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建设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4 23:40:23

重复建设

重复建设范文篇1

合理的重复建设对经济发展具有良性推动作用。首先,重复建设导致激烈市场竞争,使企业为生存发展而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加速了产品结构升级,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其次,重复建设促进企业不断提高管理,降低产品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增加消费者福利。再者,重复建设能抢先占据和填满市场,提高整个行业对国外商品的竞争能力,也有利于行业自身的发展。

不合理重复建设对我国经济发展也会产生诸多不利影响。一方面造成资源浪费,降低资源配置效率。首先,不合理重复建设破坏了正常合理的区域分工,造成产业布局失衡,区域比较优势不能得到发挥,降低国民经济整体效益。其次,不合理重复建设导致区域保护主义严重,使各地抛开本地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争夺有限的资源,其结果必然是投资分散化,产业集中度下降,难以实现规模经营,削弱了产业竞争力。另一方面,导致生产能力过剩。不合理重复建设建成企业后提供的物质产品或劳务大多雷同,导致该类产品市场需求萎缩,造成产品大量积压,或者导致服务设施闲置,同时导致其它某些关键和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不足。最终不合理重复建设导致的结构性生产过剩加速了市场秩序的混乱,导致国民经济效益低下。

造成不合理重复建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现行“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刺激了地方投资,财权上收、事权下放的格局也逼迫地方投资。二是产权不清晰。多数重复建设是政府投资,资产归属不明确,没有人真正对投资负责。三是错误的政绩观带来了盲目投资。不少地方领导为了升迁,大搞政绩工程,不调查、不咨询就急忙上项目、搞贷款,最后造成了严重浪费。四是国家宏观调控不力。国家作为宏观调控主体,没有适时相关信息,设置该产业的进入壁垒,从而导致盲目投资的产生。

要避免不合理重复建设,必须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加强间接宏观调控,合理引导投资行为。加快建立以政策引导和信息等间接调控为主的投资宏观调控体系。要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及时出台规划,并进行滚动性调整。要健全和适时调整国家产业导向目录,合理规定国家支持、限制和禁止的产品。要完善国家产业预警机制,对市场过剩、价格大幅波动情况及时预警公告。具体如下:

(一)深化投资体制改革,使投资的决策与风险相统一。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包括两项主要内容:一是下放投资决策权,使投资的决策者拥有完整的投资决策权;二是明确风险责任承担者,使投资的决策者承担决策范围内的风险责任。有关部门应当尽快推行项目备案制,通过利益导向、例行审查、统计等方式对投资活动进行间接管理,实现政府从微观投资活动中的退出。除造成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枯竭和不利于国家安全的项目等之外,其余项目均由项目倡议者进行自主项目决策,金融机构进行自主信贷决策,证券潜在持有者进行自主购买决策。这样可以提高决策的效果。应当加快金融机构的改革步伐,使金融机构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割断与中央政府的特殊联系,成为真正的金融企业。实行“谁投资、谁决策、谁承担风险”的原则,有利于投资主体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和资本实力,通过进行严密的可行性论证决定是否进行投资。

(二)合理引导政府投资行为,通过市场机制进行资源配置。首先,严格限制政府投资范围,转变政府投资方式。政府投资的目标,是在于为社会提供“公共物品”而纠正“市场失灵”和优化资源配置。这样,政府投资就必须严格限制在一些必要的基础设施、储备战略性物资领域以及补充或增加特定主体的资本领域等。政府投资不仅应全部退出竞争性产业,就是在能够引入民间投资的基础设施产业,政府投资也不应发挥更多的作用。其次,缩小国有资本投资战线,转变国有资本投资方式。国有资本分布的领域非常广泛,造成战线过长,应当予以收缩,从一般竞争性产业向特殊性产业、基础设施产业等转移,目的在于发挥其引导社会投资的作用,增强国民经济整体竞争力。这就意味着国有资本投资必须向特殊竞争性产业、基础设施产业等集中。这些产业,属于民间投资不愿进入或无力进入,而政府投资又不能进入的产业。

重复建设范文篇2

合理的重复建设对经济发展具有良性推动作用。首先,重复建设导致激烈市场竞争,使企业为生存发展而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加速了产品结构升级,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其次,重复建设促进企业不断提高管理,降低产品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增加消费者福利。再者,重复建设能抢先占据和填满市场,提高整个行业对国外商品的竞争能力,也有利于行业自身的发展。

不合理重复建设对我国经济发展也会产生诸多不利影响。一方面造成资源浪费,降低资源配置效率。首先,不合理重复建设破坏了正常合理的区域分工,造成产业布局失衡,区域比较优势不能得到发挥,降低国民经济整体效益。其次,不合理重复建设导致区域保护主义严重,使各地抛开本地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争夺有限的资源,其结果必然是投资分散化,产业集中度下降,难以实现规模经营,削弱了产业竞争力。另一方面,导致生产能力过剩。不合理重复建设建成企业后提供的物质产品或劳务大多雷同,导致该类产品市场需求萎缩,造成产品大量积压,或者导致服务设施闲置,同时导致其它某些关键和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不足。最终不合理重复建设导致的结构性生产过剩加速了市场秩序的混乱,导致国民经济效益低下。

造成不合理重复建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现行“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刺激了地方投资,财权上收、事权下放的格局也逼迫地方投资。二是产权不清晰。多数重复建设是政府投资,资产归属不明确,没有人真正对投资负责。三是错误的政绩观带来了盲目投资。不少地方领导为了升迁,大搞政绩工程,不调查、不咨询就急忙上项目、搞贷款,最后造成了严重浪费。四是国家宏观调控不力。国家作为宏观调控主体,没有适时相关信息,设置该产业的进入壁垒,从而导致盲目投资的产生。

要避免不合理重复建设,必须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加强间接宏观调控,合理引导投资行为。加快建立以政策引导和信息等间接调控为主的投资宏观调控体系。要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及时出台规划,并进行滚动性调整。要健全和适时调整国家产业导向目录,合理规定国家支持、限制和禁止的产品。要完善国家产业预警机制,对市场过剩、价格大幅波动情况及时预警公告。具体如下:

(一)深化投资体制改革,使投资的决策与风险相统一。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包括两项主要内容:一是下放投资决策权,使投资的决策者拥有完整的投资决策权;二是明确风险责任承担者,使投资的决策者承担决策范围内的风险责任。有关部门应当尽快推行项目备案制,通过利益导向、例行审查、统计等方式对投资活动进行间接管理,实现政府从微观投资活动中的退出。除造成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枯竭和不利于国家安全的项目等之外,其余项目均由项目倡议者进行自主项目决策,金融机构进行自主信贷决策,证券潜在持有者进行自主购买决策。这样可以提高决策的效果。应当加快金融机构的改革步伐,使金融机构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割断与中央政府的特殊联系,成为真正的金融企业。实行“谁投资、谁决策、谁承担风险”的原则,有利于投资主体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和资本实力,通过进行严密的可行性论证决定是否进行投资。

(二)合理引导政府投资行为,通过市场机制进行资源配置。首先,严格限制政府投资范围,转变政府投资方式。政府投资的目标,是在于为社会提供“公共物品”而纠正“市场失灵”和优化资源配置。这样,政府投资就必须严格限制在一些必要的基础设施、储备战略性物资领域以及补充或增加特定主体的资本领域等。政府投资不仅应全部退出竞争性产业,就是在能够引入民间投资的基础设施产业,政府投资也不应发挥更多的作用。其次,缩小国有资本投资战线,转变国有资本投资方式。国有资本分布的领域非常广泛,造成战线过长,应当予以收缩,从一般竞争性产业向特殊性产业、基础设施产业等转移,目的在于发挥其引导社会投资的作用,增强国民经济整体竞争力。这就意味着国有资本投资必须向特殊竞争性产业、基础设施产业等集中。这些产业,属于民间投资不愿进入或无力进入,而政府投资又不能进入的产业。

重复建设范文篇3

电信论战的症结

开门见山地说,1998年电信开放的论战中,我高举的旗帜是“数网竞争”。那么,何谓数网竞争?“数网”是对电信产业现状的一种事实陈述——同一个国家或经济体内,并存着几个基础电信网络。中国早就存在着数网。在计划经济时代,除了邮电部门通讯网络(称“公网”),还有铁道、军队、电力等几十个部门专网;广电部门的有线电视更是一个早就存在的全国性网络。

1994年国务院决定成立中国联通,从此结束了“数网并存、但彼此不竞争”的局面。经政府授权,联通作为全国性第二大公众电信网络,可以与原先独占电信市场的中国公司展开竞争。这就是说,早在我发表文章之前,“数网竞争”就在电信市场初露端倪。

那么,为什么到了1998年,还要把“数网竞争”作为一种电信改革的主张提出来呢?回顾起来,主要是三个背景情况:第一,联通的发展颇不顺利,从国务院批准设立到4年以后的1998年底,联通公司仅占全国电信市场份额的1%;第二,联通主要靠发展新兴的移动通讯,因此,原先的构想——把铁道和军队等专网资源动员到电信市场参与竞争——并没有得到实施;第三,其他部门的专网资源,特别是广电的有线电视网,究竟在何种体制下参与拥有巨大市场需求的电信服务,仍然是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这三件事情围绕一个中心问题:要不要在基础电信网络的层次,开放市场竞争?

当时一种主导性的思路,是维持基础电信网的政府独家垄断,然后开放电信服务竞争。略有区别的是,当时政府主管部门首长主张“由国家主体电信企业”掌控基础网络,而一些研究者则主张,“把我国已经形成规模的电信基础网和有线电视基础网从经营性企业中独立出来,成为由政府控制的国家基础信息网”。

针对“基础电信网政府垄断”论,我提出如下疑问:在政府独家垄断基础电信网络的条件下,是不是真的可以“做到面向竞争性的电信服务公平开放、公平接入、合理收费”?根据分析,我的回答是否定的。

首要的问题,是政府垄断的电信基础网络,要不要向利用者收取费用?如果无须收费,那么建设和维持电信网络的巨大花费,就由国家财政来支付。免费当然妙不可言,但有几个问题要面对:一,电信网络具有“谁接入、谁受益”的性质,政府仅仅向电信接入者提供免费服务,且接入越多者,得到的财政补贴就越多,这对于那些没有接入和少接入的公民,是否公平?二,政府究竟能有多大的财力,可以满足建设和维持国家基础电信网络的巨大资金需要?三,免费服务通常会刺激较大的电信需求,如果政府垄断的基础网络供不应求,如何解决网络的“拥挤”问题?四,独家垄断的服务质量如何保证,是靠民主政治、行政纪律、还是靠工作人员的自律和自觉?

不免费吗?那么在基础电信网络由政府垄断的条件下,电信服务的接入费用究竟是怎么决定的?要是听任“自由定价”,那么多家电信服务商之间的彼此竞争,势必抬高独家网络的接入费用水平——其后果,就是行政垄断高价对电信需求量的抑制。此外就要由政府来管制电信网络的价格决定。问题是,政府根据什么准则实施价格管制?

传统之见,就是“成本加价”,即政府机构考核电信网络公司的成本,然后参照诸如社会平均利润之类加上“合理利润”,就是政府划定的电信网络价格了。问题是由政府对自己拥有的垄断网络实施价格管制,其中的利益冲突怎么解决?政府又怎样知道垄断电信网络的真实成本,而垄断电信网络公司又何以具备主动节约成本、主动申报真实成本的动机?

1999年,我在《经济学消息报》发表了“离开竞争体制,不知成本为何物”的文章。该文集中分析一个现象:为什么那些行政垄断部门的服务价格一直由政府管制,但无一例外都是办公楼豪华、花钱“大方”、奖金福利令人羡慕?我认为那正是“没有卖方竞争”的结果。因为大到盖什么样的办公楼和配置什么样的设备,小到用什么样的信笺笔墨,离开了市场竞争结构,根本无从知道究竟怎样才算“合理的成本”。当人们争先恐后地拿5000元作为初装费来安装一部电话的时候,独家供应商就是个个以奔驰代步上班——成本是也——又有什么不合理?结论是:价格管制需要的成本信息之巨大,被理论家忽略了,所以无论怎样设计出来的价管模式,都不如开放竞争那样具有推动公司不断节约成本的强大能力。

有的报告把电信基础网络比喻为“高速公路”,各类电信增值服务则是彼此竞争的“运输公司”,因此论证“网络垄断、服务竞争”的模式就是可行的。这在我看来,不过是以机智的比喻代替具体的经济行为分析。我们要追问:高速公路收费不收费?不收费,投资从哪里来?又怎样解决“拥挤”问题?收费,怎样决定费率水平?事实上,真实的高速公路,总受铁路、航空和不收费公路的竞争压力,而相对于电信基础传输网路,既没有“铁路”和“航空”的竞争,也没有“不收费公路”的竞争。

这样追问下去,我认识到“政府垄断基础网络、开放电信服务竞争”的构想,根本不可能带来电信市场的实质性开放。不是逻辑上不可能,而是研究者不能凭纯粹的逻辑推理,只顾描述理想模式的巨大收益,而忽略了实施此模式的巨大费用。

辨证“重复建设”

“数网竞争”就是针对“政府垄断基础电信网络”提出来的。我认为电信市场竞争绝不可能停留在增值服务的层面,必须在基础电信网络的层面开放市场竞争,即允许数个拥有基础网络的公司彼此竞争。“数网竞争”当然也要付出自己的成本,首当其冲的,就是“重复建设”。

说来有趣,在我国经济政策问题的讨论中,“重复建设”向来是一顶无须说明就成立的大帽子。经济不景气,“供过于求”或“产能过剩”,大家骂重复建设;卖者竞相杀价,许多公司亏本、退出和转产,更要骂重复建设。到了电信产业,联通自建网路,当然是对原电信网络的重复建设;广电放着现成的电信网(且有剩余能力)不租用,非要自建自投,是重复建设;电信扩展自己的宽带网络,而不是租用广电现成宽带网络,还是重复建设。

究竟什么是“重复建设”?我的看法,重复建设是市场竞争的同义词。甲建了一座鞋厂出产鞋子,乙又建一座也出产鞋子,说“重复建设”与说“市场竞争”是没有区别的。完全不准重复建设,市场竞争从何谈起?

“市场”当然不能免费组织经济活动。其实,“重复建设”就是市场竞争得以开展的一个代价。流行的看法,集中于资源耗费的绝对量看问题:对小量的重复建设——例如重复开小餐馆和小工厂——人们不以为意;如果一次性投资巨大,那样的重复建设就很容易被认定为浪费。

我换了一个角度提问题:重复建设固然要付代价(无论这代价的绝对量多大),但是不准重复建设——维持行政垄断——就没有代价了吗?如果行政垄断也有代价,那么是不是需要仔细权衡两种代价的大小,才能得出合适的判断呢?这当然不是什么深不可测的思维。中国人的老话说,两害相权取其轻。我不过坚持,即使在电信网络这样的“大”问题上,常识仍然管用。

问题是,一旦开放电信市场竞争之后,竞争降价还将刺激电信需求量的增加,改革的收益成本要动态来算。更重要的是,一旦开放电信网络的市场进入,重复建设的收益和成本由各个投资和经营的主体分别做出。在这种情况下,怎样保证加总的重复建设预期收益,一定就抵得过加总的重复建设成本?

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要害在于投资和建设主体的产权约束。如果投资主体的产权边界清楚,投资主体就必须承担投资行为的后果。本来,有效的产权就是用来约束分权投资必定要带来的风险的。竞争性投资体制虽然不能完全消灭“错误的重复建设”,但它可以通过产权约束投资冲动,加上信息交流机制和学习机制,竞争性投资的“失误”就可以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因此,问题不在于重复还是不重复,而在于投资责任的约束。缺乏有效的投资约束,就是“单一建设”也可能错误百出。比如,耗资百亿建成的上海磁悬浮铁路,在全世界范围内没有第二条,绝不可能是“重复建设”,但一定就是成功的投资吗?

总之,我从来不否认数网竞争要支付重复建设的代价。我的意见不过是,我们不能仅从重复建设的绝对量就定案。合理的经济思维是,坚持在重复建设的代价与坚持独家垄断的代价这两个量之间反复权衡。为防止重复建设超越合理的限度,我认为电信改革不但要打破电信主体公司的独家垄断,而且要打破国有制的垄断。允许非电信的、非国有的以及境内外多种投资主体一起来参与,才能有效约束电信的投资和建设行为。

政府开球与市场继续

在论证了数网竞争后,我们要进一步回答:怎样从电信的行政独占走向基础网络的竞争开放?从其他国家的经验看,起步的途径有两条:一是所谓“英国模式”,即允许原垄断电信营运商继续拥有完整的电信网络和全套业务,同时设立新的全能电信公司与之展开竞争。与这条“分立”路线并行的,是美国的“分拆模式”,即以法律手段分拆原先的独家电信商,其中,按业务分拆叫“竖切”,按地区分拆叫“横切”。

我的看法是,无论“分立”还是“分拆”,也无论“横切”还是“竖切”,统统不过是实现基础网络竞争的手段。只要认定了基础网络层面的可竞争准则,条条大路通罗马。从历史经验看,当年中国设立联通与原中国电信竞争,选的就是“分立”策略。因为进展不顺利,才又转过头来借重“分拆”对在位超大垄断商竖切又加横切。这无非说明,行政垄断的产业,非政府有所作为就不可能开放竞争。要是政府不“开球”,谁动作得了?

问题是当政府开启了电信市场的开放后,要知所适从。既然各国电信开放最后是殊途同归——都形成数个综合性电信公司支撑起竞争性市场的基本构架,中国为什么就不可以放手让经由分立和分拆而来的每一家电信公司,都成为有权经营多业务的综合电信营运商?为此,只需给每家电信公司颁发所有国际、国内、长途、市话、移动、IP通讯的经营许可就可以了。余下的问题——主要是电信市场结构的进一步变化——完全可以交给完成股份化改造的电信公司通过市场重组去继续推进。

恰恰在增发电信经营许可、形成综合电信营运商的问题面前,中国止步不前。其结果,就是迄今拥有数亿用户的中国电信市场,居然没有一家公司可提供全方位的电信服务。那么,为什么拒绝增发基础电信经营许可?我的看法,撇开既得利益,思想上的原因是人们共享一种从来没有清楚讲出来的假设——似乎政府发出的每一个电信经营许可,都可以在市场上取得成功。在这个假设的前提下,增发许可就等于增加重复建设,就可能带来“过度竞争”的危险。

问题是政府发出的许可和牌照,并不一定在市场上成功。仅以联通为例,那是目前我国惟一拥有经营各项电信业务许可的电信公司。但是,联通事实上还不就是一家移F动通讯公司吗?为什么政府不可以只管发牌,而把能不能在市场上取得成功以及怎样成功的问题,交由市场竞争过程去决定呢?

市场竞争是一种权利

其实,早在1998年我就指明数网之“数”,不是任何一个政府或专家事先划定的电信经营商的具体数目,而是一种“可以存在数个基础电信网络并彼此竞争的权利”。原话是这样讲的:

要注意,我的论点不是每种电信服务都必须自建自己的网络,而是必须有可竞争进入(和退出)的数网并争的架构可供各类电信服务商选择。从技术上讲,电信服务可以租借别人的网络。从经济上看,在现有网络供给能力过剩的条件下,只要租价合理,“以租代建”就是合算的。但是,必须知道,在只有一个出租者(或者只准一个出租者合法存在)的条件下,由于不存在(或不准存在)出租者之间的竞争,就没有产生租金合理化的机制。于是,“租不如建”。如果法律允许别人另起炉灶修建网络,那么甚至在新的网络建成之前,网络的租金价格就可能下降,因为原来那个惟一的出租者,面临自己的网络能力过剩,客户被潜在的网络商“抢”走的威胁。市场的力量会迫使它坐到网络租借的谈判桌旁来,并进行竞争性的讨价还价。

于今回顾,这里面包含着一个更一般的论点,即市场竞争实际上是一种准入的权利。这就是说,我们要从市场之门是不是开放、是不是准许进入的角度看问题,而不能简单地从市场上究竟有一个、还是有几个供应商来判定垄断和竞争。只要市场的进入之门开放着,即便只有一个在位供应商,他还是会受到无数潜在进入者的竞争压力。反过来,市场的进入之门紧闭,那么里面的“玩家”——不论一个还是几个——对潜在竞争的惧怕就成为多余。公务员之家

从行为逻辑看,我认为只有以“进入权利”才能清楚地界定垄断和竞争。在法律充分保障进入权利的场合,无论实际进入的技术、资本和经验的门槛多高,当进入的诱因足够,总可以刺激潜在的竞争转为现实的竞争。但是,当政治、法律或政策禁止或限制市场进入的时候,即使拥有技术、资本和经营优势的后来者,也不能得市场之门而入。

如果上述逻辑成立,政府的职能就是维持市场竞争的权利结构,特别是致力于消除市场进入的法律和政治障碍,而不应该勉强以行政之手,煞有其事地为决定每个产业里的最优公司数目而操劳。

“数网竞争”论从来无意对“应该”有几家电信公司的问题贡献意见。那是作者根本不可能知道的。“数网竞争”主张的不过是政府开放电信市场、尤其是开放基础电信网络的准入经营权利。我相信,只要数网竞争的权利是合法的,市场力量不但会确定合适的经营商数目,也会推进拥有网络资源者与不拥有网络资源者之间的多种多样的合作。我的结论是,越是维持数网竞争的权利结构,“过度重复建设”的危险就越小;反过来,坚持基础网的行政垄断,反而越刺激部门分割、“分立而不竞争”,从而就无法有效利用我国众多的网络资源。

基于以上认识,2001年7月我在提交给当时国务院体改办的一份背景研究报告中,明确把“行政性垄断”与市场里的其他垄断区别了开来:

我国基础设施产业的现行体制,主要特征是行政性垄断。行政性垄断是以政府名义实施的市场禁入,不同于市场经济里其他的垄断形态……由于行政性垄断能够排除在位垄断经营者的所有当期和潜在的合法竞争对手,因此,它常常违背政府垄断基础设施行业的初衷,导致经济行为的扭曲,经济效率的低下,抑制基础产业的供给和需求。更严重的是,长期的行政性垄断所形成的特殊既得利益和行为惯性,将妨碍国民经济的这一重要部门对技术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做出灵敏和有效的反应。

这个意见认为,真正妨碍产业发展的是行政性市场禁入,应该开放市场准入,奠定普及到我国各个产业领域里的市场竞争权利的框架。

验证的机会

作为经验科学的经济研究,当然要把理论命题、推论和政策建议,置于受可观察事实检验的地位,并通过不断的验证来推进对规律的认知。从这一点看,经济研究要把真实世界里的产业和市场作为实验室,以便观察现象、面对问题、验证假说。但是很不幸,社会的经济实验室里一般没有“受控实验”这回事。因此,验证关于经济行为的推断,要看实际的机会。

比如“数网竞争”论的推断,只有当政府在基础电信网络层面,承认并保障市场准入和市场竞争的权利时,重复建设数网的成本才不至于大过其收益。很清楚,验证这个推断,要具备这个推断所指明的限制条件,然后才可观察是不是出现了推断所指明的结果。

但实际情况是,几年来我国电信市场的变革,远没有形成数网竞争论所指明的限制条件。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广电部门的宽带有线电视传输网与电信部门的通讯网络,依然维持“井水不犯河水”的体制格局,依然还是“分立但不竞争”;第二,从承认和保障竞争权利的角度看,虽然存在着多家电信公司,但各家从事电信业务的权利被行政力量分割,限制在特定的业务范围,电信竞争实际是非常有限的。

因此,我们不能粗粗看到市场上有“数个电信公司”,就以为验证“数网竞争”的条件就成熟了,更不可图所谓“学者影响力”的虚名,勉强宣布数网竞争含有的推断已经得到了验证。其实,我呼吁了多少年的“广电、电信交互进入”,以及“给每个电信公司发全业务许可”,根本没有人听。这就是说,我的“学者影响力”等于零。

不过,受各种合力推动的我国电信产业的实际变化,也提供了某些命题的局部验证条件。于今回顾,以下四条可圈可点:第一,对电信经营主体用公司化改组并上市,为电信基础网络的建设筹措了以千亿计的资本,这是政府垄断“国家基础信息网络”构想根本不可能做到的;第二,在“建设并利用自己网络”的权利得到承认之后,移动通讯、IP电话、小灵通等等才在竞争中得到发展机会;第三,在基础电信网络的独家垄断被打破后,天价的初装费才被取消,电信资费才得以大幅度下调,电信服务质量才有显著提高;第四,电信增值业务如互联网接入和内容提供服务,才在接入费竞相降低的环境下得到发展。

令人耿耿于怀的事情也有两件:一是在全球范围内,中国四大电信上市公司的市值,极不相称地低于其经营状况和利润表现。究其原因,是投资者认为中国电信市场的政策风险偏高——谁也不知道政府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又来一场“重组电信”,各种传言和猜测不断扰动各方的预期。这在我看来,政府光开球还不过瘾,非要用“看得见的手”继续“优化电信市场结构”,而完全不顾为此付出的巨大财务代价;另外一件,虽然我国的电信资费有了革命性的降低,从而大大刺激了电信的消费需求量,为发展我国电信产业提供了市场条件,但是环顾世界,在各国电信资费下降的竞赛中,中国的成绩并不是最显眼的。别的不论,今天从中国打到美国的电话比美国打回来的贵很多,从内地打到香港的电话比香港打回来的也贵很多,究竟有什么道理吗?我的看法,惟有一个道理,就是电信网络层次的竞争开放还远远不足。

重复建设范文篇4

一、找准影响和制约行业发展的难题

调研活动开始之前,党组进行了认真分析论证,认为当前面临的形势是,基础电信企业重组已进入关键的实施阶段,随着企业新一轮人事安排、机构设置等相关事宜落到实处,企业将进入一个大规模的建设和市场开拓期,重复投资、重复建设现象将十分突出,如何合理规划、正确引导、加强监管,避免重复建设,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如何引导企业提高服务能力,提升服务水平,切实维护电信用户合法权益,是电信监管部门面临的重要问题。此外,通信保障、用户维权、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等方面工作都有新要求,都面临着新问,需要冷静分析,认真研究,正确把握,妥善加以解决。

从抓主要矛盾入手,当前应该着重解决的问题是在电信企业重组之际,如何避免重复建设,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

二、关于电信重复建设的调研分析

调研中,大家都表达这样的无奈:在原来的市场竞争环境下,重复建设不可避免,固网运营商认为宽带网络是企业的命根子,而对移动用户来说,选择一家运营商,首先是选择一个网络,因为只有优质的网络,才能满足随时随地沟通的需求,才会有贴心的服务和丰富的业务。企业如果不建设自己的网络,是等死;各自投巨资建设自己的网络,是找死。对运营商来说,市场竞争与节约投资是一对很难调和的矛盾。尽管自由竞争有好的一面,如利于优胜劣汰,把资源配置给高效的支配者,促进市场、技术不断向前发展,但不可否认,自由竞争来会带来投资、生产的过度,造成规模不经济,资源难以充分利用,大量闲置浪费。在电信进行的大量基础设施投资中,有很多是在市场竞争中必须付出的。从上一轮电信改革到今天的新一轮电信企业重组之前,电信运营商经历数次拆分已经形成6大运营商的市场格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特别是电信南北拆分后,两大固网运营商进入对方主导区域进行竞争。如果没有自己的网络资源,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因此必须建设能够承载自身业务的通信网络,从而出现了重复建设的情况。移动公司与联通公司在铁塔的建设上更是互不示弱,在路边到处可见两个铁塔并存,但都不是负荷运行。对于这种重复建设的情况,客观说,应该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其中很大一部分应该属于必要成本。如果双方不进入对方的主要区域,电信南北拆分也就失去了原来的意义,广大的消费者也就不能享受电信改革的成果。

但是还应该看到,过度竞争确实带来了大量的资源浪费。随着电信体制改革,电信市场竞争格局初步形成,网络重复建设现象比较严重,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企业收入降低。恶性竞争不利于电信企业的长远发展,是一种杀鸡取卵式的做法。各个运营商都明白这个道理,但到了市场竞争白热化的程度,往往会采取极端的做法,追求眼前利益,造成大量投资浪费。

通过调研,发现电信建设的特殊性也是造成重复建设的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保证网络的可靠性和可用性,电信网中设备可靠性在设计制造时要求达到99.999%,同时设备间的连接电路也要达到相同的可靠性和可用性。冗余技术是实现这一标准的重要手段。对于网络的重要部分或设备应在网络设计上考虑冗余和备份,目的是减少单点故障对整个网络的影响。在考虑设备选型和网络设计时也应该充分考虑到核心设备、关键设备、电源、引擎、链路等方面冗余性。关键设备的可靠性是网络整体可靠性的基础,目前,电信网络设备的可靠性主要通过设备冗余和功能模块冗余来实现。以交换机为例,核心交换机必须具有很强的容错特性,如电源备份、电源负载自动平分、链路容错、引擎备份等。具有足够安全行动交换机对设备的可靠性同样发挥重要作用。冗余技术大幅度提高了通信系统的可靠性,但同时也带来了资源的闲置。

此外,通信设备资源建设的冗余量还有应付未来突发高负载业务和未来新业务的目的。通信业务有突发高负载的特点,比如在有重大比赛的或集会的场馆,观众人数激增,在该区域的移动通信业务会比平时高几倍或几十倍。如果在最初仅建设能够满足日常通信需求的规模,在突发高负载时通信网络会因阻塞而瘫痪。就好比修高速公路一样,不能因为日常车流量达不到其理论峰值承载量就认为这是资源浪费。实际上,这部分闲置资源属于后备资源,一旦出现突发情况,将迅速转化成现实的资源满足需求。同时,特殊时间段比如十一、春节等重大节日期间,语音、数据业务量都会激增,通信网络也必须为这种峰值期业务留出余地。另外,电信行业发展迅速,移动用户、互联网用户迅猛增长,对网络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不仅如此,视频、3g等新技术层出不穷,新业务的迅速发展也对网络资源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保证服务的正常运行,网络需要更大的带宽。电信企业在铺设线路时必须为未来业务发展预留足够的带宽,这些也会导致目前出现通信光缆利用率低的情况。

三、解决电信重复建设的对策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电信重复建设的成因是多方位的、复合性的,其应对也应该是综合策略治理,应该采取法律的、经济的、技术的、行政的手段加以全方位考虑。

(一)在法律和制度层面上考虑。加快出台《电信法》,在法律和制度层面上给予保障,应该明确要求电信资源,特别是重复建设浪费严重的资源的整合,统一规划、建设通信网络。这样可以使大部分闲置的电信基础设施充分发挥作用,大幅度提高通信行业网络设施利用率,降低成本,为全行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二)由政府统筹规划。在市场竞争环境下,受到自由竞争弊端的影响,电信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成为必然现象。电信运营商为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所进行的必要的投资,政府应该鼓励和支持,而对于盲目投资,政府应该进行有效调控,防止在3g时代再次出现电信资源的大量闲置浪费。实际上,此次电信企业重组就完全出于政府主动调节的意识。基于对未来电信市场的发展以及我国当前市场竞争格局的判断,我们将现有的6大运营商进行重组,形成3大全业务运营商竞争的新市场格局,竞争主体的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就降低了重复建设的可能性。

(三)引入网络共享。通过网络基础设施共享,运营商可以缩减20%至50%的资本支出与运营支出,缩减程度取决于基础设施共享的水平。即便是简单的场地共享也能实现显著的成本缩减,因为场地租金与基础设施建设在网络成本中占据相当大的比例。目前,可以采用的共享模式有:站址共享、发射塔共享、静态基础设施共享、无线电与核心共享。网络共享可以减少天线杆的数量,从而减少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并降低健康方面的担忧。此外,减少站址数量还将降低能耗和碳排放量,有利于环保。

重组后的运营商有的拥有广大的传输网和机房,有的有比较多的基站。如果能够互相开放,不仅可以让竞争对手原有的资源利用率得到提高,得到收益,也可以节省投资。

(四)重构企业评价体系。按照传统的观念,通常衡量一个电信企业实力的指标除了企业通用的营业收入、利润、市值、资本回报率以外,还包括网络规模、网络技术水平、用户数量、网络运行质量、网络的人口覆盖率等硬性指标,这些硬指标也成为运营商竞争的重点领域。当前运营商应该改变传统观念,把工作重点放到组织模式、行为规范、价值理念、品牌优势、社会责任、人员素质等方面,打造新型的实力形象,在新的领域取得竞争优势。

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工作的新举措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我们建议由区统一安排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工作,将作为我区电信行业改革和发展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作为破解行业发展的重要难题来对待。通过调研,进一步理清了思路,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部署。明确要求各级基础电信企业要高度重视,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动员一切可使用资源,全力推进相关工作。按照“企业自律、政府监管,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安全可靠、合理负担,有利竞争、促进发展”的原则,力争通过全行业共同努力,在我区实现以下目标:杜绝同地点新建铁塔、同路由新建杆路现象;实现新增铁塔、杆路的共建;杜绝驻地网投资建设,实现共同平等接入;其他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比例逐年提高。因此要作到:

(一)建立基础数据库,摸清底数,做到科学有效管理。在协调小组办公室的领导下,各基础电信企业将本企业的已建成及正在建设的基站设施,包括基站的铁塔等支撑设施、天面、机房、室内分布系统、基站专用的传输线路、电源等其他配套设施和传输线路(包括管道、杆路、光缆)的情况如实上报协调小组办公室,建立全省电信设施资源数据库,并对基础电信企业开放。

(二)督促企业签订共建共享协议,协议内容要明确共建共享涉及建设、维护、价格、安全等方面的原则,在法律上明确相关权利义务。禁止租用第三方设施时签订排他性协议。基础电信企业租用第三方站址、机房等各种设施,不得签订排他性协议以阻止其他基础电信企业的进入,已签订的应立即纠正。禁止投资建设驻地网工程。住宅小区及商住楼内的通信设施应作为公共资源,基础电信企业不得进行建设投资,不得与第三方签订排他性协议。

(三)做到日常动态管理。各基础电信企业要于每年1月31日之前将当年新建基站和传输线路(包括管道、杆路、光缆)工程情况上报,市政随路建设等工程可及时上报协调小组办公室,上述工程建设项目经协调小组办公室批准后方可进行建设。已有铁塔、杆路必须共享。不具备共享条件的应采取技术改造、扩建等方式进行共享。已有铁塔、杆路的拥有方在接到共享申请后,应在10个工作日内回复,不能共享的应说明具体原因。禁止在已有铁塔同地点新建铁塔,禁止在已有杆路同路由新建杆路。确因特殊原因需在同地点、同路由新建铁塔、杆路的,应经过区协调小组同意。新建铁塔、杆路必须共建。拟新建铁塔、杆路的基础电信企业必须告知其他基础电信企业,其他基础电信企业应在10个工作日内提出可提供已有设施共享或开展联合建设的需求,实施共享或共建。其他基础电信企业未提出共建需求的,3年内不得在同地点、同路由新建。其他基站设施和传输线路具备条件的应共建共享。新建其他基站设施和传输线路,具备条件的应联合建设;已有基站设施和传输线路具备条件的应向其他基础电信企业开放共享。

(五)协调解决争端,明确责任追究机制。企业在共建共享过程中发生争议可采取以下方式解决:协议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评估或仲裁;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可建议其上级单位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分。对因此被撤、免职人员,三年内不得任用。

五、关于调研的思考

通过走访企业、用户,通过座谈和调查,结合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结合学习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查找了自身在思想、工作、学习、作风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今后要在以下三个方面继续努力。

一是思想要更加解放。特别是要在打破电信监管保守思想障碍方面下工夫。以身作则为电信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重复建设范文篇5

一、找准影响和制约行业发展的难题

调研活动开始之前,党组进行了认真分析论证,认为当前面临的形势是,基础电信企业重组已进入关键的实施阶段,随着企业新一轮人事安排、机构设置等相关事宜落到实处,企业将进入一个大规模的建设和市场开拓期,重复投资、重复建设现象将十分突出,如何合理规划、正确引导、加强监管,避免重复建设,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如何引导企业提高服务能力,提升服务水平,切实维护电信用户合法权益,是电信监管部门面临的重要问题。此外,通信保障、用户维权、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等方面工作都有新要求,都面临着新问,需要冷静分析,认真研究,正确把握,妥善加以解决。

从抓主要矛盾入手,当前应该着重解决的问题是在电信企业重组之际,如何避免重复建设,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

二、关于电信重复建设的调研分析

调研中,大家都表达这样的无奈:在原来的市场竞争环境下,重复建设不可避免,固网运营商认为宽带网络是企业的命根子,而对移动用户来说,选择一家运营商,首先是选择一个网络,因为只有优质的网络,才能满足随时随地沟通的需求,才会有贴心的服务和丰富的业务。企业如果不建设自己的网络,是等死;各自投巨资建设自己的网络,是找死。对运营商来说,市场竞争与节约投资是一对很难调和的矛盾。尽管自由竞争有好的一面,如利于优胜劣汰,把资源配置给高效的支配者,促进市场、技术不断向前发展,但不可否认,自由竞争来会带来投资、生产的过度,造成规模不经济,资源难以充分利用,大量闲置浪费。在电信进行的大量基础设施投资中,有很多是在市场竞争中必须付出的。从上一轮电信改革到今天的新一轮电信企业重组之前,电信运营商经历数次拆分已经形成6大运营商的市场格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特别是电信南北拆分后,两大固网运营商进入对方主导区域进行竞争。如果没有自己的网络资源,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因此必须建设能够承载自身业务的通信网络,从而出现了重复建设的情况。移动公司与联通公司在铁塔的建设上更是互不示弱,在路边到处可见两个铁塔并存,但都不是负荷运行。对于这种重复建设的情况,客观说,应该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其中很大一部分应该属于必要成本。如果双方不进入对方的主要区域,电信南北拆分也就失去了原来的意义,广大的消费者也就不能享受电信改革的成果。

但是还应该看到,过度竞争确实带来了大量的资源浪费。随着电信体制改革,电信市场竞争格局初步形成,网络重复建设现象比较严重,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企业收入降低。恶性竞争不利于电信企业的长远发展,是一种杀鸡取卵式的做法。各个运营商都明白这个道理,但到了市场竞争白热化的程度,往往会采取极端的做法,追求眼前利益,造成大量投资浪费。

通过调研,发现电信建设的特殊性也是造成重复建设的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保证网络的可靠性和可用性,电信网中设备可靠性在设计制造时要求达到99.999%,同时设备间的连接电路也要达到相同的可靠性和可用性。冗余技术是实现这一标准的重要手段。对于网络的重要部分或设备应在网络设计上考虑冗余和备份,目的是减少单点故障对整个网络的影响。在考虑设备选型和网络设计时也应该充分考虑到核心设备、关键设备、电源、引擎、链路等方面冗余性。关键设备的可靠性是网络整体可靠性的基础,目前,电信网络设备的可靠性主要通过设备冗余和功能模块冗余来实现。以交换机为例,核心交换机必须具有很强的容错特性,如电源备份、电源负载自动平分、链路容错、引擎备份等。具有足够安全行动交换机对设备的可靠性同样发挥重要作用。冗余技术大幅度提高了通信系统的可靠性,但同时也带来了资源的闲置。

此外,通信设备资源建设的冗余量还有应付未来突发高负载业务和未来新业务的目的。通信业务有突发高负载的特点,比如在有重大比赛的或集会的场馆,观众人数激增,在该区域的移动通信业务会比平时高几倍或几十倍。如果在最初仅建设能够满足日常通信需求的规模,在突发高负载时通信网络会因阻塞而瘫痪。就好比修高速公路一样,不能因为日常车流量达不到其理论峰值承载量就认为这是资源浪费。实际上,这部分闲置资源属于后备资源,一旦出现突发情况,将迅速转化成现实的资源满足需求。同时,特殊时间段比如十一、春节等重大节日期间,语音、数据业务量都会激增,通信网络也必须为这种峰值期业务留出余地。另外,电信行业发展迅速,移动用户、互联网用户迅猛增长,对网络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不仅如此,视频、3g等新技术层出不穷,新业务的迅速发展也对网络资源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保证服务的正常运行,网络需要更大的带宽。电信企业在铺设线路时必须为未来业务发展预留足够的带宽,这些也会导致目前出现通信光缆利用率低的情况。

三、解决电信重复建设的对策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电信重复建设的成因是多方位的、复合性的,其应对也应该是综合策略治理,应该采取法律的、经济的、技术的、行政的手段加以全方位考虑。

(一)在法律和制度层面上考虑。加快出台《电信法》,在法律和制度层面上给予保障,应该明确要求电信资源,特别是重复建设浪费严重的资源的整合,统一规划、建设通信网络。这样可以使大部分闲置的电信基础设施充分发挥作用,大幅度提高通信行业网络设施利用率,降低成本,为全行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二)由政府统筹规划。在市场竞争环境下,受到自由竞争弊端的影响,电信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成为必然现象。电信运营商为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所进行的必要的投资,政府应该鼓励和支持,而对于盲目投资,政府应该进行有效调控,防止在3g时代再次出现电信资源的大量闲置浪费。实际上,此次电信企业重组就完全出于政府主动调节的意识。基于对未来电信市场的发展以及我国当前市场竞争格局的判断,我们将现有的6大运营商进行重组,形成3大全业务运营商竞争的新市场格局,竞争主体的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就降低了重复建设的可能性。

(三)引入网络共享。通过网络基础设施共享,运营商可以缩减20%至50%的资本支出与运营支出,缩减程度取决于基础设施共享的水平。即便是简单的场地共享也能实现显著的成本缩减,因为场地租金与基础设施建设在网络成本中占据相当大的比例。目前,可以采用的共享模式有:站址共享、发射塔共享、静态基础设施共享、无线电与核心共享。网络共享可以减少天线杆的数量,从而减少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并降低健康方面的担忧。此外,减少站址数量还将降低能耗和碳排放量,有利于环保。

重组后的运营商有的拥有广大的传输网和机房,有的有比较多的基站。如果能够互相开放,不仅可以让竞争对手原有的资源利用率得到提高,得到收益,也可以节省投资。

(四)重构企业评价体系。按照传统的观念,通常衡量一个电信企业实力的指标除了企业通用的营业收入、利润、市值、资本回报率以外,还包括网络规模、网络技术水平、用户数量、网络运行质量、网络的人口覆盖率等硬性指标,这些硬指标也成为运营商竞争的重点领域。当前运营商应该改变传统观念,把工作重点放到组织模式、行为规范、价值理念、品牌优势、社会责任、人员素质等方面,打造新型的实力形象,在新的领域取得竞争优势。

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工作的新举措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我们建议由区统一安排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工作,将作为我区电信行业改革和发展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作为破解行业发展的重要难题来对待。通过调研,进一步理清了思路,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部署。明确要求各级基础电信企业要高度重视,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动员一切可使用资源,全力推进相关工作。按照“企业自律、政府监管,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安全可靠、合理负担,有利竞争、促进发展”的原则,力争通过全行业共同努力,在我区实现以下目标:杜绝同地点新建铁塔、同路由新建杆路现象;实现新增铁塔、杆路的共建;杜绝驻地网投资建设,实现共同平等接入;其他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比例逐年提高。因此要作到:

(一)建立基础数据库,摸清底数,做到科学有效管理。在协调小组办公室的领导下,各基础电信企业将本企业的已建成及正在建设的基站设施,包括基站的铁塔等支撑设施、天面、机房、室内分布系统、基站专用的传输线路、电源等其他配套设施和传输线路(包括管道、杆路、光缆)的情况如实上报协调小组办公室,建立全省电信设施资源数据库,并对基础电信企业开放。

(二)督促企业签订共建共享协议,协议内容要明确共建共享涉及建设、维护、价格、安全等方面的原则,在法律上明确相关权利义务。禁止租用第三方设施时签订排他性协议。基础电信企业租用第三方站址、机房等各种设施,不得签订排他性协议以阻止其他基础电信企业的进入,已签订的应立即纠正。禁止投资建设驻地网工程。住宅小区及商住楼内的通信设施应作为公共资源,基础电信企业不得进行建设投资,不得与第三方签订排他性协议。

(三)做到日常动态管理。各基础电信企业要于每年1月31日之前将当年新建基站和传输线路(包括管道、杆路、光缆)工程情况上报,市政随路建设等工程可及时上报协调小组办公室,上述工程建设项目经协调小组办公室批准后方可进行建设。已有铁塔、杆路必须共享。不具备共享条件的应采取技术改造、扩建等方式进行共享。已有铁塔、杆路的拥有方在接到共享申请后,应在10个工作日内回复,不能共享的应说明具体原因。禁止在已有铁塔同地点新建铁塔,禁止在已有杆路同路由新建杆路。确因特殊原因需在同地点、同路由新建铁塔、杆路的,应经过区协调小组同意。新建铁塔、杆路必须共建。拟新建铁塔、杆路的基础电信企业必须告知其他基础电信企业,其他基础电信企业应在10个工作日内提出可提供已有设施共享或开展联合建设的需求,实施共享或共建。其他基础电信企业未提出共建需求的,3年内不得在同地点、同路由新建。其他基站设施和传输线路具备条件的应共建共享。新建其他基站设施和传输线路,具备条件的应联合建设;已有基站设施和传输线路具备条件的应向其他基础电信企业开放共享。

(五)协调解决争端,明确责任追究机制。企业在共建共享过程中发生争议可采取以下方式解决:协议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评估或仲裁;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可建议其上级单位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分。对因此被撤、免职人员,三年内不得任用。

五、关于调研的思考

通过走访企业、用户,通过座谈和调查,结合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结合学习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查找了自身在思想、工作、学习、作风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今后要在以下三个方面继续努力。

一是思想要更加解放。特别是要在打破电信监管保守思想障碍方面下工夫。以身作则为电信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重复建设范文篇6

一、电解铝、火电、水泥、平板玻璃行业重复建设情况目前全国电解铝年生产能力约400万吨,正在实施和拟建设的项目45项,将新增生产能力400万吨以上,淘汰部分自焙槽后,电解铝年生产能力将达到700万吨左右。预计到2005年,我国电解铝需求量为500~550万吨,届时将出现供大于求。近期电解铝发展速度过快,重复建设倾向已经显现。近年来,地方越权审批的发电机组58台,共745万千瓦,多为13.5万千瓦及以下机组,部分企业借热电联产和资源综合利用之名,变相发展国家明令限制的纯凝汽式水火电机组。在建设大型发电机组时,落后小机组的淘汰工作滞后,严重影响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结构调整,并将影响西电东送战略的实施。当前全国水泥生产能力已经过剩。预计2005年国内水泥需求将维持在6亿吨左右,但目前生产能力已超过7亿吨。我国优质水泥比例偏低、生产企业污染严重、能耗高的问题急需解决。但是,目前在水泥市场需求趋增的情况下,落后的机立窑又在发展,一些已关闭的落后小水泥又死灰复燃,重新开工生产,严重影响了水泥工业结构调整。平板玻璃行业近年来投产、在建和筹建的浮法玻璃生产线39条,实际将新增年生产能力6800万重箱,相当于2000年玻璃生产能力(2.16亿重量箱)的32%,重复建设严重。

二、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重复建设

(一)坚决关停国家明令淘汰的落后生产能力、工艺、设备和产品。各地区要认真按照国家有关淘汰落后的自焙槽电解铝、小火电、小玻璃、小水泥的有关产业政策和文件精神,对尚未淘汰的设备和生产线,要运用市场化的手段,加强法制化管理,加速淘汰和关闭。同时,要严格控制电解铝、火电、水泥、平板玻璃技术改造项目审批。对于以上行业的技术改造项目审批,要严格按照审批权限执行,禁止化整为零、分项拆项审批。地方有关部门一律停止任何形式的电解铝、单纯扩大平板玻璃生产能力的项目审批。

(二)我国电解铝结构调整要坚持改造大型预焙槽与淘汰落后自焙槽相结合的原则,立足现有大型骨干企业进行改组改造,近期原则上不再布新点。

(三)电厂技术改造项目中,热电联产项目要坚持以热定电,要与淘汰小机组和分散供热小锅炉相结合,大中城市要尽可能发展大型热电机组;老机组替代改造项目,要继续贯彻等量替代原则,尽可能选用30万千瓦以上的亚临界或超临界大型机组;劣质煤综合利用机组,限制选用2.5万千瓦以下的机组,鼓励发展10万千瓦等级及以上的综合利用机组。

重复建设范文篇7

一、找准影响和制约行业发展的难题

调研活动开始之前,党组进行了认真分析论证,认为当前面临的形势是,基础电信企业重组已进入关键的实施阶段,随着企业新一轮人事安排、机构设置等相关事宜落到实处,企业将进入一个大规模的建设和市场开拓期,重复投资、重复建设现象将十分突出,如何合理规划、正确引导、加强监管,避免重复建设,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如何引导企业提高服务能力,提升服务水平,切实维护电信用户合法权益,是电信监管部门面临的重要问题。此外,通信保障、用户维权、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等方面工作都有新要求,都面临着新问,需要冷静分析,认真研究,正确把握,妥善加以解决。

从抓主要矛盾入手,当前应该着重解决的问题是在电信企业重组之际,如何避免重复建设,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

二、关于电信重复建设的调研分析

调研中,大家都表达这样的无奈:在原来的市场竞争环境下,重复建设不可避免,固网运营商认为宽带网络是企业的命根子,而对移动用户来说,选择一家运营商,首先是选择一个网络,因为只有优质的网络,才能满足随时随地沟通的需求,才会有贴心的服务和丰富的业务。企业如果不建设自己的网络,是等死;各自投巨资建设自己的网络,是找死。对运营商来说,市场竞争与节约投资是一对很难调和的矛盾。尽管自由竞争有好的一面,如利于优胜劣汰,把资源配置给高效的支配者,促进市场、技术不断向前发展,但不可否认,自由竞争来会带来投资、生产的过度,造成规模不经济,资源难以充分利用,大量闲置浪费。在电信进行的大量基础设施投资中,有很多是在市场竞争中必须付出的。从上一轮电信改革到今天的新一轮电信企业重组之前,电信运营商经历数次拆分已经形成6大运营商的市场格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特别是电信南北拆分后,两大固网运营商进入对方主导区域进行竞争。如果没有自己的网络资源,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因此必须建设能够承载自身业务的通信网络,从而出现了重复建设的情况。移动公司与联通公司在铁塔的建设上更是互不示弱,在路边到处可见两个铁塔并存,但都不是负荷运行。对于这种重复建设的情况,客观说,应该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其中很大一部分应该属于必要成本。如果双方不进入对方的主要区域,电信南北拆分也就失去了原来的意义,广大的消费者也就不能享受电信改革的成果。

但是还应该看到,过度竞争确实带来了大量的资源浪费。随着电信体制改革,电信市场竞争格局初步形成,网络重复建设现象比较严重,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企业收入降低。恶性竞争不利于电信企业的长远发展,是一种杀鸡取卵式的做法。各个运营商都明白这个道理,但到了市场竞争白热化的程度,往往会采取极端的做法,追求眼前利益,造成大量投资浪费。

通过调研,发现电信建设的特殊性也是造成重复建设的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保证网络的可靠性和可用性,电信网中设备可靠性在设计制造时要求达到99.999%,同时设备间的连接电路也要达到相同的可靠性和可用性。冗余技术是实现这一标准的重要手段。对于网络的重要部分或设备应在网络设计上考虑冗余和备份,目的是减少单点故障对整个网络的影响。在考虑设备选型和网络设计时也应该充分考虑到核心设备、关键设备、电源、引擎、链路等方面冗余性。关键设备的可靠性是网络整体可靠性的基础,目前,电信网络设备的可靠性主要通过设备冗余和功能模块冗余来实现。以交换机为例,核心交换机必须具有很强的容错特性,如电源备份、电源负载自动平分、链路容错、引擎备份等。具有足够安全行动交换机对设备的可靠性同样发挥重要作用。冗余技术大幅度提高了通信系统的可靠性,但同时也带来了资源的闲置。

此外,通信设备资源建设的冗余量还有应付未来突发高负载业务和未来新业务的目的。通信业务有突发高负载的特点,比如在有重大比赛的或集会的场馆,观众人数激增,在该区域的移动通信业务会比平时高几倍或几十倍。如果在最初仅建设能够满足日常通信需求的规模,在突发高负载时通信网络会因阻塞而瘫痪。就好比修高速公路一样,不能因为日常车流量达不到其理论峰值承载量就认为这是资源浪费。实际上,这部分闲置资源属于后备资源,一旦出现突发情况,将迅速转化成现实的资源满足需求。同时,特殊时间段比如十一、春节等重大节日期间,语音、数据业务量都会激增,通信网络也必须为这种峰值期业务留出余地。另外,电信行业发展迅速,移动用户、互联网用户迅猛增长,对网络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不仅如此,视频、3g等新技术层出不穷,新业务的迅速发展也对网络资源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保证服务的正常运行,网络需要更大的带宽。电信企业在铺设线路时必须为未来业务发展预留足够的带宽,这些也会导致目前出现通信光缆利用率低的情况。

三、解决电信重复建设的对策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电信重复建设的成因是多方位的、复合性的,其应对也应该是综合策略治理,应该采取法律的、经济的、技术的、行政的手段加以全方位考虑。

(一)在法律和制度层面上考虑。加快出台《电信法》,在法律和制度层面上给予保障,应该明确要求电信资源,特别是重复建设浪费严重的资源的整合,统一规划、建设通信网络。这样可以使大部分闲置的电信基础设施充分发挥作用,大幅度提高通信行业网络设施利用率,降低成本,为全行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二)由政府统筹规划。在市场竞争环境下,受到自由竞争弊端的影响,电信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成为必然现象。电信运营商为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所进行的必要的投资,政府应该鼓励和支持,而对于盲目投资,政府应该进行有效调控,防止在3g时代再次出现电信资源的大量闲置浪费。实际上,此次电信企业重组就完全出于政府主动调节的意识。基于对未来电信市场的发展以及我国当前市场竞争格局的判断,我们将现有的6大运营商进行重组,形成3大全业务运营商竞争的新市场格局,竞争主体的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就降低了重复建设的可能性。

(三)引入网络共享。通过网络基础设施共享,运营商可以缩减20%至50%的资本支出与运营支出,缩减程度取决于基础设施共享的水平。即便是简单的场地共享也能实现显著的成本缩减,因为场地租金与基础设施建设在网络成本中占据相当大的比例。目前,可以采用的共享模式有:站址共享、发射塔共享、静态基础设施共享、无线电与核心共享。网络共享可以减少天线杆的数量,从而减少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并降低健康方面的担忧。此外,减少站址数量还将降低能耗和碳排放量,有利于环保。

重组后的运营商有的拥有广大的传输网和机房,有的有比较多的基站。如果能够互相开放,不仅可以让竞争对手原有的资源利用率得到提高,得到收益,也可以节省投资。

(四)重构企业评价体系。按照传统的观念,通常衡量一个电信企业实力的指标除了企业通用的营业收入、利润、市值、资本回报率以外,还包括网络规模、网络技术水平、用户数量、网络运行质量、网络的人口覆盖率等硬性指标,这些硬指标也成为运营商竞争的重点领域。当前运营商应该改变传统观念,把工作重点放到组织模式、行为规范、价值理念、品牌优势、社会责任、人员素质等方面,打造新型的实力形象,在新的领域取得竞争优势。

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工作的新举措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我们建议由区统一安排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工作,将作为我区电信行业改革和发展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作为破解行业发展的重要难题来对待。通过调研,进一步理清了思路,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部署。明确要求各级基础电信企业要高度重视,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动员一切可使用资源,全力推进相关工作。按照“企业自律、政府监管,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安全可靠、合理负担,有利竞争、促进发展”的原则,力争通过全行业共同努力,在我区实现以下目标:杜绝同地点新建铁塔、同路由新建杆路现象;实现新增铁塔、杆路的共建;杜绝驻地网投资建设,实现共同平等接入;其他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比例逐年提高。因此要作到:

(一)建立基础数据库,摸清底数,做到科学有效管理。在协调小组办公室的领导下,各基础电信企业将本企业的已建成及正在建设的基站设施,包括基站的铁塔等支撑设施、天面、机房、室内分布系统、基站专用的传输线路、电源等其他配套设施和传输线路(包括管道、杆路、光缆)的情况如实上报协调小组办公室,建立全省电信设施资源数据库,并对基础电信企业开放。

(二)督促企业签订共建共享协议,协议内容要明确共建共享涉及建设、维护、价格、安全等方面的原则,在法律上明确相关权利义务。禁止租用第三方设施时签订排他性协议。基础电信企业租用第三方站址、机房等各种设施,不得签订排他性协议以阻止其他基础电信企业的进入,已签订的应立即纠正。禁止投资建设驻地网工程。住宅小区及商住楼内的通信设施应作为公共资源,基础电信企业不得进行建设投资,不得与第三方签订排他性协议。

(三)做到日常动态管理。各基础电信企业要于每年1月31日之前将当年新建基站和传输线路(包括管道、杆路、光缆)工程情况上报,市政随路建设等工程可及时上报协调小组办公室,上述工程建设项目经协调小组办公室批准后方可进行建设。已有铁塔、杆路必须共享。不具备共享条件的应采取技术改造、扩建等方式进行共享。已有铁塔、杆路的拥有方在接到共享申请后,应在10个工作日内回复,不能共享的应说明具体原因。禁止在已有铁塔同地点新建铁塔,禁止在已有杆路同路由新建杆路。确因特殊原因需在同地点、同路由新建铁塔、杆路的,应经过区协调小组同意。新建铁塔、杆路必须共建。拟新建铁塔、杆路的基础电信企业必须告知其他基础电信企业,其他基础电信企业应在10个工作日内提出可提供已有设施共享或开展联合建设的需求,实施共享或共建。其他基础电信企业未提出共建需求的,3年内不得在同地点、同路由新建。其他基站设施和传输线路具备条件的应共建共享。新建其他基站设施和传输线路,具备条件的应联合建设;已有基站设施和传输线路具备条件的应向其他基础电信企业开放共享。

(五)协调解决争端,明确责任追究机制。企业在共建共享过程中发生争议可采取以下方式解决:协议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评估或仲裁;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可建议其上级单位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分。对因此被撤、免职人员,三年内不得任用。

五、关于调研的思考

通过走访企业、用户,通过座谈和调查,结合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结合学习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查找了自身在思想、工作、学习、作风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今后要在以下三个方面继续努力。

一是思想要更加解放。特别是要在打破电信监管保守思想障碍方面下工夫。以身作则为电信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重复建设范文篇8

一、找准影响和制约行业发展的难题

调研活动开始之前,党组进行了认真分析论证,认为当前面临的形势是,基础电信企业重组已进入关键的实施阶段,随着企业新一轮人事安排、机构设置等相关事宜落到实处,企业将进入一个大规模的建设和市场开拓期,重复投资、重复建设现象将十分突出,如何合理规划、正确引导、加强监管,避免重复建设,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如何引导企业提高服务能力,提升服务水平,切实维护电信用户合法权益,是电信监管部门面临的重要问题。此外,通信保障、用户维权、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等方面工作都有新要求,都面临着新问,需要冷静分析,认真研究,正确把握,妥善加以解决。

从抓主要矛盾入手,当前应该着重解决的问题是在电信企业重组之际,如何避免重复建设,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

二、关于电信重复建设的调研分析

调研中,大家都表达这样的无奈:在原来的市场竞争环境下,重复建设不可避免,固网运营商认为宽带网络是企业的命根子,而对移动用户来说,选择一家运营商,首先是选择一个网络,因为只有优质的网络,才能满足随时随地沟通的需求,才会有贴心的服务和丰富的业务。企业如果不建设自己的网络,是等死;各自投巨资建设自己的网络,是找死。对运营商来说,市场竞争与节约投资是一对很难调和的矛盾。尽管自由竞争有好的一面,如利于优胜劣汰,把资源配置给高效的支配者,促进市场、技术不断向前发展,但不可否认,自由竞争来会带来投资、生产的过度,造成规模不经济,资源难以充分利用,大量闲置浪费。在电信进行的大量基础设施投资中,有很多是在市场竞争中必须付出的。从上一轮电信改革到今天的新一轮电信企业重组之前,电信运营商经历数次拆分已经形成6大运营商的市场格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特别是电信南北拆分后,两大固网运营商进入对方主导区域进行竞争。如果没有自己的网络资源,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因此必须建设能够承载自身业务的通信网络,从而出现了重复建设的情况。移动公司与联通公司在铁塔的建设上更是互不示弱,在路边到处可见两个铁塔并存,但都不是负荷运行。对于这种重复建设的情况,客观说,应该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其中很大一部分应该属于必要成本。如果双方不进入对方的主要区域,电信南北拆分也就失去了原来的意义,广大的消费者也就不能享受电信改革的成果。

但是还应该看到,过度竞争确实带来了大量的资源浪费。随着电信体制改革,电信市场竞争格局初步形成,网络重复建设现象比较严重,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企业收入降低。恶性竞争不利于电信企业的长远发展,是一种杀鸡取卵式的做法。各个运营商都明白这个道理,但到了市场竞争白热化的程度,往往会采取极端的做法,追求眼前利益,造成大量投资浪费。

通过调研,发现电信建设的特殊性也是造成重复建设的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保证网络的可靠性和可用性,电信网中设备可靠性在设计制造时要求达到99.999%,同时设备间的连接电路也要达到相同的可靠性和可用性。冗余技术是实现这一标准的重要手段。对于网络的重要部分或设备应在网络设计上考虑冗余和备份,目的是减少单点故障对整个网络的影响。在考虑设备选型和网络设计时也应该充分考虑到核心设备、关键设备、电源、引擎、链路等方面冗余性。关键设备的可靠性是网络整体可靠性的基础,目前,电信网络设备的可靠性主要通过设备冗余和功能模块冗余来实现。以交换机为例,核心交换机必须具有很强的容错特性,如电源备份、电源负载自动平分、链路容错、引擎备份等。具有足够安全行动交换机对设备的可靠性同样发挥重要作用。冗余技术大幅度提高了通信系统的可靠性,但同时也带来了资源的闲置。

此外,通信设备资源建设的冗余量还有应付未来突发高负载业务和未来新业务的目的。通信业务有突发高负载的特点,比如在有重大比赛的或集会的场馆,观众人数激增,在该区域的移动通信业务会比平时高几倍或几十倍。如果在最初仅建设能够满足日常通信需求的规模,在突发高负载时通信网络会因阻塞而瘫痪。就好比修高速公路一样,不能因为日常车流量达不到其理论峰值承载量就认为这是资源浪费。实际上,这部分闲置资源属于后备资源,一旦出现突发情况,将迅速转化成现实的资源满足需求。同时,特殊时间段比如十一、春节等重大节日期间,语音、数据业务量都会激增,通信网络也必须为这种峰值期业务留出余地。另外,电信行业发展迅速,移动用户、互联网用户迅猛增长,对网络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不仅如此,视频、3g等新技术层出不穷,新业务的迅速发展也对网络资源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保证服务的正常运行,网络需要更大的带宽。电信企业在铺设线路时必须为未来业务发展预留足够的带宽,这些也会导致目前出现通信光缆利用率低的情况。

三、解决电信重复建设的对策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电信重复建设的成因是多方位的、复合性的,其应对也应该是综合策略治理,应该采取法律的、经济的、技术的、行政的手段加以全方位考虑。

(一)在法律和制度层面上考虑。加快出台《电信法》,在法律和制度层面上给予保障,应该明确要求电信资源,特别是重复建设浪费严重的资源的整合,统一规划、建设通信网络。这样可以使大部分闲置的电信基础设施充分发挥作用,大幅度提高通信行业网络设施利用率,降低成本,为全行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二)由政府统筹规划。在市场竞争环境下,受到自由竞争弊端的影响,电信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成为必然现象。电信运营商为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所进行的必要的投资,政府应该鼓励和支持,而对于盲目投资,政府应该进行有效调控,防止在3g时代再次出现电信资源的大量闲置浪费。实际上,此次电信企业重组就完全出于政府主动调节的意识。基于对未来电信市场的发展以及我国当前市场竞争格局的判断,我们将现有的6大运营商进行重组,形成3大全业务运营商竞争的新市场格局,竞争主体的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就降低了重复建设的可能性。

(三)引入网络共享。通过网络基础设施共享,运营商可以缩减20%至50%的资本支出与运营支出,缩减程度取决于基础设施共享的水平。即便是简单的场地共享也能实现显著的成本缩减,因为场地租金与基础设施建设在网络成本中占据相当大的比例。目前,可以采用的共享模式有:站址共享、发射塔共享、静态基础设施共享、无线电与核心共享。网络共享可以减少天线杆的数量,从而减少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并降低健康方面的担忧。此外,减少站址数量还将降低能耗和碳排放量,有利于环保。

重组后的运营商有的拥有广大的传输网和机房,有的有比较多的基站。如果能够互相开放,不仅可以让竞争对手原有的资源利用率得到提高,得到收益,也可以节省投资。

(四)重构企业评价体系。按照传统的观念,通常衡量一个电信企业实力的指标除了企业通用的营业收入、利润、市值、资本回报率以外,还包括网络规模、网络技术水平、用户数量、网络运行质量、网络的人口覆盖率等硬性指标,这些硬指标也成为运营商竞争的重点领域。当前运营商应该改变传统观念,把工作重点放到组织模式、行为规范、价值理念、品牌优势、社会责任、人员素质等方面,打造新型的实力形象,在新的领域取得竞争优势。

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工作的新举措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我们建议由区统一安排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工作,将作为我区电信行业改革和发展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作为破解行业发展的重要难题来对待。通过调研,进一步理清了思路,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部署。明确要求各级基础电信企业要高度重视,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动员一切可使用资源,全力推进相关工作。按照“企业自律、政府监管,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安全可靠、合理负担,有利竞争、促进发展”的原则,力争通过全行业共同努力,在我区实现以下目标:杜绝同地点新建铁塔、同路由新建杆路现象;实现新增铁塔、杆路的共建;杜绝驻地网投资建设,实现共同平等接入;其他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比例逐年提高。因此要作到:

(一)建立基础数据库,摸清底数,做到科学有效管理。在协调小组办公室的领导下,各基础电信企业将本企业的已建成及正在建设的基站设施,包括基站的铁塔等支撑设施、天面、机房、室内分布系统、基站专用的传输线路、电源等其他配套设施和传输线路(包括管道、杆路、光缆)的情况如实上报协调小组办公室,建立全省电信设施资源数据库,并对基础电信企业开放。

(二)督促企业签订共建共享协议,协议内容要明确共建共享涉及建设、维护、价格、安全等方面的原则,在法律上明确相关权利义务。禁止租用第三方设施时签订排他性协议。基础电信企业租用第三方站址、机房等各种设施,不得签订排他性协议以阻止其他基础电信企业的进入,已签订的应立即纠正。禁止投资建设驻地网工程。住宅小区及商住楼内的通信设施应作为公共资源,基础电信企业不得进行建设投资,不得与第三方签订排他性协议。

(三)做到日常动态管理。各基础电信企业要于每年1月31日之前将当年新建基站和传输线路(包括管道、杆路、光缆)工程情况上报,市政随路建设等工程可及时上报协调小组办公室,上述工程建设项目经协调小组办公室批准后方可进行建设。已有铁塔、杆路必须共享。不具备共享条件的应采取技术改造、扩建等方式进行共享。已有铁塔、杆路的拥有方在接到共享申请后,应在10个工作日内回复,不能共享的应说明具体原因。禁止在已有铁塔同地点新建铁塔,禁止在已有杆路同路由新建杆路。确因特殊原因需在同地点、同路由新建铁塔、杆路的,应经过区协调小组同意。新建铁塔、杆路必须共建。拟新建铁塔、杆路的基础电信企业必须告知其他基础电信企业,其他基础电信企业应在10个工作日内提出可提供已有设施共享或开展联合建设的需求,实施共享或共建。其他基础电信企业未提出共建需求的,3年内不得在同地点、同路由新建。其他基站设施和传输线路具备条件的应共建共享。新建其他基站设施和传输线路,具备条件的应联合建设;已有基站设施和传输线路具备条件的应向其他基础电信企业开放共享。

(五)协调解决争端,明确责任追究机制。企业在共建共享过程中发生争议可采取以下方式解决:协议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评估或仲裁;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可建议其上级单位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分。对因此被撤、免职人员,三年内不得任用。

五、关于调研的思考

通过走访企业、用户,通过座谈和调查,结合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结合学习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查找了自身在思想、工作、学习、作风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今后要在以下三个方面继续努力。

一是思想要更加解放。特别是要在打破电信监管保守思想障碍方面下工夫。以身作则为电信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重复建设范文篇9

一、找准影响和制约行业发展的难题

调研活动开始之前,党组进行了认真分析论证,认为当前面临的形势是,基础电信企业重组已进入关键的实施阶段,随着企业新一轮人事安排、机构设置等相关事宜落到实处,企业将进入一个大规模的建设和市场开拓期,重复投资、重复建设现象将十分突出,如何合理规划、正确引导、加强监管,避免重复建设,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如何引导企业提高服务能力,提升服务水平,切实维护电信用户合法权益,是电信监管部门面临的重要问题。此外,通信保障、用户维权、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等方面工作都有新要求,都面临着新问,需要冷静分析,认真研究,正确把握,妥善加以解决。

从抓主要矛盾入手,当前应该着重解决的问题是在电信企业重组之际,如何避免重复建设,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

二、关于电信重复建设的调研分析

调研中,大家都表达这样的无奈:在原来的市场竞争环境下,重复建设不可避免,固网运营商认为宽带网络是企业的命根子,而对移动用户来说,选择一家运营商,首先是选择一个网络,因为只有优质的网络,才能满足随时随地沟通的需求,才会有贴心的服务和丰富的业务。企业如果不建设自己的网络,是等死;各自投巨资建设自己的网络,是找死。对运营商来说,市场竞争与节约投资是一对很难调和的矛盾。尽管自由竞争有好的一面,如利于优胜劣汰,把资源配置给高效的支配者,促进市场、技术不断向前发展,但不可否认,自由竞争来会带来投资、生产的过度,造成规模不经济,资源难以充分利用,大量闲置浪费。在电信进行的大量基础设施投资中,有很多是在市场竞争中必须付出的。从上一轮电信改革到今天的新一轮电信企业重组之前,电信运营商经历数次拆分已经形成6大运营商的市场格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特别是电信南北拆分后,两大固网运营商进入对方主导区域进行竞争。如果没有自己的网络资源,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因此必须建设能够承载自身业务的通信网络,从而出现了重复建设的情况。移动公司与联通公司在铁塔的建设上更是互不示弱,在路边到处可见两个铁塔并存,但都不是负荷运行。对于这种重复建设的情况,客观说,应该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其中很大一部分应该属于必要成本。如果双方不进入对方的主要区域,电信南北拆分也就失去了原来的意义,广大的消费者也就不能享受电信改革的成果。

但是还应该看到,过度竞争确实带来了大量的资源浪费。随着电信体制改革,电信市场竞争格局初步形成,网络重复建设现象比较严重,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企业收入降低。恶性竞争不利于电信企业的长远发展,是一种杀鸡取卵式的做法。各个运营商都明白这个道理,但到了市场竞争白热化的程度,往往会采取极端的做法,追求眼前利益,造成大量投资浪费。

通过调研,发现电信建设的特殊性也是造成重复建设的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保证网络的可靠性和可用性,电信网中设备可靠性在设计制造时要求达到99.999%,同时设备间的连接电路也要达到相同的可靠性和可用性。冗余技术是实现这一标准的重要手段。对于网络的重要部分或设备应在网络设计上考虑冗余和备份,目的是减少单点故障对整个网络的影响。在考虑设备选型和网络设计时也应该充分考虑到核心设备、关键设备、电源、引擎、链路等方面冗余性。关键设备的可靠性是网络整体可靠性的基础,目前,电信网络设备的可靠性主要通过设备冗余和功能模块冗余来实现。以交换机为例,核心交换机必须具有很强的容错特性,如电源备份、电源负载自动平分、链路容错、引擎备份等。具有足够安全行动交换机对设备的可靠性同样发挥重要作用。冗余技术大幅度提高了通信系统的可靠性,但同时也带来了资源的闲置。

此外,通信设备资源建设的冗余量还有应付未来突发高负载业务和未来新业务的目的。通信业务有突发高负载的特点,比如在有重大比赛的或集会的场馆,观众人数激增,在该区域的移动通信业务会比平时高几倍或几十倍。如果在最初仅建设能够满足日常通信需求的规模,在突发高负载时通信网络会因阻塞而瘫痪。就好比修高速公路一样,不能因为日常车流量达不到其理论峰值承载量就认为这是资源浪费。实际上,这部分闲置资源属于后备资源,一旦出现突发情况,将迅速转化成现实的资源满足需求。同时,特殊时间段比如十一、春节等重大节日期间,语音、数据业务量都会激增,通信网络也必须为这种峰值期业务留出余地。另外,电信行业发展迅速,移动用户、互联网用户迅猛增长,对网络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不仅如此,视频、3g等新技术层出不穷,新业务的迅速发展也对网络资源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保证服务的正常运行,网络需要更大的带宽。电信企业在铺设线路时必须为未来业务发展预留足够的带宽,这些也会导致目前出现通信光缆利用率低的情况。

三、解决电信重复建设的对策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电信重复建设的成因是多方位的、复合性的,其应对也应该是综合策略治理,应该采取法律的、经济的、技术的、行政的手段加以全方位考虑。

(一)在法律和制度层面上考虑。加快出台《电信法》,在法律和制度层面上给予保障,应该明确要求电信资源,特别是重复建设浪费严重的资源的整合,统一规划、建设通信网络。这样可以使大部分闲置的电信基础设施充分发挥作用,大幅度提高通信行业网络设施利用率,降低成本,为全行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二)由政府统筹规划。在市场竞争环境下,受到自由竞争弊端的影响,电信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成为必然现象。电信运营商为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所进行的必要的投资,政府应该鼓励和支持,而对于盲目投资,政府应该进行有效调控,防止在3g时代再次出现电信资源的大量闲置浪费。实际上,此次电信企业重组就完全出于政府主动调节的意识。基于对未来电信市场的发展以及我国当前市场竞争格局的判断,我们将现有的6大运营商进行重组,形成3大全业务运营商竞争的新市场格局,竞争主体的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就降低了重复建设的可能性。

(三)引入网络共享。通过网络基础设施共享,运营商可以缩减20%至50%的资本支出与运营支出,缩减程度取决于基础设施共享的水平。即便是简单的场地共享也能实现显著的成本缩减,因为场地租金与基础设施建设在网络成本中占据相当大的比例。目前,可以采用的共享模式有:站址共享、发射塔共享、静态基础设施共享、无线电与核心共享。网络共享可以减少天线杆的数量,从而减少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并降低健康方面的担忧。此外,减少站址数量还将降低能耗和碳排放量,有利于环保。

重组后的运营商有的拥有广大的传输网和机房,有的有比较多的基站。如果能够互相开放,不仅可以让竞争对手原有的资源利用率得到提高,得到收益,也可以节省投资。

(四)重构企业评价体系。按照传统的观念,通常衡量一个电信企业实力的指标除了企业通用的营业收入、利润、市值、资本回报率以外,还包括网络规模、网络技术水平、用户数量、网络运行质量、网络的人口覆盖率等硬性指标,这些硬指标也成为运营商竞争的重点领域。当前运营商应该改变传统观念,把工作重点放到组织模式、行为规范、价值理念、品牌优势、社会责任、人员素质等方面,打造新型的实力形象,在新的领域取得竞争优势。

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工作的新举措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我们建议由区统一安排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工作,将作为我区电信行业改革和发展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作为破解行业发展的重要难题来对待。通过调研,进一步理清了思路,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部署。明确要求各级基础电信企业要高度重视,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动员一切可使用资源,全力推进相关工作。按照“企业自律、政府监管,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安全可靠、合理负担,有利竞争、促进发展”的原则,力争通过全行业共同努力,在我区实现以下目标:杜绝同地点新建铁塔、同路由新建杆路现象;实现新增铁塔、杆路的共建;杜绝驻地网投资建设,实现共同平等接入;其他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比例逐年提高。因此要作到:

(一)建立基础数据库,摸清底数,做到科学有效管理。在协调小组办公室的领导下,各基础电信企业将本企业的已建成及正在建设的基站设施,包括基站的铁塔等支撑设施、天面、机房、室内分布系统、基站专用的传输线路、电源等其他配套设施和传输线路(包括管道、杆路、光缆)的情况如实上报协调小组办公室,建立全省电信设施资源数据库,并对基础电信企业开放。

(二)督促企业签订共建共享协议,协议内容要明确共建共享涉及建设、维护、价格、安全等方面的原则,在法律上明确相关权利义务。禁止租用第三方设施时签订排他性协议。基础电信企业租用第三方站址、机房等各种设施,不得签订排他性协议以阻止其他基础电信企业的进入,已签订的应立即纠正。禁止投资建设驻地网工程。住宅小区及商住楼内的通信设施应作为公共资源,基础电信企业不得进行建设投资,不得与第三方签订排他性协议。

(三)做到日常动态管理。各基础电信企业要于每年1月31日之前将当年新建基站和传输线路(包括管道、杆路、光缆)工程情况上报,市政随路建设等工程可及时上报协调小组办公室,上述工程建设项目经协调小组办公室批准后方可进行建设。已有铁塔、杆路必须共享。不具备共享条件的应采取技术改造、扩建等方式进行共享。已有铁塔、杆路的拥有方在接到共享申请后,应在10个工作日内回复,不能共享的应说明具体原因。禁止在已有铁塔同地点新建铁塔,禁止在已有杆路同路由新建杆路。确因特殊原因需在同地点、同路由新建铁塔、杆路的,应经过区协调小组同意。新建铁塔、杆路必须共建。拟新建铁塔、杆路的基础电信企业必须告知其他基础电信企业,其他基础电信企业应在10个工作日内提出可提供已有设施共享或开展联合建设的需求,实施共享或共建。其他基础电信企业未提出共建需求的,3年内不得在同地点、同路由新建。其他基站设施和传输线路具备条件的应共建共享。新建其他基站设施和传输线路,具备条件的应联合建设;已有基站设施和传输线路具备条件的应向其他基础电信企业开放共享。

(五)协调解决争端,明确责任追究机制。企业在共建共享过程中发生争议可采取以下方式解决:协议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评估或仲裁;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可建议其上级单位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分。对因此被撤、免职人员,三年内不得任用。

五、关于调研的思考

通过走访企业、用户,通过座谈和调查,结合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结合学习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查找了自身在思想、工作、学习、作风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今后要在以下三个方面继续努力。

一是思想要更加解放。特别是要在打破电信监管保守思想障碍方面下工夫。以身作则为电信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重复建设范文篇10

一、找准影响和制约行业发展的难题

调研活动开始之前,党组进行了认真分析论证,认为当前面临的形势是,基础电信企业重组已进入关键的实施阶段,随着企业新一轮人事安排、机构设置等相关事宜落到实处,企业将进入一个大规模的建设和市场开拓期,重复投资、重复建设现象将十分突出,如何合理规划、正确引导、加强监管,避免重复建设,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如何引导企业提高服务能力,提升服务水平,切实维护电信用户合法权益,是电信监管部门面临的重要问题。此外,通信保障、用户维权、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等方面工作都有新要求,都面临着新问,需要冷静分析,认真研究,正确把握,妥善加以解决。

从抓主要矛盾入手,当前应该着重解决的问题是在电信企业重组之际,如何避免重复建设,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

二、关于电信重复建设的调研分析

调研中,大家都表达这样的无奈:在原来的市场竞争环境下,重复建设不可避免,固网运营商认为宽带网络是企业的命根子,而对移动用户来说,选择一家运营商,首先是选择一个网络,因为只有优质的网络,才能满足随时随地沟通的需求,才会有贴心的服务和丰富的业务。企业如果不建设自己的网络,是等死;各自投巨资建设自己的网络,是找死。对运营商来说,市场竞争与节约投资是一对很难调和的矛盾。尽管自由竞争有好的一面,如利于优胜劣汰,把资源配置给高效的支配者,促进市场、技术不断向前发展,但不可否认,自由竞争来会带来投资、生产的过度,造成规模不经济,资源难以充分利用,大量闲置浪费。在电信进行的大量基础设施投资中,有很多是在市场竞争中必须付出的。从上一轮电信改革到今天的新一轮电信企业重组之前,电信运营商经历数次拆分已经形成6大运营商的市场格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特别是电信南北拆分后,两大固网运营商进入对方主导区域进行竞争。如果没有自己的网络资源,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因此必须建设能够承载自身业务的通信网络,从而出现了重复建设的情况。移动公司与联通公司在铁塔的建设上更是互不示弱,在路边到处可见两个铁塔并存,但都不是负荷运行。对于这种重复建设的情况,客观说,应该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其中很大一部分应该属于必要成本。如果双方不进入对方的主要区域,电信南北拆分也就失去了原来的意义,广大的消费者也就不能享受电信改革的成果。

但是还应该看到,过度竞争确实带来了大量的资源浪费。随着电信体制改革,电信市场竞争格局初步形成,网络重复建设现象比较严重,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企业收入降低。恶性竞争不利于电信企业的长远发展,是一种杀鸡取卵式的做法。各个运营商都明白这个道理,但到了市场竞争白热化的程度,往往会采取极端的做法,追求眼前利益,造成大量投资浪费。

通过调研,发现电信建设的特殊性也是造成重复建设的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保证网络的可靠性和可用性,电信网中设备可靠性在设计制造时要求达到99.999%,同时设备间的连接电路也要达到相同的可靠性和可用性。冗余技术是实现这一标准的重要手段。对于网络的重要部分或设备应在网络设计上考虑冗余和备份,目的是减少单点故障对整个网络的影响。在考虑设备选型和网络设计时也应该充分考虑到核心设备、关键设备、电源、引擎、链路等方面冗余性。关键设备的可靠性是网络整体可靠性的基础,目前,电信网络设备的可靠性主要通过设备冗余和功能模块冗余来实现。以交换机为例,核心交换机必须具有很强的容错特性,如电源备份、电源负载自动平分、链路容错、引擎备份等。具有足够安全行动交换机对设备的可靠性同样发挥重要作用。冗余技术大幅度提高了通信系统的可靠性,但同时也带来了资源的闲置。

此外,通信设备资源建设的冗余量还有应付未来突发高负载业务和未来新业务的目的。通信业务有突发高负载的特点,比如在有重大比赛的或集会的场馆,观众人数激增,在该区域的移动通信业务会比平时高几倍或几十倍。如果在最初仅建设能够满足日常通信需求的规模,在突发高负载时通信网络会因阻塞而瘫痪。就好比修高速公路一样,不能因为日常车流量达不到其理论峰值承载量就认为这是资源浪费。实际上,这部分闲置资源属于后备资源,一旦出现突发情况,将迅速转化成现实的资源满足需求。同时,特殊时间段比如十一、春节等重大节日期间,语音、数据业务量都会激增,通信网络也必须为这种峰值期业务留出余地。另外,电信行业发展迅速,移动用户、互联网用户迅猛增长,对网络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不仅如此,视频、3g等新技术层出不穷,新业务的迅速发展也对网络资源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保证服务的正常运行,网络需要更大的带宽。电信企业在铺设线路时必须为未来业务发展预留足够的带宽,这些也会导致目前出现通信光缆利用率低的情况。

三、解决电信重复建设的对策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电信重复建设的成因是多方位的、复合性的,其应对也应该是综合策略治理,应该采取法律的、经济的、技术的、行政的手段加以全方位考虑。

(一)在法律和制度层面上考虑。加快出台《电信法》,在法律和制度层面上给予保障,应该明确要求电信资源,特别是重复建设浪费严重的资源的整合,统一规划、建设通信网络。这样可以使大部分闲置的电信基础设施充分发挥作用,大幅度提高通信行业网络设施利用率,降低成本,为全行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二)由政府统筹规划。在市场竞争环境下,受到自由竞争弊端的影响,电信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成为必然现象。电信运营商为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所进行的必要的投资,政府应该鼓励和支持,而对于盲目投资,政府应该进行有效调控,防止在3g时代再次出现电信资源的大量闲置浪费。实际上,此次电信企业重组就完全出于政府主动调节的意识。基于对未来电信市场的发展以及我国当前市场竞争格局的判断,我们将现有的6大运营商进行重组,形成3大全业务运营商竞争的新市场格局,竞争主体的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就降低了重复建设的可能性。

(三)引入网络共享。通过网络基础设施共享,运营商可以缩减20%至50%的资本支出与运营支出,缩减程度取决于基础设施共享的水平。即便是简单的场地共享也能实现显著的成本缩减,因为场地租金与基础设施建设在网络成本中占据相当大的比例。目前,可以采用的共享模式有:站址共享、发射塔共享、静态基础设施共享、无线电与核心共享。网络共享可以减少天线杆的数量,从而减少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并降低健康方面的担忧。此外,减少站址数量还将降低能耗和碳排放量,有利于环保。

重组后的运营商有的拥有广大的传输网和机房,有的有比较多的基站。如果能够互相开放,不仅可以让竞争对手原有的资源利用率得到提高,得到收益,也可以节省投资。

(四)重构企业评价体系。按照传统的观念,通常衡量一个电信企业实力的指标除了企业通用的营业收入、利润、市值、资本回报率以外,还包括网络规模、网络技术水平、用户数量、网络运行质量、网络的人口覆盖率等硬性指标,这些硬指标也成为运营商竞争的重点领域。当前运营商应该改变传统观念,把工作重点放到组织模式、行为规范、价值理念、品牌优势、社会责任、人员素质等方面,打造新型的实力形象,在新的领域取得竞争优势。

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工作的新举措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我们建议由区统一安排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工作,将作为我区电信行业改革和发展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作为破解行业发展的重要难题来对待。通过调研,进一步理清了思路,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部署。明确要求各级基础电信企业要高度重视,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动员一切可使用资源,全力推进相关工作。按照“企业自律、政府监管,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安全可靠、合理负担,有利竞争、促进发展”的原则,力争通过全行业共同努力,在我区实现以下目标:杜绝同地点新建铁塔、同路由新建杆路现象;实现新增铁塔、杆路的共建;杜绝驻地网投资建设,实现共同平等接入;其他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比例逐年提高。因此要作到:

(一)建立基础数据库,摸清底数,做到科学有效管理。在协调小组办公室的领导下,各基础电信企业将本企业的已建成及正在建设的基站设施,包括基站的铁塔等支撑设施、天面、机房、室内分布系统、基站专用的传输线路、电源等其他配套设施和传输线路(包括管道、杆路、光缆)的情况如实上报协调小组办公室,建立全省电信设施资源数据库,并对基础电信企业开放。

(二)督促企业签订共建共享协议,协议内容要明确共建共享涉及建设、维护、价格、安全等方面的原则,在法律上明确相关权利义务。禁止租用第三方设施时签订排他性协议。基础电信企业租用第三方站址、机房等各种设施,不得签订排他性协议以阻止其他基础电信企业的进入,已签订的应立即纠正。禁止投资建设驻地网工程。住宅小区及商住楼内的通信设施应作为公共资源,基础电信企业不得进行建设投资,不得与第三方签订排他性协议。

(三)做到日常动态管理。各基础电信企业要于每年1月31日之前将当年新建基站和传输线路(包括管道、杆路、光缆)工程情况上报,市政随路建设等工程可及时上报协调小组办公室,上述工程建设项目经协调小组办公室批准后方可进行建设。已有铁塔、杆路必须共享。不具备共享条件的应采取技术改造、扩建等方式进行共享。已有铁塔、杆路的拥有方在接到共享申请后,应在10个工作日内回复,不能共享的应说明具体原因。禁止在已有铁塔同地点新建铁塔,禁止在已有杆路同路由新建杆路。确因特殊原因需在同地点、同路由新建铁塔、杆路的,应经过区协调小组同意。新建铁塔、杆路必须共建。拟新建铁塔、杆路的基础电信企业必须告知其他基础电信企业,其他基础电信企业应在10个工作日内提出可提供已有设施共享或开展联合建设的需求,实施共享或共建。其他基础电信企业未提出共建需求的,3年内不得在同地点、同路由新建。其他基站设施和传输线路具备条件的应共建共享。新建其他基站设施和传输线路,具备条件的应联合建设;已有基站设施和传输线路具备条件的应向其他基础电信企业开放共享。

(五)协调解决争端,明确责任追究机制。企业在共建共享过程中发生争议可采取以下方式解决:协议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评估或仲裁;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可建议其上级单位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分。对因此被撤、免职人员,三年内不得任用。

五、关于调研的思考

通过走访企业、用户,通过座谈和调查,结合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结合学习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查找了自身在思想、工作、学习、作风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今后要在以下三个方面继续努力。

一是思想要更加解放。特别是要在打破电信监管保守思想障碍方面下工夫。以身作则为电信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