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产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3 00:45:48

增产

增产范文篇1

论文摘要:阐述了夏玉米无土育苗方法,并结合旋转回归设计试验结果,总结了夏玉米无土育苗移栽的高产配套技术,包括选用中晚熟品种、培育壮苗、移栽苗龄不宜太大、移栽适宜密度7.80~8.25万株/hm2,最佳氮肥施用量为施纯N150.0~187.5kg/hm2,以期指导夏玉米育苗移栽技术的推广应用。

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及高产、高效农业的迅速发展,支柱粮饲作物玉米的种植面积逐年减少,因而通过改革栽培技术,增加科技投入,依靠提高单产保总产,是玉米生产的迫切要求。试验研究证明,夏玉米无土育苗移栽增产效果显著,是玉米栽培上的一次革命。育苗移栽播期可提早15~20d,成熟期提早7~9d,千粒重提高55~60g,增产13%~15%;育苗移栽可使植株基部节间缩短,次生根增多,较直播玉米株高矮32.4~65.0cm,穗位降低25.6~60.0cm,单株叶面积较小,抗倒伏能力增强,利于密植夺高产;育苗移栽可避免6月下旬多雨年份“芽涝”,抵抗玉米生育后期的风灾,也可在6月严重干旱年份保证玉米适期播种,正常成熟,获得好收成。实践证明,夏玉米育苗移栽既是实现正常年份高产优质的措施和特殊年份提高抗灾应变能力的科学手段,也是保护地区季节设施栽培实现高产、高效的有效措施之一。

1无土育苗方法

在靠近大田的空闲地上作畦,畦宽1.5~2.0m、畦深6cm,畦四周筑埂,畦底铲平踏实,畦一头开一排水沟,畦长视苗量而定,畦内放6cm厚腐熟好的土杂肥,踏实,铺平,把浸好的玉米种均匀播种在育苗基质上,在种子上再盖一薄层烂草末。为防地下害虫,播前或播后在育苗基质上喷浇250倍的敌百虫或1000倍久效磷药液,播后浇足水,播后第2天、第3天下午各喷浇1次水,直至出苗,齐苗后一般不再浇水。

苗床播种密度,应视计划的移栽苗龄而定,苗龄长的播种密度宜稀,短的宜密。五叶期移栽,据试验以播410粒/m2左右为宜,1hm2需秧畦净面积180m2,秧田与大田比例为1∶50。此播量在畦内按6cm行距、4cm株距摆播为好。育苗基质厚度以6~7cm为宜。

2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2.1品种选择

选用中晚熟品种,育苗移栽可早播,有利于充分发挥中晚熟品种的增产潜力。

2.2培育壮苗

壮苗是高产的基础。培育壮苗,一是播前精选种子,尽可能使用饱满而大小一致的种子,可分级播种;二是育苗基质要较肥沃,一定要用腐熟好的烂草末;三是用锌肥和磷肥浸种。

2.3移栽苗龄

育苗移栽的苗龄,据笔者用登海1号所做的5因素(移栽苗龄、前期追肥苗龄、后期追肥苗龄、移栽密度和不同氮肥施用量)5水平(苗龄3~7叶、前期追肥苗龄5~9叶、后期追肥苗龄10~14叶、密度5.25~8.25万株/hm2和纯N150~300kg/hm2纯氮)的旋转回归设计试验结果,3~7叶移栽,各种水平间的产量差异都达不到显著水平。直观分析,3叶移栽的(4个小区)平均产量9057.0kg/hm2,4叶移栽的(8个小区)平均产量7105.5kg/hm2。5叶移栽的(14个小区)平均产量7030.5kg/hm2,6叶移栽的(8个小区)平均产量8590.5kg/hm2,7叶移栽的(6个小区)产量6376.5kg/hm2。综上所述,3~6叶移栽,苗龄对产量影响不大,苗龄达7叶,产量开始下降。据试验,3.72叶移栽的平均产量9504.0kg/hm2,7.5叶苗龄移栽的平均产量5038.5kg/hm2,大苗比小苗减产46.9%。

2.4增产密度

增产范文篇2

依照落实中央及本市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粮食生产作为本市“三农”工作首要任务,以粮食高产创建和优质稻米开发为重点,以农田水利建设和高水平粮田设施建设为抓手,认真落实各项稳粮政策,明确工作责任,加大投入力度,确保措施到位,强化考核激励机制,千方百计促进本市粮食稳定增产和持续增效。

二、目标任务

其中水稻面积在160万亩,确保本市粮食收获面积稳定在250万亩(次)以上。优质水稻种植比例达95%以上。实现粮食单产稳定增长,确保全年粮食总产在10亿公斤以上。

加强病虫害发生发展气象条件预报。以施好拔节孕穗肥、开展穗期病虫防治为重点,力争夏粮获得丰收。搞好农用天气预报服务。着力抓好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控工作。争粒数、争粒重,努力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力争全市二麦平均单产不低于260公斤。

扩大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力争秋熟水稻坚持稳定。稳定水稻种植面积。力争水稻产量稳中有增。大力推广机插秧、机条播、秸秆还田、精确定量栽培等增产关键技术,努力提高水稻单产水平,力争全市水稻平均单产不低于550公斤。

三、重点措施

(一)稳定收获面积。落实最严格的耕地维护制度。采取有力措施,提高耕地质量;狠抓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依照本市粮食最低保有量的目标要求,层层分解落实,稳定收获面积;稳步推进粮食生产规模化、组织化,提高粮食生产水平,保证30亩以上粮食规模经营面积占全市粮食种植面积的75%并做到粮食合作社建设规范有序。

(二)加强设施建设。认真贯彻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加强农田水利项目建设。依照“十二五”期间本市高水平粮田设施建设的要求,推进高水平粮田设施建设,年内启动1万亩高水平设施粮田建设。围绕提升土壤有机质的要求,加强宣传培训,搞好技术配套,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商品有机肥使用,推广使用测土配方专用肥4万吨、商品有机肥20万吨。

(三)推进高产创立。增加投入。深入推进粮食高产创立。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建设的基础上,开展乡镇、村整建制推进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面积不少于55万亩。整建制推进9个乡镇、3个国有农场、45个村示范创建。重点扶持市级千亩以上连片重点示范方创建,计划创建市级示范方60个,其中,万亩以上示范方12个,千亩以上示范方48个,市级财政给予补助。

(四)推广科技应用。全面推进科技入户入村(社)工作。深入田间地头,加强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大力推广粮食高产和防灾减灾技术,做好重点环节、重要农时季节的科技服务指导,提高粮食生产科技入户率和到位率。推进水稻全程机械化,大力发展机插秧、机条播等技术,确保水稻机械化种植水平达50%结合秸秆禁烧要求,切实抓好秸秆还田和秸秆综合利用,全面推广秸秆还田技术,做到秸秆还田面积应还尽还。围绕优质稻米产业化发展,大力推广杂交水稻,争取推广面积达30万亩,制种面积达7000亩,为明年杂交水稻种植面积达40万亩打好基础。

(五)搞好农资供应和市场监管。搞好各种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供应和储备。做好秋种麦子的保种工作,保证满足生产用种需要。开展种子执法年活动,强化质量监管,加大抽查力度,确保种子质量平安。加强对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的监测和市场调控,及时相关信息,鼓励农资连锁经营发展,规范农贸经营行为,坚持农资市场和农资价格基本稳定。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切实维护农民利益。

(六)抓好防灾减灾。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的思想。提早做好抗灾资金、物资、技术等准备。强化对病虫草害、台风、高温、低温、连阴雨、暴雨等灾害监测和预警,加强极端天气内部通报,采取必要的联动措施,及时预警信息,适时启动应急响应。加强分类指导,落实抗灾措施,进行科学抗灾,努力减少因灾损失。大力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有效减轻病虫危害,全市粮田病虫害统防统治面积达80%以上。

四、工作保证

(一)加强组织领导。依照粮食生产省长负责制的要求和市政府的安排。深入开展粮食稳定增产行动,明确责任,上下联动,层层分解落实,保证现有粮食生产面积的基础上,力争有所提高。同时,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将粮食生产列入本单位、本部门年度工作考核范围。

(二)加强政策扶持。一是强化维护性支持政策。增加良种供种数量,实行统一供种;增加农机具补贴;增加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治药剂补贴;实施麦子拔节弱苗施肥补贴;落实国家粮食最低维护价的基础上,确保今年粮食收购价不低于上年实际水平,并积极发展订单收购,实行优质优价。二是完善鼓励政策,调动农民科技兴粮积极性。强化粮食高产创立;进一步增加农业技术推广资金,深入开展科技入户,确保各项增产技术到田入户;提高杂交水稻制种平安市级补贴比例,加快推进本市水稻品种杂交化进程。三是加强政策聚焦,营造发展粮食生产的良好环境。对各类农业项目的安排要向种粮重点区县倾斜;实行新制定的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和综合利用政策,促进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同时,各区县应结合实际,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

(三)强化部门协作。市农委要会同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委、市财政局、市水务局、市科委、市规划国土资源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证局、市工商局、市监察局、市统计局、市粮食局、市气象局等部门具体实施粮食稳定增产行动。各有关部门要落实责任。通力合作,密切配合,确保该项行动扎实有效开展。

增产范文篇3

关键词:良种繁育;方法;注意事项;种子检验

良种繁育的主要任务是维护和提高良种种性,为生产提供合乎标准的种子和保持良种的纯度和质量,满足生产上对良种的大量需要。提高良种繁育技术,严格去杂去劣,提纯复壮,充分发挥良种的增产作用。

1莜麦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

优良品种并不能一劳永逸。良种和劣种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一个优良品种如果在一个地区长期种植,又没有健全的良种繁育制度,就会失去原有的优良性状,以致发生优良性状退化、抗病力减弱、纯度降低、成熟期不一致、生活力和产量下降等退化现象。如莜麦某一品种中出现植株高低不齐,成熟期早晚不一致,穗形、铃形、苗色不一致等情况,这就是品种混杂退化的表现。

引起品种混杂退化原因很多,不同作物,不同品种,退化的原因也不同。莜麦虽是自花授粉作物,但在自花授粉作物中,天然异交也是有的,这就是生物学上的混杂。耕作栽培条件与良种的要求不相适应,久而久之良种的抗逆性和丰产性就会下降;还有宇宙射线、化学物质刺激等因素造成天然突变,也会使品种内某些植株的特征、特性发生质变;在播种、收获、脱粒、贮藏过程中,因管理不善、不细,造成不同品种之间人为的机械混杂,也会使品种纯度降低、抗逆性变弱、产量下降。生产用种的品种混杂,主要是指机械混杂,由于良种中混进不同品种的种子,如不注意去劣去杂,“今年混进一粒籽,明年杂了百粒种”,使品种由纯变杂,甚至完全丧失了原品种的增产特性。引进的良种,由于自然条件,栽培制度的变化,时间久了,也会发生退化变劣的现象。

2良种繁育技术

在克服品种退化的群选群育的过程中,普遍采用下列几种方法:

2.1穗行提纯法

这是一种简而易行的方法。工作程序是:单穗选择,分系比较,混合繁殖。

具体做法是:莜麦成熟前,组织有经验的农民、技术员到种子田或丰产田,选择具有原品种典型特征和形态的优良单穗,数量也根据人力、物力情况选一百至几百个穗子。以坝莜一号为例,选穗形为周散串铃小穗、株高中等和无病虫害的单穗,然后在室内进行复选,进一步淘汰不具备原品种性状的单穗,留下中选单穗分别脱粒保存。选穗是提纯更新的关键,事先必须把人员组织训练好。

第二年进行鉴定。将上年入选的单穗,每穗种植两行,一般长3.3m,每隔10行设1对照区(原品种)。为了便于田间观察,最好有记载。生育期间必须进行田间鉴定,不断地去杂去劣。在苗期拔除和原品种苗色不一致的杂苗。拔节后根据各穗行的长相、生长势、抗旱性等进行一次田间评定,淘汰一些不好的穗行。抽穗后,鉴定抽穗早晚、有无病虫害等,再淘汰一批不符合标准的穗行。成熟前,组织有经验的农民、技术员进行田间评定,依据“抽穗整齐、脚底清、秆立、铃重、无病”的丰产长相,对原种的特征、特性进行全面鉴定,选出若干优良穗行。一般穗行入选率应占60%左右。收获后,将入选的优良穗行混合脱粒,称为原种,做为下年原种田用种(原种圃的种子)。原种田用种再经繁殖,就称为原种,直接用于大田生产。

按上述程序进行的选优更新,去杂去劣,从选单穗到原种繁殖,需二年二圃制(即穗行圃和原种圃)。如把穗行圃选的穗行分别收获脱粒后,再种成穗系圃,再比较试验一年,从中选出优良的穗系后混合,第二年再种原种圃,称为三年二圃制。二圃制简单易行,原种繁殖快。三圃花工多,但效果更好些,究竟采用那种合适,应根据具体条件选择应用。

在上述提纯复壮过程中,还可以结合“一穗传”的育种方法,如发现个别变异类型,个别选择,还可以育出新的品种来。

2.2混合选择法

收获前组织有经验的农民和技术员,选择生长健壮、丰产性好、整齐的田块,进行严格的去杂去劣后,单独收获脱粒,作为下年生产用种,这种方法叫做片选法。这是一种辅助的方法。

选穗是在莜麦收获前,从生长整齐的大田地块里或种子田内,选择成熟一致,又具有原品种特征的优良单穗,混合脱粒,作为下一年留种田用种,这叫穗选法。以后都应按此方法在留种田(或大田)内进行穗选,供下年留种田繁殖。

这两种方法,虽然注意了品种的群体,但限于当年穗型上的选择,缺乏对种性等性状方面的全面选择,它不如穗行选择可以利用品种内的个体差异,分系比较鉴定的效果好。但这两种方法简而易行。尤其是在一部分种子工作不够健全、劳力不足的地区,这种方法是比较适用的。如果将片选、穗选和二级种子田结合起来,年年坚持做下去,则效果更好。

2.3异地换种

同一品种进行异地换种,是中国劳动人民多年生产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因为外界条件及生产条件的变更,改变了该品种个体发育过程,或多或少影响了它本身的新陈代谢作用,增大了其内部的矛盾,从而提高了存活力,增加了产量。但是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不同的地区换种,一定要坚持先试验后推广的原则,才能产生好的效果。

2.4建立种子田

农业生产的发展,要求有大量优良品种供应。为使品种避免混杂、退化,必须建立种子田,以保证足够数量和质量的良种供应,充分发挥良种的增产潜力,促进莜麦获得大面积丰产。

怎样建立留种田?首先要把当地种植的两三个最好品种,分别种在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质和前茬都较好的地块上。其次,耕作管理要精细,特别在小苗时和抽穗后,严格进行几次田间去杂去劣工作。最后,在收获时,根据原品种的特征、特性进行单穗选择,并单脱、单藏,作为明年留种田用的种子(这里选出的穗子可按穗行法种植,也可以按混合法种植。要根据人力、物力的具体情况而定)。留种田剩下的植株混合脱粒,作为第二年大田用种。

每年这样作下去,不但每年都能得到播种用的良种,并且还可以延长优良品种在生产上应用的年限,甚至有可能比原来品种的产量增多。

无论种子田或大田生产用的种子,均应提倡筛选大粒的做种子用,这不仅对保持良种性状有好处,而且比一般种子可增产10%左右。其方法也很简单,在脱粒时只要进行筛选和单独保存就行了。

3良种繁殖应注意事项

主要是防止良种的混杂,包括防止生物混杂和机械混杂两个方面。

莜麦虽然是自花授粉物物,但有的品种异交率也较高。因此,原种田和留种田不应和大田莜麦尤其是不同品种相邻种植,以防止生物混杂。

防止机械混杂,要注意在种子出入库时手续完备,种子袋挂上标签,并附品种说明书。种子要由专人保管,定期检查,注意防止虫害、鼠害、霉烂和变质。在良种防杂上应把好5关,即出库关、播种关、收割关、脱粒关、入库关。严防种子混杂。在收获时做到5单,即单收、单运、单打、单晒、单独保存,以保证良种的纯度。

良种繁殖田的栽培管理和耕作技术应优于一般大田生产,使每个植株有良好的生长发育条件,以提高繁殖系数。特别注意选择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块作为种子田。种子要精细选择,提高播种质量;密度要比一般大田稀些,保证单株有充足的营养面积;要多施基肥,适当施磷肥、钾肥;及时中耕除草、去杂去劣、防治病虫害。

4种子检验

种子检验是保证种子实现标准化的技术措施。搞好种子检验对于防止危险病虫和杂草的传播,保证农业生产的高产和稳产有重要意义。在种子检验时,应采取统一的标准和操作方法,以及同一规格的仪器进行,以便使鉴定的结果相互比较。

4.1田间检验

田间检验主要采取目测法,对品种的生育状况、品种纯度、病虫害、杂草等情况进行鉴别。

(1)生育状况:在幼苗期、抽穗期及蜡熟期,依植株整齐度、生长势等方面的表现,来评定生育状况的等级。

(2)品种纯度:在每次拔除杂株前,依品种的植株形态与特征,来鉴定其纯度。其方法是根据地块状况,采取对角线定点。如每个点取0.11m2调查,计算出杂株的百分率。但应以收获前的杂株率为主。

(3)病虫害:每次拔除受害株以前(受害株指不能做种子用的病虫株;能作种子用的病虫株只调查病虫株数,不进行拔除),取样调查主要病虫害的发病率、虫害率以及受害程度等。

4.2室内检验

室内检验,主要检验种子含水量、发芽力、净度、病虫害等方面的内容。根据检验项目的需要,一般在种子入库前、贮藏中及播种前,进行3次检验工作,以确定种子能否播种及其等级。几个主要检验项目的做法是:

(1)种子净度检验:种子净度也叫清洁率,是指从样品中去掉杂质和废种子后,留下本品种健全种子占样品总重量的百分率。一般检验两次,求其平均值。

(2)种子含水量的检验:种子含水量对种子安全贮藏和保持发芽力有很大关系。因此,在种子入库前,必须测定其含水量。取有代表性的样品50g磨碎,从中取两个5g,分放于两个称量瓶中,在105℃干燥箱中烘烤,直至恒重时称其重量。按公式计算:

两次样品相差不得超过0.5%,否则应重新测量。种子含水量还可以用种子水分测定仪测试。

增产范文篇4

一、实行分区联系负责制

省农委由省农技总站负责联系我市。市粮食增产工程联系工作由市农推站、市植保站、市种子站、市土肥站联合组成三个联系小组负责联系指导。

二、工作要求

(一)督促检查

各联系小组必须在关键农时(育秧或育苗、移栽、中期管理和收获四个关键环节)到各自联系区(市、县)巡回督促检查项目实施情况。督促检查要做到“七查七看”:一查项目组织领导和技术队伍建设情况,看组织领导和技术指导小组是否建立,管理干部和技术人员是否到位;二查项目区布局情况,看是否真正在中低产和边远落后地区实施;三查示范点与科技示范户落实情况,看示范点选择是否恰当、面积是否达标,科技示范户是否落实,技术是否完全到位;四查核心技术与配套技术到位情况,看其是否按计划完成;五查培训宣传发动情况,看技术培训是否扎实,宣传发动是否到位;六查补贴资金使用情况,看物资补助是否公示和到位,补贴资金是否真正按规定用到实处;七查工作档案情况,看有关资料是否收集齐全。针对查找出的问题督促实施单位及时认真整改。

(二)技术指导

各联系小组根据项目技术指导小组制定的项目实施技术方案指导各地实施。指导工作务必做到“四要”:一要深入基层,深入到实施乡、村和示范户进行指导;二要做到从开始实施到项目结束全程指导到位,核心技术与配套技术指导到位;三要抓重点乡镇,带动全区域,各联系小组重点抓好1个以上重点实施乡镇,以带动全区域项目实施;四要搞好重点骨干培训,各联系小组必须协助联系县(区、市)举办一次以上重点骨干培训。

(三)测产验收

各联系小组根据粮食增产工程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的统一安排参加对粮食增产工程项目的测产验收工作。

(四)信息反馈

各联系小组要根据巡回督促检查和技术指导的情况,每周三上报1次实施情况,根据上报情况汇总及时解决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项目实施完成后督促各自联系区(市、县)完成工作总结,并对项目的面积、核心技术、配套技术、示范样板和项目管理情况,按粮食增产工程评分内容要求进行评价,以作为项目验收评分的依据,评价报告于11月10日前交技术指导小组办公室。

三、进度安排

2012年2~4月:审查各区(市、县)项目申报书、项目实施方案,拟定全市项目实施方案上报省农委。开展育秧(苗)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督促项目实施。

2012年5~6月:开展移栽和田间管理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检查项目落实情况,督促实施。

增产范文篇5

农田生态系统是利用自然资源与人工添加资源生存与发展的半人工生态系统,其产出是两类资源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最适宜的土壤条件和最佳管理水平下,当水分与肥力能充分满足需求时,作物的最大生产力便由当地的光热和温度条件决定,这是在最优条件下作物产量的理论上限,称作气候生产潜力[1]。作物生长依赖的自然资源主要指光照、降水、气温、土壤及自然肥力,但自然资源受到地理区位限制;土壤结构不佳,供肥能力不足,病虫害猖獗等亦会影响作物的产量。为弥补自然资源的分布不均,充分发挥作物的生产潜力,必须向农田生态系统补充作物生长所需而当地却短缺的资源,即能减少农田内部消耗并增加其生产力的人为添加的物质与能量,常用的添加资源有:人工辅助动力(农机、电力、人力、役畜),肥料(农家肥、化肥),农药(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农用塑料薄膜,灌溉。要获得尽可能高的生产力,需合理利用两类资源,尤其不应盲目追求人工添加资源投入水平的提高,而应以满足需要为限,因为,随着人工添加资源投入水平提高,生产成本将增加,投入资源对增产的贡献率在下降,即投入资源的边际效益减少,所以,尽可能节俭、适度地投入人工添加资源不仅经济上合理,而且有利于保护环境,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是建立资源节约型农业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为寻找制约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的原因,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保护生态环境,有必要了解资源投入产生的增产效果,并据此评价资源是否得到合理利用。在这方面,已有的方法主要是比值分析法[2]、生产函数法[3]、包络分析法[4]、能量效率评价法[5]、因子-能量评价法[6]、能值评价法[7]等。但目前我国对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研究还未形成理论体系,许多理论问题尚在探索和完善之中。本文以农业生产中的人工添加资源为对象,探讨其投入的增产效果。然而,农业生产需投入诸多种类的人工添加资源并收获多种产出,在缺少每种产出和特定资源对应数据的条件下,先用TOPSIS法对多种产出进行综合,在此基础上,借助农业资源的边际投入量研究各种人工添加资源的边际利用状况,以期能够较为客观、准确地了解安徽省各市种植业对资源的利用情况及其地区差异,并在资源利用研究方面有所改进,为从可持续利用角度评价资源利用的合理性提供方法与依据。

2研究方法

2.1农业资源的边际投入量

仿经济学“边际效益”概念,用边际投入量MRi度量农业资源投入的增产效果:MRi=Δri/ΔQ(1)式中ri为某种具体资源(如电力、农膜、水等);Q则为农业产出(如谷物、棉花、花生、蔬菜等),由于缺少与特定产出对应的投入数据,为便于讨论,本文对产出做了综合,即Q为农业综合产出,综合的方法见2.2章节;Δri及ΔQ为特定资源投入与综合产出在不同时段的变化量。由公式(1)可见,从效果来看,农业投入资源ri有3种利用状态:(1)MRi>0,表示Δri与ΔQ同方向变动,即ri增加或减少,Q相应增加或减少,这表明追加资源ri还有提高产出的余地,此时,MRi越小,表示为了获得同等产出增加量ΔQ,需要追加的资源量Δri越少。(2)MRi<0且Δri<0,表示ri减少Q却相应增加,这意味着现有生产方式可以实现节约资源ri的目标,是较理想的资源利用状态。(3)MRi<0且Δri>0,表示ri增加Q却相应减少,这就意味着在现有生产方式下,ri的增加不能产生“增产”效果,继续追加ri已无必要,因而应减少ri的投入。当资源ri处在(1)状态和(2)状态时,表明其得到了较合理的利用,尤其使资源处在(2)状态是“农业可持续发展”追求的目标。

2.2TOPSIS方法

用TOPSIS法(TechniqueforOrderPreferencebySimilaritytoIdealSolution)[8]确定农业综合产出Q的思路是:将各市的农业产出作为样本,先建立由m个样本(即m个市)和n个指标(即n种农业产出)组成的讨论对象,则n个指标构成了一个n维空间,每个样本对应此空间一个特定点,共有m个空间对应点;再在此空间中找出两个参照点:所有指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构成的空间点X+(最大参照样本)、X-(最小参照样本);然后分别计算每个样本与参照样本X+、X-间的距离(即空间两点间的距离)d+、d-;最后计算贴近度Q作为农业综合产出。具体操作步骤是:(1)选择指标并建立矩阵。根据研究目的和指标的可获取性,建立一个由m个样本n个指标构成的矩阵X=(xij)m×n,xij为指标实际值,i为样本序数,j为指标序数。(2)数据标准化处理。通常xij是有量纲的,为排除量纲及数量级的差异造成的影响,需对矩阵进行标准化处理。本文采用极差标准化处理,这样处理后的矩阵为X′=(x′ij)m×n。x′ij=xij-min1≤i≤mxijmax1≤i≤mxij-min1≤i≤mxij(i=1,2,,m;j=1,2,,n)(2)式中max1≤i≤mxij、min1≤i≤mxij分别为第j个指标的最大、最小值,各元素取值为0≤x′ij≤1。(3)用标准化矩阵X′中各指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确定最大、最小参照样本X+、X-。对产出而言,最大参照样本对应最理想的样本状态,最小参照样本对应最不理想的样本状态。X+=(max1≤i≤mxi1,max1≤i≤mxi2,,max1≤i≤mxin)X-=(min1≤i≤mxi1,min1≤i≤mxi2,,min1≤i≤mxin)(3)(4)用欧氏距离计算各样本与X+、X-间的距离d+、d-:d+i=∑j=1n(xij-xj+)2,d-i=∑j=1n(xij-xj-)20≤d+i,d-i≤1(i=1,2,,m)(4)一个样本所有指标均达到最大值,它与最大参照样本的距离最小(d+=0),与最小参照样本的距离最大(d-=1);而一个样本所有指标均为最小值时,它与最大参照样本的距离最大(d+=1),与最小参照样本的距离最小(d-=0)。对产出而言,d+i越小表示i样本与期望越接近,d-i越大表示i样本越远离最不理想状态,则i样本状态越好。(5)用一个指数(贴近度Qi)来综合d+i与d-i。对产出来说,Qi越大,表示i样本状态越优。若样本各指标均处于最优(即d+=0)则Qi=1;若样本各指标均处于最劣(即d-=0)则Qi=0。Qi=di-d-i+d+i0≤Qi≤1(i=1,2,,m)(5)。

3结果与讨论

为了解安徽种植业资源利用的增产效果及利用的合理性,选择的农业投入资源为:单位播种面积的农业机械总动力r1(kW/hm2)、用电量r2(kW/hm2)、化肥r3(折纯)(kg/hm2)、农药r4(kg/hm2)、农膜r5(kg/hm2),灌溉面积r6、节水灌溉面积r7、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占耕地面积比重r8(%),单位耕地面积从业人员r9(人/hm2)。农业产出指标则采用:各种作物(包括谷物、棉花、花生、油菜籽、芝麻、黄红麻、烤烟、蔬菜)的单位面积产出(kg/hm2)。用公式(1)-公式(5)式处理2003年与2009年安徽统计年鉴[9-10]提供的基础数据:先分别对两个时间点的农业投入指标进行极差标准化处理,并得到各农业投入指标的变化量,以便比较和讨论;再计算相应时点的农业综合产出及其变化量;然后据此计算资源的边际投入量,得到2002年与2008年安徽各市综合产出变化量ΔQ、各种资源边际投入量MRi(表1)。先看安徽省不同地区的农业资源投入情况。相比2002年,2008年大多数市的农机总动力r1、用电量r2、农膜r5、节水灌溉r7、水土流失治理r8的投入量增加(Δri>0);而大多数市的农药r4、灌溉r6的投入量减少(Δri<0);化肥r3、从业人员r9投入增加与减少的市大致各占一半。巢湖、安庆、马鞍山、滁州市除少数几种农业资源投入增加外,大多数农业资源投入均减少;其余市则是大多数农业资源投入增加。再根据MRi的符号与数值大小讨论农业资源追加投入的效果。

由表1可见,亳州、六安、马鞍山、芜湖、池州、安庆、黄山市的综合产出均增加(ΔQ>0),而ri有增有减,相应有MRi≥0也有MRi<0:Δri≥0时,MRi≥0,即Q随ri增加而提高,表明还可以用增加农业资源投入的方式来获得更多的产出,芜湖、黄山、池州、六安、亳州市即如此;Δri<0时,MRi<0,即ri减少Q却在增加,这表明在现有生产方式下,减少农业资源的投入也可以继续增产,这样的资源利用最为理想,正是资源节约型农业所要追求的生产方式,安庆、马鞍山市的农业资源利用就处在这种理想状态,因为它们有较多种资源满足Δri<0(即MRi<0)。合肥、淮北、宿州、蚌埠、阜阳、淮南、滁州、巢湖、宣城、铜陵市的农业综合产出均减少(ΔQ<0),而ri有增有减,相应有MRi≥0也有MRi<0:Δri<0时,MRi≥0,即Q随ri的减少而降低,表明要增加农业产出就不宜减少农业资源的投入,即可以通过追加农业资源投入来实现增产,巢湖市(除MR1、MR2、MR5<0外,其余MRi≥0)的农业资源利用就处此状态,类似的还有蚌埠、阜阳、淮北市;Δri≥0时,MRi<0,即ri增加Q却在相应减少,这表明在现有生产方式下,ri的增加已不再能增产,继续采用“追加资源来提高农业综合产出”的生产方式已不可行,是改变生产方式减少资源投入的时候了,宣城市(除MR4-MR6>0外,其余MRi<0)的农业资源利用就处此状态,类似的还有铜陵、滁州、宿州、淮南、合肥市。

增产范文篇6

论文摘要:阐述了夏玉米无土育苗方法,并结合旋转回归设计试验结果,总结了夏玉米无土育苗移栽的高产配套技术,包括选用中晚熟品种、培育壮苗、移栽苗龄不宜太大、移栽适宜密度7.80~8.25万株/hm2,最佳氮肥施用量为施纯N150.0~187.5kg/hm2,以期指导夏玉米育苗移栽技术的推广应用。

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及高产、高效农业的迅速发展,支柱粮饲作物玉米的种植面积逐年减少,因而通过改革栽培技术,增加科技投入,依靠提高单产保总产,是玉米生产的迫切要求。试验研究证明,夏玉米无土育苗移栽增产效果显著,是玉米栽培上的一次革命。育苗移栽播期可提早15~20d,成熟期提早7~9d,千粒重提高55~60g,增产13%~15%;育苗移栽可使植株基部节间缩短,次生根增多,较直播玉米株高矮32.4~65.0cm,穗位降低25.6~60.0cm,单株叶面积较小,抗倒伏能力增强,利于密植夺高产;育苗移栽可避免6月下旬多雨年份“芽涝”,抵抗玉米生育后期的风灾,也可在6月严重干旱年份保证玉米适期播种,正常成熟,获得好收成。实践证明,夏玉米育苗移栽既是实现正常年份高产优质的措施和特殊年份提高抗灾应变能力的科学手段,也是保护地区季节设施栽培实现高产、高效的有效措施之一。

1无土育苗方法

在靠近大田的空闲地上作畦,畦宽1.5~2.0m、畦深6cm,畦四周筑埂,畦底铲平踏实,畦一头开一排水沟,畦长视苗量而定,畦内放6cm厚腐熟好的土杂肥,踏实,铺平,把浸好的玉米种均匀播种在育苗基质上,在种子上再盖一薄层烂草末。为防地下害虫,播前或播后在育苗基质上喷浇250倍的敌百虫或1000倍久效磷药液,播后浇足水,播后第2天、第3天下午各喷浇1次水,直至出苗,齐苗后一般不再浇水。

苗床播种密度,应视计划的移栽苗龄而定,苗龄长的播种密度宜稀,短的宜密。五叶期移栽,据试验以播410粒/m2左右为宜,1hm2需秧畦净面积180m2,秧田与大田比例为1∶50。此播量在畦内按6cm行距、4cm株距摆播为好。育苗基质厚度以6~7cm为宜。

2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2.1品种选择

选用中晚熟品种,育苗移栽可早播,有利于充分发挥中晚熟品种的增产潜力。

2.2培育壮苗

壮苗是高产的基础。培育壮苗,一是播前精选种子,尽可能使用饱满而大小一致的种子,可分级播种;二是育苗基质要较肥沃,一定要用腐熟好的烂草末;三是用锌肥和磷肥浸种。

2.3移栽苗龄

育苗移栽的苗龄,据笔者用登海1号所做的5因素(移栽苗龄、前期追肥苗龄、后期追肥苗龄、移栽密度和不同氮肥施用量)5水平(苗龄3~7叶、前期追肥苗龄5~9叶、后期追肥苗龄10~14叶、密度5.25~8.25万株/hm2和纯N150~300kg/hm2纯氮)的旋转回归设计试验结果,3~7叶移栽,各种水平间的产量差异都达不到显著水平。直观分析,3叶移栽的(4个小区)平均产量9057.0kg/hm2,4叶移栽的(8个小区)平均产量7105.5kg/hm2。5叶移栽的(14个小区)平均产量7030.5kg/hm2,6叶移栽的(8个小区)平均产量8590.5kg/hm2,7叶移栽的(6个小区)产量6376.5kg/hm2。综上所述,3~6叶移栽,苗龄对产量影响不大,苗龄达7叶,产量开始下降。据试验,3.72叶移栽的平均产量9504.0kg/hm2,7.5叶苗龄移栽的平均产量5038.5kg/hm2,大苗比小苗减产46.9%。

2.4增产密度

增产范文篇7

论文摘要:阐述了夏玉米无土育苗方法,并结合旋转回归设计试验结果,总结了夏玉米无土育苗移栽的高产配套技术,包括选用中晚熟品种、培育壮苗、移栽苗龄不宜太大、移栽适宜密度7.80~8.25万株/hm2,最佳氮肥施用量为施纯N150.0~187.5kg/hm2,以期指导夏玉米育苗移栽技术的推广应用。

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及高产、高效农业的迅速发展,支柱粮饲作物玉米的种植面积逐年减少,因而通过改革栽培技术,增加科技投入,依靠提高单产保总产,是玉米生产的迫切要求。试验研究证明,夏玉米无土育苗移栽增产效果显著,是玉米栽培上的一次革命。育苗移栽播期可提早15~20d,成熟期提早7~9d,千粒重提高55~60g,增产13%~15%;育苗移栽可使植株基部节间缩短,次生根增多,较直播玉米株高矮32.4~65.0cm,穗位降低25.6~60.0cm,单株叶面积较小,抗倒伏能力增强,利于密植夺高产;育苗移栽可避免6月下旬多雨年份“芽涝”,抵抗玉米生育后期的风灾,也可在6月严重干旱年份保证玉米适期播种,正常成熟,获得好收成。实践证明,夏玉米育苗移栽既是实现正常年份高产优质的措施和特殊年份提高抗灾应变能力的科学手段,也是保护地区季节设施栽培实现高产、高效的有效措施之一。

1无土育苗方法

在靠近大田的空闲地上作畦,畦宽1.5~2.0m、畦深6cm,畦四周筑埂,畦底铲平踏实,畦一头开一排水沟,畦长视苗量而定,畦内放6cm厚腐熟好的土杂肥,踏实,铺平,把浸好的玉米种均匀播种在育苗基质上,在种子上再盖一薄层烂草末。为防地下害虫,播前或播后在育苗基质上喷浇250倍的敌百虫或1000倍久效磷药液,播后浇足水,播后第2天、第3天下午各喷浇1次水,直至出苗,齐苗后一般不再浇水。

苗床播种密度,应视计划的移栽苗龄而定,苗龄长的播种密度宜稀,短的宜密。五叶期移栽,据试验以播410粒/m2左右为宜,1hm2需秧畦净面积180m2,秧田与大田比例为1∶50。此播量在畦内按6cm行距、4cm株距摆播为好。育苗基质厚度以6~7cm为宜。

2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2.1品种选择

选用中晚熟品种,育苗移栽可早播,有利于充分发挥中晚熟品种的增产潜力。

2.2培育壮苗

壮苗是高产的基础。培育壮苗,一是播前精选种子,尽可能使用饱满而大小一致的种子,可分级播种;二是育苗基质要较肥沃,一定要用腐熟好的烂草末;三是用锌肥和磷肥浸种。

2.3移栽苗龄

育苗移栽的苗龄,据笔者用登海1号所做的5因素(移栽苗龄、前期追肥苗龄、后期追肥苗龄、移栽密度和不同氮肥施用量)5水平(苗龄3~7叶、前期追肥苗龄5~9叶、后期追肥苗龄10~14叶、密度5.25~8.25万株/hm2和纯N150~300kg/hm2纯氮)的旋转回归设计试验结果,3~7叶移栽,各种水平间的产量差异都达不到显著水平。直观分析,3叶移栽的(4个小区)平均产量9057.0kg/hm2,4叶移栽的(8个小区)平均产量7105.5kg/hm2。5叶移栽的(14个小区)平均产量7030.5kg/hm2,6叶移栽的(8个小区)平均产量8590.5kg/hm2,7叶移栽的(6个小区)产量6376.5kg/hm2。综上所述,3~6叶移栽,苗龄对产量影响不大,苗龄达7叶,产量开始下降。据试验,3.72叶移栽的平均产量9504.0kg/hm2,7.5叶苗龄移栽的平均产量5038.5kg/hm2,大苗比小苗减产46.9%。

2.4增产密度

增产范文篇8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省、市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民持续增收为重点,按照“稳定面积,提高单产,改善品质,增加效益”的总体要求,创新工作机制,发挥政策效应,搞好服务指导,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进一步挖掘科技兴粮潜力,努力开创我县粮食生产新局面。

(二)目标任务。2012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62.5万亩,平均单产比上年增加7公斤,达到370公斤,总产量达到23.13万吨。稳定粮食增产的主要任务是稳定增加玉米、水稻、马铃薯、豆杂等作物播种面积,提高单产,增加总产。同时在夏粮生产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影响的情况下,进一步加强秋粮作物管理,争取以秋补夏,确保全年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二、统筹安排,强化措施,确保粮食稳定增产

(三)落实粮食播种面积。要把面积落实责任及任务分解到乡(镇)、村、组,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切实做到农田不抛荒,落实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稳定耕地面积;抓好耕作制度的改革,提高耕地复种指数;采取针对性措施制止耕地撂荒,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引导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中短期和季节性流转;鼓励种粮大户扩大种粮面积,提高补贴标准,利用旱地和边缘地发展红薯、豆杂等旱粮作物。

(四)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今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抓好农田水利项目建设,改造灌区排灌设施,有效增强农田水利灌溉能力,扩大灌溉面积和提高农田旱涝保丰收能力,提高农业生产抗灾减灾能力。

(五)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产。

1、加强农民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通过科技入户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等农民培训项目,举办农民种粮培训班,向农民传授生产技术。着力培育粮食产业示范带头人,努力提高农民种粮科技文化素质和生产技术水平,推动全县粮食稳定发展。

2、大力推广增产节本技术。一是继续扩大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地膜覆盖技术,力争全县地膜覆盖面积达到20万亩以上;二是继续推广旱育保姆育秧技术,提高出苗率和秧苗质量;三是实现测土配方施肥全覆盖,推广使用各类作物配方肥万吨以上,粮食作物配方施肥覆盖率达到80%以上;四是提升土壤有机质,提高地力。积极示范推广秸杆腐熟剂,增加秸杆还田面积,增施农家肥,扩种绿肥,努力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五是示范推广免耕轻简栽培技术,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六)全面推进高产创建增粮行动。深入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认真抓好水稻、玉米及脱毒马铃薯高产基地建设。重点抓好以中峰镇为中心的万吨“有机贡米”生产和以泉溪镇为中心的两膜玉米全覆盖栽培技术,同时,各乡镇都要办好本区域内主要粮食作物高产示范片建设工作。高产创建示范片按照“统一品种,统一技术方案,统一高产集成技术”的要求,达到示范幅射效应,通过科技示范带动,实现粮食总体增产。

(七)强化科技指导服务。抓住粮食生产的重要环节,以推广主推品种、主推技术为重点,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镇村、田间地头现场指导,大力推广高产优质抗病品种,指导落实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等高产高效技术,提升粮食生产水平。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推行集约化生产,实行测土配方施肥全覆盖,努力提高粮食生产的科技贡献力。

(八)保障农资供应,狠抓市场监管。加强农资的生产、储备和统筹调度,农业、农机、石油等部门要保障种子、化肥、农药、柴油等农资的有效供应,供电部门要优先保障农业生产用电需求,确保农村抗旱、粮食加工等电力供应。物价和农业部门要加强农资价格监测和供求信息,坚决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的不法商贩,对变相加价、追求暴利、扰乱市场的农资经营商予以从严处罚。农业、工商、质监等部门要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坚决查处假冒伪劣农资的生产、经营,进一步净化农资市场,切实维护农民权益。

(九)抓好防灾减灾工作。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制定完善农业生产防灾减灾应急预案,加强农业灾害监测预警。农业部门要积极组织推进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在各乡镇组建专业化统防统治队伍,加大扶持力度,全县粮食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面积覆盖率达到80%,努力降低病虫害损失率,全县粮食作物病虫害损失率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和高产稳产。

(十)切实加大粮食生产投入。县政府将增加财政支农资金预算安排,重点扶持粮食生产;要积极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搞好银企合作,加大对种粮大户和粮食加工龙头企业的信贷支持。

(十一)强化粮食生产绩效考评。今年县政府将对粮食生产工作进行考核,粮食稳定增产将列入乡镇和县直各单位工作的考核内容,对成绩显著、粮食稳定增产的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放松粮食生产、工作措施不力的乡镇和县直单位给予通报批评。

三、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十二)强化组织领导。为加强对粮食生产的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由分管农业副县长任组长,各乡镇及县财政、水务、农业、农机、科技、粮食、气象等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全县粮食生产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全县粮食生产发展规划,项目实施,基地、投入品的监管,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推广与培训,市场信息服务,验收、考核、评比、综合协调等工作。各乡镇要成立相应机构,抓好本乡镇粮食生产工作。

增产范文篇9

一、根本状况

是一个耕地资本相对稀缺的城,依据第二次全疆土地查询最新效果,到2010岁尾,全地盘总面积220万亩,个中耕地134万亩,人均据有耕地1.1亩,远低于全国1.39亩的人均程度。别的,山、岗、平各占三分之一,耕地质量相对较差,特殊是西部山区,粮食产能遍及较低。

近年来,为确保耕地数目的不变和根本农田质量的逐渐进步,该在推进城新一轮跨越式开展的还,实在增强对耕地维护力度,逐渐健全耕地维护任务机制,层层落实耕地维护责任,加大耕地后备资本复垦、开拓及整顿力度,集中整治违法用地行为,有力地维护了耕地资本,确保了耕地上积不变在90501公顷,根本农田面积不变在75681公顷,完成了上级下达的目的责任。

二、存在问题

(一)耕地维护没有构成合力

耕地维护任务政策性强、触及面广、义务艰难,要做好这项任务,必需树立各乡镇(办)和有关部分信息互通,监管联动的任务机制,落实各方面的责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2009年,该树立了根本农田维护部分联念头制,进一步明白了各成员单元的职责,然则,从当前运转状况看,仍有单个乡镇(办)不克不及科学处置保证开展与维护耕地的关系,开展经济的愿望强于维护耕地,维护耕地存在被动应付的景象,全上下没有构成维护耕地的合力,然后招致局部乡镇时而发作在根本农田从事畜禽养殖及其他毁坏垦植层的出产运营景象。

(二)完成占补均衡难度加大

跟着经济社会的疾速开展,工业用地、新型城镇化建立用地、农业现代化建立用地及根底设备建立用地需求量继续添加。作为粮食出产大(县),耕地后备资本首要散布在西部浅山丘岗区,开拓应用限制要素多,难度大,乡村居民点和工矿抛弃地整顿投资大,工夫长,推进迟缓。因而,全可作为建立用地的空间有限,地盘供应压力越来越大,统筹耕地维护与建立用地的难度不时添加,完成占补均衡难度加大。别的,因为受资本前提限制和项目治理方面的缘由,开拓增补的耕地质量往往较差,“占优补劣”的景象遍及存在。

(三)地盘整顿制约要素复杂

2006年以来,该接纳多项办法筹措资金,不时强化地盘整顿开拓力度。据计算,5年来,全累计投入资金1.78亿元,完成地盘整顿项目115个,整顿总面积9.9万亩,新增耕地1.3万亩,地盘整顿任务获得了必然成果。然则,因为地区面积大,抛弃厂矿多,煤矿塌陷区多,地盘整顿任务任重道远,并且制约地盘整顿开拓的瓶颈要素较多,首要显示在三个方面:一是资金筹措难。相牵涉农资金受行政治理体系体例、资金用处等要素的影响,使资金整合难度大。还,因为地盘整顿开拓项目投资大、效益低,回收投资周期长,社会资金不肯进入地盘整顿开拓项目。二是任务协调难。地盘整顿开拓项目触及各级各部分和广阔群众,触及面广、好处关系复杂,很难在很多关系中找到均衡点,任务协调难度大。三是项目施行难。如塌陷区地盘整顿方面,因为群众定见纷歧,全体搬家长工夫不克不及确定,招致应该布置的地盘整顿项目难以施行。

三、对策建议

(一)具体进步思维看法,加强耕地维护责恣意识

耕地是人类赖以生活开展的根底。在生齿增进、工业化、城化历程不时加速的新情势下,人增地减将成为我国现代化历程中最为凸起的矛盾。因而,从小处说,耕地维护事关我国粮食平安,往大处说,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全局,耕地不克不及获得有用维护就等于是不坚定了国民经济的根本支撑点。2009年中心1号文件指出:严厉当地当局耕地维护责任目的审核,执行耕地和根本农田维护指导干部离任审计准则。2010年中心1号文件进一步明白:落实当局耕地维护目的责任制,上级审计、监察、组织等部分参加审核;要把耕地维护等归入当地党政指导班子绩效审核。往后的国度卫片法律反省,将根据反省后果对地盘违法严峻地域施行问责。因而,无论从国度粮食平安和经济社会开展的大局动身,照样从干部的责任追查思索,耕地维护都应该作为一项主要任务,从思维上高度注重起来,从举动上高度严重起来,不遗余力把这件工作抓紧抓好。

(二)积极立异任务机制,强化耕地维护准则保证

在完美耕地维护目的审核制、耕地维护联念头制等地盘维护准则的根底上,积极探究树立一整套的耕地维护赔偿机制、地盘综合整治机制、耕地维护与开拓奖惩机制等等,明白各级各部分在耕地维护与开拓任务中的责任和权利,凸起责任,强化责任追查,加强各级各部分责恣意识;明白社会资金参加乡村地盘综合整治鼓励方法,鼓舞社会资金参加乡村地盘综合整治。经过一系列机制的树立,使各级各部分对本人在各个环节承当什么职责,要做什么任务,做的好有什么奖励,渎职掉责要承当什么责任都了如指掌,确保耕地维护与开拓在准则框架内稳步推进。

(三)严厉落实任务办法,确保耕地维护有用给力

一是依照上级规划下达的根本农田维护目标,依照“保优不保劣”的准则落实好根本农田维护义务,确保根本农田数目不削减,质量有进步。二是增强触及占用根本农田的建立用地搜检。契合法定独自选址前提的国度和省重点建立项目因选址非凡,无法避让根本农田的,在用地预审和搜检报批前,必需对选址方案、根本农田调整及补划方案等进行论证和听证。三是制止以农业构造调整为名在根本农田内挖塘养鱼、畜禽养殖及其他毁坏垦植层的出产运营运动;谨防暂时工程用地和其他各类运动对根本农田垦植层形成永世性毁坏。四是加大中低产田革新和建立力度。增强以兴建水利为中间的农田根本建立,依照整修与新建相连系的准则,对根本农田维护区内的供电、排灌、路途、林网等根底设备进行一致规划,高规范建立,以进步抗御天然灾祸的才能。五是加大对违法占用耕地行为的袭击力度。在强化日常监管根底上,由当局牵头,合时组织各有关部分和乡镇(办)展开集中法律运动,有用震慑违法占用耕地行为。

增产范文篇10

1.水面选择不正确。许多养殖者认为只要有水的地方皆可养鱼,而不注意不同种类的养殖品种,对水体的要求是截然不同的。罗非鱼是热带鱼类,对水温有着严格的要求,尽管在非热带地区可以养殖,但养殖及起捕的季节和时间大不相同。同时,罗非鱼是水体底层鱼类,喜窝泥而居,要求底层有淤泥的水面,对水体水质也有不同的要求,有的养殖者不注意正确选择养殖水域,导致养殖产效低。2.鱼种放养不科学。罗非鱼繁殖率相当高,水温适宜、饵肥充足时会多批次快速自行产卵繁殖下一代,这势必影响到罗非鱼自身的生长速度和质量。许多养殖者由于不知道选择优良的品种,不懂得选择合适的规格,不了解合理的混养搭配,自然会导致事倍功半。3.投饵施肥不合理。罗非鱼是杂食性鱼类,需要充足的饵料才能保证其快速健康生长。同时,罗非鱼喜肥水水质,对养殖水面的施肥也有一定的要求。有的养殖者不舍得投资,不投饵不施肥,纯粹人放天养;有的乱投饵乱施肥,饱一餐饿一顿的,罗非鱼根本不能正常生长,谈何投入产出效益。4.养殖管理不精细。罗非鱼尽管对水质要求不是十分严格,但恶劣的水体条件也会影响其快速健康生长。有的养殖户重养殖轻管理,在高温季节不注重水质调节,不采取切实可行的增氧措施,日常疏于照料管护,导致罗非鱼诱发病害,乃至缺氧死亡,造成重大损失。5.经营方式不灵活。许多养殖者只顾低头养鱼,而不抬头看市场,孰不知,罗非鱼养殖由于饵料肥料价格上升,水面租金上涨,会出现成本趋高,养殖效益大大缩水,如果此时养殖经营方式还是按照传统模式,单一经营,势必入不敷出。

二、罗非鱼养殖增产增效技术措施

1.选择适宜水面。养殖罗非鱼的水面适宜在背风向阳的水域,要求光热充足,冷浸水面忌养。罗非鱼是热带鱼类,在非热带地区可以利用一年中5-10月份等高温季节进行养殖,所以要在5月左右放苗,10月底可起捕,一般经4个多月养殖可长成商品鱼,此规格上市行情和价格最好。同时,养殖罗非鱼的水面底层是泥质最好,就是水泥池,底层也应留10cm左右的淤泥,以利罗非鱼掘窝而居。另外,所有养殖水面在放养前一定要清池消毒,杀灭水体中的病害及野杂鱼虾。一般在罗非鱼入池前10天左右,干池按每亩水面每米水深用生石灰约75kg化水全池泼洒,若要带水消毒,则按每亩水面水深1m用生石灰150kg全池泼洒。名特水产2.科学放养鱼种。养殖罗非鱼,首先要选择纯正的种质。现在很多正规的罗非鱼良种场有优质的全雄罗非鱼苗,此类品种雄性率高,不会自行交配繁殖子代,故而生长性能好,长成速度快。其次,要进行合理搭配养殖。罗非鱼是底层鱼类,为了充分利用水体上中层水面及饵肥资源,提高养殖产出效益,在主养罗非鱼的水面,可以适当搭配鲢鱼、鳙鱼、鳊鱼、草鱼或淡水白鲳等鱼类。一般每亩放养罗非鱼2000尾左右,每亩搭配鲢、鳙鱼50~70尾左右,与其他品种混养可每亩搭配150尾左右。另外,要注意鱼种消毒处理。从别处购入的鱼种,可能携带病虫害,在入池前可用3%的食盐水浸洗5~10分钟,进行消毒处理。最后,放养鱼种要掌握时机。一般春季水温上升到15℃以上且持续时间较长,不会出现寒潮时,可放养罗非鱼种。3.合理投饵施肥。在罗非鱼养殖过程中,要注意合理投饵。罗非鱼属杂食性,食性广,各种农家饲料、自然饵料都能广泛利用。但在商业化养殖时,必须投喂全价配合饵料,才能发挥其生长优势。市场上有专门的罗非鱼配方饲料,要求饲料中各种营养物质配备齐全,尤其是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要达到32%以上,以保证罗非鱼生长的营养之需。饵料的投喂数量要根据鱼体的大小适时调整。在养殖初期,鱼体规格较小,每天的投喂量要掌握在鱼体总重量的3%~5%。在养殖中后期,鱼体长到200~300g的规格时,每天投喂数量应达到鱼体总重2%或1%左右。饵料的投喂方法应把握少量多次的原则,每天分2次投喂,分别在上午8-9时和下午3-4时,选定固定的投喂地点,形成每天定点、定时投喂,通过驯化投喂的方法,使罗非鱼养成规律性的进食习惯,促其快速健康生长。在投喂时注意,阴雨天气或鱼种发病期间应该减少投喂数量,以免浪费饵料,还可能败坏水质。另外,在投喂配合饵料的同时,最好搭配一些青饲料,以补充罗非鱼对维生素的需求。其次,要注意合理施肥。罗非鱼喜偏肥水质,放养前,要在水体中施足基肥,培育水中的天然饵料,一般每亩可施用农家肥250kg左右。在养殖中要根据水体水质情况,灵活施用追肥,一般每15~20天施用生物肥料一次,具体用量按不同生物肥种类的使用说明。4.强化养殖管理。首先,要注意水质调节。罗非鱼尽管耐肥对水质要求不严,但过瘦或过肥的水质,还是会影响它的正常生长。当水质偏肥时,一定要采取换水措施。池塘养殖时,一般每半月换水一次,每次换水15cm左右。在夏季高温时段,还要适当增加换水次数。当水质偏瘦时,可定期施用生物肥进行调节。通过水质调节,使水体透明度在35cm左右,水色呈黄绿色,达到正常水质要求。其次,要定时增加水体溶氧。养殖水面要配备增氧机,每天开机增氧,每次开机时间为2~4小时,可选在晴天中午开机,阴天清晨开机,连续阴雨天气半夜开机。每天测量一次水体溶氧,使溶氧量达到3mg/L以上为宜。另外,要加强养殖管理。坚持日夜巡查,强化精细管理,综合防治病害,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5.创新经营策略。在搞好罗非鱼养殖的同时,要结合市场抓好经营。一是要瞄准市场灵活调整经营。罗非鱼养殖经营,要做活产业融合文章,单一的罗非鱼养殖效益不佳时,要开展综合种养经营节本补收。可在养殖水面套养甲鱼、虾类等名优品种,多品种经营增收。可开展垂钓经营,利用垂钓价格高的方式增收。可开展农家特色餐饮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