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播车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0 17:09:44

转播车范文篇1

[关键词]数字转播车规模设计一级并车

随着电视技术数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从一九九八年以来,国内许多电视台陆陆续续开始计划建造数字转播车。要建造数字转播车,首先要考虑的是要建造多大的车,实际上也就是要决定建造多少讯道的转播车,也就是先要设计转播车的规模。由此引出本文所要叙述的第一个问题。

进行转播车规模设计时所面临的问题

众所周知,电视转播车的优劣体现了一个台的实力;而且建造转播车所要花的时间和精力,比用同样的经费购买摄像机、录像机要多得多,各台的技术决策者都有一个共同的想法: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的(起码根据各台现有的实力来看是最好的)。

因此,在决定所建造转播车的规模时,都希望起码能满足今后多年的需要。经济实力雄厚、曾经或者有机会举办大型运动会和大型晚会的台,希望所建造转播车的摄像机讯道在十六个左右。然而,要容纳这么多设备,采用十二米左右的车体,很难做一个令人满意的布局设计;采用可满足需要的超长车,不仅因行动不便,影响常规节目的使用,而且可能违反交通部门的规定根本就不允许上路。这是兄弟台作出决定的难点。经济实力比较差,所在地举行大型运动会的机会比较少的台,在考虑新建转播车的规模时,也同样有难处。我台就是这么一个台,对我们来说做一个十六讯道的车很浪费,因为这两年在福建举行超大规模的运动会和晚会的几率几乎为零;但是,话又得说回来,同样从经济实力考虑,福建电视台投资建造转播车的机会很少,如果现在建一辆中型(八讯道左右)的车,一旦福建有机会举办大型活动(转播车的寿命大都在十年以上,这十年内不是没有可能的),又很难满足需要。可见对我们来说,同样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数字技术带来规模设计思路的突破

那么,有没有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案呢?用现在时髦的话说就是有没有一个“双赢”的方案呢?其实解决的方案是十分现成的,那就是遇到大型节目时采用两车并车使用的方法增加讯道;平时两辆车分别使用,转播或制作中小型节目。实际上,近年来由于前些年安装的模拟转播车多为六讯道以下的,遇到转播或制作大型节目时,已经经常采用并车的方式增加讯道。

并车转播解决了讯道不够的问题,避免了建造超大转播车在使用率方面的浪费,并解决了因车体太大行动不灵活的问题。然而,模拟车并车几乎都采用两级切换的办法。按这种方式并车的问题是:总导演只能看到经从车分导演选择后送来的一个讯道的图象,总导演的意图很难准确实现;分导演所调度的摄像员并不能依据TALLY指示灯判断自己所摄的画面是否为正在播出或采用的画面。因此,目前模拟转播车采用的并车方式,不能解决转播车规模设计所遇到的问题。

显而易见,我们觉得要解决规模设计的问题,一级切换是关键。这是因为:从使用者(总导演)的角度考虑,只要他(或她)能看到所有讯道的画面,能够随心所欲地切换所有讯道的画面(一级切换),能够直接指挥调度所有摄像员(通话和TALLY指示灯功能直接有效),其他问题就是次要的。也就是说,十几部摄像机是装在一辆车子上,还是分装在两部车子上,对使用者(总导演)来说并不重要。

但是,对工程技术人员来说事情就大不一样了。模拟转播车并车之所以几乎全采用两级切换的方式,除了当初设计转播车时没有考虑一级并车切换的需求(没有引出并车所需设备的有关接口)以外,主要的问题是:在模拟环境中,当摄像机分装在两辆车上,各自为阵归各自的系统时,并车时同步和视频指标的精确调整十分繁琐困难。

模拟转播车要实现一级切换并车必须解决以下几个技术问题:

一、两车同步系统一致的问题。要做到一级切换,解决同步一致问题常用的有两种方法,其一是用主车的同步基准锁住从车的同步信号发生器,其二是采用两级切换时常使用的用帧同步机锁住从车送来信号的方法。在模拟状态下,由于每个讯道的视频信号经过的路径不同,这两种方法都必须对从车提供的每个讯道做行同步和付载波相位调整,只不过两种方法的调整部位不同,前者直接调摄像机,后者在帧同步机上调。要实现一级切换并车用第二种方法需要多部帧同步机。显然,对每个讯道都做同步调整是可以实现的,但费时费力颇多。

二、对从车所送的各讯道的视频信号指标进行调整的问题。由于并车时传输视频信号通道所涉及主要是传输电缆,很少加入线性不好的有源电路,因此现场视频指标的调整通常只涉及到校准视频幅度和色度补偿。这些调整通常在摄像机输出端所加的视频分配放大器上进行,当然也可以直接在摄像机上调整。这样的调整并不难,但是如果电缆稍长些,模拟信号传输所引起的某些视频指标降低是不可能完全恢复的,而且并车结束后,还得作恢复原系统的调整。

三、两车通话系统的连接问题。只要解决好信号电平和阻抗匹配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技术上难度不大。如果两车使用的都是比较规范的通话系统,只要弄清采用四线制还是两线制,在实践中连接起来并不难。四、播出提示(TALLY)灯问题。这部分要解决的问题是查清切换台和摄像机的TALLY接口提供的是接点,还是电源,额定电流多大?目前,许多摄像机都提供红、绿两种播出提示灯,只要事先告诉摄像员,就可以给予充分应用。

五、电视墙的设置问题。这方面不仅要考虑提供足够数量的讯道监视器,还要考虑它们都在导播台工作人员的有利视角内。往往数量够了视角就成问题,照顾了视角又很难摆上足够的监视器。最难权衡的是,没有并车时出现多余的监视器,而这些监视器又占据了比较好的位置(因往往把常用的摄像机讯道监视器摆在视角较好的位置)。可以通过选购有两路输入的监视器,做并车和非并车的两种监视画面分布设置,解决非并车时多余监视器占据有利位置的问题。最近出现的等离子体显示器和可以有多种设置的多分画面分割器,可以比较好的解决问题。采用这种方式的不足之处是,一是费用相对较高,二是对等离子体显示器缺乏信心,当心它出问题时,导演成了“睁眼瞎”。但是,如果导演区、技术区、音响区都用此方案,用一(或两)个多分画面分割器带三个等离子显示器,不仅可以降低一些费用,也可为导演区作应急备份,会比较好些。

数字技术给电视事业带来了许多好处。有了数字电视技术这个基础,一级切换并车要容易得多了。有了它数字电视转播车规模设计思路的突破才有了技术保障。数字电视技术具体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呢?一九九八年初,当我们在为我台一个演播室作数字化改造的设计安装调试时,发现解决上述第一个问题对于采用数字切换台的系统来说实在太容易了。在锁相连线正确完成以后,几乎不要作行、副载波相位调整(前提时误差在数字切换台的锁定窗口以内,根据我们实践的情况看这是十分容易做到的)。上述第二个问题,也因为数字信号固有的优点,解决起来容易得多。实际上只要传输电缆不要超过极限,也不需要在作什么调整。至于第三、第四个问题,只要设计时考虑好信号电平和阻抗匹配问题,将有关设备的接口引到输入/输出接口板即可。第五个问题的解决,前面已有阐述。

由此可见,只要设计时做一级切换并车的考虑,我们以两部中小型数字转播车代替超大型数字转播车的思路,不仅可行,而且具体实施并车时技术上也不繁琐困难,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双赢方案。

我台进行一级切换并车实践的情况

为了为即将建造的数字转播车的规模设计提供决策依据,也为了将来让模拟车比较方便地与新建数字转播车实现一级切换并车提供方便,我台对模拟四讯道转播车做了小改造,在模拟转播车上把一些一级切换并车需要的设备接口引到输出/输入接口板上(见附图1和附图2)。由于我台还没有数字转播车,就以数字演播厅系统代替之进行一级切换并车实践。现分几个部分介绍如下:

视频系统方面的实践与改造:

一、解决并车时两个系统的同步锁相,以及模拟车上各讯道的信号到达数字演播厅(实验时以数字演播厅代替,今后为数字主车下同)数字切换台入口时的相位一致问题。按附图1,连接好有关视频电缆以后,我们没有做任何相位调整,系统就能正常工作。附图1中,从演播厅送往模拟转播车的黑场锁相信号是模拟的。所采用的视频电缆是75-5模拟同轴电缆。之所以采用模拟电缆,主要是当时台里没有现成的数字同轴电缆,并且据资料介绍以及我们以往的经验,用100米模拟电缆传送SDI信号不会有太大问题,不会影响我们这次实验的结论。我们之所以先将模拟的摄像机输出信号进行模数转换,是由于我们选用的数字切换台没有模拟输入端。实际上,将模拟信号送到具有模拟输入端的数字切换台也同样能实现便于同步调整的目的。我们曾将池上HL-43摄像机输出的模拟信号送到GVG-1200(具有模拟输入选购件的数字切换台),建成一个模拟向数字过渡的系统,尝到了数字切换台对各输入信号源相位一致调整十分便利(几乎不用调)的甜头。我们这次采用的是汤姆逊的9250切换台,据资料介绍其锁定窗口(Automaticphasebuffer)为43.5微秒。

二、对视频信号传输过程中指标下降的问题进行探讨。用同轴电缆传输模拟信号的质量下降问题,大家都有经验,也有不少文章做了论述,我们就不班门弄斧了。从附图1中可以看到,我台这次实践采用先将模拟信号转换为SDI信号,再用100米模拟视频电缆传送的方式。我们让模拟转播车的信号(已经经过模/数转换)经过数字切换台输出,然后再进行数/模转换,最后进入模拟测试仪器。结果发现信号质量几乎保持不变。显然,如果用数字电缆传送直接由数字摄像机产生的数字信号就更不成问题了。另一方面,由于一级切换并车主要是解决讯道不够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两车距离通常在三十米以内,这时模拟摄像机的信号传输后质量不会有很大劣化,可以直接用模拟信号传给数字车。事实上,由于目前模拟信号仍占大多数,新的数字车上都会设计模拟信号的输入口(车内设数个模数转换器)或直接选购有模拟输入选购件的数字切换台,因此一辆模拟车与一辆数字车的一级切换并车也较容易实现。这个结论对多数电视台来说意义更大。

三、由于我台已有BARCO的四分画面控制器,正好可以作为新增讯道的监视器,我们用一台17英寸计算机显示器作为显示单元,而没有去购置等离子体(Plasma)显示器。在选择显示器时我们发现有些型号的显示器无法显示从四分画面控制器输出的信号,我们分析原因是这类显示器的垂直扫描频率达不到视频信号所要求的50Hz。

播出TALLY指示灯系统

播出TALLY灯的指示在一级切换并车使用时同样十分重要,它使导播与摄像师之间实现快速默契沟通。目前许多摄像机机头及基站上都配有TALLY红灯和TALLY绿灯,一般情况下TALLY红灯在转播车设计时已经规定为本车系统所用,TALLY绿灯不用。利用这个TALLY绿灯来作为两车并接的主车切换提示灯。主切换系统的切换台TALLY灯接口应留有外接系统的TALLY灯输出接口,同时通过多芯电缆分别与外接系统摄像机基站TALLY绿灯接口连接。同时,主切换系统的多分画面分割器,已经有TALLY功能,配有对应的TALLY输入端口。详细情况请看附图2。

音频系统和通话系统

转播车范文篇2

[关键词]数字转播车规模设计一级并车

随着电视技术数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从一九九八年以来,国内许多电视台陆陆续续开始计划建造数字转播车。要建造数字转播车,首先要考虑的是要建造多大的车,实际上也就是要决定建造多少讯道的转播车,也就是先要设计转播车的规模。由此引出本文所要叙述的第一个问题。

进行转播车规模设计时所面临的问题

众所周知,电视转播车的优劣体现了一个台的实力;而且建造转播车所要花的时间和精力,比用同样的经费购买摄像机、录像机要多得多,各台的技术决策者都有一个共同的想法: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的(起码根据各台现有的实力来看是最好的)。

因此,在决定所建造转播车的规模时,都希望起码能满足今后多年的需要。经济实力雄厚、曾经或者有机会举办大型运动会和大型晚会的台,希望所建造转播车的摄像机讯道在十六个左右。然而,要容纳这么多设备,采用十二米左右的车体,很难做一个令人满意的布局设计;采用可满足需要的超长车,不仅因行动不便,影响常规节目的使用,而且可能违反交通部门的规定根本就不允许上路。这是兄弟台作出决定的难点。经济实力比较差,所在地举行大型运动会的机会比较少的台,在考虑新建转播车的规模时,也同样有难处。我台就是这么一个台,对我们来说做一个十六讯道的车很浪费,因为这两年在福建举行超大规模的运动会和晚会的几率几乎为零;但是,话又得说回来,同样从经济实力考虑,福建电视台投资建造转播车的机会很少,如果现在建一辆中型(八讯道左右)的车,一旦福建有机会举办大型活动(转播车的寿命大都在十年以上,这十年内不是没有可能的),又很难满足需要。可见对我们来说,同样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数字技术带来规模设计思路的突破

那么,有没有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案呢?用现在时髦的话说就是有没有一个“双赢”的方案呢?其实解决的方案是十分现成的,那就是遇到大型节目时采用两车并车使用的方法增加讯道;平时两辆车分别使用,转播或制作中小型节目。实际上,近年来由于前些年安装的模拟转播车多为六讯道以下的,遇到转播或制作大型节目时,已经经常采用并车的方式增加讯道。

并车转播解决了讯道不够的问题,避免了建造超大转播车在使用率方面的浪费,并解决了因车体太大行动不灵活的问题。然而,模拟车并车几乎都采用两级切换的办法。按这种方式并车的问题是:总导演只能看到经从车分导演选择后送来的一个讯道的图象,总导演的意图很难准确实现;分导演所调度的摄像员并不能依据TALLY指示灯判断自己所摄的画面是否为正在播出或采用的画面。因此,目前模拟转播车采用的并车方式,不能解决转播车规模设计所遇到的问题。

显而易见,我们觉得要解决规模设计的问题,一级切换是关键。这是因为:从使用者(总导演)的角度考虑,只要他(或她)能看到所有讯道的画面,能够随心所欲地切换所有讯道的画面(一级切换),能够直接指挥调度所有摄像员(通话和TALLY指示灯功能直接有效),其他问题就是次要的。也就是说,十几部摄像机是装在一辆车子上,还是分装在两部车子上,对使用者(总导演)来说并不重要。

但是,对工程技术人员来说事情就大不一样了。模拟转播车并车之所以几乎全采用两级切换的方式,除了当初设计转播车时没有考虑一级并车切换的需求(没有引出并车所需设备的有关接口)以外,主要的问题是:在模拟环境中,当摄像机分装在两辆车上,各自为阵归各自的系统时,并车时同步和视频指标的精确调整十分繁琐困难。

模拟转播车要实现一级切换并车必须解决以下几个技术问题:

一、两车同步系统一致的问题。要做到一级切换,解决同步一致问题常用的有两种方法,其一是用主车的同步基准锁住从车的同步信号发生器,其二是采用两级切换时常使用的用帧同步机锁住从车送来信号的方法。在模拟状态下,由于每个讯道的视频信号经过的路径不同,这两种方法都必须对从车提供的每个讯道做行同步和付载波相位调整,只不过两种方法的调整部位不同,前者直接调摄像机,后者在帧同步机上调。要实现一级切换并车用第二种方法需要多部帧同步机。显然,对每个讯道都做同步调整是可以实现的,但费时费力颇多。

二、对从车所送的各讯道的视频信号指标进行调整的问题。由于并车时传输视频信号通道所涉及主要是传输电缆,很少加入线性不好的有源电路,因此现场视频指标的调整通常只涉及到校准视频幅度和色度补偿。这些调整通常在摄像机输出端所加的视频分配放大器上进行,当然也可以直接在摄像机上调整。这样的调整并不难,但是如果电缆稍长些,模拟信号传输所引起的某些视频指标降低是不可能完全恢复的,而且并车结束后,还得作恢复原系统的调整。

三、两车通话系统的连接问题。只要解决好信号电平和阻抗匹配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技术上难度不大。如果两车使用的都是比较规范的通话系统,只要弄清采用四线制还是两线制,在实践中连接起来并不难。四、播出提示(TALLY)灯问题。这部分要解决的问题是查清切换台和摄像机的TALLY接口提供的是接点,还是电源,额定电流多大?目前,许多摄像机都提供红、绿两种播出提示灯,只要事先告诉摄像员,就可以给予充分应用。

五、电视墙的设置问题。这方面不仅要考虑提供足够数量的讯道监视器,还要考虑它们都在导播台工作人员的有利视角内。往往数量够了视角就成问题,照顾了视角又很难摆上足够的监视器。最难权衡的是,没有并车时出现多余的监视器,而这些监视器又占据了比较好的位置(因往往把常用的摄像机讯道监视器摆在视角较好的位置)。可以通过选购有两路输入的监视器,做并车和非并车的两种监视画面分布设置,解决非并车时多余监视器占据有利位置的问题。最近出现的等离子体显示器和可以有多种设置的多分画面分割器,可以比较好的解决问题。采用这种方式的不足之处是,一是费用相对较高,二是对等离子体显示器缺乏信心,当心它出问题时,导演成了“睁眼瞎”。但是,如果导演区、技术区、音响区都用此方案,用一(或两)个多分画面分割器带三个等离子显示器,不仅可以降低一些费用,也可为导演区作应急备份,会比较好些。

数字技术给电视事业带来了许多好处。有了数字电视技术这个基础,一级切换并车要容易得多了。有了它数字电视转播车规模设计思路的突破才有了技术保障。数字电视技术具体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呢?一九九八年初,当我们在为我台一个演播室作数字化改造的设计安装调试时,发现解决上述第一个问题对于采用数字切换台的系统来说实在太容易了。在锁相连线正确完成以后,几乎不要作行、副载波相位调整(前提时误差在数字切换台的锁定窗口以内,根据我们实践的情况看这是十分容易做到的)。上述第二个问题,也因为数字信号固有的优点,解决起来容易得多。实际上只要传输电缆不要超过极限,也不需要在作什么调整。至于第三、第四个问题,只要设计时考虑好信号电平和阻抗匹配问题,将有关设备的接口引到输入/输出接口板即可。第五个问题的解决,前面已有阐述。

由此可见,只要设计时做一级切换并车的考虑,我们以两部中小型数字转播车代替超大型数字转播车的思路,不仅可行,而且具体实施并车时技术上也不繁琐困难,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双赢方案。

我台进行一级切换并车实践的情况

为了为即将建造的数字转播车的规模设计提供决策依据,也为了将来让模拟车比较方便地与新建数字转播车实现一级切换并车提供方便,我台对模拟四讯道转播车做了小改造,在模拟转播车上把一些一级切换并车需要的设备接口引到输出/输入接口板上(见附图1和附图2)。由于我台还没有数字转播车,就以数字演播厅系统代替之进行一级切换并车实践。现分几个部分介绍如下:

视频系统方面的实践与改造:

一、解决并车时两个系统的同步锁相,以及模拟车上各讯道的信号到达数字演播厅(实验时以数字演播厅代替,今后为数字主车下同)数字切换台入口时的相位一致问题。按附图1,连接好有关视频电缆以后,我们没有做任何相位调整,系统就能正常工作。附图1中,从演播厅送往模拟转播车的黑场锁相信号是模拟的。所采用的视频电缆是75-5模拟同轴电缆。之所以采用模拟电缆,主要是当时台里没有现成的数字同轴电缆,并且据资料介绍以及我们以往的经验,用100米模拟电缆传送SDI信号不会有太大问题,不会影响我们这次实验的结论。我们之所以先将模拟的摄像机输出信号进行模数转换,是由于我们选用的数字切换台没有模拟输入端。实际上,将模拟信号送到具有模拟输入端的数字切换台也同样能实现便于同步调整的目的。我们曾将池上HL-43摄像机输出的模拟信号送到GVG-1200(具有模拟输入选购件的数字切换台),建成一个模拟向数字过渡的系统,尝到了数字切换台对各输入信号源相位一致调整十分便利(几乎不用调)的甜头。我们这次采用的是汤姆逊的9250切换台,据资料介绍其锁定窗口(Automaticphasebuffer)为43.5微秒。

二、对视频信号传输过程中指标下降的问题进行探讨。用同轴电缆传输模拟信号的质量下降问题,大家都有经验,也有不少文章做了论述,我们就不班门弄斧了。从附图1中可以看到,我台这次实践采用先将模拟信号转换为SDI信号,再用100米模拟视频电缆传送的方式。我们让模拟转播车的信号(已经经过模/数转换)经过数字切换台输出,然后再进行数/模转换,最后进入模拟测试仪器。结果发现信号质量几乎保持不变。显然,如果用数字电缆传送直接由数字摄像机产生的数字信号就更不成问题了。另一方面,由于一级切换并车主要是解决讯道不够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两车距离通常在三十米以内,这时模拟摄像机的信号传输后质量不会有很大劣化,可以直接用模拟信号传给数字车。事实上,由于目前模拟信号仍占大多数,新的数字车上都会设计模拟信号的输入口(车内设数个模数转换器)或直接选购有模拟输入选购件的数字切换台,因此一辆模拟车与一辆数字车的一级切换并车也较容易实现。这个结论对多数电视台来说意义更大。

三、由于我台已有BARCO的四分画面控制器,正好可以作为新增讯道的监视器,我们用一台17英寸计算机显示器作为显示单元,而没有去购置等离子体(Plasma)显示器。在选择显示器时我们发现有些型号的显示器无法显示从四分画面控制器输出的信号,我们分析原因是这类显示器的垂直扫描频率达不到视频信号所要求的50Hz。

播出TALLY指示灯系统

播出TALLY灯的指示在一级切换并车使用时同样十分重要,它使导播与摄像师之间实现快速默契沟通。目前许多摄像机机头及基站上都配有TALLY红灯和TALLY绿灯,一般情况下TALLY红灯在转播车设计时已经规定为本车系统所用,TALLY绿灯不用。利用这个TALLY绿灯来作为两车并接的主车切换提示灯。主切换系统的切换台TALLY灯接口应留有外接系统的TALLY灯输出接口,同时通过多芯电缆分别与外接系统摄像机基站TALLY绿灯接口连接。同时,主切换系统的多分画面分割器,已经有TALLY功能,配有对应的TALLY输入端口。详细情况请看附图2。

音频系统和通话系统

转播车范文篇3

的中小型转播车进行一级切换并车,代替建造十四讯道以上超大型转播车的思路。分析了模拟转播车进行一

级切换并车的技术难点,说明了利用数字电视技术进行一级切换并车的优势。介绍了作者所在电视台在这方

面所进行实践的情况。

[关键词]数字转播车规模设计一级并车

随着电视技术数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从一九九八年以来,国内许多电视台陆陆续续开始计划建造数字

转播车。要建造数字转播车,首先要考虑的是要建造多大的车,实际上也就是要决定建造多少讯道的转播

车,也就是先要设计转播车的规模。由此引出本文所要叙述的第一个问题。

进行转播车规模设计时所面临的问题

众所周知,电视转播车的优劣体现了一个台的实力;而且建造转播车所要花的时间和精力,比用同样的经费

购买摄像机、录像机要多得多,各台的技术决策者都有一个共同的想法: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的(起码

根据各台现有的实力来看是最好的)。

因此,在决定所建造转播车的规模时,都希望起码能满足今后多年的需要。经济实力雄厚、曾经或者有机会

举办大型运动会和大型晚会的台,希望所建造转播车的摄像机讯道在十六个左右。然而,要容纳这么多设

备,采用十二米左右的车体,很难做一个令人满意的布局设计;采用可满足需要的超长车,不仅因行动不

便,影响常规节目的使用,而且可能违反交通部门的规定根本就不允许上路。这是兄弟台作出决定的难点。

经济实力比较差,所在地举行大型运动会的机会比较少的台,在考虑新建转播车的规模时,也同样有难处。

我台就是这么一个台,对我们来说做一个十六讯道的车很浪费,因为这两年在福建举行超大规模的运动会

和晚会的几率几乎为零;但是,话又得说回来,同样从经济实力考虑,福建电视台投资建造转播车的机会很

少,如果现在建一辆中型(八讯道左右)的车,一旦福建有机会举办大型活动(转播车的寿命大都在十年

以上,这十年内不是没有可能的),又很难满足需要。可见对我们来说,同样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数字技术带来规模设计思路的突破

那么,有没有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案呢?用现在时髦的话说就是有没有一个“双赢”的方案呢?其实解决的

方案是十分现成的,那就是遇到大型节目时采用两车并车使用的方法增加讯道;平时两辆车分别使用,转

播或制作中小型节目。实际上,近年来由于前些年安装的模拟转播车多为六讯道以下的,遇到转播或制作

大型节目时,已经经常采用并车的方式增加讯道。

并车转播解决了讯道不够的问题,避免了建造超大转播车在使用率方面的浪费,并解决了因车体太大行动

不灵活的问题。然而,模拟车并车几乎都采用两级切换的办法。按这种方式并车的问题是:总导演只能看

到经从车分导演选择后送来的一个讯道的图象,总导演的意图很难准确实现;分导演所调度的摄像员并不

能依据TALLY指示灯判断自己所摄的画面是否为正在播出或采用的画面。因此,目前模拟转播车采用的并车

方式,不能解决转播车规模设计所遇到的问题。

显而易见,我们觉得要解决规模设计的问题,一级切换是关键。这是因为:从使用者(总导演)的角度考

虑,只要他(或她)能看到所有讯道的画面,能够随心所欲地切换所有讯道的画面(一级切换),能够直

接指挥调度所有摄像员(通话和TALLY指示灯功能直接有效),其他问题就是次要的。也就是说,十几部摄

像机是装在一辆车子上,还是分装在两部车子上,对使用者(总导演)来说并不重要。

但是,对工程技术人员来说事情就大不一样了。模拟转播车并车之所以几乎全采用两级切换的方式,除了

当初设计转播车时没有考虑一级并车切换的需求(没有引出并车所需设备的有关接口)以外,主要的问题

是:在模拟环境中,当摄像机分装在两辆车上,各自为阵归各自的系统时,并车时同步和视频指标的精确

调整十分繁琐困难。

模拟转播车要实现一级切换并车必须解决以下几个技术问题:

一、两车同步系统一致的问题。要做到一级切换,解决同步一致问题常用的有两种方法,其一是用主

车的同步基准锁住从车的同步信号发生器,其二是采用两级切换时常使用的用帧同步机锁住从车送来信号

的方法。在模拟状态下,由于每个讯道的视频信号经过的路径不同,这两种方法都必须对从车提供的每个

讯道做行同步和付载波相位调整,只不过两种方法的调整部位不同,前者直接调摄像机,后者在帧同步机

上调。要实现一级切换并车用第二种方法需要多部帧同步机。显然,对每个讯道都做同步调整是可以实现

的,但费时费力颇多。

二、对从车所送的各讯道的视频信号指标进行调整的问题。由于并车时传输视频信号通道所涉及主要是传

输电缆,很少加入线性不好的有源电路,因此现场视频指标的调整通常只涉及到校准视频幅度和色度补

偿。这些调整通常在摄像机输出端所加的视频分配放大器上进行,当然也可以直接在摄像机上调整。这样

的调整并不难,但是如果电缆稍长些,模拟信号传输所引起的某些视频指标降低是不可能完全恢复的,而

且并车结束后,还得作恢复原系统的调整。

三、两车通话系统的连接问题。只要解决好信号电平和阻抗匹配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技术上难度不大。

如果两车使用的都是比较规范的通话系统,只要弄清采用四线制还是两线制,在实践中连接起来并不难。

四、播出提示(TALLY)灯问题。这部分要解决的问题是查清切换台和摄像机的TALLY接口提供的是接点,

还是电源,额定电流多大?目前,许多摄像机都提供红、绿两种播出提示灯,只要事先告诉摄像员,就可

以给予充分应用。

五、电视墙的设置问题。这方面不仅要考虑提供足够数量的讯道监视器,还要考虑它们都在导播台工作人

员的有利视角内。往往数量够了视角就成问题,照顾了视角又很难摆上足够的监视器。最难权衡的是,没

有并车时出现多余的监视器,而这些监视器又占据了比较好的位置(因往往把常用的摄像机讯道监视器摆

在视角较好的位置)。可以通过选购有两路输入的监视器,做并车和非并车的两种监视画面分布设置,解

决非并车时多余监视器占据有利位置的问题。最近出现的等离子体显示器和可以有多种设置的多分画面分

割器,可以比较好的解决问题。采用这种方式的不足之处是,一是费用相对较高,二是对等离子体显示器

缺乏信心,当心它出问题时,导演成了“睁眼瞎”。但是,如果导演区、技术区、音响区都用此方案,用

一(或两)个多分画面分割器带三个等离子显示器,不仅可以降低一些费用,也可为导演区作应急备份,

会比较好些。

数字技术给电视事业带来了许多好处。有了数字电视技术这个基础,一级切换并车要容易得多了。有了它

数字电视转播车规模设计思路的突破才有了技术保障。数字电视技术具体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呢?一九九

八年初,当我们在为我台一个演播室作数字化改造的设计安装调试时,发现解决上述第一个问题对于采用

数字切换台的系统来说实在太容易了。在锁相连线正确完成以后,几乎不要作行、副载波相位调整(前提

时误差在数字切换台的锁定窗口以内,根据我们实践的情况看这是十分容易做到的)。上述第二个问题,

也因为数字信号固有的优点,解决起来容易得多。实际上只要传输电缆不要超过极限,也不需要在作什么

调整。至于第三、第四个问题,只要设计时考虑好信号电平和阻抗匹配问题,将有关设备的接口引到输入

/输出接口板即可。第五个问题的解决,前面已有阐述。

由此可见,只要设计时做一级切换并车的考虑,我们以两部中小型数字转播车代替超大型数字转播车的思

路,不仅可行,而且具体实施并车时技术上也不繁琐困难,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双赢方案。

我台进行一级切换并车实践的情况

为了为即将建造的数字转播车的规模设计提供决策依据,也为了将来让模拟车比较方便地与新建数字转播

车实现一级切换并车提供方便,我台对模拟四讯道转播车做了小改造,在模拟转播车上把一些一级切换并

车需要的设备接口引到输出/输入接口板上(见附图1和附图2)。由于我台还没有数字转播车,就以数字

演播厅系统代替之进行一级切换并车实践。现分几个部分介绍如下:

视频系统方面的实践与改造:

一、解决并车时两个系统的同步锁相,以及模拟车上各讯道的信号到达数字演播厅(实验时以数字演

播厅代替,今后为数字主车下同)数字切换台入口时的相位一致问题。按附图1,连接好有关视频电缆以

后,我们没有做任何相位调整,系统就能正常工作。附图1中,从演播厅送往模拟转播车的黑场锁相信号

是模拟的。所采用的视频电缆是75-5模拟同轴电缆。之所以采用模拟电缆,主要是当时台里没有现成的数

字同轴电缆,并且据资料介绍以及我们以往的经验,用100米模拟电缆传送SDI信号不会有太大问题,不会

影响我们这次实验的结论。我们之所以先将模拟的摄像机输出信号进行模数转换,是由于我们选用的数字

切换台没有模拟输入端。实际上,将模拟信号送到具有模拟输入端的数字切换台也同样能实现便于同步调

整的目的。我们曾将池上HL-43摄像机输出的模拟信号送到GVG-1200(具有模拟输入选购件的数字切换

台),建成一个模拟向数字过渡的系统,尝到了数字切换台对各输入信号源相位一致调整十分便利(几乎

不用调)的甜头。我们这次采用的是汤姆逊的9250切换台,据资料介绍其锁定窗口(Automaticphase

buffer)为43.5微秒。

二、对视频信号传输过程中指标下降的问题进行探讨。用同轴电缆传输模拟信号的质量下降问题,大家都

有经验,也有不少文章做了论述,我们就不班门弄斧了。从附图1中可以看到,我台这次实践采用先将模拟

信号转换为SDI信号,再用100米模拟视频电缆传送的方式。我们让模拟转播车的信号(已经经过模/数转

换)经过数字切换台输出,然后再进行数/模转换,最后进入模拟测试仪器。结果发现信号质量几乎保持不

变。显然,如果用数字电缆传送直接由数字摄像机产生的数字信号就更不成问题了。

另一方面,由于一级切换并车主要是解决讯道不够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两车距离通常在三十米以内,

这时模拟摄像机的信号传输后质量不会有很大劣化,可以直接用模拟信号传给数字车。事实上,由于目前

模拟信号仍占大多数,新的数字车上都会设计模拟信号的输入口(车内设数个模数转换器)或直接选购有

模拟输入选购件的数字切换台,因此一辆模拟车与一辆数字车的一级切换并车也较容易实现。这个结论对

多数电视台来说意义更大。三、由于我台已有BARCO的四分画面控制器,正好可以作为新增讯道的监视器,我们用一台17英寸计算机显

示器作为显示单元,而没有去购置等离子体(Plasma)显示器。在选择显示器时我们发现有些型号的显示

器无法显示从四分画面控制器输出的信号,我们分析原因是这类显示器的垂直扫描频率达不到视频信号所

要求的50Hz。

播出TALLY指示灯系统

播出TALLY灯的指示在一级切换并车使用时同样十分重要,它使导播与摄像师之间实现快速默契沟通。

目前许多摄像机机头及基站上都配有TALLY红灯和TALLY绿灯,一般情况下TALLY红灯在转播车设计时已经

规定为本车系统所用,TALLY绿灯不用。利用这个TALLY绿灯来作为两车并接的主车切换提示灯。主切换系

统的切换台TALLY灯接口应留有外接系统的TALLY灯输出接口,同时通过多芯电缆分别与外接系统摄像机

基站TALLY绿灯接口连接。同时,主切换系统的多分画面分割器,已经有TALLY功能,配有对应的TALLY输

入端口。详细情况请看附图2。

音频系统和通话系统

由于我台转播或制作大型节目时主调音台习惯放在现场,因此音频系统考虑为两级调音的方式。

通话系统是整个并接系统相互联系、统一调度的关键,它的好坏直接影响了节目制作。我们在模拟转播车

外接输入输出口板上新增了通话及音频输入输出口,在短距离传输时我们可以采用多芯电缆,当然信号受

到了一定的干扰和衰减,但通话质量还是令人满意的。

总之,我们可以采用两个中小型转播车系统来并接成一个大的制作系统,以实现制作大型节目的要求。通

常这两个中小型转播车,能够各自独立灵活地运行,满足通常制作节目的需求。这种连接方式特别适合于

转播车范文篇4

1.1高清晰度电视转播车的原理

高清的两个标准:一个是节目源即信号源的标准,另一个是数字电视的传输标准。信号源标准也叫演播室信号源标准或基带信号标准,主要与节目制作和终端图像显示有关;而传输标准则主要与播出、机顶盒等发送和接收设备有关。应采用1080/50i的高清信号源标准。采用1080/50i作为高清信号源标准的一个突出优点是,1080/50i与我国现行的标清信号源576}50/P可以非常容易地实现上/下变换,为顺利从标清向高清过渡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1.2高清晰度电视转播车的整体规模

1.2.1A型车。14m大型拖挂车,容量不少于16台摄像机(包括连接设备),配备2个延伸段后的容量应至少有24台摄像机(包括其连接设备)。

1.2.2B型车。12m中型半挂车,容量不少于8~10台摄像机(包括连接设备),配备1个延伸段后的容量应至少有16台摄像机(包括连接设备)。1.2.3C型车。8~10m卡车,容量不少于6台摄像机(包括连接设备),延伸后的容量应达到8台摄像机(包括连接设备)。

2高清晰度电视转播车的系统设计意义与原则

2.1高清晰度电视转播车的系统设计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各个省市不断举行大型的文艺娱乐体育活动,这些活动的电视直播工作,通常的6-8个信道转播车已经不能满足高质量的要求。这些活动的直播和录制需要十几个信道以上的转播车,而采购这些车的费用极大,平时也只使用一部分设备,就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过去通行的做法是使用两台、三台转播车级联在一起使用,每一辆转播车提供一路输出信号给中心,由中心切出一路信号播出。这样做的好处是系统结构简单、直观,但是只能输出一路信号,无法满足节目总导演对节目整体的把握;另一方面就是在世界级体育比赛中,各个国家需要不同的节目信号,这种级联方式无法提供个性化服务。同时这种级联方式也无法更好的解决车与车之间的通话、切灯等问题。所以,这种级联方式无法满足不断发展的电视节目的需要。高清晰度电视转播车中的对等联级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它是两辆转播车的信号相互传输,通过采用多级切换台播出不同信号,满足了节目的个性化要求。同时如果每辆转播车都是8个信道的,经过对等级联的方式,可以达到16个信道的容量,实现资源共享的目的。

2.2高清晰度电视转播车的系统设计原则

技术先进性:系统设计应着眼于未来电视事业的发展,要有超前意识。系统采用稳定的先进技术。功能完备性:设计要有全局观念,为日后的功能升级做准备,可提供国际通用信号,并可多路输出。运行可靠性:系统要有极高的运行可靠性,设计必须具备完善的应急方案,应急操作要安全快捷,还要注意系统的智能化、网络化,要有自动故障诊断功能。投资经济性:整个系统具有最佳的性价比。操作灵活性:系统设备操作简单,信号调配灵活,维护管理方便,通过技术手段减低系统集成度,提高全系统信号的灵活性和安全性。系统兼容性:整个车应具有制作多种标清信号的能力。

3高清晰度电视转播车的系统设备选型与设计

3.1高清晰度电视转播车的系统设备选型

3.1.1摄像机选用日本池尚高清数字摄像机,录像机选用SONY公司高标录像机PDW-HD1500。

3.1.2六通道慢动作硬盘录像机选用EVS产品。Video:6个完全帧同步的HDSDI输入接口。6个HDSDI双输出接口;Mix/Wipe特效;Audio:嵌入音频:48路入/出(单声道);24比特无压缩。

3.1.3信号切换设备。包括高标清兼容的数字视频切换台和切换矩阵。主切换设备选用SONYMVS-60002级M/E切换台。2M/E处理器,32HD/SDSDI输入,24路可指派输出,每ME4个键通道支持亮度键、线形键功能、下游键,键层可定义,帧存可存储100秒以上高清动画素材及1000帧无压缩静帧图像。备切换选用LEITCH32X32高/标清自适应矩阵。

3.1.4技术测量设备选用美国泰克公司产品1741C。1741C是一组具有先进特色的新型模拟视频波形/矢量监视器,它满足当今电视业的要求。

3.1.5音频系统主要作为二级调音应用,话筒信号通过现场调音处理,车内配置24路数字调音台,CD,MD,延时器等设备。

3.1.6通话系统采用矩阵式通话方式,满足大型转播车通话需求,能够与台内其他中小转播车级联使用。

3.1.7TALLY和时钟系统选用广电设备,其设备大量应用于省市级电视台,产品质量可靠,运行稳定。

3.2高清晰度电视转播车的系统设计

3.2.1视频系统分为信号源、主备信号切换设备、信号监视监测设备、周边设备四个部分。信号源包括10个高清有线讯道,2个高清移动微波讯道。

3.2.2高清信号源设备的HD-SDI输出分别送入主备切换台和LEITCH矩阵,标清信号源设备的SD-SDI输出送入主切换台和LEITCH矩阵,外来模拟复合信号经模数转换后SD-SDI信号分别送入主切换台和LEITCH矩阵,外来SDSDI信号经帧同步机后分别送入主切换台和LEITCH矩阵,外来HD/SD-SDI经过高清帧同步机后,HD-SDI输出送入主备切换台和LEITCH矩阵,同时将上述设备SD-SDI输出同时送入LEITCH矩阵。高清字幕机的输出直接送入切换台。

3.2.3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导播根据节目需要2M/E切换台,选择送入的信号进行MIX\WIPE和物质处理,并进行字幕叠加,该切换台的两级M/E可以按需要设置为HD或SD节目输出,但在本系统中,将第二级M/E的PGM输出信号作为播出信号。在主切换台出现故障的情况下,IM/E备份切换台承担应急节目制作任务。

3.2.4矩阵主要承担两个方面的任务,第一是对系统中的信号按需要进行调度;从所有数字信号中为EVS提供输入信号,给部分画面分割器提供输入信号,为技术监视器提供信号源,通过与跳线器配合,给一些通道提供可选择的信号。

3.2.52M/E切换台和备份1M/E切换台的输出信号全部送入一台性能超群的2×2选择开关。

3.2.6经过该2×2切换开关的HD-SDI信号嵌入音频信号后,经分配分别送往录像机、监视器、电缆盘输出端子板等,同时经数模转换后送监视器和端子板等。

3.2.7音频系统的核心YAMAHA24路调音台,所有信号全部接入音频跳线器材,通过音频跳线器把常用的信号接入调音台,不常用的信号不接入,因为音频系统是按两级调音系统的第二级设计,所以音频设备很少。

转播车范文篇5

关键词:卫星数字通信技术;广播传输;运用

1卫星数字通信的概述

卫星数字通信是航天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通信方式,有着重要的作用。卫星数字通信通过中继站和终端站来实现通信目的的,具体来说卫星数字通信的中继站是人造卫星,终端站为地面站,可以有多个终端站,来实现两个或者多个终端站之间的通信,这种通信具有容量大、区域广的特点[1]。在卫星数字通信中应用的人造卫星叫做通信卫星,它与地球的自转的周期与方向同步,所以也叫做地球同步卫星,通信卫星始终固定在天空中某一位置上,方便地面与卫星的通信。卫星数字通信技术是我国广播电视节目传输中应用到的主要技术之一,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它在广播电视传输中的优势更加鲜明。与微波数字通信传输相比其优势具体表现在:一是覆盖面广;二是投资成本低且建设快;三是传输信号的质量高;四是便于维护;五是运行成本低。与模拟卫星广播相比其优势具体表现为:一是可以节省卫星频率资源;二是,节省运行成本;三是节目信号质量高;四是数字信号处理与开发更加方便。

2卫星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

2.1卫星数字通信系统的组成。在广播传输中卫星数字通信系统主要由卫星上行发射站、测控站、星载转发器以及卫星接收站这四部分组成。广播数字卫星上设有C波段转发系统和Ku波段转发系统[2],上行发射站的主要作用是发射C波段信号和Ku波段信号,并接收卫星下行转发的微波信号。具体机制为:上行发射站将广播控制中心发送来的各种信号进行处理与调制,将上频率与高功率进行放大后,将上行C波段信号和Ku波段信号通过定向天线发射给卫星。上行发射站接收卫星下行转发的微波信号的作用是对卫星转播节目的质量进行监测。星载转发器的作用是将地面上行站发送的上行C波段信号和Ku波段信号进行接收,并将接收的上行微波信号进行放大以及变频处理后,再进行放大,然后将经过一系列处理的信号发射给地面服务区。星载转发器相当于中继站一样发挥作用,它的优点是保障广播信号以最低的附加噪声和失真进行传送。

2.2卫星上行发射站系统。广播电视台的覆盖性广的特点,起到最重要作用的部分是卫星上行站系统,上行站的设备一旦发生故障就会导致整个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会全部中断,这就要求在上行站应用的设备安全性、稳定性、以及可靠性要非常高,并且要存有备份。广播卫星上行发射站可以将一路或者多路信号传送到卫星,卫星转发其在广播电视卫星中设有C波段信号转发系统和Ku波段信号转发系统,它的作用是将上行发射站传送的信号进行接受,另外也将下行信号转发给广播地面接收站。卫星上行发射站的主要由天线分系统、高功率放大设备、低噪音接收设备、上下变频器调制解调器、系统监控设备以及附属设备构成的。其中天线分系统中天线的作用是将发射功率转化为电磁波能量由上行站传送给卫星,同时也会将及微弱的有空间卫星发出的电磁波能量进行转化,转化成为同频信号来传送到接收机。在卫星上行站系统中低噪声接收设备是进行第一级放大的,高功率放大设备是进行第二级放大的;上下变频器的作用是搬移在射频与中频之间的频谱;调制解调器的作用是对信号进行调制,将广播控制中心发出的信号调制后传输到空间卫星,可以降低信号传输的噪音干扰的影响;系统监控设备的作用是对上行站的所有关键设备进行监控,来方便掌握每台设备的工作状态以及主要指标特性等。

2.3星载转发器。星载转发器在数字卫星通信系统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起着中继站的作用,它的性能好坏可以对数字卫星通信系统的工作质量造成直接影响。所以星载转发器在放大和转发地面站传送的信号时其附加噪声以及失真性能应该保持最低。星载转发器的噪声包括非线性噪声和热噪声,其中非线性噪声的来源主要是转发器电路或者器件特性的非线性,而热噪声的来源主要是设备的内部噪声以及通过天线传来的外部噪声。转发器可以分为两大类:其一是透明转发器;其二是处理转发器。其中透明转发器的作用是将地面发来的信号进行低噪声、频率以及功率放大后进行转发,它主要应用于模拟卫星通信系统中。另外处理转发器不仅可以转发信号还可以进行信号处理,多应用于数字卫星通信系统中,它可以很好的消除噪声的积累。

3卫星数字通信系统在广播传输中的应用

3.1卫星数字广播。将卫星应用到广播节目的传输中,是为卫星应用技术的重大突破,并且卫星数字传输在广播节目中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节目信号到达播控系统后,数字矩阵被中控机房进行切换,然后将要输出主路和备路节目信号分别送到光端机和微波端机,通过光缆以及微波传输到云岗卫星地球站,卫星站接接收到来自主路和备路信号后,通过卫星上行系统来实现广播电台节目的全面上星[3]。

3.2卫星转播车与现场直播车。卫星转播车与现场直播车不仅丰富了节目的传输手段,而且保障了直播节目的安全播出。卫星转播车与现场转播车的车系统的作用有:一是,可以传输高质量无线数字,提供高质量的转播传输以及支持节目直播的制作;二是,还可以解决部分主要节目的应急制作以及传输问题;三是,具有采集、传送以及直播音频、视频、网络音频节目、网络视频节目的能力。卫星转播车和卫星直播车不仅可以组合使用,而且可以独立完成节目的直播与传送任务,它们的存在可以为广播节目的直播与传送提供一个强大而又灵活的移动技术平台。其中卫星转播车可以通过三种传送方式实现转播的目的,分别为卫星传送、地面微波传送、地面电信线路传送,它主要用在大型转播现场的,为现场提供移动技术平台,支持信号的双向传输。卫星转播车技术系统主要包括:车载传送系统、卫星转播车音频系统、以及固定地面站传送系统等。现场直播车主要应用在国际台各调频栏目在各直播现场提供一个移动技术直播平台。其系统主要包括车载音频系统、车载视频系统、传送系统等。现场直播车的传输能力也很强大,可以实现数据的双向传输,并可以进行多业务传输,现场直播车可以在大多数的传输环境中进行独立作业,能够很好的完成直播传输任务。

4结束语

卫星数字通信技术一定会有更加广阔的应用空间,在广播电视传输的作用也将会越来越不可替代,系统功能不断的完善不断的强大,会更加有效的推动广播传输的发展,因此我们需要更加重视这一技术的有效应用,让其在更多的领域内发挥作用。

作者:孙雪柳 单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763台

参考文献:

[1]喻强.数字卫星通信在广播传输中的应用[J].科技展望,2015,12:111.

转播车范文篇6

第一条为确保广播电视设施的安全和广播电视节目的顺利优质播放,根据国务院的《广播电视设施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我省境内业经有关管理部门批准的广播电台、电视台、有线广播站、转播台、差转台、实验台、收讯台、监测台(站)、微波站、光纤站、卫星地面站的下列设施:

1、节目接收、发送设施。包括接收、发送机房设备、天线、馈线、调配系统、塔桅(杆)、地网、拉线、天线场地及其附属设备。

2、节目传送设施。包括架空或埋设的传音电缆线路、同轴电缆线路、光缆线路、有线广播线路、微波站及电波传输通路、卫星地面站及电波传输通路、转播设备等及其附属设备。

3、节目监测设施。包括监测台、站及其附属设备。

4、节目制作和播出设施。包括制作中心、播出中心、播音室、演播室、录音(像)室、复制室等及其附属设备。

5、广播电视专用车辆。包括转播车、采访车、录音(像)车、检测车、发送车、发电车等及其附属设备。

6、其他设施。包括广播电视专用的供电、供水、通讯、道路、围墙(网)及其附属设备。

第三条未经允许,不得擅自进入广播电台、电视台、广播站的播音和技术区,不得以任何借口冲击和侵犯。

第四条省、市(地)、县(区)广播电视管理部门按照“条例”及本细则的规定,负责所辖范围内广播电视设施的保护工作,各级公安、司法机关予以协助和配合。

第二章保护措施

第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除必须严格贯彻执行“条例”外,还必须遵守如下规定:

1、禁止攀登天线和塔桅(杆),禁止摇动拉线,禁止向各种传输线(缆)及其附属设备投掷物品或者射击。

2、禁止损坏广播电视的天线、馈线、地网、地线及其附属设备。

3、禁止在广播、电视天线地网和地锚的区域内擅自开沟挖坑、堆放金属物品、倒垃圾矿渣和含有酸、碱、盐等成份的腐蚀物品。

4、禁止在广播、电视天、馈线周围五百米内建设对天线、塔桅(杆)有腐蚀作用而未采取防止措施的设施。

5、禁止在中波广播发射天线周围一百五十米范围内、电视发射铁塔周围三十米范围内、卫星地面站天线周围十米范围内、传送线路的塔桅(杆)周围五米内、电杆周围一米内以及距围墙(网)一米内挖坑、打洞、取土、取沙。禁止虽在规定范围外但会造成塌方危及上述设施安全或损害其工作效能的施工。

6、禁止在广播、电视供电和通讯的专用线路的搭挂其他用电和通讯线路。

7、禁止在广播传送线路上擅自搭挂收听工具和晾晒衣物。

8、禁止在广播、电视的微波通路及卫星地面站的接收通路中建造影响电波波束传输的建筑物。

9、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中心和播出中心、播音室、演播室、录音(像)室的的墙外,禁止有超过国家和有关部门规定的噪声源。

10、各种电磁辐射设施对广播、电视传送线路的电磁干扰,必须控制在国家的有关标准、规定的范围内。建设单位因工程需要建设此类设施,对广播电视传送线路的影响超过标准、规定的,必须征得当地广播电视部门的同意,采取有效技术防范措施,并经广播电视管理部门批准后,才可施工。

第六条各级政府在制订城乡发展规划和建设时,应注意对广播电视设施的保护。建设工程确需广播电视设施搬迁的,应由建设单位负责搬迁经费,并应遵守先搬迁后建设的原则。造成广播电视塔(杆)不能维修的障碍物,设置的单位和个人应限期拆除以免发生严重事故。

第七条“条例”颁布后在天线场地的保护区内建造的建筑物,应无条件拆除。

第三章赔偿和奖惩

第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损坏广播电视设施或造成广播电视停播的,均应赔偿经济损失。赔偿款的计算方法是,临时抢修接通播出和恢复正常所需要的器材、设备、施工、运输等费用按实计算,停播损失按实际停播至正式恢复播出的时间计算。

停播赔偿标准如下:

1、省级电台、电视台每十分钟一千元。

2、市(地)级电台、电视台(包括转播台)每十分钟五百元。

3、县级电台、电视台(包括转播台)和有线广播站每十分钟二百元。

以上不足十分钟的按十分钟计算。

4、区、乡有线广播每小时一百元,乡以下每小时十元。不足一小时的按一小时计算。

赔偿费由肇事者在接到广播电视管理部门通知后二十天内一次付清,逾期未付的应增交滞纳金。滞纳金为每十天加收赔偿费总额的百分之一,不足十天的按十天计算。

第九条对违反“条例”及本细则规定的单位或者个人,视其情节轻重,由广播电视管理部门责令排除妨碍并给予警告、罚款的行政处罚。

罚款的数额为五十元以上,二千元以下。

处罚按下列标准执行:

1、对损失轻微并能及时报告广播电视部门的,给予警告或处以五十元至一百元的罚款。

2、对一般危及设施安全或损害工作效能,经广播电视部门劝阻无效或中断广播电视影响较轻的,处以五百元至一千元的罚款。

3、对严重危及设施安全、损害工作效能,或中断广播电视影响较大的,处以一千元至二千元的罚款。

4、对危及广播电视设施安全损害工作效能,经多次劝阻、警告无效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予以处罚。

第十条对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当地人民法院起诉;逾期不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广播电视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十一条广播电视部门收到罚款、赔偿款后,应开具收据。罚款全部上缴国库。赔偿款用于广播电视部门修复被损坏的广播电视设施。

第十二条对破坏广播电视设施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提请司法机关对直接责任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三条对积极保护广播电视设施、协助公安部门破案的单位和个人,由广播电视部门给予表彰奖励。奖金来源,由广播电视部门与当地财政部门商定。

转播车范文篇7

摘要:文章从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与竞争,阐述了广播技术发展的当前形势和发展趋势,介绍了开展网络广播技术的优势。结合大连人民广播电台的数字化、网络化系统建设,进一步阐述广播技术要紧跟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潮流,用科学发展的观念开展广播事业。

现代信息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新媒体时代。计算机技术、数字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广播技术的发展提出了一个严峻的课题,传统的广播技术在发展过程中正面临着新媒体的激烈竞争和挑战。正确分析形势,以科学的态度认真研究、总结广播的特点与规律,发挥广播优势,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各种有益的探索,对于推进广播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互联网发展迅速,截至2008年底:我国网民数量达2.98亿,普及率22.6%,首次超过全球平均水平(21.1%)。城镇和农村电脑拥有量为每百户62.6台和3.6台(2000年分别是9.7台和0.5台)。宽带网民达2.7亿,占总网民数的90.6%。手机网民达到1.176亿,较07年增长了133%。特别是3G网络的应用,使手机流媒体传输技术产生极大的飞跃,流畅地无线上网已不再是奢望。

信息传播的数字化和网络化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逐渐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这就迫使传统广播必须面对数字多媒体的挑战。网络上文字、声音和视频的获取已非常容易,而传统广播受频率资源和发射功率的限制使听众受到一定范围的影响,因此广播也必须开阔视野,基于互联网发展网络广播,使受众全球化。所谓网络广播,就是以Internet网为传播平台提供音频和视频服务的网络媒体,是传统广播和互联网融合的产物。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将会使网络(视频)广播的听众越来越多。网络广播具有许多特有的优势:

一、随着各种终端接收设备的普及,受众参与广播的活动也将增强。

“互动性”的加强改变了传统的被动性听广播,使听众可主动与传播者进行交流和沟通。通过网络人们还可以随时自由选择节目内容和节目形式,具有自由的选择权,在保存、查询、历史回顾等方面发生飞跃性的变化。

二、不再受传统广播覆盖面的局限,突破了时空和地域的限制。

借助飞速发展的互联网平台,哪里有互联网,哪里就能收听广播,使广播覆盖全球。

三、通过相应的技术发展建设,可方便地实现视频广播,充分发挥广播的信息量大,传播快捷迅速的特点。视频广播的发展改变了传统收听广播的方式,广播也可以“收看”了。

我台紧跟新媒体时代先进技术的发展潮流,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于2008年年初对我台播出系统进行了大规模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将信息时代的三大前沿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卫星技术应用于广播,使广播得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广为传播”。此次工程建设项目主要包含三大部分:

1、建设一套全新的数字化播出控制系统。播出控制系统是以专业的数字化调音台、音频矩阵、专业设备与网络化路由器、数字音频接口设备等为核心,分别组成播出信号传输通道,互为备份。系统采用国内外先进、成熟的广播技术,以保证系统在广播节目制作、播出和监控等方面与当今数字音频技术、广播数字化、网络化发展潮流同步。同时充分考虑今后广播台网建设和发展的技术、业务需求,如开展数字音频广播、数据广播、网络广播、视频播出等新媒体业务的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系统包括以下子系统:大屏幕视频监控系统;设备监控、报警、日志系统;慢录系统;监听系统;信号路由控制系统;辅助管理系统;同步系统;网络系统;时钟系统。

2、建立一个集广播电台生产、运营和管理等综合业务为一体,适应现代广播的网络化平台。包括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通信与网络技术等在内的现代信息技术和广播数字技术。通过上述技术,将广播电台各功能网安全有效的互联起来,形成全台统一广播台网,以满足信息化、现代化、多元化广播电台的发展需要。我台已建成了广播制播网,播控传输网,综合业务网三个功能网。新系统采用扩展性共享性好、集中管理度和网络带宽利用率高的"星形网络结构"为主体的网络结构。根据业务种类、网络规模、安全级别等方面的要求不同,实现内/外网、各功能网之间的安全互联和信息共享。

3、设计构建数字化音、视频卫星转播车系统。该系统由大小两步转播车、车载广播制播设备、车载卫星系统、地面卫星系统、应急发电系统、辅助控制系统组成。转播车基于卫星传输技术,搭建起一套移动的数字音、视频演播系统。日前该系统完成了设备调试工作,功能完善,达到设计要求。这套卫星转播车系统在国内尚属首例。该转播车除了配备完整的音、视频广播播出设备,车辆本身经过改造,可搭建一套小型演播舞台系统,适合各种转播、直播活动。公务员之家

转播车范文篇8

关键词:奥运经济;直接效益;间接

Abstract:Asthemostfamousandinfluentialsportsgalaxy,OlympicGameshasnotonlyrelateitselftothedevelopmentofsportscultureproductsandserviceindustry,butalsotheeconomicgrowthofthehostingcity.Itcaneffectivelypullthelocalinvestmentdemandandconsumptiondemand,andeventheeconomyofthehostingcountry.BeijingOlympicGamesprovesitssignificantroleinpushingforwardtheChineseeconomyinadditiontodisplayingtheimportantachievementsofChinaineconomy,culture,scienceandtechnology,andsocialprogresss.

Keywords:Olympiceconomy;directbenefit;indirect

奥运经济是奥运会举办城市在筹备和举办奥运会期间,以及奥运会后的一段时期内,利用奥运会的资源优势和奥运会创造的商机所开展的一系列经济活动,从而拉动本地区经济发展,并给举办城市和国家带来阶段性经济发展加速的经济现象。奥运经济可以分为直接奥运经济和间接奥运经济两大部分。直接奥运经济是为举办奥运会而进行的经济活动和围绕开发奥运资源而进行的经济活动,包括直接为举办奥运会而产生的经济活动,围绕开发奥运会资源进行的经济活动。间接奥运经济指在奥运会举办的过程中能够引起举办城市与国家的经济、社会指标发生改变的活动,如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国民素质提高、生态环境改善、新增长点和新产业的培养等。

一、奥运经济直接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

奥运投资可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直接投资指直接用于奥运比赛场馆建设及相关设施的投资,主要包括比赛场馆、运动员村、记者村、传媒通讯设施。间接投资主要是指即便不举办奥运会也需要的,但因为奥运会而提前或加大力度进行的投资。这些投资包括改善道路、机场、地铁等交通项目投资,水、电、热、气等市政建设项目,还有污染控制、治理污染、绿化等环保费用。直接为举办奥运会而产生的经济活动,带动了举办地区建筑、建材行业、通讯业、环保产业等行业的发展(见表1)。

我国是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发展中国家,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资金投入约130亿人民币用于包括新建场馆、改扩建场馆和临时性的场馆,改建的独立训练场馆;用于整个城市的总体建设总投资高达2800亿元人民币,包括城市的基础设施、能源交通、水资源和城市环境建设。这么巨大的投资形成庞大而活跃的投资和消费市场,为的企业带来了商机。据估算,北京奥运创造的就业机会达到200万人。除此以外,旅游、商业、地产、建筑、交通、体育、科技信息等7大领域,在北京奥运经济中得到显著发展机遇。

市场开发是奥运会运行资金的重要来源,围绕开发奥运会资源,如北京直接从国际奥委会拿到两笔主要收入:一是国际奥委会电视转播权总体收益的49%,北京所得大约为8.51亿美元;二是TOP计划(即奥运会合作伙伴计划)所有收益的33%,北京所得约为2.86亿美元。此外,奥运会门票和纪念品也大赚一笔,门票估算收入约为1.4亿美元,特许经营估算收入约7000万美元;加上中国政府的财政补贴、赛后物资的处理收益、个人与集体的捐赠等,北京奥组委的收入超过20亿美元。

(一)转播权出售的媒体收入

出售奥运会电视转播权一直是国际奥委会最大的收入来源。1997-2000年期间,美国奥委会的市场开发收入是4.41亿美元,其中电视转播收入1.1亿,占25%,而且转播价格呈现上升趋势。从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以来,奥运会电视转播权的价格已经涨了15倍。奥运会的电视转播吸引全世界的注意于1936年德国首次电视转播奥运会就已开始,当时的收视观众达到了16.2万人。不过,直到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卫星转播真正使奥运会实现了全球直播以后,电视转播权的合约才逐步发展成为国际奥委会一项重要的收入来源,并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一个机制。

奥运会的范围及影响随着高科技的手段不断发展而扩大。洛杉矶奥运会有156个国家获得了电视转播权;悉尼奥运会电视转播覆盖面由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的214个国家(地区)上升为220个国家(地区)。许多电视转播机构在亚特兰大奥运会的基础上增加节目的播出时间,如美国NBC亚特兰大奥运会转播170小时,而悉尼奥运会转播437小时;加拿大CBC由244小时增加到800小时;巴西GLOBO由76小时增加到175小时。据统计,全球有近40亿人通过电视观看了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盛况,在日本收视率达到88%,在中国收视率达到70%。电视转播权的销售价格在奥运会的进程中有很大差别,自1960年以5万美元出售了冬季奥运会电视转播权,66万美元出售了夏季奥运会电视转播权以来,奥运会电视转播权的价格迅速膨胀(见图1)。

北京奥运电视转播的规模、中国承担的转播项目、国际广播中心的面积都是历史之最。从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以来,随着电视转播技术飞速发展和收视需求的提高,奥运会电视转播公共信号的制作从“主办国模式”发展成为了“多国部队”模式,即由原来主办国自己承担公共信号的制作,变成了由多个国家参与制作的团队。雅典奥运会,我国中央电视台第一次参与奥运会的公共信号的制作,为乒乓球、羽毛球和现代五项三个项目制作了国际信号,2008年奥运会,中国在以上三个项目基础上又增加了足球、篮球、排球和网球四个项目的国际信号制作,另外团队也从单一的中央电视台扩展到北京电视台、广东电视台、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广东电视台、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辽宁电视台、浙江电视台加上天津电视台,八家电视台联合进行转播,这是中国奥运会转播史上的一个之最。第二个和第三个之最是转播中心的面积和收视,作为北京奥运会的主转播机构,奥运会时BOB(北京奥林匹克转播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达到4000人,使用的转播车约60辆、摄像机1000余架,建成的国际广播中心面积约14万平方米,这是奥运会有史以来最大的广播中心,制作的奥运直播信号达到4000小时,电视观众累计超过40亿人次,这是有史以来的奥运会收视之最。图122-28届奥运会电视转播权价格

(二)现场门票收入

奥运会门票是主办奥运会重要的收入之一。门票一般由组委会的销售公司负责,多以预售为主,往往提前二三年进行。奥运会组委会门票外销一般通过各国国际旅行社进行。销售采取套票和单项票两种形式。套票又有两种:一是“大套票”,即开幕式、闭幕式及所有比赛完整的一套票;二是“小套票”,即某一项目全部比赛场次的门票,或若干项比赛组合的套票。门票价格需上报国际奥委会。由于比赛场地的设施条件、观众的观赏兴趣和比赛的激烈程度等因素不同,各项比赛门票价格有差别。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预计1100万张,共售出861万余张门票,创下有史以来观众人数的最高纪录。2000年悉尼奥运会可售门票总量约为750万张,最后一共售出670万张,销售率高达90%,创历届奥运会门票销售之最,门票收入高达5.51亿美元,创奥运会历史最好水平。雅典奥运会的530万张门票最终仅售出358万多张。北京奥运会门票于2007年上半年开始在中国预售,共有700余万张票可出售,向国内公众公开发售的门票数量将不低于总票量的50%,高于近几届奥运会的比例。由于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公众的收入水平比悉尼和雅典低。因此,北京奥运会比近几届奥运会的门票价格有较大幅度的降低。其中,开幕式最高票价相当于近几届奥运会开幕式最高价的50%,最低票价相当于近几届奥运会开幕式最低价的20%左右。体育比赛门票的最高价和最低价也仅相当于近几届奥运会体育比赛最高价和最低价的30%左右(具体见表2)。

(三)来自各级赞助商的收入

赞助商的投资历来是奥运会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奥运赞助商分为全球合作伙伴(top)、举办国合作伙伴、赞助商以及供应商。其中TOP赞助商等级最高,TOP入门费也相当高,已经从1985年的400万美元涨到了第六期(2005-2008年)的6500万美元,国际奥委会的第六期TOP计划成为有史以来财气最旺的一届,征集到的11家全球赞助商金额高达8.66亿美元,比上一期增长了31%。调查显示,中国消费者对奥运赞助商的认知程度大大提高,他们更愿意购买那些赞助北京奥运会的公司的产品。北京奥运会的赞助商对这16天的盛会进行了数以亿美元计的投资,他们不光关注奥运会,还对其主办国中国给予了同样的重视,奥运会帮助他们成功开辟了中国市场。

(四)标识衍生所产生的收入

吉祥物历来是奥运会最赚钱的特许商品,仅吉祥物毛绒玩具销售就占到特许经营一半以上的比例。吉祥物开发是奥运经济的重要内容,通过特许经营的方式,吉祥物可以被开发成玩具、服装、文具、纪念章等琳琅满目的小商品。据统计,最近几届奥运会,特许经营的收入都超过5亿美元,占奥运会全部收入的10%左右。雅典奥运会,特许商品销售额达到7.28亿欧元。据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悉尼奥运会和2004年雅典奥运会通过出售吉祥物,分别获利2.13亿美元和2.01亿美元。公务员之家

2008年北京奥运会5个吉祥物是历届奥运会吉祥物中最多的,加之中国13亿的人口基数,因此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的市场非常大。据专家估算,北京奥运会吉祥物商品的销售收入将达40亿元人民币,其收入要占奥运会总体收入的15%,甚至更高。除此以外,还有近300种商品、50余万件奥运吉祥物系列特许商品。其中既有面向少年儿童消费群体、价格仅为8元一支的吉祥物荧光笔,也有面向高端收藏者、价值十几万元的贵重金属纪念章都带来不小的收入。有专家估算,北京奥运会仅和吉祥物有关的特许商品销售收入就达到3亿美元。

二、间接奥运经济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

英国运动经济学教授克里斯·格拉顿在“2008奥运经济(北京)论坛”上表示,估计北京奥运会至少能够带来60亿美元的“赛后收益”;国家体育总局信息中心信息研究部测算,从2003-2010年,北京奥运会产生的总体经济影响将达到717.06亿美元。

(一)促进经济增长

奥运经济的概念源自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美国商业奇才尤伯罗斯创造性地将奥运和商业紧密结合起来,使当年的洛杉矶奥运会成为“第一次赚钱的奥运会”。自此以后历届主办国都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利润,拉动了地区经济的增长,使奥运经济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见表3)。

奥运会之所以能产生如此大的效益,是因为奥运能有效地带动主办城市和地区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北京市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处提供的报告显示,在2005-2008年的“奥运投入期”内,北京市GDP的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1.8%,较“十五”期间提高0.8个百分点,其中2007年达到1.14%,2008年为0.85%。2004-2008年间,奥运因素共拉动北京GDP增加1055亿元。就目前而言,在拉动我国GDP增长的资金、技术和劳动力三要素中,资金的贡献率是最大的[1]。据有关专家估计[2],承办2008年奥运会给北京带来90亿美元的新增投资,再加上该投资所产生的乘数效应,现成为牵引首都经济高速增长的助推器。此外,从刺激消费需求看,奥运会的拉动作用也十分显著,奥运会对旅游业消费和大众体育消费具有明显的拉动和促进作用。据国家统计局公布[3],北京奥运会在2001年-2008年内拉动中国经济每年增长0.3%个百分点。总之,北京奥运在2001-2010年的10年内将使中国的经济发展大大提速。

(二)推动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推动第三产业,调整第一产业。不论是奥运赛期服务还是赛后场馆的开发利用,奥运无疑都会为承办城市服务业、文化体育、会展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增添活力,从而增加第三产业在地区经济总量中的份额。农业方面,由于奥运赛期对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的需求,将带动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而后奥运旅游业发展,将有效推进城市近郊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旅游、观光、休闲农业)延伸、转移。据有关资料显示[4],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的入境旅游者为22.5万人;1988年汉城奥运会的入境游客达22万人,直接有关旅游收入达34亿美元;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吸引了30多万外国游客,入境游客达35万人,乔治亚州的旅游收入高达35亿美元;2000年悉尼奥运会更是前所未有的旅游盛会,在奥运会举行的十几天里,有35万名外国人赴悉尼观战,如果算上1997-2000年期间所有与奥运会有关的访问者,人数将增加到150万,在旅游业方面为澳大利亚带来的经济利益高达42.7亿美元。

2.促进产业发展方式转型。产业总量的扩大将引起各产业之间对城市有限资源的竞争,在奥运场馆周边及城市重点经济区域,土地等产业资源将大幅度升值,在产业资源的再分配过程中,仓储、抵挡房地产和传统农业等资源密集型产业势必被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逐步替代。

3.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奥运显然能够提高城市的知名和开放度,奥运筹办和举办过程中的经济、技术交流,为承办城市吸引利用国内外资金、提前参与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难得机遇。以优良的投资环境为平台,积极吸引各方资金,引进先进的管理和技术,对优化提升城市传统产业、缩小产业差距、提高产业竞争力等方面大有裨益。4.催生新兴产业。基于奥运对城市生态环境的要求,在“绿色奥运”建设过程中,各承办城市一方面将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改造或淘汰部分耗能、耗水、污染大的产业,另一方面也将投入巨资建设城市城市生态系统,不论产业改造还是生态系统建设维护,都将催生环保和绿色生态等新兴产业的发展。

(三)文化收益

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将通过举办奥运会得到更广泛传播。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国家、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博大精深,内涵隽永。奥运会为展示和弘扬中国文化提供了广阔舞台,有300多万参观者来到中国,50多亿电视观众收看奥运会,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北京。利用奥运会这个舞台,可以向全世界展示中华民族“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变法图强”、“和谐团结”等传统文化思想,以及热情友好、文明礼貌和崇尚体育的修养和素质。加深了全世界对我国的文化的认识,从而可以带动中国文化在世界的流行。如中国的音乐,中国的服装,人们看过开幕式,对这些东西都会产生兴趣,这都属于奥运经济,这是一种综合的效应。[5]

(四)科技奥运理念收益

“科技奥运”是2008年北京奥运的三大主题之一,奥运会是国际上最重大的体育赛事,是对主办国家高科技水平的一次考验。可以说,现代的奥运会就像一个科技博览会,大到奥运场馆的设计建造,交通的控制疏导,通讯的传播保障,小体育器材的材料,运动服装的制造都运用了高科技。现代信息技术、现代电子技术、现代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都在奥运会场上到处“现身”。这对于我国高科技带来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6]可以肯定,这些产业的高科技水平的提高,必将带动中国高科技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五)中国国际形象得到极大提升

申办和主办奥运会的竞争,实际上是一场综合国力、科技实力、文化魅力、经济实力、国民素质的竞争,是一场国家形象和民族地位的竞争。此次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无疑意味着中国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尊重、信任,充分表明世界承认中国的发展和进步,一个负责任、有影响的发展中国家形象已为世人充分肯定;同时,作为发展中国家举办奥运会的开路先锋,中国举办奥运会也为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体坛上赢得了重要位置。为此,中国受到各国政府和人民的高度赞扬,赢得了全世界的尊敬。

(六)生态收益

通过举办绿色奥运,贯彻绿色奥运理念,改善了生态环境,增加绿化覆盖率,普通百姓的生态意识大大提高。在申办2008年奥运会时,我国政府就作出了庄严的“绿色承诺”,提出“绿色奥运”的理念。我国提出“绿色奥运”不仅代表了当今国际环保事业发展方向,也反映了技术进步、资源节约、适度消费的自然环境友好的发展模式。通过“绿色奥运”的实施,我们要在政府主导、民间监督、全民参与下,对自然生活条件、生物多样性和自然资源等进行整治和保护,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中国对世界的承诺。

(七)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和现代化进程提速

奥运会为承办城市、为国家整个经济带来了推动促进,放大作用。比如说,在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这些当然不一定全是为开奥运会而建的,但是奥运会促进加速了它的形成。北京扩建首都机场三期工程,修建轨道交通,地铁4号线、5号线、10号线、奥运支线,机场的第二条高速路,五环路、六环路的通车……这些城市基础设施,虽然是城市永久发展的需要,但是因为奥运会的契机,它们加快了开发。奥运经济使北京的基本现代化实现程度和现代化实现程度分别提高了7.5和8.1个百分点。

参考文献:

[1]鲍明晓.新北京、新经济、新奥运[N].中国体育报,2001-07-19.

[2]鲍明晓.2008年奥运会对中国及首都经济的深刻影响[J].前线,2001(8).

[3]童乐.梦想与辉煌——北京2008年奥运会申办纪实与畅想[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1.

[4]温源.奥运大商机——2008奥运全接触[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转播车范文篇9

中国从1958年有了电视以后就出现了电视文艺,电视戏曲也随之诞生。早期的电视戏曲形式很简单,以戏曲为主,将原来只在舞台上表演的戏曲,简单地照搬和再现到电视屏幕上。其表现方式主要是现场直播戏曲舞台剧。

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直播场地只能是剧场舞台。导演一般采用三台摄像机联机,面向舞台,放置在左、中、右三个位置,运用不同机位的镜头角度、景致变化进行现场切换,使观众欣赏全剧。那一时期转播过不少戏曲艺术家的剧目,如梅兰芳的《穆桂英挂帅》,荀慧生的《红娘》,周信芳的《四进士》等。早期的电视戏曲培养了中国第一批电视戏曲工作者,练就了他们严肃的工作作风和深厚的艺术功底。同时,戏曲节目的剧场实况转播也为后来的电视文艺的实况转播和专场录像,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二、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

随着电视技术的更新,电视手段不断丰富,电视戏曲导演为了增强电视表现力,不再满足照搬舞台,他们积极参与节目创作,将戏曲演员请到演播室,运用电视的独有视角,从舞美、灯光、现场调度,到剧本的修改、演员表演、化装,都重新设计和安排,这便是专场录像。这一时期中央电视台播出了评剧《双玉婵》、川剧《燕燕》,地方台播出了昆曲《十五贯》等,它比原有的舞台剧节奏更加紧凑,画面更加符合观众的审美要求。

电视录像设备的使用,尤其是彩色电视录像设备和彩色转播车的引进,使电视节目不再是转瞬即逝,而能制成磁带得以保留、交换和重播。由此产生的后期编辑,又为电视戏曲的再加工和再创作,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专场录像为戏曲节目的电视化,探索出一条路。至今,它依旧是电视戏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表现形式。

三、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中期

改革开放以后,电视戏曲也在人们怀旧和期盼复苏中迅猛发展,占据了电视节目相当的一部分。这个时期的电视戏曲节目,既保留了实况转播和专场录像的形式,又呈现了形式多样、风格各异的发展趋势。这一时期的节目从内容上可以分为两类:欣赏类和专题类。

1.欣赏类戏曲节目,是指以观众欣赏为宗旨,以展示戏曲剧目的故事和演员的表演艺术为主的电视戏曲节目。这一类的节目主要有实况转播、专场录像、综艺晚会中戏曲节目、电视戏曲晚会、电视戏曲艺术片等等,而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电视戏曲晚会的出现和电视戏曲艺术片的兴起。

电视戏曲晚会:编导不但在演播室搭上舞美、灯光,请来主持人和各剧种优秀演员,表演和串联,而且运用电视手法,对戏曲音乐创作,节目现场编排,进行了整体构思,使晚会节奏明快,观赏性大大增加。从“元宵戏曲晚会”“南腔北调大汇唱”等,到90年代每年的“春节戏曲晚会”,电视戏曲晚会虽不像综合文艺晚会那样大红大紫,但它一直具有固定的观众群,赢得了一批观众。

电视戏曲艺术片:电视戏曲艺术片的兴起和发展,不仅为戏曲这一传统的艺术摆脱危机,探索了一条可行的路,而且拓展和丰富了电视艺术领域。电视戏曲编导们,先是在演播室将专场录像继续深化扩展,进行电视化处理,然后又将演员搬出了演播室的人工舞台,放在实景里拍摄,一种电视艺术的新样式——电视戏曲艺术片由此形成。从浙江电视台《桃子风波》和上海电视台的《孟丽君》,到《秦淮梦》、《膏药章》、《四川好人》、《曹雪芹》、《遥指杏花村》、《璇子》等一大批电视戏曲艺术片的相继产生,标志着编导队伍的壮大,电视戏曲片的制作水平的提高和成熟。

2.专题类戏曲节目,指以介绍戏曲专题为主,以知识性、信息性、趣味性、观众参与性为节目形式的电视戏曲节目。这一时期,此类节目有综合戏曲栏目、竞赛类戏曲节目等。

综合戏曲栏目:中央电视台的《九州戏苑》,上海电视台的《大舞台》,陕西电视台的《秦之声》,福建电视台的《闽海观剧》等节目,内容从剧目剧种介绍,戏曲人物专题,到演员表演赏析,专家评论访谈,主持人介绍评论,穿插着台前幕后的轶事典故,应有尽有。节目的形式也日趋活泼新颖,在有限的时间内,聚合了最大的信息量。

竞赛类戏曲节目:1987年中央电视台的“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选赛”,1988年上海电视台的“沪剧中青年声屏大奖赛”、四川电视台的“泸州老窖‘金鹰杯’川剧大奖赛”等节目既满足了观众的欣赏需求,又普及了戏曲知识,吸引了观众的参与,同时推动了戏曲自身的发展,证明了这一类节目在知识性、欣赏性、趣味性和观众参与性上取得了成功。

四、90年代中期至今

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各级电视台戏曲频道或栏目的开设,电视戏曲节目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节目时间大量增加,节目更加多姿多彩。

转播车范文篇10

关键词:新媒体;经营模式;版权;生态

1前言

1.1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在新媒体的影响下,体育行业与互联网有了更深层次的结合,带动了体育产业生产模式和组织方式的变革,形成了网络化、智能化、人性化的产业形态,这期间有许多体育互联网公司得以飞速发展,同时2014年10月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中关于放宽转播权限制、取消赛事不合理的行政审批权以及鼓励大型赛事的市场开发等政策都直接或间接促进了这些体育公司的发展。然而互联网+体育类的公司的生存发展模式还不清晰,因此,该文通过对目前较成功的乐视体育的经营模式进行分析总结,为其他在新媒体环境下生存发展的互联网体育公司提供借鉴。

1.2相关概念界定

新媒体至今还没有明确的定义,上海戏剧学院陈永东副教授一直从事新媒体方面的研究,他认为:“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媒体及各种应用形式,目前主要有电子媒体、车载媒体、移动互联网媒体、互联网媒体、数字交互媒体、户外媒体等。”美国杂志《连线》试图把新媒体的定义为:“任何人对任何对象的传播。”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熊澄宇教授认为新媒体的存在有着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为基础,影响的多媒体存在形态这两大要素。新媒体是用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运用数字技术的各类终端,利用移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通过因特网、局域网、无线网、网络等渠道,向受众发送各类形式多媒体内容的传播方式[1]。由此可见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并依托于互联网技术的一种传播方式。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通过搜集有关体育互联网公司特别是乐视体育现状的相关资料,对这个论题进行全面、正确的认识,并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归纳总结。2.2逻辑分析法利用从现存的文献和资料中可查询到的各种信息,通过分析、归纳等逻辑研究方法,对其内在的深层关系进行整理、总结,从而得到有效的信息,并提出个人观点。

3结果与分析

3.1产业链的布局

宏观上体育产业链从上游到下游依次是资源、传播、体验与衍生服务。乐视体育在整个产业链的各个方面都有涉及,它通过重金投入版权领域,拉高起步的门槛,促进自身的广告、营销、付费会员进而介入体育的生态系统[2]。内容与资源方面,战略上乐视在2014年成立了乐视体育,由单一的视频媒体网站的业务形态,发展为基于“赛事运营+内容平台+智能化+增值服务”的全产业链体育生态型公司[3]。赛事版权方面,体育种类覆盖十分全面,包括足球、篮球、网球、滑雪、赛车、高尔夫、MLB、英格兰足总杯、英冠、英甲、英乙、欧冠、英超、意甲、德甲、西甲等,拥有17类运动项目,121项顶级比赛版权,平均每年4000场赛事直播。球队运营方面,冠名北京国安,双方就俱乐部经营、俱乐部品牌建设、俱乐部青训体系建设等方面展开全面战略合作,并探讨未来股权合作的可能性。场馆方面,获五棵松体育场馆的冠名权。资本方面,2015年3月,A轮融资8亿人民币,B轮融资80亿人民币。

3.1.1传播与营销方面

媒体平台方面,拥有乐视体育的PC、移动客户端,2016年1月27日,乐视体育宣布以3亿元对价收购中国最大的体育主播直播平台——章鱼TV全部股权,乐视体育在完成全球体育赛事版权布局之后,开始瞄准迅猛发展的用户原创内容直播重点发力,进一步巩固乐视体育在体育视频内容和直播方面的领先优势。经纪营销方面,2016年3月乐视体育成立的全资子公司乐视体育经纪公司,其业务主要包括体育娱乐营销策划、运动员经纪、体育公关宣传等方面。

3.1.2参与方面

2015年7月,乐视网与乐视体育联合投资北京益动思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此次交易将对乐视体育在社群O2O及运动健康领域的布局将产生影响,有利于乐视体育对运动数据的挖掘与利用。2015年10月,乐视体育联手联想之星和动域资本投资了滑雪助手,这是其在冰雪产业的初步尝试。

3.1.3衍生服务方面

硬件方面,乐视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乐视TV、手机、智能自行车研发。方面,投资章鱼,双方合作是互利共赢局面,一方面,乐视体育拥有多场体育赛事的版权,而章鱼作为国内领先的竞彩产品开发运营商,赛事数据挖掘和体育竞猜游戏业务正好可以与赛事直播完美结合,充分满足用户观赛、评论、互动等娱乐化需求,便于乐视体育进一步完善生态圈建设,加速体育赛事直播商业模式的变革。信息数据方面:一方面乐视体育控股搜达足球;另一方面搭建自己的云平台,由此可见乐视体育致力于构建体育数据生态体系,充分挖掘用户数据,进行内部各业务的深度创新,支持产业链的生态构建,努力实现O2O互动及场景实验等互联网体育的概念。票务方面,与永乐文化共同注资创办互联网票务公司乐加乐体育,目的在于打通上有赛事拥有者和体育产业的终端之间的产业链。

3.2版权是基础

3.2.1赛事版权的市场

赛事版权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2014年10月20日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按市场原则确立体育赛事转播收益分配机制,促进多方参与主体共同发展[3]。央视在版权垄断方面的优势消失,新媒体移动客户端的优势不断凸显。赛事转播权的放开,互联网体育公司在体育赛事转播领域得以良性发展,提高了赛事的精彩程度以及观众的赛事观赏体验。同时,利用互联网超强的资源整合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赛事资源的紧缺性。乐视体育等正是借着转播权市场化的东风,开始赛事版权的扩张。

3.2.2版权布局的重要性

体育互联网公司的核心资源是用户,用户的多少直接决定了网站的商业价值的多少,而优质的赛事资源正是吸引用户的重要手段之一。腾讯以5年5亿美元的代价拿下NBA的版权,将过去NBA授予新浪、乐视体育、腾讯这三家的所有权益一举囊括。在线视频站点PPTV的体育频道则以人民币16.85亿元购买了西甲未来5年的版权。体奥动力更是以80亿元(近乎竞争对手两倍)的价格击败了央视、五星体育等知名企业,将中超联赛2016年至2020年直播权纳入囊中[4]。乐视在2012年8月上线以来重拳不断,乐视体育目前拥有多场赛事的版权,包括了足球、网球、篮球、电竞、搏击、高尔夫、橄榄球、棒球、自行车及跑步等项目。争夺版权不仅是吸引用户的需要,也是体育互联网公司尝试付费服务的先决条件。纵观全球其他体育转播公司,ESPN订阅费为776元/年、SKY订阅费为7376元/年和NowTV订阅费为3685元/年,体育付费观看在国际上已经非常成熟了,ESPN100亿美元的年收入中,有近2/3来自于有线电视的订阅费用。乐视体育2016年4月6日下午,召开会宣布在中国内地市场正式推出付费会员“乐视超级体育会员”,会员价格为590元/年,乐视体育相比于国外的体育转播公司拥有更多赛事版权,并能提供更低的价格,这也将使其在中国体育付费的初步发展阶段拥有更强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3.3优质的观赛体验是关键

版权固然重要,优质的赛事观赏体验才是生存发展的根本。当年新英拿下英超版权后,依靠赛事资源垄断的优势开启无差别收费模式,结果在试水失败。失败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一味地用强硬的手段促进消费,而不是通过优质的供给来促进需求并打开市场。乐视体育作为后来者十分注重服务的质量,乐视体育会员可独享的权益有:360度全景信号、直播加速、9路分屏直播、多路视角、多路解说、独家数据、广告勿扰、弹幕特权,线下赛事的VIP购票通道(如国际冠军杯)、乐视体育商城的会员折扣,会员积分竞猜换购等[5]。在解说阵容、内容丰富性、广告插入、比赛的流畅性、数据分析、精彩花絮的回放、球迷互动、资讯传递的及时性等多个方面不断提升。

3.4多元化的经营

乐视体育目前的收入结构为:广告收入占43%,赛事运营占35%,其他收入占12%,超级电视占9%,点播及转播仅占1%。由此可见,乐视体育在盈利方面,目前仍以广告和营销为主,付费会员是目标方向之一,长远来看,主要通过扩大影响力和扩充生态获得盈利。高额版权费何时收回尚不明确[2]。从乐视体育的全产业链可以看出,乐视体育业务范围覆盖面很广,并在积极构建自己体育生态。利用版权和传播优势与乐视TV、手机、智能自行车相结合,使产业链的上下游能够相互结合与促进。首先,乐视体育以赛事IP为核心,进行媒体传播、场馆以及球队的开发与运营;其次,根据自身特点开发用品、、数据化信息及票务。乐视体育通过自身“赛事运营+内容平台+智能硬件+增值服务”的生态链各个环节的互动,逐步实现收益,根据乐视体育公布的会员购买的套餐形式来看,“乐视超级体育会员”和硬件捆绑销售的方式证明了乐视生态的互动性及盈利的多面性,验证了在国内体育视频付费的环境下,周边产品的延伸服务是盈利的很好方式之一。

4结语

通过对乐视体育的分析研究可以看出,构建完整的产业链、不断完善体育生态系统是目前新媒体环境下体育公司的产业布局趋势,通过产业链上下游的积极互动与促进,实现长远发展;体育赛事版权是新媒体环境下体育公司生存发展的基础与保障,预期收益无疑是驱动体育互联网公司争夺体育版权的根本原因;优质的观赛体验是体育公司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准确把握市场的需求,提供优质的节目是实现用户增长的保障;目前中国的体育付费市场还不够明朗,不能直接借鉴国外成功的体育公司的经营理念,因此,多元化经营是目前国内体育公司实现盈利重要方式。

作者:张晓杰 单位:北京体育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寇健溢.国内体育视频网站发展现状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3.

[2]IT桔子.互联网体育创业投资发展白皮书[EB/OL].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Z].2014-10-20.

[4]郑敏.乐视缔造体育产业生态链[J].商业观察,2015(Z1):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