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标系统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8 07:12:09

指标系统

指标系统范文篇1

二、(一)在设计社会统计指标体系(以下简称体系)时,我们注意把握以下儿点:

l。自然环境和经济条件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对此“体系”应予以适当反映。

2.人民群众是社会生活的主体,“休系”要紧紧围绕人民群众社会社会生活的实践来反映社会的发展状况。

3。社会是由个人、家庭、群体、组织、民族、社区等组成的,“体系”应反映我国主要社会结构的现状及变化趋势,并以之作为“体系的分类基础和各组成部分横向联系的纽带。

4。根据社会主义生产目的要求,“体系”要把反映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放在重要位置。

5。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体系”要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民主和法制建设有适当的反映。

(二)鉴于社会生活现象是一个涉及范围广泛的复合体,社会统计指标体系必须与之相适应,要把社会领域各个方面的主要统计指标有机地组成一个完整体系,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广泛性。“体系”框架包括的范围要力求全面,能广泛地反映社会领域各个方面的基本状况。既有客观指标,又有主观指标;既有实物量指标;又有价值量指标;既有绝对数指标,又要有相对数指标。

2。科学性。每项指标的名称,要有科学依据。大中小项目的排列顺序也要讲究科学性,一般应根据条件一结果,原因一结果,投入一活动一产出等顺序来排列,以便观察分析。

3.连续性。对一些重要指标,要列出分年度的资料,或者列出重要年份的资料,便于系统地研究社会间题,揭示社会现象的发展规律。

4.概括性。反映一个社会现象的统计指标往往有多个,这就要求设计指标体系时,应根据精简、效能的原则,选择其中反映社会现象本质的概括性较强的统计指标。

5.一致性。为便于从各个侧面研究社会间题,同一指标的名称、概念、范围、分类和计算方法等要尽可能保持前后一致。

6.适用性。在设计“体系”和选择指标时,要根据社会需要,特别是考虑政府的需要。

7.标准化。为便于国际国内比较,所有统计指标,应尽可能采用目前国际上和国内通用的名称、概念、范围、分类和计算方法,以进一步达到统计指标标准化。

8.可行性。为了节约人力、物力、财力,在设计“体系”时,应考虑大部分指标能从现有各种调查统计资料的草础上,经过加工整理即可取得。

(三)在设计“体系”框架问题上,在我国曾有过各种主张,例如:(l)将社会统计指标体系按生存指标、享受指标和发展指标来划分;(2)按社会条件、社会结构、社会生活来划分;(3)按社会生活环境、社会生活主体、社会物质生活、政治与社会管理、精神文化生活来划分。上述儿种分类方法的共同优点是反映问题比较集中,内部联系较为紧密,使用起来比较方便。但共同的缺点是在具体设计指标时,各组成部分的界限难以划分,涉及的范围较窄,搜集某些资料的难度较大。1983年国家统计局试行的方案,采用了目前国外通行的按行政规划部门划分的方法,将“体系”框架分为13大类。这种分类方法适合我国现行社会事业管理体制,涉及范围广泛,各组成部分界限清楚,资料来源有保证,便于搜集加工整理。因此,在修订中,我们仍采用了这种分类方法,而且根据当前改革、开放的需要和统计工作发展的要求,在原有的框架基础上,作了一些调整、补充和修改,把整个“体系”框架划分为15大类。这15大类的基本内容为:

1.自然环境,这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包括国土面积、自然资料、气候条件、城市面积、行政区划和自然灾害情况等。

2.经济条件,经济是基础,它决定社会的发展速度和水平。包括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工农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商业和财政收支情况等。

3.人口与家庭,人民群众是社会的主体,家庭是社会结构的一种重要形式。包括人口规模、人口构成、人口自然变动、人口迁移、婚姻家庭和计划生育等。

4.劳动,这是人们获得物质文化生活资料的重要手段。包括劳动资源利用、社会劳动者构成、人才流动、劳动条件和工人工时利用情况等。

5.居民收入与消费,居民收入是居民维持其家庭生活的重要源泉,收入的多少,直接决定消费水平的高低。包括居民收入、居民消费、居民储蓄、物价指数、消费总额与国民收入的比较、劳动收入与劳动生产率的比较等。

6,住房与生活服务,居民住房与生活服务设施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社会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包括居住情况、商业、饮食业、服务业网点设置情况,交通通讯设施和其他公用事业发展情况等。

7.环境保护,这是关系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包括环境系统人员与设施配备情况,各地区三废污染处理情况、企事业单位污染治理情况、排污费征收、使用和污染赔款情况、自然资源保护基本情况等。

8.社会保障,这是解除居民因生、老、病、残、死等原因而带来的困难的贡要保障。包括社会保障覆盖面、社会保障费用支出情况和人均社会保障费用等。

9.教育,这是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前进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基础工作。包括各级各类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学校数、校舍面积、专任教师数、招生数、在校学生数、毕业生数、学生巩固率、升学率以及专任教师与学生的比例关系等。

]0.卫生,这是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延长人民寿命的重要事业。包括医疗条件、医疗防治活动、营养与健康情况等。

11.文化,这是记载人类历史、鼓舞群众斗志、丰富人民生活的重要事业。包括居民文化生活条件、文化活动情况和文化生产成果等。

12.体育。包括体育活动条件、体育活动情况和体育活动成果等。

13。社会活动参与,这是反映社会民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政治组织和活动情况、工会、共青团、妇联以及其他群众团体组织和活动情况等。

14.社会秩序与安全,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和安定的社会环境,是经济建设和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保证。包括维护社会秩序与安全的队伍建设情况、司法工作情况、社会治安情况、青少年违法犯罪处理情况、劳动教养情况和社会收容遣送情况等。15.生活时间分配,从人们一天的生活时间分配中可反映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物质文化生活提高情况。包括人们在一天24小时内用于工作、上下班、睡眠、吃饭、购买商品、家务劳动、业余学习和参加文体活动、社交活动的时间等。为了反映人们对社会生活的感受、看法、意见和要求等,以便为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依据,我们设一计了一个社会生活问卷调查,即主观指标调杳,作为附录1附在15大类之后。为一j’进行国际对比,以便学习国外先进的经验,找出差距,明确改革方向,我们还设训‘了一套国际对比指标,作为附录2附在15大类之后。三、修订后的社会统计指标体系(简称新“体系”)同原有社会统计指标体系(简称原“体系”)比较,主要有以下儿点变化:

(一)新“体系”的大类从原有的13大类增加到15大类,大类的名称也作了一些调整。为使名称更加简炼,把原“体系”中的《劳动保险与社会福利》改为《社会保障》,把《教育与培训》改为《教育》,把《政治活动和社会活动参与情况》改为《社会活动参与》。原“体系”把卫生与环境保护合在一起,文化与体育合在一起,它们之间虽然存在一定联系,但毕竟各自有许多不同的特点,为便于研究社会问题,我们把它们都作为一个独立的大类,分别单列出来。原“体系”把科学研究列为一大类,考虑到科技统计指标体系已经单独制订,为避免重复,新“体系”已将科研一类删去,为便于研究社会问题,增加了《经济条件》大类。

(二)新“体系”和原“体系”大类排列顺序,大体是按社会条件、社会结构、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顺序排列的,但新“体系”排列顺序更为合理。原“体系”把环境保护与卫生合在一起,排在《科学研究》后面不尽合理,环境保护的目的在于改养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可《住房与生活服务》的关系较为密切,在新“体系”中把它排在《住房与生活服务》后面。《生活时间分配》是反映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的,它具有高度的综合性质,所以以新“体系”,把它排在最后。属于社会生活问卷调查,,了国际对比指标,尚属初创阶段,原“休系”没有这两项内容,资料来源缺乏保证,同时内容尚不稳它,所以在折“体系”r},暂作为两个附录,挨将来资料积累多了,指标比较稳定了,就可将其并入15大类之‘蓄,。

(三)新“体系”与原“体系”在指标数量方面有增有减,增减相抵,净增200多项。增加的指标,主要是经济指标、主观指标、反映特殊人群(如儿童、妇女、残疾人等)的指标以及为适应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需要和研究人口、教育、环境、居民收入和社会治安等重大社会间题的需要而增加的指标等。减少的指标,主要是科学研究指标以及其他一些难于搜集而意义又不太大的指标,如原“体系”中按年龄分组的职工平均工资指标等。总之,经过修订,社会统计指标的内容更全面更适用了。

四、为了搞好统计优质服务,充分发挥统计的信息、咨询、监督作用,社会统计指标体系编制出来后,应及时利用“体系”的资料,结合其他有关资料,积极开展综合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是,近几年来,各级综合统部部门搜集和占有了大量的社会统计资料后,但统计分析工作没有跟上,统计资料利用程度不高,因而影响了统计工作作用的发挥。因此,加强社会统计分析工作是当亚待研究解决的问题,如何把社会统计分析开展起来,可从以下方面考虑:

1.选题。有些同志感到选题难,不知分析什么问题,其实需要研究的社会问题很多。从大的方面讲,有两大类:一是面向全社会的间题。如人口、婚姻与家庭、劳动就业、收入分配、消费超前、住房分配、市政建设、营养健康、社会保障、卫生医疗、教育培训等方面的间题;二是针对特殊群体的间题。如儿童、青少年、妇女、老年人、残疾人、少数民族等等。由于我们的力量有限,首先需要侧重满足国家政府制定政策的需要可围绕当前党政领导以及社会普遍关注的间题或者在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间题来选题。分析工作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如逐渐归纳出一些属于经常性分析的间题,可按计划进行,组织力量密切注视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突发性、苗头性问题,及时进行分析。

指标系统范文篇2

检索国内外文献发现不同学者对区域创新能力建立了多种评价指标体系,积累了丰富的科研成果,如邵云飞、谭劲松(2006)把区域创新能力的基本要素分为技术创新潜力、技术创新投入、技术创新产出以及技术创新的环境支持。谢玲等(2010)对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中注意到了知识能力这个因素,但是对于知识创造能力和知识流动能力的二级指标项目还略显不足,不能完全反映一级指标的内涵。朱海就(2004)对创新能力评价的时候,注意到了伦德瓦尔所提出的“网络能力”的重要性,把企业创新能力、网络创新能力、创新环境作为三个一级指标。但该指标体系仅作了理论研究,并未进行实证。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从2002年开始持续对中国30个省域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估,并《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该报告建立了包含100多个评价指标的体系,分为知识创造能力、知识流动能力、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创新的环境以及创新效绩五个要素。纵观相关文献,发现现有的指标体系尚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所有指标体系中,都缺少创新文化的指标。如创新意识,对失败的容忍度等。事实上创新文化和创新环境对创新实力的作用非常大;(2)现有指标体系对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不做区分,一概而论。这样无法区分某一区域是科学发现主导还是技术创新主导;(3)虽然看上去关于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研究层出不穷,但可以发现大部分的评价指标体系是不同指标的线性组合;(4)在指标的选取上,过度重视R&D投入、专利产出等硬指标。

二、科技创新实力的内涵

科技创新实力是指创新主体在创新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总体力量,它是科学发现、技术创新、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相互影响和作用的综合表现。用函数形式表示就是:科技创新实力=F(科学发现,技术创新,创新环境,创新文化),其中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是科技创新硬实力的表现,而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则是科技创新软实力的表现。科技创新实力的内涵远比科技创新能力的内涵更广泛,它包含了科技创新能力以及使科技创新能力得以发挥的各种外在条件,它还包括硬实力和软实力两方面内容。科技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更多的是均量指标和增量指标,而科技创新实力要突出总量指标和存量指标。科技创新能力突出的是硬指标,如R&D投入、专利数等,而科技创新实力突出区域创新的软指标,如创新氛围、创新文化等。这些软指标虽然难以测量,但是却是决定区域创新实力的重要因素,也是提升区域(或国家)竞争力的关键指标。硬实力提升容易,软实力的改进则需时间的累积,未来区域创新实力的竞争可能更多地依赖于软实力的提升。科技创新硬实力包含了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两大支柱,但是两者有很大的不同。科学发现的主体是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而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在区域科技创新的实践中,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未必一体化。如北京是典型的科学发现为主的城市,科研机构和高校集聚,科学发现的成果突出并服务于全国;而深圳是典型的技术创新为主的城市,企业申请专利数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比例全国最高。如果科技创新实力指标体系中不做区分,就无法发现二者的差异,无法制定差异化的区域创新政策。科技创新软实力主要包含了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两大支柱。“创新文化是一种粘合剂,是整个创新组织团结一致的精神动力和思想支持,可以激发创新主体创新的灵感。创新文化一旦形成,就会辐射到每一个人,形成创新的环境和创新的气氛”。不同地区,创新文化有很强的差异性。比如上海典型的“白领文化”,江浙的创业文化,深圳的“移民文化”,北京的“中关村文化”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创新精神和斗志。由于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是鼓励人们创新的一种精神状态和物质的总和,因而难以用数据进行度量。本研究试图将创新文化的内涵分解,并逐一找到可获得的相关指标和替代指标。

三、科技创新实力测度的指标体系

科技创新实力的指标体系把科技创新硬实力和软实力作为一级指标,然后通过综合分析法,把度量目标划分为四个子系统:科学发现、技术创新、创新环境、创新文化。并逐步细分这四个子系统,直到每个子系统都可以用相应的统计指标来描述。在参考了相关文献和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指标的可获得性,初步选择了若干指标作为基础指标体系。然后运用全国各省科技创新实力的数据,进行指标的相关分析。如果两个指标的相关系数非常高(本文设定高于0.90),说明可以用其中一个指标的信息量可以高度替代另一个指标,因此删除其中一个。根据皮尔逊相关系数遴选过的科技创新实力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1.反映科学发现的指标。(1)科学发现的人才指标:两院院士(A1)是我国科学发现最高级别的人力投入。专业技术人员数量(A2)是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人员,能够反映一个区域基础科学研究的人力投入。万人专业技术人员(A3)数量是均量概念,能够平衡区域大小的差异。(2)科学发现的财力指标。自然科学基金(A4)是主要用于科学发现的研究经费,科技活动经费支出(A5)、地方财政科技经济经费支出(A6)能够反映区域科学发现的财力投入情况。(3)科学发现的产出。部级科技成果奖(A8)是我国科学发现的最高奖项,国际三大主要检索工具(SCI、EI、ISTP)收录我国科技论文数(A7)是科学发现成果的体现。

2.反映技术创新的指标。技术创新的三级指标包括了人力、财力和技术创新成果的指标。技术创新的人力投入主要是R&D人员(B1),财力投入包括全社会R&D投入比例(B2)和企业R&D支出(B3)。在以往研究中,多数研究者采用专利的申请数和授权数衡量科技创新产出水平。但是由于我国外观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相对容易,授权量也远远大于发明专利的授权量。Schankerman(1989)也认为技术含量高的专利会带来较高收益,也具备较长的寿命,比一般专利申请和授权指标更能衡量科技创新水平。本文采用B4(万名就业人员发明专利授权量)和B5(三种专利授权量)两个指标,既能兼顾总量和均量,又能突出发明专利的重要性。技术创新成果还体现在新产品和高技术产业上。因此用B6反映新产品产值,用B7、B8反映高技术产品产值和出口情况。

3.反映创新环境的指标。(1)开放度:Chesbrough(2003)教授提出的开放式创新为创新管理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开放的本质是外部创新资源的获取和利用,通过内外创新资源的整合和利用,减少技术和市场的不确定性,提高创新绩效”。本文用C1(外商投资金额)和C2(外籍常驻人口)两项指标衡量区域的创新开放度,无论是吸引外资还是吸引外国人在本土工作都能带来知识溢出效应。但是各省统计年鉴中没有统计外籍常驻人口数量。目前这一指标在各地统计年鉴中没有作为常规统计,数据缺失。(2)知识溢出:“知识溢出是指地区或行业之间由于知识存量差异而导致的经济、业务交往活动中知识和技术转移过程”“大部分创新思想源于外部而并非自己的发明成果”“利用外部知识的能力是创新能力的关键组成部分”。C3(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包括了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四类技术合同金额,能够反映地区技术转移带来的知识溢出。C4(大中型工业企业国外技术引进金额)能够反映地区购买国外技术带来的知识溢出效应,国外技术引进对于我国二次创新具有关键作用。

4.反映创新文化的指标。(1)企业家的创新精神:经济学家熊彼特早就说过:“企业家的职能就是创新”,考察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可以用D1(中小板上市公司数目)和D2(创业版上市公司数目)作为替代指标。如果某地区企业家具有强烈的创新精神,必将引导企业上市,获得更大的创新资源和创新资金。(2)包容度:创新文化应该具有宽容、平等、自由的氛围,应该最大程度的容忍失败。但是文化难以用定量指标进行衡量,本文拟采用三个替代指标度量文化的包容度。D3(非户籍人口比重):非户籍人口能够反映该区域文化对外来人口的包容程度。D4(创业风险投资机构数量):风险投资可以反映区域对创新鼓励、激励创新的程度,同时风险投资的成功率可以反映区域对失败的包容程度。风险投资的成功率越低,则表明对失败的包容度越高。鼓励创新和容忍失败是对创新文化最好的诠释。《全球竞争力报告》中在金融市场稳定性这一指数中把风险投资的可获得性作为问卷调研的软数据。本研究拟用风险投资额作为评价指标。但是由于目前我国对于风险投资的统计还处于离散状态,风险投资的实际数据还很难获得,故采用创业风险投资机构数量作为替代指标。D5(离婚率):离婚率作为替代指标能从侧面反映某区域文化对于“离婚”这一事件的接受程度和包容程度,从而体现文化的包容性。(3)创新文化的活力:民营企业是整个经济中最具活力的一部分,D6(民营经济的比重)能够反映出某区域创新文化的活力。本文采用各地工业生产总值中民营部分的比重数据。(4)创业意识:创新与创业密切相关,很多创新成果都是通过创业实现的。创业意识用D7(商标核准注册数)以及D8(新增高新技术企业数)进行评估。

四、区域科技创新实力的实证研究

本文采用我国各省2007年、2008年数据,对上述指标体系进行实证,以检测指标体系的合理性。数据来源于科技部《各地科技进步监测》《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高技术统计年鉴》《中国创业风险投资年鉴》以及深圳交易所网站。运用SPSS软件,以因子分析的方法对相关数据分别进行科技创新硬实力和软实力的统计处理。先对样本的充分性进行检验,通过因子分析的适用性检验后,再计算因子综合得分。求得各省科技创新硬实力和软实力的排序(见表2)。指数大于0的,说明实力位于各省平均水平之上;小于0,说明位于各省平均水平之下。

指标系统范文篇3

一、设计小康指标的原则

建立评价全面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确定指标的临界值,要能够切实反映小康社会基本特征。因此应遵循以下原则。

1.合理反映小康社会的内涵和基本特征。要以反映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为主体,综合考虑经济与社会发展质量,不能只追求数量和发展速度。

2.要坚持统一性原则。全面小康社会,是由于针对目前存在的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总体水平提出来的,目标是建设一个惠及13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更全面的、发展比较均衡的社会。因此,在设计指标体系时,应体现全面原则,即在全国范围内小康的衡量标准应是统一的。另外我国地区发展不均衡,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相差很大,应用同一个衡量标准,有助于缩小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别。

3.坚持发展进步的原则。时代在不断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小康社会进程是一个动态进程,因此,我们要以发展眼光和态度来确定指标体系及临界值,从而合理把握中国小康社会的进程。

4.坚持科学与可行相结合的原则。力求小康指标体系的科学和系统;但又必须考虑现实数据资料是否能满足需要,所以,应以中国现行的统计指标和相关的国际组织的统计指标为基础,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指标体系。

二、小康指标体系的构成

我国现行的小康社会监测指标体系是1993年6月由国家统计局制定,包括了三个方面共11项指标。目前这个指标体系已不能对全面小康社会进行准确评价,因此,应对其进行修正和完善。我们经初步研究,认为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应由四个方面16项指标构成。

1.经济水平。①人均国内生产总值;②第三产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比重。

2.生活水平。①人均可支配收入;②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比例;③收入的地区差异系数;④最低收入人口的恩格尔系数;⑤最低收入人口的蛋白质摄入量;⑥成套住房居住率;⑦森林覆盖率;⑧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3.人口素质。①人均预期寿命;②平均受教育年限。4.社会发展。①信息化指数;②社会保障指数;③空气污染指数;④形式案件立案数。对部分指标的说明:

一是第三产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比重。改革开放以来,第三产业是吸纳就业人数最多的部门,但现阶段就业水平却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的就业容量,缓解就业问题,确保人民安居乐业和社会稳定,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另外,第三产业是为国民经济提供全方位多层次服务的,因此这一指标不仅反映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力结构,而且又能反映人民生活的质量。

二是收入分配比较公平,不出现两极分化是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特征。我国居民收入的差异主要来自城乡差距和不同区域之间差距。因此,可用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比例和地区人均收入差异系数来衡量收入的差别。

三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的提高,居民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都开始注重饮食的营养性。因此,应重点考虑最低收入人口的营养结构。四是成套住房居住率。由于我国住房条件差异很大,居住面积不能准确地反映居民居住条件好坏。因此用成套住房居住率指标更能准确反映住房质量。五是信息化指数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指标。六是空气污染指数用于描述空气质量,从而反映人们居住环境状况。

三、小康指标临界值的确定

1.对单指标数量界限的确定,不仅要按一般性的确定原则和方法,而且要分析指标数量自身的特点,合理地找出其临界值。确定单指标数量界限时,一要以考察对象的最近一个时期为重点分析区间,以便能确切把握指标变动的特性;二要先定指标体系中的核心指标的临界值。例如,GDP是小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核心指标,它对考察对象的评价或分析结果影响很大。对GDP的确定可根据十六大提出的要在20年内翻两番这个量化标准和影响因素的发展规律作综合研究。对其它单指标的确定,可在人均GDP水平的基础上,参照其它国家和地区水平及我国的具体情况确定。

指标系统范文篇4

党的十六大将“社会更加和谐”确立为全面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正式向全党、全国人民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黑龙江省自第九次党代会以来,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大和总书记对黑龙江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提出建设和谐龙江的奋斗目标。因此,认真研究构建和谐龙江的统计指标体系,对和谐社会要求的诸多方面进行定量评价,对于正确测度和谐龙江建设的实际进程,从而科学地规划和推进和谐龙江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目前,国内已有部分学者和研究机构对和谐社会统计指标体系作出了一些探索,这些研究从涵盖的范围来看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就全国范围的和谐社会统计指标体系,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国家统计局课题组所做的和谐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研究,在准确理解和谐社会内涵的基础上,提出包括6个层面25个理论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但其中部分指标缺乏可操作性,不能进行测算。另一类是各地区的和谐社会统计指标体系,诸如和谐深圳统计指标体系、南京和谐社会统计指标体系、和谐广东统计描述和评价方法、浙江台州和谐社会考核指标体系以及湖北省政府、福建统计局对当地和谐社会统计指标体系进行的研究,可以说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是,这些区域性的指标体系都有明显的地方特色。而黑龙江省具有其区别于其他省份和地区的特殊省情,显然既不能直接采用国家的和谐社会指标体系,也不能用其他省区的和谐社会评价体系来评价和谐龙江的建设进程,因此,必须构建和谐龙江的统计指标体系。

二、影响黑龙江省建设和谐社会的因素

(一)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是建设和谐龙江的基础建设和谐龙江必须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创新发展思路,坚持改革开放,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实现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一是选择能够让老百姓富起来的项目。既要建设那些能够富县、富市、富省、富财政的项目,也要建设能够富城、富村、富民、富百姓的项目;既要建设能够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大项目,也要建设能够惠及民众的小项目;既要建设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的项目,也要建设能够充分吸纳劳动力、就地加工型的项目。二是积极开发黑西北地区,促进黑龙江省区域经济相对的均衡发展,实现区域共富。三是实现粮食大省向食品工业大省的转变。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粮食大省,近些年粮食加工业发展很快,但基本还是粮食的初加工、粗加工,应把粮食大省转变为食品工业大省。这样,黑龙江省农村的富裕进程就会大大加快,从而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和谐。

(二)解决民生问题、保证安居乐业是构建和谐龙江的核心构建和谐龙江,必须解决好民生问题,黑龙江省委、省政府近年来通过开展专项利民行动,加大领导力度,强化财政资金扶持,有效地解决了扩大就业、助学、帮困、解难、助残等民生问题。但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来看,尚有不少问题需要认真加以解决。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强调从农民群众最关心、最需要解决的水、路、能、教、医、保问题人手。而就全省而言,要着重解决三个问题。一是路,就是交通瓶颈制约问题。目前,黑龙江省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为14.77公里,全国排名第26位,其中,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为0.46公里,全国排名第24位;有铺装路面占23.01%,全国排名第28位;高速公路不足1000公里,全国排名第20位;不通公路的乡镇全国共有70个,黑龙江省占13个,全国排名最后;行政村公路通畅率只有16.3%,全国50.3%,全国排名还是最后。尽快改善黑龙江省交通状况,是构建和谐龙江的必然要求。二是保,就是社会保障能力低的问题。目前,全省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保险、工伤和生育保险还没有实现完全覆盖,一些困难企业及职工参保缴费比较困难,私营企业、个体劳动者、灵活就业人员及农民工尚未纳人,统筹层次低。进城务工人员、失地农民等特殊群体社会保障问题比较突出。城市居民低保标准不高,社会救济、优抚安置、社会福利等都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是农村保障能力比较脆弱。这些都是影响龙江和谐的重要因素,建设和谐龙江必须提高社会保障能力。三是医,就是就医看病难问题。由于卫生资源配置机制不合理、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医疗机构补偿机制不完善、“医药不分”和“以药养医”等原因造成看病贵、就医难,特别是农村卫生条件较差,乡镇卫生院中有近一半急需重建和新建,有90%的卫生院满足不了疫情和疾病防治需要,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虽然社会治安问题、安全生产问题、部分居民的住房问题等,在一些地方也很突出,也要解决,但都是局部性的,而上述三个问题,不仅突出而且面大,在一定意义上说,是全局性、全省性的,也是建设和谐龙江的过程中最需急迫解决的问题。

(三)良好的生态是构建和谐龙江的一大独特优势黑龙江省生态环境良好,大森林、大湿地、大草原、大河流等很多地方仍然保留着古朴、自然、壮美的原始风貌。这样的生态省份,在我国是不多有的,这是黑龙江省的一大亮点,也是和谐龙江的最大特色。但在几十年的开发建设中,黑龙江省也有过并且现在仍然存在着破坏环境、侵害生态、人为地与大自然不和谐的问题。一是在矿产资源开发中的无序和浪费以及对地面环境的破坏。如煤炭,据国土部门统计,全省仅年产3万吨(包括3万吨)以下的小煤矿就多达805个,占煤矿总数1585个的51%。二是水系污染。伴随着工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的排放,一些有毒、有害物质进人江、河、湖水体,其中,未经处理或未经有效处理的高达80%一90%。三是湿地减少和功能萎缩。黑龙江省虽现有湿地面积434万公顷,占全国的16%,但由于开发建设破坏比较严重,仅三江平原湿地面积已由建国初期的443万公顷下降到巧6万公顷。不少湿地水位下降、水量减少,一些生物、微生物物种灭绝,存在着严重的湿地干化、碱化,生物链断链的危险。四是在耕地保护方面,主要不在于面积的减少,而在于地质的退化。黑龙江省水土流失极为严重,流失面积占1.7亿亩耕地的55%,黑土地的黑土层已由开垦之初的50、80厘米减少到20、30厘米,如不治理,再过四五十年,将流失殆尽。在未来的发展中,生态环境就是竞争力,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友好相处是建设和谐龙江的重要构成内容。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和谐龙江的根本构建和谐龙江,建设和谐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根本,倡导与人为善是建设内容之一。在构建和谐社会中,非物质、非法律、非制度的因素,如道德的规范、引导、调适、融合、促进作用等十分重要。黑龙江悠久的历史与多民族的聚居形成了黑土地上浑厚的文化底蕴,既有农耕民族诚实厚重,又有游牧民族粗犷豪放的性格和大度的胸怀,“有血性而不野蛮,性刚烈而不乱来,粗犷而不失细腻,豪爽而不缺柔肠”,这都是龙江人的文化特点。这些优秀品质孕育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和突破高寒禁区精神,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感召力。但是,现实生活中也存在着“邻里不相往来”、“不诚信”、“窝里斗”等一些不和谐的文化现象。在黑龙江省振兴老工业基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龙江的关键时期,社会利益关系更加复杂,社会矛盾进人多发期,提倡与人为善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俗话说,家和万事兴。推而广之,人和龙江兴,人和事业兴。

三、和谐龙江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和谐龙江指标体系构建的一般原则

1.科学性原则。和谐龙江统计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的选择必须以建设和谐社会的理论为指导,要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和谐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内涵,充分考虑影响龙江和谐的因素。指标应根据研究系统的结构分出层次,并在此基础上将指标分类,这样才会使指标体系结构清晰,便于使用。并且设置的层次结构,选取的各项指标要具有明确的经济含义,而且数据来源权威可靠,处理方法规范科学。

2.代表性原则。在众多可以用来监测的统计指标中,选择最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和谐龙江指标体系既要宏观,又要客观,更加直观、有代表性。整个指标体系可以用指数来反映,分类指标也可以用指数或者用特征指标来反映。整个指标体系构成的指标不宜过多,既要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总体要求出发,又要从黑龙江近年来改革发展实际取得的成绩方面去总结,更要从未来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角度去思考、去深化发展。

3.独立性原则。反映和谐龙江进展情况的指标有很多,这些指标间彼此可能存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我们在挑选一组指标构成评价指标体系时要注意所选取指标间的相关性问题,所选择的指标间的独立性要强。因为这样可以避免在计算综合得分时的多重共线性所带来的计算误差。

4.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指标体系以定量评价指标为主,但由于指标体系所涉及的面广,现象复杂,在综合评价时必然存在一些无法直接定量测评的主观评价指标,对于这些指标可以先用定性指标描述,在综合评价时通过评分法,将其转变为可用数值表达的指标。

5.可操作性原则。符合上述原则的指标最终还必须是在实际中可操作的指标。也就是说在统计上能够搜集得到所选指标的资料,能够根据某一标准进行度量和分析测定。具体来说就是可以利用现有的统计信息资源,经过适当的计算获得数据,或者通过一定的实验设计、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得数据。同时选用的计算公式要简单,指标要少而精,应用时要方便、简洁。

(二)和谐龙江统计指标体系的指标构成根据和谐龙江指标体系构建的一般原则,借鉴国内部分学者关于国家及其他省市和谐社会统计指标体系的构成,结合影响黑龙江省建设和谐社会的因素,我们从经济发展、生活质量、社会稳定、精神文化、生态环境等五个方面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50项指标,构成一个既符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又能体现黑龙江省情特色的比较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见下表)。该指标体系大体反映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可作为评价和谐龙江建设进程的考评标准。

1.经济发展指标。经济发展是和谐社会的基础。经济发展达到较高的水平,后劲充足,充满活力,并一直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我们认为可以从经济发展水平、发展能力、创新能力三个方面来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状况,具体指标包括以地区人均GDP、地区GDP增长率来反映经济发展水平;以城市化水平、限额以上固定资产保值增值率、绿色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高速公路里程来体现发展能力;以R&D经费占GDP比重、万人发明专利授权数、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反映创新能力。

2.生活质量指标。不断改善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是个人、家庭和政府所要追求的终极目标,也是实现社会和谐进步与国家繁荣富强不竭的动力源泉。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提高生活质量的过程,生活质量的高低可以通过居民生活条件和生活水平两个方面加以反映。体现居民生活条件的指标包括人均收人水平、每万人口医生数、人均住房面积、农村饮用自来水人口占农村人口比重;体现生活水平的指标包括人均消费支出、恩格尔系数、平均预期寿命。

3.社会稳定指标。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社会稳定和有序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衡量社会稳定的标准应该是社会公平、社会保障、社会治安。体现社会公平的指标包括基尼系数、城乡居民收人比、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系数、就业公平度、高中阶段毕业生性别比、农村学龄儿童人学率等;社会保障指标包括城镇失业率、贫困发生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社会保障综合覆盖率等;社会治安指标包括治安案件发生率、刑事案件立案率、每万人拥有律师数和每ro万人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等指标。

4.精神文化指标。精神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基础。和谐社会的精神文化由文化建设、道德规范、诚信友爱构成。反映文化建设可以采用万人文化娱乐场所拥有量、生活消费中文化娱乐消费所占比重、高中教育毛人学率、高等教育毛人学率指标;反映道德规范的指标是道德规范健全程度;反映诚信友爱的指标包括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消费者投诉率、爱心捐款占GDP比重、公民对社会诚信满意度。

5.生态环境指标。和谐社会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让城乡居民生活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该类指标设计体现在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环境治理、生态保护三方面。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包括万元GDP综合能耗、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三废综合利用与工业产值比;环境治理包括环保投人占GDP比重、“三废”排放达标率、“三废”处理率等;生态保护包括受保护地区占土地总面积比例、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森林和植被覆盖率、土地退化率、湿地保持率等指标。这些指标综合在一起,可以较为全面、准确地衡量和谐社会所要求的人与自然和谐的基本状况。

四、和谐龙江综合指标指数的计算与综合评价

(一)和谐龙江综合指标指数的许算计算和谐龙江综合指数的方法虽有多种,但我们倾向于采用量化值加权函数法对和谐社会的实现程度进行评价。因为只要科学地解决指标权重问题和指标的无量纲处理问题,采用量化值加权函数法更能使评价过程一目了然,且更能发挥指标的导向作用。采用量化值加权函数法进行评价,需要解决两个关键性的问题:一是要科学确定出各个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中的权重;二是要科学地进行指标的无量纲处理,计算各个指标实际数值的“量化值”。

1.指标权重的确定。和谐龙江的各个统计评价指标,其相对重要性是不一样的。为了准确评价和谐龙江的建设进程,必须给予各个评价指标适当的权重,而确定权重有多种方法,如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和统计分析法等。我们认为,由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T.L.Saaty提出来的层次分析法(AHP)是一种较为成熟和有效的方法。采用AHP方法确定指标权重,首先是聘请有关熟悉此方面情况的专家,根据指标体系的递阶层次结构逐层对各个要素之间,采用九标度法通过专家定性的经验判断分析,确定因素间两两比较相对重要性的比值,建立比较判别矩阵,通过矩阵运算和一致性检验,即可得到比较令人信服的各个因素相对于上一层次对应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权重,即层次单排序。当计算出各指标的单排序权值后,按照层次结构自上而下逐层与所对应的上层因素权值进行加权,计算出各要素相对于总目标的权值,即层次总排序,进而确定出各个指标的权重。

指标系统范文篇5

一、人口统计是调查研究人口的数量、构成、分布、增减变动等情况的。人口统计数字是反映一个国家国情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又是国家编制生产和消费以及文教卫生等计划的一个重要依据。如按人口平均的国民收入、按人口平均的消费水平,平均每万人口的在校学生数和医院病床数,技人口平均的居住面积等等,都是以人口数字为基础来计算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制定计划、政策、措施都要反映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办事倩、想问题都要从我国有近切亿人口出发。为了有利于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国家还把有计划地炸制人口的增长,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因此,人口统计工作能否搞好,对编制计划、制订政策关系极大。此外,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古世界人口的近四分之一。我国的人口数字,也是世界各国所关注的。当前,我国人口统计还远远不能满足国内外的需要。为此,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在工98艺年进行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这次普查的内容比1353、1964年的普查都要复杂,还要使用电子计算机汇总。全国Z亿多户、近10亿人口,逐户逐人进行普查登记,组织工作、调查工作和技术工作量很大。因此,各级都要成立人口普查领导机构,统计部门要与有关部门共同来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当前首先要把省级普查机构充实健全起来,抓紧人口普查试点,加快电子计算站建设和加强人员培训工作。一在进行普查准备工作的同时,经常性的人口统计工作需要继续抓好。随着国民经济调整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经常了解人口变动的数字显得更加重要。在经常性人口统计中,要特别强调实事求是的作风,如实反映出生、死亡数字,不能因为夸大计划生育的成绩而少报出生人口。现有人口报表中有些指标的计算方法如农业与非农业人口的划分,还不够合理,需要进一步研究改进。

二、劳动力统计,主要包括在业的社会劳动者和待业人员的统计。劳动者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全面、及时、准确的在业社会劳动者和待业人员人数资料是国家制订劳动政策、编制与检查劳动计划的重要依据。在当前国民经济调整中,搞好这方面的统计,尤为重要。因为:

(一)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在数量上十分丰富的国家。近四年来,劳动就业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遗留到1981年需要安置的城镇待业人数还不少,加上当年需要安排的毕业学生和复员转业军人等,安置任务仍很艰巨。1981年经济进一步调整,要大力压缩基建战线和关停并转一部分企业,又有一部分职工需要重新安置,这就进一涉增加了安置劳动力就业的任务。所以,各级领导要求统计部门经常、及时地反映劳动就业的进度和问题。

(二)无论社会主义社会或资本主义社会,都要求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分配有一定的比例。十多年来,我国社会劳动力的分配,•在很大程度上受不合理的经济结构的影响,没有能够根据社会主义生产的客观需要,有计划按比例地进行,各部门、各地区之间和部门内部劳动力的构成比例都存在着不协调的问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影响城乡人民生活的改善,又造成不少行业人浮子事,而有些行业则有事无人千的现象。为了四化建设的需要,党和国家正在积极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加上安排大里人员就业,劳动力在地区、城乡、所有制关系、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分配上必然会起较大的变化,需要我们及时反映和研究这些变化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三)我国近10亿人口中有8亿多人口住在农村,有3亿多农业劳动力。随着农村人口的自然增长,特别是农业技术改造的进行和农村各项经济政策的贯彻落实,农村生产中将会有较多的劳动力逐步多余出来。目前我们党已开始重视并提出发展农村多种经营和重点建设小城镇的政策措施,农业劳动力逐步向非农业转移是不可避免的,但必须以保证农业有足够的劳动力和农业努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为前提。因此,这个转移将在什么时候、什么条件下,以何种规模和速度来进行比较适宜,也必须通过统计及时反映,认真研究。我国已分别在全民所有制和城镇集体所有制及其他经济类型的单位中建立了职工人数的月、季、年报制度,对农村也建立了劳动力年报。另外,劳动部门还按季对城镇待业人员安置情况进行统计。当前,我们要在搞好各项专业劳动力统计的基础上,加强劳动力综合平衡统计,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按年试编劳动力资源与分配平衡表,以研究社会劳动力资源的利用和潜力,掌捏社会劳动者在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部门内部、各地区、城镇和农村、各种所有制之间的分配与使用情况。同时,要重点抓好全民所有制和城镇集体所有制职工人数的增减情况定期快报,以检查劳动力计划的执行情况,反映安排劳动力就业的进度;还要搞好今年新建立的关停企业职工安置情况调查,以反映关停企业安置职主的进度、去向及工资发放情况,要研究现有企业劳动力的使用情况与经济效果。在可能情况下,还要多做一些典型调查,了解劳动力安排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农村劳动力进城的情况等。劳动力统计具有面广、头绪多、指标复杂、政策性强等特点,,目前在业务建设上还存在着如指标体系不完整,统计方法单一化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当前任务与力量不相适应,应当尽快予以充实加强。

三、工资福利统计的主要指标是工资总额、劳保福利费用总额和平均工资。工资总额是职工收入的主要来源,劳保福利是工资的补充,两者又是国民收入和消费基金的重要组成部分。平均工资则是衡量不同部门、不同地区、不同所有制、各类职工在一定时期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生产的目的是要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而工资福利统计资料正是反映职工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主要方面,所以搞好工资福利统计十分重要。近几年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改善人民的生活,1977、1979年两次较大幅度地调整了职工工资,恢复和建立了计件工资、奖励制度以及部分津贴制度,进行了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使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职工个人的经济利益挂起钩来。但是,前一段时期,有些部门和单位片面强调了物质鼓励的作用,忽视了思想教育工作,发生了滥发奖金与津贴的现象,使国家货币支出增多,财政赤字加大。目前,党和国家正继续对积累与消费、.生产与生活等比例关系进行调整,并在加强政治思想工作的同时,对奖金的发放标准,也规定了比较明确的政策界限,这将大大有利于对工资计划执行情况进行统计监督检查。当前,我们在工资福利统计方面,虽已建立了定期报表与年报,但数字质量不高,分析研究开展不够。为了加强工资福利统计,首先要注意抓数字质量,特别是奖金的数字质量。根据最近各地抽查结果,奖金漏报现象比较普遍,原因是少数单位故意瞒报,有些统计人员业务不熟悉、执行制度不严格。各部门、各地区应针对漏报原因采取措施来纠正这种数字不实情况。其次要加强分析研究。改善人民生活必须在发展生产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上进行,特别要与生活消费品的增长幅度相适应。全国要注意分析工资福利费用的增长与劳动生产率、国民收入、消费基金增长的关系。企业在分析奖金时要注意奖金增长与生产、利润增长的关系及奖金与标准工资的关系。工资福利的增长必须与生产的增长相适应。但一个企业(部门或地区)生产搞得好,与各方面的支持是分不开的。一个企业(部门或地区)工资福利的增长,不能只着眼于局部,必须从全局出发,照顾左邻右舍的关系。所以我们还要分析比较各部门、各地区、各种所有制单位以及各类别职工之间的工资关系。我们也要研究货币工资与职工生活费指数的关系,以反映职工实际生活水平增长的情况和问题。

指标系统范文篇6

投资环境(Investmentclimate)指投资对象在进行投资时所面临的、影响投资行为的自然、经济、科技、管理、社会、法规和政治的各种条件和因素的总称。实际上,投资环境是一个内涵和外延非常丰富的系统。它包含了对投资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区域范围内的地理区位、自然资源、基础设施、原材料供应、市场化程度、竞争状况、人力资源、信息渠道、资金融通、纳税负担、社会服务、经济政策、法律法规、社会秩序、政治形势等这些有利或不利的条件与因素涵盖了经济、社会、政治、文化、法律、自然地理、基础设施、信息、服务以及政策等方方面面。良好的投资环境是一个国家和区域吸引外资的强大“磁场”。因此,自从世界各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利用各种指标对其投资环境的优劣和吸引投资者的力度进行评估、监测以来,采用评估指标及评估方法进行投资环境评价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和区域吸引资金流入、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建国50多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速度之快,成就之高,有目共睹。进入新世纪,中国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增长,通货膨胀率较低,货币坚挺,外债结构合理,国际收支平衡有余,进口类关税不断降低,投资环境不断改善,最近中国已经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加上国家已经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这将更进一步促使投资环境的改善,中国可望成为世界各国投资者青睐的比较理想的投资场所。

中国及其大陆31个省级区域(注: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除得益于国家稳定的改革开放政策、经济持续增长过程中的要素禀赋、制度变迁、技术条件、产业结构、市场环境、法律法规外,还与良好的投资环境、投资效果、外部国际大环境等因素关联密切。面对新世纪和新一轮的全球资源重组,研究如何构建衡量投资环境优劣及其吸引力大小的指标体系,并研究如何选择适当的方法对投资环境进行定量评估,为我国及各个区域评价投资环境质量的好坏、吸引力的大小,及为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制订和决策的实施,提供一个科学有效的定量化的参考依据,意义非同寻常。

国外关于通过统计指标或建立指标体系评价投资环境优劣方法的研究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这些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投资冷热图法(冷热图法)、投资环境评分法(等级尺度法)、道氏评估法、关键因素评估法、相似度法、国家风险评级法、综合评判法和多因素分析评估法等。中国关于投资环境评价的研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才开始的。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对大陆各个省市区的投资环境的分析评价,不少学者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这主要归功于统计资料的逐步健全和分析工具及技术的支撑。王慧炯、闵建蜀[1]采用关键因素评估法(又叫体制评估法,专门为中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设计)主要从体制的角度按照降低成本、发展当地市场、获得原料供应、分散投资风险、追逐竞争者、获得当地生产和管理技术等6种投资动机出发,选择若干关键因素,并采用多因素评估法计算总分来评价投资环境;鲁明泓[2][3]先后分别选择了11项和10项指标对中国大陆29个省市区(不包括西藏)和45个主要城市的投资环境作了综合分析和评估;郭信昌[4]、张敦富[5]等人也对中国的投资环境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描述、分析和评价。不可否认,上述研究对中国区域投资环境的研究作了较大贡献,但也有不少不足之处:或者单从宏观方面来阐述,对中国区域投资环境考查与定量评估做的还不够;或者只分析硬环境而忽视软环境;或者选择的因素指标虽然包括了投资环境的几个方面,但其使用的统计资料相对单一,而且总量指标(绝对)指标过多而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嫌少,未能全面地涵盖投资环境的方方面面,因而分析方法虽然比较科学,但结论却前后相差太大,使得这些评估结果未能科学而准确地衡量和反映中国各个区域投资环境的实际情况,有些结论也与人们通常的看法相差较大,令人难以接受或让人信服。为什么这些研究的结论差别如此大呢?笔者认为关于中国投资环境的分析研究,主要的缺陷和不足之处在于,以往研究选择的指标太少,更没有能建立一个科学的评价指标系统,从而致使在指标体系选择方面有一个共同缺点,即没有或很少涉及各个评价指标之间的关联性和协调性,定性打分代替定量指标过多,把西藏也排除在分析和评估之外。另外,评价方法也显得较为单一。

然而时过境迁,中国及各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了较大的变化,随着由传统的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转换,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要从现在起到下个世纪头十年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国际贸易(包括服务贸易)的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深化,贸易关税的降低,WTO已经顺利加入,我国整体及大陆各个区域的投资环境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且得到相当程度的改善,但也面临着不少挑战。因此,笔者以为很有必要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新构建一个更为全面、科学的评估指标系统,并研究更为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以便在新世纪和新环境背景下,对中国各区域之投资环境状况的优劣进行全面、科学而准确的度量和评价,揭示各个区域投资环境实际水平的优劣和吸引外商投资的能力,以期给国家、各个区域及各级部门一个比较清晰和科学正确的认识,并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投资环境评估指标系统的构建原则

对一个区域的投资环境进行评估分析,指标选择与指标系统的构建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客观性、准确性与可靠性,关系到能否为决策部门提供一个量化的、具有可操作性的依据。考虑到我国的国情及各个地区的区情,根据目前国内外投资理论与影响我国及各个地区投资的因素,按照系统论的思想,为了便于支撑投资评估研究方法,并科学、客观、公正、全面地反映区域投资环境的状况和衡量区域投资环境质量优劣及水平的高低,在研究、选取和构建评估指标系统时,笔者以为应该遵循和贯彻以下原则:

1.全面性:投资环境系统是由多因素构成的多层次的组织系统,同时又受到系统内外众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投资环境指标系统具有范围广、信息量大的特点,要求我们在遴选指标时必须尽量全面、完整地选择各级各类的指标,要使得投资硬环境和软环境指标,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相结合。这样做的目的是尽量从各个侧面、各个层次去揭示、描述和反映投资环境系统的整体状况的优劣程度,去衡量投资环境水平的高低和质量的好坏,以免遗漏某些重要的信息,造成片面性,从而导致评估结果的非科学性。

2.简洁性:如前所述,选择投资环境指标系统要遵循全面性的原则,但这并不是说选择指标时必须面面俱到、重复、繁琐。相反,指标的遴选和设置需要考虑典型性和代表性,尽量使含义相同或相关性较大的指标不被选入,用尽可能少但信息量尽可能大的指标去反映多方面的问题,把全面性和简洁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以避免重复、繁琐而造成评估时的多重共线或序列相关。

3.科学性:投资环境系统中的每一个指标都应具有确定的、科学的深刻内涵。指标系统的建立应该根据投资环境本身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依据投资环境评价理论和统计指标系统建立的科学理论和原则,选择含义准确、便于理解、易于合成计算及分析的具体、可靠和实用的指标,以客观、公正、全面、科学地反映区域投资环境的本质和规律性。

4.系统性:投资环境系统是一个由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指标和指标系统并不是一个静止和绝对概念,而是一个相对的、不断动态发展变化的概念。因此,在选择和确定具体指标来构建指标系统时,要综合考虑投资环境的整体性、动态性和系统性,既要选择反映和衡量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发展状况的指标,又要包含反映各个系统相互协调以及系统外部的环境指标(如政策变量等);既要有反映和描述投资环境系统状况的静态指标,又要有反映和衡量系统质量改善和素质提高的动态指标。同时,还要随着时间的推移、地点的变化和实际情况的不同,指标系统能够适应动态发展变化的需要而进行相应的适当调整。

5.可比性:指标系统的构建应该通过借鉴和吸取国内外的研究经验和成果,便于国内各个地区对比,又能经过适当的调整而方便国际比较,同时又可以进行动态对比。这就要求在选择指标时,必须考虑到指标的历史延续性,同时考虑支撑分析和预测的可能性。因此,为了加强各个区域投资环境的可比性,必须准确地分析和研究统计资料及其含义,参考统计年鉴和其他相关年鉴及文献,选用范围和口径相对一致的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同时也选用一些总量指标,一方面可以确保因素变量不会因为经济规模、人口多寡或面积大小等因素的影响而使分析结果产生偏差,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指标体系的综合性和关联性。

6.可操作性:投资环境系统评估指标应该具有实用性和可行性,指标数据的选择、获得、计算或换算,必须立足于现有统计年鉴或文献资料,至少容易获得、计算或换算,并采取国际认可或国内通行的统计口径,指标的含义必须十分明确,便于有效地进行定量的分析和评估。

三、投资环境评估指标系统的构建

投资环境系统是一个以创造良好的投资场所,吸引外商直接或间接投资为中心目标的非常复杂的开放系统。而衡量投资环境好坏的指标系统则是描述该系统中各个子系统发展变化的状况,衡量其质量优劣和发展水平高低的。它应该具有所有系统的结构性、层次性、相关性、整体性、动态适应性等特征。也就是说,投资环境系统具有一般系统的所有特征,即同样是一个由系统之下的子系统、子系统之下的更低层次的子子系统,以及最低层次元素(要素或因素)所构成的有机整体。按照系统论的思想,依据构建投资环境指标系统全面、简洁、科学、系统、可比、可操作等原则,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理论为实践、为决策服务的初衷,在参考、学习和吸收以往的研究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及大陆31个区域的具体区情,考虑到指标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交叉、制约以及协调促进的辩证关系,经过反复筛选和相关研究后选择了与投资环境密切相关、代表性大的38项指标,建立了评价中国区域投资环境的指标系统,如表1所示。需要指出的是,本文所构建的区域投资环境评估指标体系是建立在坚实的统计资料基础之上,也就是说,统计指标系统所涉及的数据可以在我国现有最权威的《中国统计年鉴》上直接或间接(通过简单换算)获取,只有极少量数据需要从其它统计年鉴或文献上取得。

表1显示,投资环境指标系统可分为投资环境总目标、投资环境目标层、投资环境次级目标层和具体指标层四个层次。投资环境目标层系统涵盖了经济环境、市场环境、科技管理环境、资源环境、文化教育环境、基础设施环境和社会服务环境等7大子系统,分别从24个次级目标层,即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经济政策、经济体制、通货膨胀、金融环境、市场规模、分销网点、市场化程度、科技水平、管理水平、技术创新能力、生产要素资源、自然地理环境、人力资源、文化素质、知识环境、交通状况、信息化程度、投资水平、生活质量、医疗卫生条件、社会服务水平、治安状况等25个方面的38项统计指标构成的具体指标层来描述和度量中国及各个区域投资环境的优劣。需要说明的是,这四个层次系统相互依存又互相独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共同构成中国区域投资环境的评估指标系统;而且一个具体指标虽然不一定属于某一子系统,但它可描述一个子系统的某一方面,又能反映另一子系统的其它方面。因此,本文对重要的变量指标(如经济发展、投资、人口素质、市场化和生活质量等),选择了多项指标,以体现投资环境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相互交叉、影响、制约的辩证关系;而且,所有的指标,按照功能分为描述性、解释性指标(以基础指标为主)的评价、监测和预警性的评价性指标(以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为主)。这样作的目的就是期望从各个侧面、各个角度,来全面、准确、科学地刻画、描述、度量各个区域的投资环境质量的优劣和发展水平的高低。

表1中国区域投资环境指标系统

总目标目标层次级目标层具体指标层单位

经经济发展水平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济全员劳动生产率元/人

环人均财政收入元

区境产业结构第二产业比重%

域指第三产业比重%

投标经济政策优惠政策打分

资子进出口商品总额亿美元

环系经济体制外商投资总额占全国比重%

境统非国有企业产值占工业产值比重%

指通货膨胀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标金融环境城乡居民存款余额亿元

系外债对外借款亿美元

统市场市场规模社会消费品批发零售贸易总额亿元

环境分销网点社会消费品批发零售贸易业网点万个

指标市场化程度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

子系非国有企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

统工业产品市场占有率%

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科技与科技水平专利批准数万件

管理环管理水平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数人

境指标技术创新能力人均研究与开发及情报文献机构元/人

子系统支出额

资源环生产要素资源从业人员万人

境指标人均发电量千瓦时

子系统自然地理资源抗灾率%

工业“三废”综合利用产值万元

文教环境人力资源人均受教育年限年

指标子系文化素质万人拥有高校在校学生数人

统知识环境万人图书销售量册

基础设施交通状况货运量万吨

环境指标信息化程度邮电业务量亿元

子系统投资水平万人固定资产投资额元

社会服务生活质量恩格尔系数%

环境指标职工平均工资元

子系统人均寿命年

实际销售商品房面积万平方米

医疗卫生条件万人卫生技术人员人

社会服务水平社会服务业从业人员万人

治安状况财政基建支出中公检法经费比重%

四、投资环境评估方法的选择

在投资环境指标系统建立以后,以之作为支撑,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综合分析评判和区域差异划分。如引言所述,目前国内外已有多种评估方法可供选择,如投资冷热图法(冷热图法)、投资环境评分法(等级尺度法)、道氏评估法、关键因素评估法、相似度法、国家风险评级法、综合评判法和多因素评估法等。笔者认为,目前比较成熟可供选择的投资环境评估方法有(专家)综合评分法、层次分析法、因子(素)分析法、灰色关联法、信息熵法、聚类分析法等。这些方法各具特色,有定性的主观赋权法(如综合评分法),也有定量的客观评估法(因子分析法、灰色关联分析法)。在实际的研究中,仅用单一方法去评估投资环境的优劣,其结果并不一定科学、可靠,也难以令人信服。科学可行的做法是同时选用多种方法,主观与客观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多种定量方法相结合(如因子分析法与聚类分析法),相互配合,取长补短,从各个角度各个侧面对投资环境进行综合分析、组合评价与区域差异划分(如聚类分析)。

本文的思路也正基于此。即通过上述构建的投资环境评估指标系统,参考《中国统计年鉴》及其它各种统计年鉴和文献资料,建立投资环境评估数据库,选择恰当的评估方法如因子分析法、综合评分法进行组合式的综合集成评价,对各种结果进行几何平均、简单加权平均(或采用其他可行方法)得到一个综合值,然后再利用评估指标体系和数据库采用聚类分析法等方法进行类型差异划分和发展水平的阶段性划分,从而对各个区域之投资环境状况重新进行全面、科学而准确的研究,以便相互验证。如果多种方法的研究结果比较一致且互相补充,则证明综合评价结果科学可靠,可以揭示和反映各个区域投资环境吸引外商投资的能力大小、投资环境实际水平的高低和区域差异程度的大小,并使综合评判结果更具说服力和解释力,实现对客观投资环境现实的科学认识。

收稿日期:2002-01-16

【参考文献】

[1]王慧炯,闵建罗.中国的投资环境[M].京港学术交流中心出版社.1987.

[2]鲁明泓.中国不同地区投资环境的评估与比较[J].经济研究,1994(2).

[3]鲁明泓.外国直接投资与中国投资环境的评估[J].经济研究,1997(12).

指标系统范文篇7

根据局主要负责人的工作安排,现将2006年泰州市及农委、本市下达的各项考核指标完成情况汇总报告如下:

一、《造林绿化责任状》完成情况

据统计,全市今年已通过泰州验收完成农村造林总面积3.11万亩(含林网折算面积),森林覆盖率净增1.65个百分点,绿化成活率、保存率均达到90%。分别完成泰州市交指标2万亩、1.06、85%、85%的156%、157%、106%、106%。其他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达标,圆满完成各项指标和任务,造林工作继续在泰州市保持领先位置。

二、综合指标完成情况和分析

据统计,2006全市上半年实现农业总产值(不变价)7.7亿元,同比增长2.9%;实现农业增加值9.04亿元,同比增长3.1%,完成全年目标的37.8%。由于综合指标的最终测算以年底时全年度的测算为准,期中测算情况由于统计口径的不同差异有时可能会较大。综合今年情况分析,由于夏熟生产获得丰收,种植业产量、产值增加较多,虽然上半年畜牧养殖总量有所下降,但由于规模养殖和品种改良步伐加快,畜牧养殖产量、产值、效益可望在下半年有所回升。如果今年秋熟无不利气候和大的灾害,种植业主产量增加5%,畜牧饲养总量增加2.2%,林业主产品产量持平,就能够实现全市农业增加值23.9亿元,增4.5%的指标。养殖业产值(不变价)比重2005年实绩47.95%,预计完成06年47.16%的任务,问题不会太大。

三、泰州农委下达其他指标完成情况

除综合指标和造林绿化任务之外,在泰州农委《关于开展2006年度农业系统工作目标管理考核的通知》中还下达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农民培训、依法行政、种植业科技服务、林牧渔业产业化服务、高效农业百项工程申报实施、系统农业利用“三资”、农业统计和信息工作等8大项、38个子项目标。

据调查,目前已完成或预计至年底时能够(或超额)完成任务的有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依法行政、高效农业百项工程申报实施、农业统计和信息工作4大项。上半年系统农业招商引资1250万元,完成指标的56.8%。分别是果园场引进无锡个体袁维祥投入500万元建设大棚设施葡萄,市天禄养殖场引进常州个体投入50万元进行珍珠养殖和水产良种场引进安徽个体投入50万元进行荷藕种植,三个项目都已建设到位。初步统计林业利用三资650万元。(乡镇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完成情况未列入统计)。

38个子项中,已完成(或超额完成)的24项,时间过半任务过半(或预计年底时全面完成)的10项。“农产品营销培训350人、创业培植培训800人”工作正在积极筹备之中。养殖证发证工作待市政府批准并下拨有关经费以后实施。由于资金投入等问题无法解决,建立一个市(区)级耕地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任务完成难度较大。

四、市交系统场圃企业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今年1-7月份,完成全部工业产值31000万元,销售收入29000万元,利润139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2.5%、11.5%和22%,完成市交年度任务的55.4%、55.8%、和51.5%;服务业完成增加值1900万元,同比增长5.5%,完成市交年度任务的82.6%;建筑业施工总产值27450万元,同比增长12%;疏浚业施工总产值3000万元,同比增长11.3%,分别完成市交年度指标的62.5%和62.5%;三外经济指标完成不理想,自营出口额39万美元,同比增长8%,完成市交全年任务的19.5%;注册协议外资和实际利用外资还没有实现零的突破。

全系统完成技改投入2780万元,主要是:1、兆胜集团高温导线项目,今年6月份开工,目前已经投入400万元;2、南极集团特种军用车辆改装项目,总投入3000万元,今年一期投入1200万元,3月份开工,目前已经投入1000万元,计划在8月份竣工投产;3、黄桥种猪场干冰项目,投入300万元。

服务业项目投入100万元,主要是济川房地产项目,占市交全年指标的66.7%。服务业利用市外资金实绩也为零。

指标系统范文篇8

回顾这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关于发展的观念变化,特别需要关注以下几个节点。首先是确立了发展应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在早期主要体现在关注经济增长的速度。在此过程中先后出现了各种类型的经济结构失调问题,为此引起了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关注。在发展的理念上,单一的经济增长逐渐为包含经济结构、经济效率、经济公平等内涵在内的经济发展理念所取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于中国发展内涵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要走内涵式经济发展之路,必须依赖科学技术在各个层面中的应用。到21世纪,科学技术上升到国家创新体系的高度,技术、制度等各个层面的创新成为实现发展的最重要途径。关于小康社会建设的战略方针在科学发展观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这标志着将发展的目的———改善民生———直接体现在发展的要求之中,是此后所谓“以人为本”理念的明确体现。实际上,这样的理念与国际经验也是相衔接的。可持续发展观是整个人类面对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而形成的共识:发展要成为可持续的,必须要依赖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这三个支柱的共同作用。和谐社会建设进一步丰富了小康社会建设的内涵,同时也包含了从经济发展到社会发展、从精神文明建设到社会建设的理念提升。

二、发展的若干基本要素及其逻辑关系

首先,发展依赖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这三个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三者构成了可持续发展的三个支柱。从关系上看,三者体现了从经济系统到社会系统、从社会系统到自然体系的层层包容关系。从广义上看,社会系统包括经济系统,也可以从狭义上定义社会系统,将其视为以经济系统为基础、集中体现人与人关系的目标系统———在经济体系所提供的物质基础之上,实现全社会各成员共享的制度性结构。如果该系统不能正常运转,就不能为经济系统提供必要的支持。在此意义上,社会系统是经济系统的前提条件,构成对经济系统的约束。进一步看,自然系统能否支持人工系统的经济和其他社会活动,有两个产生于人工系统内部的因素至关重要。第一是人口,人口再生产不仅关系到人类自身的繁衍,其规模和分布是决定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的规模和内在关系的重要因素,并且决定了人工系统向自然系统索取基础物质资源的规模和方式,是影响经济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间关系的重要因素。第二是科学技术,一方面,发展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人类依赖所掌握的科学技术不断提高对自然资源环境的开发利用程度,另一方面,人类要着眼于未来维护与自然体系之间的和谐关系,还要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

三、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经济社会统计指标体系

(一)经济统计指标体系国民经济核算是整个经济统计的“龙头”,对其进行归纳,经济统计指标体系应该包括以下基本内容:①经济产品的供应与使用/需求,供应来自国内生产和国外进口,然后被国内生产、国内消费和投资所使用以及出口国外;②经济价值的创造和收入形成,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经济价值,然后通过一系列的分配形成社会各成员手中的收入;③资金筹集与投资去向,投资包括非金融投资和金融投资,筹集的资金首先来自当期收入,其次来自金融交易形成的借入;④财富存量及其变化,特定时点上的财富存量既是经济过程的起点,又是经济过程的结果,会因为经济使用/处置而减少,也会因为经济积累而增加;⑤对外经济,通过国际收支统计将一个经济体的所有对外经济活动概括其中。通过核算形成一系列经济指标,其中最综合的经济指标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国民可支配收入,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储蓄,国民财产,货物服务进出口,国际收支总差额,储备资产,等等。

(二)社会统计和人口统计围绕整个人口和社会系统及其发展所进行的统计至少应包括以下方面:①人口统计,首先是特定时点上的人口数和人口结构状况统计,然后是特定时期内的人口动态统计,既包括出生死亡引起的自然变动,也包括迁移造成的机械变动,变动的结果不仅改变了人口数量,还改变了人口的构成。②家庭和社会组织状况统计,首先是家庭组成状况统计,包括家庭数、组成规模、分布状况等;进而是从社区到城镇以及不同层次行政区划的组织状况统计;最后是社会等级、分层状况及其流动统计。③收入、消费、积累、财产状况统计,反映经济活动所决定的人类物质生活状况以及社会分配所造成的社会不平等状况。④时间分配和闲暇状况统计,反映不同类别活动对时间的占用和利用,从时间上反映人类生活的质量。⑤教育、医疗卫生、体育、文化娱乐状况统计,从服务供应角度进行统计,反映一个社会教育、医疗卫生、体育、文化娱乐事业发展所达到的水平,同时从接受者角度进行统计,反映这些服务施加于人身上使之所达到的生理健康和文化素质水平。⑥就业与谋生状况统计,通过总数统计和分组统计反映有经济活动能力人口的劳动参与状况,就业及失业状况,工作条件和报酬水平。⑦社会保险与福利状况统计,反映社会通过市场和非市场手段为人的健康和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基本生活保障所提供的服务。⑧环境和公共秩序与参与状况统计,一是环境统计,通过社区基本环境状况指标反映人们居住环境的适宜状况,二是社会参与和公共秩序状况统计,反映通过社会参与和社会安全体现的生活质量。

指标系统范文篇9

摘要:对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效能的测度就是对城市的知识创造的能力、创新资源流动的状况、创新环境的状况,以及创新体系对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贡献四方面进行评价。由于目前国内外对如何测度区域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没有一个完整、标准的指标体系,通过指标体系总体框架的设计、指标的理论预选,构建了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效能测度指标体系。

一、效能测度的含义

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的效能包括资源型城市的创新能力、创新效率及其对城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贡献。从创新行为主体要素构成的角度,它表现为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能力,科技中介机构的创新服务能力,政府对创新的引导、管理和组织协调能力;从运行角度,它取决于对现有创新资源配置的绩效,是资源状况与配置力相综合以及创新环境对创新支持的结果。可见,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的效能取决于资源型城市创新行为主体和创新资源的创新能力(知识创造的能力)、创新资源流动配置的状况、创新环境的状况,以及创新体系对城市经济社会的影响。论文百事通因此,对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效能的测度就是对城市的知识创造的能力、创新资源流动的状况、创新环境的状况,以及创新体系对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贡献四方面进行评价。

二、对国内外相关指标体系的评述

2.1国外对国家创新体系效能测度的指标体系

当今各类评价国家和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报告很多,在世界范围内较有影响的有以下几种:①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竞争力报告》中的技术指数。该指数由创新能力,信息与通讯技术扩散指数,工业品的出口和调查数据三部分构成。②联合国开发署的《人类发展报告》中的技术成就指数。该指标由技术创造、新技术的扩散、老技术的扩散和人类技能四方面构成。③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的《国际竞争力报告》。它的指标体系分经济绩效、政府效率、商业效率和基础设施四个部分,报告中的多数指标为各国进行横向国际竞争力比较提供了一个参考。④欧盟创新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最重要的表现形式是创新综合评价表。该表由人力资源、新知识的产生、新知识的转移和应用,以及创新的投入、产出和市场17项4类指标构成。

2.2国内评价区域创新的指标体系

国内对RIS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对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目前在RIS的评价指标体系中对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占很大比重,但区域创新能力实际上只是RIS效能的内在依据和潜在基础。②对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和区域工业技术创新力的评价。这几种评价实质上都是对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③对区域创新资源配置的评价。徐建国认为科技资源的配置能力,可由科技资源配置规模、配置强度、配置结构和配置效果四个部分综合表征。④对区域创新创业能力的评价。刘国新等在测度区域创新创业能力时主要强调了三方面:一是创新创业要素投入,二是创新创业产出及其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程度,三是创新创业潜力。⑤对区域创新体系效能的评价。在国内文献中,目前对RIS整体效能测度的研究非常少。李子彪等认为RIS的效能测度包括对RIS的创新发展能力评价,R]S对区域经济作用和贡献的测量,R]S自身演化的测。

2.3对指标体系的简评

由于国内外对RIS整体效能的评价还处于不断探索和开拓阶段,对如何测度RIS的整体效能至今仍没有一个完整、标准的指标体系。尽管国家具有区域的一些共性,NIS效能测度的指标体系对本研究有较大参考价值,但它毕竟是一个具有国家主权的特殊区域,NIS效能测度的指标体系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区域层次。而且,本文的资源型城市特指我国的一些区域,诸多国家层次的特征在这一区域没有体现。所以,尽管国外NIS效能测度的指标体系对建立我国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效能测度指标体系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不宜直接套用。

国内现有的RIS评价指标体系大部分是对RIS某一方面的评价,在选取评价指标时学者们的意见存在一定分歧,而且缺乏RIS对某地区可持续发展影响的评价。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从2001年开始每年编著《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作为一套比较完善的评价区域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绝大多数指标都具有连续性,而且其中的部分指标能够反映出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效能的部分内涵,对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因此,把该报告中的指标体系作为构建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效能测度指标体系的主要参考之一。

三、效能测度指标体系的设计

3.1效能测度指标体系的总体框架

本文利用分析法将指标体系初步设计为四个层次,即总指标层、类指标层、组指标层和初级指标层。很明显,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效能就是设计指标体系的总指标层。根据资源型城市的特点及其创新体系效能的含义,在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和国内外相关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作了一定的修改和调整,确定了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效能测度指标体系应体现的四个维度:知识创造、创新资源流动、创新环境、创新体系的经济社会绩效。这四个维度构成了本文设计指标体系的类指标层。相对于一般RIS效能的评价指标体系,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效能测度指标体系将更侧重于资源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城市基础设施、城市可持续发展、主导产业的能源生产量和能源消费量,以及城市的工业废水和废气排放量等与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营建密切相关的指标。

3.2效能测度指标体系的理论预选及优化

经过理论预选,初步确定了23项组指标和78项初级指标。采用专家打分的方法,选取7位富有经验的专家对所预选的组指标和初级指标进行十分制打分,以回收的有效问卷为基础,对评价指标进行隶属度分析。通过对回收有效问卷的统计分析与整理,剔除隶属度较低的指标,再根据专家意见对指标体系进行了修改和补充。同时,鉴于我国目前还没有比较系统的评价科技创新的统计指标体系,数据采集较为困难,所以对部分虽有价值但无法统计或难以取得数据的指标,暂不纳入指标体系,从而使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经过一系列筛选,确定了14项组指标和47项初级指标。

四、部分指标的解释

4.1知识创造

创新是将知识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服务的过程,没有知识就没有创新。知识创造能力是一个区域创新的基础。企业是创新的基本组织实施单位,尽管当前资源型城市政府在创新体系中发挥着重要和关键作用,但是长远来看企业仍将是区域创新的核心主体。在知识创造指标中从创新体系基本构成要素即创新行为主体和创新资源两项组指标来体现资源型城市知识创造能力。

4.2创新资源流动

我国资源型城市正处于转型时期,依据目前的现实状况只能从城市经济发展的战略需求出发,合理、高效地利用有限的创新资源,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上集中突破。在创新资源流动的类指标中,主要考虑了技术转移、科技合作、人才流向、知识传媒和外国直接投资五个方面,最后由于数据的可操作性选择了知识传媒和外国直接投资。公务员之家

4.3创新环境

由于创新外部环境具有很大不确定性,无法纳入评价范畴,在此只对资源型城市创新的内部环境进行评价,这包括对创新硬环境和软环境的评价。本文根据效能测度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选取基础设施和市场环境两项组指标为代表对创新硬环境进行评价,选取劳动者素质和政府创造创新环境为代表对创新软环境进行评价。

指标系统范文篇10

一、低碳经济的内涵及主要特征

自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首次以政府文件的形式提出“低碳经济”这一概念后,许多学者对低碳经济展开了研究。庄贵阳(2005)、何建坤(2009)、付允等(2008)认为,低碳经济的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在不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提下,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从而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实现经济和社会的清洁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牛文元(2009)认为低碳经济是绿色生态经济,是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和低碳发展等经济形态的总称。朱有志(2009)等认为低碳经济是一种发展新理念,是一种发展新模式,是一个规制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规则,也是一个涉及能源、环境、经济系统的综合性问题。到目前为止,关于低碳经济概念的界定虽然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但低碳经济发展的内涵却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认可,即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其涉及到能源利用、科技创新、产业结构调整、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等多方面内容。在低碳经济发展要求下进行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践,即将中国工业化进程与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相结合,改变传统的工业化发展模式,促进低碳经济逐渐优化,表现为CO2排放增长速度放缓、CO2排放量减少、空气中CO2含量降低。具体来说,低碳经济具有以下特征:(1)以低碳发展为着力点,实现生态发展目标。优化经济结构和能源使用结构,降低碳强度,减少碳排放,保证全球气温不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2)以装备制造业为重要载体,优化工业结构,提高工业经济效益。低碳经济发展中的工业化特征明显,而装备制造业水平的高低则直接影响到耗能效率。(3)以技术创新和交流为动力,降低碳排放量。以低碳技术促进制造业、电热、交通、建筑等部门实现低排放目标,开发和推广能源技术和CCS技术,加强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提高终端用能设备效率。(4)以社会经济利益为原则,促进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改变。

二、低碳经济发展转型的基础与现实问题

(一)历史条件:低碳经济发展对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挑战

1.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在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必将对能源产生强劲的需求。2008年,国际能源署的报告表明,中国的一次能源需求将翻一番多:2005年为17.42亿吨标准油,而2030年将达到38.19亿吨标准油,年均增长率为3.2%。中国人口是美国的4倍,2010年之后不久,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①

2.目前中国经济的发展主体是工业,而低技术水平发展的工业又增加了高碳经济特征。201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前三位,全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40万亿元,出口规模处于世界第一,制造业总量位居全球第二,是名副其实的“制造大国”。但是由于生产水平和生产技术低下,对资源和能源的依存度逐年增高,原料和原材料的利用率较低,因此,经济发展不仅以大量的资源消耗为代价,而且造成了环境恶化。

3.以煤为主体的能源消费结构,增加了碳排放降低难度。从能源消费结构来看,中国仍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以一次性能源煤炭消费为主的国家。五十多年来,在各种能源消费量的相对变化上,煤炭资源消费的绝对消费量不断上升,其所占总能源消费量的比重呈现出缓慢下降趋势,到2007年煤炭仍占一次性能源消费的69.5%。据计算,每燃烧一吨煤炭会产生4.12吨的二氧化碳气体,比石油和天然气每吨多30%和70%,这使得“高碳”的统治地位难以动摇,增加了碳排放降低的难度。

4.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变,需要资金、技术作为强有力支撑。新兴的低碳经济的重点是依靠能源技术创新与资金支持,推动强化节约能源、提高能源效率和开发利用清洁低碳能源,从而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化。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要在保证经济持续增长的前提下,实现碳排量降低,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将始终面临巨大的技术和资金挑战。

(二)现实基础:资源、环境与人口

1.资源短缺时代下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显得非常突出。中国正以历史上最脆弱的生态环境承载着历史上最多的人口,担负着历史上空前的资源消耗和经济活动。由于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生产国,随着工业化的加速发展,中国对各种能源和自然资源的需求大幅上升,资源供给面临巨大挑战,尤其是水资源、土地、能源和大宗矿产的需求压力尤为突出。

2.我国面临着是“消除”还是“优化”城乡二元结构这个问题。城乡二元结构压制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现代化进程的迟滞与延缓更加强了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为了实现工业化和国家的现代化,农村和农民做出了巨大贡献,我国的城乡关系由正常到失衡和不协调发展,以致城乡经济流通渠道狭窄、滞塞,城乡差距逐步扩大。

3.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所处的世界经济环境正在发生重大变革。全球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促进中国经济增长、深化改革的主要动力。中国积极加入一体化进程,引进外资,促进出口贸易,充分利用和享受国际分工和比较优势利益,为世界市场提供劳动力资本,从而提高自己的竞争力。然而,就在中国努力扩大对外开放、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工业化进程的同时,世界发达国家已基本完成工业化,进入了后工业化时期。这些国家摒弃了一味追求经济总量的发展目标,将发展的目光转移到人类生存环境、能源问题、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上,并且支持和发展绿色贸易,中国正面临着一个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和国际市场。当前,可持续发展问题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国别问题,碳排放量正在急剧增加,见图1。低碳经济已影响到世界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到国际间经济、政治、外交、国家安全等一系列重大事项的共识,其核心内容是降低碳排放,减缓气候变化。

(三)变化趋势:低碳经济下的工业化道路

1.黑色发展模式向绿色发展模式转变。中国有可能不需要经过许多西方国家曾经经历过的高消耗资源、高污染排放过程,而是直接进入绿色发展阶段,也不必等到达到较高收入时再实施绿色发展战略。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要从传统的“黑色发展”转向“绿色发展”,从生态开发转向生态建设,从生态赤字转向生态盈余。

2.中国工业化的低碳经济趋势。从工业化进程与人均碳排放量来看,工业化实现的过程,也是人们收入及财富增加的过程,在人们分享工业文明成果的同时,碳排放量也在增加。例如,英国、美国工业化过程中的人均碳排放量远高于后实现工业化的日本与韩国。如果仅从年均排放量看,英国、美国碳排放量则低于日本与韩国,故人均碳排放量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碳排放情况。

3.中国工业化的技术创新要求。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依靠信息化和技术进步来推动工业化。通过技术进步,使工业化在生产能力和规模上上档次,发展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使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增强,特别是要在信息技术产业领域内,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提升国际竞争力。

4.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面对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分工的新格局,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是赢得新一轮经济增长主动权的迫切需要。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新形势下,许多发达国家都在加快实施产业转型升级战略,大力培育新兴产业,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十七大报告针对我国经济结构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作出了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部署,为我们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指明了方向。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需要从多个方面采取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是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②

(四)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低碳经济发展实现路径的选择

低碳经济是人类应对国际社会大量消耗化石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引起全球气候变化而提出的新发展方式和经济形态,其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但世界各国在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化进程、城市化水平、人民生活水平、资金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差异决定了世界各国低碳经济实现路径的选择存在差异,见表1。以美国、英国和日本为代表的国家工业化进程已经完成,国家综合实力强,其利用自己的科技优势,以替代为主要手段实施碳减排战略;而以中国、印度和巴西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处于工业化初、中期,其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生活方式差异较大,民众低碳意识、认识水平与发达国家相去甚远,目前其碳排放也处于库兹涅茨“倒U型”的上升通道。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选择走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是建立在工业化加速推进、城市化水平偏低、大多数人生活水平还较低的基础上进行的,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面临资金与技术障碍,但也具有后发优势。中国应以低碳经济发展为契机,以“低碳装备”为主要实现路径,调整发展过程和发展内容,优化经济结构,加强技术创新,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与国际社会积极合作,走文明发展之路,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三、低碳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虽然目前低碳经济研究成为热点问题,但以往研究往往都是从各个领域多角度进行分析,对低碳经济的评价指标的选取还处于探索阶段,未形成统一的观点。国际能源署(IEA)《2009年二氧化碳报告》主要从居民、工业、交通、热电、其他(商业、公共服务、其他能源)几个方面分析碳排放量,从碳源部门角度显示其评价思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课题组从能源需求角度探讨了碳排放情景,涉及到工业结构、技术水平等多个方面。朱有志(2009)依据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从碳排放、碳源控制、碳汇建设、低碳产业、碳交易与合作五个方面构建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林香娣(2010)、付加锋等(2010)初步探讨了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以及如何确定指标的权重,并探讨了指标无量纲方法,但并没有进行实证检验。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在对低碳经济进行概念界定的基础上,构建了以低碳产出、低碳消费、低碳资源和低碳政策为维度的衡量指标体系(庄贵阳、潘家华、朱守先,2011)。本文在深刻理解低碳经济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内涵和特征,以“装备”(装备制造业和装备思想)为低碳经济主要实现路径,参考学习其它研究成果,从三个维度———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维度(本质维度)、低碳经济发展要求维度(目标维度)和低碳经济发展贡献维度(关联维度)构建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低碳指标体系,在每个维度下按照一定的准则,分别筛选出具有代表意义的指标,构建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④,具体见表2—表4。上面对工业化进程中的低碳指标体系进行了简要设计,对于各指标的具体标准及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还需做进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