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1 11:32:36

语文课堂教学

语文课堂教学范文篇1

关键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研究

注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性的提升,不仅能让教学技术得到更高层次的升华,还能丰富教学元素的新颖化和多元化,让语文教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育人之材”。真正褪去应试教育封闭化、模式化、死板化的教学硬壳,最终让语文课堂的感染力来融化大家,让学生真正能够体会到独立思考、亲身历练以及释放本性小宇宙的那份炽热之情。本文就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艺术的引入、探究、展现和升华进行自我观念的探讨和分析。

一、注重情境艺术的创设,来导入艺术

情境艺术的导入让语言、事物、环境、氛围等一系列的课堂元素发生了质地的变化,换而言之,即教师用一种能够引发学生共鸣的方式来进行语文教学的开展,从而让学生在情境环节的推动下顺理成章的爱上语文课堂并积极的投身到学习中来。例如在进行《山中访友》一课的教学时,老师可预先搜罗一些美轮美奂的自然风光视频,并借助多媒体教学平台在课堂上进行音乐风光的播放,让学生们被天然美的大自然气息所吸引,进而老师可进行《山中访友》一文的导入,让学生们和李汉荣先生一起去山中访友,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走出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等这些句子所描绘的意境美。通过这样的艺术情境导入法,一方面通过视频情境开阔了学生们的视野和见闻,激发了学生们对自然景色艺术气息的探究,另一方面,还为课堂美文教学的开展做好了铺垫。除此之外,如《巴东三峡》、《济南的冬天》、《观潮》、《雪》等与之类似的散文类文章,也可进行与之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创设,来进行艺术性的导入式教学,让语文课堂的教学审美意境更加的丰硕。

二、注重实践性艺术的创设,来探究艺术

注重教学中对学生亲身实践活动的开展,是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独立操作的催化剂,也是提升实践艺术价值的有效途径。例如在进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一说明文的教学时,老师可让学生们在课前预先准备一些喇叭花、肥皂水和醋,在课堂授课中老师可适时根据文中对花儿变红的几个原因进行分小组探究实验,让每个小组成员都有亲自实验的机会,如“将喇叭花放在肥皂水里,其会马上变成蓝色,进而再放入醋里,其又变红了”,通过学生的所见、所感、所探,来引出他们新的思考,让空气充满思想。甚至有的学生会从花的颜色变化联想到当下的环境污染对花也可造成影响等等,那么一篇枯燥乏味的说明文通过实践探究艺术的介入,而变得生动多彩,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们在快乐的学习中得到成长。

三、注重角色的转化与嫁接性艺术的创设,来展现艺术

在教学中通过对文章不同角色的转化与嫁接,来更深层次的让学生走进文本作品,并体会和理解当时人物的心理活动。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一些比较有代表性且深受大家喜爱的小说、童话、寓言等作品中就包含了各色各样的人物形象,老师可通过角色的转化与嫁接,和学生们共同饰演当中的角色,共同体会作品的艺术氛围和表达色彩。例如在进行《变色龙》一文的教学时,在学生们进行初读课文后,师生可共同分角色进行课堂表演,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转变,可将奥楚蔑洛夫的形象直观、具体的呈现在大家面前,通过一脱一穿,一热一冷的细节动作,很好的反映了当时奥楚蔑洛夫复杂的心理活动,同时也更深层次的挖掘了作品艺术背后所揭露的沙皇统治的黑暗社会。可见,通过角色转化与嫁接,能够充分展示艺术作品的人物形象,同时也让学生们在这些小说、童话、寓言的精粹之作中释放自我。

四、注重文本作品的“延伸”艺术创设,来升华艺术

文本作品的“延伸”性艺术创设,是对文本内容的进一步剖析,继而让学生带着自己的奇问与观念进行作品人物、事物的延续性生活与发展,让原作品更在每个“小创作者”心中得到升华。如在学《范进中举》一文时,文中通过胡屠户和岳父这两个人物对范进中举前后的不同形态,从侧面刻画了范进这个为功名利禄而神魂颠倒的典型形象,然而文中却没有提及范进中举后的详细情况,这也正给读者们留下了悬念和遐想空间,老师可借用此处让学生们进行续写,将对作品的无尽回味和想象,通过文字传达出来。总之,课堂教学艺术性的创设归根结底,通过另一种教学方式,来缓解学生学习的压力,真正释放自我,从而达到学习与快乐互融互促的效果。用艺术气息来为中学语文教学增添更多审美元素,让教坛中的花朵都绚丽开放!

作者:李凌 单位:南宁外国语学校

参考文献:

[1]裴庆霞.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艺术[J].黑河教育,2015(08).

[2]金晓花.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探讨[J].语文天地(理论综合),2013(10).

语文课堂教学范文篇2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本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旨在通过识字与写字、写话与写作、阅读、口语交际以及综合性学习等方面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提升综合素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也因其在所有学科中的奠基作用和自身所包含的多重教育功能,具有“儿童性”、“工具性”、“人文性”等本位特征,基于近年来一些语文课堂教学“走偏”的情况,本文以案例为载体,呼吁“返璞归真”,简要分析这三大本位特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现策略。

一、以学生为中心,追求语文教学的“儿童”本位

“儿童”本位,简而言之,就是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学生为中心实施教育活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儿童”本位,就是基于教学目标,紧密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小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游戏等自然天性展开教学和指导。如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需要考虑由于学生因素影响而可能会出现的多种课堂教学环节发展的可能脉络,也需要教师有足够的知识准备和临场决断、顺势而导的能力培养;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需要灵活运用适应学生年龄特征的故事化、游戏性、问题探究式的课堂导入方式;在课堂组织的小组合作、独立创作等教学活动中,也需要留下足够的空间让儿童去大胆想象、思考、讨论和探究等。如《负荆请罪》一课,教师可以落实“儿童”本位,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首先让学生提前预习,自学生字,理解句意和文意;在课堂教学时,先组织齐声朗读,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发现依然陌生的字词和句子用笔标记出来,再以小组形式展开,通过学生互帮和自查的方式初步解决字词和句子的困惑。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指定字词、句子让学生回答,并基于学生的答案给予进一步的指导。基础词句的问题解决后,教师抛出“负荆请罪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是谁负荆请罪?为什么要请罪?结局如何?”等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和分析,在得出结论的过程中,体会蔺相如为了国家而不计私怨和荣辱的品质和精神。

二、以应用为目标,追求语文教学的“工具”本位

语言的学习重在应用,语文作为我们的母语,生活、工作、交际甚至独处等日常活动都在不断地应用语文学科的知识,无疑,语文的工具性特征是其基本特征之一。语文的工具性特征也决定了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坚持“工具”本位,而围绕“工具”本位,就需要重视语言文字的“应用”性教学。如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仿写”、“创写”等方式实现对所学的实际应用;在学习了日常交际中适合于不同场合的不同表达方式后,可以对话练习、情景剧表演等,让学生在对语言的应用中形成自觉的内化和知识建构。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要以语言的“应用”为目标,也不可只重视“用”而忽视系统化语文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三亚落日》一课,教师在组织学生朗读课文,学习文中丰富的字词与景物的描写方法时,除了引导学生品味语言韵味和景色之美、培养爱祖国爱自然的情感外,还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多媒体课件中呈现的日出日落景象以及自己日常中对景物和日出、日落的观察和体会,基于对例句和课文的深刻理解,通过造句、词句连线游戏等方式进行“红扑扑”、“碧玉般”、“挺拔俊秀”、“蓝透了”、“洁白”、“玉屑银末般”等形容词及“歪着”、“抖落”、“溅出”、“感染”等动词的应用式教学,让学生在应用中加深对词义的理解,巩固多学,形成知识的迁移。

三、以感悟为抓手,追求语文教学的“人文”本位

语文学科是集工具性和人文性为一体的学科,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在重视工具性的“应用”的同时,也要重视语文的人文性所具有的美妙语感、人文情感、唯美意境等“感悟”特征。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将“感悟”作为抓手,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追求语文教学的“人文”本位的实现。如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深度挖掘字词的思想内涵,或通过仔细品味字词达到对文章情感和意境的感悟,或者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如临其境、感同身受,形成深刻感悟,达成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如:《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课,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朗读全文、情境再现、品味词句、对“自由”的梳理和讨论等,读“园”中事,感悟“园”中之情,用情境化的设计引导学生置身于所读文本的情境中,与作者齐肩去观察、感叹、叙说、回忆“园子”里美好和自由,体会作者童年的快乐及对祖父的想念,并感悟“祖父”在日常细微中对作者的深深的爱,达到与作者心灵相惜、同感共情的文学效果,更深入地体会作者的写作深意,更在情感共鸣中丰富情感表达方式,形成对生活和人生更深刻的感悟。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该返璞归真,以学生为中心追求“儿童”本位,以应用为目标追求“工具”本位,以感悟为抓手追求“人文”本位,通过对这三大本位特征的追求和教学实践,落实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和总体目标,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张春华.返璞归真——打造小学语文简约课堂[J].中国校外教育,2016,(S1):478.

语文课堂教学范文篇3

第一,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探索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积极使用新课程理念开展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实施教学,还应该是对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动态教学过程。语文课程的实施需要艺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设计和开发教育教学资源。

第二,教师要强化教育教学创新能力。通过初中语文课堂,学生可以感悟人生、体会人生。因此,课堂气氛应该是轻松愉悦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能积极探索语文知识。初中语文教师要增强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断创新教学方式,积极运用启发式教学。第三,要优化课堂结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优化课堂结构,将课堂艺术充分体现出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同时,教师要综合考虑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设计课堂结构,完善教学活动,保障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第四,注重课堂导入的艺术。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科学合理的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新旧知识更好地衔接起来。成功的语文课离不开恰如其分的导入。好的课堂导入具有抢占先机的艺术效果,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课堂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具体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巧妙设计课堂导入语,并将其合理地实施在教学过程中,导入语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情感导入、情境导入等。第五,板书设计艺术。板书是语文课程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将教学构思很好地体现出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同时,板书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良好的板书能够将教学中的重难点更好地体现出来,将复杂、抽象的内容直观地展现出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坚持启发性、语言美的原则,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设计出好的板书。《余映潮的中学语文教学主张》一书就是用技术和艺术浇灌而成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兵法”。全书共分为六大章节:第一章以讲述别出心裁研读课文为主;第二章讲述的是教学创意的美妙角度等内容;第三章讲述的是教材处理的生动手法;第四章以板块式思路和主问题设计为主;第五章对语文教师阅读教学的基本技能进行研究;第六章主要讲述了语文教师作文教学的基本素养。中学语文属于一个系统性学科,其中包含教学创意、阅读教学技能等方面的内容,涉及范围较广,仅仅凭借一本书的内容是难以全部涵盖的。该书主要从别出心裁研读课文、教学创意的美妙角度、语文教师作文教学的基本素养等方面阐释了作者对中学语文教学的思考以及对教学工作的探索。

语文课堂教学范文篇4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课程改革

1以学生为主体,充分挖掘教材

新课程提倡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因为教材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依据。对教师而言,把握语文教科书就是把握了最重要的课堂教学资源就。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教师就必须先要认真研究、解读、理解和掌握教材;明确教学内容及教学要达到的目标,精心挖掘本节课的核心素养和训练要素,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水平,选取合适的教学方法,以此最大可能地提高教学效果。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但是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必不可少的环节。其次,教师还要必须了解学生,因为学生是课堂真正的主人,教师所准备的课能否为学生所接受,需要在实践中检验。所以,教师备课时,既要认真钻研教材,又要深入研究学生情况,因材施教,制定出明确、具体而又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既减轻学生的过重的作业负担,又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2提高教学能力,创新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艺术。扎实而独立教学能力往往会使教师教学的自信心增强,在教学实践中呈现出比较强烈的创造性。同时,教学活动中会随时出现各种复杂的现象,教师要善于对这些复杂现象进行反思和总结,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形成自己独立的思维能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关键在于,科学与艺术。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仅仅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启发和引导。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学会学习。轻松的教学、幽默的启发,循循善诱的引导,能沟通师生情感,创设教学的和谐氛围。个性化的教学艺术,要运用教师的才智来发展学生的才智。首先在教与学过程中要民主、平等,师生彼此尊重,教学相长;其次是开展合作学习、小组讨论或者演讲、辩论,促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活跃课堂气氛;在教学过程中,多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以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愿望,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未知领域。

3抓好课前预习,培养自学习惯

预习对教师而言就是上课前要备课,对学生而言就是上课前备学。预习的主要任务是复习、巩固近期学过的旧知识,初步感知即将要学到的新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找出教材中的疑难点,为学习新知识扫清障碍做好准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与学生预习效果有直接的关系。因此,教师必须要求学生,上新课前先预习新课。当然必须提出具体要求,比如:课文要读几遍,达到“通顺、准确”的要求、不懂的地方要查字典或作标记等;想想通过读课文知道了什么,什么地方不理解等。预习的时间,不一定必须在前一晚完成,如果能善于利用每一分钟,早晨上学途中、等车时间、上课前短暂的五分钟都是绝好的时间。极为有限时间的时间内,有时反而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长期坚持,就会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逐步提高自学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4精练教学语言,发挥激励功能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良好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性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引导。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天性渴望变化,期待惊喜,追求新鲜,尤其希望被鼓励、被表扬。教师对学生在课堂表现的评价,语言应该机智多变,灵活采用激励式、导学式、明理式和幽默式等言语评价方式。同时,在使用口头评价语言时,尽量避免老套语言而要常用常新,让学生听了有新颖感。教师也可以将体态语评价和口头语评价相结合起来,比如,摸摸头、握握手,深情的微笑、由衷的鼓掌,竖起大拇指等。这些声情并茂的体态语加上真诚由衷的赞美语,会使师生交流更加和谐。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尝试实物评价,可以向课堂表现优秀的学生赠送有象征意义和纪念价值的小物品,比如一支书签、一块口香糖、一幅书法作品等等,这些看似普通的的小礼品都会让小学生充满期待,燃起他们的希望。

5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想象力

对小学生而言,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学习动力。当小学生对某件事或某项活动产生兴趣时,就会全神贯注投入其中,而且会在他们的记忆中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他们也就会最大可能地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自己感觉模糊或者有疑难的问题,积极主动思考并质疑提问。这个过程是发展小学生智力的最佳时机。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诸如模仿表演,画画写写,小组讨论、设疑质疑等都是很好的“快乐教学法”。例如,在学习小学五年级课文《小桥流水人家》一课时,教师可以先配乐引导学生阅读,然后利用多媒体幻灯片,让学生欣赏美妙而充满诗情画意的画面,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启发他们的思维,在意境中体会“小桥流水人家”之美;其次,可以根据小学生热爱绘画这一特点,在他们基本掌握课文大意之后,对本篇课文进行作画,然后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的作品;也可以就自己的家乡展开讨论或者画出自己的家乡。学生在分享各自美丽家乡的同时,又理解了课文的大概内容,而且在培养绘画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手脑并用能力和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

6结语

对每一位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他们的主阵地,它即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也充满了各种学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不是短时间就能取得的;它是一个长远、常新的课题,有诸多问题需要研究和探讨。但是只要我们心中有学生,教学有方法,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就一定会不断提高。为了达到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这一最终目的,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就必须以教材为中心,立足校情学情,以教学理论作引领,选择恰当的的、学生喜欢的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活动。只有经过各位语文教育工作者不断的实践、反思和总结、完善和创新,不断挖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提升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才能真正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质量,从而从总体上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孔凡哲等.上好课有效技能[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王洁.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课外语文(下)[J].2017(03).

语文课堂教学范文篇5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就要求学校应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制订相应的教学策略,使教学能够满足时展需求。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加强课前准备内容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及效率得到提升。

一、增加课前准备的趣味性

课前准备工作是课堂教学的基础与前提,教师在进行课前准备时应准确定位自身角色,不再是传统教学中的主导者,而是教学中的指导者,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而不是照本宣科,课前应掌握教材内容,深度挖掘教材内容,掌握学生的心理及知识需求,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及探究,设计与学生身心发展相符的课堂教学。同时,众所周知,兴趣是产生在需求基础上的,当人有需求才会对事物产生研究及学习的兴趣。正如孔子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学生的学习动力,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学游戏吸引学生注意力,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鼓励学生自主研究语文知识,善于思考及探究问题,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生年龄相对较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使学生在之后的学习中更好地掌握学习方法。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的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对语文知识产生较高的学习兴趣。如在课堂教学中,定期组织与识字相关的竞赛,调动学生参与竞赛的积极主动性。在完成竞赛活动后,教师应对表现好或成绩提升迅速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能够增强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想要加强课堂教学的氛围,教师应尊重学生,在讲课过程中与学生进行沟通,这样不仅能够加强师生之间的关系,还能使学生主动向教师请教问题,从而使学习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在学习中,学生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态,自然而然就能提升自身学习进度。且在这个过程中,能够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教学中,从而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升有效性。

三、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观,加强实践教学

在现代化教学中,良好的学习观并不是为了考试成绩而学习,是为了学习兴趣进行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也是学生获得成绩的主要内容。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语文知识学习产生积极性,从而使学习效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要过于重视学生的成绩,而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使学生了解通过学习能够使自身能力及素质得到有效提升,从而使学生认为学习不再压抑,而是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及掌握语文知识。学生只有具备正确的目标才能实现成功,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应重视师生之间的互动,使教学有效性得到一定提升。小学生的好奇心较强,在实践教学中,不应使用枯燥的教学模式,而是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制订相应的教学方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

四、重视学生的情感需求,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尊重是相互的,对于小学生而言同样适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还应及时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从而对语文教学内容产生兴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在小学班级中成绩好的学生喜欢学习,学习不好的学生通常厌恶学习,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学生对语文知识难以理解,无法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指导学生掌握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常是讲解教材内容,但这种方式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因此应创新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师生互动交流,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互动,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从而使教学有效性得到有效提升,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高。

五、结语

想要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得到全面提升,教师应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并根据自身教学经验进行教学总结,使课前准备内容充满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及教学质量,最终实现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晓敏,沈启生.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讨[J].考试周刊,2018(37).

语文课堂教学范文篇6

1、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意义

教学是学校工作永恒的主题,课堂教学又是教学工作的一项最主要的工作。课堂教学离不开评价,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内在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堂教学亦如此。一堂语文课,其教学的基本目标是什么?教师是怎样根据教学目标来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的?教师的教学水平如何?教师对教学进程的调控是否得当?等等,对这些方面能否作出科学的准确的评价,不仅直接决定语文教学效率的高低,语文教学标准的落实,还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师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可以说,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直接作用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无论是教学目的、任务,还是教学过程、环节和方法。

另一方面,近几年的教育改革实践也表明:不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法,教学改革工作很难全面展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也成为一句空话。长期以来,我国总是把考试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唯一方式,把一次考试、几张试卷的成绩作为衡量教学质量、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唯一一把尺子,这是有很大的局限性的。因为考试仅仅是质量评价的一小部分,用一小部分来代替全部是不科学的,是不能反映出教学的全部质量的。因此,建立完整的课堂教学评价制度,对于克服“片追”现象,克服“高分低能”现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有重要意义的。

2、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功能

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具有以下三大功能:

(1)改进功能

通过课堂教学评价所提供的反馈信息,可以使师生明确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课堂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形式和方法是否有利于促进所规定的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积累资料以便提供关于如何才能更顺利地达到教学目标和修改教学目标的依据。

(2)评定功能

通过课堂教学评价,可以了解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优点和缺点等,以便对教师考查、鉴别,同时也对学生的学业、能力、发展水平作出考查和鉴别。

(3)激励功能

教育心理学表明:正确的、公平合理的课堂教学评价,可以调动教师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激起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因,维持教学过程中学生适度的紧张状态,可以使教师和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学任务的某些重要部分。

二、语文课堂教学要素的逻辑分析

对语文课堂教学要素的逻辑分析,是评价课堂教学的基础。从信息论的角度看,在课堂教学活动这一信息系统中,教师作为信息的载体,通过各种途径、方法,向学生源源不断地输送着知识信息、语言信息、思想信息和心理信息。在输送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水平、教研成绩、教学风格以至品行情操,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语文课堂教学是检验教师教学基本技能(如语文技能:阅读、写作、书法、说话、听话等;计划技能:处理教材、选择教法、编写教案、设计板书、制作教具等;实施技能:听、说、读、写的教学技能、学法指导、学习指导技能等)的综合尺度,也是考核师生双边活动效益的主要渠道。因此,语文课堂教学的评估至少要从五个要素去考虑:目标、内容、方法、进程及效果(预期目标)。

目标,是语文课堂教学最核心的要素,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一节课的灵魂,它影响统帅其他要素(包括内容、方法),影响课堂教学的进程。

内容,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它受目标的制约并为实现目标而规定,是目标实现的物质载体。

方法,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另一重要因素,它受制于目标,并为目标服务,同时它又受内容的影响,内容的不同决定了选择方法的多样化。教学目标正是以教学内容为载体,通过具体的教学方法才得以实现的。

进程,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教学时间是其外在表现形式,教学环节与节奏是其内在要素。

目标的最终归宿是教学效果。效果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进程的综合反映,是各要素相互作用力的外化形式。

三、语文课堂教学要素的评价标准

(一)目标的评价

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评价主要从两方面来看:

1、目标的制订:主要看是否根据大纲的要求、教材的特点和学生接受的可能,来制订切合实际、明确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

2、目标的落实:主要看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课堂教学的进程是否围绕目标进行,以及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

(二)内容的评价

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评价也从两方面去看:

1、内容的选择,包括三个方面:

(1)内容的质量:质量的选择必须确保“四性”:科学性、目标性、思想性、启发性。其中,科学性是前提,即选择的内容必须是正确的;目标性是核心,即选择的内容必须是为课堂教学目标服务的。

(2)内容的深度:所选择的内容,深度要适宜,必须是学生经过努力可以掌握的,即选择处于维果茨基所说的“最近发展区”的内容。

(3)内容的广度:广度要适当,内容的广度又决定课堂的密度、课堂的节奏。要围绕教材内容又不能拘泥于教材。

2、内容的处理:这是最能体现教师教学基本技能的一个环节,主要看重点是否突出,如何突破难点,是否抓住关键,是否揭示前后内容的联系等。

(三)方法的评价

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评价着重从三方面去进行:

1、方法的选择:主要看所选择的方法能否为目标、内容服务,是否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学习特点来选择恰当的方法。

2、方法的运用:

从四个方面去看:

(1)指导思想:看有没有把面向全体学生与注意因材施教相结合。

(2)认知方面:看有没有把知识传授的系统性和方法培养的有效性相结合。

(3)情感方面:看能否注重师生双方彼此情感的交流。

(4)调控方面:看信息反馈是否及时、调控是否得当、教育机智的发挥情况如何等。

3、教师基本功:主要从教师教学语言是否准确、生动、清晰和简练,板书设计布局是否合理,字迹是否清楚,教态是否自然,教具设计是否实用合理,演示是否恰当、适度等方面去衡量。

(四)进程的评价

语文课堂教学进程的评价也从三方面去进行:

1、教学环节的进行:看各环节是否活泼而不死板,充实而不空洞。

2、教学环节的交替:看环节与环节之间交替是否自然,能否做到井然有序。

3、课堂结构:看整个课堂结构是否严密、紧凑。

(五)效果的评价

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主要看学生掌握的程度、能力培养的水平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收获,主要从两方面着手:

1、课堂上观察学生的接受程度。

2、课后运用各种测评手段,进行测试反馈,了解大多数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所预期的效果。

四、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量化

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确立后,就要将整个评价体系分为三级指标:A级指标,即目标、内容、方法、进程各要素;B级指标为每一要素的各方面;C级指标为具体做法,这样评价体系就建立起来了。评价体系建立后,再根据每条指标以其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赋予不同的权重系数(分值),给起重要作用的指标以较大的权重,给起次要作用的指标以较小的权重。

根据以上方法,可确立如下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见第2页右栏下表)

语文课堂教学范文篇7

1交互式电子白板优化小学语文课堂的实践尝试

1.1发挥功能优势,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1.1利用批注和模式切换功能,提高课堂效率

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系统具有批注、书写、放大、回放、拖拉、擦除、照相、联网等基本功能,充分利用这些功能,可以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更生动、更有趣,有助于形成开放、多元化的教学环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方面,批注功能使教师引导下学生的具体练习实践成为了可能,教师引导学生在课件上进行批注、修改、划重点、找关键点等操作,使学生融入到知识的学习中来,并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实践操作能力。例如,在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孟母教子》一课的学习时,教师打开电子课件,让学生到讲台上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出孟母和孟子的对话,并圈出其中自己认为的重点内容,分析孟母三迁的原因,并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在对课文的标注过程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系统提供了普通模式、窗口模式、注解模式等不同的交互模式,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利用模式之间的切换,将需要为学生补充的课程资源适时地引入到课程教学中来,丰富学生的知识水平。例如,在学习小学三年级《水上飞机》一课时,教师提前准备好相关水上飞机的图片、视频等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当需要学生直观感受时,通过模式切换,将水上飞机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增强了学生的直观感受,使学生更容易理解。

1.1.2利用放大和回放功能,集中学生注意力

小学生正值好奇、好动的年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内容过于单调不容易使学生集中注意力,电子白板的放大、回放功能可以起到强化、重复所学内容的效果,能够很好地引起学生的关注点,使课堂教学更有效率。例如,在小学低年级写字课程的教学时,教师通过电子白板的田字格,用颜色、粗细合适的笔迹进行书写,然后通过放大功能将某一个生字或生字的某一部分放大,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更加具体地完成对生字书写的学习。这样既节省了纠错演示的时间,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2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是一门具有人文性的学科,小学语文作为学生文化素养的启蒙,不仅要注重语文知识的传播,还应该具有文学素养的渲染和熏陶。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运用,使教师能够根据课程内容设置适当的教学情境,并将课文知识与所蕴含的文学素养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感受到文学所具有的独特魅力。例如,在学习五年级下册《梦圆飞天》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电子白板所具有的超链接功能,为学生展示神州飞天的现场视频,让学生感受到航天科技的伟大,并通过单元格放大功能,将神舟飞船与宇航员的图片放大展示,让学生走入到课本内容之中。情境的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给学生一种切实的感性体验。再如,在五年级下册《二泉映月》一课的学习时,教师通过“二泉映月”曲子的展示,以及“二泉映月”视频截图的画面展示,使学生融入到音乐所渲染的氛围当中,在知识学习的同时也得到了文学艺术的熏陶。

1.3丰富教学资源,实现多样化课堂教学

小学语文的课程教学是一个综合各种学科资源和教学资源的过程,教师要将信息技术与课程资源进行有效整合,通过电子白板将网络、报纸、期刊、其他课外读物等资料中的相关信息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为学生提供丰富有益的教学资源。此外还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精神,引导学生合作搜集相关的材料,通过资料搜集的过程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合作实践能力。

2结语

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系统是一种将教师教、学生学、文本体验有机结合的互动式课堂教学方式。电子白板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丰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资源、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突出展示教学重点,使小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养成自主探究、合作实践的好习惯。教师要丰富自身对信息技术的操作能力,能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熟练地驾驭电子白板使用技术,有效整合语文课堂教学内容资源,从而找到最佳的契合点,使电子白板与语文课堂相得益彰,发挥最大的优势,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作者:薛小红工作单位: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太行山路小学

第二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

一、善于创设教学情境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的这段话,在肯定启发作用的情况下,尤其强调了启发前学生进入学习情境的重要性,所以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是提高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如在教学《小母鸡种稻子》时,一位老师创设了一个角色扮演的课堂情境,让学生人人参与。在引导学生通读全文了解故事情节后,将全班同学分成几个小组进行课本剧的排练,选出各组的小导演,然后分组自选角色记台词,创造性地自编动作,自备道具,最后各小组在全班汇报展示。学生的表演兴致很高,为了演好自己的角色,在很短的时间内便记住了台词。经过几个小组汇报表演,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并懂得了要热爱劳动才能有所收获。在这个情境的创设中,教师设计了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的有趣角色,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促使他们有滋有味地亲历学习过程,使他们乐学爱学,享受到学习的快乐,获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二、要深入钻研文本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也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主要基础,它是师生完成“教”与“学”双边活动必不可少的媒体。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老师在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所以钻研教材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要想把课上好,老师首先必须真正读懂教材,把握教材背后的意思。新课程提倡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其实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就是语文教科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途径在于教师必须先钻研、理解文本,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挖掘训练要素,并选取符合教材与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

三、要进行有效提问

课堂提问是师生心灵的对接、意见的交换、思想的碰撞、是师生合作与探讨,是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与个性的全面发展。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问是通过师生间的“对话”来实现的,对话的主体是平等的,彼此间是合作的,气氛是放松和谐的,心态是敞开、接纳与共享的。有效的提问要新颖,要具有启发性和包容性。提问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引发思维的出发点,因此提问应是经过认真推敲,能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的。通过提问要能调动学生看书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引起学生主动探索,诱发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

四、巧用多媒体的优势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成熟,电化教学已成为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课前导入、精读欣赏、重难点突破还是讨论探究,时时都可以见到多媒体技术的身影。从简单的图片展示、视听效果、到精美的CAI课件制作,使我们的课堂愈来愈丰富多样、异彩纷呈,优化了课堂教学过程。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丰富有效的教学情境,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保持,而且大大地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语文学科与现代教育手段有机结合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的有效途径。

五、布置有效的作业

有人说“:长期无效的作业是对学生的一种慢性自杀。”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首先要考虑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要考虑学科间的统筹协调,要考虑学生的身心健康。只要学生健康了,愿意做了,作业自然也就有效了。教学中能在课堂上解决的作业决不留在课后,并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当场反馈,相机指导,做到课课清,提高作业效率。精选作业类型,避免随意、重复、枯燥的作业。设计作业时关注学生全体,挖掘学生潜能,让学生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使学生不把作业当成负担。在教学实践中,小学语文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通过有效的作业,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学习语文的空间,更好地解放他们的大脑、双手、眼睛、嘴巴以及时间、空间,发展他们的个性,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为新课标下的语文学习增添新的生机和活力。总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为了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长期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营造和谐的课堂,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教学效果真正达到有效!

作者:王丽玉工作单位:福建省永春县达埔中心小学

第三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建议

一、注重投入情感,有效地感染和影响学生

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投入自己的情感,以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应当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和品德教育,做到以情感打动人,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师要想更加有效地在教学中投入情感,先要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应当把教材吃透,细致地领悟教材当中的情感。教师只有把课备好了,才能够有效地感受到文章的情感,才能够在讲解的过程中更好地感染学生,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一般来讲,不管是何种文章,小学生是难以感受到文章情感的。因此,教师需要实施引导和启发。教师需要结合自身的理解,且要通过自身的语言为学生表达文章的思想感情,以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以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教师通过自身的情感来感染学生,使学生受到情感上的熏陶,这样,学生就不难理解和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和内容了。小学语文教材当中的文章是文质兼美的,为此,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逐步使学生体会到文章的美感,懂得如何鉴别和欣赏文章的美感。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和启发学生自由地表达自身所感受到的一切美感,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创造美。总而言之,教师应当多多在备课上下功夫,不仅仅是为学生讲解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用自身的情感去影响学生,进而使学生也体会到教师的情感,最终受到熏陶和影响。

二、指导学生进行表演,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鉴于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他们具有喜欢表现的天性。纵观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学生具有非常强的表现欲望,他们非常热爱表演,这是由于学生在表演当中能够感受到无比的快乐。比如,教师在讲解《负荆请罪》这一篇文章的时候,要求学生在熟读文章的前提条件下,结合文章的内容,再充分地发挥自身的想象力,让学生自编自演,学生有的愿意演廉颇,有的愿意演蔺相如,有的愿意演赵王……实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通过表演的形式,不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使学生体会到了廉颇的知错就改和蔺相如的宽阔胸襟,从而大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表演,转变了学生学习的被动性,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过程中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课堂朗读的艺术,朗读作为一项基本功,就必须依据教材,根据不同文体的课文进行朗读指导,而朗读指导也要讲究方法,注意有的放矢地组织训练,在课文分析的基础上,要让学生多读,让学生自己去咀嚼、品尝,同时还要指导学生用恰当的情感去朗读课文,训练情感。小学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它的特点是鼓励性、引导性、针对性、形象性,以及规范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注重教学的艺术性,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需要转变教学的方式,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进行积极的探究,以实施更加富有艺术性的课堂教学策略,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作者:秦怀全工作单位: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平滩乡中心小学

第四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升

1、培养学生语感,寻找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突破口

语感就是对语言的直觉感知的能力。小学生语文能力还未形成,锻炼学生语感,有利于促进语文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与形成。“书读百遍其意自现”没有积累就没有提高,都强调多读书的重要性和积极意义。只有多读经典好书,才能积累提高,形成良好的语感。多读指遍数多,数量多和种类多。就小学语文课堂来说,要熟读课文,甚至能背优秀经典的句子和段落;数量多就是要让学生扩展阅读量,仅仅学习课本文章是不够的,要阅读中外经典书籍;种类多是指教师应引导小学生提高阅读书籍的水平,不能仅局限在童话故事,儿童文学,古典神话、伊索寓言、心灵鸡汤这都是可以阅读的书目。

1.1指导学生多写,培养学生语感。有了丰富阅读的良好积累,还要多多练习,学会运用。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阅读的同时,做好读书笔记,平时要练习写小作文,坚持每天记日记,每周记周记。鼓励学生多思多考,将自己的想法写出来,最好可以和班级的同学分享。隔一段时间,尝试着修改写过的日记,让小日记变成大作文。

1.2组织语文活动,实践语感培养。语文还要注重实际的运用,如果只注重读写能力的培养就过于死板了。语文教师应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比如朗诵大赛,演讲比赛,读书角,猜谜语成语等等。让学生在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的应用水平。

2、运用恰当教学方法,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新课程改革给语文教师提供了教学的新选择和新方向,改变原有教学理念,采用“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新理念,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观念改变了,教学模式也应随之改变,应形成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局面。

2.1创建和谐教学氛围,激发学习欲望。课堂是学生汲取知识养料的摇篮,是培养学生兴趣的乐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自己对语文产生了学习的欲望,才会成为学习的主人。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教师要鼓励学生上课积极发言,减轻学生思想上的负担,发挥学习的自主性。教师运用灵活多样的提问方式,设计多姿多彩的课堂活动,创造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

2.2创设学生思维想象的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课堂上,教师应给学生展示自我,发表观点的机会,而不是自己唱独角戏。合理设计问题,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在充分地阅读、理解后自己寻求答案,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接受情感熏陶。自主探究学习就是让学生把学、思、疑、问连接在一起。“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考后才会有疑问,从疑问中获得答案,从而得到进步和提升。

2.3有效利用教学时间,向四十分钟要效益。衡量一节语文课是否成功,课堂效率是重要的标准之一。评价课堂效率高低主要看在有效教学时间内,教学活动对学生语文知识、形成能力和提高认识真正起作用的时间。小学语文每堂课仅40分钟,还要考虑到师生双向交流的时间,学生自学实践的时间,因此教师要合理分配宝贵的教学时间,不浪费一分一秒。这就要求教师提前做好教学准备,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缩减不必要的过程,提高课堂利用效率。

2.4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正确运用教学方法。只有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才会有高效的课堂教学。因此,对不同的课型,不同的课文应该使用不同的方法。如:阅读课文就应该在讲解背景知识后,鼓励学生预习笔记、类比归纳、谈论学习、互评互助等方法,学习阅读课文,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和讨论学习能力。写作课给学生讲解清除题目要求后,启发学生写作角度后,让学生自主思考作文的方向和角度。“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自学能力和学习方法是陪伴学生一生的技能,所以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但无论采取哪种方法,都应该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主,教师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帮助学生走向自主学习的大道。综上所述,语文教学需要长时间的努力和积累,需要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学生应加强阅读和练习,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提高语文课堂效率。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运用能力。

作者:王双明工作单位:吉林省公主岭市二十家子满族镇中心小学

第五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及有效性影响因素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教师通过一定的方法进行语文知识的传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知识,形成听、说、读、写能力的过程,是一种教与学的循环互进关系。在此过程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力量,对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起到很大的作用;学生是教学实施的对象,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其主观能动性对教学实施的效果具有直接的影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形式和手段。因此,提高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应当从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通过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以及创新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实现小学语文课堂的教与学有效共进,提高教学质量水平。

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一)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优化教学服务质量

教师是教书育人者,是教学活动的实行人,自身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和学生品德的形成。因此,只有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才能进行教学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开展校本研究,分享教学经验。学校通过集体备课、教材解读、作业设计、课例研究、课堂研磨等方式,练好教学基本功,提高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能力。(2)推进继续教育,创新教学理念。通过报刊杂志、网络吸取行业新知识,特别是按梯度推进教师专业阅读,用教学新技术和新知识武装头脑,提升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3)学习名师风采,借鉴优秀经验。通过走出校门学习、引进名师教授、研读专家论著等方式,领会名师的教学思想,学习名师的教学方法,取其精华并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4)重视课后反思,提高责任意识。课后对课堂教学进行全过程反思,包括对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态度等进行总结分析,提炼亮点,查找不足,归因问题,有效查缺补漏,促进专业成长。

(二)激发学生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这“火药”即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时,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1.开端引趣,激发兴趣。开端引趣是教师依据课堂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引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开始,通过设疑引趣、故事引趣、小品引趣等,使得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活跃课堂气氛,推进课堂有效进行。比如在教学《五彩池》时,可以通过设问学生———五彩池在哪里?五彩池具有哪些色彩?五彩池的池水为什么是五彩的呢?请从文中找答案———激发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寻找答案的兴趣,提高教学的效率。

2.结合实际,灵活教学。教学并不是完全预先设计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就地取材、以学定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赤壁之战》课堂上教师安排学生朗读:“火光照得满天通红,浓烟封住了江面……哭声喊声混成一片,曹操的人马烧死的、淹死的,不计其数……。”“唉———”一声叹息引起教师的注意,教师灵机一动借题发挥,让同学们猜想该同学为何叹息,同学们各抒己见,有的认为该同学不忍心看到战争造成的生灵涂炭,有的认为是为曹操战败可惜等等,继而教师把话题转入曹操战败的原因,使课堂深入到同学们对曹操战术、曹操性格以及战后的假想,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3.赏识教育,树立信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善于进行赏识教育,给予学生出自内心的赞赏,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例如,课堂上学生朗读《生命生命》一文时,教师及时鼓励学生,如“你读得真棒,朗读情感表现很丰富,进步很大,非常了不起”之类的话语,或给他竖起大拇指。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敏锐地捕捉其中的闪光点、进步处,巧妙进行赏识教育,及时给予学生肯定和表扬,营造一种热烈而又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4.采用竞赛,激励鼓劲。竞赛同样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不断创造条件将学生引入竞争机制中,通过个体、同桌、四人小组、学组或男女生分组等不同组织形式,开展竞赛学习,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语文课堂上教生字时让学生比赛,看看谁认字快,谁组的词多;在朗读课文时,比比谁读得有感情,谁吐字发音准确,谁领会深刻;理解精彩句段时,看看谁批注理解更入情入境等等。

(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1.选找教学突破口,落实语文“例子观”。教师应该充分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强化例子意识,提升语文意识,根据教材文本的特点,积极挖掘文本的语文价值,寻找教学的最佳突破口,在语文学习中积累语言,领会方法,分享形式,学习表达,分享阅读,实现一课一得或几得,扎实推进语言文字训练。

2.整合教学资源,开展同步阅读。教学过程中照本宣科进行教学,必定会导致课堂内容单一,教学密度小,信息含量低,无法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因此,教师应当认真钻研教材内容,敏锐地发现与该课堂教学在主题、写法、作者等紧密相关的资料,将其科学合理地纳入课程体系,开展同步分享阅读。比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教师可以本课为中介,引导学生对安徒生的生平、成就、作品特点、丹麦的风土人情、安徒生系列童话、安徒生文学奖等相关资料进行整合,开阔学生阅读视野,提高主题知识含量,领悟人间冷暖悲欢,在读中悟情,在读中润德。

(四)多元化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氛围

1.巧借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多媒体教学,能给学生带来视觉、听觉、触觉等全方位感官冲击,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可以丰富课堂内容和创新教学手段。比如在教学《桂林山水》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桂林实景,再配合艺术音乐,渲染桂林的山水美,使桂林的美好印象深深地融入学生脑海中,实现教学内容立体化。

2.提高课堂互动分享的质量。课堂提问是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有效办法,但是泛滥无深度的提问会适得其反,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因此,教学过程中要找准学生学习最近发展区,提高提问质量,在分享交流的基础上找准在本课中很重要却被学生所忽略、所误解或随意放弃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探究,达成教学目标。如《地震中的父与子》,其原生价值是让人们知道这个感人的故事,而教学价值才是关键,是要让学生学会评价人物形象,学会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外貌描写,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评价人物形象的问题重心应放在对“了不起”的分析上,父亲的“了不起”是通过“精神失常”来表现的。

3.创设适宜、合理的教学情境。在语文教学中,应多注重创设恰当的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具体的教学情境,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学习兴趣,促进深度思考。比如教学《桥》时,学生对“桥”的比喻义是较难理解的,如果通过情境中的具体的实物“桥”两端所接的对象,类比到老汉是党与群众、生与死、家族血脉、公与私的中介,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了。进而,类比其他只要在中间起连接作用的对象,都可以理解为“桥”或称为“桥”,这样教学更具体化、形象化,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综上所述,可以通过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整合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法等途径,实现教与学的有效进行,切实达到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作者:周衍宗工作单位:福建省武夷山实验小学

第六篇:小学语文课堂改革传统

一、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应重在能力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学生语文课的成绩相对于其他学科见效慢,是长效性和连续性的教学成果的体现,传统的语文学科教学效能相对于其他学科不明显。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的一个弊端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知识性传授,而忽视启发和引导,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是教师在小学生面前像说书人那样无休止地讲解,同时要求学生安静地认真听讲,只是知识性传授方式、只局限于机械的记忆和正确识记知识点,从字、词、句的含义和用法几乎都有固定模式,所以当前小学语文教师的普遍反映认为,小学生几乎在语言运用方面都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结果造成语文教学效益长期难以提升。主要是因为不注重变换方式对孩子们进行启发和引导,结果每次的语文课程教学实践,只是教过了一些孩子们应该学的东西,而孩子们在这一教学活动中究竟得到了什么启发,教师自己心里也是未知数。虽然有的教师为了便于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搞一些知识互动等创新方法,但教师根本不思考所选的内容是否适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尽管语言活动离不开改编和仿编,以故事辅助教学无疑使学生的语言思维得到一定发展,但收效不是太理想。通过近年来的小学语文教学创新与实践探索,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小学生语文能力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一定要抛弃那些概念化的理念,不能机械地把知识要点机械地给孩子们灌注,应该创设相应的文化情境,让小学生在积极互动教学过程中,主动地接受知识。过去一些教师在语言教学中只停留在对学生审美情趣的表象感知,没有从孩子们已有的经验出发,有效引导、激发学生的情感动因,促使他们凭自身去感受、领悟生活中语言的美感力量,而是教师把自己认为较好的“字、词、句”,凭主观意识强行地“注入”学生的头脑。往往是老师觉得其中某一句很优美,就命令孩子们学习。其次是教师对教材的核心内容理解不透彻,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师中大多数人只注意到教材表层所叙述的事件、描述的词句,很少考虑教材自身字里行间蕴藏的深刻价值,只知道必须是这样而不能解释“为什么是这样的”,很难挖掘出教材传递给孩子们的“如何观察事物”,“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能。由于对小学语文教材的钻研不透彻,把握不好核心内容的主线,自然无法理想地启发和引导学生较好地开发智力,培养并促进孩子们的综合素养发展。

二、培养探索精神要以激发学习兴趣为基础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高效发展的关键是要在传统教育教学经验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创新与探索,教师要通过各种方法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充分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情绪,激发孩子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强化小学生对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程度和记忆效果。创新需要探索精神,更需要文化氛围和良好环境的支持,构建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改革传统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小学生探求新知识的兴趣,让孩子们由被动教变为主动学,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通过积极探索,提高教学实效,为加强素质教育、培养有用人才奠定文化基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良好效果需要通过创新发展的教学行为来体现,包括语言教学实践活动,课堂教学语言、有效学法的指导和教学效果检测反馈等,而这一切都需要有充满人文情趣的课堂教学环境来实施,心理学研究表明:现代师生关系的核心要求是学生与老师平等,尤其在和谐的教育氛围中才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实效。让语文教学成为孩子们今后成长和发展的坚实基础,与此同时,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正确评价应该更加关注实际效果,其评价的标准应该以素质教育为基本目标,主要考虑教师能否有效引导学生开拓形象思维能力,看教师是否能够充分把小学生学习语言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更加关注小学生的语言自主表达能力的提高,看每一个班级的整体教育教学管理水平是否得到提高,探索创造性的语言教学实践活动,为提高小学语文教学实效而不断努力。

三、结束语

语文课堂教学范文篇8

1小学语文课改奋斗愿景

1.1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环境

民主体现在知识方面,教师负责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努力学习知识,只是先知者与后知者的关系,并不存在尊卑关系。平等体现在情感方面,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在人格方面是平等的,教师与学生应当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爱护。只有做到了民主,平等,师生关系才能和谐,课堂效率也提高。

1.2语文教学兴趣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激发了,学生会变被动为主动,积极的探索和学习,学习积极性提高,能动性增强,对新知识的渴求比较强烈,同时,因为和别的同学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形成良师益友的关系,学习氛围浓厚,学习状态良好,可以迸发出强烈的学习愿望。特别是语文的学习,需要学生不断的扩充知识面,这就需要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不断探索和学习,全方面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抓住每课的内容,巧设导语或问题或联系生活的课堂活动,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1.3课堂上的评价方式多样化

新课程要求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主的单一评价方式,学生由被动接受评价到主动参与评价。分为以下三种评价方式:(1)教师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非常重要,对于学生的每一步成长,教师应当给予及时的评价,应当抓住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思维、方法、语言给予表扬。同时倡导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合作竞争。教师之间也应当互相交流和沟通,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和不足,对学生的状态进行多方面的评价,共同帮助学生成长。(2)学生互评。教师和学生评价的角度不同,学生可以补充教师的不足,同时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也应该是评价的主人。(3)自我评价。发展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是逐步走向成熟的。从服从他人的评价到进行性独立的评价,从片面的评价到全面的评价。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评价理念,运用正确的评价方法,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

2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主要方法

2.1朗读法

通过朗诵诗歌,朗诵课文,学生可以徜徉在优美的旋律中,每一篇课文都是作者思想的精华,有很多优美的语言和深邃的思想,在朗诵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悟文章的内容。朗诵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朗诵的形式可以多样化,组织朗诵会、读书会、进行朗诵比赛,写读后感等等。

2.2想象法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想象能力和思维扩散能力很重要,许多作家的文章中渗透着想象的画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大胆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象,并进行交流。许多的文章重在意境,在教师有表情的朗读同时,让学生闭目,发挥想象、调动听觉、嗅觉、味觉来感知课文中的景色美、人情美、意境美。使学生“入其境”,进而“会其意”,培养了小学生的创造思维。

2.3表演法

学生在扮演文中不同的角色的过程中,可以深入体会人物的灵魂和思想,文中的人物也会更立体化。同时,也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运用动作、语言、表情来加深同学们的理解、帮助记忆。

2.4分层法

对不同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分层教学要求对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分类,对于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提问相对简单的问题,布置简单的作业;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提问相对复杂的问题,布置有难度的作业。同时鼓励成绩好的学生帮助成绩差的学生,共同进步。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如果答对了、做对了或者答对了、做对了其中的一部分,就立即加以表扬,表扬他进步了。然后逐步加大训练难度,提高训练要求,让学习困难生在不断的训练中获取点滴的长进,体验成功的快乐。

2.5悬念法

悬念是指人的一种急切期待的心理状态,它往往使人对所讲内容产生一种欲知后事如何的迫切需求。学生对知识产生强烈的需求和愿望,会积极主动的探索,注意力会高度集中,思维会更加活跃,有助于知识的理解和学习。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设置悬念和问题进行积极引导。

2.6故事法

小学生都比较喜欢故事,合理的故事既可以帮助学生很时,也能帮助学生扩充课外知识。

2.7音乐法

音乐可以陶冶人们的性情,净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鉴赏水平和道德修养,推动人们奋发向上,它以特有的旋律、节奏,塑造出音乐形象,把小学生带到特有的意境中。

3结语

近年来,语文的教育教学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语文教育是人的教育,加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应当重视陶冶学生的情趣和情操,培养学生的灵性与想象力、创造力,发展学生的个性。教师的教学要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采用正确的评价方法,对教学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积极的培养学生兴趣爱好,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效率。

作者:马天礼 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同心县河西中心学校艾家湾小学

参考文献:

[1]丁喜梅.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12).

[2]赵志武.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J].新课程(上),2016(10).

[3]高世义.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吉林教育,2016(46).

[4]邓涛.刍议小学语文课堂贯彻“生本”理念的途径[J].江西教育,2016(33).

语文课堂教学范文篇9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兴趣;教材;质量

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是目前我国教学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我们必须不断地明确教学目标,从而采取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复习过程中保证教学的有效性,掌握所学的语文知识。因此,教师在课前必须深入了解教材,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联系课堂内容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积极联系学生的生活,陶冶学生情操,使学生处于善学的状态,保证课堂教学的效率。本文针对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有效策略,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正确使用教材,潜心研读内容

我们必须正确把握和使用教材,这主要是指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研究教材内容,从而与学生的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从课本中来到生活中去,从生活中来到课本中去。只有不断相互联系,才能把握教材的重点内容,恰当使用教材,使教材体现出人文性和工具性,并且积累相关的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从而开展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各种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

我们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常常说兴趣是引导学生打开学门的钥匙。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只有不断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欲望,才能积极地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与教师之间互动交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学是成功的一半,我们必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重视课堂导入过程中的兴趣,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探索学生知识,把学生的兴趣也有效地激发起来。例如在小学语文授课时,教师可以采用成语接龙、讲故事、设置悬念的方法使学生提前进入思考,对课文中的知识用自己的观念和开阔性思维进行联想,不断地引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参加各种有效的活动,互相帮助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只有学生在不断的对话中才能分角色进行朗读比赛,有感情进行朗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潜心阅读文本是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前提条件

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使自己具备备课的有效性,必然要全方面阅读相关教学点,从而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对话,使学生真正感悟文本的内涵。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教师才能正确阅读文本,了解文本的价值取向,从而根据教学的目标和课文特点,站在学生的角度,确定每节课语言训练的内容和教学的重难点,引导学生正确阅读课文,掌握课文的思想内涵,使学生能够对文本进行多方位思考,通过不断积累相关的语文知识,感受生活中的语文,才能加强阅读实践,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因此在日常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注意引导学生阅读的方法,鼓励学生广泛阅读,根据教材的内容,推荐学生适合的书籍,从而扩展阅读训练,不仅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积累相关的理论知识,还能提高语文阅读能力。

四、充分利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第一,教师要坚持将朗读作为切入口,从而运用多种方法进行配合优化组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朗读作为教学的主线,从而将读写训练作为主要手段,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且培养他们的喜悦感。在学生阅读训练的前提下,必须要引导学生精读课文,从而感悟阅读中的重点,最后要达到阅读水平的提高。第二,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创设相关的语文情境,能使学生融入教学情境中来,将自身的读写等能力充分地进行展示和表现,设定语文强项,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目前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有效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合理地利用多媒体创设相关情境,从而突破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写作能力、阅读能力,真正使学生的语文素养上升到新的层次。第三,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学生在语文课堂进行表现时,教师要通过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发表见解等各个环节对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一定的评价,以此作为主要的沟通手段,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从而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融洽,使学生保证积极向上的决心,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与非智力发展。第四,教师应当有足够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从而能够充分控制学生和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行为。小学生的心智是不够成熟的,因而不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教师就应当积极引导他们进行学习,避免发生混乱没有秩序的行为。与此同时,教师应当不断学习,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并在教学实践中改进自己的教学思路,充分与学生展开互动,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有利于合作学习。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育手段充分运用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教师必须研究语文教学的重要问题,从而将课堂教学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把握好课堂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必须做到深入研究教材,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全方面的综合素养,从而保证语文教学的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作者:仲召虎 单位:江苏省沭阳县华冲实验小学

参考文献

[1]文会敏.浅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措施[J].中国校外教育,2015(36).

语文课堂教学范文篇10

一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核心内涵

对于语文课堂教学来说,教学设计在其原始概念的基础上有着独特的核心内涵,这些核心内涵构成了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主体。一般来说,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核心内涵包含3部分,即语文相关能力培养的实际路径、引导学生进行有效语文学习的具体方法、教师对语文课堂教学开展的掌控策略。1.语文相关能力培养的实际路径。语文相关能力的培养是开展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但是这一目标的完成却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必须将这项工作有效地分解到每一节课堂教学中才能确保目标的整体完成。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一部分核心内涵表现为语文相关能力培养的实际路径,也就是说如何在一节课堂教学中进行具体语文能力的培养。例如,如何在一堂课中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修辞手法,如何让学生掌握文章的结构和记叙文的类型。所以,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核心内涵可以表示为将语文相关能力培养进行实践的具体方法和具体路径。2.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具体方法。语文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个具有较强吸引力的学习任务,很多学生往往轻视语文学习,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出不配合、被动学习的状态。因此,语文任课教师需要积极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学习。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核心内涵表现为引导学生进行有效语文学习的具体方法,这种方法具体到每一节课堂教学,具体到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例如,学生对说明文写作方法不感兴趣,语文教学设计就为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学习举例子,做出详细的方法指导。3.教师对语文课堂教学开展的掌控策略。能否有效掌控课堂教学是一个老师教学能力强弱的直观体现。从实际情况来看,任课教师往往会出现课堂时间使用紧张或者大量“富裕”的现象,出现这些现象表明教师未能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的掌控。但是进行有效的掌控靠的不是个人临时的主观发挥,而是依靠科学周全的教学设计。这种情况在语文教学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因为语文课堂教学中修辞手法的讲解、文章结构的分析都是非常消耗时间的,如果教师不能依靠有效的教学设计进行提前规划,往往会造成教学任务不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因此,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核心内涵就表现为对语文课堂教学开展的掌控策略,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设计对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进行全面的把握,从而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语文教学任务。

二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相关要求

1.必须与素质教育思想相一致。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必须与素质教育思想相一致,必须将主要教学策略的运用和学生的相关能力培养紧密联系起来。任课教师不能将训练学生的做题技巧、分析考试命题规律过度地带入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中,因为这样的模式显然是与素质教育思想相悖的。也就是说在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中,任课教师应该把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培养作为首要目标,而不能过多地关注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2.必须能够有效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是为相关的教学服务的,因此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应该以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为首要目的。因为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是教学设计合理性的基础,如果不能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那么这种教学设计就是失败的,就是不合理的。3.必须能够与学生的实际学习特点相适应。语文教学设计无论包含多么先进的思想,还是采用多么高明的教学方法,都应该和学生的实际学习特点相适应,这也是教学设计立足于客观实际的关键。如果教学方案设计不能够与学生的实际学习特点相适应,就会导致教学设计的应有作用无法得到发挥,这样势必会影响到教学的正常运行。

三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有效因素

1.学生的基本信息。学生的基本信息是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最重要的因素,因为只有掌握了学生的基本信息,教师才能科学客观地构思教学计划和采用何种教学方法。教学的成功开展依靠的就是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相关能力,从而使教学设计满足相关的要求。2.教学内容的相关信息。教学内容的相关信息是教学开展的主要目标和主要载体,因此这一部分也是语文教学设计的有效因素。教师只有掌握了这一部分信息,才能够对教学任务量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再把握这一方面的基础上就能够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的掌控。3.具体的教学要求。具体的教学要求是引导语文课堂教学开展的重要工具,只有提出明确的教学要求,教师才能够将自己的教学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有效开展。因此,具体的教学要求是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有效因素,能够提高教学设计的规范性和实效性。

作者:麦培灿 单位:广东省江门鹤山市第二中学

参考文献

[1]李静霞.浅谈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C]//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