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9 13:31:04

语文阅读

语文阅读范文篇1

[关键词]课程整合;矢量阅读;语文素养

一、课内阅读整合,冲破文本樊篱课内阅读整合

可以冲破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樊篱,通过比较阅读,引导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实现情感的共鸣,避免教学的功利世俗。课内阅读整合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横向整合,即同类文体、同类主题作品的整合。如在学习温庭筠的《望江南》、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李清照的《武陵春》、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几首诗歌时,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作者的情感,以“愁”为主题来整合教学,让学生思考:(1)细读《望江南》和《武陵春》,两位女子各自在为何而愁?哪个更愁?(2)比较三位男诗人,为何而愁?谁的愁最重,谁的愁稍轻?(3)比较诗词中两位女子的愁和三位男儿的愁,表现手法有何不同?横向整合学习,打破了五首诗歌之间的隔阂,学生通过比较更深刻地理解了诗歌。二是纵向整合,以主题阅读为主,即以作者生平为线索进行整合。如对初中阶段入选的李清照的几首词(以南渡为分野)集中学习,知人论世,纵向整合,冲破每首词固有的樊篱,以作者生平贯之,使学生不但对词作本身,而且对作者也有透彻的了解。

二、课内外阅读整合,拓宽学生视野

语文水平三分靠课内,七分靠课外。进行课内外阅读整合,在课内搭建课外阅读的平台,在课外体现课内阅读目标的实现,可以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为此,我们根据部编教材,编辑与其同步的《拓展阅读读本》,以单元课文编排主题为核心,展开课内和课外的链接阅读;以教材中某一篇课文为基点,向同类文章扩展或向相关联的内容延伸;以节选课文为基点,向整个作品延伸;以某一作家的作品为基点,向这位作家的经典作品及传记性故事扩展;以各个单元的综合性训练活动为契机和阵地,引导和鼓励学生课外多翻资料,多查阅一些有用的书籍,多接触一些名人大家的经典著作,以扩大知识面,增长阅历,养成爱学习的良好习惯。如阅读孟子的《鱼我所欲也》后,拓展阅读他的《寡人之于国也》,加深理解孟子说理笔带锋芒、气势磅礴、论证严密的特点。值得提醒的是,进行课内外阅读整合时,在推荐课外读物的同时,更要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

三、阅读与写作整合,激活学生思维

语文阅读范文篇2

阅读是读者个性化的行为,阅读的过程是富有创造性的过程。个性化的第一要义是自主阅读,没有读者的自主,所谓的个性化也就无从谈起,自主阅读又是创造性阅读的前提,而只有定有创造性的阅读,教师真正意义的个性化阅读。从《大纲》到《标准》,阅读教学的轨迹就是从关注教——关注教师关注教本、关注教课、到关注学——关注学生、溶液学本、关注学习。阅读行为的主体是学生,阅读教学的主体也是学生,阅读改革的根本出路就是真正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学生终身发展是语文教学的目的。

一、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阅读教学存在多重对话关系,如学生与作者、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作者、学生、教师与编者等。阅读教学对话的中心是每一个学生个人,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在阅读过程中特别重要。语文课本首先不是教本,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学会阅读。这样,学生才能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文本的意义。

根据时代背景、作者介绍、分段分层、段落大意、主题思想、写作特色的套路分析课文,没有学生的阅读,没有学生将课具体化,课文只能是未完成的作品。因而,作品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的,学生对课文的接受过程就是阅读的再创造过程,也是作品得以真正实现的过程。这样,阅读的个性化和创造性才能得到发挥。

随着自主、合作、探究的深入人心,阅读教学的单一化已经被打破,文章意义解读从单一向多元化转变已不可逆转。人是个体的人,不同家庭经历、情趣的人,对文本意义的理解和接受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学生的各种独特理解,要从积极的方面给予充分的肯定,并从中寻找合理的内核;要提倡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得出不同的答案,提倡在多元的碰撞中获得更多。

阅读应该是探索与创造的过程,是读者与作品与作者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的过程充满了发现、质疑、思考和探究,应提倡多角度阅读,比较阅读、有创意的阅读、多元解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发挥联想与想象,拓展思维空间。

二、重视学生主体性的阅读,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应该还学生以真正的“读者”地位,让学生能够自主阅读,直接阅读。

教师对语文篇章的分析和讲解,绝不能取代学生主体性的接受。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正确的文章解读理论指导下,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文化背景和知识结构,去理解文本信息的丰富内涵。教师的语文水准无法代替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能力,教师对特定课文的解读和理解,展示的仅仅是一个世界,一个十分有限的天地;而一个班级同学对课文的理解,是色彩各异的世界,而且每一年都会得到更新和发展。

既然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气质都不一样,就应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作出有个性的瓜,如对文本中自己特别喜爱的部分作出反应,确认自己认为特别重要的问题,作出富有想象力的反应甚至是“突发奇想”,将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作者的意图进行比较,为文本的内容和表达另作设计等。在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不要去刻意追求“标准答案”。学生阅读的过程应该伴随着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应让他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三、教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也是阅读的对话者之一。

读者是阅读的主体,是作品的创造者,阅读即是创造。中小学阅读教学承担着让学生“学会阅读”的任务,因而在作者、作品、读者之间多出了一个教者,但不能因此而破坏作者、作品与读者的正常关系。教者不应成为作者、作品与读者之间的“二传手”或“中介人”,教者只是读者的导师,读者应该直接面对作品。让学生直接面对作品,这是自主阅读的第一步,是个性化、创造性阅读的先决条件。

语文阅读范文篇3

所谓封闭的教科书教育,是“应试教育”、功利教育的产物。在这种教育中,学生“读书”主要是为应试、为拿学历证书,读书的目的完全是功利性的,多数学生整天围绕教科书或教辅读物(教辅读物其实是教科书的变种或衍生物,如各种版本的参考书、习题集、练习册、试题汇编、词语手册、辅导与练习、竞赛题精选、作文大全等)打转,整天忙着做各式各样机械繁琐、简单重复的作业、习题或试卷,根本无暇涉猎课外阅读。他们节假日、星期天里所谓的“课外阅读”究其实质不过是“课内阅读”的变种而已。而开放的读书教育,则完全是非功利的,它不为应试、不为拿学历文凭而读,只为寻知音、求真理、长智慧而读,因而,读书的范围远在教科书之外。除了上面所提及的两个区别外,封闭的教科书教育与开放的读书教育还存在其他一系列的区别。概括起来有:第一,前者带有相当的强制性、被动性,不管所读书籍是否合乎自己的胃口都得读,后者完全是自由的、自动自发的,学生可凭自己的意愿自主地选择读什么书、不读什么书,并能从中得到乐趣;第二,前者使学生头脑中装着许多“压缩饼干”式的事实简介,只能让学生获得作为第二手报告的间接知识,从中所获得的知识多半停留在一知半解的状态,而后者则可以让学生接触到原汁原味的经典著作,从而有可能真正领略到一点原创性作品中所包含的经验与智慧;第三,前者往往限于生命中某一段时期内(如青少年时期),学生只要考试过关或拿到学历文凭证书,所读教科书或教辅读物就会丢得远远的,从此之后永不再看,以后再见此类书籍都会反胃,而后者则是终身性的,它贯穿于人的一生。

[2]

当然,开放的读书教育并不否定教科书教育本身的地位与作用,它只是反对封闭的、单纯的教科书教育。

封闭的教科书教育对提升中小学生语文阅读水平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如果中小学生阅读的范围严格限制在教科书、教辅读物的范围内,如果他们读书完全是功利性的短期行为,如果他们的读书完全是被动的、无奈的,如果他们所读的书都是转手介绍性的,我们怎么可能指望他们具有较高的阅读水准?我们知道,语文学习很大程度上要靠积淀、靠感悟、靠熏陶。积淀的少了,感悟的少了,熏陶的少了,人哪来的灵气,哪来的悟性?拿什么去充实心智?又拿什么去体验、去想像、去升华、去创造?令人欣喜的是,新修订的小学、初中、高中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要求学生应多读多背,并具体规定了各年龄阶段的课外阅读量与背诵量。如新的小学大纲规定,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不得少于150篇(含课文),并在大纲后面附有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80首,五年制课外阅读总量不得少于100万字,六年制不得少于150万字;新版的初中大纲和高中大纲,也都在附录中规定了“古诗文背诵篇目”“课外阅读推荐书目”,并声称其意在于“有助于改变目前语文教学中教师讲得过多,学生读得少,背得少的状况”。的确,“应试教育的弊端并不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它只重视书本知识。毋宁说它根本就不重视书本知识,它以课本代替了书本,培养了许多不会读书、不懂读书的人。”

[3]这一看法是很有道理的。

从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角度看,新大纲的新举措无疑是十分必要和及时的。为此,学校就必须加强阅览室、图书馆的建设,开设专门性的阅读课,加强课外阅读指导。这种指导不仅包括向学生推荐好的课外读物,帮助他们提高对读物的鉴别能力,还包括指导他们掌握基本的读书方法。在“应试教育”的强大压力下,许多学生正常的阅读兴趣被扭曲,由于受社会流俗和大众传媒的影响,沉缅于阅读那些图文并茂、内容粗俗、简单、“有趣”的读物,如卡通读物、武侠小说、言情小说等,这些东西非但没有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与欣赏品位,反而败坏了他们的精神口味,导致他们阅读思维能力的萎缩与下降,因此加强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刻不容缓。

(二)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回归语文教育的本来面目

语文教育的根本性质是什么?对这一问题作何回答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整个模式。1997年以来,社会上对语文教学开展了一场大讨论。这次讨论,涉及的层面非常广泛,对中小学语文教学冲击不小,尤其是在语文教育的理念方面。过去,人们总是倾向于将语文学科视作纯工具学科,强调语文学习的实用价值与功利价值。而新修订的初中、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则明确指出,语文学科既是交际工具,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作为后者,它不仅具有实用的价值,更具有某些超现实、超功利的美好价值。比如,它能给人以精神的慰藉,培养人的精神趣味,拓展个人的精神空间,陶冶人的情感,探索人的内心世界,增进人对自我、对他人的认识与理解,形成对宇宙、人生的终极关切等等。依据这种定位,新修订的大纲在“教学目的”中增加了语文教学应“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这一补充可谓是对语文学科新的认识的一个注脚。不难看出,新大纲所强调的,与我们所关注的探索性阅读是高度吻合的。(1)新大纲破除过去按语言学知识体系构建语文教学系统的构架,改变过分强调语言学知识教学与训练的倾向,淡化教学中过多的内容分析与操作性技术训练,增加了对文学作品的诵读要求,注意语文学习中的积累、感悟与熏陶,以培养语感。(2)新大纲极为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与发展。新版初中大纲规定,“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新版高中大纲也规定,“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思维方法的学习、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尤其要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3)在教学方法上,新大纲要求强调,“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

[4]

尽管新大纲作出的调整切中时弊,但对照当今语文教学的现实,情况仍相当严重,绝大多数学校仍未走出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的阴影。

第一,“四步曲”式的传统教学模式依旧盛行:所谓传统语文教学的“四部曲”即是指“词语解释”“分段和归纳段落大意”“概括课文中心思想”“分析写作特点”这个固定化的程式框框。多少年来,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在不知不觉中变得习惯于接受这种千篇一律的、似乎是“万能”的教学模式。由于这种模式重讲读轻思考、重分析轻体验、重结论轻过程、重简单机械地训练轻熏陶等,使语文教学变得毫无生气、毫无活力,它不但挤占了学生读书、思考、习作的时间,磨灭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而且也扼杀了教师从事语文教学的热情与创造性。

第二,流行多年的重讲解、重分析的“讲读教学法”依然占据语文教学法的主导地位。

实践证明,讲读教学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有很强的负面影响。重教师的讲解,很容易蜕变为灌输式教学,造成学生机械被动的学习。而且,由于绝大多数讲解主要是针对课文知识内容的,很少有阅读方法的指导,这也不利于让学生学会独立阅读。强调教师“讲深讲透”,其合理性也值得怀疑。教师应让学生理解那些他们能够理解的,或者说应允许学生有所懂有所不懂。要启发学生阅读的创造性,鼓励他们参与对作品的阐释,就不能把课文讲死。不可否认,注重字、词、句、篇的分析,对于学生归纳概括能力的培养具有一定的作用,但过分琐碎的分析有时候也会导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或者将不可分割的完整对象肢解得面目全非,而且由于将过多的时间、精力放在繁琐的内容分析上,也会直接妨碍学生语感的形成,以及对文章的整体感悟,再说,并不是所有的文章都适合于划分段落,就是适合于划分段落,如何划分、分成几段,也并不总是一定的。其实,在语文教学中,分段只是手段,它的本意只在于帮助学生理解整篇课文的中心要旨,假如学生在理解课文中心要旨上没有什么问题,又何必强求他们在分段问题上要明确一致呢?那样做不是误把手段当成目的本身了吗?

总之,讲读教学法不仅剥夺了学生思维的空间,也剥夺了学生想像的空间、创造的空间。尽管在讲读教学中,有些教师也注意到了运用对话法或问答法,但他们的提问通常是闭锁式的,这种问题通常不能引起学生的反省思考,学生只需要翻开课本就能轻而易举地找到答案。如果学生答对了,他们往往赞扬有加,根本不管学生是怎样得出结论的,如果学生答错了,往往不问学生是怎么想的就转向其他学生。在有些课堂上,教师虽然也在运用小组讨论教学,但实际上讨论的题材根本就没有讨论的价值,学生之间根本引不起任何交流、碰撞,他们依然对照课本找答案,或揣摩教师的意图等。此外,现行的语文教材有些地方编制的答案不尽合理,学生只要读一读课文、看看课后的练习或作业,就能轻松地找到回答教师提问的答案,教师的讲课不过是围绕课后的练习与作业来帮助学生找对答案和强化他们对答案的记忆而已。

语文阅读范文篇4

关键词:阅读教学内动力整体化

正文: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科技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给学生的阅读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这既给《语文课程标准》“扩大阅读范围,拓展学生视野,广泛阅读各种读物”的要求提供了便利,同时也容易让学生陷入“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境界,容易形成学生阅读流于形式、走马观花、泛泛而谈,不能带着真正的情感去阅读、品味、理解、思考,不能有效地提高阅读效果和阅读能力。为此,笔者提出:阅读教学应注重启发内动力,增强阅读的深刻性。请各位前辈和同仁不吝赐教。

搞好阅读教学,提高阅读能力,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启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中学阅读教学就要注意从最新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情激情,沟通情感,即运用课文中的感情因素,如情境、情趣、情态等作诱发物激起学生的情思,启发学生的生活感受或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生活感受去自觉主动地探求课文,使课文的情感因素与学生的生活感受相互沟通,撞击出思维的火花。比如:朱自清的《背影》就可以采用这种以情激情,情感沟通法进行教学。现实生活中,学生或多或少的接受了父母或亲人的爱,虽然学生家庭有贫富差别,家庭亲人给予爱的方式各有不同:或是贵重的服饰珍贵的书具,或是粗淡的饭食简陋的衣物,甚至是一个关切的眼神、一句安慰的话语,都体现着亲人的爱,只是学生没有感受到或者感受不深刻,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去阅读课文,就能更加深刻地理解“背影”所体现的父爱。父亲在家境窘迫、四处奔波的情况下执意要送儿子上学还不辞劳苦地为儿子买橘子。这与我们下岗工人的家庭节衣缩食给子女请家教、买学习资料,与许多父母不辞辛劳为子女找好的学校就读、接送上学,送衣送伞、问寒问暖何等相似?教师若能把文中的情景与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情景沟连起来,“背影”所传达的父爱怎能不激起学生感情的浪花、产生强烈的共鸣呢?事实上,很多课文都可以启发学生的生活感受,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生活感受去主动探求。如:《小巷深处》、《藤野先生》等。

启发学生的内动力,激发阅读兴趣还要注意改革课堂教学结构的程式化,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引导学生阅读。课堂教学的程式化主要表现为讲授课文,大都按字词、分段、概括段意、归纳中心和写作特点、巩固练习等几个步骤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枯燥乏味,会失去语文的感染力。语文教师应该注意到语文教学不是单纯的技术训练,这种训练应和学生的思想和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正如叶老所说:语文教学应不再像以往和现在一样死读死记,死摹仿程式和腔调,而是将在参考,分析,比较,演绎归纳,涵咏,体味,整饰思维语言,获得表达技巧等种种事项上下功夫(《认识语文教学》。叶老的这段话,讲的是一种活的语文阅读教学,是与学生的思想和生活相结合的。近年来成功的课堂教学范例,都是紧密结合学生的思维和生活才拨动了学生的心弦,激发了学生思考的热点,才引起生动的、热烈的反映。

改革课堂教学结构的程式化,搞好阅读教学提高阅读能力就要注意贯彻阅读教学的整体性原则。这一原则体现为注重阅读教学的三要诀:笼块——勾连——循序,先字词,再句段章的阅读教学法既违背学生的阅读心理,又违反阅读教学的自身规律。无论哪篇文章都表现出严格的整体性。故阅读教学要先笼观整块内容,前后勾连照应,遵循阅读材料的内部结构顺序分析,也就是说树立整体感知文章的意识。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探路(摸清作者思路),入境(进入作者写作时境,产生情感共鸣),采集(采集精彩的感受最深的语句),接轨(用过去的经验吸收新信息,使原有的积累与新知识接轨),架桥(帮助学生架设从“学会”到“会学”的桥梁)等渠道上整体感知文章。实践证明,只有在整体感知阅读内容上下功夫,找规律,才能提高阅读效果和阅读能力。

对于鲁迅,初中学生略有了解,知道他是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而学习《鲁迅自传》,大多数学生只能了解到鲁迅的家庭情况、读书求学的经历、主要作品等内容,而对鲁迅的爱国思想和革命精神认识甚浅,甚至全然不知。教学时应注意引导学生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清楚地认识到鲁迅的思想发展和革命精神。而这一点在整篇文章中都有体现且贯穿全文。首先在写少年的家境时,我们应该引导学生认识到鲁迅不愿作一个乞食者,不愿作幕友和商人所表现的思想;在介绍求学读书经历部分,应提示学生思考为什么鲁迅多次改变学业;从作者的工作经历来看,为什么总是辗转奔波,漂泊各地。我们仔细思考,不难发现,这些与鲁迅的思想、性格、精神密不可分:少年时由于家境衰败寄宿他人家中,而鲁迅不愿这样生活下去,说明他自尊心强,性格倔强;稍大后,不愿走同乡没落读书人常走的路——作幕友或商人,可以看出鲁迅有远大的崇高的理想,不愿与统治者为伍,为虎作伥,欺压百姓;也不愿以经商为业,贪心钱财,惟利是图。读书后之所以多次改变学业,是因为他想寻找一条最好的救国救民的道路-——由水师学堂改进矿路学堂表现鲁迅想走实业救国的道路,后改为学医,表明鲁迅想通过医学救国,最后弃医从文,表明他想通过文艺改变国民的思想,走文艺救国的道路。鲁迅后来辗转各地,是由于他的所作所为为反动政府所不容,被迫到处流浪。这些思想和精神在他的作品中有很好的体现,只要略加点拨,学生便可以从全文或一些关键语句中读出一个完整的、清晰的鲁迅来。

总之,阅读是一项复杂的活动,有的文章可引导学生略读,有的文章需引导学生精读,如果学生阅读只能停留在肤浅的泛泛而谈的表面上,那就不能达到相应的阅读效果,形成应有的阅读能力。因此,阅读教学应注重启发学生的内动力,增强阅读的深刻性,以提高阅读能力,“使学生练成读书的本领”(叶圣陶)。正如叶老所说:“教师能引导学生俾善于读书,则其功至伟。”

参考书目:

《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语文阅读范文篇5

──现行的语文高考试卷,阅读测试已经占据了显著的版面。有专家评说,在试卷中测评阅读能力,选文的不确定性和题型的相对确定性已经构成了高考语文卷的特有景观。再者,时下的许多试卷还把字词句的基本功放在阅读中考查,这就更加突出了阅读在测试中的重要地位。加之,编制阅读试题常借鉴国外标准化考试的题型,较多地采用了选择题,使评分比作文更客观,利于量化、区分、甄别。因此,有人认为,现行的阅读测试已成为我国语文考试中科学化程度较高的1部分内容。于是,以甄别、选拔为目的的高考语文试卷,就特别具有影响力,中学、小学当然依葫芦画瓢,构成了现行语文试卷的“老3块”,沿袭多年,牢牢地控制着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过程和方法,严重地影响着语文课程改革的进展。

──对考卷中的阅读测试,学生的反应怎样?

──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体,也应当是教学评价的主体,他们对现行的阅读测试题感受最真切,也最有发言权。小学生说,不少阅读题又繁又细又碎,做起来嫌烦,平时做了大量阅读习题,越做越难把握,难应付。初中生说,试卷中的选文,开始读起来觉得有意思,但是做起那些分割开来的题目就头疼,即便有些感悟,硬要你把只能意会不便言传的用笔回答就难了。高中生说,那些似是而非的选择题故意忽悠人,蒙得你头昏脑涨,答题“拿不准”。总之,对现行的阅读测试,学生只觉得越考越“烦”,越考越没兴趣阅读。

──对这样的现状,你怎么看呢?

──对这样的现状,语文界1些专家判断说,学生“难把握”,“拿不准”,不想读,正是阅读能力低下的表现,并且郑重提示今后语文高考将进1步强化阅读测试,1方面对阅读文本的人文色彩、文化色彩、思辨色彩进1步看重,另1方面对学生的阅读速度、阅读理解的要求将进1步提高。这3个“进1步”单为选拔中文系或文学院的大学生似乎很有必要,若是为选拔接受通识教育的所有大学生是否有点“过”?这种试题1旦面世,中小学势必如法炮制,体现这3个“进1步”岂不是1场灾难?多年来,为了应付阅读测试,教师煞费苦心,讲析文本,选编习题,学生忙着做习题,什么“课课练”“每日1篇”,没完没了。整个语文学习几乎都被做题目挤占,哪有时间“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即使能读书,也没心思去感悟、品味。

因此,我以为,面对学生阅读的现状,当前迫在眉睫的并不是“进1步强化”阅读能力的考查,而是首先要淡化考查,要让学生真正享受到阅读的快乐,接受阅读的熏陶,使阅读成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静下心来读书思考,才能品尝到阅读的甜美;如果带着杂念单纯为应试阅读就会产生许多忧虑、烦恼,弄得不好,这种阅读将会播下荆棘的种子。学生长大了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坎坷,就像踩到了以前种下的荆棘,他疼痛、流血,这种遭遇往往与学生时代阅读生活的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要改变现状,其实很简单,就是“少做题,多读书,读整本的书”。目前,可以先从“阅读试题”、“阅读练习题”入手,做1番研究,花力气推倒语文园地里的“习题山”。

──目前,要在语文试卷中删除“阅读测评”这1块,恐难为多数人接受,若要保留,有哪些信息可以借鉴?

──阅读能力的核心元素是理解。美国学校阅读教学的重点是理解文本的主要内容。小学生阅读1篇简单记叙文只要弄清楚“谁”“哪个”、“何时”、“哪里”、“如何”、“怎么样”这几个问题就算是“基本理解”了。平时的阅读课也经常使用这种简单的、行之有效的“5W—H”教学法指导阅读。至于测评也体现激发主动性、操作简易性,小学规定了1~7级的等级评价。学生每通过1级发给1张不同颜色的卡片,获得7张为优秀,少于3张为不合格,测试小学生阅读水平主要从阅读面、阅读速度、阅读技能3方面来评价,阅读技能测评内容主要有以下5项冒号

(1)从上下文推断未知词的意义;

(2)给1段材料取1个标题;

(3)找出1段话的关键句作为段意;

(4)提出1个论点,要求找出支持这个论点的细节;

(5)将文章段与段的顺序打乱,要求学生调整理顺。

这5项内容具体明确,紧紧围绕“基本理解”的目标,与小学生年龄特点非常适切。

我国自210世纪2310年代开始,1些语文教育界的前辈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形成了多种测试量表,其共同点是冒号(1)把测评目标都落实在对文本的理解上;(2)测评的目的都是为了掌握诊断性信息,为语文课程建设提供比较客观、真实的素材;(3)注重阅读材料适切不同年段学生的实际,均选自课外读物,且保证1定的阅读量,1般为8~10短篇(段),每篇后有3~5道“4选1”试题,也有做完形填空的题目。由于命题项目多而细,内容大而全,层次繁而碎,不便在日常教学中推广使用,但教育界前辈的严谨作风和研究思路仍然给我们深刻的启示。

──在新课程背景下,近年来,阅读测试有新的突破吗?

──《小学语文研究》曾发表两篇调查报告,其调查题好像是对传统的阅读试题的突破。

1以苏教版小学语文6年级上册《船长》为材料,在教师未教、学生未预习的自然状态下独立阅读40分钟,让城区6年级两个班134名学生参加测试,从4道题中至少选做两题,多做更好冒号

(1)简单写出主要内容;(2)摘录文中感人语句;

(3)写1段读后感;(4)提1个不理解的问题。

2从课外报刊中选4篇短文,让6年级学生独立阅读,在1小时内,按平时的阅读习惯在短文右侧下端的试卷空白处做1点笔记,留下阅读理解的痕迹,让别人了解你的收获,并愿意与你交流。测试后又向学生作了跟踪调查,写出对这次练习的看法。学生非常欢迎,认为这是1次“不考试的考试”,也是“不用复习的考试”,感到很新鲜冒号(1)文章短,读起来有意思,教我们怎样做人,怎样做事;(2)题目新,空间大,不限制,很自由,没有通常考试的过重压力和过度紧张心理;(3)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习惯方式用书面表达阅读收获;(4)写读后感也不受拘束,可长可短,能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以上调查测试尽管学生欢迎,也能反映学生的阅读水平,但是如何评分,有待进1步研究。

──当前阅读测试需要改进完善,你有哪些构想呢?

──我总的构想是冒号降低难度,删繁就简,注重基本能力;启发思考,自主感悟,激活阅读情智。具体地说,有以下几点冒号

第1,把测评的主要目标控制在“初步理解”上。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强调的阅读教学目标中最主要、最基本的是“初步理解”。小学阶段阅读教学与测评都应掌握这个尺度,任何强求“深刻理解”、“独特感悟”、“1次性完成”阅读认知目标的急于求成的教学浮躁,都会给儿童阅读制造这样或那样的障碍,目前这种障碍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显现得越来越严重了。所谓“初步理解”,根据具体目标,可以在笔试中测评的主要有3项冒号(1)理解未知词句的意思(意义);(2)理解主要内容。从“初步把握主要内容”、“了解事件梗概”到“能抓住说明要点”;(3)揣摩表达顺序。至于阅读欣赏、判断的目标,虽然跟理解息息相关,但是由学生主观感受到的东西还是让他们在口语对话中自由讨论交流更加真切生动,就不必苛求笔述了。

第2,精心选取适合的阅读材料,使学生乐于阅读,便于理解。

多年来,我们评价组对选做阅读测评的短文都特别重视,对选文的要求已基本形成共识冒号(1)内容贴近自然,贴近学生生活,儿童感到阅读有兴趣;(2)主题鲜明、健康,儿童感到阅读有意思;(3)语言简洁、明白,含有关键词句,儿童感到有品味;(4)结构清晰,段落分明,篇幅简短,小学中年级1般每篇300~400字,高年级400~500字(甚至还可再短些,或者是1段),儿童感到不急促;(5)根据需要,体裁多样化,让儿童感到阅读有用处。除了记叙性、说明性的短文,日常生活中的广告、产品说明、新闻报道等常见应用文也可选作测评材料。(6)注重回归课本,充分发挥教材资源的功能,也兼顾课外,拓宽视野,引导课外阅读,目前课内外比例1般宜5∶5到4∶6为宜。

第3,潜心研究试题,提高命题质量。(1)把握基础性。试题难易程度力求与“初步理解”相对应;(2)关注普适性。试题淡化选拔,力求切合大多数学生的实际阅读水平。(3)坚持操作性。试题力戒怪、偏、繁,尽量运用师生熟悉的常规题型,减轻测评的心理压力。(4)趋向科学性,试题力求简洁明白,目标集中,具有测评价值和教育意义。

语文阅读范文篇6

阅读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哪些阅读习惯呢?《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学习指导》中指出:“阅读教学的任务,除了着重培养阅读能力之外,同时还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这种习惯主要包括:认真读书的习惯;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一边读,一边圈、点、画、记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课外阅读的习惯等。”这些习惯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都有着重要作用,会使他们终身受益,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在阅读训练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在教学中如何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呢?方法是多种的,笔者的看法,大致可从如下几方面努力:

1.引发阅读动机。阅读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阅读的内部动机,也是形成阅读习惯的重要前提。引发阅读动机,首先要采取多种方法帮助学生明确阅读的目的和意义,端正阅读态度;其次要通过讲述、对比、训练等方式暗示习惯在阅读活动中的重要意义,提高学生对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认识,引起学生的心理需求。

2.激发阅读兴趣。实践证明,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可以促使他们专心注意,仔细阅读,认真思考,有意识记;可以使他们产生充沛的精力,顽强的毅力,进而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启发学生自觉。阅读习惯是一种高度自觉的阅读行为,本身包含着自觉的心理因素。启发学生阅读的自觉性,增强形成阅读习惯的心理动力,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毅力,帮助他们克服阅读上的困难,使他们能坚持下去,取得成功;二要增强学生的自制力,经常鼓励学生要勤奋努力,及时强化这些行动,克服懒惰的心理。

4.指导阅读方法。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是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关键。阅读方法指导要寓方法于实践,主要是通过课堂阅读教学设计科学的训练程序来实现。如通过《古井》(六年制第八册)的教学,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习惯,就可按下面程序进行训练:

第一步,初读课文。①先看题目,从题目中初步了解课文要讲的是古时候留下的一口井。②通读课文,遇到不懂的字词查阅工具书。③谈谈初步得到的印象——课文讲的是什么。

语文阅读范文篇7

毋庸置疑,加强课外阅读,对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提高读写能力是大有裨益的。然而,语文教学的悲剧让我们既丢掉了优秀的传统,也没有借鉴外国学者先进的理念,却堂而皇之地走进了“唯讲是上”的死胡同,并且在讲的泥潭中越陷越深。尽管新一轮课程改革对落后的教学理念产生了强有力的冲击,但在很多地区,语文教学依旧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有的即便在形式上花哨了一些,但本质上并没有改变。

语文学科,原本是最生动有趣、最富有创意和激情的一门学科,而现在却沦为学生最反感和最不受欢迎的学课。个中滋味,让我们从事语文教学的人感到心酸。爱因斯坦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番话无疑为语文早早地判了“死刑”。学生对语文失去兴趣,这正是我们长期以来不重视课外阅读所付出的惨痛代价。

忽视课外阅读,难免使学生囿于狭小的“课本”空间,每日只能看到高墙上的四角天空,若井底之蛙,见识太少。课堂上回答问题,语言表达干涩,思维缺乏创意,作文模式化倾向严重,雷同的材料随处可见,甚至是同样的假话、空话和套话,这一恶果正是我们自己一手酿造的。

二、走出课外阅读误区的方法

1.培养阅读习惯

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激发兴趣是前提,养成习惯是最终目标。国际阅读协会把“鼓励人们养成终身的阅读习惯而努力”作为根本宗旨。复旦附中黄玉峰老师自豪地说:“学生们爱读书,会读书,将来养成终生与书为伴的习惯,我的教学就成功了一半。”

养成阅读习惯的前提是激发兴趣,使学生对阅读达到入迷的程度,从而自发地去大量阅读课外读物。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他们渴望了解社会、感悟生活、关心天下大事、探讨人生价值。这些精神需求,正是引导学生投入课外阅读的内在有利因素。还有更直接的外在功利因素,就是阅读的积累可以强化语感,丰富课外积累,提高文章的理解能力,并最终提高语文成绩。教学中,笔者充分利用学生积极有利的因素,有意识地加以引导,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用自己购书、读书的经历现身说法,把读书的热情传输给学生,用涌动的真情感染学生,让读书的成果激励学生。

(2)用讲故事的形式再现伟人及文化名人的读书风采,形象地阐释读书与成才的关系,鼓励学生读书立志。其中,笔者举得最多的是伟人的例子。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他始终与书相伴,真正做到博览群书,通晓古今。他能出口成章,妙语连珠,留下诸多千古华章,皆得益于此。

(3)沟通课内外联系,引导学生延伸阅读。比如讲《智取生辰纲》,笔者给学生介绍了《水浒传》中的英雄好汉,包括他们行走江湖的绰号和家喻户晓的动人故事;讲《范进中举》,笔者就给他们介绍《儒林外史》中的精彩片断;讲《傅雷家书》(节选),笔者则对古今中外家书中的精品如数家珍,让学生产生先睹为快的冲动。

(4)搭建作家展示的平台。笔者每周都会利用课外活动时间,隆重推出一位作家,范围涉及古今中外,对象遍布名人新秀。活动中除了介绍这些作家的生平事迹,还要重点介绍其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作品的主要内容以及塑造的主要人物形象,甚至选取经典的片断,让学生领略作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语言魅力。

2.指导阅读方法

学生课外阅读是随意的、自由的,但决不是“放羊式”的阅读。教师要做到帮助学生正确地把握阅读的方向。一般来讲,学生的课外阅读可分为自主型阅读和指导型阅读。自主型阅读,就是完全按照学生的意愿进行的。它体现学生的个性追求、兴趣爱好、家庭阅读环境的熏陶等。指导型阅读则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通常情况下,教师要给学生布置阅读的目的、任务,提出具体的要求,推荐一些书目,学生根据这些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在阅读过程中,教师一般要求学生对有价值的材料及时笔记,及时获取有用的文字信息,然后把摘录的笔记进行整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保留有价值的信息资源。笔者的一贯做法是:

(1)强调阅读的视野开阔。指导时常告诫学生,不要完全按个人的喜好去读书,尽管平时强调文学类的书刊可以多读,但其他类的图书也要涉猎,即便是文学类的,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作品同样要一视同仁,不可偏颇。现在有一种现象值得关注,学生时下流行阅读这样一类图书,内容涉及武侠、言情、鬼怪之类,文字粗劣不堪,内容胡编乱造,思想极不健康,笔者的意见是“认真疏导,全面禁止”。

(2)强调阅读的层次选择。建议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选择不同类型、不同深度的书籍来读。比如中国古典的四大名著,学生就可以在不同阶段分别阅读少儿版、青少版和原著。一些经典的童话故事在初中阶段就不再适合学生阅读。

(3)强调阅读的长短搭配。阅读中,笔者会向学生建议,篇幅较长的作品宜在寒暑假内阅读,而在正常上课期间,为了不影响学习,应当多读些篇幅短小的文化快餐,其中文学类和时事类的报纸杂志可视为首选。

(4)强调阅读的成果、时效。笔者常对学生说,阅读首先要有紧迫感,平时挤点时间读书不容易,有压力才会有效率。倡导他们效法古人“手自笔录”、“不敢稍逾越”的读书精神,建议他们不妨给自己限定读书的量。其次是阅读不能漫无目的。正如所言,读书的目的就是要索取自己想要的东西。言下之意,读书要有功利思想,这就像做生意,要算账,不能做亏本买卖,而要做到这一点,最好的办法就是做读书笔记。当然,如何去做,教师要指导,让学生思路要清、挖掘要深、感悟要真。

(5)强调阅读要精略得当。什么样的书只需大致浏览,什么样的书必须精读细读,教师得告诉学生。

3.拓宽阅读渠道

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阅读,笔者常以此为目的,开展一系列相关的活动,把课外阅读不断推向深入。

(1)学生每周要摘抄一篇自己喜欢的作品,文体不限,字数不限,多多益善。作品后面,学生要给予点评,选择独特的视角,阐述自己喜欢的理由,最终将活页稿纸装订成册。

(2)全班同学每人选订一份自己喜欢的语文类报纸,课内可安排专门的读报时间,也可让学生在课外阅读,必要时,教师还可以精选优秀文章范读。

(3)定期开设读书报告会。报告会上,学生可以走上讲台,介绍自己的读书经历,近期拜读的美文佳作,畅谈读书的心得体会,作品描述的美妙意境。此项活动,旨在创建浓郁的读书氛围,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4)开设优秀作品赏析课,每周一节。赏析的作品主要由教师提供,也可以由学生推荐。文章既要有品味,又要符合学生的审美情趣,赏析宜在师生互动中完成,教师要鼓励多数学生参与,以提高学生整体的鉴赏能力。

(5)每学期开展一次课外阅读知识竞赛活动,并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

参考文献:

[1]倪文锦.语文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栾辉,佘贤君.高中生阅读习惯调查[J].江西教育科学,1998(4).

语文阅读范文篇8

文段中句子之间的组合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组合的手段标志也常常是各不相同的,归纳起来主要有关联的方式、指代的方式、物联的方式、时空的方式等等。我们在考场阅读题中,就要利用这些文段组合的方式去分析文段的结构,准确把握文段的意义。本文主要介绍找出中心句的相关因子作答、进行中心句的逻辑分析解题、进行中心句的关联判断答问三种得用中心句来解答考场阅读题的方法。

根据中心句的相关因子作答

根据中心句的相关因子作答就是说在文段阅读中,只要中心句是明确的,就一定要充分使用好中心句,利用并逐一在文段中落实中心句的相关因子,这样,我们的理解就会比较踏实。因为一般的情况下,中心句与它所在的文段中的每一个句子,有一种融洽的关系,也就是说,中心句既不应该大于文段里的支撑句,也不应该小于支撑句,更不会游离于支撑句。根据中心句的这一特点,我们在对文段进行阅读分析时,逐一落实了中心句的相关因子,也就全面准确把握了文段的真正含义。

如:1989年高考语文试题现代文阅读所选的关于朱自清先生新诗现代化理论的文段,其后第五题:这段文字的中心意思作者是从几个方面论述的?把每层意思概括成一个句子,每句前用序号标明。

这道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并要求用准确的语言加以概括。回答第一问,要弄清楚这段文字的层次结构:第一句提出论题,然后展开论述,这时如果注意寻找文中提示层次的关联词语,就会发现“……首先注意到的……”、“……还以十分明确的语言……”和“……他也着重于……”中的“首先”、“还”、“也”,它们所在的位置正是文段分为三层的语词标志。因此,第一问的答案为“三个方面”概括层意,在这里主要表现为考查考生选取中心句的能力和摘取关键词语组成句子的能力。也就是说,中心句的相关因子在这里就是本题目所要求作答的内容了。第一层首尾都有中心句在相互呼应,因此,把它们摘出来就是答案,即“①新诗与时代及时代先进思潮之间有血肉联系”。第二句首句是中心句,可以直接拿来就是所需的答案,即“②从新诗运动开始,就有社会主义倾向的诗”。第三层没有明显的中心句,需要我们摘取关键语句,把它们联缀成为一句话就是:新诗人所表达的国家观念是一个现代化的理想的完美的中国。标准答案为“③新诗中的‘爱国诗’所表达的国家观念是一个现代化的理想的完美的中国”。

根据对中心句的逻辑分析解题

在考场阅读题中,常常会有根据某一文段进行解答的试题。解答这一类的试题,常常需要我们对整个文段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在这种情况下,充分利用中心句的逻辑分析进行解题是极为重要的。如果一个文段有比较明确的中心句,就一定要认真分析中心句的内容要素,分析它与整个文段的逻辑关系,有了这一个文段分析的坚实基础,再来解答针对该文段所设计的题目,又有何难可言呢?

如:1993年高考语文试题现代文阅读所选的“创造思考教学”一文后面的第四题:第二段引述了《学会生存》中的一些话,作者引用这些话要说明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为两点。

再读文章的第二段可以看出,该段后半部分是要求打标点符号,而前半部分是引用以及引用的强调,后半部分是分析。文段的中心句在哪里?文段第一句“指出”,文段第二句“强调”,文段第三句“因此”而进行分析,根据这一逻辑关系的分析,可以看出,文段的第二句为中心句:“开发创造精神和窒息创造精神这样的双重力量是并存的”。它揭示了本文段论述的两个方面的内容。根据“人们越来越要求把所有人类意识的一切潜能都解放出来”一语,可以概括出答案的第一点“①社会的发展越来越要求培养创造能力”。根据中心句后的“因此”的内容,即“有必要警惕教学中妨碍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因素”一句,就可以概括出答案的第二点,即“②当前存在着扼制创造力的因素”。

根据中心句的关联度判断解题

有的题目,要求我们就某一文段的内容进行解答的题目,往往可以根据中心句所涉及到的以及相关的方面进行解答。

如:1988年高考语文试题现代文阅读所选的“红山文化”一文后面的第二题中的第二小题:第四段主要说明了:

A.以龙和花(华)为标志的两种古文化的结合。

B.以龙和花(华)为标志的两种不同文化真正结合到一起的证据。

C.以龙和花(华)为标志的两种不同文化结合的地点、时间。

语文阅读范文篇9

一、培养阅读能力,首先要加强词句训练。

读课文要理解其中的词语和句子,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要会自觉地使用学过的词语和组织出所需要的句子,才能更好地准确地表达出真情实感。掌握一定的词语知识和句子知识,是发展阅读和写作的重要基础。因此,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积累词语和引导学生运用词语十分重要,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内容。词语训练要注意两点:一是既要重视理解又要重视运用,把学和用结合起来;二是要与阅读课文与理解文章结合起来。一些常用的词语,要引导学生在说话和作文中学习使用。一些基本句子形式,要引导学生加深认识,并让他们口头或书面造句子,学会使用。在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时应让学生了解这些词语和句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和用法。有的词语一读就懂,不需要讲解。有的词语稍作比较;学生就理解了。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哪里?重点应引导学生说,也就口头运用。第五册《晨读》中有一句“现在,他们已经懂得珍惜时间,用功读书。”句子的意思学生不难理解,重点词“珍惜”让学生查字典理解回答,再让学生比较“珍惜”和“爱惜”让学生查字典理解回答,再让学生比较“珍惜”和“爱惜”“珍重”有什么异同,然后让学生用“珍惜”一词口头造句。有的说:“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刻苦学习。”有的说:“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学好本领,将来更好地建设祖国。”……通过说话,既加深了词语的理解,又对学生进行了潜移默化的思想品德教育。

为了是学生更好地理解运用祖国丰富的语言,有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课文中词语、句式变换说法。如《精彩的马戏》最后一句:“马戏团的叔叔阿姨们真有办法,能让动物听从人的指挥。”教师启发学生:“如果你们看了这精彩的马戏,会怎么想,谁能说一说呢?”有的说:“啊!这么精彩的马戏,多好看呀!叔叔阿姨们能把动物训练得这么听话,表演出这么精彩的绝技,真不简单!”……这就大大地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

二、培养阅读能力要从学生和教材的实际出发。

小学语文教学往往只相信学生。以为学生什么都不懂,课文的理解全靠教师的讲解。甚至学生已弄懂了的,也是一句一句地讲。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不浓了,抑制了学生积极性,学生只是听,被动地接受,阅读能力怎么能得到培养呢?其实有的课文,或者有的段、句读读就懂了,不需要教师多讲。如《富饶的西沙群岛》,形容海水种种色彩的:“有深蓝的、淡青的、绿的、淡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地交错着,五光十色,异常美丽。”形容珊瑚的:“有的象绽开的花朵,有的象美丽的鹿角。海参……大龙虾……”学生一读就懂了而且读得有声有色,津津有味。比教师一味的分析讲解,实际效果要好得多。

学生阅读能力能反映他们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如果课文中的词语、句段意思不太懂,学生读起来必然不流畅;如果意思领会不正确,阅读时的语调、感情就不恰当、不自如。因此,我们要深入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难点在哪里,只要找上、中、下层生分别读一读课文,就能知道学生的实际。只有了解学生实际,才能有的放进行教学。有些课文内容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远,学生一定难以理解。如第六册《沙漠里的“船”》,由于生活环境不同的关系,学生对于沙漠、骆驼的情况知道得很少,如何让学生理解呢?教师可放投影水中航行的船,卦一副一匹骆驼站在沙漠里的图,通过两幅图的比较,让学生理解“船”是指骆驼,是沙漠里的交通工具,所以人们把它叫作沙漠里的“船”。然后教师提出骆驼为什么能在沙漠里生活?它有什么特点?它如何适应沙漠而生活?有什么作用?骆驼的“特点—本领—用途“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引导学生读议。这样通过思维训练,逐渐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教学方法不应该是千篇一律的。而是看课文内容,看学生的实际水平,该讲的讲,该读的读,该练的练,该做的做。教师要大胆相信学生的理解能力,相信他们通过读、练、议能掌握相当部分的内容,教师的精力集中到学生不易掌握的那些方面去,探索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

三、培养阅读能力要善于启发学生质疑,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阅读教学中,只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的局面。我们要通过一篇一篇课文教学使学生学到阅读知识的方法,形成阅读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就要想办法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这样学生就学得比较主动了。教师可以让学生预习课文,有不认识的字,读读拼音,词义不懂的,查查字典。真正不能解决的,老师帮助解决。教学中,教师引导、启发学生把不能理解的地方(如句子、某一自然段、某些内容等)提出来。有的时候,学生确实提不出来,教师就问他们某句话,某个意思懂不懂。这样让学生逐步养成阅读课文时去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并且提出问题来的良好习惯。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尽可能启发他们互相解答。他们确实解决不了的,才由教师讲解。

学生一经起启发,积极性就高起来,认真读书,主动发现的问题也多起来了。学生的求知欲强了学习兴趣也深了。如教学《我的弟弟“小萝卜头”》一课时,学生纷纷提出问题:“为什么弟弟要跟着妈妈住在女牢房里?”“为什么弟弟每天要由特务押着去上课?”“特务为什么要监视弟弟上课?”“在监牢里,弟弟为什么能把各门功课学得很好?”“弟弟为什么这样刻苦学习?”……所以,善于启发学生质疑,学生主动学习,的确能逐步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

四、培养阅读能力要注意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

要提高阅读能力,光靠课堂教学几十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通过阅读教学,激发学生在课外主动找读物看的兴趣。在教学中,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也一时难于解答。可是,发动学生又把疑难解决了。如有个教师教了《蜘蛛的网》后,有个学生提出问题:“蜘蛛的网能粘住小飞虫,甲虫等等,它自己却不会粘住,是什么原因?”教师想不到学生会提出这个问题。教师随机应变,发动学生,说:“你们想想吧!看谁能想出来?”有个学生回答说:“因为蜘蛛身上有油,所以粘不住。”教师接着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学生答:“我在《动脑筋爷爷》那本书上看到的。”由于学生多看课外书,既提高了阅读能力又增加了科学知识。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有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能恰当地用上许多是在教材没学过的词语,可见,学生是在课外阅读获得的知识。因此,激励学生广泛阅读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途径。平时,教师要注意适当地介绍符合学生接受水平的读物让他们阅读。教师还要启发学生运用教学中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

语文阅读范文篇10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比较阅读;文质兼美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学内容都是以文字为媒介,向阅读者传达其特定的情感。为了构建一个高效的高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师应该要认识到具有实用价值的阅读技法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也要认识到新课程改革下要求的新型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融合发展的必要性。而比较阅读教学法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中颇受关注,高中语文教师如何在当前的阅读教学中将比较阅读法整合运用,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语文教学中比较阅读的基本概述

比较阅读法主要是对两种存在一定差异的对象展开对比与分析,进而提高人们对其的感知能力,有利于激起人们对这一对象的探究兴趣。在比较阅读教学法的实际应用中,若是学生能够在其引导之下深化理解文本内容,并且加深对文本内容的记忆,则可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等。归根结底,比较阅读法就是要对存在异同关系的语文知识进行深入又细致的观察与分析,直到找到微妙之处,再进行深入的阅读与理解。因此,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若是采用比较阅读教学法来展开语文教学,则可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提升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并且使其在脑海中构建起“类”的信息群,对学生以后分析不同的对象时,就可以提高其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二、比较阅读法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比较阅读法是当前比较新型的教学方法,将其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相整合,其教学作用可以体现在:首先,在比较阅读法之下,学生需要发挥比较思维,对不同内容或者不同形式的文章进行对比,然后对其文章内容进行分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比较思维能力,使其在足够的思维空间里发散思维,细致入微地寻找可以将不同内容或形式的文章区分开来的重要方法。这对学生来说,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其次,在对比阅读下,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现学的课文与另外一篇与之相比较的文章之间的对比,而这会建立在学生理解现有课文的基础之上,才能找出这篇文章与其他文章的不同之处。若是教师能够采用对比阅读法,则可挖掘学生的潜力,使其可以发挥创新能力,提高自身对课文的理解能力。最后,现如今的高考考点也蕴含了比较阅读的元素,意味着教育领域愈发重视比较阅读法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为了提高高中语文阅读课堂的教学质量及教学效率,教师应该将比较阅读法与语文阅读教学进行有效的整合。

三、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与比较阅读法的运用

(一)基于相同主题的比较阅读法。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不少文章具有相同的主题。在实际阅读过程中,若是教师能够将两者整合起来,对其进行比较阅读,则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在相同主题的阅读教学中,学生也适当地拓宽了自身的视野。因此,教师要注重对相同主题的文章进行有效的整合,展开比较阅读。比如在高中语文《故都的秋》一文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引入与之相同主题的《想北平》这篇文章。两篇文章的作者都采用了相同的主题来展开论述,都体现了“想念”的这个主题。只是在同一主题下,两篇文章却存在较大的差异。而学生理解这一差异的同时,就能够掌握好课文内容的学习。在《故都的秋》一文中,郁达夫主要描述了自己对古都(北平)的秋天景况的想念,而且他是站在外乡人的角度来对古都之秋进行品味。“我的不远千里……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这些句子就体现了这一点,他在描写故都之秋的时候,选择了可以触动人们对秋天的情感的景象,比如“槐树”“秋蝉”“秋雨”等,而且还特别强调了一些比较特殊的景色,如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以及西山的“虫唱”等。而且郁达夫在描写“北国”之时,将其与“南国”相提并论。但是在老舍所写的《想北平》这篇文章中,他却让伦敦、巴黎、君士坦丁堡以及罗马四城来为北平做嫁衣,这两篇文章的衬托手法的意境存在差异。而且老舍是北平之人,他主要结合生活中平常的细节来进行描写,选择的景物是老城墙、院子的花草、蔬菜等意象,更多的是发挥了老舍的思乡之情。通过这样的对比阅读,学生可以有效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教学效率。(二)基于相同要素的比较阅读法。具有相同要素的文章实际上就是两篇不同的作品,针对同一事物展开了论述,表达了各自或相同或不同的个人情感与个人观点。对这种文章进行比较阅读,也能够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比如在高中语文《荷塘月色》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清塘荷韵》这篇文章引进来,进行对比阅读。这两篇文章都具有相同的要素,即是“荷塘”。两个作者都以荷花为题来进行阐述,而且他们的文章内容都透着荷花的赞美。但不同的是,《荷塘月色》这篇文章是作者在充满忧愁情绪的情况下,在月色环境中看景而获得的感悟,朱自清先以“月色”这个景象来突显自己心情的沉郁,后以荷花为主,抒发自己的彷徨矛盾。比如“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句话就充分展现了作者想寻找安宁但又不可得的沉郁心情,也反映了作者幻想超脱现实却无法超脱的复杂心情。而《清塘荷韵》这篇文章比较长,主要是沿着“想荷→种荷→盼荷→赏荷赞荷”这一写作思路来展开。作者将莲子和荷花的生存状态与自己的爱好、心境、情绪都相互融合,将其作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这一点与《荷塘月色》是截然相反的。在这两篇课文的整合比较阅读中,学生能够站在不同的角度去阅读文本,体会同一要素的不同作品之间描绘的情感内涵,领悟不同的思想情感。这样的阅读课堂,会让学生受益匪浅。(三)基于相同作者的比较阅读法。同一作者的作品也可以有不同的思想情感、表达方式,教师针对同一作者的作品,引导学生进行赏析与阅读,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这位作者的写作方式。在这样的比较阅读过程中,学生能够有效地拓宽知识量。而且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比如在高中语文《沁园春•长沙》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将其与同志的其他作品相对比,展开系统的阅读。他所创作的诗词内容大多数是革命诗词,充分突显其豪迈气概,但是也有少数部分诗词存在不同之处。如《贺新郎•赠》这篇文章与他以往的豪迈气概相反,带着绵软柔情,这反差会让学生产生较大的好奇心,激起学生探究课文和拓展阅读的兴趣。因此,比较阅读法是可以构建高效阅读课堂的有效手段,教师可将其充分运用在课堂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总而言之,一个人往往会将新旧事物或者相类似的事物进行对比,希望可以找出其中的内在联系与区别,在对比的过程中迅速了解事物的内外本质。而在语文阅读中,学生对知识的探索与研究,实际上就是将新旧知识相联系的重要过程,也是对相似知识进行本质的理解与认识的过程。高中语文教师要注重比较阅读法在课堂上的整合运用,以比较阅读法来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陶传京.比较式阅读用于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策略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8,(25):128.

[2]李倩.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设置与比较阅读整合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24):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