尚处于后熟阶段,呼吸十分旺盛,分解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水分和热量,不能立即入库,而应放在15~20℃、氧气充足、有散射光或黑暗条件下,经5~7d,块茎保护部位形成木栓保护层,以阻止氧气进入和病菌侵入。切勿堆放在烈日下曝晒,以免薯皮变绿、茄素增加,影响品质。

1.3药剂处理

为了防止贮藏期病菌侵入,可将百菌清或农用链霉素均匀喷洒于块茎表面并晾干。另外,在收获前10d割秧晒地,以免病菌侵染块茎。

1.4装袋定包

为方便运输、贮藏,避免碰伤、擦伤,一般30~35kg/袋,大小薯分开装袋。装袋前应严格剔除病薯、烂薯、破损薯、畸形薯、青头薯。

1.5运输

尽量减少运转次数和运转环节,避免机械损伤。选择装卸方便、经济耐用的包装材料,保护块茎在运输时不受损伤。

2贮藏

2.1及时入库

将贮藏库清理干净后,用百菌清烟剂封闭熏蒸48h。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及时入库,以防薯皮见光变绿,影响原料薯品质。另外,要防止天气骤变和气温突变而冻伤薯块。

2.2适宜的存贮量

贮藏库存贮量与贮藏库容积成正比,一般存贮量以贮藏库总容积的1/2为宜,最多不超过2/3。如果按1m3种薯重约600kg计算,那么贮藏库的最大存贮量(kg)=贮藏库的总容积(m3)×2/3×600(kg)。试验表明,在较好的贮藏条件下,贮藏200d的块茎淀粉平均损失7.9%左右,如存贮量过大,薯块呼吸释放的热量水分和二氧化碳等不能及时散发出去,就会影响薯块正常呼吸,引起块茎发芽和腐烂,还原糖升高,从而降低原料薯的品质。

2.3贮藏方法

2.3.1按休眠期不同分开贮藏。马铃薯品种不同,休眠期不同;同一品种成熟度不同,休眠期也不同。休眠期较长的马铃薯与休眠期较短的马铃薯贮藏在一块,其休眠期会缩短,所以应按品种、成熟度不同分开贮藏。

2.3.2按薯块大小分开贮藏。薯块大小不同,薯块间隙不同,通气性不同,而且休眠期也不尽相同。故也应分开堆放,装大薯的袋子堆放得高一些,装小薯的袋子适当低一些。

2.3.3堆放方法。在走廊两侧按垛、组、排堆码,即每层6(2×3)袋,5层为1垛,垛与垛之间留1小通风道;3垛为1组,组与组之间留1条稍大的通风道;10~15组1排,排与排之间留1条走道。根据贮藏量大小适当调整垛、组、排的大小,和通风道、走道的数量以及它们之间的距离。

3贮藏过程中的管理

3.1杀菌消毒

入窖后,每120m3用500g高锰酸钾对700g甲醛溶液进行熏蒸消毒杀菌,每月1次,可防止块茎腐烂和病害蔓延。

3.2温、湿度控制

原料薯刚入库时应迅速把温度降到10~13℃,并维持15~20d,使薯皮尽快木栓化,形成保护层。之后窖温应逐渐降至1~4℃,转入正常贮藏(温度在8~10℃时薯块呼吸强烈,菌类繁衍,薯块易腐烂;温度在0~1℃时薯块中的淀粉开始转化为糖分,食味变甜)。在此期间要保持温度相对稳定;湿度必须保持在85%~93%之间。在这样的范围内,块茎不会因失水太多而萎蔫,也不会因湿度太大而腐烂。

3.3二氧化碳控制

如果通风不良,库内积累的大量二氧化碳会影响块茎的正常呼吸,进而影响库内温度和湿度。所以应定期打开顶盖或用风机换气,降低库内二氧化碳浓度。

3.4忌频繁出入

尽量减少出入次数,减少光线进入,以避免薯皮变绿、茄素增加、食味变麻,降低品质。另外,库内外有温度差,频繁出入,会造成库内温度波动。

3.5抑芽剂的应用

马铃薯的休眠期一般为3~4个月,而油炸加工专用原料薯贮藏的时间更长,有时可能超过半年。所以即使贮藏温度保持在8~10℃之间,也应采取抑芽措施。在薯块伤口愈合后至萌芽之前,即入库1~2个月内,用有效成分49.65%的气雾剂进行抑芽处理,剂量约为60mL/t,浓度约为30mg/L,按贮藏期不同适当调整浓度,用药后密封24~48h即可。

贮藏范文篇3

1贮藏前的准备工作

1.1贮藏库的建设

建设具有通风、调温、调湿等设备的地下或半地下式的大型现代化贮藏库。库房分成左右两部分,中间为走廊,库门和走廊宽度为2~4m,能通车,库门与走廊相通。设双重库门,以起到缓冲作用,防止寒风直接吹入库内引起库温激变。

1.2预贮

刚收获的块茎尚处于后熟阶段,呼吸十分旺盛,分解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水分和热量,不能立即入库,而应放在15~20℃、氧气充足、有散射光或黑暗条件下,经5~7d,块茎保护部位形成木栓保护层,以阻止氧气进入和病菌侵入。切勿堆放在烈日下曝晒,以免薯皮变绿、茄素增加,影响品质。

1.3药剂处理

为了防止贮藏期病菌侵入,可将百菌清或农用链霉素均匀喷洒于块茎表面并晾干。另外,在收获前10d割秧晒地,以免病菌侵染块茎。

1.4装袋定包

为方便运输、贮藏,避免碰伤、擦伤,一般30~35kg/袋,大小薯分开装袋。装袋前应严格剔除病薯、烂薯、破损薯、畸形薯、青头薯。

1.5运输

尽量减少运转次数和运转环节,避免机械损伤。选择装卸方便、经济耐用的包装材料,保护块茎在运输时不受损伤。

2贮藏

2.1及时入库

将贮藏库清理干净后,用百菌清烟剂封闭熏蒸48h。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及时入库,以防薯皮见光变绿,影响原料薯品质。另外,要防止天气骤变和气温突变而冻伤薯块。

2.2适宜的存贮量

贮藏库存贮量与贮藏库容积成正比,一般存贮量以贮藏库总容积的1/2为宜,最多不超过2/3。如果按1m3种薯重约600kg计算,那么贮藏库的最大存贮量(kg)=贮藏库的总容积(m3)×2/3×600(kg)。试验表明,在较好的贮藏条件下,贮藏200d的块茎淀粉平均损失7.9%左右,如存贮量过大,薯块呼吸释放的热量水分和二氧化碳等不能及时散发出去,就会影响薯块正常呼吸,引起块茎发芽和腐烂,还原糖升高,从而降低原料薯的品质。

2.3贮藏方法

2.3.1按休眠期不同分开贮藏。马铃薯品种不同,休眠期不同;同一品种成熟度不同,休眠期也不同。休眠期较长的马铃薯与休眠期较短的马铃薯贮藏在一块,其休眠期会缩短,所以应按品种、成熟度不同分开贮藏。

2.3.2按薯块大小分开贮藏。薯块大小不同,薯块间隙不同,通气性不同,而且休眠期也不尽相同。故也应分开堆放,装大薯的袋子堆放得高一些,装小薯的袋子适当低一些。

2.3.3堆放方法。在走廊两侧按垛、组、排堆码,即每层6(2×3)袋,5层为1垛,垛与垛之间留1小通风道;3垛为1组,组与组之间留1条稍大的通风道;10~15组1排,排与排之间留1条走道。根据贮藏量大小适当调整垛、组、排的大小,和通风道、走道的数量以及它们之间的距离。

3贮藏过程中的管理

3.1杀菌消毒

入窖后,每120m3用500g高锰酸钾对700g甲醛溶液进行熏蒸消毒杀菌,每月1次,可防止块茎腐烂和病害蔓延。

3.2温、湿度控制

原料薯刚入库时应迅速把温度降到10~13℃,并维持15~20d,使薯皮尽快木栓化,形成保护层。之后窖温应逐渐降至1~4℃,转入正常贮藏(温度在8~10℃时薯块呼吸强烈,菌类繁衍,薯块易腐烂;温度在0~1℃时薯块中的淀粉开始转化为糖分,食味变甜)。在此期间要保持温度相对稳定;湿度必须保持在85%~93%之间。在这样的范围内,块茎不会因失水太多而萎蔫,也不会因湿度太大而腐烂。

3.3二氧化碳控制

如果通风不良,库内积累的大量二氧化碳会影响块茎的正常呼吸,进而影响库内温度和湿度。所以应定期打开顶盖或用风机换气,降低库内二氧化碳浓度。

3.4忌频繁出入

尽量减少出入次数,减少光线进入,以避免薯皮变绿、茄素增加、食味变麻,降低品质。另外,库内外有温度差,频繁出入,会造成库内温度波动。

3.5抑芽剂的应用

贮藏范文篇4

一、贮藏条件

由于魔芋种芋的生长期和贮藏期各约半年,必须十分重视和掌握魔芋贮藏原理及技术,尽力减少种芋在贮藏中的损失。一是预贮与愈伤处理:球茎挖收后,将挑选出的种芋摊放于能通风避雨的地方自然风干或晾晒1~2天,待种芋失水20%~30%后,再用托布津液喷洒消毒,晾干后进行贮藏;二是温度与湿度管理:魔芋球茎贮藏的适宜空气相对湿度为70~80%,不能高于90%,但长时间低于60%易造成球茎干瘪。贮藏温度保持在3℃~10℃。

二、贮藏方法

1、露地增温越冬保种。海拔800m以下的地区,待植株自然倒苗以后就地越冬,只需将魔芋种植畦清沟防积水,起垄培土防雨雪,加盖一层干细土增温,厚度依低温程度为10cm~20cm;对海拔900m以上地带再盖上玉米秆或稻草、麦草、树叶等能保温的材料。该方法简单易行,种芋损伤少,保种效果好。

2、简易室内保温贮藏。在农户屋内的竹楼或木楼板上,先铺一层谷壳或干细土,再堆一层种芋,加一层谷壳,共堆放3~4层。

贮藏范文篇5

关键词:马铃薯;贮藏;管理

1贮藏前的准备工作

1.1贮藏库的建设

建设具有通风、调温、调湿等设备的地下或半地下式的大型现代化贮藏库。库房分成左右两部分,中间为走廊,库门和走廊宽度为2~4m,能通车,库门与走廊相通。设双重库门,以起到缓冲作用,防止寒风直接吹入库内引起库温激变。

1.2预贮

刚收获的块茎尚处于后熟阶段,呼吸十分旺盛,分解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水分和热量,不能立即入库,而应放在15~20℃、氧气充足、有散射光或黑暗条件下,经5~7d,块茎保护部位形成木栓保护层,以阻止氧气进入和病菌侵入。切勿堆放在烈日下曝晒,以免薯皮变绿、茄素增加,影响品质。

1.3药剂处理

为了防止贮藏期病菌侵入,可将百菌清或农用链霉素均匀喷洒于块茎表面并晾干。另外,在收获前10d割秧晒地,以免病菌侵染块茎。

1.4装袋定包

为方便运输、贮藏,避免碰伤、擦伤,一般30~35kg/袋,大小薯分开装袋。装袋前应严格剔除病薯、烂薯、破损薯、畸形薯、青头薯。

1.5运输

尽量减少运转次数和运转环节,避免机械损伤。选择装卸方便、经济耐用的包装材料,保护块茎在运输时不受损伤。

2贮藏

2.1及时入库

将贮藏库清理干净后,用百菌清烟剂封闭熏蒸48h。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及时入库,以防薯皮见光变绿,影响原料薯品质。另外,要防止天气骤变和气温突变而冻伤薯块。

2.2适宜的存贮量

贮藏库存贮量与贮藏库容积成正比,一般存贮量以贮藏库总容积的1/2为宜,最多不超过2/3。如果按1m3种薯重约600kg计算,那么贮藏库的最大存贮量(kg)=贮藏库的总容积(m3)×2/3×600(kg)。试验表明,在较好的贮藏条件下,贮藏200d的块茎淀粉平均损失7.9%左右,如存贮量过大,薯块呼吸释放的热量水分和二氧化碳等不能及时散发出去,就会影响薯块正常呼吸,引起块茎发芽和腐烂,还原糖升高,从而降低原料薯的品质。

2.3贮藏方法

2.3.1按休眠期不同分开贮藏。马铃薯品种不同,休眠期不同;同一品种成熟度不同,休眠期也不同。休眠期较长的马铃薯与休眠期较短的马铃薯贮藏在一块,其休眠期会缩短,所以应按品种、成熟度不同分开贮藏。

2.3.2按薯块大小分开贮藏。薯块大小不同,薯块间隙不同,通气性不同,而且休眠期也不尽相同。故也应分开堆放,装大薯的袋子堆放得高一些,装小薯的袋子适当低一些。

2.3.3堆放方法。在走廊两侧按垛、组、排堆码,即每层6(2×3)袋,5层为1垛,垛与垛之间留1小通风道;3垛为1组,组与组之间留1条稍大的通风道;10~15组1排,排与排之间留1条走道。根据贮藏量大小适当调整垛、组、排的大小,和通风道、走道的数量以及它们之间的距离。

3贮藏过程中的管理

3.1杀菌消毒

入窖后,每120m3用500g高锰酸钾对700g甲醛溶液进行熏蒸消毒杀菌,每月1次,可防止块茎腐烂和病害蔓延。

3.2温、湿度控制

原料薯刚入库时应迅速把温度降到10~13℃,并维持15~20d,使薯皮尽快木栓化,形成保护层。之后窖温应逐渐降至1~4℃,转入正常贮藏(温度在8~10℃时薯块呼吸强烈,菌类繁衍,薯块易腐烂;温度在0~1℃时薯块中的淀粉开始转化为糖分,食味变甜)。在此期间要保持温度相对稳定;湿度必须保持在85%~93%之间。在这样的范围内,块茎不会因失水太多而萎蔫,也不会因湿度太大而腐烂。

3.3二氧化碳控制

如果通风不良,库内积累的大量二氧化碳会影响块茎的正常呼吸,进而影响库内温度和湿度。所以应定期打开顶盖或用风机换气,降低库内二氧化碳浓度。

3.4忌频繁出入

尽量减少出入次数,减少光线进入,以避免薯皮变绿、茄素增加、食味变麻,降低品质。另外,库内外有温度差,频繁出入,会造成库内温度波动。

贮藏范文篇6

关键词:种子;贮藏;特性

种子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是农业增产的内因,是各项技术措施的载体。种子贮藏是种子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环节,也是救灾备荒的重要措施。如果管理不善,会使害虫危害严重,导致种子的生活力降低,数量减少,严重的会使种子霉烂,使农业生产受到很大损失。不同的作物种子,采取相应的科学管理措施,可保持种子生活力,提高种植收益。

1杂交水稻

1.1贮藏特性杂交水稻种子在贮藏方面相对常规水稻所不同:①种子保护性能比常规稻种子差。杂交水稻种子米粒组织疏松,闭颖较差,而颖壳闭合差,使种子保护性能降低,易受外界因素影响,不利于贮藏。②耐热性差。干燥或曝晒温度控制不当,均能增加爆腰率,引起种子变色,降低发芽率。③休眠期短,易穗萌。杂交水稻种子生产过程中需使用赤霉素,高剂量赤霉素的使用可打破杂交水稻种子的休眠期,使种子易在母株萌动。④杂交水稻种子生理代谢强,呼吸强度比常规稻大,贮藏稳定性差。

1.2贮藏方法对于杂交水稻越夏贮藏关键是控制种子的水分和贮藏的温度。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2.1降低水分,清选种子。首先准确测定种子水分。种子水分在12.0%以下,可以不作翻晒处理,采用密闭贮藏,但必须对进库种子进行清选,提高种子贮藏稳定性,提供通风换气的能力,为降温降湿打下基础。

1.2.2密闭贮藏。种子含水量在12.5%以下时,可采用密闭贮藏,但对高水分种子,应进行翻晒,如无机会翻晒,安装除湿机吸湿,随着含水量的降低而逐步转入密闭贮藏。

1.2.3控制温湿度。外界温湿度可直接影响种堆的温湿度和种子含水量。长期处于高温高湿季节,往往造成仓内温湿度上升。如果水分较低,温度变幅稍大,对种子贮藏影响不大。但水分过高,则必须在适当低温下贮藏。

1.2.4低温库贮藏。低温库贮藏,可以较好地保持种子的生活力。在低温库条件下(15℃以下)种子的水分控制在13%以下,可以安全度夏。

2油菜

2.1贮藏特性①吸湿性强。油菜种子种皮脆薄,组织疏松,且子粒细小。油菜收获正近梅雨季节,很容易吸湿回潮,但是遇到干燥气候也容易释放水分。②通气性差,容易发热。油菜种子近似圆形,密度较大,一般在60%以上,不易向外散发热量。然而油菜种子的代谢作用又旺盛,放出的热量较多。经发热的种子不仅失去发芽率,同时含油量也迅速降低。③含油分多,易酸败。油菜种子的脂肪含量较高,一般在36%~42%。在贮藏过程中,脂肪中的不饱和脂肪酸会自动氧化成醛、酮等物质,发生酸败。

2.2贮藏方法

2.2.1适时收获,及时干燥。油菜种子收获以在花薹上角果有70%~80%呈现黄色时为宜。脱粒后要及时干燥,摊晾冷却才可进仓,以防种子堆内部温度过高,发生干热现象。

2.2.2清除泥沙杂质。油菜种子入库前,应进行风选1次,以清除灰尘杂质及病菌之类,可增强贮藏期间的稳定性。

2.2.3严格控制入库水分。油菜种子水分控制在9%~10%,可保证安全,但如果当地特别高温多湿以及仓库条件较差,最好能将水分控制在9%以内。

2.2.4低温贮藏。贮藏期间除水分须加控制外,种温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必须按季节严加控制,在夏季一般不宜超过28~30℃,春秋季不宜超过13~15℃,冬季不宜超过6~8℃,种温与仓温相差如超过3~5℃就应采取措施,进行通风降温。

2.2.5合理堆放。油菜种子散装的高度应随水分多少而增减,堆高不高于2m,油菜种子如采用袋装贮藏法应尽可能堆成各种形式的通风桩,如“工”字形,“井”字形等。

2.2.6加强管理勤检查。油菜种子进仓时即使水分低,杂质少,仓库条件合乎要求,在贮藏期间仍须遵守一定的严格检查制度。

3棉花

3.1贮藏特性棉籽种皮厚,一般在种皮表面附有短绒,导热性很差,在低温干燥条件下贮藏,寿命可达10年以上。但如果水分和温度较高,就很容易变质,生活力在几个月内完全丧失。①耐藏性好。成熟后的棉籽,种皮结构致密而坚硬,外有蜡质层可防外界温、湿度的影响。但是未成熟种子则种皮疏松皱缩,抵御外界温、湿度的影响能力较差,寿命也较短。②通气性差。轧花之后仍留在棉籽上的部分棉绒称为短绒,它的导热性较差,具有很好的保温能力,不易受外界温、湿度的影响。短绒在潮湿条件下易孽生霉菌,放出大量热量,积累在棉籽堆内而不能散发引起发热,干燥的棉籽很容易燃烧。③含油分多,易酸败。棉籽的脂肪含量较高,约在20%左右,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比较高,易受高温、高湿的影响使脂肪酸败。棉籽入库后的主要害虫是棉红铃虫,幼虫由田间带入,可在仓内继续蛀食棉籽,危害较大。

3.2贮藏方法

3.2.1合理堆放。棉籽可采用包装和散装。散装一般只可装满仓库容量的50%左右,最多不能超过70%,以便通风换气。棉籽最好在冬季低温阶段冷籽入库,可延长低温时间。但堆内温度较高时,则应倒仓或低堆再插入用竹篾编成的通气篓,以利通风散热。

3.2.2严格控制水分和温度。华中、华南地区,水分要达11%以下,堆放时不宜压实,仓内须有通风降温设备,在贮藏期间,保持种温不超过15℃。长期贮藏的棉籽水分必须控制在10%以下。

3.2.3检查管理。在9~10月份,温度检查应每天1次。入冬以后,水分在11%以下,每隔5~10d检查1次,12%以下则应每天检查。棉籽入库前如发现有虫,可在轧花后进行高温曝晒。棉籽有短绒,本身含油量又高,遇到火种则易燃,且不易察觉,一旦被发觉,已酿成火灾,应予充分重视。

3.2.4脱绒棉籽的保管。脱绒棉籽种皮一般都受到机械磨损或腐蚀,不耐贮藏。对脱绒棉籽应加强管理多检查,在堆法上应采用包装通风垛或围囤低堆等通风形式。

4玉米

4.1贮藏特性①种胚大、呼吸旺盛、易发热。玉米胚部占种子体积的1/3,且胚部组织疏松,含有较多的亲水基,贮藏期间也较其他禾谷类种子易发热。②胚部含脂肪多。其中胚部脂肪含量占全粒的77%~89%。种胚因脂肪含量高,易氧化酸败。③胚部带菌量大,容易霉变。玉米胚部营养丰富,易滋生霉菌,发生霉变。④种子原始水分大,成熟度不均匀。新收获的玉米种子水分一般为20%~35%。玉米种子的成熟度往往也很不均匀,这主要是由于同一果穗的顶部和基部授粉时间不同而致。⑤在一般贮藏条件下寿命短。

4.2贮藏方法玉米种子安全贮藏的关键是提高入库质量,降低种子水分。玉米种子贮藏有穗藏法和粒藏法两种,可根据各地气候条件、仓房条件和种子质量选择采用。相对湿度低于80%的地区以穗藏为宜,超过80%的地区,则以粒藏为宜。

4.2.1粒藏法。即脱粒玉米入仓贮藏。此法仓容利用率高,要求严控种子入库水分,入库后严防种子吸温回潮,在一般仓库,种子含水量不能超过13%;低温密闭,含水降至安全标准以内的玉米种子,在冷天入仓或冷天通风降温后,堆面盖席或麻袋,再覆盖干净无虫的大豆秆、麦糠、干沙、棉毯等密闭贮藏,可使种子长期地处低温状态,减少虫霉危害。

4.2.2穗藏法。一般相对湿度低于80%的地区以穗藏为宜,新收获的玉米果穗,穗轴内的营养物质可继续运送到子粒内,使种子达到充分成熟,且可在穗上继续进行后熟;穗与穗间孔隙度大,便于空气流通,堆内湿气较易散发,高水分玉米有干燥不及,经冬季自然通气,可将水分降至安全水分内,至第2年春季即可脱粒,再进行密闭贮藏。

5大豆

5.1贮藏特性①吸湿性强。大豆的种皮较薄,种孔较大,对大气中水分子的吸附作用很强。所以大豆晒干以后,须在相对湿度70%以下的条件下贮藏。②易丧失生活力。大豆水分虽保持在9%~10%的水平,如果种温达25℃,仍很容易丧失生活力。种皮色泽也对大豆生活力产生影响,种皮色泽越深,其生活力越长久。③破损粒易生霉变质。大豆种子皮薄、粒大,干燥不当易损伤破碎。大豆在田间易受虫害和早霜影响,这些虫蚀粒、冻伤粒以及机械破损粒容易吸湿,引起大量的生霉变质。④导热性差。大豆含油较多,高温干燥或烈日曝晒,易影响生活力。⑤蛋白质易变性。大豆含有大量蛋白质,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很容易老化变性。

5.2贮藏方法

5.2.1充分干燥。长期安全贮藏的大豆水分须在12%以下,如超过13%,就有霉变的危险。大豆干燥以带荚为宜,收割后摊在晒场上铺晒2~3d,荚壳干透有部分爆裂,再行脱粒,这样可防止种皮裂开和皱缩。大豆入库后,如水分过高仍须进一步曝晒。在曝晒过程中,以不超过44~46℃为宜,而在较低温度下晾晒,更为安全稳妥;晒干后,应先摊开冷却,再分批入库。

5.2.2低温密闭。大豆由于导热性不良,在高温情况下又易引起红变,所以应低温密闭贮藏。一般可趁寒冬季节将大豆转仓或出仓冷冻,使种温充分下降后,再进仓密闭贮藏,最好表面加一层压盖物。有条件可将种子存入低温库。

5.2.3及时倒仓过风散湿。新收获的大豆正值秋末冬初季节,气温逐步下降,大豆入库后,还需进行后熟作用,放出大量的湿热,如不及时散发,就会引起发热霉变。大豆入库3~4周后,应及时进行倒仓过风散湿,并结合过筛除杂,以防止出汗发热、霉变、红变等异常现象。

参考文献

贮藏范文篇7

[关键词]花生贮藏;深加工;质量安全;产业化

1湖北地区花生加工产业的现状

目前,花生加工产品主要是花生油,其他种类的产品也很多,如花生饮料、花生组织蛋白、花生酱和花生糖果等,但总量和知名品牌有限。花生在湖北省范围内都有广泛种植。湖北全省气候温和,平均气温15℃~17℃,无霜期210~280d,年降水量800~1500mm。湖北地区花生分为春花生和夏花生两种种植方式。湖北省的花生食品加工业产业相较于其他地区还有待提升,应当利用好省内丰富的花生加工资源,抓住花生市场需求日益增长的时机,通过加大花生深加工技术和设备研究投入,不断学习和引进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大力发展我省的花生深加工产业,努力提高花生及其副产品的附加值,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花生贮藏加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原料品质参差不齐,加工专用性不强。花生收获后,一部分农户选择自己贮藏,将花生晾晒一段时间后,放在自家仓库存放,然后选择合适时机销售;还有一部分农户会将鲜花生直接销售给本地的收购站点,然后由企业集中贮藏。对于前一种贮藏方式,由于农户自家贮藏条件简陋,花生贮藏过程中容易受潮发霉、发芽,或是因为管理不当被虫、鼠啮噬,严重影响花生质量。在加工过程中,一些中小型的花生加工厂,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在收购原材料时,降低了采购标准,导致一些劣质花生进入到加工车间。使用这些劣质花生加工制成的花生油,往往具有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2.2标准化、产业化程度较低。在欧美等国家,农业现代化程度较高,农产品从育种、栽培到收获,再到后期的加工处理,往往都有严格的流程和标准。但是我国农业的产业化和标准化程度相对较弱,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很多农户在种植花生时,还是沿用传统的方法,不仅造成花生产量较低,而且质量也参差不齐,市场竞争力不强。例如,在花生加工过程中,多数中小型花生加工企业,没有建立起自己的优质花生种植基地,也没有寻求稳定的花生收购企业作为合作对象,一方面是不能保证花生来源的稳定性,另一方面是不能保证花生原料的质量,不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也难以加工出优质的花生油。2.3黄曲霉素污染、农药残留超标情况严重。近几年,我国花生在出口中被检出黄曲霉毒素污染超标现象时有发生,主要原因是在花生收获、晾晒、贮藏、脱壳及加工过程中处理不当,导致花生受黄曲霉毒素污染。还有就是很多农民在花生种植过程中,缺乏科学的管理理念,没有提前采取病虫草害的预防措施,等到田间出现病虫草害之后,使用大量的高毒性化学农药进行治理,虽然取得了一定的除害效果,但是也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农药残留问题。这些花生如果直接被加工成食用油,对人体健康也会产生严重危害。2.4深加工技术和设备落后。深加工技术能够延长花生加工产业链条,对提高花生利用价值和增加花生加工企业经济收入有很大帮助。但是除了像鲁花等大型花生加工企业具有较强的技术实力外,多数中小型花生加工企业,没有先进的、成套的深加工设备,制作出来的花生油质量不高,并且在加工过程中造成了原料或次级材料的浪费。例如,现阶段花生加工领域常用的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酶生物催化技术、酶分离转化技术等,可以提取花生中的脂肪和蛋白质,但是这些技术在中小型花生加工企业并未得到推广应用。

3花生贮藏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控制

3.1花生适时收获。花生适时收获是提高花生贮藏质量的基础条件。通常来说,正常成熟的花生,含水量大约在40%-60%之间。如果收获过早,由于荚壳较厚,花生水分散失较慢,贮藏过程中容易发生失水干瘪或发霉的情况。反之,如果收获时间偏晚,容易造成果实脱落,增加了花生收获难度,部分果实埋于土中,造成了浪费和减产。适时收获的花生,荚壳较薄,放置于阳光下晾晒2-3天后,花生失水变得干燥,水分含量降低至15%以下,贮藏起来更加安全。3.2花生安全贮藏。花生贮藏中,影响花生质量的因素有多种,例如空气中水分含量,仓库内温度变化,以及是否有虫、鼠危害等。本文选取其中影响较大的湿度和温度进行简要分析。(1)贮藏环境中湿度的控制。在空气湿度为30%-50%的低湿环境下贮藏,容易诱发花生膜脂过氧化现象,降低花生活性,不能作为种子重新种植。如果作为食用油加工,会导致花生油有一种刺激性气味,并且发生膜脂过氧化的花生,内部丙二醛的含量增加,也具有一定的毒性。在空气湿度超过50%的高湿环境下贮藏,如果空气不流通,花生种子容易出现霉变;反之,位于表面的花生则容易发芽。因此,对于花生的安全贮藏环境,湿度应当控制在30%以下,花生本身的含水量控制在10%以下。(2)贮藏环境中温度的控制。适宜的温度是保证花生贮藏安全的影响因素之一,温度在0摄氏度以下,花生种子会受到冻害,活性降低。如果贮藏时间较长,或是温度过低,花生还会失去活性,如果作为种子使用,出芽率较低。反之,如果贮藏温度在30摄氏度以上,再遇到合适的湿度,花生种子可能会发芽,并且子叶中的营养物质大量流失,子叶变软,颜色从正常的粉红色变成褐色,味道发苦,制作成花生油后质量较低。因此,对于正常的花生贮藏环境,温度应当控制在5-25摄氏度之间。

4花生加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控制

4.1重视技术创新,优化加工环境。花生加工过程中,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是提高质量安全控制的主要措施。花生加工企业除了要重视技术创新外,还要采取实际行动,提供必要的资金、人才支持。例如,要积极学习国外发达国家的加工技术和贮藏经验,引进一些配套的花生加工设备。除了要生产优质花生油外,还要重视做好花生加工废弃材料的回收和利用。例如经过压榨后,剩余的花生残渣可以添加一些辅助食料,经过烘干、压缩后制成花生饼,作为牲畜的饲料。另外,还要注意改善花生加工环境,避免对花生油造成污染,也是进行质量安全控制的有效方法。4.2提高原料品质,建立优质花生原料基地。花生原料的质量,是影响花生油品质和等级的重要因素。对于加工企业来说,如果自身经济条件较好,可以自己建立花生种植基地,这样就可以安排专人负责花生种植,从前期选种、播种,中期田间管理,后期收获加工等,都可以实现标准化、流程化的管理,从源头上保证花生原料质量,制作出的花生油也具有较高品质。如果企业不具备自建种植基地的条件,也可以与收购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保证有高质量、稳定的花生原料来源。4.3建立安全控制体系,引进质量等级标准。花生加工的流程复杂、环节较多,任何一个环节把控不严,都有可能对成品质量造成影响。因此,企业方面要想实现对花生质量的管控,还必须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质量安全控制体系。一方面,要明确各个车间的管理责任,严格按照制度进行花生的加工,通过层层把关,保证质量;另一方面,可以借鉴国内一些大型花生加工企业,建立质量等级标准,将加工所得的花生油按照质量分成多个等级,进行分类销售。4.4扶持专业花生加工企业,走产业化发展道路。地方政府可以出台一些优惠政策,扶持本地花生加工企业的发展,同时企业方面也要紧跟行业发展前沿趋势,做好技术创新、设备引进、人才培养等工作,为提高花生加工质量和效率创造良好的条件。引进配套的花生加工生产线,实现花生产品深加工,除了制作花生食用油外,还要同时发展以次级材料为主的饲料、燃料等产业。湖北省花生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因此应建立健全质量监督标准,使花生贮藏加工产业逐渐走向专业化,而且应不断扩展花生产品的销售渠道,从而提升我省花生市场的竞争力。

5结语

花生对贮藏条件有严格要求,在贮藏时需要做好仓库内温度、湿度的控制,保证花生贮藏安全。在加工过程中,也要注意保证加工车间环境清洁,并且引进先进加工生产线,提高花生原料利用率和进行原料深加工,在不断提高花生加工过程质量安全控制的基础上,为加工企业创造更高效益。

[参考文献]

[1]王翠艳,程显峰,于绍山.乘“政策东风”,扬发展之帆即墨一种业企业融入“一带一路”,创新花生产业发展模式[J].农民致富之友,2018(04).

贮藏范文篇8

论文摘要介绍了杂交水稻、油菜、棉花、玉米及大豆种子的贮藏特性和贮藏方法。

种子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是农业增产的内因,是各项技术措施的载体。种子贮藏是种子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环节,也是救灾备荒的重要措施。如果管理不善,会使害虫危害严重,导致种子的生活力降低,数量减少,严重的会使种子霉烂,使农业生产受到很大损失。不同的作物种子,采取相应的科学管理措施,可保持种子生活力,提高种植收益。

1杂交水稻

1.1贮藏特性杂交水稻种子在贮藏方面相对常规水稻所不同:①种子保护性能比常规稻种子差。杂交水稻种子米粒组织疏松,闭颖较差,而颖壳闭合差,使种子保护性能降低,易受外界因素影响,不利于贮藏。②耐热性差。干燥或曝晒温度控制不当,均能增加爆腰率,引起种子变色,降低发芽率。③休眠期短,易穗萌。杂交水稻种子生产过程中需使用赤霉素,高剂量赤霉素的使用可打破杂交水稻种子的休眠期,使种子易在母株萌动。④杂交水稻种子生理代谢强,呼吸强度比常规稻大,贮藏稳定性差。

1.2贮藏方法对于杂交水稻越夏贮藏关键是控制种子的水分和贮藏的温度。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2.1降低水分,清选种子。首先准确测定种子水分。种子水分在12.0%以下,可以不作翻晒处理,采用密闭贮藏,但必须对进库种子进行清选,提高种子贮藏稳定性,提供通风换气的能力,为降温降湿打下基础。

1.2.2密闭贮藏。种子含水量在12.5%以下时,可采用密闭贮藏,但对高水分种子,应进行翻晒,如无机会翻晒,安装除湿机吸湿,随着含水量的降低而逐步转入密闭贮藏。

1.2.3控制温湿度。外界温湿度可直接影响种堆的温湿度和种子含水量。长期处于高温高湿季节,往往造成仓内温湿度上升。如果水分较低,温度变幅稍大,对种子贮藏影响不大。但水分过高,则必须在适当低温下贮藏。

1.2.4低温库贮藏。低温库贮藏,可以较好地保持种子的生活力。在低温库条件下(15℃以下)种子的水分控制在13%以下,可以安全度夏。

2油菜

2.1贮藏特性①吸湿性强。油菜种子种皮脆薄,组织疏松,且子粒细小。油菜收获正近梅雨季节,很容易吸湿回潮,但是遇到干燥气候也容易释放水分。②通气性差,容易发热。油菜种子近似圆形,密度较大,一般在60%以上,不易向外散发热量。然而油菜种子的代谢作用又旺盛,放出的热量较多。经发热的种子不仅失去发芽率,同时含油量也迅速降低。③含油分多,易酸败。油菜种子的脂肪含量较高,一般在36%~42%。在贮藏过程中,脂肪中的不饱和脂肪酸会自动氧化成醛、酮等物质,发生酸败。

2.2贮藏方法

2.2.1适时收获,及时干燥。油菜种子收获以在花薹上角果有70%~80%呈现黄色时为宜。脱粒后要及时干燥,摊晾冷却才可进仓,以防种子堆内部温度过高,发生干热现象。

2.2.2清除泥沙杂质。油菜种子入库前,应进行风选1次,以清除灰尘杂质及病菌之类,可增强贮藏期间的稳定性。

2.2.3严格控制入库水分。油菜种子水分控制在9%~10%,可保证安全,但如果当地特别高温多湿以及仓库条件较差,最好能将水分控制在9%以内。

2.2.4低温贮藏。贮藏期间除水分须加控制外,种温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必须按季节严加控制,在夏季一般不宜超过28~30℃,春秋季不宜超过13~15℃,冬季不宜超过6~8℃,种温与仓温相差如超过3~5℃就应采取措施,进行通风降温。

2.2.5合理堆放。油菜种子散装的高度应随水分多少而增减,堆高不高于2m,油菜种子如采用袋装贮藏法应尽可能堆成各种形式的通风桩,如“工”字形,“井”字形等。

2.2.6加强管理勤检查。油菜种子进仓时即使水分低,杂质少,仓库条件合乎要求,在贮藏期间仍须遵守一定的严格检查制度。

3棉花

3.1贮藏特性棉籽种皮厚,一般在种皮表面附有短绒,导热性很差,在低温干燥条件下贮藏,寿命可达10年以上。但如果水分和温度较高,就很容易变质,生活力在几个月内完全丧失。①耐藏性好。成熟后的棉籽,种皮结构致密而坚硬,外有蜡质层可防外界温、湿度的影响。但是未成熟种子则种皮疏松皱缩,抵御外界温、湿度的影响能力较差,寿命也较短。②通气性差。轧花之后仍留在棉籽上的部分棉绒称为短绒,它的导热性较差,具有很好的保温能力,不易受外界温、湿度的影响。短绒在潮湿条件下易孽生霉菌,放出大量热量,积累在棉籽堆内而不能散发引起发热,干燥的棉籽很容易燃烧。③含油分多,易酸败。棉籽的脂肪含量较高,约在20%左右,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比较高,易受高温、高湿的影响使脂肪酸败。棉籽入库后的主要害虫是棉红铃虫,幼虫由田间带入,可在仓内继续蛀食棉籽,危害较大。

3.2贮藏方法

3.2.1合理堆放。棉籽可采用包装和散装。散装一般只可装满仓库容量的50%左右,最多不能超过70%,以便通风换气。棉籽最好在冬季低温阶段冷籽入库,可延长低温时间。但堆内温度较高时,则应倒仓或低堆再插入用竹篾编成的通气篓,以利通风散热。

3.2.2严格控制水分和温度。华中、华南地区,水分要达11%以下,堆放时不宜压实,仓内须有通风降温设备,在贮藏期间,保持种温不超过15℃。长期贮藏的棉籽水分必须控制在10%以下。

3.2.3检查管理。在9~10月份,温度检查应每天1次。入冬以后,水分在11%以下,每隔5~10d检查1次,12%以下则应每天检查。棉籽入库前如发现有虫,可在轧花后进行高温曝晒。棉籽有短绒,本身含油量又高,遇到火种则易燃,且不易察觉,一旦被发觉,已酿成火灾,应予充分重视。

3.2.4脱绒棉籽的保管。脱绒棉籽种皮一般都受到机械磨损或腐蚀,不耐贮藏。对脱绒棉籽应加强管理多检查,在堆法上应采用包装通风垛或围囤低堆等通风形式。

4玉米

4.1贮藏特性①种胚大、呼吸旺盛、易发热。玉米胚部占种子体积的1/3,且胚部组织疏松,含有较多的亲水基,贮藏期间也较其他禾谷类种子易发热。②胚部含脂肪多。其中胚部脂肪含量占全粒的77%~89%。种胚因脂肪含量高,易氧化酸败。③胚部带菌量大,容易霉变。玉米胚部营养丰富,易滋生霉菌,发生霉变。④种子原始水分大,成熟度不均匀。新收获的玉米种子水分一般为20%~35%。玉米种子的成熟度往往也很不均匀,这主要是由于同一果穗的顶部和基部授粉时间不同而致。⑤在一般贮藏条件下寿命短。4.2贮藏方法玉米种子安全贮藏的关键是提高入库质量,降低种子水分。玉米种子贮藏有穗藏法和粒藏法两种,可根据各地气候条件、仓房条件和种子质量选择采用。相对湿度低于80%的地区以穗藏为宜,超过80%的地区,则以粒藏为宜。

4.2.1粒藏法。即脱粒玉米入仓贮藏。此法仓容利用率高,要求严控种子入库水分,入库后严防种子吸温回潮,在一般仓库,种子含水量不能超过13%;低温密闭,含水降至安全标准以内的玉米种子,在冷天入仓或冷天通风降温后,堆面盖席或麻袋,再覆盖干净无虫的大豆秆、麦糠、干沙、棉毯等密闭贮藏,可使种子长期地处低温状态,减少虫霉危害。

4.2.2穗藏法。一般相对湿度低于80%的地区以穗藏为宜,新收获的玉米果穗,穗轴内的营养物质可继续运送到子粒内,使种子达到充分成熟,且可在穗上继续进行后熟;穗与穗间孔隙度大,便于空气流通,堆内湿气较易散发,高水分玉米有干燥不及,经冬季自然通气,可将水分降至安全水分内,至第2年春季即可脱粒,再进行密闭贮藏。

5大豆

5.1贮藏特性①吸湿性强。大豆的种皮较薄,种孔较大,对大气中水分子的吸附作用很强。所以大豆晒干以后,须在相对湿度70%以下的条件下贮藏。②易丧失生活力。大豆水分虽保持在9%~10%的水平,如果种温达25℃,仍很容易丧失生活力。种皮色泽也对大豆生活力产生影响,种皮色泽越深,其生活力越长久。③破损粒易生霉变质。大豆种子皮薄、粒大,干燥不当易损伤破碎。大豆在田间易受虫害和早霜影响,这些虫蚀粒、冻伤粒以及机械破损粒容易吸湿,引起大量的生霉变质。④导热性差。大豆含油较多,高温干燥或烈日曝晒,易影响生活力。⑤蛋白质易变性。大豆含有大量蛋白质,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很容易老化变性。

5.2贮藏方法

5.2.1充分干燥。长期安全贮藏的大豆水分须在12%以下,如超过13%,就有霉变的危险。大豆干燥以带荚为宜,收割后摊在晒场上铺晒2~3d,荚壳干透有部分爆裂,再行脱粒,这样可防止种皮裂开和皱缩。大豆入库后,如水分过高仍须进一步曝晒。在曝晒过程中,以不超过44~46℃为宜,而在较低温度下晾晒,更为安全稳妥;晒干后,应先摊开冷却,再分批入库。

5.2.2低温密闭。大豆由于导热性不良,在高温情况下又易引起红变,所以应低温密闭贮藏。一般可趁寒冬季节将大豆转仓或出仓冷冻,使种温充分下降后,再进仓密闭贮藏,最好表面加一层压盖物。有条件可将种子存入低温库。

5.2.3及时倒仓过风散湿。新收获的大豆正值秋末冬初季节,气温逐步下降,大豆入库后,还需进行后熟作用,放出大量的湿热,如不及时散发,就会引起发热霉变。大豆入库3~4周后,应及时进行倒仓过风散湿,并结合过筛除杂,以防止出汗发热、霉变、红变等异常现象。

参考文献

贮藏范文篇9

种子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是农业增产的内因,是各项技术措施的载体。种子贮藏是种子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环节,也是救灾备荒的重要措施。如果管理不善,会使害虫危害严重,导致种子的生活力降低,数量减少,严重的会使种子霉烂,使农业生产受到很大损失。不同的作物种子,采取相应的科学管理措施,可保持种子生活力,提高种植收益。

1杂交水稻

1.1贮藏特性杂交水稻种子在贮藏方面相对常规水稻所不同:①种子保护性能比常规稻种子差。杂交水稻种子米粒组织疏松,闭颖较差,而颖壳闭合差,使种子保护性能降低,易受外界因素影响,不利于贮藏。②耐热性差。干燥或曝晒温度控制不当,均能增加爆腰率,引起种子变色,降低发芽率。③休眠期短,易穗萌。杂交水稻种子生产过程中需使用赤霉素,高剂量赤霉素的使用可打破杂交水稻种子的休眠期,使种子易在母株萌动。④杂交水稻种子生理代谢强,呼吸强度比常规稻大,贮藏稳定性差。

1.2贮藏方法对于杂交水稻越夏贮藏关键是控制种子的水分和贮藏的温度。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2.1降低水分,清选种子。首先准确测定种子水分。种子水分在12.0%以下,可以不作翻晒处理,采用密闭贮藏,但必须对进库种子进行清选,提高种子贮藏稳定性,提供通风换气的能力,为降温降湿打下基础。

1.2.2密闭贮藏。种子含水量在12.5%以下时,可采用密闭贮藏,但对高水分种子,应进行翻晒,如无机会翻晒,安装除湿机吸湿,随着含水量的降低而逐步转入密闭贮藏。

1.2.3控制温湿度。外界温湿度可直接影响种堆的温湿度和种子含水量。长期处于高温高湿季节,往往造成仓内温湿度上升。如果水分较低,温度变幅稍大,对种子贮藏影响不大。但水分过高,则必须在适当低温下贮藏。

1.2.4低温库贮藏。低温库贮藏,可以较好地保持种子的生活力。在低温库条件下(15℃以下)种子的水分控制在13%以下,可以安全度夏。

2油菜

2.1贮藏特性①吸湿性强。油菜种子种皮脆薄,组织疏松,且子粒细小。油菜收获正近梅雨季节,很容易吸湿回潮,但是遇到干燥气候也容易释放水分。②通气性差,容易发热。油菜种子近似圆形,密度较大,一般在60%以上,不易向外散发热量。然而油菜种子的代谢作用又旺盛,放出的热量较多。经发热的种子不仅失去发芽率,同时含油量也迅速降低。③含油分多,易酸败。油菜种子的脂肪含量较高,一般在36%~42%。在贮藏过程中,脂肪中的不饱和脂肪酸会自动氧化成醛、酮等物质,发生酸败。

2.2贮藏方法

2.2.1适时收获,及时干燥。油菜种子收获以在花薹上角果有70%~80%呈现黄色时为宜。脱粒后要及时干燥,摊晾冷却才可进仓,以防种子堆内部温度过高,发生干热现象。

2.2.2清除泥沙杂质。油菜种子入库前,应进行风选1次,以清除灰尘杂质及病菌之类,可增强贮藏期间的稳定性。

2.2.3严格控制入库水分。油菜种子水分控制在9%~10%,可保证安全,但如果当地特别高温多湿以及仓库条件较差,最好能将水分控制在9%以内。

2.2.4低温贮藏。贮藏期间除水分须加控制外,种温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必须按季节严加控制,在夏季一般不宜超过28~30℃,春秋季不宜超过13~15℃,冬季不宜超过6~8℃,种温与仓温相差如超过3~5℃就应采取措施,进行通风降温。

2.2.5合理堆放。油菜种子散装的高度应随水分多少而增减,堆高不高于2m,油菜种子如采用袋装贮藏法应尽可能堆成各种形式的通风桩,如“工”字形,“井”字形等。

2.2.6加强管理勤检查。油菜种子进仓时即使水分低,杂质少,仓库条件合乎要求,在贮藏期间仍须遵守一定的严格检查制度。

3棉花

3.1贮藏特性棉籽种皮厚,一般在种皮表面附有短绒,导热性很差,在低温干燥条件下贮藏,寿命可达10年以上。但如果水分和温度较高,就很容易变质,生活力在几个月内完全丧失。①耐藏性好。成熟后的棉籽,种皮结构致密而坚硬,外有蜡质层可防外界温、湿度的影响。但是未成熟种子则种皮疏松皱缩,抵御外界温、湿度的影响能力较差,寿命也较短。②通气性差。轧花之后仍留在棉籽上的部分棉绒称为短绒,它的导热性较差,具有很好的保温能力,不易受外界温、湿度的影响。短绒在潮湿条件下易孽生霉菌,放出大量热量,积累在棉籽堆内而不能散发引起发热,干燥的棉籽很容易燃烧。③含油分多,易酸败。棉籽的脂肪含量较高,约在20%左右,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比较高,易受高温、高湿的影响使脂肪酸败。棉籽入库后的主要害虫是棉红铃虫,幼虫由田间带入,可在仓内继续蛀食棉籽,危害较大。[3.2贮藏方法

3.2.1合理堆放。棉籽可采用包装和散装。散装一般只可装满仓库容量的50%左右,最多不能超过70%,以便通风换气。棉籽最好在冬季低温阶段冷籽入库,可延长低温时间。但堆内温度较高时,则应倒仓或低堆再插入用竹篾编成的通气篓,以利通风散热。

3.2.2严格控制水分和温度。华中、华南地区,水分要达11%以下,堆放时不宜压实,仓内须有通风降温设备,在贮藏期间,保持种温不超过15℃。长期贮藏的棉籽水分必须控制在10%以下。

3.2.3检查管理。在9~10月份,温度检查应每天1次。入冬以后,水分在11%以下,每隔5~10d检查1次,12%以下则应每天检查。棉籽入库前如发现有虫,可在轧花后进行高温曝晒。棉籽有短绒,本身含油量又高,遇到火种则易燃,且不易察觉,一旦被发觉,已酿成火灾,应予充分重视。

3.2.4脱绒棉籽的保管。脱绒棉籽种皮一般都受到机械磨损或腐蚀,不耐贮藏。对脱绒棉籽应加强管理多检查,在堆法上应采用包装通风垛或围囤低堆等通风形式。

4玉米

4.1贮藏特性①种胚大、呼吸旺盛、易发热。玉米胚部占种子体积的1/3,且胚部组织疏松,含有较多的亲水基,贮藏期间也较其他禾谷类种子易发热。②胚部含脂肪多。其中胚部脂肪含量占全粒的77%~89%。种胚因脂肪含量高,易氧化酸败。③胚部带菌量大,容易霉变。玉米胚部营养丰富,易滋生霉菌,发生霉变。④种子原始水分大,成熟度不均匀。新收获的玉米种子水分一般为20%~35%。玉米种子的成熟度往往也很不均匀,这主要是由于同一果穗的顶部和基部授粉时间不同而致。⑤在一般贮藏条件下寿命短。

4.2贮藏方法玉米种子安全贮藏的关键是提高入库质量,降低种子水分。玉米种子贮藏有穗藏法和粒藏法两种,可根据各地气候条件、仓房条件和种子质量选择采用。相对湿度低于80%的地区以穗藏为宜,超过80%的地区,则以粒藏为宜。

4.2.1粒藏法。即脱粒玉米入仓贮藏。此法仓容利用率高,要求严控种子入库水分,入库后严防种子吸温回潮,在一般仓库,种子含水量不能超过13%;低温密闭,含水降至安全标准以内的玉米种子,在冷天入仓或冷天通风降温后,堆面盖席或麻袋,再覆盖干净无虫的大豆秆、麦糠、干沙、棉毯等密闭贮藏,可使种子长期地处低温状态,减少虫霉危害。

4.2.2穗藏法。一般相对湿度低于80%的地区以穗藏为宜,新收获的玉米果穗,穗轴内的营养物质可继续运送到子粒内,使种子达到充分成熟,且可在穗上继续进行后熟;穗与穗间孔隙度大,便于空气流通,堆内湿气较易散发,高水分玉米有干燥不及,经冬季自然通气,可将水分降至安全水分内,至第2年春季即可脱粒,再进行密闭贮藏。

5大豆

5.1贮藏特性①吸湿性强。大豆的种皮较薄,种孔较大,对大气中水分子的吸附作用很强。所以大豆晒干以后,须在相对湿度70%以下的条件下贮藏。②易丧失生活力。大豆水分虽保持在9%~10%的水平,如果种温达25℃,仍很容易丧失生活力。种皮色泽也对大豆生活力产生影响,种皮色泽越深,其生活力越长久。③破损粒易生霉变质。大豆种子皮薄、粒大,干燥不当易损伤破碎。大豆在田间易受虫害和早霜影响,这些虫蚀粒、冻伤粒以及机械破损粒容易吸湿,引起大量的生霉变质。④导热性差。大豆含油较多,高温干燥或烈日曝晒,易影响生活力。⑤蛋白质易变性。大豆含有大量蛋白质,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很容易老化变性。

5.2贮藏方法

5.2.1充分干燥。长期安全贮藏的大豆水分须在12%以下,如超过13%,就有霉变的危险。大豆干燥以带荚为宜,收割后摊在晒场上铺晒2~3d,荚壳干透有部分爆裂,再行脱粒,这样可防止种皮裂开和皱缩。大豆入库后,如水分过高仍须进一步曝晒。在曝晒过程中,以不超过44~46℃为宜,而在较低温度下晾晒,更为安全稳妥;晒干后,应先摊开冷却,再分批入库。

5.2.2低温密闭。大豆由于导热性不良,在高温情况下又易引起红变,所以应低温密闭贮藏。一般可趁寒冬季节将大豆转仓或出仓冷冻,使种温充分下降后,再进仓密闭贮藏,最好表面加一层压盖物。有条件可将种子存入低温库。

5.2.3及时倒仓过风散湿。新收获的大豆正值秋末冬初季节,气温逐步下降,大豆入库后,还需进行后熟作用,放出大量的湿热,如不及时散发,就会引起发热霉变。大豆入库3~4周后,应及时进行倒仓过风散湿,并结合过筛除杂,以防止出汗发热、霉变、红变等异常现象。

参考文献

贮藏范文篇10

论文摘要本文研究了用10%KDZ浸泡2—5分或10%KDZ+2%CaCl2+50mg/kgGA3浸泡30分,结合微孔保鲜膜包装,灵武长枣室温放置贮藏效果。结果表明采用10%KDZ+2%CaCl2+50mg/kgGA3处理,可降低果实的失重率,减少维生素c的损失,抑制酒化作用和对糖分的呼吸消耗,减少贮藏过程中的损失;贮藏到20天,好果率仍能维持在83%以上。

灵武长枣是宁夏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良鲜食枣品种,一般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成熟,果实外观艳丽,营养丰富,甜酸适口,肉质酥脆,风味独特,深受消费者青睐。灵武长枣采摘期短,上市比较集中,鲜枣采摘后在自然条件下极易失水、酒化,果肉很快变得疏松,5、6天后果肉变褐软化,甚至霉烂,失去商品价值,成为灵武长枣产业发展的瓶颈。有关灵武长枣贮藏保鲜方面的研究较少,本试验以灵武长枣为试材,研究了室温条件下不同保鲜剂对长枣采后生理和贮藏效果的影响,以探索长枣适宜的贮藏技术。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与方法

供试灵武长枣2006年10月5日采自宁夏灵武,手工采摘。8日运抵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加工与保鲜研究室,剔出烂果和病虫果,挑取果实表面绿色面积占总表面积1/3以内的长枣进行处理。试验设3个处理:①用10%KDZ浸泡2~5分(KDZ处理);②10%KDZ+2%CaCl2+50mg/kgGA3浸泡30分(复合保鲜剂处理);③对照(CK)用流水冲洗..洗去表面泥沙等污物。各处理长枣晾干后装入微孔保鲜袋中,折口,室温下放置。每处理500g,每个处理5次重复。KDZ是由天津科技大学研制的以壳聚糖、尼伯金丙酯等为主要成分的枣专用保鲜剂。试验中复合保鲜剂添加的其他成分是在之前所做的单因素处理试验的基础上筛选出来的有较好效果的生理调节剂,与KDZ复配,以期提高保鲜效果。

1.2测定指标

可滴定酸用酸碱滴定法测定,采用苹果酸当量值;维生素c用2,6-二氯靛酚钠法测定;乙醇用重铬酸钾氧化法测定;还原糖用菲林试剂法测定。

失重率:采用称重法。

失重率(%):[(贮藏前的重虽一贮藏后的重量)/贮藏前的重量]×100

好果率:100%完好的硬果,采用重量法计算。

好果率(%)=[(贮藏前的重量-贮藏后坏果的重量)/贮藏前的重量]×100以上指标4天测定1次,从每个处理中随机取样,各指标均测定3次取平均值。

2结果与分析

2.1保鲜剂对灵武长枣可滴定酸含量变化的影响

刚采收的灵武长枣含酸量为O.42%。3个处理灵武长枣果实含酸量在贮藏过程中均呈下降的趋势,前4天,KDZ处理和复合保鲜剂处理的枣果含酸量下降比较迅速,其后2个保鲜剂处理的枣果含酸量下降缓慢,对照果实含酸量一直在明显下降。贮藏到20天后,复合保鲜剂处理的枣果含酸量在0.23%左右,KDZ液体保鲜剂处理的枣果含酸量略高于复合保鲜剂处理,对照枣果的含酸量则降到0.19%。

2.2保鲜剂对灵武长枣维生素C含量变化的影响

刚采收的灵武长枣维生素c含量为3.9mg/g。由图2可以看出,3个处理的枣果维生素c含量贮藏前期均下降迅速,后期下降缓慢,但对照在第16天后又迅速下降。贮藏20天时,复合保鲜剂处理枣果维生素c含量为3.09mg/g,KDZ液体保鲜剂处理的枣果维生素c含量略低于复合保鲜剂处理,对照的枣维生素c含量下降到2mg/g左右。

2.3保鲜剂对灵武长枣乙醇含量变化的影响

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3个处理的枣果乙醇含量均急剧升高。贮藏20天后,复合保鲜剂处理的枣果乙醇含量为0.067%,比对照低30%左右;KDZ保鲜剂处理的枣果乙醇含量为0.08%,与对照差异不大;对照枣果乙醇含量高达0.09%。

2.4保鲜剂对灵武长枣还原糖含量变化的影响

在贮藏过程中,3个处理的枣果还原糖含量先期都有所升高,后期复合保鲜剂处理还原糖含量仍在升高,KDZ保鲜剂处理有所下降,对照下降至接近刚采收时。

2.5复合保鲜剂对灵武长枣贮藏好果率和失重率的影响

采后12天内不同处理的枣果,其失重率差异不明显,均在1%以内;贮藏到20天,对照的失重率急剧增加,接近15%,而复合保鲜剂处理的枣果,其失重率仅为1.9%左右,远远低于对照处理,采用KDZ保鲜剂处理的枣果失重率为2.5%,稍高于复合保鲜剂处理的枣果。复合保鲜剂处理对长枣果实的软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照果实第16天软化50%,20天时已全部变软,而采用复合保鲜剂处理的果实20天时好果率仍能保持83%以上,采用KDZ保鲜剂处理的枣果好果率为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