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环境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6 17:11:40

周围环境

周围环境范文篇1

一、时间安排

9月-11月

二、整治内容

(一)医院周边环境卫生及占道经营的整治

由区城管局与洗马路街道办事处采取集中整治与规范管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整治。

1、对医院大门前现有占道经营摊点进行规范管理,要求经营户在设置的区域内按时经营。超出设置区域经营的,要求经营户限期整改;逾期未整改或不遵守管理要求的,取消其摊位。

2、对未纳入规划区域的占道经营摊点、流动摊点,一律予以取缔。

3、对各门店设置的骑门摊、店外店等经营行为进行规范整治,一律要求入店经营。

(二)医院周边社会治安及正常医疗秩序的维护

区卫生药监局、公安分局、司法局、维稳办等单位要根据《关于印发区医患纠纷处置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做好医患纠纷处置、交通秩序整治等工作,并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切实维护医院正常社会秩序及医疗秩序。

三、加强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对整治工作的领导,经区人民政府研究,决定成立区加强医院周边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四、有关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有关单位要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性,按照各自分工,认真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强化工作措施,做到主要领导亲自过问,亲自安排,同时,还要将整治工作与当前开展的“一建双创”、“整脏治乱”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周围环境范文篇2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教兴国”为宗旨,以创建“平安校园”为目标,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原则,积极开展整治学校及周边环境的活动,切实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保护学校及师生的合法权益,为学校创造一个良好的教书育人的环境。

二、工作目标

1、学校外200米内无网吧、游戏厅、录像厅、台球桌;

2、学校周边无流动摊点,卫生状况良好;

3、学校门口无机动车辆乱停乱放现象;

4、学校门口无闲散人员及流氓团伙滋事,偶遇安全、失窃事件报警、接警、出警及时;

5、不发生学生外出和校园重大安全事故。

三、具体措施

一是加强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广播、班队会、墙报、致家长信、等宣传形式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的宣传报道。积极进行法制教育,增强广大师生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

二是落实目标责任。与学校各部门、各同志签订《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责任书》和《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将目标管理责任逐级落实到岗、到位、到人。

三是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内部管理。健全安全稳定隐患排查制度、教育防范制度、校园治安保卫制度、民主管理制度等制度。强化教师为人师表的思想意识,防范和避免内部人员侵害学生的事件发生。

四是加强督促检查,突出整治重点。加强对校园及周边安全、秩序进行专项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求当场或限期整改,不留隐患。

五是加强协调共建,形成整治合力。与社区、派出所、法院、武警部队、交巡警大队、区街道办、周边等单位共建,提高学生的法律安全意识,维护师生的合法权益。

四、工作步骤。

针对校园内部及周边情况分三个阶段进行整治。

第一阶段:调查摸底阶段。

第二阶段:各部门集中重点整治阶段。

周围环境范文篇3

1.言传身教,说给孩子听,做给孩子看

首先,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为幼儿树立榜样。教师对待孩子需要平等、尊重,不要把自己摆在一个高高在上的位置。你想孩子有什么样的行为,自己就要先做出来给孩子看,让孩子学会做。

如,教育幼儿要关心弱者、残疾人,教学活动仅仅借助看图片、录像、教师讲述是不够的,还应该联系有关的残联学校,组织一些参观联谊活动。让孩子确切感受到弱势群体的存在,需要给予更多的关心与爱护。教师要用肢体语言让孩子感受到如何去帮助残疾人,如主动扶有眼障的小朋友坐回位置,微笑着对待每位残疾人,主动握手与他们做朋友等。教师的一言一行,孩子都会看在眼里,渐渐地,孩子也会学着教师的做法,懂得关心弱者,富有同情心。这比单纯的说教更有效。其次,对做好事的孩子及时表扬。孩子的年龄越小,分辨是非的能力越差,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

当孩子做了好事时,要及时肯定,让他知道自己的做法是正确的。对于夸奖的方式,要求教师真正地去观察、倾听和关注,然后把自己看到的和感受到的说出来。如,孩子能把翻倒的小椅子摆正,把正在滴水的水龙头关掉,把掉在地板上的香蕉皮扔到果皮箱,我们就应当用赞赏的口吻描述自己所看到的或所感受到的———“我刚才看到有张小椅子摔倒了,是××小朋友把它扶起来的,小椅子让我替它谢谢××小朋友,她真懂得爱护小椅子,太棒了!”

2.家园合作,形式多样,教育共赢

首先,开展家长沙龙,共同讨论相关话题。良好的家园沟通能够有效地实现家园共育。教师要和家长达成一致的教学目标,让家长了解到家园共育的意义所在,开展家长沙龙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教师播出几个片段视频,提出问题,和家长一起讨论:作为教师、父母,我们怎样才能让孩子会说更会做?与家长一起层层深入地分析问题所在,最后教师再进行小结提升,归纳出几种指导的方法,家园一致做好孩子的榜样,从而达到家园教育的同步。其次,利用网络平台与家长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点滴变化。

家园教育达成一致后,可在班上建立一个班级QQ群,通过网络沟通的方式,了解孩子在家的点滴进步。

教师可定期利用QQ群颁布小任务,如,让孩子做一件帮助他人的事,家长做观察者,把孩子完成任务的过程用相片或文字记录下来,然后发表在QQ群上。用实际的教育行为解除家长的困惑与担忧,同时更全面地了解孩子是否存在言行不一的现象,更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引导。

3.幼儿互教,及时鼓励分享,促进共同发展

周围环境范文篇4

关键词:轨道交通系统环境振动

一、引言

在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轨道交通系统引起的振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早已引起人们的注意,并且把振动列为七大环境公害之一【1】。而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振动问题也引起了一些专家学者的注意。振动试验表明,振动对于居住在铁路线周围的居民的影响非常大,并且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当振动加速度达65dB时,对睡觉有轻微影响;振动加速度达到69dB时,所有轻睡的人将被惊醒;振动加速度达到74dB时,除酣睡的人,一般情况下,其他人将惊醒【2】。

铁道部劳动卫生研究所通过对我国几个典型城市的铁路环境振动的现场实测,考察了铁路沿线居民区受列车运行引起的环境振动污染现状,测试结果表明,离轨道中心线30m之内区域的振级大部分接近80dB。这样高的振级将极大地影响铁路沿线居民的日常生活及身心健康。因此,着手研究振动污染规律、振动产生的原因、振动传播途径及控制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我国,随着现代化的进行,交通系统大规模发展的趋势极为迅速。由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包括地下铁道和城市高架轻轨)具有运量大、速度快、安全可靠、对环境污染少、不占用一般道路等优点,已成为解决城市交通拥挤和减少污染的一种有效手段。国内已经拥有和正在建设的地下铁道系统的城市越来越多,而且不少城市还在筹建轻轨交通系统。近年来在城市交通系统建设中,对于振动可能影响环境和周边建筑物内居民生活和工作的问题也进行了预测。如拟议中的西直门至颐和园轻轨快速交通系统可能对附近文化和科研机构产生的振动和噪声影响、地铁南北中轴线可能对故宫等古建筑的振动影响。为此,北京市地铁总公司、北京市城建设计院、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北方交通大学、铁道部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已经开始结合北京、上海等一些大城市修建地铁、轻轨交通系统时车辆引起的环境振动的工程实际进行研究,发表了有关地铁、轻轨车辆作用下隧道及高架桥梁的振动、振动波的传播及其对周围环境和建筑物影响的初步研究成果。

二、振动的产生及传播规律

轨道交通系统振动对环境和周边建筑物的影响一般通过以下方式进行:由运行列车对轨道的冲击作用产生振动,并通过结构(隧道基础和衬砌或桥梁的墩台及其基础)传递到周围的地层,进而通过土介质向四周传播,进一步诱发附近地下结构以及建筑物(包括其结构和室内家具)的二次振动和噪声,从而对建筑物的结构安全以及建筑物内的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轨道交通系统的振动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产生:

(1)列车以一定的速度运行时,对轨道的重力加载产生的冲击;

(2)列车在轨道上运行时,轮轨相互作用产生的车轮与钢轨结构的振动;

(3)当车轮滚过钢轨接头时,轮轨相互作用产生的车轮与钢轨结构的振动;

(4)轨道的不平顺和车轮的损伤也是系统振动的振源。

对于高架轻轨系统,其影响因素主要有列车速度、车辆重量、桥梁结构类型和基础类型、跨度、刚度、挠度等,列车与桥梁前相互作用也会加大振动作用。

对于地下铁路,其影响因素主要有列车速度、车辆重量、隧道基础和衬砌结构类型、轨道类型、是否采用隔振措施等。

在理论分析方面,由于国内还没有建成高架轻轨系统,文献[3」-[5」采用二维的车一桥共同作用力学模型,通过动力分析求得了列车运行时作用在桥上的列车振动荷载,然后再采用"桥墩一基础一地基"二维共同作用的模型,通过动力响应分析,求得了通过桥墩并垂直于线路的横断面上的地基和地面的振动特性。通过分析和计算,得到了以下结论:轻轨列车振动所引起的附近地面振动,在某一距离范围内,将随距轻轨线路距离的增加而衰减;在一定距离内又出现了反弹增大(大约在40~60m间),但总趋势是随距离的增大而衰减;轻轨系统桥梁的基础类型对地面的振动影响比较大,采用桩基时由列车运行所引起的地面振动的位移汇度伽速度值均较采用平基时的小许多,且采用桩基时,地面振动随距线路距离的增加而衰减的速度也较平基为大。甚至由于采用了不同的桥梁基础,沿线建筑不同楼层的振动响应也有所不同。采用浅平基础时,高楼层的响应比低楼层的剧烈,若采用桩基时,各楼层的差别就小得多;高架桥线路与路基线路相比,环境振动将大幅度降低。距线路中心线30m处的振动强度可降低5~10dB。

对于地铁列车的振动效应,除了通过现场实测了解其对周围环境的振动影响以外,文献[6」根据实测轨道加速度得到了列车荷载的模拟数学表达式,进而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隧道和周围土体的振动特性;文献[5」通过建立系统动力分析模型的方法就地铁列车运行时所引起的环境振动及振动波的传播规律进行了研究。

已有调查表明【7】,地铁列车在隧道内高速运行时,距轨道水平距离1.5m处,振级平均值为81dB,距轨道水平距离24m处,振级平均值为71.6dB。这说明随着距轨道水平距离的增加,振级将不断衰减。此外,地铁振动影响的范围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列车通过的速度及隧道的埋深。速度越高,振动干扰越强,响应的影响范围越大,埋深越大,影响范围也越小。随距离增大而振动强度减弱的规律也适用于沿线建筑物。由于列车运行所引起的地面水平振动,在传播过程中的衰减要快于垂直方向,因而沿线建筑物内垂直方向的振动将大于水平方向的振动。实测结果表明:楼房的水平振动一般小于垂直振动十几分贝,因此在评价楼房受列车运行所引起的振动影响时,可以垂直方向为主。

对于建筑物的平面而言,其纵向劲度大于横向劲度,所以无论建筑物的走向与线路的相对位置如何,当建筑物受到列车运行所引起的振动影响时,总以其横向大于纵向振动的规律出现。就不同楼层高度而言[8],一般来说,对于低层建筑,特别是在四层以下,随着楼层的增高,振动的强度有增大的趋势。

随着列车速度的提高,附近建筑物内测得的振动有增大的趋势,尤其楼房内侧的振动表现得特别明显。而由列车振动引起的沿线地面建筑物的振动,其振级的大小又与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基础类型以及与地铁的距离有密切的联系。对于基础良好、质量较大的高层钢筋混凝土建筑,由于其固有频率低,不易被激励起较大的振动,因而其振级较自土壤传来的振级有相当大的衰减,衰减量可达10~20dB,因此在距地铁隧道水平距离32m处,高层建筑物地下室内实测振级不大于60dB,一层以上则测不出地铁行驶时引起的振动;基础一般的砖混结构住宅楼可衰减5~10dB;而基础较差的建筑,如轻质结构或浅基础的建筑,则衰减量很少,其振级与土壤振级相近,甚至还会出现室内振动大于室外地面振动的现象。

根据实测结果可知,振动强度的分布有以下特点:

(1)在振源的频率分布上,以人体反应比较敏感的低频为主,其中50~60Hz的振动强度较大。

(2)在列车速度的影响上,随行车速度的提高,振动有增大的趋势。

(3)就地面振动随距离的衰减而言,距轨道中心线越近,同一列车引起的地面振动越大,反之则越小。

一般认为,列车运行所产生的地面振动随距线路距离的增加而有较大的衰减是一般规律,但是也有文献得出了不同的结果。文献[9]和[10]曾分别在桥梁(京沈线滦河桥,跨度32m上承式钢板梁桥,桥墩高8~10m,车速50~80km小)和线路附近(京广线,车速25~110km/h)测试了列车通过时地面振动加速度随距离的变化规律。G为振级,ω为各测点加速度与路基处加速度的比值。可以发现地面振动分别在距桥墩60m左右处和距线路40m左右处出现了加速度的反弹增大。这一测试结果是与理论计算的结果相吻合的。

随距离增大而振动强度减弱的规律也适用于沿线建筑,由于列车引起的地面水平方向振动在传导过程中的衰减要快于垂直方向的振动,因而沿线建筑物内的垂直方向的振动将大于水平方向的振动。实测结果表明:建筑物的水平振动一般约小于垂直振动10dB,因此在评价建筑物受轨道交通系统影响时,可以垂直方向的振动为主。

三、计算报动的理论方注

当振动接收点与波源距离小于列车1/π长度,且接收点远至足以产生远域时,由列车所形成的振动荷载几何上可以模拟成谐和线荷载波源。

在竖向谐和线荷载作用于弹性半空间情况下,振动能量呈圆柱状扩散,振幅衰减速率较点波源作用下为没(点波源作用下,能量呈球状扩散),R波由二维波成了类似一维的波,在地表面上并不衰减,而远域的体波(P波和S波),其振幅在地表面下将反比于接收点与线荷载距离的平方(呈衰减)。

上述波传问题在波源下的解都是把地基上看作均匀、各向同性的弹性半空间,这种地基上模型是对实际地基上的理想化。但是它给出了在点波源或线波源作用下体波、面波衰减的一些基本特征。

四、减振隔振措施

交通荷载所引起的地面振动,经常会影响邻近的结构物,或对邻近振动敏感的精密仪表、设备等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也时常干扰邻近居民的生产与生活环境,因而对地面振动防止对策的研究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环境和工程问题。应用屏障是防止和减轻地面振动的有效措施,对该问题的研究始于本世纪40年代。一般而言,振动的有效隔阻可由河渠、橡胶垫层、板桩墙以及桩等屏障来截断、散射、绕射各种应力波而达成。屏障又可以分为连续屏障和非连续屏障。连续屏障是指屏障是连续的整体,如开口沟渠,用泥浆、锯屑和沙子等填充的沟或混凝土刚性墙等;非连续屏障措屏障由间断的屏障单体构成.如圆柱行排孔和排桩等。一般所研究的振动屏障问题,可以分成两大类,一为主动隔振,又称(近场)积极隔振,即利用间接或围绕振动的障壁,以减少由振动源发射出来的波能。由于主动隔振法的屏壁接近波源,所以其主要用于阻隔体波(P波和S波)。另一类为被动隔振,又称(远场)消极隔振,即在高振源较远处作屏障,隔开振动,使之无法降低振动的地点。被动隔振法由于障蔽远离振动源,所以主要用来阻隔面波(R波)。屏障隔振的原理是建立在波能的反射、散射和衍射的基础上,实质上是弹性波和存在于均质弹性介质(屏障)间的相互作用结果。屏障对波的散射效应决定其隔振效果。由于R波的散射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所以理论解多限于体波,并以SH液研究最多,但仍限于几种规则屏障。

关于振动屏障的问题,已有很多人做过研究,如Woods[11]曾提出有关利用明渠产生主动阳振的现场调查报告。Pao[12]等曾利用解析的方法研究波在圆形及抛物线型障壁的折射问题,其中解析的方法由于闭和型的解不易获得,而使其解仅限于简单的几何形状和在特珠的理想条件下。近年来,又有许多学者利用有限元配合特殊的人工边界研究了弹性基础对降低交通振动的效用,利用有限元与边界元或无限元的杂交法,研究交通的隔振问题。高广运等首次提出了地面连续和非连续屏障隔振的概念,指出非连续排桩屏障的散射效应决定隔振效果,而屏障的衍射效应决定其影响范围。

为防止振动表面波的传播,在地表采取挖沟、筑墙等措施也能取得一定效果。有三种隔离模式:弹性基础、明沟和充填式沟渠。研究结果表明:弹性基础对较高频率的隔振效果好,但由于弹性基础的存在,轨道上的最大低频速度和加速度会被放大,所以无论是对于运行列车的平稳性还是对周围环境的隔振来说,弹性基础并不是很理想的方法;对于明沟和充填式沟渠而言,一般来说,减振沟越深,其有效隔振频率的下限就越低,减振效果越好。沟的宽度与隔振效果无关。对阻隔列车引起的振动而言,明沟在三种方式中是最好的,它可以完全切断振动波的传播,只要沟的深度足够,就可以获得理想的隔振效果。但在实际应用上,明沟有稳定性的问题,须设置支撑构架使其保持稳定。对于低频振动,上述三种隔振措施所引起的效果都不大,对于高频振动,如高速列车运行所引起的振动,上述三种隔振措施的效果都可以,但以明沟的隔振效果为最佳。

五、结论

虽然对于轨道交通系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这一课题国内外都做了不少工作,但仍有很多工作要做。

周围环境范文篇5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瑞昌市政府和市综治委等有关文件会议精神,深入开展我乡学校及周边环境整治活动,通过专项整治,发现和整改一批安全隐患,建立健全长效治理机制,营造安全的育人环境。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此次专项整治和学校安全工作的领导,经乡党政联席会议决定成立学校及周边环境专项整治领导小组

三整治内容

1整治校园及周边交通。严厉检查幼儿园学生接送车超载和超速现象。加强对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聘请交警讲课,加强师生的交通安全意识,确保师生交通安全,在中小学的上下边各设减速带,并在校门口30米处设置学校牌,有效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

2整治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派出所和乡综治办加强对学校周边的巡逻,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对学校的财产和师生人身安全的不法侵犯,对老师和学生的违法犯罪行为。切实维护师生合法权益。

3整治校园及周边食品卫生安全整治。乡综治办将会同卫生部门,不定时的检查食品卫生,对校园内及周边的副食店检查是否有营业证件,食品是否过期;对学校的食堂幼儿园的厨房是否达到卫生标准。凡不符合卫生标准和存在安全隐患的,要限期整改;逾期达不到要求的,停止经营或使用;果断杜绝“三无”食品,裸露食品或变质食品。

4整治校园及周边文化环境。文化站要负责校园及周边文化市场的管理工作。严禁在中小学校周围200米范围内设立电子游戏厅网吧,对网吧歌舞厅音像制品零售出租摊点等的非法经营活动进行坚决打击;查处各种涉及反动淫秽色情暴力内容的文化娱乐场所;加强对学校及周边地区文化经营场所的日常监管,加大执法力度,规范经营秩序。

5加强学校内部的安全管理。中学要有一名副校长专门负责综治工作,要配一名综治专干,负责对全乡中小学的治安工作,各中小学幼儿园要从校舍安全人身安全教育设施安全生活设施安全实验设备安全道路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安全教育管理校园其他安全等方面进行校园安全检查。对学校的所有方面进行排查,坚持每周一次。加强对师生的安全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安全教育宣传”活动,加强师生安全知识和法规教育,强化师生的安全意识。进一步强化学校内部的安全保卫工作,落实学校安全工作责任制,努力完善各项安全保卫制度和卫生管理制度,建立学校治安保卫组织及队伍,排查整改学校内部的安全隐患,确保学校安全工作的万无一失。

四时间安排

学校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活动分上下半年进行,上半年在4月1日至13日,下半年在10月20日至23日。

五活动要求

周围环境范文篇6

一、提高认识,加强学习,明确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的意义与任务。

我校接到通知后,组织学校行政及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该文件,领会文件精神,提高教职工对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的认识,明确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的意义,同时,还对此次整治的工作任务与整治重点进行了学习、讨论,并结合我校实际,还对我校的整治工作作了安排部署。

二、加强领导,健全管理体制

1、成立学校及周边环境专项整治领导小组,校长为组长,各教师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2、召开会议讨论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确定工作任务,整治重点,对工作进行具体安排布置,做到任务落实到人。

3、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岗位责任制。领导小组加强对学校安全工作的研究、督办和管理,建立学校安全工作校长负责制,教师值班制。落实各项工作的措施,完善内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教师的安全培训,强化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公务员之家

三、落实文件精神,发现问题及时整治

1、收到文件当天校领导集体学习文件。及时安排部署。

2、学校组织专人对全校校舍安全、食品卫生、消防安全等进行了专项检查与整治。

在这次整治中对校内建筑进行安全排查,对食堂与小卖部的食品卫生进行了突检查,重点检查有无过期、三无、裸露食品,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批评教育,并限期整改,并对今后的食品卫生提出了要求,学校将长期做好食堂及周边饮食摊点的整治工作,保持整治成效;此次检查与整治还对消防安全隐患进行了排查。

3、对道路交通安全进行了整治。

周围环境范文篇7

唐山市京唐港曹妃甸港工业园区供水工程由取水泵站、输水管道、净水厂和配水管道四部分组成。

取水泵站建在陡河水库东侧,包括引水渠、进水池、取水泵房及管理站,取水泵房规模按远期18000万m3/年考虑,土建工程一步到位,近期取水按9000万m3/年(24.7m3/d)设计。取水水源为陡河水库。

考虑到供水工程的实际情况,采用两条输水管线,其中上游从取水泵站开始穿山丘及塌陷区段采用钢管,钢管直径D=1200mm,下游直至进入工业园区水厂段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管道直径D=1400mm。

净水厂建在林雀老堡岗子以南海岸上,待工业园区总体方案落实后,准确确定水厂位置,净水厂构筑物按以下内容设计:一座1.5万m3/d折板絮凝斜管沉淀池;一座1.5万m3/d气水均质滤料滤池;4座6000m3蓄水池;一座3000m3清水池;一座24.7万m3/d二级泵房;一座加矾间;一座加氯间;一座废水池和回用水水池;一套附属建筑(含综合楼、食堂、浴室、机修车间、仓库、车库和锅炉房等)。

根据工业园区总体规划设计,配水管网考虑5000万元的管网投资。

2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和防治

2.1工程外部环境状况

工程取水泵站位于库区,除与碱厂取水泵站相邻外,周围无村庄,无工矿企业。取水口周围没有养鱼及旅游等污染因素,因此,取水泵站所处的环境质量较好,适合城市集中供水水源的取水外部环境条件。

工程输水采用压力管道输水,沿途污染物不可能进入,管道敷设在公路两侧及农田内,没有穿越任何污染区,符合城市集中供水原水输送的外部环境要求。净水厂位于工业园区内,交通便利,大气环境质量较好,对水厂管理人员不会造成危害。

2.2对陡河水库的影响分析

供水工程实施后,将每年从水库引水7535万m3。供水量是从引滦入唐的水量中调拨,陡河水库统一调配。陡河水库建于1956年,总库容5.152亿m3,调蓄水量0.684亿m3,属大型水库。因此,工程的取水量在水库的可供水量范围内,不会产生破坏生态平衡、危及水库枯竭等不良的环境影响。相反,引地表水入开发区,增加了工业园区的地表水量,可以减少工业园区对地下水的需求量,使地下水得以涵养,防止海水倒灌和地面下沉。

2.3工程运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3.1取水泵站运行中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取水泵站在运行中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噪音的污染。因为工程位于陡河库区内,周围无村庄、无工矿企业,况且水泵采用高效低噪音水泵,水泵安装高程在水库低水位以下,与站区地坪高差在10m以上,故噪音对周围环境及管理人员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2.3.2输水管道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根据输水管道走向,沿途大部分为公路及耕地等,同时沿农田敷设的管道在施工后进行还耕,且采用管道输水,几乎无渗漏,不会造成土壤的盐碱化。但是在特殊条件下也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一些不利影响。因输水管道为有压供水,当管道出现事故时,可能局部跑水,特别是公路、铁路、重要交叉部位、重要设施所在地,应要严格注意,防止出现事故,一旦出现事故要及时抢修。

2.3.3净水厂运行中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在净水厂的生产过程中对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的因素有下述三种,即:(1)氯气发生泄漏事故时对周围环境的危害;(2)水厂机械设备产生的噪音对周围环境的影响;(3)锅炉房烟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现对这三种因素分析如下:

2.3.3.1氯气发生泄漏事故时对周围环境的危害及防护措施

为杀灭水中的各类致病菌,水厂多采用加氯作为消毒手段。工程投氯点设在清水池前,投氯量为2毫克/升。氯气具有刺激性,有毒,如氯气泄漏到空气中对人和生物都有危害性,能伤害人的呼吸器官,严重时造成肺部窒息而死。按国家“TJ-367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规定,车间内氯气的最高允许浓度为1mg/m3。所以在净水厂设计中必须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以防止氯气扩散到空气中造成危害。在工程中拟采取如下防范措施:①加氯设备采用全真空加氯机,该加氯机可使厂区内加氯管道呈真空状态,一旦加氯管道发生损坏时氯气不会泄漏到空气中,同时加氯设备自动关闭。②在氯库和加氯间内设置排风扇以排除氯库和加氯间内可能漏出的少量氯气。③在氯库和加氯间内设有氯气报警仪和一套氯气吸收装置,当室内氯气含量超过1mg/m3时氯气报警仪自动报警并自动启动氯气吸收装置,将含有氯气的空气吸入氯气吸收装置的中和塔内,使氯气和中和塔内的碱液产生中和反应,生成NaClO、NaCl和H2O,从而达到防止氯气泄漏到室外的目的。④在加氯间值班室内设有氧气呼吸器及防护用具,供在发生漏氯事故时操作从员排除故障时使用。综合水厂运行经验证明,在采取上述措施后,可以避免因漏氯而对周围环境造成危害。

2.3.3.2噪音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及防护措施

水厂噪音产生的来源主要有送水泵房和锅炉房内的各种机电设备产生的噪音,其中主要为送水泵房内的水泵电机所产生的噪音。为解决噪音对周围环境所造成的危害,在设计中拟采取下述防护措施:①在设备选型时优先选用噪音低、效率高的机电设备。②为保证操作中人员的健康,设计中应对值班室采用隔音作法,值班室和送水泵房之产的观察窗和通行门均设置双层门窗,并在室内进行消声处理。③在泵房周围进行绿化以减少噪音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同时可以起到美化环境的效果。

2.3.3.3锅炉房烟尘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护措施

通过在锅炉烟道上安装有效的消烟除尘设备以减少排烟量,同时选用燃烧充分的锅炉型号,使燃煤得到充分燃烧,减少烟尘。

周围环境范文篇8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生态环境;影响;对策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与生态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能够有利于水资源保护,但是在建设过程中由于人力、设备等的投入,会对周围环境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从而引发人类建设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我们应正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在整个生态环境中的影响,并探索有效的改革措施与方法。

1.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1对气候产生影响

在水利水电施工的过程中,会对周围环境进行土壤的挖掘工作,在进行的过程中会对地表植被产生影响,提高地表空气的湿润程度,从而带来局部性质的小气候影响,例如会使当地的雨量增加、产生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1.2对当地植物、动物产生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会对当地的环境进行永久性的改变,一些植物将会遭到大规模的破坏,一些常年生长的植物会被看砍伐,导致当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陆地动物、水中动物迫不得已地进行迁徙,离开自己的熟悉的地方,从而导致当地植物、动物遭到大规模的流失,对当地生态圈产生严重的破坏。

1.3改变当地土壤结构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在建设之后会出发地震、坍塌或者滑坡等恶劣地质灾害,也会引起水利水电工程附近的土地出现沼泽化、盐碱化等问题。土壤中的通气条件变差,将使得突然中的微生物活动逐渐减少,导致肥力下降,从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2.加强建设管理,降低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2.1提高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

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人的行为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也可以通过对人的行为的约束,来尽可能降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高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施工中,我们应做好员工的培训活动,使其具备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在自己的行为中主动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了能够达到这个效果,一方面我们应在施工开展之前做好员工的培训,对所有涉及到工程的人员都进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培训,使其能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明确水利水电工程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在培训中,应加强实践方面的内容,让所有人员都能够明确如何进行施工才能够有效避免对环境的破坏,并努力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约束,防止出现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另一方面,要让施工人员注重学习环境保护方面的技术,从技术层面来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进行改革,从而实现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

2.2做好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工作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为了能够实现对周围环境的保护,应做好各种保护措施,从大气、噪音、水体等多个方面对生态环境进行监测,掌握施工期间周围环境的变化情况,从而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在大气方面,应尽可能降低施工中粉尘、灰尘等污染物的产生,尽量不在室外进行材料加工等容易产生污染物的工作,并及时处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灰尘,防止对大气造成污染。施工中有很多机械设备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在对设备进行选择的时候,应尽可能选择噪音比较小的设备,并增加一些减震设备,从而降低对周围环境的噪音污染。对于当地的水资源,应做好施工现场的污水处理工作,将施工中产生的废水和施工人员生活废水集中进行处理,设置沉降池,对水资源中的有害物质进行沉降,在水质改善之后才能够排放到自然环境中,降低各种污染对水域的伤害。对于施工中发生的各种污染问题,应及时进行处理,防止留下潜在的污染源。在施工完成之后,也要做好生态环境的恢复和绿化工作,从而使生态环境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

2.3因地制宜,确定适当的开发目标

过去的水力资源规划,按照流域梯级开发模式,往往追求100%的开发率。由于移民和耕地的补偿费用会越来越高,因此考虑社会稳定和保护耕地资源,在规划时应因地制宜、选择适当的开发目标,对于移民和淹没耕地少、生态环境问题少的河流,可以100%地开发;对于移民和淹没耕地多、生态环境问题大的河流,可以放弃部分河段的开发。参照多数发达国家的情况,水电资源平均开发率为70%~80%是可行的。

2.4研究和完善移民政策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期间,周围生活的群众的安置为题成为了我们关注的重点。我国水库移民经历了安置型和开发型两个阶段,国家还出台了库区后期扶持政策。为了解决好移民能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有专家建议研究“投资型”移民政策。其主要思路是将淹没的土地、房屋及其他有价设施进行评估,加上对生态环境的补偿作为股份,参与水电开发建设,使移民和开发方形成利益共同体,使移民能长期共享水电开发的效益。移民区地方政府和移民代表作为股东参与工程建设的决策管理,建设期安置移民的费用通过预支若干年应得的收益来解决。

3.结语

周围环境范文篇9

关键词:高层建筑;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基本内涵;应用

1前言

现代城市建设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可利用建设用地逐渐减少,高层建筑成为城市应对用地减少的主要措施,但是高层建筑在建造和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噪声污染、污水排放及废料等,对高层建筑周围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因此,人们开始尝试将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与高层建筑相结合,以此来降低高层建筑的环境污染程度和能源消耗,提高高层建筑能源利用效率,促进建筑行业健康持续发展。

2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基本内涵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是我国建筑行业近几年新型的建筑设计概念,并且逐渐成为我国整个设计领域的核心设计理念,其主要内容是指在建筑设计过程中结合生态学和环境学,是建筑物与周围环境和谐融合,最大限度地降低建筑施工对周围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同时调节并降低建筑自身能源消耗。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不是用绿色植被对建筑进行简单的装饰,而是要科学的融入并利用自然环境,在保证人们居住健康与舒适的前提下,实现建筑设计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与生态平衡。首先,绿色建筑理念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要以城市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因地制宜地进行设计和建造,尽可能保证高层建筑设计和周边环境的和谐共生,绿色建设设计理念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是有效治理与改善高层建筑周边环境的重要举措。其次,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还包括其在建筑室内环境设计和节能材料的使用方面,绿色材料的使用和科学的管理措施可以极大地提升建筑室内环境的舒适度和绿色健康程度,除此之外还在减低建筑能好、节约资源等方面有明显的效果。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主要有以下几个设计原则:一、可持续发展原则,是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首要原则,所有绿色建筑的设计施工都要以这一原则为基础展开,可持续发展原则是保证高层建筑设计与周围环境有机结合,确保建筑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和谐统一的关键原则;二、周期性原则,为了确保高层建筑设计的规划、施工与运营等阶段的全周期可以高效节能运行,绿色建筑设计就需要对各个阶段进行指导和控制,通过阶段性的周期性控制达到对高层建筑全周期控制的目的;三、自然原则,绿色建筑设计要想达到与周围建筑的充分融合共生,最重要的就是要充分利用场地地形、地貌等自然环境,降低建筑建造和后期运行等阶段的污染物产生和排放,以此促进高层建筑与周边环境的有机共生。

3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意义

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攀升,城市化进程也在逐渐加快,我国建筑行业也随之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是随着高层建筑数量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其与环境的矛盾日益激化:我国建筑行业建筑建造过程中的钢筋、水泥等建材消耗量已经占据了世界总量的四成左右,而这些材料的大量使用会对生态平衡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可利用的建设用地逐渐减少,森林绿地不断被开发商开发利用,极大地降低了城市绿化面积,对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等等。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开始逐渐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和谐,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是新形势下建筑设计的必然选择,是我国建设可持续发展性社会的重要途径和手段,绿色建筑设计理念迎合了现代社会和国家的节能环保理念。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是保护高层建筑周边环境,节约资源,降低施工成本的重要支撑,是可以为企业和社会带来良好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绝佳选择。

4高层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应用

4.1高层建筑选址。随着我国人口数量的不断攀升,城市可建设用地逐渐减少,高层建筑是城市应对土地资源紧缺的主要手段。同时随着人们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和发展,绿色理念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并积极倡导,绿色建筑理念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是建筑行业在新形势下的改革创新,也是建筑行业健康长久发展的必然选择。绿色建筑理念下的高层建筑设计选址,要充分考虑场地的地质条件、生态环境、气候水文等自然环境对高层建筑会产生哪些影响,评估建筑施工难度和工程建造的可行性,及时排除自然环境不适宜或者施工难度过高的场地。绿色建筑理念下的高层建筑选址将场地的宜居性作为高层建筑选址的首要标准,居住功能的高层建筑一般选择在交通便利的非城市中心地段,既可以保证居民的出行便利,又可以保证居民的日常生活不受到城市嘈杂环境的影响。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促使建筑设计对场地周边的自然条件和生态条件充分了解,因地制宜地提出高层建筑设计方案和建筑周边的绿化方案等,只有将绿色理念深入到高层建筑选址的方方面面,才能实现高层建筑设计的绿色生态化,实现我国城市建设发展的绿色健康发展。4.2高层建筑节水系统。淡水资源是人们生存的能源,由于环境的恶化和人口数量的激增,目前世界已经有近六成的地区出现了淡水资源不足的现象,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构成了极大的威胁,由此可见节水是目前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高层建筑体量庞大,其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水资源进行施工和混凝土浇筑等,除此之外,高层建筑总面积较大,容纳人数众多,用水量也会较其他建筑增加许多,高层建筑的节水系统尤为重要。绿色建筑理念下的高层建筑设计要在场地周围环境和地势条件等基础上,在工程实体设计时就对建筑的水循环系统进行科学详细的设计,比如,雨水收集系统与雨水净化系统,生活污水净化再利用系统,节水器具的安装规划等等,以此来降低高层建筑的水资源消耗,节约用水,促进高层建筑水资源循环、再生系统的形成,不仅降低了高层建筑的运营成本,产生良好的环境和生态效益,还可以降低水资源的浪费,实现绿色生态建设与发展。4.3高层建筑风能源的利用。风能源是自然界中一种最为常见的能源,同时也是绿色建筑设计中的一种最佳能源,要想增加绿色建筑中居住环境的舒适性就要重视风能源的利用。在高层建筑设计的初期,设计人员就要根据设计场地全年的风向、风力大小和时间分布做出详细的分析,以此为基础在高层建筑中充分利用自然风。高层建筑一般垂直距离较大,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势必会对空气气流的正常流动产生更大的影响,因此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下的高层建筑设计既要合理选址、与城市规划相结合,又要考虑城市季风变化,利于城市的空气流通与污染物扩散。高层建筑上下高度跨度较大,各个楼层与室外空气的热交换速度也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加快,因此,高层建筑要想做到楼梯上下温度相当,就需要合理选择鲜封口的位置、朝向、大小及楼层等,使得楼梯在夏季可以流通进入较多的自然风,降低室内温度,冬季又可以阻断一部分自然风进入室内,保证室内保温效果。高层建筑设计中风能的科学利用,可以有效降低高层建筑对制冷或制热能源的需求,达到节能减排、健康环保的生态目标。4.4高层建筑设计对周围环境的积极影响。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高层建筑设计与施工中对周围环境污染的预先考虑,在高层建筑设计中,对建筑建造及后期运行中所有可能产生的污染都进行相应地处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设计高层建筑幕墙时充分考虑光污染的问题,采用新型材料或技术手段避免光污染的产生;第二,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做好降噪处理,一般在噪声声源处和噪声传媒媒介等方面着手,及时处理建筑施工中产生的污染物和废物,,降低高层建筑施工队周围居民生活和环境的干扰;高层建筑人员密度大,容积率较高,因此高层建筑周围需要较高的绿化面积来优化周围环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空气污染,同时还可以起到降噪的作用,设计人员在进行高层建筑设计是,可以在高层建筑的室内、室外或墙体进行绿化设计,如高层住宅小区内设计小公园,建筑墙体采用攀爬类植物等,不仅增加了高层建筑的绿化面积,为人们营造了更加绿色生态的环境,还为建筑室内温度的调节和降低能源消耗提供积极的帮助作用。

5结语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极大的迎合了现代人们对健康、绿色以及环保的需求,是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绿色建筑理念是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一项极为重要的应用,其不仅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还可以节约高层建筑的能源消耗,为高层建筑的环境效益提供可能,对高层建筑的生态效益提高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建筑设计人员要充分利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对高层建筑的节水系统、风能源利用等进行设计,促进高层建筑对周围环境的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张杰.论绿色建筑设计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研究[J].河南建材,2018(4):239~240.

[2]段跃鹏.高层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应用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8(10):229~230.

周围环境范文篇10

1.1注意定期保养和维护设备。在综合气象观测业务中,观测设备的正常运行也起着很大的作用,因为综合观测数据的精确度水平直接影响到气象观测结果质量的高低。就目前现状而言,综合气象观测设备基本上实现了自动化的发展,观测仪器设备一般都具有较大的灵活度和精确度,所以,这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定期对观测仪器设备进行保养和维护,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减少因测量数据的精准度引发的预报结果错误。1.2加强对复杂天气的观测。在夏季的时候强对流天气状况频繁发生,大风、冰雹、雷电、暴雨等现象经常伴随而生,尤其是冰雹天气,极其具有破坏性,出现以上天气现象时,要及时地进行预警工作,并且把大风数据存储到自动气象站的资料文件夹中,在气象灾难天气到来之前,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提前对地温表等测试仪器做好保护工作,以防止灾难天气弄坏气象探测设备,同时需要对已经发生的灾难天气做好数据收集和整理分析,希望能够对以后的预防工作有借鉴作用。1.3注意周围观测环境的影响。根据中国相关的气象法律法规对气象观测站周围环境明确的规定,观测的场地要设立在比较宽阔的地带,观测站的周围不能有高层建筑物。但是,由于现在城市的快速扩展,高层建筑一幢又一幢的竖起,甚至对观测站的周围土地进行过度开发,对气象站的观测设施造成破坏的事件时常发生,气象站周围环境受到的影响逐渐加剧,甚至造成了对气象站的破坏,部分受周围环境影响特别严重的,不得已需要对气象观测站进行迁移地址,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对该地区周围环境的监测准确度,因此,在进行气象站建设时,一定要注意选址,切记保持周围环境的空旷性。

2综合气象观测业务的质量控制对策

2.1全面提高综合气象观测业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对于任何一项工作而言,工作人员的爱岗敬业精神和综合业务能力都直接影响着工作的效果。所以,要想提高综合气象观测业务的质量水平,就要提升工作人员的敬业精神和技能素质。由于综合气象观测具有规范化和专业化的特点,所以说,从事工作人员需要熟练掌握气象观测业务的相关内容和规范,此外也需要熟练掌握应对灾难天气条件下的应急处理措施。与此同时,气象部门也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让这些工作人员能够及时了解到最新的综合气象观测信息,不断扩大自己知识储备,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力求能够与时代接轨。2.2注意落实好观测仪器设备的日常维修维护。在综合气象观测业务工作中,观测设备是否能够正常运行,直接影响到观测数据的质量,进而影响到相关的工作人员的预测判断。所以,要切实落实好观测仪器设备的日常维修维护,首先,要注意查看观测仪器设备的表面是否干净,仪器的性能是否处于最优状态,还要观察电线电缆是否有损坏,各个安装部位是否有漏电的现象,如果发现,要及时地进行维修处理。然后还要定期地对气象站的计算机进行查毒处理,以防被病毒入侵,引起数据不见的现象。最后还要定期检查观测站的防雷设施,检查是否能够正常运行,避免雷电对观测站造成危害。2.3做好综合气象观测业务的交接班工作。在其他一些行业中,其他的交接班工作的重要性不是很明显,但是在气象观测业务中,交接班工作非常重要。气象部门需要制定好交接班工作的制度:第一,要做好观测仪器的交接。在进行交接时,交接人员一定要认真检查观测仪器是否能够正常的运行,如果有问题,要及时送往维修部门,避免影响下一次的探测工作。第二,上下班人员要做好交接工作。下班前,交接人员要对当日上班工作事项工作进行梳理,严格按照公司交接制度,把下一步需要进行的观测任务,还有对相关的重要记录事项和为完成任务交代给要接班的工作人员,能够为接班人员的工作提供便利。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