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能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2 02:59:08

原子能

原子能范文篇1

关键词:原子能;课程标准;STSE教育

1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版)中STSE教育的凸显

2017年末,历时5年(2013—2017)修订研制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正式.除了大家所熟知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全新的模块化教学内容以及分层次教学质量标准外,加强STSE教育也是2017版新课标的一大亮点.作为物理核心素养4大要素之一的“科学态度与责任”,新课标对STSE的重视关乎着未来物理教学的发展.如何在高中物理教育中渗透好STSE教育思想值得关注和探索.1.1什么是STSE教育?STSE是指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和环境(Environment)的首字母缩写.[1]本次新课标所强调的STSE,更加关注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强调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生产生活、自然环境中的应用与价值.旨在提高社会群众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意识,培养具有更高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新型公民.[2]1.2为什么说2017版新课标着重强调STSE教育?2017版新课标当中,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实施建议等诸多部分相较于2003版改动很多.下面我们就从这些新旧课标中都有所探讨的内容,具体来看STSE教育在课标表述上的演变.首先,在“课程性质”部分,2017版课标明确提出了STSE,并且在精神培养部分较原2013版课标补充提出了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感.而关于“课程目标”,2003版课标主要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联系,且重点在物理学在其中起到的积极作用方面的了解,关于可持续发展一带而过.而2017版则把STSE关系以及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特别列入学科核心素养,在目标上也明确为“认识”层面,环境教育尤为凸显.从学科核心素养在2017版课标中的核心地位来看,STSE作为“科学态度与责任”的重要内容更凸显了2017版课标对STSE教育的重视.在“课程内容”和“实施建议”部分,2003版关注STS(科学•技术•社会)教育,没有谈到环境教育,必修模块甚至对STS也没有明确的课程内容要求.而2017版无论是必修、选择性必修还是选修,每个模块的课程内容都关于STSE有明确要求.对STSE关系的认知直接影响到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2017版在教学建议和教材编写建议中都有关于STSE教育落实的建议.通过新旧课标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到新时代背景下环境教育不容忽视的地位.从2003版中很少出现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教育要求,到2017版明确提出并反复强调的STSE关系认识,足见2017年版新课标对物理课程中环境教育的重视、对STSE教育的重视.由此可以预见,在中学物理教育中落实强化STSE教育必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这既是对2003年版课程标准中STS教育实践宝贵经验的继承和发扬,也是结合了国际教育课程改革优秀成果的具有国际视野的更大突破,更是中国新时展下对教育事业前进方向的必然需求.

2高中物理原子能教学中开展STSE教育的内容选择与路径

在高中物理原子与原子核专题中原子能发展的受制因素很多,例如,社会群众的心理,经济发展的需求,技术水平的支持等等.这其中就包含了很多STSE元素值得我们去探究.尤其是核安全主题涉及到环境保护和安全的问题,运用STSE教育手段落实原子能教育正是培养物理核心素养的好机会.核裂变等微观领域的现代物理知识为学生构建了现代“物理观念”中物质观念与能量观念;对核安全问题的辩证思考锻炼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敢于质疑和创新;原子能发展涉及到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对培养学生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形成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感大有帮助.那么原子能主题下究竟有哪些STSE资源,我们又如何在教学中进行STSE资源的渗透呢?下面我们根据2017版新课标的内容要求分别对STSE资源融入教学途径进行探讨.

3原子能教学中凸显STSE教育的设计探讨

原子能范文篇2

公元前500~400年古希腊人留基伯及其学生德谟克利特等古希腊哲学家首先提出“原子说”。

公元1661年英国化学家波义耳首先提出了化学元素的概念。

公元1687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在其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奠定了经典力学基础,引入超距作用概念。

公元1774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质量守恒原理。

公元1789年德国化学家克拉普罗特首先发现了自然界中最重的元素——铀。

公元1808年英国化学家道尔顿在他的著名著作《化学哲学新系统》中,提出了用来解释物质结构的“原子分子学说”。

公元1811年意大利化学家阿伏加德罗提出了理想气体分子的假设,得出了著名的阿伏加德罗常数,并在1865首次实验测定。

公元1820年瑞典化学家白则里提出了化学原子价概念,并在1828年发表了原子量表。

公元1832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提出了电解定律。

公元1854年德国的吹玻璃工匠兼发明家盖斯勒用“盖斯勒管”进行了低气压放电实验。

公元1858年德国物理学家普吕克尔在研究低气压放电管时发现面对阴极出现绿色辉光。

公元1864年德国物理学家汗道夫发现阴极射线。

公元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和德国化学家迈耶按照原子量的顺序将元素排成了“元素周期表”,又在1871年写成了《化学原理》一书。

公元1876年德国物理学家戈德斯坦断定低气压放电管中的绿色辉光是由阴极射线产生的。

公元1884年瑞典化学家阿仑尼乌斯首先提出了电离学说,认为离子就是带有电荷的原子。

公元1885年英国物理学家克鲁克斯用实验证明阴极射线是一种具有质量带有电花的粒子流,而不是没有质量的光束。

公元1891年爱尔兰物理学家斯托尼首先提出把电解时所假想的电单元叫做“电子”。

公元1895年

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在12月28日宣布发现了x射线(又称伦琴射线)。为此他获得了1901年度首届诺贝尔物理学奖。

法国物理学家佩兰断定阴极射线确是带负电荷的微粒流,他曾因研究物质的间断结构和测量原子体积而获得了1926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荷兰物理学家洛伦茨首先提出了经典电子论,他还确定了电子在电磁场中所受的力,即洛伦茨力,并预言了正常的塞曼效应。

公元1896年

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在3月1日用铀盐样品进行实验时发现了天然放射性,他也是第一个使用乳胶照相探测射线的科学家,为此同居里夫妇一起获得1903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荷兰物理学家塞曼在研究外磁场作用下的光发射时发现塞曼效应,这也是磁场对原子辐射现象的影响,为此他获得了1902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公元1897年

英国物理学家汤姆逊在4月30日从阴极射线的研究中证实了电子的存在。由于他在研究电在气体中的传导所作得的重大贡献而获得1906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1897~1914年,美国物理学家米利肯等先后多次精确测量电子的质量和电荷,1899年又测定了电子的荷质比。米利肯因对电子电荷的测定和光电效应的研究获得1923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公元1898年

后来加入法国籍的波兰物理学家和化学家居里夫人证明含有铀元素的化合物都具有放射性,并由此发现了“镭”。

法国物理学家皮埃尔·居里等在《自然》杂志11月16日这一期里第一次写下了“放射性”这一术语。

居里夫妇发现了钋和镭等放射性元素,由于他们发现了天然放射性和对铀的研究,在1903年同贝克勒尔一起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另外,居里夫人因发现镭和钋获得1911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成为世界上第一位连续两次荣获科学上最高奖赏的女科学家。

汤姆逊提出了第一个原子结构模型即“正电云”原子模型,俗称“西瓜模型”。

公元1899年

贝克勒尔等人发现射线在磁场中发生了偏转现象。同年,新西兰出生的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区分了前两种不同辐射,分别叫做“α射线”和“β射线”,并指出β射线和阴极射线一样也是带负电的电子流。

俄国物理学家列别捷夫发现了光对固体的压力并进行了测量。

英国物理学家汤姆逊从一些毫无放射性的普通金属受到紫外线照射时能放出电子的现象中发现了“光电效应”。

公元1900年

贝克勒尔从β粒子流的研究中发现它的质量和电荷都与电子相同。

卢瑟福等从射线的研究中又辨认了第三种射线为“γ射线”。

卢瑟福第一次测量了放射性的周期并引入了“放射性常数”这一术语。

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在12月17日柏林科学院物理学会的一次会议上,提出热辐射公式中的量子假设。后因为阐明光量子理论而获得1918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公元1901年佩兰提出了关于原子行星结构的第一个假设。

公元1902年

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和其合作者索第开始对铀的α放射性进行系统研究,发现了放射性递减的数学规律,到1907年从中找到了一连串放射性元素,建立了铀放射系,为此卢瑟福获得了19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法国化学家德马尔赛测定了镭的光谱线。

开始了在X或γ射线辐照下液态绝缘体的导电性研究。

居里夫妇发现了自然界放射性物质都有放射性现象,指出了放射能的强度,并从数吨沥青铀矿中提炼得0.1克氯化镭。

公元1904年先后加入瑞士和美国籍的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首先提出“光子”概念,光子具有动量和质量,从而确立了光的波粒二象性。

公元1905年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以及质能关系式E=mc²;同年他又提出了光电效应定律,并在1907年发表了热容量的量子论,1916年创立广义相对论。由于他对数学物理的杰出贡献和阐明光电效应规律而获得1921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公元1906年卢瑟福开始研究大质量亚原子粒子α穿过物质时的现象,弄清了α粒子的本质为以后发现原子核进行了准备。

公元1907年

发现钾有放射性。

开始对特征X射线进行研究。

公元1908年

德国物理学家布赫雷尔用实验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理论。

德国物理学家盖革和卢瑟福用圆柱形计数器对α粒子进行测量。

公元1910年

精确地测定阿伏加德罗常数。

奥地利物理学家赫斯等证明“宇宙射线”来源于地球外的外层空间,他也因此和发现正电子的美国物理学家安德森一起获得1936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公元1911年

卢瑟福把α粒子大角度散射实验结果公诸于世,第一次计算了原子行星结构,确定了原子中有“核”存在,从而建立了“有核原子模型”或称“行星模型”。

苏格兰物理学家威尔逊发明云雾膨胀室,可用来跟踪和测量离子轨迹,他也因此和康普顿一起获得1927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索第提出同位素概念,后被汤姆逊进一步补充。索第因研究放射性物质和同位素获得1921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英国物理学家巴克拉测得了各种原子所固有的“特征x射线”,他也因此获得1917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公元1912年

汤姆逊建成了第一台能够分离同位素的仪器(后被称为“质谱仪”),并用来研究、分离氖的两种同位素氖-20和氖-22。

德国科学家劳厄发现X射线在晶体中产生衍射,他也因此获得1914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公元1913年

盖革制成了针状计数器。

丹麦著名理论物理学家玻尔提出原子结构的量子化轨道理论,并对氢原子进行计算。他也因此获得1922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英国物理学家莫塞莱利用特征x射线在晶体上的反射特性,准确地测定了其波长。由此可将各种元素按照特征x射线的波长顺序进行排列,得出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使核电荷数和原子序数等同了起来。

卢瑟福提出原子内部隐藏着巨大能量。

公元1914年

卢瑟福把氢原子核叫做“质子”。

考塞耳奠定量子化学基础。

公元1916年原子内的电子沿着椭圆轨道运动。

公元1919年

卢瑟福首次实现人工核反应,用α粒子轰击氮核结果打出了质子。

英国物理学家阿斯顿制成了第—台高效能质谱仪,并用来精确测定同位素质量。

公元1920年

测量分子运动速度。

卢瑟福提出在原子核的狭小范围内,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由于相互吸引而紧密结合成一体,可看成是一个单独粒子。

公元1921年美国化学家哈金斯把质子-电子复合体看成是电中性的,并将它命名为“中子”。

公元1923年美国物理学家康普顿从光量子和电子的碰撞实验中,发现从原子反射回来的X射线的康普顿效应,并因此与威尔逊一起获得1927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效应也被中国物理学家吴有训所发现,故也称为康普顿-吴有训效应。

公元1924年

奥地利物理学家泡利提出一种排斥原理,称为“泡利不相容原理”,认为质子和电子都绕自身轴线旋转。这种自旋方向可以有两种相反的方向,即在一个原子中不能有两个或更多的电子处在完全相同的状态。为此他在1945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首先提出波动力学,建立了物质波概念。他因发现电子的波动性而获得1929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公元1925年德国物理学家海森伯创立量子力学(矩阵力学),这是一种强调可观察量的不连续性的新量子论。海森伯还在1927年发现了测不准原理,首先创造基本粒子中的同位旋观念,他也因此获得了1932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公元1926年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创立量子力学(波动力学)的基本方程,这是一种强调物质波动性的新量子论,即把电子看成所谓电子云。为此,他与狄拉克共同获得1933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公元1928年

俄国出生的美国物理学家盖莫夫提出用质子代替α粒子作为轰击粒子。

盖革等制造了正比计数器。

美国和前苏联都成功地进行了电子衍射实验。

制成盖革-弥勒计数器。盖革用金属针作为集电极,而弥勒建议用一横穿整个圆筒的金属丝代替尖针,可使计数器工作时更稳定。

公元1929年

英国物理学家狄拉克从电子性质的数学处理方法中提出了“反粒子”概念,并得出相对论波动方程,亦称狄拉克方程。为此他与薛定谔共同获得1933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英国物理学家考克饶夫和瓦尔顿制造成功第一台“粒子加速器”,被叫做“静电加速器”。它实际上是一个高压倍压装置,通常被称为高压倍加器。为此他们获得了1951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公元1930年

美国天文学家拉塞尔指出有迹象表明太阳能是由氢的热核反应所形成。德国物理学家乌特曼等人也发现了这一现象。

德国物理学家博特和贝克尔开始用α粒子去轰击轻金属铍的实验。

泡利提出中微子假设,并在12月4日给某同事的信中指明存在中微子。1934年泡利与费密正式提出中微子理论,25年后被证实。

公元1931年

美国物理学家劳伦斯设计制成第一台“回旋加速器”。为此他获得了1939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美国物理学家范德格喇夫建成第一台静电加速器,并以他的名字命名。

考克饶夫和瓦尔顿利用他们的加速器人工加速质子轰击锂-7,原子核使它发生了分裂,这是第一个由人造轰击粒子引起的核反应。

公元1932年

美国化学家尤里发现氘(D),亦称重氢,并因此获得1934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法国物理学家约里奥·居里夫妇重复了博特和贝克尔用α粒子轰击铍的实验,他们得到了相同的结果,但未能发现中子。

英国物理学家查德威克从α粒子轰击铍的核反应过程中发现了“中子”,他为此获得1935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美国物理学家安德森在研究宇宙射线对铅板的冲击中发现了电子的反粒子“正电子”。他为此与澳大利亚物理学家赫斯共同获得1936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物理学家海森伯在发现中子后不久立即提出原子核的中子-质子模型。

公元1934年

法国物理学家约里奥·居里夫妇在用α粒子轰击轻元素的核反应实验过程中,发现了第一个人工放射性核素,并证实了正电子的存在。他们因此获得了1935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查德威克终于弄清了中子比质子更重。

后来加入美国籍的意大利物理学家费密首先提出了b衰变的理论。他首先实现了中子慢化,并发现慢中子与核产生核反应的优点。同年他首先用慢中子轰击铀,想获得超铀元素。

卢瑟福与澳大利亚物理学家奥利芬特、奥地利化学家哈尔特克一起,氘-氘反应中制得了氚(氢的第三个同位素)。

美国物理学家贝内特提出“收缩效应”,用以解释等离子体受磁场约束的现象。

公元1935年

加拿大出生的美国物理学家登普斯特发现铀中有0.7%的铀原子属于一种较轻的同位素铀-235。

日本物理学家汤川秀树在核相互作用中提出了交换粒子的学说,建立了介子理论,并因此获得了194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费密发现了超铀元素的存在。

美国物理学家奥本海默提出加速氘核作为产生核反应的轰击粒子的设想。

公元1936年美国物理学家安德森和内德迈耶从宇宙射线的研究中探测到一种中等质量数的粒子,称之为“μ子”。

公元1937年在美国劳伦斯实验室中,与费密一同工作的意大利物理学家西格雷用中子轰击钼,结果发现了43号元素锝。

公元1938年

美国物理学家拉比发现磁共振原理,并因此获得1944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出生的美国物理学家贝特和德国天文学家魏扎克分别独立地得出在太阳上可能产生的H-H和C-N循环的聚合反应,并证明靠氢的聚变来维持太阳能是不成问题的。

德国物理化学家哈恩和施特拉斯曼在研究中子与铀核作用所形成的各种放射性元素的分析中发现了铀核的裂变现象。哈恩为此获得了1944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公元1939年

哈恩早先的长期合作者-奥地利物理学家梅特涅和她的侄子弗里施在丹麦哥本哈根写出了第一篇发现铀核裂变的论文,并在1月发表。当时美国生物学家阿诺德建议把铀核分裂成两半的现象仿照活细胞的分裂现象称做“裂变”。

约里奥·居里等提出铀核裂变链式反应的可能性,并取得为获得原子能而建造原子堆的专利权。

格兰特发现钍核裂变。

法国物理学家佩兰的儿子F·佩兰提出了“临界质量”的概念。

8月2日,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写信给美国总统罗斯福,建议政府早日对核武器的研究加以关注。

美国物理学家麦克米伦和艾贝尔森在用慢中子轰击铀的实验中鉴别出了93号元素镎,并因此与另一位美国物理学家西博格一起获得1951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公元1940年

在裂变发现后,美国总统罗斯福下令设置原子能机构,开始进行原子能实验。

前苏联科学家哈利顿和捷利多维奇指出了维持铀核裂变链式反应的条件,同年前苏联科学院作了世界上第一次铀核裂变链式反应的试验。

公元1941年从镎的放射性衰变产物中辨认了具有微弱放射性的94号元素钚,实际上美国物理学家西博格在1940年就证实了钚的存在,并因此与麦克米伦一起获得1951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前苏联物理学家弗辽罗夫和彼得夏克发现了铀核的“自发裂变”现象。

公元1942年

12月2日,费米等科学家在芝加哥大学球场看台下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核反应堆(CP-1芝加哥1号堆),用天然铀作该裂变燃料,石墨作慢化剂。

美国军方接管了原子能研究的各项工作,拟订了“曼哈顿工程”计划,由奥本海默教授全面负责领导工作。

西博格等人在实验室里制成铀-233。

公元1943年

美国建造第一个核武器研制中心—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开始研制原子弹。

1943~1944年美国建成第一座生产钚的工厂—汉福特制钚工厂。

1943~1945年美国建成第一座铀-235分离工厂—橡树岭气体扩散工厂。

公元1944年费密算出在地球上实现热核反应的条件。氚和氘的聚变点火温度为五千万度,氘和氘的点火温度则高达四亿度。而为了实现氢和氢聚变,温度更高,为十亿度以上。同样的氢核聚变反应在太阳上只要一千五百万度。

公元1945年

发现原子序数95号元素镅和96号元素锔。

建成250兆电子伏电子回旋加速器。

7月16日凌晨5时半,在美国的新墨西哥州阿拉莫戈多沙漠附近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内爆型钚239原子弹。同年8月6日和9日,分别在日本广岛投下代号为“小男孩”的原子弹和在长崎投下了代号为“胖子”的原子弹,死伤和平居民几十万人。

公元1946年

1月26日,在联合国由苏、美、英、法和加拿大五国代表组成有关原子能问题委员会。前苏联提出了关于立刻完全禁止使用原子武器的建议。

建成了放大倍数高达16万倍的电子显微镜。

中国物理学家钱三强和何泽慧应用核乳胶观测了铀核的三分裂现象。

根据契林科夫效应制成计数器。

美国国会通过原子能法(麦克马洪法),据此美国可独占战时美、英、加三国研制原子弹的秘密。

6月,前苏联开始建立铀工业,并开始建造分离铀-235的气体扩散工厂。

公元1947年

英国物理学家鲍威尔从宇宙射线发现了“π介子”,并为此获得1950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前苏联第一座石墨金属天然铀反应堆投入运行。

美国物理学家利比证明自然界中存在放射性碳-14,并利用它进行年代测定。他也因此获得1960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8月英国第一座低功率石墨实验性反应堆(GLEEP)投入运行。

前苏联在乌拉尔建造生产钚的反应堆。

11月6日,前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宣布“原子弹的秘密早就不存在了”。

公元1948年

12月15日,由约里奥·居里主持建成法国第一座天然铀重水慢化的核反应堆“左亚”ZOE,继前苏联之后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

人工生产π介子获得成功。

公元1949年前苏联成功地进行了第一次原子弹爆炸试验。

公元1950年

1月31日,美国宣布已开始制造氢弹。

英国第一个生产钚的反应堆投入运行。

3月,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常设委员会在斯德哥尔摩开会,通过了禁止原子武器并建立严格国际监督的宣言。全世界展开了反对使用原子武器的运动。

公元1951年

英国物理学家韦尔为了最终实现聚变点火,首次作了利用收缩效应来约束等离子体的尝试。

美国物理学家小施皮策提出利用扭成“8”字形的容器进行聚变反应有好处。后来制成的这种装置叫做“仿星器”。

8月,美国在爱达荷州的阿尔科建成了第一座增殖反应堆,并于同年12月20日第一次发出了由核能产生的电力。

10月6日,前苏联又进行了一次原子弹爆炸试验。

公元1952年

美国在布鲁克海文建成了第一个快中子反应堆。

10月,英国首次进行原子弹(钚)爆炸试验。

11月1日,美国在马绍尔群岛进行了第一次氢弹装置爆炸试验,所用的装料是液态氘和氚,整个装置重达65吨。

公元1953年

8月8日,前苏联政府首脑马林科夫宣布:美国在氢弹生产方面已不再是垄断者。

8月20日,前苏联政府公报宣布在8月12日爆炸了第一颗氢弹。同年9月18日塔斯社又报导了关于几种新型原子弹的试验。

英国采用气体扩散法的卡彭赫斯特铀-235分离工厂正式投产。

美国物理学家格拉塞发明了用以研究亚原子粒子的气泡室,为此获得1960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公元1954年

3月1日,美国在比基尼岛正式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6月27日,世界上第一座原子能发电站在前苏联建成发电,电功率为5000千瓦。

利用裂变产物的放射能制成重量很轻的“核电池”;也有不用裂变产物而用钚-238,这种核电池已被用来为人造卫星长期提供动力。

3、4月间美国在太平洋马绍尔群岛进行了数次威力巨大的氢弹试验,致使附近居民和日本渔民遭受重大灾难。

9月,前苏联宣布试验了一种有助于解决防御原子进攻的新型原子武器。

美国建造的第一艘核潜艇“鹦鹉螺号”下水服役。

公元1955年

法国开始研究气体扩散法和建造与产钚堆有关的分离工厂。

1月19日,世界和平理事会常务委员会发表告全世界人民书,号召反对原子战争,销毁存储的全部原子武器。并发动大规模的签名运动,获得了世界各国各阶层人民的广泛支持和拥护。

前苏联宣布帮助包括我国、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和民主德国等国建立研究原子能的科学实验中心。接着于3、4月间在莫斯科签订了在1955~1956年间完成实验性反应堆和回旋加速器设计工作的协定。

由于前苏联的建议,在日内瓦举行了第一次和平利用原子能国际会议。与会科学家交流了经验和成果,前苏联公开了世界上第一座原子能发电站的结构。

在美国伯克利的加利福尼亚大学建造了一台6GeV高能质子同步稳相加速器,又叫做“贝伐特朗”,意思是京电子伏级加速器。

公元1956年

锝的发现者意大利物理学家西格雷(当时已移居美国)和美国物理学家钱伯林等人利用“贝伐特朗”发现了“反质子”,为此共同获得1959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意大利出生的美国物理学家皮奇奥尼及其合作者报导发现”反中子”。

英国利用卡彭赫斯特铀-235分离厂开始生产军用高浓铀年产高浓铀0.7吨。

英国第一座天然铀石墨气冷堆卡尔德豪尔核电站投入运行。

美国政府建成了希平港1号压水堆核电站,发电容量为6万千瓦。

前苏联把核动力应用到交通运输方面,第一艘原子能破冰船设计成功;第一架原子能飞机进入地面试验和飞行试验阶段;第一辆原子能机车的初步设计已经提出。

美籍中国理论物理学家李政道和杨振宁发现β放射性中粒子的宇称不守恒性,推翻了宇称守恒定律;而美籍中国物理学家吴健雄在实验上对此伟大发现进行了验证。由于李政道和杨振宁发现在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和基本粒子理论的研究成果而共同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在美国萨凡纳河反应堆附近,由美国物理学家莱因斯和科恩观测到中微子。

5月,英国成功地进行了首次氢弹试验。

12月5日,前苏联建成了第一艘“列宁”号原子破冰船在列宁格勒下水,其排水量16000吨,主发动机功率44000马力。

公元1957年英国物理学家劳逊在研究轻核聚变反应的条件时,发现除了高温还需保持一定时间,并提出了著名的“劳逊判据”。

公元1958年德国物理学家穆斯鲍尔首次完成了对核激发能级宽度的直接测量,发现了原子核中γ射线的无反冲共振吸收,他也因此与美国物理学家霍夫施塔特共同获得1961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公元1959年利用闪烁计数器的双闪烁证实了中微子的存在。

公元1960年

2月13日,法国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中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装置。

美国在布鲁克海文建造了质子能量为33GeV的交变磁场梯度同步加速器。

美国物理学家阿尔瓦雷斯发现了某种核子态γ共振,他由于对基本粒子物理学的贡献获得1968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法国动工建造第一座年产1.5吨铀-235的气体扩散工厂。

公元1961年

欧洲原子核研究委员会建造了质子能量为28.5GeV的交变磁场梯度的同步加速器。

美国物理学家盖尔-曼等通过SU(3)对称性理论,对基本粒子进行分类。他也因此获得了1969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公元1962年

3月,美国第一艘核商船“萨凡纳”号下水航行。

云母片固态径迹探测器开始应用。

布鲁克海文实验室首先研究γ中微子。

公元1963年盖尔·曼提出夸克假设。

公元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颖原子弹(铀-235)爆炸成功。

公元1965年美国物理学家莱德曼和他的合作者合成了由一个反质子和一个反中于所构成的复合体,这就是“反氘核”,亦称反氢-2原子核。

公元1966年中国北京基本粒子理论组在北京物理讨论会上报告了层子模型。

公元1967年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斯坦福特大学建成了长3公里能量为20Gev的电子直线加速器。

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公元1968年前苏联建成交变磁场梯度强聚焦质子同步加速器,能量为70GeV。

原子能范文篇3

俄罗斯核电安全监管体系与美国和我国的异同

俄罗斯核电安全监管体系与美国及我国有许多相同之处,同时也具有其自身的特点。下面主要从核安全法律法规层次、核安全监管组织机构以及核安全监管人力资源等方面对三国核电安全监管状况进行简要分析比较。2.1俄罗斯核电监管体系与美国和我国的比较为了对俄罗斯与美国及我国核电监管进行比较,有必要简要介绍一下美国核电监管状况。目前,美国的核安全法规和标准体系已经比较系统和完善,在核能利用领域美国有原子能法、联邦管理法规10CFR系列、核管理导则RG系列,并拥有ANSI、ANS、ASME、ASTM、IEEE等制定的工业技术标准。美国核管制委员会(NRC)是美国的国家核安全监管机构,设有主席1人,委员4人,这5人均由美国总统任命,国会批准。NRC由总部及地区办公室组成,还设有2个咨询委员会(核安全咨询委员会和核废物咨询委员会),目前NRC拥有约4000名员工。NRC集行政管理、技术审评、现场监督职能为一体,相应职能的行使由下设的各office执行,在美国NRC的技术后援单位被称作/Contractor0,与安全相关的研究项目通常由具有相关资质和设备的大学或国家实验室(即/Contractor0)进行,这类/Contractor0由NRC的RES部门(NRC负责研究工作的专门机构)进行管理。在许可证管理方面美国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执行联邦法规10CFRPart50所规定的/二步法0核电厂许可证管理程序。自1989年颁布了新联邦法规10CFRPart52,规定了进一步降低新建核电厂的投资风险和技术风险的/一步法0核电厂许可证管理程序,并已经在新设计的核电厂如AP1000中使用[9]。俄罗斯核电监管体系与美国和我国监管体系主要比较见表2。从表2中可看出,俄罗斯核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分为3个层次,而美国的核电法规体系分为5个层次,与俄罗斯相比其核电法规体系划分更加细致,我国在核安全法规体系建设上借鉴了美国的良好经验,目前也为5个层次。与俄罗斯及美国核安全监管法规体系相比,我国5原子能法6或5核安全法6目前暂时空缺。在核安全监管组织机构上俄罗斯采取的是核能与辐射安全局总部、地区管理局加核能与辐射安全科技中心三者各司其职的模式。在组织机构上,俄罗斯核安全监管机构设置与我国的基本一致,而美国NRC则集行政管理、技术审评、现场监督职能为一体,相应职能的行使由下设的各office执行。在监管机构负责人的任命上,俄罗斯与美国均为总统任命,两国监管机构均独立于其他行政部门,而我国目前核安全监管机构目前隶属于环境保护部,暂时还未能独立于其他行政部门。在许可证管理方面,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根据HAF001P01的规定对核设施的许可证管理一直之行/类似于两步法0的许可证管理程序,这一点与俄罗斯核电厂许可证管理有类似之处。另外,在核能行业技术标准上美国、俄罗斯均有着较为完善的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标准,而我国目前是多国标准混用。2.2俄罗斯、美国及我国核电监管力量分析比较将俄罗斯、美国与我国核电监管人员及经费进行统计,统计结果见表3。由表3可见,俄罗斯在平均每堆监管人员上要多于我国,在每堆经费预算上与我国相差不大(1346万卢布约合人民币267万,此处数据为俄罗斯核监管当局2010年预算)。美国在核电监管投入上面领先于中、俄两国。

我国现行体系对俄罗斯堆监管的问题

原子能范文篇4

关键词核不扩散机制核军备控制谈判核大国

一、美苏在核不扩散机制的建立与发展过程中扮演的角色

核不扩散机制的建立,主要是随着美苏核军备控制谈判的进行而不断向前推进的,因此通过分析美苏在核军备控制谈判过程中所处的历史背景,所追求的战略目标便可清晰地看出美苏在核不扩散机制的建立与发展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当然这也是核不扩散机制为何“如此受伤”的根源所在。

(一)试探性交锋阶段(1945-1949年)

这一时期,美国独家垄断着核武器,苏联力图打破美国的核垄断。美苏虽尚未开始正式的核军控谈判,但在联合国原子能委员会的范围内进行了第一次交锋。双方争论的焦点是:第一,关于禁止和销毁原子武器的问题。第二,关于核查问题。美国要求对各国原子能的研究进行有损国家主权的核查,苏联则反对美国以国际监督为借口侵犯其他国家的主权。第三,关于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在原子能管制问题上是否拥有否决权的问题。由于美苏对以上问题的观点尖锐对立,会谈毫无进展,苏联1949年初退出原子能委员会。同年8月,苏联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①。

(二)争取核均势阶段(1950-1959年)

这一时期,美苏的核军控谈判仍然在联合国裁军委员会内进行,美国力求通过核军控谈判维持美苏核力量的不平衡关系,苏联则企图通过核军控谈判来削弱美国的核优势。双方争论的焦点:第一,关于全面彻底裁军问题。苏联于1955年5月10日提出一项分两阶段裁减常规军备和先禁止试验、使用,再彻底销毁核武器的新裁军方案。美国在拒绝了此方案之后,提出了一项建立在“肯定会被苏联拒绝”基础上的“开放天空”的建议。第二,关于禁止和试验的问题。从1954年到1956年苏联四次提出禁止核试验的建议。1956年夏,美国表示愿意进行禁止核试验谈判,但要求对禁止核试验进行国际监督。苏联表示不同意,要求“立即无条件停止核试验”美苏两国当时都主要从宣传的角度提出建议以获取国际社会的同情和支持,而实际上谁都不想真正停止核试验。在这种情况下,美苏不可能就核军控问题达成任何协议。

(三)部分核军控阶段(1959-1969)

50年代末起,美苏都开始准备和部署洲际导弹,从而都具备了对另一方国土进行核攻击的能力,双方在核武器问题上相互威慑、互为人质的关系逐渐形成。美国此时开始改变它那不可一世的核讹诈态度,以“灵活反应”战略取代“大规模报复”战略。这一时期国际关系中还出现了三个新的变化因素。第一,中苏关系开始迅速恶化。其次,美苏关系有所缓和。第三,美苏在防止中国等国成为核国家等问题上找到了某些共同的利益。在这种背景下,1963年7月25日美、苏、英三国签署了《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核不扩散机制的核心组成部分《防止核武器扩散条约》终于也在1965年第22局联合国大会上获得通过,美苏于《防止核武器扩散条约》开放签字的当日签署了该条约②。

(四)限制核武器数量的阶段(1969年-80年代中期)

60年代末,美苏在战略核武器方面已形成大体上的均势,双方都具有在遭到对方核打击后进行第二次打击的能力。与此同时,国际形势出现了一些新的战略性变化:首先,美国在侵略印度支那的战争中泥足深陷。其次,中苏关系彻底破裂。最后,中美关系开始改善。在这种背景下,美苏核军控谈判取得了相当进展。在限制战略核武器数量方面,1972年5月26日美苏签署了《美苏关于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为减少美苏间爆发核战争的危险,美苏于1971年9月30日签署了《美苏关于减少爆发核战争危险的措施的协议》和1973年6月22日签署了《美苏关于核战争协议》;在限制核试验方面,1974年美苏签署了《美苏限制地下核试验条约》和1976年5月28日签署了《美苏和平利用地下核爆炸条约》;

在制定核军备竞赛规则方面,1971年2月11日美、苏、英三国签署了《海床条约》。

(五)减少核武器数量阶段(80年代中期-1991年)

1979年底,苏联入侵阿富汗,美苏核军控谈判陷入了停滞的状态,80年代中期以后,国际关系中出现了一些新因素:首先,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其次,美苏力量出现不利于苏联的态势。再次,美苏战略思想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最后,美苏军备竞赛的重点已转向发展高技术常规武器和提高核武器质量。在这种背景下,1985年以来美苏核裁军谈判取得了较大的进展。1987年12月8日,美苏签署了《中导条约》。1991年7月31日,美苏又正式签署了《第一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

随着美苏核军控谈判的不断推进和各条约的签订,国际核不扩散机制一步步建立起来,世界核态势一度趋于缓和。但好景不长,1998年5月印巴相继试爆核武器,之后这两个南亚次大陆的宿敌就陷入核威慑和核对抗的恶性循环之中。③接踵而来的伊朗、朝鲜核问题更是使国际核局势蒙上了一层阴影,加上美国核霸权行径对核不扩散机制造成的负面影响,使得核不扩散机制遭受了来自各方面的“伤害”。通过对核不扩散机制建立过程的了解,不难发现核不扩散机制的命运与核大国意志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乍一看,美苏在核不扩散机制建立的过程中扮演了积极推动者的角色,然而,同时又是核不扩散机制粗暴的破坏者。1999年9月,美国国会参议院拒绝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给全球核不扩散前景造成了重大消极影响。2001年12月13日,美国政府宣布单方面退出美苏于1972年签署的《关于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破坏了美俄之间战略稳定的基石。④而核大国对核不扩散机制更为严重和隐蔽的“伤害”,就是对核不扩散机制的纵向破坏。核不扩散机制包括横向不扩散和纵向不扩散,前者指防止核武器从有核国家向无核国家扩散,后者指防止核国家不断发展自身核武技术,更新核武设备。80年代中后期起,某些核大国一方面着力提高现有核武器系统的质量,另一方面积极研制开发新一代核武器系统,从而对核不扩散机制的纵向不扩散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为什么核大国在核不扩散机制建立的过程中会扮演如此冲突的双重角色呢?我想要弄清这个问题还得探讨一下他们建立此体制的战略意志。

二、浅析美苏建立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的战略意志

美苏推动国际核不扩散机制建立的战略意志是多方面的:缓和双方的军事对抗,在美苏间建立一种稳定的战略关系,降低爆发核战争的风险;限制和削弱对方,保护和加强自己;制定核军备竞赛的规则,减轻经济负担;限制其他国家发展核武器,保持美苏的核垄断和核优势地位;改善自身形象,争取国际舆论上的主动权。在核军控问题上,美苏既争夺又勾结。一方面,他们不遗余力地争夺核优势;另一方面,美苏为了维护双方在军事实力、技术方面对其他国家的垄断和优势地位,不得不在争夺中寻求妥协,在对抗中寻求合作,在竞赛中制定规则,以使他们的核军备竞赛在不危及各自安全的情况下“稳定”地进行。因此,严格意义上讲,冷战时期的核军备控制,实际上不过是对核军备竞赛的控制。还应该重点指出的是,美苏核军控的一条主要规律是:只有对美苏都有利的核军控协议,才能为双方所接受。美苏核军控谈判所签署的一系列条约与协议,一方面客观上维护了世界核均势,有利于世界和平,另一方面更是体现了美苏两大国的国家意志。比如说,《防止核武器扩散条约》在防止核不扩散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美苏签订此条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阻止其他国家掌握核武器,维护自己的核优势,以便对其他国家进行核威慑与核讹诈;《中导条约》规定要销毁美苏两国的中短程导弹,这有利于美苏淘汰落后过时的核武器,以便节省经费转用于新的军备竞赛;苏联解体之前,关于禁止核试验问题的谈判进行过多次,但未取得什么进展。冷战结束后,俄罗斯不再是美国直接和现实的威胁,另一方面,从技术上来说,美国已经通过1000多次的核试验积累了大量的实验数据和先进的核技术,停止核试验对美国来说不会有多大影响,但却可以“冻结”对其它国家的核优势。俄罗斯基本上也基于以上的考虑,从而改变了对核试验的态度。在这种背景下,《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在1996年9月最终在联合国大会通过。可见,这一系列条约与协议只不过是那些核大国用来对外推行其核战略,维护其国家利益的工具,需要时就加以利用,不需要时可以粗暴的破坏或将之抛弃。他们主导了核军控谈判,推动了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的建立,他们利用这一体制来限制世界其他国家的核力量发展,建立和维持自己的核优势,以核优势为后盾获取国家战略利益,进而对其它国家进行核威慑与核讹诈,这也迫使其他一些国家倾其国力发展自己的核武器。既然某些核大国可以凭借自己的核优势对其他国家进行核威慑与核讹诈,那为什么其他国家就不能发展自己的核力量来维护自己的安全呢?伊朗国家安全最高委员会秘书长拉里贾尼不无讽刺地指出:向日本投原子弹的人没有资格阻止我们拥有核技术。就是在这样一个“恶性循环”中,核不扩散机制在缓慢发展的同时,不断遭受来自各方面的“伤害”。

原子能范文篇5

50多年前,当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签署时,没有人能预料到欧洲一体化会发展到今天的程度:以欧洲各大共同体为第一支柱、以共同的外交与防卫政策为第二支柱、以刑事案件的警务与司法合作为第三支柱,以欧洲联盟为穹顶,一座宏伟的欧洲统一大厦的雏形已经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欧洲一体化的发展,已经远远超出了当初人们的期待,欧洲联盟的出现及其发展是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而且,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并没有就此止步不前;这种进程仍在继续。目前,在许多领域,人们不能无视欧洲各大共同体所占据的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条约存续期限已于2002年届满)、《欧洲共同体条约》、《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以及后来的《欧洲联盟条约》及其各个修订版本的基础上,为了在这些条约所涉及的领域建立一个内部统一大市场,各个成员国把原来属于内国的一部分主权让渡给了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共同体以及(2002年之前的)欧洲原子能共同体以及各大共同体的各个机构。目前,在这些机构中,原则上讲,(部长)理事会拥有立法权,欧洲委员会享有行政执行权,欧洲法院负责司法权(包括对各大条约司法解释),欧洲议会享有立法参与与监督权,一个分权与制衡的体制已经逐步形成。成立各大共同体的条约以及欧洲联盟条约及其各个修订后的版本构成了欧洲法的基础,因而被称为是基础性的共同体法(PrimaeresGemeinschaftsrecht)。各个机构根据基础性的共同体法所颁布的条例、指令、决定等属于派生性的共同体法(SekundaeresGemeinschaftsrecht)。这两部分法律规范是目前欧洲法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实施欧洲法的过程中,欧洲法院的判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很多情况下,欧洲法院通过先行裁决程序以及其他程序做出判例,就具体案件中适用共同体法的问题做出司法解释;这些司法解释所体现出来权威性、灵活性与创造性,不得不令人联想到“法官造法”这一功能。

二、欧洲法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1、欧洲法的主线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是欧洲法产生、发展的主线。1952年7月25日,《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正式生效,欧洲煤钢共同体(EGKS)正式成立。从此,各成员国把煤炭钢铁的生产经营管理共同交给一个具有“超国家的”共同体及其“高级管理局”(欧洲委员会在煤钢共同体的名称)来管理,欧洲一体化迈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实质性第一步。1958年1月1日《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生效,欧洲经济共同体(EWG)成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生效》,欧洲原子能共同体(EAG)成立。当时,三个共同体当中,欧洲经济共同体是三个共同体中最重要、权限最大的共同体,凡不属于煤炭、钢铁以及原子能范畴的经济事务(比如农业、贸易、货币等)大都属于欧洲经济共同体管辖。从此,欧洲各大共同体成为各个成员国经济上紧密联盟的象征,欧洲一体化也向着全面、实质性方向前进。1993年1月1日,《马斯特里赫特(Maastricht)欧洲联盟条约》生效。根据该条约,欧洲经济共同体(EWG)更名为欧洲共同体(EG)。条约提出了经济与货币联盟的目标,并对实现货币联盟规定了三个阶段。各大共同体的各个机构被冠名为欧洲联盟的机构。作为第一支柱的欧洲各大共同体与“共同的外交与防卫政策合作领域”以及“有关刑事案件的警务与司法合作领域”等两大支柱共同支撑起欧洲联盟这座大厦的穹顶。自2002年开始,煤钢共同体条约下的产业领域全部被转移到欧洲共同体条约的框架下,欧洲共同体条约调整的产业领域范围进一步扩大。这期间,以启用欧元(EURO)为标志的、在经济与货币联盟方面实现的一体化简直是革命性的。

与已经签署的各大条约相比,拟议中的欧洲宪法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目前,欧洲各共同体/欧盟成员国已经组成了阵容强大的制宪会议,欧洲宪法条约的草案文本也已经初步形成。尽管人们对欧洲宪法的制定存在很大的疑问和争议,但是,欧洲制宪会议与宪法草案的提出,已经表明了欧洲各国把一体化进程继续推向深入的巨大勇气。

在本书中,沿着这条主线,我们也不难看出:欧洲一体化每向前发展一步,都由相关的条约(或条约议定书)以法律的形式予以确认下来。因此,研究欧洲法,首先就应当从这些条约所体现的一体化程度入手,这样才能从源头上把握欧洲法最新进展。

2、欧洲法的性质与调整对象基础性的共同体法是以国际条约的形式存在的。从形式上看,这些条约带有典型的国际公法特征:条约的谈判、制定、签署、批准生效等过程几乎与其他的国际条约并无多大区别。从内容上看,基础性的共同体法所规定的各大共同体在煤炭、钢铁、原子能以及上述领域之外的涉及经济事务方面的排他性管辖权则表明它们更接近国内法律关于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而欧洲各大共同体(及其各个机构)简直更像一个超级国家:它们有着自己完全独立于各个成员国之外的立法、行政、司法机构,它们在这些领域说一不二、各个成员国按照条约几乎只有服从的份儿!从国家法的角度来看,基础的共同体法的在上述领域的效力高于各个成员国宪法,它们在共同体法律体系中起着类似于宪法的作用;派生的共同体法中条例还直接为个体(成员国国民以及企业)设定了权利义务并具有直接适用的效力。因此,人们很难予以简单界定:欧洲法到底属于国内法还是国际法的范畴、到底属于宪法还是部门法的范畴、到底属于公法还是私法的范畴。按照目前的情形来看,人们似乎不能用这些传统的国家与法理论的分类去界定它;似乎所有的界定也是徒劳无益的。在这里,抽象演绎的方法论遇到了难题。

或许,人们可以从就事论事来分析这个问题。我们不妨把欧洲法看成一个特殊的法的类别。它正处在不断地发展演化过程之中。演化的方向大致可以表述为:国际公法——共同体的法——联盟的法——国家的法(包括公法与私法)。其中,国际公法与国家的法都是目前法律的传统类型。共同体的法与联盟的法是过渡阶段的法律类型。这是因为,欧洲法的性质首先是与欧洲各大共同体以及欧洲联盟的法律性质密切相关的。由于主权让渡而产生的各大共同体及其各个机构管辖权限所具备的“超国家”性特征,正是用传统的法的类型来界定欧洲法性质的最大难度所在。虽然,欧洲各大共同体的国际法律人格已经为许多国家以及国际组织(比如欧洲共同体是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成员)所承认;但是,至于欧洲联盟的性质,长期以来一直众说纷纭,至今为止,尚无定论。本书中提到了把目前的欧洲联盟认定为一个“国家集团”(Staatsverbund)的看法,这一国家集团的发展前途应当是某种具有联邦制(邦联制)特征的超国家联合甚至是“欧洲联邦共和国”。就目前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来看,离这一步还有一定的距离。而且,作为一个实体,目前的欧洲联盟还不具有国际法律人格以及相应的行为能力。

因此——还是要从欧洲一体化进程的角度、发展地来看这个问题——目前的欧洲法,尽管把欧洲联盟框架下一些尚属于传统意义上国际条约内容的外交与防卫政策以及刑事案件的警务与司法合作也囊括了进去,但是,欧洲法实质上还是停留在“共同体的法”的阶段(其实质的、主要的内容仍然是欧洲各大共同体那些管辖权)。只有欧洲联盟在某一天发展到了具有真正的国际法律人格与行为能力的时候,欧洲法才真正发展成为完整意义上“欧洲联盟的法”——欧洲法。目前,人们正在讨论制定一部欧洲宪法的有关问题。可以预见,在未来的欧洲宪法中,人们将对欧洲联盟的法律性质做出界定。

目前,欧洲法的调整对象主要是调整各大共同体与成员国国家之间在内部统一大市场范围内的法律关系。在内部统一大市场的框架下,它具体调整着共同体机构个体与个体、个体与国家、成员国国家之间、共同体与第三国(或者国际组织)之间的法律关系。此外,它还调整着第二与第三支柱框架下的、各个成员国之间在外交与防卫领域以及刑事案件的警务与司法方面的合作型法律关系。

3、欧洲法的法律渊源、基本原则、基本制度上文已经提到欧洲法的两大基本渊源:基础的共同体法(各大条约)以及派生的共同体法(理事会颁布的条例、指令;委员会做出的决定等)。此外,欧洲法院判例也独立构成了一个渊源,这一渊源使得欧洲法带有了一些英美法系的判例法特征。

欧洲法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处理各大共同体与各个成员国之间关系的那些基本准则:忠于与信守条约的义务(欧洲共同体条约第10条);经济政策的合作(欧洲共同体条约第4条);歧视之禁止(欧洲共同体条约第12条);辅助性原则(欧洲共同体条约第5条)等。此外,国际公法的一般法律原则以及适当性/比例性原则也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欧洲法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从立法、行政到司法制度、从实体法到程序法、涉及的实体范围从基本权利保护到经济领域的方方面面。具体地讲,本书中所论述的欧洲法的基本制度与政策领域主要有:组织制度(介绍欧洲各大共同体的机构组成以及职责)、司法制度(介绍理事会、委员会特别是欧洲法院的相关程序)、财政制度(欧洲各大共同体的财政宪法)、欧盟公民制度、内部统一大市场的法律制度(主要是市场上的四大自由)、法律的协调统一制度、农业法、竞争法、商业贸易法、经济与货币政策(联盟)、环境法、社会保障法、外交政策等部门法与政策领域。此外还有欧洲联盟第二以及第三支柱下的那些政府间合作制度。

4、与欧洲法有关的概念的区分在语言上,做过翻译的人士经常会有这样的困惑,许多有关欧洲组织的英文或者德文的名词很难用准确的中文予以表达出来。这是因为,欧洲的组织与机构经常使用非常近似的名称,这些名称上的近似常常会造成概念上混淆。在欧洲一体化的进行中,一些前所未有的新的组织机构的出现,往往让人们在法律归类上无所适从。再加上媒体甚至官方不精确地对这些术语的翻译使用,更加剧了这种概念上的混乱。因此,我们有必要在这里把一些与“欧洲”有关的机构名称予以区分。

欧洲联盟(EU)与欧洲共同体(EG)。EU是EuropaeischeUnion的缩写,官方的中文译名是“欧洲联盟”。简称欧盟。EG是EuropaeischeGemeinschaft的缩写,准确的译名应该是“欧洲共同体”,有时候被简称为欧共体。过去,EG与欧洲煤钢共同体以及欧洲原子能共同体一起构成欧洲三大共同体。2002年后,由于煤钢共同体条约期限届满,原来的各大共同体只剩下了两大共同体。欧洲各大共同体与“共同的外交与防卫政策合作领域”以及“刑事案件的警察事务与司法合作领域”等两大支柱共同支撑起欧洲联盟这座大厦的穹顶。根据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以及此后的阿姆斯特丹条约,欧洲联盟并没有把欧洲各大共同体“吞并”,而仅仅为它们提供了一个框架而已。目前,在欧洲联盟的框架下,一体化程度最高的也是各大共同体。这种高度的一体化程度体现在:各个成员国通过各个共同体条约把自己国家的部分主权(比如货币主权)让渡于共同体机构,而这些超国家性的机构做出的决定、的指令、制定的条例,各个成员国必须遵守。其它的两个领域的一体化程度并不是很高,有的合作还停留在政府间合作论坛的形式(比如外交与防卫领域)。不少人认为,欧盟取代了原来的欧洲各大共同体的地位,这是一种曲解。

欧洲共同体与欧洲各大共同体。EuropaeischeGemeinschaft(欧洲共同体EG)的前身是EuropaeischeWirtschaftsgemeischaft(欧洲经济共同体,EWG),它与欧洲煤钢共同体(EuropaeischeGemeinschaftfuerKohleundStahl,简称EGKS或者Montanunion)以及欧洲原子能共同体(EuropaeischeAtomgemeinschaft,EAG)共同组成欧洲各大共同体。当年,各大共同体机构合并条约(Fusionsvertrag)生效之后,欧洲各大共同体对外开始通过共同的各大机构行使权力,很多人会认为他们已经合并为“欧共体”,事实上,并非如此。机构合并条约生效之后,各大共同体虽然有着共同的机构(理事会、委员会、法院、欧洲议会以及审计院),但并没有合并,用简单的一句话来说:“三块牌子、一套班子”。2002年,由于煤钢共同体条约的存续期间届满,煤钢共同体框架下的领域才被并入到欧洲共同体的框架下。需要说明的是,三大/各大欧洲共同体的德文是EuropaeischeGemeinschaften,英文是EuropeanCommunities,而欧洲共同体的德文是EuropaeischeGemeinschaft,英文是EuropeanCommunity.二者需要做出区分,否则就要闹笑话。简单而言,就是西方语系的单数复数问题,造成了今天许多人在中文里把“欧洲共同体”(EG)一词错误使用,因为中文对名词很多情况下是不区分单数复数的。“欧洲各大共同体”是“欧洲联盟”的核心部分(第一支柱)。以前的“欧洲经济共同体”已经直接更名为当今的“欧洲共同体”(欧洲共同体条约第一条)。这个新的称呼只适用于“欧洲各大共同体”中的一个,在当初一开始采用“欧洲共同体”(EG)这个名称,引起了人们的一些误解。在中国目前使用的中文译名中,许多人把“欧洲共同体”等同于各大共同体,把各大共同体统称为“欧洲共同体/欧共体”,或者公开宣称各大共同体已经全部合并到欧洲共同体,这都是非常不恰当的,因为:根据欧洲联盟条约第八条,“欧洲共同体”(EG)只不过是原来“欧洲经济共同体”(EWG)一个新名称而已。2002年之后,“欧洲共同体”(EG)虽然兼并了煤钢共同体条约调整的产业领域,但是原子能共同体仍然独立于欧洲共同体之外。

欧洲理事会、欧盟理事会以及欧盟首脑理事会。欧洲理事会(Europarat)目前还不是欧洲联盟框架下的机构。它是独立于欧洲联盟框架下所有诸条约之外的一个国际组织。RatderEuropaeischenGemeinschaften是各大共同体理事会。一段时间以来,“欧洲各大共同体”理事会被称为“欧盟理事会”(RatderEuropaeischenUnion)——尽管它实际上只不过是“欧洲各大共同体”的机构。由于“欧洲各大共同体”的理事会(欧盟理事会)原则上是由来自各成员国的专业部长组成的会议,所以这个机构经常被普遍的称为“部长理事会”或者“理事会”(Ministerrat,Rat)。EuropaeischeRat(“欧盟(首脑)理事会”)是欧洲联盟的最高表决机构。它是由各成员国的国家首脑与政府首脑还有欧盟委员会主席组成(欧洲联盟条约第4条)。在这里,“欧盟(首脑)理事会”的概念也应当与作为国际组织的“欧洲理事会”区分开来。

欧盟理事会(Rat)、欧盟委员会(Kommission)、欧洲法院(EuGH)、欧洲议会(Parlament)、欧洲审计院(Rechnungshof)。这些机构虽然被冠以“欧洲”、“欧盟”的头衔,实质上,目前它们还都只是欧洲各大共同体的共同机构。根据各个共同体条约,这些机构被赋予比各个成员国主权还要高的“超国家性”的权力,以保障共同体统一大市场内部在人员迁徙、资本、服务贸易等等各种自由(Freiheiten)的顺利实现。

三、欧洲法学学科体系与理论架构

1.独立作为一门法学学科的欧洲法学目前,在欧洲,欧洲法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法律学科。由于欧洲法兼具了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特征(更多的则是大陆法系),欧洲法为传统的法学学科划分所带来的冲击也是非常巨大的。

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应当具备自己独立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的不可替代性)、自己独特的发展规律(学科发展的规律性)。欧洲法特殊的调整对象以及欧洲一体化进程的特殊规律性决定了欧洲法学不可能为其它的法学学科所替代。在这里,欧洲法学是指研究欧洲法各项法律制度发展演变规律的科学。

欧洲法研究对象的相对稳定性。作为一门学科的欧洲法学,与其研究对象欧洲法本身有所不同。作为一门学科具有相对稳定性,而作为法的类型的欧洲法则由于其发展演化的迅速而具有相对的不确定性。比如,单纯从条约法的意义上讲,第一部条约——煤钢共同体条约——颁布生效之后,那个时候的欧洲法其实仅仅处于萌芽阶段,也就是说仅仅是煤钢共同体法;原子能共同体条约以及欧洲共同体条约颁布生效之后,欧洲法则扩展到三大条约法(共同体法);欧洲联盟将来如果有一天具有了自己的国际法律人格和行为能力的时候,那时的欧洲法就成了“欧洲联盟法”;或者,甚至若干若干年之后,欧洲联盟演变成了“欧洲联邦共和国”的时候,那时的欧洲法才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欧洲的法。也就是说,欧洲法的实际类型是一直处于演化过程之中的。但是,作为一门学科的欧洲法学,其研究对象是相对稳定的:自始至终,它的研究对象一直是欧洲法及其各项制度的发展演变规律。正因为如此,欧洲各国大学以及研究机构从事欧洲法研究的许多学者(包括本书的作者在内)都把这一学科命名为“欧洲法学”,而不是“煤钢共同体法学”、“欧洲共同体法学”或者“欧洲联盟法学”等等。不恰当的具体化,会损害一门学科的相对稳定性,并对这一学科的发展带来人为的局限。

欧洲法的跨学科性。欧洲法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实现各成员国之间法律制度的协调统一。由于许多成员国分属不同的法系,法律传统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在法律的协调统一上面,人们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在某种程度上讲,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是以法律方面的一体化为前提的。各种一体化之后的法律领域都被纳入到欧洲法的范畴之内。因此,欧洲法不但涉及传统意义上的国际公法规范,而且还涉及数量众多的私法规范(公司法、贸易法/买卖法、知识产权法、竞争法等等)、行政法规范(关于统一货币、农业、环境、教育科研等方面的政策带有非常明显的行政法特征)、刑法规范(刑事案件领域的警察事务与司法合作)、程序法规范(突出表现为理事会的立法程序、委员会的行政程序以及欧洲法院的司法程序)、冲突法规范(成员国与共同体法之间在适用法律问题上所发生的法律冲突)。可以预见,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法律领域将被卷入法律一体化的潮流,并为欧洲法以及欧洲法学不断增添新的研究领域。而且,随着欧洲法体系的不断壮大,在欧洲法这一大学科之下,还将做出细分。比如,欧洲私法学与欧洲经济法学这两大分支学科已经基本成型。

欧洲法的过渡性。如果说欧洲一体化的终极目标是建立一个统一的欧洲(联邦)国家的话,那么,从这一发展趋势来讲,目前的欧洲法只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短暂的一瞬,而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这一过渡性特征从各国准备制定一部欧洲宪法的积极行动中便可以看得出来。从目前欧洲一体化的程度来看,欧洲的人们朝着统一的梦想已经跨出了一大步。

2、欧洲法学的体系架构众所周知,欧洲法所涉及的领域不仅仅局限于某个部门法,它不但涉及私法、也涉及公法的内容,不但涉及实体法的内容,也涉及程序法。欧洲法的跨度所体现的综合性也为欧洲法学学科的体系架构增加了难度。

在欧洲法学的体系架构问题上,欧洲各国的学者们也并不是很一致。少数人主张把该学科的范围仅仅局限在各大共同体条约以及欧洲联盟条约(最狭义的欧洲法),在编写教材的时候,选用这种选材模式的人也并不多。本书作者选材的范围较广(广义的欧洲法),本书不但囊括了狭义欧洲法的全部内容,而且还把欧洲法产生、发展过程中以及与将来发展存有密切联系的欧洲人权公约、国际公法的一般法律原则、以及一些重要的国际组织也包括进来。当然,在论述欧洲法的过程中不可能离开成员国的具体环境,因此,本书还引证了德国联邦宪法法院与德国各级法院大量的判例以及德国与其他成员国在制定、实施欧洲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处理方法、处理结果。当然,作为中国的法律研究者,我们在研究、探讨欧洲法的时候,也可以从国际法或者比较法的角度把欧洲法对中国的影响或者欧盟及其各大共同体与中国的关系作为附加内容添加进去,在某种意义上,这也算是对欧洲法发展的一种贡献。

欧洲法学在体系架构上必不可少的部分主要有:欧洲法在特定时期的概念性界定、欧洲法发展的历史沿革、欧洲法的基本制度、组织法、内部统一大市场的法律体系、其他领域一体化的程度以及具体的法律制度、潜在的一体化领域等等。也就是说,欧洲法学的体系架构原则应当着眼于欧洲法的发展、紧紧围绕欧洲一体化,但又不能仅仅局限于一体化。只有这样,才能从更高的层次上更正确地把握欧洲法学研究的最前沿,更深刻理解欧洲法的各项法律制度与原则。

四、本书的特色

在德国以及欧洲各国,欧洲法也已经是大学法学院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本书作者马迪亚斯。赫蒂根(MatthiasHerdegen)是德国波恩大学法律系教授,国际法与欧洲法方面的专家。

正如本书的作者所言:本教科书在德国“首先是面向大学生读者的”。在德国各大学,本教科书都是专修欧洲法的大学生们首选的参考教材之一。本书初版并不算早,但很受欢迎——关于这一点,人们从本书每年都有新版、供不应求的形势完全可以看得出来。

本书内容非常丰富:它系统介绍了欧洲的一体化进程特别是欧洲各大共同体以及欧洲联盟的发展背景、沿革与前景;详细介绍了各大共同体理事会、欧盟委员会、欧洲议会、欧洲法院等共同体机构的组织与功能,共同体内部统一市场法律的体系架构,共同体法律规范对各个成员国内国法特别是对德国法的影响等;本书还以大量的篇幅详细介绍了包括共同市场上自由的人员流动、自由的商品贸易、自由的服务贸易以及自由的资本流动等四大自由为核心的欧洲内部统一大市场的法律制度与法院判例、经济与货币联盟等重要内容。

通过栩栩如生的各种判例介绍与各种图表的形象化描述,也体现了本书深入浅出的特色。

通过本书,有助于对欧洲感兴趣的读者全方位了解欧洲联盟以及各大共同体的基础知识,有助于中国的法学本科生以及研究生全方位了解作为一门学科的欧洲法的现状、体系架构以及发展前景,有助于专业研究欧洲法的人士了解欧盟与欧洲法的前沿问题与最新发展。

应当指出的是,由于欧洲法发展更新的速度很快,涉及的学科范围相当广泛,再加上各共同体机构每年都颁布大量的法律性文件,特别是欧洲法院每年也有大量的判例,而要把这些最新的发展全面准确地翻译成中文的法律语言,对译者来说也是一向富有挑战性的工作,这也使译者倍感压力。

五、欧洲法研究对中国的意义

从法律的基础价值上讲,欧洲一体化所体现的欧洲各国的价值观与美国所理解的价值观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二者都属于所谓的“西方国家”的价值观范畴。这种共同的价值观特别体现在对民主与人权的理解上.虽然,东西方法律文化存在巨大的差异,但是也存在许多共通之处。从求同存异、取长补短的角度来看,我们也不可能简单地全盘接受或者全盘否定欧洲法所代表的欧洲价值与理念。从法学研究的角度来讲,作为成熟的西方法的一个重要领域,欧洲法在许多已经取得卓有成效的地方都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原子能范文篇6

50多年前,当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签署时,没有人能预料到欧洲一体化会发展到今天的程度:以欧洲各大共同体为第一支柱、以共同的外交与防卫政策为第二支柱、以刑事案件的警务与司法合作为第三支柱,以欧洲联盟为穹顶,一座宏伟的欧洲统一大厦的雏形已经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欧洲一体化的发展,已经远远超出了当初人们的期待,欧洲联盟的出现及其发展是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而且,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并没有就此止步不前;这种进程仍在继续。目前,在许多领域,人们不能无视欧洲各大共同体所占据的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条约存续期限已于2002年届满)、《欧洲共同体条约》、《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以及后来的《欧洲联盟条约》及其各个修订版本的基础上,为了在这些条约所涉及的领域建立一个内部统一大市场,各个成员国把原来属于内国的一部分主权让渡给了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共同体以及(2002年之前的)欧洲原子能共同体以及各大共同体的各个机构。目前,在这些机构中,原则上讲,(部长)理事会拥有立法权,欧洲委员会享有行政执行权,欧洲法院负责司法权(包括对各大条约司法解释),欧洲议会享有立法参与与监督权,一个分权与制衡的体制已经逐步形成。成立各大共同体的条约以及欧洲联盟条约及其各个修订后的版本构成了欧洲法的基础,因而被称为是基础性的共同体法(PrimaeresGemeinschaftsrecht)。各个机构根据基础性的共同体法所颁布的条例、指令、决定等属于派生性的共同体法(SekundaeresGemeinschaftsrecht)。这两部分法律规范是目前欧洲法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实施欧洲法的过程中,欧洲法院的判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很多情况下,欧洲法院通过先行裁决程序以及其他程序做出判例,就具体案件中适用共同体法的问题做出司法解释;这些司法解释所体现出来权威性、灵活性与创造性,不得不令人联想到“法官造法”这一功能。

二、欧洲法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1、欧洲法的主线

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是欧洲法产生、发展的主线。1952年7月25日,《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正式生效,欧洲煤钢共同体(EGKS)正式成立。从此,各成员国把煤炭钢铁的生产经营管理共同交给一个具有“超国家的”共同体及其“高级管理局”(欧洲委员会在煤钢共同体的名称)来管理,欧洲一体化迈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实质性第一步。1958年1月1日《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生效,欧洲经济共同体(EWG)成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生效》,欧洲原子能共同体(EAG)成立。当时,三个共同体当中,欧洲经济共同体是三个共同体中最重要、权限最大的共同体,凡不属于煤炭、钢铁以及原子能范畴的经济事务(比如农业、贸易、货币等)大都属于欧洲经济共同体管辖。从此,欧洲各大共同体成为各个成员国经济上紧密联盟的象征,欧洲一体化也向着全面、实质性方向前进。1993年1月1日,《马斯特里赫特(Maastricht)欧洲联盟条约》生效。根据该条约,欧洲经济共同体(EWG)更名为欧洲共同体(EG)。条约提出了经济与货币联盟的目标,并对实现货币联盟规定了三个阶段。各大共同体的各个机构被冠名为欧洲联盟的机构。作为第一支柱的欧洲各大共同体与“共同的外交与防卫政策合作领域”以及“有关刑事案件的警务与司法合作领域”等两大支柱共同支撑起欧洲联盟这座大厦的穹顶。自2002年开始,煤钢共同体条约下的产业领域全部被转移到欧洲共同体条约的框架下,欧洲共同体条约调整的产业领域范围进一步扩大。这期间,以启用欧元(EURO)为标志的、在经济与货币联盟方面实现的一体化简直是革命性的。

与已经签署的各大条约相比,拟议中的欧洲宪法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目前,欧洲各共同体/欧盟成员国已经组成了阵容强大的制宪会议,欧洲宪法条约的草案文本也已经初步形成。尽管人们对欧洲宪法的制定存在很大的疑问和争议,但是,欧洲制宪会议与宪法草案的提出,已经表明了欧洲各国把一体化进程继续推向深入的巨大勇气。

在本书中,沿着这条主线,我们也不难看出:欧洲一体化每向前发展一步,都由相关的条约(或条约议定书)以法律的形式予以确认下来。因此,研究欧洲法,首先就应当从这些条约所体现的一体化程度入手,这样才能从源头上把握欧洲法最新进展。

2、欧洲法的性质与调整对象

基础性的共同体法是以国际条约的形式存在的。从形式上看,这些条约带有典型的国际公法特征:条约的谈判、制定、签署、批准生效等过程几乎与其他的国际条约并无多大区别。从内容上看,基础性的共同体法所规定的各大共同体在煤炭、钢铁、原子能以及上述领域之外的涉及经济事务方面的排他性管辖权则表明它们更接近国内法律关于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而欧洲各大共同体(及其各个机构)简直更像一个超级国家:它们有着自己完全独立于各个成员国之外的立法、行政、司法机构,它们在这些领域说一不二、各个成员国按照条约几乎只有服从的份儿!从国家法的角度来看,基础的共同体法的在上述领域的效力高于各个成员国宪法,它们在共同体法律体系中起着类似于宪法的作用;派生的共同体法中条例还直接为个体(成员国国民以及企业)设定了权利义务并具有直接适用的效力。因此,人们很难予以简单界定:欧洲法到底属于国内法还是国际法的范畴、到底属于宪法还是部门法的范畴、到底属于公法还是私法的范畴。按照目前的情形来看,人们似乎不能用这些传统的国家与法理论的分类去界定它;似乎所有的界定也是徒劳无益的。在这里,抽象演绎的方法论遇到了难题。

或许,人们可以从就事论事来分析这个问题。我们不妨把欧洲法看成一个特殊的法的类别。它正处在不断地发展演化过程之中。演化的方向大致可以表述为:国际公法-共同体的法-联盟的法-国家的法(包括公法与私法)。其中,国际公法与国家的法都是目前法律的传统类型。共同体的法与联盟的法是过渡阶段的法律类型。这是因为,欧洲法的性质首先是与欧洲各大共同体以及欧洲联盟的法律性质密切相关的。由于主权让渡而产生的各大共同体及其各个机构管辖权限所具备的“超国家”性特征,正是用传统的法的类型来界定欧洲法性质的最大难度所在。虽然,欧洲各大共同体的国际法律人格已经为许多国家以及国际组织(比如欧洲共同体是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成员)所承认;但是,至于欧洲联盟的性质,长期以来一直众说纷纭,至今为止,尚无定论。本书中提到了把目前的欧洲联盟认定为一个“国家集团”(Staatsverbund)的看法,这一国家集团的发展前途应当是某种具有联邦制(邦联制)特征的超国家联合甚至是“欧洲联邦共和国”。就目前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来看,离这一步还有一定的距离。而且,作为一个实体,目前的欧洲联盟还不具有国际法律人格以及相应的行为能力。

因此-还是要从欧洲一体化进程的角度、发展地来看这个问题-目前的欧洲法,尽管把欧洲联盟框架下一些尚属于传统意义上国际条约内容的外交与防卫政策以及刑事案件的警务与司法合作也囊括了进去,但是,欧洲法实质上还是停留在“共同体的法”的阶段(其实质的、主要的内容仍然是欧洲各大共同体那些管辖权)。只有欧洲联盟在某一天发展到了具有真正的国际法律人格与行为能力的时候,欧洲法才真正发展成为完整意义上“欧洲联盟的法”-欧洲法。目前,人们正在讨论制定一部欧洲宪法的有关问题。可以预见,在未来的欧洲宪法中,人们将对欧洲联盟的法律性质做出界定。

目前,欧洲法的调整对象主要是调整各大共同体与成员国国家之间在内部统一大市场范围内的法律关系。在内部统一大市场的框架下,它具体调整着共同体机构个体与个体、个体与国家、成员国国家之间、共同体与第三国(或者国际组织)之间的法律关系。此外,它还调整着第二与第三支柱框架下的、各个成员国之间在外交与防卫领域以及刑事案件的警务与司法方面的合作型法律关系。

3、欧洲法的法律渊源、基本原则、基本制度

上文已经提到欧洲法的两大基本渊源:基础的共同体法(各大条约)以及派生的共同体法(理事会颁布的条例、指令;委员会做出的决定等)。此外,欧洲法院判例也独立构成了一个渊源,这一渊源使得欧洲法带有了一些英美法系的判例法特征。

欧洲法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处理各大共同体与各个成员国之间关系的那些基本准则:忠于与信守条约的义务(欧洲共同体条约第10条);经济政策的合作(欧洲共同体条约第4条);歧视之禁止(欧洲共同体条约第12条);辅助性原则(欧洲共同体条约第5条)等。此外,国际公法的一般法律原则以及适当性/比例性原则也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欧洲法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从立法、行政到司法制度、从实体法到程序法、涉及的实体范围从基本权利保护到经济领域的方方面面。具体地讲,本书中所论述的欧洲法的基本制度与政策领域主要有:组织制度(介绍欧洲各大共同体的机构组成以及职责)、司法制度(介绍理事会、委员会特别是欧洲法院的相关程序)、财政制度(欧洲各大共同体的财政宪法)、欧盟公民制度、内部统一大市场的法律制度(主要是市场上的四大自由)、法律的协调统一制度、农业法、竞争法、商业贸易法、经济与货币政策(联盟)、环境法、社会保障法、外交政策等部门法与政策领域。此外还有欧洲联盟第二以及第三支柱下的那些政府间合作制度。

4、与欧洲法有关的概念的区分

在语言上,做过翻译的人士经常会有这样的困惑,许多有关欧洲组织的英文或者德文的名词很难用准确的中文予以表达出来。这是因为,欧洲的组织与机构经常使用非常近似的名称,这些名称上的近似常常会造成概念上混淆。在欧洲一体化的进行中,一些前所未有的新的组织机构的出现,往往让人们在法律归类上无所适从。再加上媒体甚至官方不精确地对这些术语的翻译使用,更加剧了这种概念上的混乱。因此,我们有必要在这里把一些与“欧洲”有关的机构名称予以区分。

欧洲联盟(EU)与欧洲共同体(EG)。EU是EuropaeischeUnion的缩写,官方的中文译名是“欧洲联盟”。简称欧盟。EG是EuropaeischeGemeinschaft的缩写,准确的译名应该是“欧洲共同体”,有时候被简称为欧共体。过去,EG与欧洲煤钢共同体以及欧洲原子能共同体一起构成欧洲三大共同体。2002年后,由于煤钢共同体条约期限届满,原来的各大共同体只剩下了两大共同体。欧洲各大共同体与“共同的外交与防卫政策合作领域”以及“刑事案件的警察事务与司法合作领域”等两大支柱共同支撑起欧洲联盟这座大厦的穹顶。根据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以及此后的阿姆斯特丹条约,欧洲联盟并没有把欧洲各大共同体“吞并”,而仅仅为它们提供了一个框架而已。目前,在欧洲联盟的框架下,一体化程度最高的也是各大共同体。这种高度的一体化程度体现在:各个成员国通过各个共同体条约把自己国家的部分主权(比如货币主权)让渡于共同体机构,而这些超国家性的机构做出的决定、的指令、制定的条例,各个成员国必须遵守。其它的两个领域的一体化程度并不是很高,有的合作还停留在政府间合作论坛的形式(比如外交与防卫领域)。不少人认为,欧盟取代了原来的欧洲各大共同体的地位,这是一种曲解。

欧洲共同体与欧洲各大共同体。EuropaeischeGemeinschaft(欧洲共同体EG)的前身是EuropaeischeWirtschaftsgemeischaft(欧洲经济共同体,EWG),它与欧洲煤钢共同体(EuropaeischeGemeinschaftfuerKohleundStahl,简称EGKS或者Montanunion)以及欧洲原子能共同体(EuropaeischeAtomgemeinschaft,EAG)共同组成欧洲各大共同体。当年,各大共同体机构合并条约(Fusionsvertrag)生效之后,欧洲各大共同体对外开始通过共同的各大机构行使权力,很多人会认为他们已经合并为“欧共体”,事实上,并非如此。机构合并条约生效之后,各大共同体虽然有着共同的机构(理事会、委员会、法院、欧洲议会以及审计院),但并没有合并,用简单的一句话来说:“三块牌子、一套班子”。2002年,由于煤钢共同体条约的存续期间届满,煤钢共同体框架下的领域才被并入到欧洲共同体的框架下。需要说明的是,三大/各大欧洲共同体的德文是EuropaeischeGemeinschaften,英文是EuropeanCommunities,而欧洲共同体的德文是EuropaeischeGemeinschaft,英文是EuropeanCommunity.二者需要做出区分,否则就要闹笑话。简单而言,就是西方语系的单数复数问题,造成了今天许多人在中文里把“欧洲共同体”(EG)一词错误使用,因为中文对名词很多情况下是不区分单数复数的。“欧洲各大共同体”是“欧洲联盟”的核心部分(第一支柱)。以前的“欧洲经济共同体”已经直接更名为当今的“欧洲共同体”(欧洲共同体条约第一条)。这个新的称呼只适用于“欧洲各大共同体”中的一个,在当初一开始采用“欧洲共同体”(EG)这个名称,引起了人们的一些误解。在中国目前使用的中文译名中,许多人把“欧洲共同体”等同于各大共同体,把各大共同体统称为“欧洲共同体/欧共体”,或者公开宣称各大共同体已经全部合并到欧洲共同体,这都是非常不恰当的,因为:根据欧洲联盟条约第八条,“欧洲共同体”(EG)只不过是原来“欧洲经济共同体”(EWG)一个新名称而已。2002年之后,“欧洲共同体”(EG)虽然兼并了煤钢共同体条约调整的产业领域,但是原子能共同体仍然独立于欧洲共同体之外。

欧洲理事会、欧盟理事会以及欧盟首脑理事会。欧洲理事会(Europarat)目前还不是欧洲联盟框架下的机构。它是独立于欧洲联盟框架下所有诸条约之外的一个国际组织。RatderEuropaeischenGemeinschaften是各大共同体理事会。一段时间以来,“欧洲各大共同体”理事会被称为“欧盟理事会”(RatderEuropaeischenUnion)-尽管它实际上只不过是“欧洲各大共同体”的机构。由于“欧洲各大共同体”的理事会(欧盟理事会)原则上是由来自各成员国的专业部长组成的会议,所以这个机构经常被普遍的称为“部长理事会”或者“理事会”(Ministerrat,Rat)。EuropaeischeRat(“欧盟(首脑)理事会”)是欧洲联盟的最高表决机构。它是由各成员国的国家首脑与政府首脑还有欧盟委员会主席组成(欧洲联盟条约第4条)。在这里,“欧盟(首脑)理事会”的概念也应当与作为国际组织的“欧洲理事会”区分开来。

欧盟理事会(Rat)、欧盟委员会(Kommission)、欧洲法院(EuGH)、欧洲议会(Parlament)、欧洲审计院(Rechnungshof)。这些机构虽然被冠以“欧洲”、“欧盟”的头衔,实质上,目前它们还都只是欧洲各大共同体的共同机构。根据各个共同体条约,这些机构被赋予比各个成员国主权还要高的“超国家性”的权力,以保障共同体统一大市场内部在人员迁徙、资本、服务贸易等等各种自由(Freiheiten)的顺利实现。

三、欧洲法学学科体系与理论架构

1.独立作为一门法学学科的欧洲法学

目前,在欧洲,欧洲法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法律学科。由于欧洲法兼具了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特征(更多的则是大陆法系),欧洲法为传统的法学学科划分所带来的冲击也是非常巨大的。

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应当具备自己独立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的不可替代性)、自己独特的发展规律(学科发展的规律性)。欧洲法特殊的调整对象以及欧洲一体化进程的特殊规律性决定了欧洲法学不可能为其它的法学学科所替代。在这里,欧洲法学是指研究欧洲法各项法律制度发展演变规律的科学。

欧洲法研究对象的相对稳定性。作为一门学科的欧洲法学,与其研究对象欧洲法本身有所不同。作为一门学科具有相对稳定性,而作为法的类型的欧洲法则由于其发展演化的迅速而具有相对的不确定性。比如,单纯从条约法的意义上讲,第一部条约-煤钢共同体条约-颁布生效之后,那个时候的欧洲法其实仅仅处于萌芽阶段,也就是说仅仅是煤钢共同体法;原子能共同体条约以及欧洲共同体条约颁布生效之后,欧洲法则扩展到三大条约法(共同体法);欧洲联盟将来如果有一天具有了自己的国际法律人格和行为能力的时候,那时的欧洲法就成了“欧洲联盟法”;或者,甚至若干若干年之后,欧洲联盟演变成了“欧洲联邦共和国”的时候,那时的欧洲法才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欧洲的法。也就是说,欧洲法的实际类型是一直处于演化过程之中的。但是,作为一门学科的欧洲法学,其研究对象是相对稳定的:自始至终,它的研究对象一直是欧洲法及其各项制度的发展演变规律。正因为如此,欧洲各国大学以及研究机构从事欧洲法研究的许多学者(包括本书的作者在内)都把这一学科命名为“欧洲法学”,而不是“煤钢共同体法学”、“欧洲共同体法学”或者“欧洲联盟法学”等等。不恰当的具体化,会损害一门学科的相对稳定性,并对这一学科的发展带来人为的局限。

欧洲法的跨学科性。欧洲法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实现各成员国之间法律制度的协调统一。由于许多成员国分属不同的法系,法律传统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在法律的协调统一上面,人们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在某种程度上讲,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是以法律方面的一体化为前提的。各种一体化之后的法律领域都被纳入到欧洲法的范畴之内。因此,欧洲法不但涉及传统意义上的国际公法规范,而且还涉及数量众多的私法规范(公司法、贸易法/买卖法、知识产权法、竞争法等等)、行政法规范(关于统一货币、农业、环境、教育科研等方面的政策带有非常明显的行政法特征)、刑法规范(刑事案件领域的警察事务与司法合作)、程序法规范(突出表现为理事会的立法程序、委员会的行政程序以及欧洲法院的司法程序)、冲突法规范(成员国与共同体法之间在适用法律问题上所发生的法律冲突)。可以预见,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法律领域将被卷入法律一体化的潮流,并为欧洲法以及欧洲法学不断增添新的研究领域。而且,随着欧洲法体系的不断壮大,在欧洲法这一大学科之下,还将做出细分。比如,欧洲私法学与欧洲经济法学这两大分支学科已经基本成型。

欧洲法的过渡性。如果说欧洲一体化的终极目标是建立一个统一的欧洲(联邦)国家的话,那么,从这一发展趋势来讲,目前的欧洲法只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短暂的一瞬,而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这一过渡性特征从各国准备制定一部欧洲宪法的积极行动中便可以看得出来。从目前欧洲一体化的程度来看,欧洲的人们朝着统一的梦想已经跨出了一大步。

2、欧洲法学的体系架构

众所周知,欧洲法所涉及的领域不仅仅局限于某个部门法,它不但涉及私法、也涉及公法的内容,不但涉及实体法的内容,也涉及程序法。欧洲法的跨度所体现的综合性也为欧洲法学学科的体系架构增加了难度。

在欧洲法学的体系架构问题上,欧洲各国的学者们也并不是很一致。少数人主张把该学科的范围仅仅局限在各大共同体条约以及欧洲联盟条约(最狭义的欧洲法),在编写教材的时候,选用这种选材模式的人也并不多。本书作者选材的范围较广(广义的欧洲法),本书不但囊括了狭义欧洲法的全部内容,而且还把欧洲法产生、发展过程中以及与将来发展存有密切联系的欧洲人权公约、国际公法的一般法律原则、以及一些重要的国际组织也包括进来。当然,在论述欧洲法的过程中不可能离开成员国的具体环境,因此,本书还引证了德国联邦宪法法院与德国各级法院大量的判例以及德国与其他成员国在制定、实施欧洲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处理方法、处理结果。当然,作为中国的法律研究者,我们在研究、探讨欧洲法的时候,也可以从国际法或者比较法的角度把欧洲法对中国的影响或者欧盟及其各大共同体与中国的关系作为附加内容添加进去,在某种意义上,这也算是对欧洲法发展的一种贡献。

欧洲法学在体系架构上必不可少的部分主要有:欧洲法在特定时期的概念性界定、欧洲法发展的历史沿革、欧洲法的基本制度、组织法、内部统一大市场的法律体系、其他领域一体化的程度以及具体的法律制度、潜在的一体化领域等等。也就是说,欧洲法学的体系架构原则应当着眼于欧洲法的发展、紧紧围绕欧洲一体化,但又不能仅仅局限于一体化。只有这样,才能从更高的层次上更正确地把握欧洲法学研究的最前沿,更深刻理解欧洲法的各项法律制度与原则。

四、本书的特色

在德国以及欧洲各国,欧洲法也已经是大学法学院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本书作者马迪亚斯。赫蒂根(MatthiasHerdegen)是德国波恩大学法律系教授,国际法与欧洲法方面的专家。

正如本书的作者所言:本教科书在德国“首先是面向大学生读者的”。在德国各大学,本教科书都是专修欧洲法的大学生们首选的参考教材之一。本书初版并不算早,但很受欢迎-关于这一点,人们从本书每年都有新版、供不应求的形势完全可以看得出来。

本书内容非常丰富:它系统介绍了欧洲的一体化进程特别是欧洲各大共同体以及欧洲联盟的发展背景、沿革与前景;详细介绍了各大共同体理事会、欧盟委员会、欧洲议会、欧洲法院等共同体机构的组织与功能,共同体内部统一市场法律的体系架构,共同体法律规范对各个成员国内国法特别是对德国法的影响等;本书还以大量的篇幅详细介绍了包括共同市场上自由的人员流动、自由的商品贸易、自由的服务贸易以及自由的资本流动等四大自由为核心的欧洲内部统一大市场的法律制度与法院判例、经济与货币联盟等重要内容。

通过栩栩如生的各种判例介绍与各种图表的形象化描述,也体现了本书深入浅出的特色。

通过本书,有助于对欧洲感兴趣的读者全方位了解欧洲联盟以及各大共同体的基础知识,有助于中国的法学本科生以及研究生全方位了解作为一门学科的欧洲法的现状、体系架构以及发展前景,有助于专业研究欧洲法的人士了解欧盟与欧洲法的前沿问题与最新发展。

应当指出的是,由于欧洲法发展更新的速度很快,涉及的学科范围相当广泛,再加上各共同体机构每年都颁布大量的法律性文件,特别是欧洲法院每年也有大量的判例,而要把这些最新的发展全面准确地翻译成中文的法律语言,对译者来说也是一向富有挑战性的工作,这也使译者倍感压力。

五、欧洲法研究对中国的意义

从法律的基础价值上讲,欧洲一体化所体现的欧洲各国的价值观与美国所理解的价值观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二者都属于所谓的“西方国家”的价值观范畴。这种共同的价值观特别体现在对民主与人权的理解上.虽然,东西方法律文化存在巨大的差异,但是也存在许多共通之处。从求同存异、取长补短的角度来看,我们也不可能简单地全盘接受或者全盘否定欧洲法所代表的欧洲价值与理念。从法学研究的角度来讲,作为成熟的西方法的一个重要领域,欧洲法在许多已经取得卓有成效的地方都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从国际关系上讲,发展欧洲各大共同体/欧盟与中国关系不仅对双方的政府与人民、而且对世界的发展也具有重大意义和影响。欧洲联盟目前拥有15个成员国(2004年将增加到25国),人口约3.7亿,面积约334万平方公里,国民生产总值和国际贸易总额与美日排在全球最前列。作为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处于不断改革开放过程中的中国,其发展潜力十分巨大。长期以来,欧盟及其各个成员国与中国的关系相对比较稳定。对中国来说,欧洲一体化以及与经济一体化相伴随的法律一体化为欧洲各国所带来的经济发展成就、国际地位提升等经验,都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从欧洲法研究资料的角度来说,要选择一本合适的欧洲法学教科书介绍给中国读者也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众所周知,很大程度上,欧洲法受到以德国法、法国法为代表的大陆法系的重大影响。在欧洲,德国不仅以其经济上的成就、人口上的优势、法律制度上的完备对欧洲一体化进程施加着重大的影响,它更以欧洲联盟/各大共同体的核心国家自居。本书原文是德文版。因此,译者以为,德国著名法学教授所撰写的这本欧洲法学教科书更值得向中国的读者们推荐。

很长时间以来,作为法学研究者,我们甚至很难找到一本系统全面地用中文介绍欧洲法学的书籍。今天,作为身在德国的中国法学留学生,我非常荣幸能够把这本欧洲法学教科书译成中文,并为大家介绍欧盟以及欧洲法的有关知识。当然,由于译者本身水平所限,出现错误、不妥或者遣词用语晦涩难懂之处在所难免,期盼各位前辈、同行、读者批评指正、不吝赐教。

注:

原子能范文篇7

第五框题历史发展的新阶段

教材分析

讲资产阶级政权建立的进步性及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

第一层次,讲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后的进步作用。首先,资产阶级政权的建立,宣告了新的社会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诞生,使人类进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其次,资本主义国家运用其政权力量,无论从政治上或经济上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带来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同封建制度相比具有历史的进步性。

第二层次:"生产力狂飙式的发展"。简要地介绍了资本主义历史上先后爆发的三次科学技术的革命,从而使社会生产力得到狂飘式的发展。

首先,讲第一次科技革命。本次科技革命被称为工业革命或产业革命,是28世纪中期到19世纪,在欧美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发生的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重大变革。''''工业革命的标志是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工业革命的对资体主义性会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不仅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为的第一次飞跃,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还使欧洲主要国家的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起来。

其次,讲第二次科技革命。本次科技革命发生在19世纪最后几十年,是以电力的广泛运用为标志的。由于电力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开始取代蒸汽动力为主要能源J从此,xi类由蒸汽时代跨入了电气时代。同时,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带动下,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并导致生产关系发生新的变化,使资本主义社会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最后,讲第三次科技革命二本次科技革命发生在20世钮40年代,;是以电子计算机、原予能和空间科学技术为主要标志的。新的科技革命,使生产劳动从7电气化发展到自动化、智能化;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i并使发达资本j主义国家进入了一个持续20多年的发展时期,成为战后资本主义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它表明,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习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历程,了解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具有历史的进步性,了解资本主义社会三次科技革命发生的时间、标志及对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式学习或小组合作式学习,帮助学生学会归纳总结,运用图片及所给资料分析历史现象,解释历史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大量的史实资料,展示资本主义社会的进步发展,进而帮助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判断社会进步与否的标准,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意识,从小学科学、爱科学,做适应社会发展所需的复合型人才。

课程标准

1、教学内容

资产阶级革命的进步意义;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特点。

2、基本要求

识记: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是社会发展的一大进步。

理解:概述历次科技革命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学重点

1、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是历史的巨大进步。

2、生产力狂飙式的发展

教学难点

1、三次科技革命对资本主义社会发生的影响。

2、生产力狂飙式的发展

教学方法

问题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比较法、图示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封建社会后期,封建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表现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通过学生的回答,师生共同总结,达到共识,即:商品经济的发展,猛烈冲击着摇摇欲坠的封建殿堂,为新的资本主义社会的诞生创造了条件从今天开始我们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内容的学习。

讲解新课

第二节资本主义社会(板书)

一、历史发展的新阶段(板书)

1、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板书)

提问:封建社会后期,早期发展起来的资本家,在经济上较为富有,但是在政治上的地位如何?政权始终在谁的手中?(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在封建社会内部萌芽并迅速发展起来。可是在封建政权的统治下,资本主义经济要想得到进一步发展是相当困难的。封建政权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在这种情况下,推翻封建政权已经成为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

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为资本主义的诞生创造了条件,新兴资产阶级通过不断斗争的方式,推翻了腐朽的封建统治,建立起资产阶级政权。从此人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资产阶级革命(板书)

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年),标志着欧洲从旧的封建时代开始进入新的资本主义时代。18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把整个欧洲的资产阶级革命推到了一个新阶段。

2)通过反封建斗争所建立起来的资产阶级国家,运用其国家政权的力量,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扫清了道路。(P20措施)

①在政治上,取消了封建专制制度,废除了封建贵族的许多特权,提出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规定了公民在法律上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等自由权利。②在经济上,取消了国内关卡,实行统一的度量衡和货币制度,允许工商业自由活动,并没收国王及封建贵族的土地,把封建土地所有制转变为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

3)与封建制度相比,资本主义制度适应于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它说明,资本主义制度同封建制度相比,具有历史的进步性。

预习题:

阅读p20正文段及p20-21小字材料,思考:(1)第一次科技革命又称什么革命?它产生的时间、标志各是什么?它对当时社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有什么影响?(2)p20"想一想"(3)p21"名言"。名言中的"不到一百年"是指哪段时期?本名言说明了什么?名言反映了资本主义历史上的什么事件?这事件对当时的社会有什么影响?

2、生产力的飞速发展(板书)

1)第一次科技革命(工业革命或产业革命)(板书)

①含义:第一次科技革命,统称工业革命或产业革命,是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在欧美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发生的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重大变革。

②发生时间: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

③标志:以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为标志。

瓦特改进蒸汽机

④工业革命的影响(意义):

△对生产力的影响:工业革命使生产力出现了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狂飙式的发展,

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第一次飞跃,创造出以往任何时代都无法比拟的巨大社会财富。

△对生产关系的影响:从根本上巩固了资产阶级政权,

使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起来。

提问:请同学们列举家里有哪些电器?(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在今天的生活中处处离不开电器,你

知道电力出现在什么时候吗?这要了解第二次科技革命。

预习题:

阅读p21-22正文段及小字材料,思考:(1)第二次科技革命又称什么革命?它产生的时间、标志各是什么?它对当时社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有什么影响?(2)p22"想一想"(3)p22两段小字材料反映了资本主义历史上的什么事件?它对当时的社会有什么影响?

2)第二次科技革命(板书)

①时间:19世纪最后几十年,世界又出现于一个科技进步和发展的新高潮,这次科技革命为第二次科技革命。

②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

③影响:

△对生产力的影响:电力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开始取代蒸汽动力成为主要能源,人类从此由蒸汽时代跨进了电气时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又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

△对生产关系的影响: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导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新的变化。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垄断资本主义)。

讲述或看投影:美孚石油公司发迹史

提问:美孚石油公司的创始人是谁,他是怎样发迹的?它的出现说明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师生总结:美孚石油公司的创始人是洛克菲勒,他从一个普通的记帐员,与人合伙办炼油厂,通过十几年不断地兼并、吞并中小企业,把美国石油生产的90%都集中在自己手中,成为美国有重大影响的垄断组织。它的出现说明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阶段,也叫帝国主义阶段,这是科技革命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带来的变化。

预习题:

阅读p22-23正文段及小字材料,思考:(1)第三次科技革命又称什么革命?它产生的时间、标志各是什么?它对当时社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有什么影响?(2)p23小字材料反映了资本主义历史上的什么事件?它对当时的社会有什么影响?(3)三次科技革命共同说明了什么?它给我们什么启示?

3)第三次科技革命(也称新科技革命)(板书)

①时间: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

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标志:电子计算机、原子能和空间科学技术的发明和运用。

时间内容意义

1945-1955(第一个10年)原子能的利用人类开始了利用核能的新时代

1955-1965(第二个10年)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人类开始了摆脱地球引力向外层空间的进军

1965-1975(第三个10年)重组DNA实验的成功人类进入了可以控制遗传和生命过程的新阶段

1975-1985(第四个10年)微处理机大量生产和广泛应用揭开了扩展人脑能力的新篇章

1985-1995(第五个10年)软件开发和大规模产业化人类进入了信息革命的新纪元

巩固题:以下面的发明为例,谈谈它们给我们生活带来哪些改善?

电子计算机—网上购物、查资料、聊天等;原子能—发电;气象卫星—天气预报

③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对生产力影响:新科技革命对资本主义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历史上的蒸汽革命和电力革命,它使生产劳动从电气化发展到自动化、智能化。生产工具的更新也使劳动对象的范围极大地扩大,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新的科技革命的兴起及其影响表明,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

“第一生产力”是指科技所起的第一位变革的作用,以及科技在整个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和地位。生产力=(劳动者+生产工具+劳动对象)×科技

△对生产关系的影响:在新科技革命推动下,资本主义对生产关系进行了局部的调整,以进一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出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提问:它出现的时间和意义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师生总结: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出现在时间是20世纪40年代,它的出现标志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来临。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以计算机、原子能、航天技术为标志的。

出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大成果若干

提问:这些重大成果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带来什么影响?(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师生总结: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生,使生产工具从电气化发展到自动化、智能化,使劳动对象发生了重大变革,极大地扩展了劳动对象的范围,劳动者的素质越来越高。这一切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巩固总结

第一次科技革命(工业革命)第二次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

时间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19世纪最后几十年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

标志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电力的广泛应用电子计算机、原子能和空间科学技术的发明和运用

对生产力的影响:(1)使生产力出现了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狂飙式的发展,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第一次飞跃,创造出以往任何时代都无法比拟的巨大社会财富。(2)电力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开始取代蒸汽动力成为主要能源,人类从此由蒸汽时代跨进了电气时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又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3)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历史上的蒸汽革命和电力革命;使生产劳动从电气化发展到自动化、智能化。生产工具的更新使劳动对象的范围极大地扩大,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表明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

原子能范文篇8

一、日本科技政策发展史

(一)战前和战中的科技体制。日本最初设立的研究院,是模仿欧美个别发达国家研究院的形式,1879设立了东京学士会院,在1906年东京学士会院改组为帝国学士院,帝国学士院负有促进学术发展,加强文化教育的使命,从制度上作为国家机构对科学研究的支援。之后根据需要日本相继设立了理化学研究所、测地学委员会、日本学术振兴会,其中日本学术振兴会的建立促进了军事、产业、官厅、民间研究人员的相互交流,这也是促使日本科技体制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战后科技体制。由于在二战战场上战败,受到严重创伤的日本经济难以得到自立,1955年日本制定了“经济自立五年计划”,为振兴科技未雨绸缪。在原子能的开发问题上,政府推进了第一艘核动力船“陆奥”号的开发,并设立了原子能安全委员会。

二、日本振兴发展的科技政策实践

(一)创造性的科技政策。1981年是日本的创造元年,这一年是明治政府以后政府第一次正式提出创造性科技振兴方案。政府设立的目标是建立流动研究系统,以及由科学技术厅推进的创造性科技制度和九十年代技术立国的通产省的二十一世纪产业基础技术研究开发制度。可以做下对比:日本以前的科技就像从外国购进种子在日本成熟收割的“收割型技术”,现在是日本播种后成熟的“播种型”技术。创造性科技的制度就是通过寻找科学和技术的衔接点,发掘和培养素材的新特性,从而开发更广泛的应用领域。

(二)新产业基础技术研究开发政策。日本政府最大限度的发挥民间企业技术及生产工艺,积极有效地研究开发,将多种研究方案委托给多数的民间企业,同时将长期的整体规划划分为几个阶段完成,各阶段由专家组成的评价委员会负责,从中选取最佳的开发方式。

(三)量身定做发展科技政策。日本的科技政策振兴方案,在充分发挥日本科学技术特长的同时,也成为当前革新原理发现和发明及突破型科技的潜力。针对最高度的科技和低水平科技之间存在的质量上的差异,日本政府根据它们各自的性质推出不同的方案。例如:①突破性技术:对国际有重大贡献的个人成就,政府会为其创造出能发挥创造性水平的整体研究环境;②尖端型技术:对国内有重大贡献的组织,政府会为其创造出创造性最佳的研发系统和研究方法。(四)技术鉴定政策。在科技的开发和应用方面,为了防止环境恶化,日本政府推出了技术鉴定政策,提前预测该技术给予自然环境正或负的影响,并站在综合性的立场采取措施。作为推进技术鉴定方案,日本政府提出5项建议:①对国家开发计划要提前实施技术鉴定。②推动民间企业采取技术鉴定。③在高等教育上广泛采用技术鉴定。④努力实现技术鉴定基础的跨学科领域。⑤实施两国间和多国间的技术鉴定。

三、对我国科技政策发展的启示

(一)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有计划的开展政策研究。自1983年3月美国提出“星球大战计划”之后不久,日本政界、科技界权威人士深感只零散的实现某个高技术领域的突破,已远不能适应世界科技发展的需要,遂于1984年11月27日,由日本科技领域的最高决策机构——科学技术会议,向中曾根首相正式递交了一份研究报告《基本对策》,明确提出了日本今后10年科技发展计划。该计划的战略目标是在1985—1995年期间,加强基础研究,鼓励科技创造,使日本在基础研究方面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科学技术基本规划”旨在建立一个以科技创造力为基础的日本,为科技的发展建立全面系统的政策。因此中国应积极加强科技基础研究工作,有计划、有步骤的发展科技,不能超之过急。集中我国科技工作者,发挥他们的长处,为我国的科技建设提出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

(二)完善科技立法建设。日本是一个重视法制建设的国家,科技立法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日本正是依靠法律所特有的强制性和指导性来干预全国科技工作。据统计,日本有关科技的法规有200多个,其中包括:科技行政机关和研究机关的设置法及组织法;各种科技发展的法令如:原子能、宇宙开发、灾害对策等。日本的各种法令比较齐全,这些对日本的科技发展起到了应有的保障作用。日本在1995年通过并实施了《科学技术基本法》,它为实现日本今后的科技发展提供了相应的法律保障。中国应加大出台科技进步相关的法律法规,推动我国科技创新和发展,从法律层面上确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和科技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原子能范文篇9

关键词:联合电解催化交换;冷凝器;氢气排放

联合电解催化交换工艺在水-氢同位素分离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1-2],因其操作温度较低,工艺条件容易控制等特点,被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nternationalThermonuclearExperimentalReactor,ITER)选为水冷却剂中除氚的重要技术路线[3],同样自日本福岛核事故后,日本东京电力公司也把联合电解催化交换工艺作为其大量含废水除氚的备选重要技术路线。在联合电解催化交换工艺中,含氚废水处理后仅有很少一部分经过富集浓缩后再进行下一步的处理处置,而大部分则转化成气态氢气排放。排放的氢气中含有饱和水蒸气,氚以氧化形态HTO形式存在饱和水蒸气中,其生物毒性比元素态气体强10000倍[4]。因此在氢气排放前,必须对水蒸气进行深度处理。一般采用冷凝的方式将蒸气中的水冷凝,并将冷凝液输送回工艺系统。本文针对氢气中的含氚水蒸气进行研究,优化确定氢气排放工艺。

1联合电解催化交换工艺

该工艺主要有液相催化交换塔单元和电解制氢单元两部分构成[1],如图1所示。液相催化交换塔中填装有贵金属疏水性催化剂和亲水性填料,电解制氢单元产生的氢气与催化交换塔内向下流动的水进行氢同位素的交换,氚在液相水中富集,在气态氢气相中贫化。含氚水进料位置将催化交换塔分为两段,上段为贫化段,下段为富集段。天然水在贫化段顶部流下,洗脱上升的氢气,贫氚后的氢气在顶部排放;在富集段,含氚的进料水与从贫化段流下来的水混合在富集段与氢气进行同位素交换,这样使富集的氚水在液相催化交换塔底部浓集。

2工艺方案及分析

贫氚的氢气从催化交换塔顶部排出。因催化交换塔的最优反应温度一般维持在60~70℃,从顶部排出的氢气中含有饱和的含氚水蒸气,在氢气安全排放前,需要脱除其中的水蒸气,冷却后的氢气温度为10~15℃。如果采用吸附剂吸附,将会产生大量的放射性废物,一般在催化交换塔顶布置冷凝器,冷凝器采用循环冷却水为冷却介质,通过冷凝使饱和水蒸气冷凝,降低氢气中的氚含量。为了减少对环境的排放,冷却下来的含氚水需要回流进入催化交换塔。2.1常用工艺方案常用的回流方式有两种(图2所示),图2(A)所示为垂直回流方式,将冷凝器垂直布置在催化交换塔的上方,冷却的含氚水直接回流进入催化交换塔顶。图2(B)方式为泵回流方式,冷凝器在其他合适区域布置,冷凝的含氚水收集到储液罐中,再通过泵输送至催化交换塔。第一种方式布置简单,只需要增加单一冷凝器设备即可。该布置方式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两方面:(1)由于冷凝的水直接流入塔顶,水中含有一定的氚,与塔顶的天然水相混合,因此直接影响最上面一段催化交换塔的交换效果;(2)在工艺系统运行启动到达平衡稳定期间,在这一段时间内,催化交换塔顶氢气中氚浓度可能会具有较高的水平,该较高浓度的氚一旦附着在冷却器换热管管壁上,难以清除,这将会导致系统平衡时间延长。第二种方式除了增加冷凝器设备外,增加储液罐和液态输送泵设备。该种布置方式增加了液体输送泵来输送含氚水。泵作为动设备,如果长期连续运行,这样就对泵的稳定性和密封性能带来较大挑战。由于泵设备故障率大且含氚水的放射性危害,经常更换易损部件和维修将会对维修人员的健康带来一定影响。该种方式的优势在于可以使回流的水在催化交换塔的对应浓度处回流至催化交换塔2.2优化工艺方案综合分析比较上述两种方案,本文提出了“双冷凝器”的工艺布置方案,工艺流程图如图3所示。在该工艺方案中,A冷凝器垂直布置在催化交换塔顶部,B冷凝器布置在工艺合适位置,A冷凝器和B冷凝器既可以独立运行,也可以串联运行。除此之外,B冷凝器设置了清洗口(阀门V112和V113),在B冷凝器附着较多氚的情况下,可以对B冷凝器进行清洗,同时若采用串联运行可以优化调节工艺系统中的氢气处理量。2.3工艺运行方式针对双冷凝器的工艺方案,探讨其具体的运行模式:(1)系统开始运行至平衡状态期间,采用B冷凝系统(开启阀门V104、V107、V108、V110和V111,关闭阀门V102和V103),冷凝后液体储存在储液罐中,后经回流泵输送至催化交换塔。(2)系统稳定后切换至A冷凝器运行(开启阀门V104、V103、V102、V109和V111,关闭阀门V107、V108和V110)。B冷凝器进行清洗后备用(开启阀门V112和V113进行清洗)。(3)若A冷凝器出现故障或进行维修,可以切换至B冷凝器运行。(4)系统若需要增大工艺系统的氢气的处理量,A冷凝器和B冷凝器可以串联运行(关闭阀门V107和V109阀门,开启相应阀门即可)。

3结论

针对联合电解催化交换工艺氢气中的含氚水蒸气安全排放,本文提出的双冷凝器的方案设计可以避免系统启动至平衡运行期间导致的高放射性水平的氚污染冷凝器的问题,同时采用双冷凝器,可以提高系统运行的操作弹性,并可以优化调节工艺系统中氢气的处理量。

参考文献

[1]康艺,阮皓,刁义荣,等.101重水研究堆含氚轻水脱氚方案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2015,49(12):2124-2129.

[2]钟正坤,张莉,孙颖,等.氢-水同位素交换分离因子理论计算[J].原子能科学与技术,2004,38(2):148-151.

[3]IWAIY,YAMANISHIT,OKUNOK,etal.DesignstudyoffeasiblewaterdetritiationsystemsforfusionreactorofITERscale[J].JournalofNuclearScienceandTechnology,1996,33(12):981-992.

原子能范文篇10

至今为止,没有一项国际能源合作比中国与澳大利亚的核能合作更加意义深远,更加惠及世界。它不仅使澳大利亚铀矿企业可以将反应堆燃料铀的出口成倍增加,中国可以建设更多的核电站来保障能源的持续供应;而且可以大量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粉尘、以及沙尘对于全球气化变化的影响,使人类之间的利益更加融合,和平发展的目标更加现实。

著名的何祚庥院士是一位核物理学家,但他并不支持中国大力发展核电工业,他的理由是中国没有足够的核能资源,而世界也不可能将核燃料供应中国。何院士的观点在中国具有普遍性,大家一般都会认为国际社会不会允许将能够制造原子弹的铀236卖给中国。然而,3月中旬,一位澳大利亚记者来电采访,他告诉了我一个惊人的消息,2006年4月1日,总理将访问澳大利亚,并签署双边核合作协议,双边的核合作不仅局限于澳大利亚铀矿企业向中国出口反应堆核燃料,而且可能将允许中国企业参与投资铀矿资源的开采。

尽管这一传闻由来已久,仍然使我吃惊不小。曾有报道,2004年11月22日澳政府表示,只要中国能够遵守不将澳大利亚的核燃料用于军事目的--制造核武器或用于舰艇动力,澳将考虑向中国出口铀。澳洲矿业公司(WMC资源)当时正在争取向中国出口铀,以便在澳洲南部发展该公司的奥林匹克水坝铜及铀矿,这一矿场所出产的铀占全球产量的8%,贮藏量占全球33%。

澳大利亚记者问我对此项作合的感想,我以为这是中国至今参与国际社会能源合作最为意义深远的事件。不久以前,我在参加中央电视台《新闻会客厅》节目中,与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和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康日新讨论过这样一个问题,中国到底需要多少核电?我的意见是中国至少需要2亿千瓦核电,也就是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至少需要建设200套,这一提法甚至超过了康总的预期目标。其实,建设2亿千瓦的核电装机目标绝非空穴来风,这是许多能源专家经过详细计算之后提出的意见。

全世界没有一个人均收入超过1万美元的国家的人均发电装机容量少于1.5个千瓦,这几乎是一个刚性指标。中国预计达到1万美元时将有15亿人口,每人1.5个千瓦需要22.5亿千瓦,即便节约工作发挥了最大效果,全国发电装机容量也不可能低于15亿千瓦。中国能够维持持续安全的煤炭产能为30亿吨,大约22亿吨标煤,70%用于发电,能够支持的火电装机容量的极限值是9亿千瓦。水电、天然气和风能可以形成5500年利用小时的同比装机容量,最多4亿千瓦,而剩下的2亿千瓦装机容量只能依赖核能解决。

也许人均1万美元对于中国还是一个遥远的目标,按照预期这将是本世纪中叶才能达到的发展指标。但是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优先利用煤,还是优先利用核能,将是关乎人类共同利益的重要选择。目前,温室气体排放加速趋势,使全球变暖问题越来越严峻,极端气候现象频发,科学家不断发出警告,世界即将接近气候变化的临界点。而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对于全球环境影响也随着中国的经济崛起而正在加速,如何减缓和控制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正在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如果鼓励和支持中国尽可能使用能够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能源供应方式,而不是迫使中国使用污染大、效率低和环境影响大的煤炭,无疑对于全球环境利益将是一个积极的方向。其次,核电可以减少二氧化硫与氮氧化物等可能导致酸雨物质的排放,防止土地荒漠化,保证中国13亿人口的安居乐业。此外,使用高能量密度的核能,还可以降低中国运输系统的压力,避免更多的石油资源消耗,间接帮助世界控制油价,减少资源冲突的诱因。

从现在起到2020年,中国将规划增建约30座核电站。不久前,主管能源的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国宝曾表示,在国家原有规划中,2010年我国核电发展目标是装机容量达到1200万千瓦,届时占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的1.7%,但从目前进展情况来看,这个目标已经较难完成,因为开工项目的很少。而2020年的远景目标同样面临困境,按照规划2020年我国核电装机目标是4000万千瓦,届时也只能达到全国装机容量达到4.2%。张主任的担忧不仅在核电站技术方面,对于核燃料的供应保障恐怕也存在疑虑。

要满足中国的核能需求,仅凭借中国自身的核资源将无力承载,中国必须将市场换资源的战略从石油延展到核能领域。中国的市场开发将为世界核资源国家提供一个新的市场,在巨大的中国需求面前,澳大利亚丰富的核能资源将会成为一个极为诱人的商业机遇。澳大利亚的铀储量约占世界40%,澳大利亚分析家认为,如果中国成为澳大利亚铀的最大买主,澳未来每年可向中国出口1万吨铀,几乎是现在每年出口数量的2倍。这意味着澳大利亚将会超过加拿大,成为世界最大的核燃料供应国。

澳大利亚记者告诉我,目前澳大利亚人最担心的是中国将这些核燃料挪为它用,要求中国“遵守禁止将铀用于制造原子弹、贫铀武器或军舰推进器的严格规定”。我以为这种担忧大可不必,首先,中国是一个早已拥有原子弹、氢弹和中子弹,以及核潜艇等各种核武器的大国,在澳大利亚考虑供应中国核能40多年之前就拥有了核武器。而且中国并不会因为澳大利亚拒绝提供核燃料就放弃核武器,中国拥有核武器与世界供应中国民用核燃料之间没有什么必然联系。其次,民用发电反应堆核燃料的纯度在3%即可,而核武器的纯度要求为90%的铀或93%的钚,这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况且,核燃料都是点对点供应的,如果将这个核电站的燃料挪用去造原子弹了,就意味着该核电站将无米下炊,无电可供了。

其实,最根本的问题是如何让中国和世界永远也不要使用核武器,这需要大家共同发挥智慧。中国如果是一个被国际主流社会排斥的异己,事事遏制制裁,动辄武力威胁,让中国全然没有安全感,中国就会千方百计拥有更多的核武器,并随时准备实施“核反击”,那么世界将不会因此而更安宁。反而是接纳中国融入国际社会,公正客观地对待中国的崛起,帮助中国克服孤立主义情绪,通过贸易使中国的利益与国际主流社会的共同利益更趋一致,这才是世界安全的基本保障。澳大利亚向中国出售核燃料,对于中国融入国际社会将是一个历史性的里程碑,中国也必定为此更加地积极回馈国际社会。